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相信对孩子大吼大叫,发现让孩子变得内向胆小,是很多妈妈都遇到和困惑的问题,今天我们来说说有什么补救的办法。

站在妈妈的角度来说,对孩子大吼大叫不是自己的本意,甚至可以说,是“被逼的”,因为孩子“不听话、任性、总是叫不听”。

妈妈无计可施之下,最直接的做法就是提高音量,黑起脸来,恶狠狠的对孩子吼叫。这样的方式肯定是有效果的,只是这个效果却不是我们想要的。

哪种效果呢?一种效果是孩子变得内向胆小,碰到什么事情都可怜巴巴的看着你,等你的命令;另一种效果则是耳边风,孩子完全不理会你的吼叫,这种时候就是我们对抗升级,下一步有可能就是体罚和打孩子了。

实际上,两者是同一个方向,程度轻的是内向胆小,程度重的是直接把你屏蔽,当你是空气。走到这一路,问题就比较严重了。

站在孩子的角度呢?他对于妈妈对自己的一些误会、缺乏沟通、没有给予及时的回应很是惶恐。

所谓不听话,很多时候是妈妈的指令不清,或者要求过高。他和妈妈总感觉有隔阂,无法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似乎妈妈也不想了解这些想法,妈妈要的是一个“听话、乖巧”的孩子,不是一个总有自己想法的孩子。

被批评教育得多了,他就会变得内向胆小,因为害怕出错,所以怎么做,他都要得到妈妈指令才能行动。

这时候,孩子成为提线木偶,妈妈发现这一点时,就得赶紧补救了。

具体要怎么做呢?

1、既然问题主要来自于沟通,妈妈和孩子就需要提升沟通。沟通两个方向,一个是沟通的频次,经常性的沟通会让孩子有更多与妈妈表达的机会;另一个是沟通的质量,也就是说,能让孩子说出自己发自内心的话。

2、所以,沟通一定要跟提升亲子关系联系起来。没有关系就没有教育。我们和孩子之间的很多问题,表面上是各种各样的,往深层次来看,却能寻到亲子关系的这条根源。所以解决问题的思路,就跟中医一样,并非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应该是对症下药,从根源来来入手。

提升亲子关系,常用的可以是陪孩子做亲子共读,陪孩子玩亲子游戏,睡前陪孩子说说话。挺简单的,只要家长愿意,都是可以做到的。要注意的是,在陪伴的过程中,我们一定是全身心投入,而不是一边陪着一边玩手机。

3、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情绪

你很伤心,是吗?你不想去那个地方,对吗?你能帮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孩子就觉得你懂他。原来的情绪与感受就大大的缓解,我们就有机会对孩子做引导,让他走出情绪。

4、情绪好了,就很容易取得孩子的配合,孩子并没有这么复杂,他的触动点在于情绪。好情绪触发好行为,坏情绪触发坏行为。解决了情绪的问题,孩子天然就愿意配合父母来做很多事情。

5、允许孩子说不

家长对孩子严厉的氛围中,是禁止孩子说不的,因为说不就是在跟家长对抗,就是不配合,就是不听话。这种思维方式是把问题扩大化,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而允许孩子说不,是对他的一种平等与尊重,是认可他有自己的观念和想法。说不是合作的开始。这么说是因为,当他说了不,而你同意了之后。孩子会觉得自己已经获得了认可和胜利,那么做为回报,你提出的另的建议,他会更倾向于接受与执行。

所以,同意说不,却让事情往我们希望的方向前进了。


说了这么说,最重要的还是尊重这个孩子,他是一个独立的人,他可以有情绪,有自己想法,有消极的时候。当你愿意接受这一点,他就会在你的接纳中,逐步恢复到自我正常发长的状态。当然,这个需要时间,也需要你的耐心。


补充一下:对于这个问题,有非常多的家长给我在后台留言,无法分别说明,我重新写了详细的文章,想进一步了解的家长们,可以点击这个链接阅读:对孩子大吼大叫让孩子变得内向,胆小,补救方法再详解(有干货)https://www.toutiao.com/i6794335898633765387/


如果你觉得对你有帮助和启发,可以点赞和评论。
欢迎关注我,育儿路上有我相伴。让育儿变得轻松又自在。

最佳贡献者
2

有一句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如果家长能深刻理解这句话,你就会用长远发展的眼光看待你对孩子粗鲁的管教行为了。如题主所问,既然以往对孩子大吼大叫让孩子变得内向和胆小,现在该用什么办法改变呢?下面我给家长几点建议供参考。

