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其一南宋帝国与金国达成和议辛弃疾没有机会在战场上大展身手

  辛弃疾是山东历城人他出生时北方已沦陷他是在金人的统治下渡过人生的前二十年。21岁那年金帝完颜亮以六十万兵力南犯,中原掀起反金起义高潮辛弃疾毅然参加义军并在义军首领耿京麾下当了掌书记。在参加起义军期间辛弃疾有过几次惊人之举。一次是追杀叛徒义端,义端本是一位起义军头目也是辛弃疾的朋友后来盗走耿京大印叛逃。辛弃疾亲自追杀义端斩其头而归。第二次更是震惊世界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杀害后辛弃疾带着五十人勇闯金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生擒张安国而后安全离开。谁曾想到一个二十二岁的书生竟然有如此之胆略与勇气。辛弃疾将叛徒押到首都临安张安国被朝廷下令斩首示众。可以说辛弃疾智勇双全是不可多得的人才。然而他回归南宋后南宋与金国达成和议志在收复中原的辛弃疾就失去在战场上大显身手的机会。

  其二辛弃疾性格耿直孤傲爱憎分明嫉恶如仇容易得罪人。

  返回南宋后辛弃疾写了一系列的文章包括《九议》《应问》《美芹十论》等呈献给朝廷。在这些文章中他详细地阐述自己的战略主张纵论宋金两国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处处可见其精辟之见解与深谋远虑。可惜的是当时和议方定不可能因为辛弃疾的几篇文章就改变政策故而宋孝宗没采纳其意见。虞允文当政时期宋孝宗锐意进取谋复中原。此时辛弃疾又上书论南北之势持论劲直。作为沦陷区归来者他对中原百姓“遗民泪尽胡尘里”有更多的感受因而恢复之心较他人为切在抗战立场上无妥协回旋之余地,故而难以迎合朝中多数大臣自然被弃而不用。

  其三政治上的失意造就文坛上的巨人

  虞允文去世后恢复中原之梦愈行愈远辛弃疾的理想也越来越难实现。悲愤而不得志的他只得寄情于诗词他写下大量爱国主义词章。辛弃疾的词作雄奇峻丽充满豪迈之气贯穿满腔爱国之情。“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在文学作品中他也表现出自己的无奈与悲愤:“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以辛弃疾之才华本来应该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他胆识无双慷慨有大略但最终被埋没了。这是辛弃疾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

最佳贡献者
2

我是白龙赤子,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辛弃疾,作为南宋时期最伟大的词人之一,他所创造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充分运用孙权、刘裕(南朝宋的建立者)的典故,几百年来被广为流传。在词中他提到,千百年来,江山并没有发生多少变化,可是像孙权那样的英雄去哪儿了呢?想当年宋武帝刘裕北伐的队伍多么强大啊,气吞万里如虎,现在怎么就没有呢?在这儿,词人以孙权、刘裕自比,想收复失去的山河,读来让人敬佩不已。但是,他又有“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的感慨,说道:我把栏杆拍了个遍,看着自己手中的宝刀(吴钩),就是没有人领会我的意思!表达了词人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

那么,如此才华横溢的辛弃疾为什么没有得到当时统治者的重用呢?

首先,这得从辛弃疾所处的时代说起,词人生于公元1140年,一辈子生活于南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时期,此时的宋王朝经过了两个皇帝被金朝掳走的命运后,丝毫没有了斗志。对于北边儿的敌人采取一种谈判的态度,只要人家想谈,咱就谈,吃亏也没事儿,根本没有北伐的意向。南宋先后与金签订了“绍兴和议、“隆兴和议”与“嘉定和议”,宋王朝地位急剧下降。在这其中虽然有些许能臣主张北伐,这其中就有宗泽、李纲、辛弃疾等人,可就是和南宋朝廷主要当权者商量不到一起。所以,在时代的大潮流面前,个人想做一些与所处环境主流不一样的事儿是非常困难的。

辛弃疾作为伟大的词人而被人们所熟知,而不是政治家或者是军事家,这其实与其个人经历分不开。辛弃疾有一个阻止他发展的巨大障碍,那就是“归正人”的身份,这是一类什么人呢?就是投靠南宋王朝的北方人,这在当时很遭歧视的。当然,我们仔细一想也就会明白。如果我们和某一圈子的任何一个人没有打过一天交道,倘若我们进入了这个圈子,肯定得好几年的时间才能融进去。然而,辛弃疾性格中又有刚直的一面,不善于奉承,这样一来,难免会得不到南宋朝廷主流圈子的人认可。

