人文艺术 > 如何评价浙江省2020年高考作文满分范文《生活在树上》?

如何评价浙江省2020年高考作文满分范文《生活在树上》?

2020-08-16 05:02阅读(141)

如何评价浙江省2020年高考作文满分范文《生活在树上》?重磅|高考作文阅卷组长评高考满分作文(一) 生活在树上浙江一考生现代社会以海德格尔的一句“一切实践传

1

我们常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在每年的高考季,各省市县的高考状元,总是会引起人们的关注和热议。同样,对每年的高考满分作文更是众说纷纭,网评不绝于声。

今年浙江的一篇满分作文,一经媒体公布更是引起热议,批判和赞美两种声音可谓针锋相对。

这篇《生活在树上》的满分作文,据说第一位阅卷老师只给了39分,后面两位老师都给了55分的高分。最后作文审查组老师认真细读这篇作文,把此文打成满分。

专家组认为这篇作文文字老到,虽然晦涩但其实思维深刻,而且稳当具备。

文章从头到尾逻辑严谨,说理到位,没有多余的废话,所有的引证也并非为了充门面或填充字数。

有人认为此文故弄玄虚,显摆学识,没有货真价实,辞不配位;有人认为其文写作手法高超,思想深远,令人回味无穷,该得满分。

笔者认为,如果从学生的角度看,写此文他(她)完全没有错。通过此文,一方面展示其所学综合知识和文化课程的掌握运用能力,致于用什么体,用什么词和表达何意,是学生的自由和权利。另一方面,高考作文所面对的是阅卷老师和评卷专家,一切以得高分为目的,一切以投其所好为出发点,就像写专业论文针对其专家一样,这是客观现实。

从阅卷老师和评分专家的角度看,一篇作文的优与差,没有一个统一标准化的评判标准。正因如此,才会出现同一作文,一位老师给评了39分、第二位老师给了55分、最后却给了60分满分三种差别如此之大的结果。

其实给作文多少分,这是专家老师的权力,且已成定局。如过去的满分作文《赤兔之死》,但总体是绝大多数人给予好评。现如今的满分作文似乎比那篇用文言文表述的满分作文更晦涩难懂。这也许是遭诟病的主要原因。

其实我想,满分作文的评出并公布一定要慎之又慎,因为,一旦进入公众视野,它就会成为一种方向标和导向旗,后面的莘莘学子就会学以看重。所以语文中的作文应更在于文笔流畅、通俗易懂中反映思想性或哲理性,在叙事、论述中表达真情实感。

我是@石润居 您对浙江2020高考满分作文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大家讨论点评!

2

您好谢邀!8月2日,浙江省2020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引发网友热议,有的非常推崇考生才华,认为该文引经据典,思想深刻,有的网友持反对意见,认为文以载道,通俗易懂才是好文章,如此晦涩深奥,有故居炫技的嫌疑,不值得提倡,判为满分,殊为不当等犀利言辞,各个大学教授及文学大家对此也都作出了评论。

作文开篇就是哲学家海德格尔,文中还引用了哲学家麦金泰尔以及卡尔维诺的《树上的男爵》,特别是用了许多生僻词,如:嚆矢,肯綮、祓魅、婞直等,全文读起来根本没有办法按照日常思维惯性来理解,并且很晦涩,给人的感觉是在读一篇当代八股文。

逐字逐句的认真阅读后,会发现作文的核心思想大概是想表达年轻人的傲慢、张狂,只是因为年轻缺乏阅历,向往自由,对生活的复杂性不断对抗和妥协。年轻人有朝气、有傲气是对的,但也要对自己、对人类、对社会体制的充分认知,就像《树上的伯爵》里的柯西莫也是要脚踏实地的。简单的人生道理被这位考生用拗口的语句和堆砌的生僻字包裹,然后再用哲学的手法推上一个高度,相信在很多人看来这是在咬文嚼字、不说人话,甚至是标新立异、有悖常理。

高考作文最应该考察的是学生的诚实、诚恳的品性和真才实学。这篇作文第一位阅卷老师只给39分,但后面两位老都给了55高分,经商议后最终被作文审查组判为满分,还有阅卷老师直言不建议学生模仿。

我觉得文章写出来是给大众读的,不是给小众读的,这是文章基本的社会价值;平白如话是写作的至高境界,这句话仍然没有过时;读书多,记得的专业术语多,不等于有思想,不等于会写作文。我想,浙江满分作文鼓吹的是晦涩文风是一种病态,在我国文学史上曾遭批判,重拾历史沉渣,对语文教育贻害无穷。

谢谢!祝您生活愉快!

