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我家我当家做饭,一天能吃多少米,心中有数,每天能吃2斤米,做饭1、8斤,下午少吃对身体有好处,就不会剩饭了,如果真剩饭了,可以保鲜放冰箱,明天再吃,决不会倒掉。

最佳贡献者
2

要思考不浪费粮食的问题,不妨先从我们民族吃饭的方式讲起。

我们的祖先是分餐制的

何以为证?一个成语就可以证明。“举案齐眉”,想一想,如果是现在的围桌共餐的方式的话,孟光要把桌子举到眉毛那么高,请老公吃饭的话,那将是一个什么场景?至少孟光可以去参加举重比赛了。

其实这里的“案”就是一个小餐几:古人是把食物分好,放在小餐几上一人一份的吃饭的,甚至连餐具都是个人专属的。这样做的除了“礼”的要求以外,最主要的就是不浪费。

合餐制是游牧民族的特征

合餐的好处就是使用的餐具少,再多人就几盆肉,餐具少是因为好携带。甚至这种方式在古代中国人眼里是标准的未开华的“蛮夷”行径。但是,历史上的改朝换代基本上都从北往南打,这使得农耕文化中混入了很多游牧文化的元素。包括进餐的方式。

粮食浪费是如何造成的

首先是“心理”上的问题;自己家里吃饭,父母都希望孩子多吃点——怕“不够吃”。在外面请人吃饭,点少了,怕“没面子”。生活富裕了,希望一顿饭多一点食物品种。这些心理都会导致食物过剩。

其次是教育问题:以前饭碗没吃干净是要挨打的,《悯农》那首诗是父母教育孩子的核心理论依据。现在呢,去大学的食堂看看就知道了,学生们被扔掉的食物要拿车拉,孩子们绝对不会在扔食物前想到是自己父母的“粒粒皆辛苦”。

第三是食物太丰富了

就像网上的段子说的“袁隆平人生最大的错误就是让我们吃得太饱了”。现在生活水平高了,食物以及其他物质都非常丰富,浪费就出现在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如何解决呢?

1、放眼未来,对于孩子节约意识的教育还是不能放松的,现在不是从“省钱”的角度去教育,而应该从环保意识到高素质人才的境界去引导孩子。

2、着眼现在,恢复分餐制的吃饭方式,每个人各取所需,即便食物准备多了,也不会浪费,下一顿还能吃。

3、不要被忽悠、没有证据表明剩菜会致癌或者影响健康,不要因为错误的思想而导致浪费。也不要被那些所谓的营养专家忽悠什么营养不均衡,只吃主食也不会吃出亚细亚的孤儿的。记得一个铁的原则:所有的专家言论都是“营销”的需要,而营销从很大程度上就是在诱导浪费,曾经一部诺基亚手机用到5年以上的大有人在,现在呢?苹果每年出新款,家里淘汰的手机多的扔也不是不扔也不是。

4、丰田精益生产的理念是:没有库存就没有浪费。别因为打折促销、跟风抢购、疫情恐慌等心理,有事没事的在家里攒一堆过期食物。强大的祖国已经不会出现100年前的那种社会状态了。

总之,勤俭节约的美德还是不能忘,以前是为了“小我”的省钱,以后应该为了“大我”的给地球省资源。

3

我家从来不浪费粮食,浪费粮食就等于犯罪。

我家做饭一般都能做到心中有数,每天吃多少就做多少,有时候也有剩的,那就把它放冰箱里,第二天接着吃,从不会扔掉,可从没有剩很多天的时候,最多就是一个晚上,第二天全都处理完了。

粮食就是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哪能让它浪费呢?我觉得家家在做饭的时候,一般来说女主人都会根据自家人的饭量去准备,无论是做米饭也好,做面食也好,都会合理安排。

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和做饭的方式方法,我的理解也许都和自己的家庭出身有关联,我就知道我的父辈们都是从饥饿的年代过来的,他们特别珍惜粮食,平时吃个饭,掉个馒头渣都要捡起来,很怕浪费,那都是在那个年代,他们饿怕了。

相对来说,年轻人就不太注意节约用粮,当然这种现象不是绝对的,但主要是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年轻一代没饿过肚子,所以他们就体会不到饿肚子的滋味。