不打广告。在中国古代有一句这样的话,那就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在我看来,这句话也就只适合酒这种分子喜欢运动的物质,其他东西的话恐怕要自己宣传宣传,这样才会有人来买你的东西。可能也有人说,诸葛亮也是隐居多年,可为什么会有刘备上门请他。这个问题其实大家有误解的一面,诸葛亮“躬耕于南阳”也不是把所有的时间都拿来种地,他也时不时地举办一个“Party”,和朋友喝几杯,不然徐庶怎么会在刘备面前推荐他呢?肯定是之前在“Party”上的时候就已经很熟了。所以,辛弃疾缺乏这方面的能力,在朝中没有要好的厉害人,难免会不受待见。

结语

综上所述,应该看到,在时代的主流意识面前,个人的想法、做法得不到理解和认可是正常的,在辛弃疾身上体现的就很明显。另外,如果在一个圈子混,也要主动地与别人交流,在人家面前表现出得体的一面,而不是一个劲儿地表现出与人家圈子不相符的行为,这样就会不受待见。但是,无论如何,辛弃疾还是我们伟大的词人,还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因为他为我们树立了一座丰碑,让我们知道,什么才是“中国的脊梁”。

3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 , “沙场秋点兵”,

每当读到这些大气磅礴,回肠荡气的优美句子,不禁想起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生于公元1140年—卒于1207年)。 辛弃疾出生的1140年,正是南宋朝廷偏安一隅,宋金交兵的时期,岳飞带领的岳家军取得了郾城大捷。自此为契机,宋金双方实现第一次和议。

辛弃疾画像

南宋疆域图

1141年宋金合议中明确:宋朝廷世世孙孙,谨守臣礼;宋向金称臣,金册封宋康王赵构为皇帝;宋向金岁贡银25万两,绢25万匹。南宋当政者用金钱换取和平,并答应金国收回主战三将领(韩世忠、张俊、岳飞)之兵权,永世不得罢除秦桧承相的不平等条款。

此时,辛弃疾的出生地济南,早已陷入金人的统治范围,他的父祖因为家族的拖累,不得不留在金国做个小吏。身为南宋遗民的他们目睹国土沦丧,老百姓在战争与饥饿的死亡线上挣扎。不忘国耻的辛弃疾耳濡目染于抗金英雄岳飞,从一名普通士兵成长为一代名将的故事,一直激发着他从小立志恢复中原,驱除鞑虏,报仇雪耻的豪情。

南宋抗金

公元1161年,南宋朝廷在临安偏安一隅,过着纸迷金醉的 “直把杭州做汴州”生活,金主完颜亮又大举南下攻宋。南宋祈和不成,再度面临亡国之祸,面临外寇入侵,主战将领再次得到启复重用。面对如火如荼的抗金斗争,北方人民反抗金人统治的起义风起云涌,这时年已21岁的辛弃疾投笔从戎,在家乡组织了2000人的队伍,参加耿京领导的义军,并负责义军与南宋朝廷的文书往来与沟通。

1162年的一天,在完成义军与南宋朝廷的沟通任务后得知,义军领导人耿京被叛徒杀害,随合50余骑千里奔驰,突入敌军5万营中,斩杀叛徒张安国后回归南宋。

辛弃疾.北固亭怀古

归宋以后,辛弃疾因为在起义军中的事迹而名重一时,宋高宗、孝宗任命他在江西、湖南等地做守地之臣。

湖南任职期间,为安民守境又建立起2500人的“飞虎军”。还向朝廷献《九议》、《美芹十论》等。后人因此赞辛弃疾有勇有谋,堪为良将,若能为宋当政者所用,可为国之干城;若能出将入相,也能安天下于长治久安。

然而,由于辛弃疾的“归正人”身份(从金人统治区回归南宋),始终阻止了他仕途的发展,最终不过从四品龙图阁待制。

辛弃疾生活的时期

1162年,面对金军南下的危局,宋高宗以自己“失德甚多”为由禅位自己的侄子赵昚,是为宋孝宗,随后宋金达成第二次合议。

三十多岁继位的孝宗,本是一位英才之主,对屈膝于金的国策痛心疾首,也有恢复中原的远大抱负,却是内无良将,库无余粮,宋高宗虽已为“太上皇”,但以他为首的主和派长期经营,仍把持朝政25年之久。宋孝宗面对朝廷权力的政治博弈,不得不妥协于安守现状,日益变得不思进取。1187年,宋高宗死,这时的孝宗皇帝已经六十多岁,再无斗志,两年后也禅位于儿子。