第一,深刻反省你的育儿观念。我们都知道观念决定行为,如果你的育儿观里没有尊重孩子这一条,你可能随时以老子(老娘)天下第一的丑陋观念,随时对孩子动粗。你必须要清楚一点,你的简单粗暴恰是导致孩子缺乏心理安全感的根源,当孩子害怕你的吼叫时,随时会做好自我保护,时间长了会让孩子胆子越来越小,不敢随意说话,不敢尽情展现自我。

第二,家长成为情绪的主动管理者。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是人常见的两种情绪表现,以往对孩子大吼大叫是在向孩子发泄消极情绪,而这种情绪并不能让家长自己带有好心情。与其这样,为何不能用积极情绪去面对孩子呢?当你微笑地看着孩子时,会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她)的欣赏或赞许。当你用严肃的表情盯着孩子时,孩子能从你的眼神中理解你的内心感受,根本用不着你大吼大叫。

第三,家长要和孩子约定好管教时的手势动作。既然以往家长养成了缺乏耐心,且易烦躁的坏脾气,那不如在管理孩子时多用一些手势辅助,比如看到孩子在家里大喊大叫,就约定暂停手势。如看到孩子在床上、沙发上、客厅地板上乱蹦乱跳时,约定好马上停止手势等。多一些肢体语言的辅助管理,容易让孩子马上知错并停止胡闹。

第四,用温和的语气和孩子聊天说话。有些时候,家长如果心态变糟糕了,很可能和孩子说话时随时用那种生硬甚至是大嗓门去吼孩子,这对孩子来说内心是非常恐惧的。与其这样,倒不如用温和的语气,蹲下身来,或弯下腰下,目光和孩子平视说话。说话时再面带微笑,极容易让孩子内心感受特别舒适,这样就拥有了心理安全感。

第五,鼓励孩子根据场合与时机大声说话。只要你降低了高分贝音量,也改变了大吼大叫的习惯,你会发现孩子胆子会一天比一天大起来。在这个过程中要鼓励孩子根据场合大声说话,也可以结合平时带孩子阅读时,利用大声朗读,有节奏朗读,或者互讲故事等环节,让孩子学会掌握适合的音量说话。请家长记住,孩子需要你协助。

第六,利用亲子游戏时间锻炼孩子冒险精神。想让孩子突破胆小这一瓶颈束缚,就需要爸爸平时多陪伴孩子,多做一些亲子游戏。比如户外运动时的攀爬,或者做一些器械活动,或者组织孩子和玩伴一起做一些小比赛的游戏,通过孩子参与其中,爸爸适当鼓励,会让孩子自信心不断提升。再加上平时多鼓励与肯定孩子做事,会让孩子不断突破自我。

以上几点建议,希望家长认真阅读和思考,好爸爸好妈妈好心态,孩子的童年需要快乐与幸福感,而这一切都掌握在你手里。做一名睿智的爸爸或妈妈,你需要有一颗童心,需要不断学习育儿知识,做科学育儿的父母自然会容易养育活泼健康的儿女。

3

对孩子大吼大叫,孩子变得胆小内心,有什么补救办法吗?

有,停止你的歇斯底里!

有,改变你那暴脾气,直性格!

1,一个不懂教育的家长很喜欢大吼大叫,因为在他的脑子里,大吼大叫就是最好的教育方式,或者说他根本就不知道教育孩子要讲究方法,在他的意识里,吼和叫就是最好的教育方式,他的父母就是这样对他的,所以他还是以同样的吼叫方式对待自己的孩子。你看,吼叫竟然像传染病,又像遗传病。

对这种人的补救措施是:多点读一读关于孩子教育方面的书籍,让自己懂得一点教育理论,不要让自己变得那么无知,教孩子不是大声吼就是大声叫,不是出手打就是出口骂,这种做法要改一改。

