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资讯 > 《大明王朝1566》作为一部好评神剧,跟历史是否完全相符?

《大明王朝1566》作为一部好评神剧,跟历史是否完全相符?

2020-08-15 18:03阅读(96)

《大明王朝1566》作为一部好评神剧,跟历史是否完全相符?《大明王朝》第一历史剧的威名远播,豆瓣评分也是高居第一,那么大家赞赏的历史大剧,是否和历史上的事

1

大家好,我是梅子雨summer。

《大明王朝1566》作为一部影视作品,必然存在许多的漏洞,主要是由于导演和编剧毕竟不是专业的历史学研究员。在这里我稍微提几个漏洞:

1.张居正和海瑞不是一路人

剧中张居正向裕王力荐海瑞去浙江,平衡当地的势力。

但是张居正一向用人都是重干吏循吏,轻视清流,而海瑞则是清流派的抗鼎人物,张居正断不可能为自己树此大敌。

2.高翰文作为翰林官员不可能外放到杭州当知府

剧中高翰文调任杭州知府,而且说是“宠遇”,明显是贬官,“京官外放升半级”是自古已有的规矩,这是“明升暗降”。

而且高翰文本身是翰林官员,他外调应该担任按察副使,掌管教育类的职位,绝无可能调任地方官员。

3.赵贞吉的确进了内阁,但绝不会先担任南直隶巡抚

历史上确有其人,但是赵贞吉从未外放巡抚一职,而是从翰林院慢慢升至内阁的。

担任巡抚的任一般出自督察院。

4.高翰文是探花,应被授予编修一职

明朝制度,状元郎授修撰一职,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一职。

所以剧中高翰文被授予修撰一职是错误的。


但是我们不能用这么严格的要求去苛求一部影视作品,影视作品毕竟是文艺创作,不是真正的史实纪录片。

《大明王朝1566》是一部不错的国产历史正剧!

这就是我的想法啦~,有什么想法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2

1521年,15岁的朱厚熜捡到了大明王朝的帝位。

当皇帝,有些人靠打赢,有些人纯躺赢。命运眷顾朱厚熜,养成了他的任性。

明武宗朱厚照无子,驾崩后,皇位继承成了大问题。奉命拟遗诏的内阁杨廷和等人,从宗法、血缘的角度,选定了明武宗的堂弟朱厚熜作为继承人。

杨廷和没有暴露出来的想法是,选一个年仅15岁的幼主,符合老臣们的利益。

但谁也想不到,躺赢的朱厚熜并不好控制。

这位后来的嘉靖皇帝,一即位,就发生了轰动朝野的“大礼议”

在当代人看来,大礼议是很无谓的一件事。说白了,就是朱厚熜一定要认自己的亲生父母为父母,大臣们非要他认自己的亲生父母为叔叔婶婶。

就因为这,皇帝和文官集团刚了好几年。

没办法,正统性是皇权稳定的根基,所以帝国最高层常常为了莫名其妙的正统问题,争吵不休,我们试着理解一下吧。

在君臣正面刚的过程中,内阁首辅杨廷和四次封还御批,态度强硬到皇帝毫无办法,只能以“朕不当这个皇帝了”相要挟。

渐渐地,天生是权斗高手的朱厚熜,摸到了与臣属斗争的门道:拉拢一派打另一派,在文官集团中培植、分化出不同的集团核心。

张璁(后改名张孚敬)、桂萼等一批新贵,借着支持朱厚熜给自己的亲生父母上尊号,获得皇帝的火箭提拔,进入帝国文官集团的核心。

这样,在短短几年之间,围绕着新皇帝亲生父母的尊号问题,帝国文官内部被人为分裂成不同的派别。

虽然大议礼无关国计民生,但它却深刻地影响了明朝的历史进程。这一事件常被史学家形容为明朝历史的转折点,自此以后,原本尚可共进退的文官集团,一步步走入永无止境的分化、撕扯与内耗之中。

可以说,晚明廷臣之间拉帮结派、相互攻讦的风气,在嘉靖初年就逐渐形成,而这最终导致了大明王朝的倾覆。难怪有些史家说,明朝非亡于崇祯,实亡于嘉靖。

从嘉靖元年(1522年),到本文的主人公之一夏言登上权力巅峰时,仅10余年时间,内阁首辅如同走马灯,换了七八任。

由于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内阁成为朝廷的中枢,首辅则是阁臣的首揆,堪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首辅的更替如此频繁,说明了政局的颠簸,权斗的激烈,以及结果的残酷。

嘉靖朝45年的内阁权斗,在整个明朝历史上,是最为激烈的。

但这远不是内阁争斗的终结。

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确实守住了老朱家的皇权。明朝有过大权臣、大宦官,但前提都必须为皇帝服务,一旦对皇权的施展构成障碍,分分钟就会被碾成渣儿。

在斗争哲学的影响下,嘉靖朝及以后的首辅,几乎没一个有好下场。

因为从首辅的产生来看,它就不是一个正常的遴选机制,全是靠搞掉前任才能上位。

这是皇帝想要的,一个权力制衡与内耗的内阁。唯有如此,皇帝才能在一片吵吵嚷嚷之中,独揽大权。

铁板一块的内阁和文官集团,有利于提高决策和执行力,却容易对皇权独断形成威胁。

当晚明的变局出现时,这套运行机制,以及内斗风气,严重拖垮了整个王朝。

纷扰的内阁,最终与明朝的气数,一起走到历史的尽头。

3

电视剧要是完全跟历史相符就不叫电视剧了,也没有多少看的价值了,那就是史书或者叫纪录片了。

电视剧做为一种新的文化载体,有着许多传统文化载体应该固有的属性,比如传播正能量,比如尊重历史等等。



但是在历史学家眼里,电视剧对于历史的改编往往是:是可忍,孰不可忍,在这些学者眼里,没有几个电视剧能称得上是历史正剧。

我以为,电视剧关键在剧这个字,电视只是不同的变现形式,电影也一样,还有书籍等等。所以电视剧既然是戏剧的继承者,或者说是一种新的艺术形式,那么就有了改编历史,虚构情节的自由。