3

一篇高考作文成为热点,说明它的与众不同。怪不得评卷老师之间有分歧呢,一个39分,一个55分,最后还是评卷组研究,认为此文不俗,判定满分,评价颇高。

许多人看了这篇作文,都被惊呆了,一堆不常用的词汇,什么嚆矢、振翮、婞直、玉墀、孜孜疙疙;还有翻译的词汇,祓魅(祛魅)、赋魅;同时出现好几个外国作家、哲学家的名字,卡尔维诺、切斯瓦夫.米沃什、尼采、海德格尔、维特斯坦根。涉及古今中外,文学、哲学,可谓洋洋洒洒。

其实,这篇作文说的道理很简单,就是说生活要有理想,但又不能脱离现实,找到其中的平衡才是最好的生活。

卡尔维诺的小说“树上的伯爵”说的就是追求自由、理想生活的人,还是离不开现实生活的。

这篇作文从立意上来说,并无高深之处,而且一直围绕理想与现实展开来写,只是把话说得比较玄。

写文章一般是两个目的,写给自己或写给别人。写给自己,自可无拘无束,密码符号病句都行,写给别人,就要符合大家习惯。要简洁、表意清楚、符合语法逻辑。比如文中“薄脊”一词,人们就不懂,“薄瘠”“贫瘠”“瘠薄”都是土地不肥沃或贫乏微薄的意思,但“薄脊”是啥呢?单薄的脊梁吗?还有一个词“觉感”,大家都知道有个常用词是“感觉”,是心理学的词汇。但是写成“觉感”,就让人感觉深奥了。也可以这样理解,“感觉”,是先感知,再觉悟。那么“觉感”就是先觉悟,后感知,但不符合规律的。莫不是佛教用语?研究佛学的高人也许知道。

但是,必须承认,这名同学读了许多书,这是值得赞扬的。在考场上,能在这么短时间内,想起好几个外国作家、哲学家的名字,并且写出两句原话,这是真读书的表现。否则,高考如此紧张,一般人围绕一个主题,是想不起来这么多信息的。

从提倡读书这个角度,得高分是应该的,从作文角度给满分,是不合适的。因为大家都看不懂的文章,还有什么意义呢?而且这种文风根本不值得鼓励。非要把你挺“倔强,刚直”,写成你挺“婞直”,弄得大家还得现百度,没准批卷老师也蒙圈呢,你说有啥好处?

这篇作文已经给满分了,但此风不可长,高考还是要说当代语言。即使是读书,也不提倡过早读那些晦涩难懂的书,引用只言片语,很容易断章取义,成年以后再读,应该更好。

4

浙江省2020年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平心而论,确实写的不错。但我个人觉得,满分实在是有点过高了!

《生活在树上》一文有理有据,立意新颖,辞藻华丽。在高考有限的时间里,写出这样一篇作文,说明作者的文字功底扎实,与平时的积累密不可分。

然而文中故意写一些晦涩难懂的辞藻来炫技。嚆矢、振翮、肯綮、玉墀、祓魅、婞直,等生僻词语比比皆是。标准十足的“掉书袋”。

难道是阅卷老师被这些“高大上”的词句给“唬住”了?自己不懂就给打满分?

遥想自己小时候,也是一个十足的文青,喜欢读书,喜欢做笔记,喜欢随身携带一个小本本,每每看到好文佳句,还装模作样地记下来,时时诵读。

当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是开放、包容的态度。

我们应该允许,应该欢迎,应该鼓励这样有个性,有态度的作文,但如果成了一阵风,大家争相模仿,那就矫枉过正了!