2,教育不在声高,智慧的父母都是该严厉的人时候绝对选择不原谅,该慈爱的时候绝对不会凶巴巴歇斯底里,我真的很佩服懂育儿方法的好妈妈。

有些父母啊,那把嗓子绝对赛过村里的高音喇叭,教训起孩子来整个村子都听得到,对于这种习惯了扯开喉咙大声责骂孩子的家长也该歇歇了,让自己静下来吧。

3,如果由于吼叫式教育导致孩子性格变得内向胆小,有没有什么补救措施呢?有——①就是从现在开始,停止你的吼叫,还孩子自由,给孩子自主空间,让他的个性自由发展。②不要摆家长架子,和孩子交朋友,变成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千万不要高高在上,更不要把孩子当成出气筒。③理解和包容鼓励孩子,相信自己孩子的能力,千万别来语言暴力。④把内向胆小的孩子往乐观开朗自信的方向培养。


关注我——上山亩教育,一个专注教育的号,更多教育话题与您探讨。

4

您好!非常感谢您的提问。我将以科学、专业的家庭教育视角为您答疑解惑。首先,从问题中我能感受到,家长已经意识到日常对孩子的大吼大叫等不科学教育方式使孩子变得内向,胆小。确实,日常家长对孩子的吼、叫、怒、骂、打等错误管教行为,不但解决不了当下的问题,还会制造新的问题,并且影响孩子亲子关系,从而影响孩子对父母的信任,导致孩子安全感缺失。孩子的自卑、内向、不善言谈、胆小等后期特征都随之而来。

家庭教育的本质是家长的自我教育,自我学习。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使用以下方法,能有效解决以上问题。

  • 时刻保持微笑平和的身心状态。微笑平和,是生命成长的所需的养分。微笑平和为孩子提供了安全、自由的空间,孩子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的状态。相反,无表情脸,僵尸脸,则会堵塞孩子学习的通道。所以,请家长随时随地保持微笑平和的状态。
  • 相信孩子。作为成人的我们需要把孩子做为一个“社会人”来看待。要相信孩子作为一个生命内在的生长动力,可以自动自发地去处理解决好日常遇到的事情。他可以自行安排学习与玩的时间;可以处理与小伙伴之间的矛盾;可以自己整理好书籍与书包;天热了自己会脱掉外套;天冷了,自己会穿上衣服;相反,我们千万不可破坏孩子的学习成长状态,对孩子唠叨,提醒,控制等。相信孩子,即是为孩子生命发展提供充分的自由与空间。
  • 支持情绪。支持情绪,指在面对具体问题时,家长首先五条件地支持、接纳孩子在当下呈现出来的情绪状态,目的是为了迅速和孩子建构起当下即时的信任关系,为后续沟通打下扎实的基础。
比如说,如果孩子放了什么错误处于慌乱状态,我们可以第一时间告诉孩子:“好的,我们不慌。“又比如说,孩子出现了撒谎现象,家长可以这样告诉孩子以利于支持孩子当下的撒谎情绪:”好的,爸爸知道了。不过我了解的情况是这样的...,我们现在这样去做,爸爸支持你。“注意,我们支持孩子的情绪而不是支持行为。(行为合理也可以直接支持)支持情绪并非不教育引导;支持情绪是后续动作的基础。
  • 呵护状态。没有问题的孩子,只有当下的状态。孩子出现任何状态都是可以的,都是正常的。根据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理论,孩子天生的有自卑感,家长需要尊重和接纳 孩子的认知不足,身体弱小,能力欠缺的事实,尊重和接纳孩子表现出来的各种错误状况。如,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时,我们微笑平和的面对孩子,支持孩子当下的情绪,和孩子一起分析试卷,没有批评,指责。
比如说,孩子在路上遇到一只小狗,表现出害怕的样子,家长这个时候,要微笑平和地蹲着孩子面前,抱抱孩子就好,其他的不用多说。孩子的恐惧自然会消失的。
  • .行为示范。孩子通过模仿学习,孩子第一模仿对象便是家长。在日常的其中陪伴互动过程中,家长需以身作则,作好示范与榜样,规避说教,要求,控制,指责等错误的陪伴方式。
如,家长每日阅读的习惯,孩子在日常生活也会被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日后一定会对阅读养成兴趣。孩子不爱说话,在家庭中家长可以多和孩子分享自己在工作上的事,孩子也愿意和爸爸妈妈分享学校里的奇闻异事。
  • 协助当下。孩子是孩子,当孩子遇到自己不能胜任的事,发起求助的时候,父母要做好引领,做好搭把手的角色。做到“有求必应,无求无影无终。
比如说,二年级的小朋友鞋带不会系了,家长可以及时为孩子系上,家长多系几次,孩子日后自己一定会自己系鞋带的。感谢您的阅读。希望您有收获。了解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系统落地的家庭教育方法,习得家庭教育的能力,欢迎关注我们。@怎么做家长传播科学家庭教育知识,善莫大焉!欢迎转发!