归宋后这二十多年,无论从体力还是政治生涯,都应该是辛弃疾最好的青壮时期,无奈于自己恢复中原,建功立业的壮志始终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相左,且屡遭宋台谏官员的劾奏。仕途失意,数起数落,早已看破南宋官场得失,已有意归隐,赋诗山林。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所以小鱼??认为:宋太祖立宋以来,重文抑武,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而辛弃疾所生时代,以抗金恢复中原之文才政论不能与当政者投降主义苟同,又因自己“归正人”身份,没有士族门阀的背景不能取信于居上位者。所谓生不逢时,命运多舛,只能壮士扼腕叹息。徒留下诸多豪放篇章供后人吟咏。

小鱼读史,关注我,为你分享不一样的历史故事

4

因为辛弃疾是“归正人”,什么是归正人?就是靖康之变、北宋灭亡以后,南宋朝廷对北方沦陷区里的汉人的蔑称。

归正人理念是由南宋孝宗(赵昚,赵构的儿子)时期的右丞相史浩提出来的。这个史浩是浙江宁波人,算是根正苗红的南方人。

当时南宋朝廷南迁以后,对于北方金国占领区里的汉人态度是很矛盾的。

有人认为应该大加利用,对于留在北方的汉人,让他们建立敌后根据地,联合抗金,对于南归的,也应该委以重任;有人则认为北方的汉人都没骨气,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史浩,他曾经提出“中原决无豪杰,若有,何不起而亡金?”认为不能重用北方汉人。

恰好史浩是宋孝宗的宠臣,所以他提出的归正人思想得到了南宋朝廷的重视和推崇,南宋朝廷对北方来投的汉人大都委以闲职,不敢重用。

辛弃疾就是受了这种思想的影响才不受重用。他1140年出生在济南历城,当时靖康之变已经过去15年了,作为沦陷区出生成长起来的汉人,他在南方汉人眼中是归正人中的归正人,虽然他曾起义反金而且去南方投奔南宋,但还是没能改变统治者对他的歧视,只给了他一个江阴签判的闲职,不仅去不了抗金前线,更没有兵权。

经过长时间被雪藏以后,辛弃疾也变得自暴自弃,开始寄情山水,在江西接连建了两所园林,每天吟诗作赋,看似不问世事,但内心的报国之心仍在,“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就是这段时间写的。到他六十八岁死的时候,仍然喊着“杀贼杀贼”死去。

其实南宋对北方汉人的歧视,导致的后果是很严重的,除了像辛弃疾这种壮志未酬身先死的情况,有些汉人甚至临阵倒戈,还有些直接成为蒙古灭宋的急先锋,他们的危害比辛弃疾要大得多。

比如刘整,河南邓州人,他在受到南宋将领嫉妒和排挤后直接投降了元朝,当时忽必烈本来已经放弃灭宋的念头,结果他投降后怂恿忽必烈又重燃灭宋决心,还献上“欲灭南宋,必先取襄阳”的计策,甚至为不善水战的蒙古人打造了一支无敌水师,所以蒙古才能攻破南宋的长江防线,沿着长江一路东进一直打到临安。

还有一个张弘范,河北保定人,正是此人率领蒙古水师一路追杀南宋小朝廷,一直追至广东崖山,并在崖山一战让南宋十万臣民一起跟随小皇帝跳海殉国,“海上浮尸十万”。张弘范的老爹是张柔,也是坚定的反宋分子,他的几个儿子都是蒙古的大将,张家一门“忠烈”。

刘整、张弘范都是北方汉人,不但没有帮助南宋,反而加入蒙古灭宋的队伍。其实蒙宋战争期间,除了前期几场战役由蒙古人担当主力之外,到了中后期基本上属于北方汉人和南方汉人之间的内战,所以说,灭宋者乃汉人也,这个说法是有道理的。而造成这一后果的罪魁祸首,就是南宋对北方汉人的歧视和打压。

以上就是辛弃疾在南宋不受重用的原因,当然除了以上原因外,辛弃疾所处时期“宋守金攻”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正因为这种战略态势,一心北伐的辛弃疾才没有了用武之地。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

大侠点个关注再走呗!

