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觉得刘备征讨东吴的目的有两个。第一是为了扩展势力。第二才是为关羽报仇。

征讨东吴的背景

关羽死的时间: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征讨东吴是章武二年(222年)。这里相隔了近3年。这说明刘备并非脑子一热为了关羽去报仇。

而从建安十七年开始,刘备的人生就仿佛开了挂一般,先是灭了刘璋。在益州站稳了脚,建立了自己的势力圈。而后又在汉中之战中打败了曹操,占领了汉中,势力范围进一步扩大。关羽在襄樊之战中又大发神威,打的曹操差点迁都。而孙权这个时候下了黑手,导致荆州丢了,关羽死了。

刘备的思考

接连在益州和汉中战场取得胜利,并且在荆州战场要不是孙权背后捅刀子也肯定大胜的情况下,刘备内心肯定是有点飘的。他认为自己现在兵强马壮,完全可以和东吴和曹魏叫板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刘备心中已经不再坚信隆中对中连吴抗曹的策略了。他思考的更多的是,如何增加自己的势力范围。为统一全国做准备。那么这个时候要么打魏国,要么打吴国。

打魏国,由于山川阻隔,粮草无法正常运输,是下策。而攻打吴国则可以水陆并进,粮草的运输问题也更容易解决。同时吴国的势力也没有魏国强大,吞并的可能性也相对较高。所以他在登基的第二年不顾诸葛亮的反对,发动了伐吴之战。

刘备的使命

刘备一直以汉室后裔自居。尤其是他还以汉室名义称帝了。所以统一全国就是他一生的使命。在襄樊之战失败之后消灭曹魏已经非常困难了。对魏发动战争只能是消耗自己的国力。而对吴的战争还是有很大胜算的。所以他只能倾全国兵力攻打吴国,以换取最大的胜利果实。如果成功那么统一全国或许还有希望,如果失败也能对天下有个交代。所以这也是无奈之举。


为关羽报仇

刘关张的感情肯定非常好,要不然关羽也不会宁愿放弃曹操的恩赐,也要投奔无处安家的刘备。但是作为一国之君,是不可能冲动行事的。所以这个目的只能是次要目的。同时也是发动战争的借口。


结语

作为兄弟,刘备非常想第一时间给关羽报仇。但是作为君主他又不得不抛开个人恩怨,先以大局为重。最后经过权衡利弊,决定以报仇为名发动伐吴之战。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最佳贡献者
2

可以说刘备征讨东吴既是为了想帮关羽报仇,也是另有所图。因为先看当时天下局势,刘备本来占有荆州部分地区,但是随着关羽败亡,刘备在荆州地区再也没有立足之地,因此刘备只剩下巴蜀地区,而巴蜀地区道路险阻易守难攻,但是想出军也很困难,可以说荆州地区是刘备向外扩张的唯一出路,否则蜀汉政权就只能坐等灭亡。

刘备当时的困境

关羽在败亡之前,刘备除了有汉中这一个可以入主中原的出路之外,还有部分荆州地区作为钱粮供给基地和军事基地,也可以北伐向外扩展地盘,而且当时荆州地区豪门士族人才也都比较强盛,所以说这个位置是非常重要的位置。

但是荆州地区一旦失去,刘备就是剩下巴蜀地区,自古以来巴蜀地区政权很少能统一天下,只有刘备的老祖宗刘邦坐守巴蜀,但是刘邦也是依靠兵神韩信才能从汉中打出一片天下。

而刘备集团又没有兵神韩信这种大将,他如何能出巴蜀夺天下,所以刘备如果不积极收回荆州失地,他的政权最终就是坐困巴蜀而亡。

为关羽报仇既是借口也是真有其意

益州算是蜀汉根本,而荆州则算是蜀汉向外扩张唯一出路,事实证明没有荆州以后,诸葛亮多次北伐也是无功而返,所以刘备要不想蜀汉政权坐等灭亡,他只能积极进取。

历史上的关羽和张飞虽然与刘备不是结拜兄弟,但也是与他同生死共患难的心腹大将,说刘备对关羽没有感情那是绝对不可能,关羽败亡,刘备痛哭是既伤心损失一员心腹大将,也伤心的是蜀汉扩张之路要被断绝。

因此刘备执意讨伐孙权,在讨伐孙权这件事上借口就是孙权诛杀蜀汉大将关羽,虽然是借口,但是刘备也确实为关羽之死难过,也有一定的报仇因素,不过更多的是刘备想借关羽之死为借口出兵攻打孙权,重新夺回失去的荆州地盘。