5

高考作文是答题,是在向阅卷老师投简历,和考公务员答申论一样】我的回答仅从考生答题角度谈一下个人看法。

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这篇作文是一个考生在答高考题。他(她?)不是在写其它文章。那么高考题,任何考试题,都有它的“规矩”。凡是参加过高考和各种公招的就应该有体会。不按套路出牌,死路一条。

所以,这名考生得按答题的套路写东西才能得到好的分数。这名考生写文章是为了得分数,升学,那得按照得分数的套路。

比如,展现自己阅读量。从用词用语要能让阅卷老师看得出自己读过书。高考作文的阅读对象是语文老师。高考作文是一种考试题。从某种角度说,属于一种“专业性”文章。考生得让看的人喜欢。

又如,中心突出,有自己的见解,尽量与其他考生不同。考场上的作文应该新颖独特就有可能得到好的分数。这篇文章至少做到了中心明确,卒章显志。比如最后一句话:

生活在树上——始终热爱大地——升上天空。

作文明确地告诉了阅卷老师,他的中心,也就是对问题的看法,个人理解应该是:怀揣理想,立足现实,走向美好。

再就是,构思的“个性”,也就是“独辟蹊径”吧。这篇文章抓住作文题中的一句话切入:

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

找到了一个与之契合的点:意大利文学家伊塔洛·卡尔维诺的一篇长篇小说,《我们的祖先》三部曲之一的《树上的男爵》展开论述。形成了这篇文章的个性。

总之,个人觉得,高考作文是在做题,是在向阅卷老师投简历。这就如同我们参加面试,要让面试官看见我们身上的闪光点和潜力。

一个18、19,甚至可能16、17岁的学生,是不是通过这篇文章,让你看见了他(她)在语文这一科的专业素养?所以考生就得高分咯。

这是个人看法,和大家一起探讨。请大家指点。

6

就高考学生与其作文而言,只有四句话要说,即:

精神可赞,内容可鉴,文不可学,风不可长.。

7

这篇文章真要认真读,也不难读懂。文章没太多实质性内涵,车轱辘话来回说,不过是用晦涩的概念讲了一些人人都能理解的问题。



我们逐段解释一下这文章说了什么吧:

原文第一段:

现代社会以海德格尔的一句“一切实践传统都已经瓦解完了”为嚆矢。滥觞于家庭与社会传统的期望正失去它们的借鉴意义。但面对看似无垠的未来天空,我想循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的生活好过过早地振翮。

说人话的翻译:现代社会改变了传统社会的期望,人们有更多的可能性。



原文第二段:

我们怀揣热忱的灵魂天然被赋予对超越性的追求,不屑于古旧坐标的约束,钟情于在别处的芬芳。但当这种期望流于对过去观念不假思索的批判,乃至走向虚无与达达主义时,便值得警惕了。与秩序的落差、错位向来不能为越矩的行为张本。而纵然我们已有翔实的蓝图,仍不能自持已在浪潮之巅立下了自己的沉锚。

说人话的翻译:现代化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现代性给予了人们批判传统的工具,人们因此不假思索地批判过去的观念,这使得现代社会难以建立共识,现代人也难以有明确的行为处事准则。



原文第三段:

“我的生活故事始终内嵌在那些我由之获得自身身份共同体的故事之中。”麦金太尔之言可谓切中了肯綮。人的社会性是不可祓除的,而我们欲上青云也无时无刻不在因风借力。社会与家庭暂且被我们把握为一个薄脊的符号客体,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尚缺乏体验与阅历去支撑自己的认知。而这种偏见的傲慢更远在知性的傲慢之上。

说人话的翻译:人无法脱离于社会而存在。但我们却把社会和家庭看做是与我无关的客体,把“社会”和“家庭”把握成浅薄的符号概念,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尚缺乏体验与阅历去支撑自己的认知。这其实也是一种傲慢的表现。



原文第四段:

在孜孜矻矻以求生活意义的道路上,对自己的期望本就是在与家庭与社会对接中塑型的动态过程。而我们的底料便是对不同生活方式、不同角色的觉感与体认。生活在树上的柯希莫为强盗送书,兴修水利,又维系自己的爱情。他的生活观念是厚实的,也是实践的。倘若我们在对过往借韦伯之言“祓魅”后,又对不断膨胀的自我进行“赋魅”,那么在丢失外界预期的同时,未尝也不是丢了自我。

说人话的翻译:我们的「自我」是如何被塑造的?我们在实践中塑造了「自我」,我们在家庭和社会的互动中,被定义了「自我」。假如我们不断批判传统家庭和社会观念,又没有足够好的参照物来定义自我,那么,在不断为自己「赋魅」的过程中,我们未尝不是丢失了自我。



原文第五段:

毫无疑问,从家庭与社会角度一觇的自我有偏狭过时的成分。但我们所应摒弃的不是对此的批判,而是其批判的廉价,其对批判投诚中的反智倾向。在尼采的观念中,如果在成为狮子与孩子之前,略去了像骆驼一样背负前人遗产的过程,那其“永远重复”洵不能成立。何况当矿工诗人陈年喜顺从编辑的意愿,选择写迎合读者的都市小说,将他十六年的地底生涯降格为桥段素材时,我们没资格斥之以媚俗。