5

孩子的性格如果还没到一个固化的阶段,像这样的现象是可以补救的,因为孩子的可塑性比较强,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家长的行为影响是很大的,对孩子大吼大叫会让孩子觉得他的行为会遭受外界的批评,所以变得内心,胆小。最后变得不敢表达!


用实际案例说事情

我机构里面曾经来过一个一年级的小女孩,父母异地,妈妈独自带着孩子,由于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比较大,导致情绪波动大。

妈妈平时无论是教育还是平时的日常交流上都喜欢习惯性的提高说话的分贝,每当她妈妈一说话,她就缩着脑袋,两只眼睛瞪着一动不动。

这样的场景我看了不下于七八次以后,在一次她妈妈来接她的时候和家长做了交流,当时这个妈妈自己根本没意识到这个问题。

【如何解决】

首先短时间内不要追求什么效果,因为这需要一个过程,让孩子逐步去适应。最开始的时候孩子来机构以后和其他小朋友之间就表现出了所谓的胆小和内向,我给家长说的是:“这段时间我多和孩子交流,打消这种陌生感。 ”

所以基本上从那以后每次等她的作业完成之后,我便会带着她和一个性格比较活泼的小朋友到外面的广场玩一会滑滑梯什么的。这里面有一定的带动作用。

慢慢的这两个孩子成了比较好的朋友。当然在这段时间里面,妈妈一直时刻注意着自己的言行举止。

等到有一天,那个活泼的小孩因为家里有事没来机构,然后这个内向的孩子先是问我,说某某今天怎么没来呀,我说你去问问妈妈,你妈妈肯定知道。

然后我把事情的经过和做法与目的通过微信告诉了家长,等孩子晚上问妈妈的时候,妈妈说,某某小朋友今天给妈妈发消息啦,家里有事,已经说好了约你星期天一起去吃肯德基。孩子听了非常高兴。

当时这件事情的两个家长是真的约好了,就从那件事情以后,这个孩子就很大胆的会问妈妈一些事情,也不那么胆小怕事了。这整个过程其实挺感性另外一个家长的配合的。


我想说的事,通过某件特定的事情改变孩子的内在看法,一件事可能就够了,但是家长本身的行为习惯要注意,不然孩子可能好了也会又变回去。所以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对孩子的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的!

6

对孩子大吼大叫的影响不止是内向和胆小,补救的办法只能说是亡羊补牢,尽力为之。

孩子还没出生时,我们都决心做一个温柔的爸爸体贴的妈妈。结果,当孩子降临到这个世上,一起共处的时候,一切都变了样子,什么专家说的、育儿书上写的都抛之脑后。

我们开始因为他没有好好吃饭对他吼叫,因为他没做完作业对他吼叫,甚至只是因为自己情绪不好便对他大声吼叫。

殊不知,你的一时发泄,会对孩子造成至少三个危害:

1、破坏孩子的大脑发育

根据美国心脏协会创始人劳拉·马卡姆的研究,大喊大叫会破坏他们的大脑发育。

比方说,如果孩子的精神是舒服的,大脑的神经传递素通过释放舒缓的生物化学物质做出反应,孩子的安全感增多;而当经常面对大喊大叫时,大脑释放出的生化物质也会相应产生负面反应,譬如战斗、逃跑等意识。长此以往,将严重不利于大脑的发育。

2、影响孩子的性格成长

大喊大叫会培养出两种性格截然相反的孩子:懦弱胆小;暴躁易怒。

在父母的高压下,有的孩子会变得胆小害怕,对于明明会做的事也变得不自信。这种孩子长大后进入社会也会变得没有主见,面对事情没有尝试的勇气。题主的孩子应该就是这一类 。

与此相反,有的孩子却会效仿父母大喊大叫的样子。都说父母是孩子的老师,在这个时候体现得淋漓尽致。这种孩子会把喊叫当成一种正常的交流方式,而长大以后,会对不顺从自己心意的,便容易暴躁易怒。

