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建文帝端坐皇庭而不自焚,他的结局就不会如当今史书上记载的那般扑朔迷离。朱元璋出于爱屋及乌[朱元璋溺爱的长子朱标被立为太子,却英年早逝。故而移情别眷,厚待朱标的儿子朱允炆]的心理传给他的皇位依然会被朱棣所夺。他本人一样会被埋入暗黑的死亡隧道。明朝中后期的历史也将改写。
而永乐帝朱棣再也不用枉费心机、劳民伤财地数次派郑和下西洋了——名为开拓海上贸易,促进国家经济,实际上却是:一方面搜寻建文帝下落,一方面通过向异邦馈赠钱财、玉帛宣扬国威,为自己皇位的合法性进行舆论粉饰。永乐皇帝会踩着建文帝鲜血淋淋的头颅名正言顺地登上帝国皇位,而不会有 任何负罪感,毕竟三十年前,他的父皇朱元璋也是靠卸磨杀驴、踩着小明王的尸体一步一个脚印地迈向权力的金字塔尖的。
朱棣作为朱元璋的四皇子,论军事武略文才计谋可与太子朱标相提并论,也就是说如果不是朱标年长在先,朱棣是完全有资格做他的皇位继承人的。而他的母妃被虏在蒙古的这一段黑历史,让朱元璋对他的汉人血统产生深深的怀疑。因此,朱元璋从心里就否定了他继承皇位的资格。
倘若朱标一直健康而没有英年早逝,朱棣一定会安分守己地做好一地藩王的。因为朱棣跟朱标不仅感情基础非常牢靠,更重要的是朱棣也仰慕朱标的仁德才华,确信朱标能把朱家的江山治理得欣欣向荣、枝繁叶茂。他断不会寻衅滋事,践逞称帝野心。
朱标的英年早逝,为朱棣野心的萌发创造了条件。尤其是当朱元璋无视“嫡长子继承制”的皇位传承制度、直接打算把皇位传给只有仁弱而没有武谋的孙子朱允炆时,朱棣的愤懑不平就积日累炽了。因为他的自信、他的武略、他的才华足以担当一个君王的重任。他纵横北元、逆扫蛮虏建立的功绩也证明了这一点。朱元璋活着的时候,他的权威尚可以压制住朱棣的野心膨胀。一旦朱元璋不在了,诸皇子中声望最著的朱棣,完全有能力有野心倾动天下。
1398年,朱元璋驾崩,作为皇太孙的朱允炆继位称帝,建号“建文”。倘若他真的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他应该从诸多藩王中拉拢一两个做心腹助手,巩固皇权根基,以防权臣篡逆。可他呢?仁弱无智,听从齐泰、黄子澄、方孝儒等一帮文臣的厉言厥词,悍然削藩。削藩也不是不行,但需要有步骤、有计划、“温水煮青蛙”般的有条不紊。而建文帝呢?简单粗暴,疾风骤雨,无差别的“一刀切”。不到一年,周王、代王、齐王、湘王等朱氏藩王相继被削,或被废为庶人,或被满门诛杀。皇权的冷酷在这里得到血腥验证,与亲情无关,与姓氏无关。与此同时,建文帝以靖边防守为名,采取釜底抽薪之计,抽调燕王麾下精兵,试图一举剪除燕王朱棣的势力。
周、代、齐、湘诸王悲惨的遭遇营造的“兔死狐悲”之感,建文帝屡屡出手炮制的生存危机,以及朱棣本人有才华支撑的勃勃雄心,让他不得不决意起兵对抗。
先前,朱元璋靠义子兄弟们夺取国家政权之后,生恐权臣篡逆,明定朱氏藩王有移文中构诛取奸臣和举兵清君侧的权利,他在《皇明祖训》中说:“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
1399年的朱棣,就是以此为理由,指摘齐泰、黄子澄为奸臣,必须加诛讨,即而在姚广孝的推动下,以“清君侧,靖国难”为政变口号,发动了耸动天下的“靖难之役”。经过一番血战,朱棣惨胜,荣登御座。而建文帝下落不明。有说是自焚而亡,有说是化装逃离,后出家做了和尚。无论哪一种说法,都没有令人信服的铁证。建文帝之死,也就成了一个谜团。
倘若建文帝端坐朝堂,忍而不逃等着朱棣的处置,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结局呢?
我相信他会有一个明明白白的死亡结局。
为什么呢?
第一,朱棣确有称帝的野心,朱元璋、朱标给他造成的威慑和压力不复存在,他看到了实现自己野心抱负的机会;
第二,即便朱棣适可而止放过朱允炆,朱棣发动的战争依然会被坊间视为叛乱,一样会留下篡逆的名声;他同时也不能确信朱允炆是否会安分守己,即便朱允炆能够安分守己,他手下的一帮朝臣呢?亲朋故旧呢?会善罢甘休吗?
第三,朱棣经历千辛万苦才“铲除奸佞”,如果不是为了一言九鼎的皇位,这份天大的功劳朱允炆拿什么来封赏?
客观来讲,从朱棣攻进南京城的那一刻起,朱允炆就没有能继续活下去的理由了,皇权的唯一性、排他性、独占性,决定了朱棣不会把“隐性炸弹”朱允炆放在身边,就像朱元璋在应天府登基后小明王作为义军旗帜的功能和号召力完全丧失一样,等待他们的只能是死亡。
那么,朱棣应怎样设计除掉朱允炆而不落人口实呢?我想应该至少有三个步骤:
第一,朱棣秘密派心腹干将潜入皇宫,谋杀朱允炆,或是毒杀或其它手法,让他死得悄无声息,然后伪造现场,造成朱允炆死于乱军的假象,而且这些乱军最好还是朱允炆方面的人;
第二,以给建文帝朱允炆报仇为借口,清洗皇宫内幕所有知情人士,杀人灭口,让真正的“真相”随着他们的死亡一起被埋入坟墓;
第三,朱棣亲自出场,对朱允炆施以国葬之理礼,在声势浩大的仪式上,朱棣会流下感人至深的“鳄鱼眼泪”,“叔侄情深”会成为一幅精彩的画卷,给世人留下深刻印象。
如此以来,朱允炆的死就成了一个确定的结果,朱棣再不用担心他的残余势力死灰复燃了,在皇位的合法性问题上,朱棣也不必再大动干戈,劳心费力了。那个乖巧机灵的郑和也不可能有七次出海巡游的机会了。明朝的封闭性也会提前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