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杀女(安定公主),并栽赃王皇后,导致王皇后被废,这段历史是真是伪,其实一点不难辨析。我们只要将相关记载罗列出来,然后对史料加以辨析,再结合政治背景分析,真相大体可以水落石出。
《唐会要》记载了从唐高祖至唐德宗,九朝的历史,以典章制度的变革为主轴,是历代史学家研究唐朝历史的珍贵史料。此后,《唐会要》又经扩编,涵盖整个全唐史。
关于武则天杀女事件,《唐会要》的记载是:“昭仪所生女暴卒,又奏王皇后杀之,上遂有废立之意。”
意思是安定公主是暴卒,并未说武则天杀女,但是武则天却拿女儿之死做文章,诬陷王皇后,导致高宗李治有了废后之意。
②《旧唐书》
《旧唐书》成书于后晋,由晋高祖石敬瑭下令,翰林学士刘昫、赵莹编著,是唐朝的第一部官修朝代史。很遗憾,《旧唐书》对此事不着一字,一片空白。
③《新唐书》
《新唐书》是宋仁宗年间,由宋祁、欧阳修、范镇、吕夏卿等人合编的一部唐朝官修国史。我们今天将后晋时期编撰的唐史叫《旧唐书》,其实它成书时就叫《唐书》,只是由于该书编撰仓促,出现大量不如人意之处,所以宋仁宗下令重修《唐书》,这就有了新旧版本。
《新唐书》对这段历史的记载是:
“昭仪生女,后就顾弄,去,昭仪潜毙儿衾下,伺帝至,阳为欢言,发衾视儿,死矣。又惊问左右,皆曰:后适来。昭仪即悲涕,帝不能察,怒曰:后杀吾女,往与妃相谗媢,今又尔邪!由是昭仪得入其訾,后无以自解,而帝愈信爱,始有废后意。”
这个记载,就是今天大多数人笃信的历史。
④《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成书略晚于《新唐书》,他是司马光的个人著作。不过,请大家一定要记住,《资治通鉴》不是历史,它是司马光个人对历史的解读,立足点放在评价历代政治得失,阅读对象是皇帝。也就是说,司马光写《资治通鉴》的初衷,是通过对政治得失分析,给后世君王治国提供一面镜子。
《资治通鉴》的记载是:
“会昭仪生女,后怜而弄之,后出,昭仪潜扼杀之,覆之以被。上至,昭仪阳欢笑,发被观之,女已死矣,即惊啼。问左右,左右皆曰:皇后适来此。上大怒曰:‘后杀吾女!’昭仪因泣诉其罪。后无以自明,上由是有废立之志。”
2.四部史料记载辨析
首先,从文字内容看,《资治通鉴》基本采用了《新唐书》的记载,只是措辞稍有不同,将武则天杀女,由含糊的“毙”,改成了更具体的“扼杀”。另外,基于《资治通鉴》的性质,可以不对它作讨论。
从成书时间上看,《旧唐书》比《唐会要》晚一百多年,《新唐书》又比《旧唐书》晚一百多年。这个事件差很重要,因为年代越久,史料缺失就越严重,史料辨析就越困难。
《唐会要》是本朝人依据《实录》编写,无疑可信度最高。《旧唐书》成书于战乱时期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时期,《实录》出现大量遗失。所以,后唐、后梁都曾经悬赏征集唐朝史料。
所以,《旧唐书》几经增补,杂入了一些遗文和故旧传闻,其可信度明显不如《唐会要》。
《新唐书》成书于五代之乱后的北宋,以《旧唐书》为蓝本,杂合民间个人笔记等,由宋祁和欧阳修,分两个阶段编撰而成。从体例和内容完备度,要比《旧唐书》高几个档次,但其真实性远不如《旧唐书》。
最可信的《唐会要》,记录是安定公主暴卒,武则天借题发挥,《旧唐书》则一字不提。假如武则天亲手杀女,这条信息的份量,《旧唐书》怎么会不记载?假如《旧唐书》编撰时没看到这份资料,请问年代久远的《新唐书》从哪儿来的资料?又为何不见资料来源的任何其它旁证?