3、破坏掉你们的亲子关系。

如果你的老板、朋友、爱人对你大声喊叫,你跟他的关系会变成怎样?换位思考,体会一下孩子面对你的喊叫时的内心。

很明显,大声的吼叫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不安的,你的吼叫只是一瞬间的事,但对孩子和亲子关系将是致命的,因为你是他不安全的对象,信任感的丧失会让孩子彻底关上心扉。你会发现你与孩子的距离一下子被拉开了。

危害已造成,如何补救呢?只能说是亡羊补牢,可以从以下三点试试。

1、给孩子安全感

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安全是仅次于生理的需求。

经常承受喊叫的孩子往往缺少安全感,这时候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就应该多陪伴孩子,让孩子有充足的安全感,让孩子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父母一直在支持他。

2、给孩子决定权和说“不”的权利。

孩子胆小自卑,家长要给孩子自信,放手让孩子去做一些事,让孩子体验成功的感觉,重拾自信

而当孩子面对不愿意做的事情时,不要强迫孩子,要允许孩子说“不”,让他感受平等与尊重,慢慢地他才可能打开心结。

3、不要攀比,努力爱自己的孩子。

孩子们最讨厌听到的就是“别人家的孩子”,而大多数家长喜欢否定自己孩子,从而导致内向胆小。

这时候,就要改掉这个毛病,不要去攀比,而是要用爱用鼓励和教育孩子,让孩子知道父母是爱他的,长此以往,孩子可以从父母的爱里汲取乐观的养分。


因为已经对孩子造成了伤害,不要指望着你一改变自己的行为和态度就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不管是安全感的给予,还是信任感的重塑,都需要时间,而这个过程,父母一定要耐心!

当你坚持下去,他就会在你的耐心中,逐步恢复到自我正常成长的状态,希望你和你的孩子都能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

7

不要企图改变孩子的性格,即便你知道错了,但强行扭转孩子的性格,只会让孩子失去安全感。

性格是平衡心理的外在表现,您说孩子内容、胆小,实际上孩子用这种习性来保护自己:

如果我内向一点,胆小一点,我就能继续忍受父母对我的大吼大叫而不至于崩溃。

简单点来说,孩子在用内向胆小,让自己减少被攻击的可能性,这份你所不喜所懊恼的内向胆小,恰恰是他觉得安全的,一个事实是,如果父母不能给予孩子安全感,成为孩子的安全岛,那他就只能依靠自己。

如果强行改变孩子的性格,那就相当于把他最后的自我安全感都摧毁。

与其改变孩子的性格,不如发挥其内向的优势,当然,前提是家长必须改变教育孩子的方法。

内向的孩子,通常会比外向的孩子专注,更安静更坐得住,这就是他们的优势。

不妨借题发挥,让孩子在一些安静的项目上发展。

8

不要大吼大叫了呗

总爱大吼大叫对孩子的妈妈,可以看看这本绘本《大吼大叫的企鹅妈妈》描述的是一个企鹅妈妈,对着小企鹅大吼大叫后,小企鹅最后碎了一地的样子。


画面很逼真,企鹅妈妈那么高大,小企鹅那么渺小。

最初,小企鹅不愿意离开,被企鹅妈妈强硬地拉开,小企鹅不甘心地扑闪着翅膀,试图挣开妈妈,瞬间,企鹅妈妈发怒了,她使劲长着大嘴,大声吼叫着。

小企鹅的脑袋飞到宇宙里去了

小企鹅的肚子落到大海里了

小企鹅的翅膀掉进热带丛林啦

小企鹅的嘴巴插在了高山上

小企鹅只剩下了一双脚,跑啊跑......

它想叫,但没有嘴。它想看,但没有眼睛。它想飞,但没有翅膀。跑啊跑,到了傍晚跑到了撒哈拉大沙漠,它累了。

好在,它的妈妈最后把一切都找回来,将它缝起来。

看到这个绘本,爱发脾气的妈妈们会不会充满了自责?