刘备伐吴

刘备在讨伐东吴方面可谓是倾全国之力,历史上刘备实际出军伐吴只有六万余人,别看这六万余人,实际上这已经是刘备拿出了全部家底来跟孙权一战了,说白了刘备也是迫不得已,局势如此,不拿出全部家当一搏,那他的蜀汉政权可真就一眼看到结局了。

所以说刘备伐吴是抱着搏一搏单车变摩托的想法而去,结果却是摩托没骑上,单车也丢了。蜀汉从此一蹶不振,即使诸葛亮也无能为力,蜀汉后期资源短缺,兵力贫弱,人才匮乏,全部在于关羽失荆州和刘备搏一搏搏输了的结果。

刘备在汉中之战大胜曹操以后可以说是志得意满,气势如虹,悲惨的是刘备集团帅不过三秒,失荆州外加伐吴失败,彻底让刘备集团又变回了从前。

小岛知风拙见

欢迎四海八方的朋友关注和点评!

3

要回答“刘备征讨东吴仅仅是为关羽报仇,还是另有它图?”必须得先从关羽被杀荆州被吴国占据后,整个三国这阶段格局是怎么样的进行分析。

一,关羽被杀荆州被吴国占据后,魏蜀吴三国的实力格局奠定,这种实力格局持续到西晋统一就没有变化过,上图是三国末期三个国家的实力对比。在蜀汉最鼎盛时期,也就是关羽打赢襄樊之战,刘备打赢汉中之战时候,蜀国的人口军队综合实力才和吴国差不多,但还是吴国更强一点。

二,诸葛亮在隆中对就跟刘备说清楚了北伐复兴汉室的条件,我们看下其中一段原文: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要想北伐成功,需要天下有变,而且益州和荆州两路出兵,为什么需要这样,因为孙权在没有占据荆州之前,他只能一路进攻寿春方向,如果天下有变,就是魏国出现内乱四分五裂了,这个时候因为有两路出兵可以比孙权一路更快的占据魏国更多所统治的地盘,那么魏国被蜀国和吴国灭了,蜀国肯定综合实力超过吴国,这样也就可以把吴国给灭了,统一天下,复兴汉室。三,如果以刘备失去荆州后的实力,他攻打魏国,两国综合实力差距太大,肯定打不过,后来诸葛亮、姜维北伐失败就验证了打不过,那么他要统一天下,就只能收复失去的荆州,没有收复,东吴就可以实现诸葛亮的隆中对的战略了,天下有变,两路推进,比蜀国更快的拿下更多魏国的地盘。按照蜀国失去荆州的格局发展下去,那么蜀国是一点希望都没有了,不是被魏国给灭了,就是被吴国给灭了。既然魏国无法打,那就只能打比魏国实力弱的吴国了。四,关羽被杀后,刘备也是一年多后才出兵,为什么这个时候出兵东吴,因为曹操死了,魏国刚刚新主登基,而且曹丕比曹操还是有很大差距的,而又出师有名,给关羽张飞报仇,而且荆州从赤壁之战到被东吴占领,关羽统治了将近10年时间,而吴国占据也才一年多时间,所以统治还不稳,也会比较好打,因为这些原因,刘备立马攻打吴国。可惜最后战败,拿不回来失去的荆州,实现不了诸葛亮的隆中对战略安排。总结:刘备能够三足鼎立而占其一,他是政治家,怎么会因为就替关羽报仇出兵打东吴那么简单,肯定是另有所图的,所图的是恢复被吴国抢去的荆州,如果没有恢复,那蜀国最后也只能是被魏国消灭或者吴国消灭,当夷陵之战失败后,蜀国的命运也就注定了,最后也是三个国家最先被灭的。

4

公元221年,刘备出兵讨伐东吴,爆发“夷陵之战”,其结果刘备大败。关于此次出兵的原因:《三国演义》中说刘、关、张是结义兄弟,情同手足,所以刘备此次出兵,是为兄弟关羽报仇。小说里的这种说法我当然绝不认同,理由很简单。

  1. 刘备一辈子摸爬滚打,六十岁才走上人生巅峰,光老婆孩子被抓或被弃就好几次,什么风浪没见过。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多少人的生死荣辱都系在他的身上,他也不会不清楚。所以他断不会被感情所左右。
  2. 关羽219年末兵败,刘备221年七月才出兵讨伐东吴。算一算关羽死去已经快两年了,再深的情感也不能左右两年后的想法吧。
  3. 兵者,国之大事,不是邻里之间拌嘴。其涉及范围之广,决策之难,影响之大,都不是一时的冲动所能简单决定的。

小结:刘备与关羽情同手足,其报仇之心肯定有,但这绝不会成为他出兵的理由。他肯定另有所图,那么所图何来?