5

对于胸怀大志的人来说,生不逢时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悲哀。对文武双全的辛弃疾来说,生在金人统治下的“敌占区”,长于积贫积弱的南宋,更是生错了时代。虽然他亲手斩敌首级,星夜南奔,可空留刀锋上的宏愿;虽然他做过南宋的地方官,政声卓著,奈何也是空把栏杆拍遍;虽然他留下铿锵豪迈的六百多首词,众里寻他千百度,对他本人来说,更多是徒呼奈何的生命谓叹!

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是赵家的天下,奉行以文治国的原则,可以看成中原汉文化的最正宗的传承者。但是,这个看似一脉相承的时期在关注细节的史学家眼中,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时代,而横亘在两宋之间的巨大差异,正是辛弃疾和众多仁人志士报国无门,不受统治者待见的根本原因。

在宋朝,士大夫们的地位是极为崇高的。周朝的“刑不上大夫”和宋太祖定下的“不杀士大夫和上书言事者”礼制,在宋朝得到了完美的体现,丰厚的俸禄也让学而优则仕的文人们坐享帝国的荣光,宋朝官吏的富裕程度是今人难以想象的。那时,文人士大夫拥有豪宅别墅不算奢华的事情,即便是落魄的仕子也有两处闲置的宅子或是几亩良田。北宋灭亡后,南宋延续了北宋授以文人优厚待遇的体制,但是整个朝廷中士大夫的学识和能力已和北宋不可同日而语。回顾北宋,闪耀历史长河的名人实在太多。唐宋八大家中,除了唐代的韩愈与柳宗元,其他的六位都出自北宋,而范仲淹、司马光、周敦颐、沈括、毕升等人,更让北宋的星空显得异常闪耀。

可惜,这样的辉煌并没有延续到南宋,当赵构带着一群朝臣仓皇南逃,偏安一隅时,象北宋王安石提出改革的朝臣基本没有,对外宣战的勇气仿佛也被抛入钱塘江,再也觅不到一丝踪迹。整个南宋朝廷,除了李纲、宗泽、岳飞、辛弃疾、陆游等少数主战派还在幻想收复失地外,其他的议和派心中所想、口中所念的都是如何在富庶的江南安度晚年。秦桧可以采取“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斩杀,也可以将陆游状元的名号直接安在自己孙子的头上;韩侂胄因为权利分配的不公而发动了大规模的“道学党禁”风潮,将一大批儒士学子排斥在朝堂之外,甚至连朱熹也未能幸免,即使韩侂胄后来主张的北伐,也毫无家国情怀,是充满假惺惺的作态。

如果说北宋是因为外族人的入侵而灭亡,那么南宋的覆亡更大程度上是因为自身的衰败与堕落,辛弃疾生活在这样的时代,即便他运气再好,也难以扭转既定的局面,以皇帝为主的求和派想“和”,以辛弃疾为主的主战派想“打”,你说,这样的人,能受待见,能有好下场吗?北宋没有岳飞那样的名将,但还是给四周外族带来了一定的威慑;南宋有“将”,却因为没有出色的“相”,而沦为金人的玩偶,南宋即将覆亡之际,有了“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可下场比辛弃疾还让人徒叹!

完颜亮南侵时,扬言“十天之内,收复南宋”,这类似于日本提出的“三个月灭亡中国”,表达着对入侵对象的不屑。在金人的眼中,南宋君臣就是一群只懂之乎者也,不懂行军打仗的文弱书生。可是,南宋朝廷的官员们真的都是手无缚鸡之力之人吗?这显然是错的。如果说陆游收复失地的志向更多是空谈,那辛弃疾却是真真正正从刀光剑影中走出来的战士。当年在金朝边境上起义,稼轩先生曾充分利用游击战给金人以沉重打击,归顺耿京后,辛弃疾的作战经验更成为战士们打胜仗的保证,遗憾的是,这些从实战中总结出来的作战经验,却在他南归后,成为百无一用的废纸。现跪在岳飞墓前的张浚当时认为,辛弃疾的兵法太过儿戏;枢密使王蔺以辛弃疾治军过于严厉而弹劾他;韩侂胄因为他的作战思路不符合自己的想法而将他临阵换下。