其实,这大概是每个妈妈都曾经经历过的画面,孩子的一些举动瞬间点燃了我们的小宇宙,我们大发雷霆,站在孩子角度,他可能只不过想再玩一会玩具,想再做一回车子,他困了,他饿了,所以他开始闹了,他站在高大的大人面前那么渺小,在大吼大叫的爸妈那里,他全身心都是恐惧的,害怕的,担心的,无助的,他逐渐变得卑微渺小,甚至想缩小自己。


著名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曾说过:“与孩子相处这件事,即寻常又不寻常,寻常之处是这事儿天天发生;而不寻常之处在于孩子将不得不一开始就由一位‘业余选手’来照料。

1.准备发脾气之前,请默念1.2.3,亲生的,亲生的,亲生的;

2.准备一条情绪表带,戴在左手上,如果发脾气了,就换到右手上,这样来回换时就在有意提醒自己不要过于发脾气;

3.事后复盘:发脾气之后不要光是难受自责,想想看为啥发脾气,下次怎么避免这种状况。

4.写日记:写日记不光是对自己行为的反思,也可以记录与孩子之间的美好回忆,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记着记着你会发现,对于孩子你不会再特别没耐心,原来,他有那么多可爱之处。

jason妈咪有办法,喜诗词,爱旅游,写有温度的文字,做灵魂有香气的妈咪。资深文案,多平台原创签约作者,育儿路上一路修行中。原创不易,请求关注点赞并转发!

9

相信对孩子大吼大叫,发现让孩子变得内向胆小,是很多妈妈都遇到和困惑的问题,今天我们来说说有什么补救的办法。


站在妈妈的角度来说,对孩子大吼大叫不是自己的本意,甚至可以说,是“被逼的”,因为孩子“不听话、任性、总是叫不听”。


妈妈无计可施之下,最直接的做法就是提高音量,黑起脸来,恶狠狠地对孩子吼叫。这样的方式肯定是有效果的,只是这个效果却不是我们想要的。


  

我们先来梳理一下孩子在家长的大吼大叫中变得内向又胆小的危害:


其一,孩子得不到家长应有的尊重,人格尊严被踩进泥土里,就会变得唯唯诺诺,胆小怕事,性格内向;


其二,家长在大吼大叫的过程中,孩子的内心充满恐惧,时刻被威胁的感觉如同阴云一般密布在孩子的心头,孩子的良好的性格特征很难形成;


其三,孩子在家长的大吼大叫中什么都听不进去,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高耗低效。


同时,孩子长期在家长大吼大叫式的教育方式中,会对家长这种简单粗暴的做法产生“免疫”,那么以后的日子里哪怕家长喊破喉咙,孩子也会如同“挨了刀的肥猪——不怕开水烫”,那么,孩子不仅仅是内向那么简单,性格甚至会变得孤僻冷血。


  

补救的方法不是没有,想整改的家长不妨耐心看完——


  首先,家长一定要尊重自己的孩子。


  我们知道,很多对孩子大吼大叫的大部分都是孩子的妈妈。一般情况下,女人生孩子的痛和带孩子的苦没人理解,而孩子的父亲又不够体贴关心的话,那么女性家长就很可能把孩子当出气筒。


但是,把孩子当出气筒,对孩子的伤害是深远的,因为在每个孩子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渴望,那就是被尊重和认可。一个孩子在学校得不到老师的认可,在家里得不到家长的尊重,那么孩子身体和心灵都无异于受到一种摧残。

  

其次,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学会换位思考。


  当我们要对孩子大吼大叫的时候,不妨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如果我是孩子,我听到别人对我这样大吼大叫,我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在“高压”式、大吼大叫式的家庭教育环境中,孩子的身心还能健康吗?


家长学会换位思考,多为孩子的身心健康着想,在吼孩子之前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那么吼孩子的次数可能就会越来越少,各位不妨试一试。


  

第三,对孩子既要有批评教育,更要有赞赏和鼓励。


  孩子做错了事情,可以对孩子进行批评,但批评的话不一定要吼出来,把道理讲清楚的话,孩子也有可能入心入脑。让孩子性格变得不再内向,变得自信,就应该对孩子多一些赞赏和鼓励。


比如鼓励孩子在上课的时候积极发言,再比如鼓励孩子争取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比赛等等,这些做法既可以锻炼孩子的胆量,而老师、同学和家长的肯定又能培养孩子积极上进、乐观开朗的性格特征。


  

其实说了这么多,最重要的还是尊重这个孩子,他是一个独立的人,他可以有情绪,有自己想法,有消极的时候。当你愿意接受这一点,他就会在你的接纳中,逐步恢复到自我正常发长的状态。当然,这个需要时间,也需要你的耐心。