特别是我们在吃饭的时候,我家老人总会说不能浪费,不许剩饭,他们就怕你把剩余的饭倒掉,嘴上总说粮食来自不易,农民兄弟汗水掉地,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就是不能浪费。

如果家里来客人了,人多饭量确实不好掌握,因为有人饭量大,有人饭量小,做少了,怕客人吃不饱,所以有剩的,而我们家的习惯,就是把这些都吃完再做新的。

有时候在做面食的时候,饺子汤,面条汤,我们家都会把它拿出来做粥喝,舍不得倒掉,我妈妈总说这种汤更有营养,而这种汤确实放在粥里也挺好喝的。

总之,我家从来不浪费粮食,我从小就受到爸爸妈妈的教育,爸爸妈妈的影响,我知道浪费等于犯罪,所以我特别珍惜粮食,在婚后我自己有家,我更不浪费,平时我爱做饭,但我从不扔东西,我这个人挺节约的,真的,还会过日子呢。

我是孙女士的生活,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都有新的故事与您分享,很喜欢看见大家的评论,我们在一起互相聊聊,我热烈欢迎。

4

感谢邀请。我觉得不浪费粮食是对的,也许和一个人的家庭出身和年龄等有关。我见过解放前出生的和经过1960年饥饿年代过来的人,那真是珍惜粮食。吃馍要用手接渣,恐怕丢掉了,一句话总结,饿怕了呀!

而相对说来,年轻人不太注意节约粮食,而且越年轻越不在乎,当然也不绝对。还不是因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食物易得吗?

我因为是六O后,经历了缺吃少穿的七十年代。对于食物不挑剔,吃饱即好。以前家中没有冰箱时,只要食物不变质,可以吃。基本不扔掉,都吃了。现在有了冰箱,扔掉的食物就更少了。

剩饭剩菜能吃就吃掉,时间太长,的确不能吃就别吃了。特别是夏季,不要造成食物中毒。生活中这方面的例子也不少。

5

中国的粮食浪费厉害,但绝不是浪费在普通家庭之中。

普通家庭人口固定,每个人的饭量也大致不会有多大的变化。经常在家做饭的人早就知道每天该煮多少米、做多少菜。不会有多少浪费的。

以我家来说,平时两个人吃饭,早餐每人牛奶一杯、面包或馒头一个;每天早上去买菜,中午煮饭,一晕一素一汤,米饭两顿吃完,晕菜也吃两顿,素菜每中午晚上各炒一个。因为平时人少,所做的饭菜都不会有什么剩下的。

至于周末孩子们回来,饭菜要多做一些。一般吃不完的饭和晕菜可以用保鲜膜密封后放到冰箱里,只有剩余的少量素菜倒掉。

6

我们老百姓的勤俭理念,节约行为是由来己久的,是发自内心的!因为老百姓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感受最多,体会最深!

我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不会浪费粮食,也没有粮食可浪费的,猪肉价破三十了,只有孙子要吃肉了才能少买一点,孙子吃剩的饭汤都是我承包。万一有剩下的饭菜,那就是第二天的早餐。

老百姓节约粮食既是主观上的自觉,也有生活中的压力,不需要发什么号召、搞什么运动,提什么要求。

节约粮食,应从“免费的午餐开始!”

7

因为我家有个一百多平的空中花园,里面有果树、花椒树、花卉、四季蔬菜,有个既能收集雨水又能养鱼的浅水池,还养了几只鸡,能够周而复始,循环利用,所以我家应该是最环保最节约资源的。

