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清朝称某亲王,自然是要区分于郡王。不过亲王郡王不是只有清朝才有,之前的朝代,从唐代开始,王爷就都有亲王郡王之分,只不过“亲”、“郡”二字不在王号中体现出来。大多数情况下,一字王为亲王,二子王为郡王,直接就能看出他们的差异了。而清朝大多数亲王郡王都只有一个字,所以加“亲”、“郡”二子予以区分。

(汉朝没有亲王郡王之分,单字王与双字王平级)

最初的封王,没有亲王郡王之分,就是王。比如汉朝的那些王,封地或有大小,但级别就是王爵。也无所谓封号是一个字还是两个字。比如同样是汉景帝和贾夫人的儿子,赵王刘彭祖和中山王刘胜就是一个级别,没区别。到了晋代,首次出现了郡王的称呼,指的就是封地为一个郡的王。汉晋时期,王国与郡平级,所以这个郡王也就是原来汉朝的王,只是称呼首次这么叫而已。


(唐朝亲王郡王区分)

真正出现亲王郡王区别是在唐朝,唐代规定,皇帝的儿子和兄弟封亲王,皇太子之子为郡王,亲王之子,承袭爵位的为嗣王,不承袭爵位的为郡公,部分可以加恩封为郡王。品级待遇上,亲王正一品,食邑万户;嗣王、郡王从一品,食邑五千户。这就是亲王郡王的区别了。

(江夏王李道宗,唐朝宗室远亲,两个字封号,郡王)

但唐朝亲王、郡王的封号中都没有“亲”、“郡”二字,要区分的话就是看究竟是一个字的封号,还是两个字的封号。比如唐高祖李渊的儿子,就是亲王,秦王李世民、齐王李元吉等,封号都是一个字。李世民即位后他的儿子也是如此,魏王李泰、吴王李恪、越王李贞、晋王李治等。而唐初两大战神,虽然也是李唐宗室,都是李渊堂侄的李孝恭、李道宗,就只能做郡王,他们的封号分别是河间王、江夏王,就是两个字。

(唐玄宗李隆基,不同时代分别做过亲王:楚王、郡王:临淄王、亲王:平王)

我们举一个最明显的例子。玄宗李隆基,他第一次受封时父亲李旦第一次在位,他以皇子身份获封楚王,是亲王。后来李旦让位于母亲武则天,李隆基不再是皇子而是皇孙,就变成了临淄王,是郡王。结果伯父李显复位,父亲李旦成为相王(亲王级),李隆基依然是临淄王。后来李显驾崩,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发动政变拥护父亲李旦复位,李隆基又成了皇子,就获封平王,是亲王了。之后他做太子、皇帝,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唐朝说完了,宋朝和唐朝基本一样,分王(也就是亲王)、嗣王、郡王。王正一品,嗣王、郡王从一品。元朝没有了嗣王爵位,直接是王与郡王。当然唐宋元在郡王之下还有国公、郡公等名称大小不一的各级爵位。


到了明朝,正式将宗室爵位和功臣爵位分开,宗室基本十岁获封。依然是皇帝兄弟和儿子封亲王,亲王嫡长子十岁立为世子,其余儿子封郡王,郡王嫡长子十岁十岁立为郡王世子,其余十岁封镇国将军。然后依次是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功臣爵位就是公侯伯子男一类。

明朝的王爷,一样是亲王封号一个字,比如朱元璋之子燕王朱棣、朱棣做了皇帝后儿子封亲王:汉王朱高煦等。郡王两个字,比如朱高煦的儿子就有济阳王、临淄王、淄川王、任城王等。


到了清朝,也是宗室爵位与功臣爵位区分。宗室爵位分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和硕贝勒、固山贝子、镇国公、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清朝实行降级世袭制度,除了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一共十二家,十个亲王,两个郡王)外,其他都是嫡长子降一级世袭。功臣爵位除公侯伯子男外,还有轻车都尉、骑都尉、云骑尉、恩骑尉。