说人话的翻译:毫无疑问,从家庭和社会角度来定义一个人有些狭隘。但我们应该做的是批判它的狭隘,而不是对此完全否定。



原文第六段:

蓝图上的落差终归只是理念上的区分,在实践场域的分野也未必明晰。譬如当我们追寻心之所向时,在途中涉足权力的玉墀,这究竟是伴随着期望的泯灭还是期望的达成?在我们塑造生活的同时,生活也在浇铸我们。既不可否认原生的家庭性与社会性,又承认自己的图景有轻狂的失真,不妨让体验走在言语之前。用不被禁锢的头脑去体味切斯瓦夫·米沃什的大海与风帆,并效维特根斯坦之言,对无法言说之事保持沉默。

说人话的翻译:在我们塑造生活的同时,生活也在浇铸我们。



原文第七段:

用在树上的生活方式体现个体的超越性,保持婞直却又不拘泥于所谓“遗世独立”的单向度形象。这便是卡尔维诺为我们提供的理想期望范式。生活在树上——始终热爱大地——升上天空。

说人话的翻译:我们应该批判性地继承传统观念,用超越的目光继续前进。



拆解完全文,我们发现,全文的思想可以用3句话简单概括:


1.在传统社会中,家庭与社会的期望塑造并定义了每个个体。

2.但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不假思索地批判过去的观念,解构家庭和社会的期望,人们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但现代人也难以有明确的行为处事准则。这种情况下我们怎么办?

3.我们应该批判性地继承传统观念,用超越的目光继续前进。



文笔好的一个最基础的标准是「准确性」。

准确性指的是你的文字能更好地表达你的想法。你的文字能被别人更准确理解。

别人看懂了你想说的。这是最初级的准确性。

别人感受到了你想传递的情绪、体验。这是更高级的准确性。

这篇作文毫无准确性。


评阅老师说这篇作文「层层递进」,还不算错。

但「毫无多余的废话」,就完全不是了。甚至我们可以说「这篇文章全是废话」。

它既没有充分地去表达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也没有让文字被别人更准确理解。


晦涩的概念、看起来丰富的论据,只能掩饰思想的贫瘠。

文章引用了这么多哲学家,用了这么多厚重的概念,表达的却是一些特别浅显的内容。

这些名词、这些概念、这些观点是在数十数百次论战或文章著作中中被确立起来的,学者们塑造专有名词是为了让表达变得更加清晰、更加准确,而不是让表达变得更加复杂。

作为一个高三学生,其实能够有这样的思考,我觉得非常厉害。我不认为这位学生是浅薄的,但他在文字表达上,确实是走了歪路。而且高考阅卷组也在赞同这种歪路。

若高考阅卷组要把这种丧失准确性的文字评判为「满分范文」,那可是歪上加歪,错上加错。高考作文有一定的规则,考生需要在不到一小时内展现思想,展现阅读面,展现文笔。所以晦涩的概念,生僻的动名词,罕见的思考角度都能够为考生增加权重。


高考作文要求考生炫耀文笔,炫耀思想,炫耀阅读面,但这绝不意味着这篇《生活在树上》是一个好的范本。

高考作文可谓是带着枷锁跳舞,但不是带着枷锁装疯卖傻啊……

底下有留言的朋友认为,这篇文章为了增加文学性,才引用了这么多的名人名言和概念,自然会导致削落准确概念的表述而使得语意模糊化。

我认为不是的。增加文学性色彩并不等同于增加阅读难度。文学理论中有两个词汇,一个叫做「陌生化」,一个叫做「含混」。「陌生化」本质上是通过把熟悉的事物/思想变得陌生,从而让读者在这种陌生的视角中找到美感。这种文学修辞方法没有丧失语言的准确性,也没有增加阅读的难度。而「含混」则是通过降低文字表达的准确性,使文本有多种理解角度,从而增加文字的美感。

「含混」和「陌生化」都会提高文字的美感,但不会提高文字的阅读难度。

但这篇文章相反,不仅没有美感,还增加了阅读难度。


为了证明这篇文章既可以保留相同的思想表达,也可以兼具文学性,我改写了这篇作文的前两段,放在评论区里。大家自己感受一下,是否能够在保证文学性的前提下,充分表达思想。我觉得是可以的。是作者用生僻词和厚重的概念把这么简单的思想变得复杂了。