所以,从史料考证看,《唐会要》记载更可信。
王皇后究竟因何被废
如果王皇后没有杀害安定公主,她为何被废呢?《新唐书》记载:
“昭仪乃诬后与母厌胜,帝挟前憾,实其言,将遂废之。 长孙无忌、褚遂良、韩瑗及济濒死固争,帝犹豫;而中书舍人李义府、卫尉卿许敬 宗素险侧,狙势即表请昭仪为后,帝意决,下诏废后。”
《旧唐书》的记载,“稍有”差别:
“后惧不自安,密与母柳氏求巫祝厌胜。事发,帝大怒,断柳氏不许入宫,将废后。长孙无忌、褚遂良等固谏,乃止。俄又纳李义府之策。永徽六年,废后及萧良娣皆为庶人。”
两本史料的差异看似不大,其实不小:
1.巫祝的性质不同
按《新唐书》说法,王皇后没有施巫祝,是武则天陷害。《旧唐书》则说,王皇后确实施巫祝了,而且是和她母亲柳氏共同作案。
2.废后的根源不同
《新唐书》说,因为王皇后被强加了巫祝,因此被废后。《旧唐书》则说,巫祝事件后,由于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的反对,废后被阻止,最终促使王皇后被废,是李义府的推动。
这两个记载,其实同时推翻了武则天杀女栽赃王皇后的可能性。试想一下,按《新唐书》的记载,皇后杀公主,这该是多大的罪?怎会不了了之?
安定公主死于永徽五年五月,王皇后被废是永徽六年十月,一年多的时间,“案犯”逍遥法外,连皇帝都无可奈何,这事可能吗?
真相应该是《旧唐书》所写,王皇后由于巫祝事件,在废与不废两派争执不下的时候,李义府起了决定性作用。
王皇后与武则天之争背后的政治内幕
李义府时任中书舍人,由于得罪了长孙无忌,被贬壁州司马。就在诏书下发前,李义府提前得知信息,他与王德俭密谋,当夜觐见高宗李治,陈述废王皇后改立武则天的立场:
“义府即代德俭直夜,叩阁上表,请废后立昭仪。帝悦,召见与语,赐珠一斗,停司马诏书,留复侍。”
因为这个建议,李治大喜,不光停发贬黜李义府的诏书,还按照他的建议,废了王皇后,改立武则天。此后不久,李义府被提拔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成了宰相。
李义府哪来这么大能耐,竟然几句话就能翻云覆雨?太夸张了吧?
一点不夸张,因为李治一直苦苦等待的,就是李义府这种人的出现。因为他要与长孙无忌等,掣肘皇权的门阀势力决裂,他需要帮手,李义府为代表的寒门士族,让李治找到了依靠。
不光李义府与长孙无忌是寒门与门阀之争,武则天与王皇后、萧淑妃之争,也是寒门与门阀之争。王皇后和萧淑妃都是关陇门阀集团家族,本质上他们与皇权之间存在很深的矛盾。从唐朝建立之初,皇权与门阀之间的斗争就没有停止过。
而武则天出身于寒门之家,她的家族从其父武士彟开始,才步入贵族圈,唐初编制的《氏族志》,武氏根本没资格入选。
所以,李治废王立武,跟爱情无关,他们就是政治联盟,为了共同对付门阀士族。李义府的进谏,让李治意识到,他依赖的寒门士族其实力量并不弱,坚定了他与门阀斗争的信心。
李义府说话管用的蹊跷,就在这里!
也就是说,王皇后被废,其实跟安定公主之死没有一毛钱关系!其背后是政治利益的刀光剑影!
我们还发现一个记载,多年后,武则天登基前夕,徐敬业从扬州起兵,宣布讨伐武则天。他让大才子骆宾王起草了一份《讨武曌檄》,其中有一句:“以虺蜴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残害忠良,杀姊屠兄,弑君鸩母。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
所谓“弑君鸩母”纯属没边的胡说八道,怎么不把她杀女写进去?这个情节不够分量吗?这也从侧面证明,武则天杀女就是后人的编造,当时根本没这种说法。
为什么后人坚信这段伪历史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很清晰地得出结论:所谓武则天杀女事件,就是段伪历史,虽然《新唐书》黑纸白字写在那里,根本不可信!
我分析得应该算比较清楚了,把政治背景都交代了,但是我相信依然会有人指责我:你这是在为武则天翻案!
呵呵,我凭什么为武则天翻案?她能给我一块钱,还是能给我点个赞?
读历史要有冷静的思维,和客观的角度,要学会脱离古人的视角局限性,这样我们才能看清全貌,不会陷于盲目相信。
比如,《新唐书》和《资治通鉴》为何污贬武则天?很简单嘛,女主不符合儒家尊卑思想,武则天篡唐更违背了忠君思想,嫁于父子两代人,更是被儒家思想所不齿。唐朝不大好贬低武则天,毕竟她是李唐祖先,宋人没有这个忌讳,必须一脚踩死!
其实武则天的命运还算好的,像她这种被历史误解,刻意污损的人物还有很多,比如王莽、隋炀帝、秦始皇等等。
几千年儒家思想,就这么都信了,连我们今人很多都被误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