清朝进行了一个根本性改变,那就是王爵没有自己的封地了,全都居住在京城。所以他们的封号不再是地名,而是美称。无论亲王郡王都是用美称,大多都是一个字(开国时期有些例外)。比如睿亲王、廉亲王、礼亲王、庄亲王、直郡王、循郡王等等。


而且如果亲王下降为郡王或者郡王上升为亲王,封号是不变的。比如第一代庆亲王是乾隆最小的儿子永璘,最初是乾隆年间封贝勒,嘉庆即位后封庆郡王,后晋升庆亲王,等永璘去世,儿子绵愍就降级继承爵位为庆郡王,后来绵愍无子,后来经过几个其他支的继承人又获罪,到了奕劻继承时只是一个镇国将军了,连府邸都被没收了。他慢慢爬,终于又做到贝子、贝勒,最后又封为庆郡王,以致庆亲王,还成了铁帽子王。经过这么长时间,庆这个封号一直没变。

所以,清代亲王、郡王加“亲”、“郡”两个字就是因为他们这些爵位一来不是地名,只是美称,二来亲王郡王是可以改变级别的,但是封号不变,用“亲”、“郡”加在封号里是表明区别。

最佳贡献者
2

其实,亲王和郡王之分,早从西晋时期开始便已经有了。亲王一般专封皇子或是皇帝的兄弟,而郡王一开始为太子之子的封号,后多为亲王子孙的封号。唐朝时起,部分分封的节度使等武臣,或是位高权重的文官等,也都有获封郡王。

到明朝时期,对宗室的分封制度就发生了变化。明太祖朱元璋授予自己的儿子们以亲王封号,并且授以兵权。特别是分封于北方边境的藩王,不仅拥有直属的护军,还可统率边军出征,被称为塞王。直到靖难之役后,朱棣逐步解除藩王兵权,加强对宗室藩王的限制和监视,最终形成了“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

明朝宗室的分封,是汉族王朝中,最为完善的。男性宗室子弟的封爵,分为八级,即亲王、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明朝的亲王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字王,如周王,燕王等,就藩封地称国,死后可拥有谥号;郡王也就是二字王,如靖江王等。明朝宗室只有这两级为王爵。

而亲王的封号直接被冠以“亲王”字样,唯有清朝一代,其全称为“和硕亲王”,通常叫法则是在“亲王”前冠一字,比如成亲王、安亲王、裕亲王等。亲王后一级的郡王,在清朝称之为“多罗郡王”。

此外,在清初分封的诸王中,功劳较大的还会被封为“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后来清朝中后期,也有四位亲王被授以铁帽子王的封号。终清一代,共有十二名铁帽子王,其中十名为和硕亲王,另有两名为多罗郡王.......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本文作者:小贱贱

3

首先在满清整个朝代,不是所有封王的都是亲王,王这一个职务,在清代是分着等级。

1、满清皇室爵位共分十二级: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镇国公、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

同时在满清建立之时,封过三个汉人王,即‘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满清一朝,仅有以上三个汉人王。

2、和硕、多罗都是满语,和硕意为:一方。和硕亲王是王爷等级中最高的一等。

和硕亲王简称亲王,清朝宗室和蒙古外藩中内扎萨克蒙古爵位的第一等爵。只有皇室中的皇子、皇兄弟可以获得此爵位。

3、多罗”,满语意为礼、道、理。多罗郡王,简称郡王,清朝宗室、蒙古新疆西藏外藩封爵之第二等。

4、清朝封爵方式有两种:一是因军功受封,为功封;一种因皇帝之后而受封,为恩封。按照制度,恩封的后代在承袭前人的爵位时要降一级,降至最后一个等级再袭。

5、但清朝共有十二位王的后人,在继承爵位时无需降级,作为皇帝对其功劳的赏赐,俗称:铁帽子王,即:世袭罔替,配享太庙。世袭罔替的王爷有礼、睿、豫、肃、郑、庄、怡、恭、醇、庆这十位亲王和顺承郡王、克勤郡王。