同样是带着枷锁跳舞,2017年江苏省的高考作文题是「车辆与时代变迁」。下面这篇《车的诗学》,也在炫耀,也在八股文,但就没有这篇《生活在树上》这么强烈的油腻感,甚至看完有一种强烈被洗脑的感觉。多看几遍,甚至会击节赞叹。

比如开头第一段,作者把车和诗学这两个完全不相干的事物放在一起比较,凸显出了巨大的矛盾,也呈现了文字的张力。

后面几段,先讲古代中车是「抽象性的力量」,转换到了现代中车是一种「财富的象征」「工业化的象征」,这与诗学相对立。

这个过程中,作者运用了时间转换、空间转换、从整体到局部的论述手法,显得车无所不在,但又在诗学中缺席。作者点出了车中的缺席,读者惊醒。惊醒后,读者回想车的存在,沿着刚刚作者的写作顺序,从时间到空间,从局部到整体,读着从多个角度增加了对车的认知,车的诗意在多个角度的认知中显露出来,也按扣了高考题中「时代的变迁」。

明明也是炫耀,明明也是应试作文,却让人读着惊叹。这才是难以模仿的文字功底。一个年长10岁的文字工作者,恐怕都难以模仿出这样的文字。

而《生活在树上》,模仿起来并不难。因为它的思想性不难;它的文笔,更不难。

8

如果是在十年前,看到这样的文章,我会惊叹一声,哇,这个人好厉害。但放到现在,说实话,我真的欣赏不来,不过我也能够理解这种年轻时想要炫耀自己才学的心理。

有几个生僻字什么的,我觉得也并不是什么大的毛病,因为凭着语句的氛围,也能大致懂得其中的意思。最不喜欢的就是那种做作的表达方式,句子真的很拗口,读起来真的很费劲,比看好多专业书籍都累。明明可以很简单地表达出来的东西,却偏偏不肯说人话,故弄玄虚的痕迹太过于明显。

仔细读几遍之后,就会发现文中引用的那些东西,其实也不需要很深入地去读一些哲学书籍,只需要粗略地浅尝辄止一下,便可信手拈来。只是作者用了一种完全不同于我们平常的表述方式,给它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让人觉得高深莫测而已。这是作者的聪明之处,但也是最大的失败之处。

或许你真的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但却不要忘了,你是在干嘛。你在写作文,写文的初衷是什么,是要给人看的,是要在表达自己的同时,要能引起别人的共鸣。但如果别人根本就不明白你在说什么,那你这篇文章的意义何在?

也许你会说是你自己才疏学浅不学无术,看不懂我这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文章。如果只是我一个人这样说的话,我必须得承认这是自己的无能。但如果有天太多这样的声音,你是否需要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定位。

有了一定的生活阅历之后,就会发现,最美好的东西,往往蕴藏在最朴素的事物里。就像饮食,不需要大鱼大肉,简单清淡的,其实才是最佳康最有有营养的。但年轻的时候,却往往喜欢与众不同,喜欢凸显自己,张扬自己的个性,这是他们的共性。毕竟,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特点,我们的世界才会更加丰富多彩。所以,我虽然不喜欢这篇文章,但却可以理解你想要展现自己,想要获得认可的心情,毕竟我们都曾年轻过。

9

大家先来看看这篇文章,看懂了没有?

根据投票调查结果显示,大概只有5%的人能完全看懂,绝大部分人都似懂非懂。

这篇文章用了很多生僻难懂的词语,感觉像是在读当代作家,新文化运动时期作品,那时刚刚提倡白话文,所以有的语言表达方式现在读来拗口。

这篇文章又像在读外文中译,而且是很不好的外文中译,每句话都不流畅,看得人恨不得改一改,改成我们熟悉的表达方式,熟悉的语言,熟悉的文字。

看的人太难受了??。为什么不能用一种酣畅淋漓的方式表达观点,要用这种故做高深的姿态,一种想上厕所憋着的难受。

用正常的语言难道写不好这篇文章吗?如果能用大家都看懂的方式写出深刻的道理才是高手所为,故意把简单的道理讲的玄乎其玄,让人如坠云海,并不是厉害,是忽悠。

这文比古诗还难懂。你们都看懂了没?

10

只觉文词句义不明,晦涩

暗淡无光。似雾霾中的曲

径,难以通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