  • 刘备是一个大器晚成的人,和曹操差不多同时起兵。但一辈子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直到赤壁之战,才取得荆州这块根据地,而此时他已经48岁了。可见刘备这个人有两个特点:一,志向远大;二,意志坚定。
  • 公元219年,襄樊之战的失利,导致荆州失守,关羽阵亡,这对刘备不得不说是一个的致命的打击。“统一天下,复兴汉室”是他毕生的追求。即使关羽阵亡,荆州失守,也不会改变他的意志。
  • 公元221年,刘备的生命已经快走到尽头了,他实现自己的政治愿望也变得越来越迫切。襄樊一战失利,刘备只剩下益州。此时,要么北上打曹操,取中原;要么东进打孙权,拿荆州。在衡量曹魏和孙吴的实力之后,他认为还是取荆州有把握。其实孙刘实力差不多,至少孙吴绝不弱于蜀汉,所以他很难取胜。结果夷陵一战,刘备大败,元气大伤,这本质上是一个操之过急的战略上的失误。其目的是也很简单——取荆州,图天下。

总结:刘备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一生历经磨练。他志向远大,意志坚定。“统一天下,复兴汉室”的理想自始至终没有改变过。他征伐东吴虽然惨败,但绝非意气用事,单单为给关羽报仇,这不过是战略上的失误而已。

5

先说前言:

对刘备集团来说,关羽大意失荆州,是一次非常严重的打击。

刘备建立的蜀国,是一个外来政权。而这个外来政权的成分却相当复杂,有初期便追随左右的关羽、张飞、简雍等老资历,有诸葛亮、蒋琬、马良等荆州系,有法正、谯周等益州本土人士,有吴懿、许靖这样的东州系,甚至还有李严这样说不清到底归荆州系还是东州系的外来人士。

对始终追随的老资历和荆州系来说,刘备必须为关羽的身死和荆州的丢失,做出一个交代。

而对益州本土士人豪强来说,关羽的失败,则更加剧了他们对蜀汉政权的不信任。

所以,刘备必须为这个新生的朝廷重立威信。

这一点,就连曹魏的刘晔都看明白了。他公开表示:“蜀虽狭弱,而备之谋欲以威武自强,势必用众以示其有余。且关羽与备,义为君臣,恩犹父子;羽死不能为兴军报敌,于始终之分不足。

因此,说刘备伐吴是为了给关羽报仇,并不算错。但报仇只是手段,并非目的。真正的目的,是为了重建朝廷的威望,巩固蜀汉的统治。

这是其一。

其二,是荆州对蜀汉的重要性。这个大家都知道。

总之,出于稳固政权和取得荆州的目的,刘备必须伐吴,也只能伐吴。既然出兵目的并不单纯,那么,刘备发动战役的动作,便更多的是在恫吓、威慑。

我们来看看吴、蜀两国的一系列动作。

221年6月,蜀汉前军开始向奉节集结,刘备率中军自成都出发;

221年7月,刘备前军击败吴巫山等地守军,占领巫山、秭归一线;

221年8月,孙权向曹丕称臣投降,被封吴王;

221年11月,曹丕使者到达东吴,孙权接受封号,正式称臣;同月,孙权命陆逊为督,率大军西进迎敌;

222年1月,陆逊部将宋建反击蜀军于秭归一带;刘备返回秭归前线;

222年2月,蜀军开始向东推进到夷陵一线,夷陵战役开始。

从这张时间表里,我们可以看出:

六月,刘备决定出兵伐吴,七月,部队已经攻占巫山、秭归。这就说明,仅用了两个月时间,蜀军便抵达了战场。

但七月攻占秭归之后,直到次年一月陆逊开始反击,在长达五个月的时间里,蜀军毫无作为。甚至刘备还离开过秭归前线,据三国志记载,直到正月吴军反击开始,刘备才“军还秭归”。