1. 我家一年四季的蔬菜,基本上可以保证自给。

2. 剩饭剩菜、菜地和花盆里长出来的野草,择下不用的菜叶、吃不完的蔬菜等等都可以喂鸡;而自家母鸡下的蛋,比超市买的好吃多了。

3. 每天打扫鸡舍,收集的鸡粪便,用缸装着密封发酵,就是最好的有机肥料,也是蔬菜和花卉能旺盛生长的保证。

4. 我家大约十平方的浅水池,几个大缸,利用层次差,可以收集雨水;把厨房用水也是收集起来,都用于浇花浇菜。

5. 我家的浅水池中放入浮萍,再放入一些泥鳅和小鲫鱼,这样就形成了生态平衡。小鱼儿们喜欢吃浮萍,更喜欢吃水面上的蚊虫卵,就保证了花园里没有什么蚊子。

因为小鱼儿们的粪便,为浮萍提供了养料,所以浮萍生长速度很快。每天都可以捞出一些浮萍,为鸡们提供最爱的饲料。

6. 我家把厨房垃圾收集,做厨余堆肥,为蔬菜、花卉和果树提供了最好的肥料。

7. 最重要的是:我在贮存粮食时,摸索出了一套方法,杜绝了浪费。

我把家里用完的空油瓶、饮料瓶、奶粉罐,清洁晾干后,用于贮存各类粮食。

在大口径的容器中,放入一个“装满干花椒”的小布包,然后把粮食装满密封,置于阴凉干燥处。这样就可以防霉防虫,延长粮食的保质期限。

…………

我认为:在面对粮食安全的问题上,我们不仅要节约粮食、杜绝浪费,更要广开思路,开源节流,充分利用资源,加大生产。

谢谢阅读。










8

我来谈谈如何不浪费粮食,剩饭怎么处理的。

一:选购适口适量的大米

首先,选购适合自己口味的大米(根据自己生活习惯,籼米,粳米,东北大米等)

根据家庭日常消耗量,量米煮饭;如果有剩饭,先盛好放入冰箱,量不大,第二餐煮饭时等饭煮好时,倒入电饭锅冲焖好,第二餐解决掉。如果剩饭多,先放入冰箱,下次可以鸡蛋炒饭(籼性米),或煮烫饭(粳米类型),可以当早餐。这样处理,就不会浪费粮食,而且不影响人体健康。

二:购买大米

根据季节性变化,选择大米的数量。

秋冬季可以选择大袋包装米,15kg,25㎏都可以;春夏季天气潮湿,气温高,选择10㎏,5㎏包装,吃完再购买;假如发现大米生虫了,先把米在风口上吹扬一下,尽快食用,请放心,夏天大米生虫很正常,不影响食用;假如你买的大米,久存不长虫,还要考虑是否是“薰蒸粮”。这样也不会浪费粮食,社会上有些小年轻,平时很少在家吃饭,喜欢购买大袋米,久存长虫后,就扔到垃圾桶里,这是最大的浪费。

三:如需储存点大米

建议根据家庭人口消耗量,存二至三个月的食用量,不建议多储存;最好选购真空包装5㎏,10㎏一袋的大米,保存期18个月,开一袋吃一袋,吃完再补充库存。

四:剩饭只要不馊,可以食用,不影响健康,大不了口感要差一点;我父母都90岁了,吃了一辈子剩菜剩饭,咸菜酱菜,身体都健康,没有“三高”,主要长寿秘诀就是心情随和开朗,喜欢劳动,家庭和睦快乐,朝气蓬勃。

9

俗话说:"今日省把米,明日省滴油,来年买条大黄牛。""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节约对于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国家来说都是很要紧的事情。

"饱时省一口,饿时得一斗。""一天省一口,一年省一斗。"节约要从每个人做起,从每一餐饭做起,从每个家庭做起。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每人每天都节约一点点粮食,那是一笔多么大的财富。

一个家庭如何节约粮食?"行船靠掌舵,理家靠节约。""紧紧手,年年有。"这些名言警句告诉我们,一个家庭关键要善于持家!

买大米要认真

现在市场物质丰富,大米五花八门,来到超市卖大米,往往售货员这个说这种米好,那个说那种米好,问左邻右舍,也是各有各的爱好。所以,经常为买什么米弄得云里雾里。特别是听说什么"转基因实物"很害人,更加不知道买什么好。

我一直不懂得购物,买什么大米更是人云亦云。曾多次买回来的大米不是陈年老米,就是有沙子秕谷,常常吃到口里就不对胃口,遇上吃到一粒沙子,差点咬坏牙齿。那时经常吃半碗倒掉半碗,多可惜啊!有时索性剩下大半袋米送给家里养鸡的亲戚朋友。

鉴于种种情况,这些年来,我们家基本上是定点采购,——有时间的话,到乡下表哥家或老家堂弟家买米,没时间则到小区院内小超市买几斤应急。种田人家自己吃的大米,生态、新鲜、可口。