在湖南建军时,辛弃疾用上了自己的全部智慧和心血,在剿灭茶寇的时候,他更是将兵法运用得出神入化。可是,即使是这样,又能怎样?朝廷关心的不是将茶寇剿灭,而是本年的税收是否能收上来,宋宁宗想过的是日子,是韩侂胄代理朝政背后悠闲的日子,辛弃疾最好不要给皇上惹乱子!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当年辛弃疾闲居江西上饶时,对朝廷还充满了希望。可又过去这么多年,当辛弃疾决定彻底从朝廷上归隐的时候,胸中曾经燃烧的火焰终被冰冷的现实浇灭,从前的失望与感叹全且能当作不知愁滋味的强说愁,可如今那些从内心深处泛起的绝望,已然将理想冻结成冰。面对苟且偷安不断衰败的南宋,这个铁骨铮铮硬汉眼泪无声落下,直至落入尘埃再无踪迹可觅!

6

文武双全的辛弃疾为什么不受待见?

很高兴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辛弃疾,是中华民族伟大的爱国主义词人,一生以恢复中原故土为志向。但是,由于与南宋统治阶级苟安一隅的政治策略相违背,故命运多舛,备受排挤,终其一生壮志难酬。无奈之下,把满腔爱国主义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成为“词中之龙”,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巨大影响。

辛弃疾,胆气豪壮,勇敢果决,二十一岁起义反金,二十五岁时以五十余人袭击万人敌营,擒叛徒以归南宋,遂名重当时。宋高宗曾赞许过他的英勇行为,上书过著名的《美芹十论》《九议》等政治策略,平定过农民起义,先后在江西、湖北、湖南等地担任转运使、安抚使一类重要的地方官职,建立飞虎军,整顿治安,稳定局势,颇有政绩。虽有出色的才干,但他的执着北伐的志向和豪迈倔强的性格,与当政的皇帝和主和派政见不一致,加上他的“归正人”的尴尬身份,也阻拦了他仕途的发展,使他难以在官场上立足,不受统治阶层待见和重用,最终他的官职最高才为从四品龙图阁待制。

宋王朝,自从开国君主勇武过人的宋太祖赵匡胤在“烛影斧声”的千年疑案中去世,有宋一朝始终抑武重文,形成了弱宋三百年基业和传统,虽然文化经济繁盛至极,然武功积弱疆域版图缩水,且不说无力收复燕云十六州,更有后世奇耻大辱“靖康之变”,可以说一直被北方草原民族辽、金和蒙古轮番吊打,虽然个别君主也想恢复失地、报仇雪耻,但宋王朝骨子里的怯懦和畏缩是无法改变的。所以,在宋王朝,对志在恢复故土的北伐仁人志士都是残酷的、都是不幸的、都是不受待见的,岳飞如此、宗泽如此、辛弃疾也是如此…

好在归隐二十余年的辛弃疾,发现自己是被耽误的大词人,给我们中华民族留下了六百余篇传世词作瑰宝!

天下英雄谁敌手!

天佑中华!




7

辛弃疾不受待见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归化人身份

辛弃疾出生于济南历城,生下来的时候就是金国人,而且他的祖父辛赞曾经也是金国的官。虽然辛弃疾一直把自己当宋人,但是宋朝却并不认可,即使辛弃疾再有才,再忠诚,他的官职最高也就是从四品,他的出身就已经决定他在宋庭绝对不会有太大的作为。

二生不逢时

辛弃疾投宋是在1165年,两年前的宋朝组织了一次北伐,但是迅速失败,并于1164年同金国再次签订和约。宋孝宗虽然有收复中原之志,但是主战派的失败必定会导致主和派的崛起,这一点即便是孝宗皇帝也无法改变的。辛弃疾初仕宋朝,对宋朝官场并不了解,尽管他一而再再而三的发表北伐言论,但是因为主和派的这一层关系,他始终无法收到重用。而且辛弃疾初仕宋朝,虽然当年在义军闯出了一些名堂,但是任谁也不敢直接启用辛弃疾,他也没有虞允文那样的运气,在国难当头的时候有机会证明自己。

孝宗死后,南宋社会虽然比较稳定,但是朝廷却出了问题,攘外需先安内,南宋顶层建筑出事了,北伐的事业就得放一放。好不容易等主战派再次掌权,辛弃疾却等不起了。

总结一下,辛弃疾这一辈子,有才情,有能力,有抱负,但是差点运气,差点环境,缺一个贵人。

8

辛弃疾,

曾自号“六十一上人”,后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居士”,男宋高宗绍兴十年(公元1140,这一年是岳飞第四次北伐),金熙宗天眷三年五月十一日,出生于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