所以,电视剧《大明王朝》肯定有好多地方与历史是有出入的,但是这并不影响它作为一部传世之作,永久流芳。



我们一起看看有哪些情节跟历史是有出入的

最大的故事基础:改稻为桑,历史上有,不过不是嘉靖年的事情,而是朱元璋的事情,况且那时候改稻为桑,进行的非常顺利,朱元璋命令田10亩者,必须有1亩半种桑,三亩种棉。政府予以税收优惠。



而剧中却说改稻为桑,是嘉靖年间的事情,为了戏剧冲突,把改稻为桑的具体实施说成了严嵩一党为了贪腐,硬要贱买灾民的土地。

同时大明王朝还有好多人物虚构,比如高翰文、云娘等等。



还有对历史上有的人物,比如严嵩,胡宗宪、等等人物评价,也没有遵从历史的真正评价,而是为了剧情矛盾,塑造出了一个个形象饱满生动的艺术形象。



《大明王朝》作为目前来说豆瓣评分第一名的电视剧,尽管有虚构的成分,但是他的精妙构思,权谋演绎,众多人物塑造,历史认识都有巨大的成就,

所以说,《大明王朝》作为一部历史正剧,当之无愧。

4

你好!很高兴参与你问题的讨论,有不同意见可以可以交流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5184bb45dd584cbcb3ad7c5839cf04f0\

5

《大明王朝1566》确实是一部比较好看的历史剧,应该算做历史正剧,很少演义。但也有几处地方与历史事实有很大出入。

一是万历皇帝朱翊钧真实的出生时间应该是在1564年,此时严嵩、严世蕃都早已倒台了,嘉靖皇帝是于1566年驾崩的,嘉靖帝在世时,万历帝才只有两岁,而剧中演的万历帝好像都有6至7岁的样子了,与事实不符。

二是历史上嘉靖帝的儿子裕王也即后来的明穆宗朱载垕是一个非常庸懦无能的皇帝,而且嘉靖帝生前并未册立其为太子。但是在剧中将裕王表现的比较深沉、智慧,裕王府常常成为了与严党一派斗争的指挥部了,渲染了裕王的作用。

三是历史上胡宗宪是严嵩的学生、门生,很大程度上是靠着严嵩的提携才爬到高位,应算做严嵩的死党一派,虽然胡宗宪在历史上是抗击倭寇的功臣,但是受到严嵩奸臣的影响也比较大,在这部剧中,胡宗宪完全是以一个正面角色出场,没有给人以奸臣的印象。

6

不完全相符。

可视化电视剧的呈现是根据已有的可考证的正史野史轶事进行文学文化创作的成品。

历史电视剧的严谨之处在于大事件不歪,小细节随意美化;人物时间线准确,事件延展合理,性格刻画符合人性,整体传播文化以不跳出文化总局规则为主,传播正能量,展现人性美。

然后,历史终究还是停留在了文字上,古物上,历史风貌上,谁能完全展现完整的历史,完全符合的历史,谁?也不行。

我们只能通过可视化的电视剧展现来与我们认知范围内的信息做比对,相符度与偏离度是否在我们的允许范围之内。

所以说,任何文艺文学性的可视化的资料能否展现完整符合的历史,是不可能的,只能说无限接近。

7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对影视作品而言,“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是它的固有属性。决定了它不可能和历史记录片一样完全和历史相符。原因很简单,历史记录片一般来说都比较无聊,受众少。而作为一部以赚钱为目的的“神剧”,编剧必须得发挥自己的的想象力,编造一些情节,才能吸引到观众,进而实现自己的最终目的——赚钱。

具体而言,这部神剧有下面这些地方于史不符。

1、“改稻为桑”事件纯属杜撰。历史上真正导致严党倒台的导火线,是徐阶等人借道士之手,让嘉靖帝对严党动了杀心

2、美化了严嵩的门生胡宗宪。真实情况是胡宗宪本人具有多面性,一方面,他是抗倭名将,但是另一方面,他也是弄权贪污的严党成员。

关于这部剧,你还发现了哪些于史不符的地方呢,欢迎留言探讨。




8

七分历史,三分虚构,

9

历史上无“改稻为桑“这件事。

这部电视剧将我国历史题材的电视剧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该剧用当代先进的科学历史观,并运用了当代艺术审美手段,对历史作了深刻厚重而生动的解读。该剧从一度创作到二度创作,并不仅仅满足于表现那些扣人心弦、催人泪下的故事,而是在这些故事里面展示了命运的逻辑。该剧以明朝嘉靖45年间为历史背景,用浓墨重彩的笔墨刻画了嘉靖、海瑞、严嵩等一批观众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形象。该剧所揭示的社会问题与矛盾——贫富对立以及清官与贪官的传统议题,直逼现今社会,引发了人们对现今社会矛盾进行的深度思考。

10

跟历史对接肯定有出去,但跟人性对接就严丝合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