另外,一般春天每次少买些,冬天可稍微多买些。春天湿气太重了,稍不注意,大米吃不了多久就霉变。

煮米饭要讲究

简单的一碗米饭,在家如何能够煮的又香又软,特别好吃呢?其实想要煮出一碗好吃的米饭,在煮饭的每一个步骤中,都有一些小细节需要大家多多注意才行。

首先,一餐煮多少米饭要搞准。如果全家人都回家吃饭,一般每个人饭量心中有数。而偶遇有家人有急事或有应酬不回家吃饭,那就得及时掌握情况,避免出现剩饭和浪费现象。

其次,淘洗米粒要把握度。一般将米粒淘洗的时候不要用力过度,而且时间过长,容易造成米粒营养的流失。一般米粒淘洗两遍就可以了,随后很关键的一个小细节就是将米粒用清水浸泡一小会,大约30分钟左右即可,这样能让每颗米粒都能吸收一定量的水分,煮出的米饭也会更饱满,口感也好吃。如果能够用温水来浸泡效果会更好一些。

再次,适当加入香油、白醋。洗净并浸泡后的米粒,放入锅中煮的时候,可以适量加入一些香油、白醋。加入这两样家中常备的烹调材料,可以令煮出的米粒外表看起来晶莹剔透许多,自然食欲大增。而加入白醋可以增加米饭的香味,吃起来也更香软一些,不过加入的量一定要注意不能太多,否则适得其反。

最后,米饭煮熟后,不要立即盛出到碗里。因为刚刚煮熟的米饭当中,上层和接触锅体的米粒,受热会更多,口感会更好吃。中间层的米往往都很湿软,口感较差,因此要拿出饭铲,将米饭稍微翻动一下,令整锅的米饭湿度均匀一些。之后盖上锅盖将米饭再焖几分钟,随后再盛出吃,口感软硬适中,劲道十足。

有剩饭要妥善处理

如果剩了米饭,可放入冷藏室保存。第二餐取出来,加入黑芝麻、红枣、燕麦、莲子等配料一起煮成粥,也可加嫩豌豆、香菇丁、蔬菜碎、肉末、鸡蛋等配料一起做成炒饭。这样能充分利用剩饭,还能得到更丰富的营养。

不过,要注意的是,剩饭(包括剩菜)需凉透后再放入冰箱。因为热食物突然进入低温环境当中,食物中心容易发生质变,而且食物带入的热气会引起水蒸气的凝结,促使霉菌的生长,从而导致整个冰箱内食物的霉变。

另外,剩饭剩菜的存放时间以不隔餐为宜,早上剩的菜中午吃,中午剩的菜晚上吃,最好能在5至6个小时内吃掉它。如果食物存放的时间过长,食物中的细菌就会释放出化学性毒素,对这些毒素加热也无能为力。

如果隔壁邻居养有鸡鸭的话,可以将剩饭送给他们,他们会很高兴的。

养成节约好习惯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节约节约,积少成多,一滴两滴,汇成江河。"这是我们人人熟悉的警句谚语,重要的是养成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尊重劳动成果的好习惯。

在家庭里面,要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家风。家长、大人要带头节约粮食,要教育孩子节约粮食,要从不浪费一粒大米做起,反对将一碗一碗剩饭往垃圾桶里倒的坏习惯。

在家里,父母要多对孩子讲述勤俭节约的故事。可以利用节假日带着孩子到农村亲戚家去体验生活,去看看农村劳动场景、农家生活情况,从而让孩子从小感受到劳动的艰辛,粮食的来之不易。

民以食为天,吃饭是大事,一天不吃饭能过,十天不吃饭谁还能活?"囊中未空先节约。""饱时省一口,饿时得一斗。"一个人如此,一个家庭如此,一个国家也如此!

10

我的决窍是!尽量少煮,让年轻人先吃!年纪大的后吃!尽量不剩!就是剩下的,放给冰箱保鲜!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知道粮食来之不易!农村里常说的:晴天防雨天,好年防荒年!中国是个人口大国,粮食放在第一位,每个人每天节约一两米,12亿人加起来多少?天文数字!每每路过饭店的时候,桌子上都剩大碗的饭菜,真让人心痛!全国人民在粮节约,反对浪费的问题上都重视起来!肯定是更大,更好的结果!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