亲王,即代表其曾有在宗室继承人序列,地位尊贵荣华。郡王,宗室其余人员因功、恩得到的封号,较亲王地位较低。正由于清朝皇室地位等级的森严,所以在称呼之时必须区分。

4

王,作为帝国的封爵始于西汉。

此时,所有的王,不管是楚王,还是淮南王陈留王,或者刘备自封的汉中王,都是一个级别——国王。王,都有自己的独立王国官僚和军队体系。

曹魏开始设置亲王郡王,亲王就是皇帝儿子或者兄弟,郡王最初是太子的世子,后面推广到宗亲大臣,比如郭子仪封汾阳王。

这里,就有一个命名的问题。

大体上,亲王以春秋战国诸侯王命名,剔除夏商周秦汉隋唐宋这些大一统王朝后(唐代初期的秦王汉王属特例),楚齐魏晋为第一等亲王,燕鲁吴越这些是第二等,其余的滑许蔡则是第三等亲王。

郡王则是以秦汉时期的郡命名。比如太原王襄阳王什么的。

唐代出现第三种王,比如楚王的儿子继承则称呼为嗣(楚)王。嗣王高于郡王,但低于亲王。宋代继承唐制,但封的嗣王合计只有四个,基本废黜了。元代正式取消。

不过也有特例。比如中山王、钟离王这些并非郡王,而是二字亲王。同样,楚王指封地楚国境内某地的亲王,楚郡王指封地楚州的郡王。齐王也类似。

到了清代,不再以封地为号,一般都是用美号做封号。同时,在封号中就明确了亲王郡王等级,比如礼亲王、克勤郡王。

但一字和二字依旧不是区分王爵等级的唯一要素。比如,直郡王、平郡王是一字号的郡王,顺承亲王锡保、平西亲王吴三桂都是二字号的亲王。

26岁封直郡王的爱新觉罗·胤禔:

所以,汉族王爵的一字王,大体可以认同为亲王,不需要专门称呼为亲王,而且也并非所有王都是亲王。满清则是直接在称呼上明确亲王郡王的等级。

5

汉人王朝的藩王,有封地,就藩后,可以作威作福一方。而清朝,这些王,是有封号没封地的,有任事的任事,没有任事的只能领奉禄,因而不是藩王,而是亲王。

6

大家好,我是作家客凌溯,今日回答问题:为什么清朝的王爷被称为某亲王,而其他朝代直接称某王?

这个问题,其实是一种误解,“亲王”是是最高的爵位,而并非所有王爷都可以称为“亲王”的,那这里面有什么区别呢?

皇帝的儿子常被人习惯称为王,但有时并非是爵位!

在秦朝以前,一国之君被称为“王”,比如齐王、楚王、赵王,但在秦朝以后,嬴政确认“皇帝”称号为最高君主后,王便从最高处掉了下来,变成了皇帝的臣子。一般的“王”都是由皇帝册封,给予百姓和封地,而这样册封的“王”大多都是皇帝的儿子,比如著名的唐太宗李世民未当上皇帝以前就是“秦王”。而这里的“秦王”等称号未必是爵位之称。就像是忽必烈的名字也很长,我们只称他为忽必烈一样,有时候就是个简称。以下是唐朝的爵位制度:

唐朝爵位制度 凡爵九等:一曰王,食邑万户,正一品;二曰嗣王、郡王,食邑五千户,从一品;三曰国公,食邑三千户,从一品;四曰开国郡公,食邑二千户,正二品;五曰开国县公,食邑千五百户,从二品;六曰开国县侯,食邑千户,从三品;七曰开国县伯,食邑七百户,正四品上;八曰开国县子,食邑五百户,正五品上;九曰开国县男,食邑三百户,从五品上。 皇兄弟、皇子,皆封国为亲王;皇太子子,为郡王;亲王之子,承嫡者为嗣王,诸子为郡公,以恩进者封郡王;袭郡王、嗣王者,封国公。