东吴的行为也不正常。

《三国志》记载,秋七月,刘备率军伐吴。“孙权遣书请和,先主盛怒不许”。

可见,东吴早在蜀军到达战场之前便知道了刘备的伐吴计划。但在长达四个月的时间里,吴军却无动作。直到十一月,东吴才派出军队,率军抵抗。

这说明,要么是孙权的大脑反射弧太长导致行动迟缓,要么,是其中必有猫腻。

而这其中的唯一可能性只能是,双方在谈判。

《三国志》里没有记载过双方谈判过的任何证据。但有意思的是,夷陵之战结束后,邓芝出使东吴,得到了孙权的一个评价:

“丁友掞张,阴化不尽;和合二国,唯有邓芝。”

丁厷,阴化,两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却不能“和合二国”;真正能“和合”的,唯有邓芝。

这说明什么?说明在邓芝之前,双方一定有过至少两轮谈判,而这两轮谈判,蜀汉派出的使者,便是丁厷、阴化。

这两轮谈判又是否发生在蜀汉伐吴之时呢?

不能确定,但有可能。

那么,建立在以上设想之上,我们推测一下蜀汉伐吴的真实情况:

蜀汉的战略意图:大军压境,以军事力量给东吴施加压力,迫使东吴屈服,划拨部分荆州给蜀,并就偷袭荆州、斩杀关羽一事道歉;

东吴的应对行动:积极展开外交活动,向曹魏称臣,以避免两线作战。当确定曹丕不会威胁东吴边境之后,调拨军队抵抗蜀汉入侵。

也只有这样,才能解释为什么蜀军初期攻占秭归、巫山之后便按兵不动的问题,也解释了东吴军事力量应对迟缓的诡异。

而且,也解释了为什么刘备决定伐吴时诸葛亮会保持沉默的原因。

众所周知,刘备决定伐吴时,遭到了一干朝臣的反对,甚至包括赵云。而奇怪的是,诸葛亮此时却未表态,只在战后莫名其妙的说了一句:“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有人据此认为,这是诸葛亮在蜀汉朝中地位并不突出的表现。但依我看,之所以诸葛亮没有表态,恰恰是孔明在蜀汉处于核心领导地位的证明。

前面已经说过,刘备伐吴,政治目的很大。而这种依靠军事行动提升朝望的行为,显然是不能明说的。因此,刘备伐吴,其真实目的非常机密,甚至机密到连赵云都不知道。而作为蜀汉二号人物的诸葛亮,显然对整个作战计划相当了解。

了解了整套作战计划的诸葛亮,恐怕并不会提出反对意见。因为早在隆中对的时候,他便有过“跨有荆益、结好孙权”的构想。他与刘备共同的想法应当是,通过一场有限的局部战争,夺回荆州部分领土,只要运筹得当,这个计划是可行的。

恐怕他们唯一没有想到的是,孙权真的会那么下三滥,做出向曹魏称臣的行为(臭不要脸,哼);而曹丕也真的就借坡下驴,与东吴修好。

失去了曹魏对东吴的钳制,使荆州战场形势瞬间发生了巨大变化。刘备就此骑虎难下,他根本无法班师回朝,只得硬着头皮将战争打下去。

于是,章武二年,刘备进军夷陵。

八月,陆逊火烧连营,刘备败退,仅以身免。

次年,刘备亡于白帝城。一代枭雄就此陨落。

6

关于刘备伐吴,在《三国演义》的影响下,大家普遍认为就是为了给关羽报仇。然而,在我看来,事情并非那么简单。

首先,刘备虽然算不上什么盖世明主,但也不至于分不清轻重缓急,不会因为一时之怒而意气用事,倾举国之力去报一己之仇。再说,刘备伐吴是在关羽死了一年之后才发动的,也就是说,至少在关羽败亡的那段时间里,刘备已经克制住了自己内心的怒火,而到了张飞被害,才终于爆发,并迁怒于东吴的。

这样看来,关羽被害并非是刘备伐吴的最主要原因,只能算是一个间接原因,那么,刘备伐吴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我有一言,请诸公静听。

刘备伐吴其实是万不得已之必然之举!

关羽被害后的三国局势,曹魏依然稳坐“老大”的位置,虽然被关羽“吓唬”了一下,但仅仅伤及皮毛,位置依然稳固。而东吴孙权,在吕蒙白衣渡江,击败关羽后,终于夺回了荆州,一下子挤掉了西蜀的第二把交椅,也打掉了刘备锋芒毕露的嚣张气焰。

可以说,那时候的局势,刘备的西蜀是处于绝对弱势的。一方面,首席大将关羽刚刚败亡,军心不振;另一方面,自己曾经的根据地荆州,又被东吴给夺了去,实力大减。而就在这国力非常“虚弱”之时,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去攻打“老牌倾国”魏国呢,还是在荆州还未站稳脚跟的吴国?