教育孩子时,家长的这种大吼大叫的做法会导致孩子变得胆小内向,你知道吗?如果你是家长,你是平时是如何教育孩子的?欢迎留言探讨。

10

看到这个标题,从心底里觉得应该写上点什么。

我家有两个男孩,而且性格都属于比较活跃那种。用我婆婆的话说,从早到晚,除了看电视、睡觉、看书那会儿,基本上就是一出出的武打戏。精力那是相当的旺盛。

在有孩子之前,我看了很多的文章,心里就暗暗决定,以后我的孩子,再皮,也不能语言暴力,一定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温和的态度,讲道理的语气,来跟他们沟通。力求让他们养成冷静、成熟的性格。

所以老大小的时候,我很少大声吆喝他。不管他再怎么的无理取闹,始终耐着性子讲道理。但是这种情形在老二出生之后,就改变了。

两个孩子,双重的打闹,加上还要兼顾工作上的压力。让我的耐心变的没有那么好。特别是老大进入到小学之后,辅导作业简直就是噩梦。各种写作业的毛病,一并爆发,让我有限的耐心很快就消耗完了。也开始出现大吼大叫的情况。

但是我发现,吼叫是会有一定的作用,却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他。吼叫过后,顶多半天,他就又故技重施。而且,因为我深知吼叫教育的坏处,经常在吼叫过后,仔细观他的反应,并且及时的进行关怀教育。不管是具体到那件事情还是妈妈吼叫这个行为。所以,老大的性格并没有特别的内向,也不会胆小。但是确实有些不够自信。

所以,我觉得,如果形势所逼,无可避免的对孩子大吼大叫。一定要在事后,进行及时有效的亲情干预、关怀教育。不能放任不管或者是心里难受。我们需要让孩子明白,妈妈对他吼叫的目的,以及妈妈对他的爱。另外一点就是,吼叫确实不是一个很好的行为,不仅仅是影响孩子的成长和性格形成。更重要的一点,对吼叫者本人的心情和身体都是不好的。长期的发火、焦虑,很容易让女人患上乳腺、扁桃体、卵巢方面的疾病。所以,能避免一定要避免发火。立规矩、讲道理,不一定就必须要大吼大叫。坚持原则,对错分明,即便是普通的音量,一样可以让孩子体会到你的认真。

那么怎么改变孩子胆小内向的性格呢?

1.家长学会控制情绪。

孩子很容易被大人的情绪感染,也会模仿大人和大人学习。所以,如果家长们情绪很大,爱发脾气,那么当孩子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也会发脾气、大吼大叫。因此,家长们一定要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避免在孩子面前发脾气。

2.尊重孩子。

孩子也需要尊严,就算孩子犯错了,家长也应给予孩子尊重。当孩子犯错误时,不要喋喋不休抓住这个错误不放。要给孩子弥补错误的机会,给孩子尊重,否则很可能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把孩子当做成年人一样的沟通,和声细语的用浅显易懂的道理进行双向沟通。

4、给孩子营造一个好的家庭环境。夫妻和睦,婆媳关系融洽。

其实要做个统计的话,一般孩子比较胆小的家庭,多是女强男弱型。爸爸多数在家地位比较低。夫妻之间的沟通也多少有点问题。有的是家里经常爆发一些婆媳矛盾,小的争吵不断。当孩子深处这样一个环境中,不自然的就会受大人情绪影响,习得一些大吼大叫、指责埋怨的行为。

我身边有一个朋友的孩子,特别优秀,整个求学阶段,都是最好的学校,后来以高分考上了北大。我们沟通的时候,他们就提到过,每当他们家里有事情需要处理的时候,大家会心平气和的坐在一起,每个人轮流发言,从来不会争吵或者贬低对方。回家后,大家也是各做各的事情,做饭的做饭,看报的看报,孩子自觉主动的在自己房间写作业或者看书。

4、教会孩子如何正确的宣泄情绪。

如果孩子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发脾气,那么家长可以先观察,等孩子冷静下来,再去询问原因,并哄哄孩子,因为这个时候孩子的心理是很脆弱的。随后教给孩子如何正确的宣泄情绪,找到健康的、有效的宣泄渠道,及时有效的调整自己的情绪。毕竟,他们还小,后面必然会经历很多的事情,其中不乏不顺心的事情,没有一个良好的调整情绪的方法,对他们一生都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大家都说,性格决定成败。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话,诚然有理。所以啊,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如果你存在大吼大叫的行为,那就趁现在还来得及,调整教育方针,做出及时的干预。相信,假以时日,每个孩子都是可以成为栋梁之才的。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