在中国历史中,当然也不乏异姓王的存在,在明末清初,就有吴三桂、耿精忠等人,他们都是有着战功而被封为王的,但他们也是有爵位的。

清朝较其他朝代相比,皇权进一步加强,爵位制度更加明确严格。比如雍正皇帝就曾被封为“雍亲王”,而他同父同母的弟弟十四阿哥在雍正继位时却还是贝子,但因为他是皇子,便也被人习惯称为“王爷”,但不代表他的爵位就是“王”。以下是清朝宗室的爵位制度:

所以,某亲王是对爵位的全称,而某王就像是一种习惯称呼。总结来说,被称为某王的,一些是人们对于皇子称呼的习惯,二就是以前朝代的爵位制度不明确、不严格,三就是一种简称。

7

简单粗暴给看法,清朝的某亲王,要面儿,有面儿,俸禄也不低,但是撑破天也就是家族企业里面对自己家族做出巨大贡献的皇室成员,而早期的王朝的王,创业初期,大BOSS给自己家优秀的家族成员,还有就是和自己打江山的员工有突出贡献的,早期画的饼,定的小目标,想不到被实现了,于是区域负责人这种有钱有面的就给了。

区别大了去,清朝的某亲王,是除了皇帝那个位置外的最高级别了。

清朝宗室爵位分十二等:一、亲王,二、郡王,三、贝勒,四、贝子,五、镇国公,六、辅国公,七、不入八分镇国公,八、不入八分辅国公,九、镇国将军,十、辅国将军,十一、奉国将军,十二、奉恩将军。

最有名的就是铁帽子王,世袭罔替,听起来就好带劲,但是都必须在京都,被皇权监视,可以参政议政,也可以悠然自得,但没有上意,也不能随便出京,但是早期王朝的王,也有因公受封,有皇族宗室。更多的有封地,有一定的自主权,但是出现不服管教的时有发生。

封爵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因军功受封叫功封,一种以皇帝直系子孙受封叫恩封,命好,生在帝王家,当不了皇帝,混个王爷也是稀松平常。。清初以军功封者多世袭。以恩封者则一般每一代降封一等袭爵。亲王降至镇国公,郡王降至辅国公,贝勒降至不入八分镇国公,贝子降至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公降至辅国将军,辅国公降至辅国将军,以后均世袭罔替,不再递降。如果还想重新升级,拿就拿出真本事来,为皇帝分忧,为社稷出力,呼呼呼的升回去,也未尝不可。

清朝吸取了前面王朝更替的教训,清朝把王爷直接归纳到整个朝廷的体制内,使用同一个标准。皇室贵胄,有功就封赏,没有吃祖上的老本,真的就是一代不如一代。

8

清朝的亲王是一种爵位,一般是皇室的亲戚才会被封为亲王,亲王属于王爷的一种,其全程是和硕亲王,他的正室配偶为亲王妃。清朝的这种亲王一般有品级,有八大王系,多为满族贵族,和皇帝都是沾亲带故的。

而清朝以前王爵多为皇子,皇帝兄弟被封王,也有文官武臣功劳大被封王的。汉朝开始,王爵一般分为亲王,郡王两等。隋唐之后多以兄弟,皇子为亲王。多有分封土地,王宫卫队,地位相对要高。

9

清朝同时有多种王爵,所以需要分别称呼。明代只有亲王和郡王,基本一字王是亲王二字王是郡王,不用另外区分。宋代王爵分为王,嗣王,郡王三等,嗣王极其少见,所以实际上也是两等,一样可以用字数区分。唐也差不多。清朝就复杂了。他有藩王,有亲王,有郡王,还有蒙古王爵,所有这些王爵,有一个字的,有两个字的,有好几个字的,字多的不一定等级就低,字少的不一定等级就高,所以清代称呼王爵往往要用把代表等级的亲字郡字加上,不加不行。但也有例外,比如世袭铁帽子王,非正规场合可以直接称呼王号,不用再加等级。

10

习惯性称呼,亲王是高于普通王爵的,是王爵中的第一等。

其实明代同样有亲王,皇子分封的就是亲王。

而清代同样有一般的王爵,比如大名鼎鼎的吴三桂,就是平西王,而非平西亲王。

这主要是称呼上的差别。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