我想,答案可能显而易见。因为,没有人不知道柿子应该挑软的捏。所以,我认为刘备伐吴是在经过对局势剖析后的实属无奈之举。道理很简单,打不过魏国!

如果这样的话,会有人问,那刘备就不会忍一忍吗,谁都不打,保存实力,以图长久不就行了。我要说的是,如果刘备想要忍一时风平浪静的话,那就是慢性自杀!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刘备只有伐吴,才有继续发展下去的可能。抛开关羽被害的感情因素,荆州的沦陷,使得西蜀减少了一多半的发展潜力,无论是经济、兵源、还是土地,西蜀都遭受到了重大损失。所以,刘备必须尽快伐吴,在孙权还未在荆州站稳脚跟之际,再次拿下荆州,方可再图长久。

关于刘备伐吴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还有一点,就是和三国后期,诸葛亮北伐的策略一样,都是选择了以攻为守。因为西蜀在三国之中的实力最为弱小,倘若与其他两国僵持,差距将会越拉越大,到最后,他们可能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蜀国。因此,刘备必须以攻为守,在吴国发展阶段极力掣肘,从而谋求西蜀的一线生机。

以上就是我对刘备伐吴的原因的深刻剖析,纯属个人想法,欢迎各位评论提出不同意见。

7

关羽大意失荆州的故事,可以说很多人都知道,每次看到这里,大家都对关羽的悲壮结局感到扼腕叹息。刘关张桃园结义,感情深厚,所以大家都盼着刘备为关羽报仇,夺回荆州,狠狠教训东吴,让东吴知道撕毁盟约,偷袭荆州的下场。

刘备肯定是痛惜关羽的阵亡,同时痛恨东吴的背信弃义,蜀国上下对东吴的行径也是义愤填膺。所以刘备在称帝当年,就以为关羽报仇的名义,起大军讨伐东吴。

为关羽报仇是刘备发动伐吴之战的直接原因,但是更深层的原因是刘备需要重新夺回荆州,因为荆州对蜀汉政权来说太重要了。诸葛亮在为刘备规划的“隆中对”里就谈到过荆州的重要性。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诸葛亮短短几句话,就把荆州的战略地位说的非常明白了。荆州被刘备占据后,早就成为刘备集团的大本营,即使在刘备去了西川,在成都进位汉中王的时候,荆州依旧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首先荆州四通八达,从荆州出兵省时省力,失去荆州这个战略要地,蜀国失去了水陆并进,分进合击的可能,蜀国只能从益州出兵北伐,蜀道难行,十分消耗人力和物力,粮草的供给也受到很大影响。参考诸葛亮后面的北伐,多次因为粮草不济而撤军。其次蜀国失去了荆州大片的土地、人口、财政收入、各种战略资源,也损失了大批人才和军队。


由此可见荆州是必须要夺回来的,这是刘备必须要做的事情,既为关羽报仇以全桃园结义之情,又可夺回荆州解决困于益州的不利境地。

可惜刘备在伐吴之战中,初期进展非常顺利,胃口有点大了,不单单要夺回荆州,还想趁势占据东吴。所以刘备放弃了见好就收的正确策略,拒绝孙权的求和,逼得孙权孤注一掷,最后不但没有收回荆州,反而在夷陵之战惨败,蜀军损失惨重,这就是刘备的不明智了。

欢迎给我点赞,评论,希望和大家一起讨论历史,谢谢。

8

刘备发动夷陵之战当然不仅仅是为了给关羽报仇。

如果刘备仅仅是重感情,那么关羽死后就应该东征了,但显然,刘备没有这么做,作为一方之主,刘备具备一个枭雄的所有条件,所以他一直隐忍,直到三年后才发动夷陵之战,当然为了表明自己重感情,打着为关羽报仇的旗号。

用历史课本上的话来说,刘备东征,是吴蜀在荆州利益上矛盾激化的后果。

刘备发动夷陵之战,首先是隆中对的策略破灭,失去了荆州,两路出兵攻伐中原的计划破灭,这对刘备统一天下的宏图伟业是个重大打击,刘备自然不甘心。

其次,失去荆州,就失去了兵源、人才、粮食基地,仅一个封闭的益州,支撑不起刘备的宏图大志。

第三,失去荆州,对刘备集团里的荆州人士是个巨大的打击,失去了故乡的荆州人士不得不和益州人士争夺蜀地利益,矛盾日益增多,为了维护团结,刘备不得不出兵。

但刘备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竟然会老马失蹄,被初担大任的陆逊一把火烧回,以至无颜回蜀,客死白帝城。

所以,哪有那么多情深意重,一切都是从自身利益出发。

9

刘备征讨东吴的根本原因是为了统一大业!