其二十一岁时参加抗金义军,任掌书记,不久投归南宋,历任江阴签判、建康通判、江西提点刑狱、湖南湖北转运使、湖南江西安抚使等职,四十二岁遭谗落职,退居江西信州达二十年之久,六十四岁再起为浙东安抚使、镇江知府,不久罢归,四年后病逝。一生力主抗金,支持北伐,屡上方略条陈,均未被采纳。其词成就极高,开创一代豪放词风,文学成就有词集《稼轩长短句》。

辛弃疾深受祖父辛赞的影响,

辛弃疾的祖父辛赞,是一位虽仕于金国,却仍旧始终以恢复宋朝故土、报仇雪恨为己任,夙兴夜寐,竭力谋划,志在收复的亡国士大夫。

他的愿望虽然未能实现,但他那从高的民族气节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无疑已在辛弃疾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以至于后来深刻的影响和决定了辛弃疾一生的历程和命运。

辛弃疾是个性格鲜明的人,在其青少年时期就已经显露出了刚严果毅、豪迈宏阔而又细致缜密、情感丰富的性格特征。

他自幼所受到的教育和熏陶,不但使其早年就抱定推翻金国统治,恢复宋朝失去的疆域的坚强信念,并自信这一志向当不难实现,而且,也意味着他将毕生为实现自己的抱负和志向去竭力奋斗,尽管这种志向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未必能够实现,而他自己在生命的旅途中也会经受许多曲折和磨难,但他都始终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既定目标,不会放弃自己甘愿承担的恢复故土的历史重责。

然而这种品德和执着是不受南宋统治者待见的,南宋享国一百五十多年中,励志抗金抵御外侮者无人善终,而内外勾结献媚者、佝偻软骨者大行其道,辛弃疾只能空有一腔热血。

在宋、金双方长期维持对峙局面的悲剧时代之中,宋廷任何人为恢复所作的任何努力,在事实上都不可能实现,而自幼承继祖父之训,怀抱恢复热望、自北南归的辛弃疾,其坎坷曲折的一生,就只能是以悲剧作为结局。

但是,每次欣赏辛稼轩先生诗词,还是被他感动: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可怜辛稼轩先生,一生的抱负和理想只能在诗词里喷薄。。。[泪奔][泪奔][泪奔]


9

南宋朝廷对辛弃疾的态度是有一个变化过程,主要是因为外在局势的变化。

辛弃疾第一次奉表入奏,被授天平节度掌书记

辛弃疾是山东历城人,他出生时,中原已业沦于金人之手,其童年与青少年时代,是在金人的统治下长大的。

在辛弃疾21岁时,金帝完颜亮以举国之兵发动南侵之战,同时中原掀起反金起义高潮。年轻的辛弃疾参加耿京的起义,并在耿京麾下当了掌书记。当时一名义军首领义端叛逃金国,辛弃疾单枪匹马追了三天,杀掉义端,其非凡的胆略为耿京所折服。

完颜亮败亡后,辛弃疾劝耿京率师归顺朝廷。耿京便遣辛弃疾奉表入奏,宋高宗亲自召见辛弃疾,并且对他在敌后的英勇表现大加赞赏。朝廷决定授予耿京天平军节度使之职,辛弃疾为天平节度掌书记。此时的大宋朝廷,对辛弃疾是很器重的。

在辛弃疾奉表入京之际,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张安国旋即投降金国。辛弃疾闻讯后,带着五十人勇踏金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生擒张安国,并押回首都临安斩首。这一英勇之举,令辛弃疾闻名天下。

回归大宋后,辛弃疾英雄无用武之地

辛弃疾才气纵横,是安邦定国的人才。然而,他回归大宋后,却英雄无用武之地,壮志难酬。主要原因,是政治局势发生很大的变化。

宋孝宗北伐失败后,不得不与金国议和,以丧权辱国的方式换来和平。一旦国家没有战事,辛弃疾过人的军事才华就被闲置了,没有机会在战场上大展身手,英雄无用武之地。恰如他在词中所说:“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既然无法在战场上一显身手,辛弃疾便写了一系列论述战略问题的文章,如《九议》、《应问》、《美芹十论》等,纵论宋金两国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可惜的是,当时宋金刚刚和议,辛弃疾的这些文章,并未能得到朝廷的重视。

