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日本与美国相比,相当于一个家底不厚实的暴发户跟财大气粗的大富翁相比。双方无论是工业生产能力、人力资源、经济基础都远不在一个重量级。因此无论是武器装备数量质量、兵力多寡、军费投入,美国对日本均占有压倒性优势。
一、先说军费
四年的太平洋战争期间,美国共投入军费2815亿美元,占政府财政总支出的90%以上。即便如此,美国国内运转均一切正常,建设仍有一定的发展,美元币值也相对稳定。这得益于美国政府战前实行藏富的优良的税政策,使政府赢得了良好的还债信用。战争一开始,政府为稳定经济没有大幅增税,反而是发行公债。四年共发行公债1570亿美元。军费60%靠民间公债解决,政府财政只负担了40%。典型的一场人民战争。
再看日本,1937年政府财政收支为47亿日元(当时汇率3日元等于1美元),同年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就花掉了33亿。靠着国内老百姓的储蓄、节衣缩食和政府发行债券勉强支撑经济的正常运转。但是随着战争长期化,军费逐年激增,日本人渐渐撑不住了。1944年,日本国民收入745亿,军费支出达735亿。1945年军费预算超过800亿,超过国民收入1倍以上!经济完全陷于崩溃,至日本投降,日元与美元的汇率为300:1,这让大多数日本人全都沦为赤贫!
二,再说武器装备
美国人在经济力量雄厚的同时,其科技水平和工业产值也是超一流,更重要的是强大的民用转军用能力。战争爆发后,占全世界40%以上工业生产能力的美国企业全面转入军工。福特、凯迪拉克转型生产坦克,波音公司、马丁公司全面转产战斗机、轰炸机,摩托罗拉全面转产军用通讯系统。超过500万的技术工人夜以继日奋战在生产第一线。
四年里美国生产坦克10万辆,军卡238万辆,吉普车63万辆。著名的谢尔曼坦克、大道奇军用卡车、吉普车不仅装备美军,同时还成为苏军、英军乃至中国军队最重要的野战运输工具。相比之下日本生产的各种车辆仅16万,性能也远不及美国,
飞机方面,美国共生产飞机30余万架,其中双发、四发引擎运输机、轰炸机这些大型飞机就将近10万架,而日本仅生产双引擎飞机1.5万架,由此可见,双方在飞机产量、质量和载荷相差何其悬殊!
船舶方面,战争期间,美国18个造船厂年产量超过1500万吨,月产量130万吨,超过轴心国集团总和的10倍以上。美军最大的“自由轮”运输舰最快的时候7天就有一艘下水。战时美国共损失船舶1000万吨,补充量却达到这个数的5—6倍!于是,美军在保持1300万吨海军舰艇和3000万吨民用船舶外,还大量援助英国和苏联。
而日本在太平洋战争期间船舶总吨位还不到400万,加上战前原有的560万吨和战争初期缴获的60万吨,远不及美军。至战争结束前仅剩下因磨损和缺乏燃料的110万吨。
大杀器方面,美国研制出3枚原子弹和足以毁灭日本的的大量细菌武器。总投资约25亿美元,相当于制造60艘中型航空母舰。日本则无!
三、再说兵员数量
战前美国总人口为1.3亿,战争期间共征集包括30万女性在内的兵役约1300万人,美军兵力从战争开始时的150万猛增至战争结束时的1200万。但是只占总人口的9%、男性人口的18%,并没有影响国内经济生产。
再看日本,战前本土总人口为7500万,加上征服的朝鲜及部分中国领土的人口也不超过1个亿。人口数量虽然不少,但是相比农业机械化、工业自动化程度都很高的美国,还停留在手工劳动的日本需要大量人力维持,特别是关键性岗位技术人员。因此,战前日军总兵力240万人,1943年增加到380万,而美国1943年总兵力就超过900万。1945年,日本为“本土决战”进行总动员,征兵年龄从16—45岁,身高要求降到1.46米。即便如此,日军总兵力也仅有充斥着无数少年、大龄及身体不合格者的700万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