1.刘备已占据益州,有了稳定的大后方和根据地,也就是立足之地,而且经过了多年经营,具备了往外扩张的基础。

2.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锄奸扶汉是刘备毕生志向,刘备是一代雄主,偏安益州享乐不是他的追求,此时灭魏不现实,按照难易程度来说,顺江而下灭东吴是他那时更好选择。而且诸葛亮跟他做的战略部署《隆中对》也是这样规划的。

3.替关羽报仇是为了出师有名,也是为了激励蜀国将士。

10

关羽大意失荆州,刘备轻率伐吴,是蜀汉政权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这两个事件一前一后自然有所关联,但为关羽复仇只能说是刘备举兵伐吴的原因之一,而绝非全部。

关羽失荆州是汉献帝建安二十四(219)十月,为东吴所害是当年十二月,而刘备正式起兵东征是在他正式称帝的章武元年(221)七月,这期间刘备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就贸然伐吴显然是站不住脚的。对此,很多历史学家都有评说。吕思勉先生就曾论述:“伐吴之役,《演义》上说刘备和关羽、张飞是结义兄弟,他的出兵,是要替义弟报仇,这固然是笑话,读史的人说他是缺兵,也未必是真相。”(《吕思勉说三国》)马值杰先生也说:“《三国演义》说刘备听闻关羽死讯,痛不欲生。正史并无此记述,只言刘备‘忿孙权之袭关羽,将东征。’”(马值杰《三国史》)卜宪群先生在其编著的《中国通史》中更是说:“一般人认为刘备伐吴是为了替关羽报仇。对于关羽的死,刘备不为之动情是不可能的。但是刘备此时已六十二岁,是一个相当成熟的政治家,只是一时愤怒而率兵东征的说法,不能使人信服。”

从以上所述不难发现,刘备伐吴之时距离关羽被害已经是一年有余。刘备若在关羽死时即刻出兵,尚可说是激于兄弟情谊,但迟至一年半后方才出兵,若将此番出征单纯视作为兄弟复仇明显显得牵强。若从这一年半左右时间里所发生的一连串事件,以及当时三方形势来看,刘备伐吴实在是另有根缘。

这一年半中最大的事是曹丕篡汉称帝,刘备既称自己是汉室宗亲,“兴复汉室”自然是当时最大的政治选择。那么,刘备又为何不先伐曹魏呢?实则曹魏一方,虽曹操故去,但曹魏势大,三分天下已有其二,讨伐曹魏一时难成。吕思勉先生对此也认为:“(刘备)自揣兵力,取中原不足,而取荆州则自认为有余。”(《吕思勉说三国》)

有些人还认为刘备伐吴违背了诸葛亮以前对他所言的《隆中对》,实则恰恰相反,伐吴正是依据隆中对而行。像卜宪群先生的《中国通史》中就曾说:“愤而为关羽报仇,只是表面现象,深层次的原因是要重新夺回荆州,恢复《隆中对》设计的从关中和荆州两路夹击中原的战略态势。”实际上,当时东吴虽得了荆州,然而周瑜、程普、鲁肃、吕蒙等大将相继离世,给人以国中无人的感觉。对刘备来说,伐吴实在比征魏更有把握。

不得不说的是,荆州一地对东吴与西蜀而言均可谓是必争之地。刘备在荆州被夺、二弟被杀后,要率兵收复荆州,可说也是必然之举。若再从蜀汉集团内部的人员构成、从荆州士众的人心所向来看,则东征伐吴不仅不可避免,更是刻不容缓。说白了,报仇只是包装,刘备看上的是荆州,是东吴的要地、人口及资源。但东吴虽较曹魏弱,但也并非是软柿子。“殊不知吴蜀的兵力,本在伯仲之间,荆州既失,断无如此容易恢复之理。旷日持久,就转而招致猇亭大打败了。”(《吕思勉说三国》)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