辛弃疾的性格,注定他难以适应官场

辛弃疾被闲置的原因,除了上述原因外,还与他的性格有关。他刚返回南宋时,正是血气方刚的年龄,其性格耿直、爱憎分明,嫉恶如仇。这种不够圆滑、世故的处世风格,自然与官场氛围格格不入,因而容易得罪人,屡屡遭到排挤。

作为从中原沦陷区归来的人,辛弃疾对中原百姓的疾苦感同深受,因而收复中原的渴望,较他人更加迫切。在抗金立场上,没有任何妥协的余地。而在南宋朝廷内部,主和派的势力是很大的,因而辛弃疾难以迎合朝中多数大臣,自然被弃而不用。

10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先说观点,辛弃疾之所以壮志未酬,这是有南宋的政治文化决定的,别说辛先生了,岳武穆都饮恨而终了;南宋占主流的政治立场一直都是求和,而作为主战派的辛弃疾,不受重用,也不是什么怪事了

同为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经历和苏轼的经历有很多相似之处,说句实话辛弃疾到底受不受皇帝待见,谁也不知道,从他最后一度被委任为龙图阁待制、知江陵府、试兵部侍郎,基本快跨进了部堂高管的行列,已经位至从四品的官员了,这样的职位也就比苏轼低一个级别,相当于省会城市的市委书记了,能做到这样的职位,不是光有才能就行了,很多名垂千古的名人都做不到的

从辛弃疾的仕途来看,他的起点还是很高的,二十五岁的年纪就被任命为江阴签判,之后孝宗初年又被派往江西、湖北、湖南等地担任转运使、安抚使这样的重要实权官员,这时预计也就还不到三十来岁。这么高的起点,按说他未来是有机会位列宰辅的,最不济也是能做到枢密副使之类的副相的,但是他最终只到了龙图阁待制,数十年长期在知府这个职位上来回起伏,说明仕途也是很波折的,影响他的仕途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1、主战派的立场,在南宋官场受到排挤

南宋朝廷求和的基调在宋高宗绍兴初年基本就定下来了,而辛弃疾出身北方义军,深刻体会到北方汉人在金人统治下的悲惨生活,所以一心想要促成“王师北定中原”,但是这在南宋朝廷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宋孝宗即位后,一度表现的异常坚挺,想要收复失地,所以辛弃疾上书了名震一时的《美芹十论》《九议》等有关北伐抗金的建议,这基本上在满朝上下给自己打上了强硬主战派的标签,就是第二个岳飞么,随着之后主和派的再度主政,收到排挤也就不奇怪了,升迁是没有可能了,一度还被贬谪的。

2、出身不好,“归正人”的身份,阻拦了仕途发展

尤其是辛弃疾的父亲辛赞层级在金国做过官,这个也就他人生的一个污点,我们知道现在公务员都是要政审的,古代也是的,做官要考察三代是干什么的,有为恶的前科的人是不能被征用的。而辛弃疾父亲这种,基本相当于在汪伪政府或者伪满洲国认过职的经历,对辛弃疾的仕途影响还是不小的。另外,宋孝宗为岳飞平反,“白铁无辜铸佞臣”的秦桧事件,也是对南宋官场一种警示,北方归来的人,要小心任用,以免又一个秦桧出现,所以说由于多个事件的影响,辛弃疾的仕途就不会顺畅的。他之所以能够回归南宋,能够迅速被任用,这个回归的时机很好,虞允文采石之战大破完颜亮,这场胜利和北方义军的配合是分不开的,但是义军又遭叛徒陷害,辛弃疾斩下叛徒张安国的首级南归宋朝,这相当于带资进组啊,所以才会有一个不错的任命。

3、“刚拙自信,年来不为众人所容”

这是辛弃疾豪放张扬的性格使然,可能不经意间就得罪了一些人,所以基本每次在关键的时候,他都会被人弹劾,屡次难以获得升迁机会,这句也是稼轩先生被罢官后,自己总结出来的。

题主认为辛弃疾不受待见可能更多是辛弃疾的词中流出的北复中原的壮志未酬的爱国情怀,其实辛弃疾的仕途不好不差,很多人奋斗一辈子也就是“江州司马青衫泪”的一身绿袍,而辛弃疾在而立之年就能身穿红袍了,相对来说还是不错的,当然和他北定中原的志向却相差太远!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