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真不清楚。不过个人觉得少部分人帮忙也算正常,毕竟都想摆脱现状吗。
当时民族主义尚未形成,爱国主义并未推广开来。国不知有民,民不知有国。苛捐杂税甚众,百姓苦不堪言,难以为继,对清朝颇多怨言。清朝对外又屡战屡败,威信尽失。
八国联军攻打北京时,雇佣了大量中国基督教徒运送后勤,承诺他们可以在特定区域里抢劫。
后来,八国联军进攻山西娘子关时,雇佣中国基督教徒四万之众,仍然未能攻克娘子关,被迫撤回北京。
1902年,清末新政,其中一项是废除科举,建立现代学校,大力推广爱国主义教育。
另类君解题^_^
八国联军攻打北京的时候,北京城内的富豪们大都想方设法携家带口逃离了京城,留下来的只有三种人:第一种,也是最多的,是底层百姓,第二种是奉命“留守”的宫女太监以及部分官员和皇亲国戚,第三种,负责北京城防御战的士兵。
以上这三种人中,宫女太监们属于弱势群体,皇亲国戚和部分官员大都是满清权贵,然而这种人最靠不住,要么是脑满肠肥不干实事的饭桶,要么是昏聩无能的顽固派,第三种,负责京城防御的官兵,就更是一遇到洋鬼子就溜号的废物点心。
确切来说,京城百姓在八国联军入侵的时候,有很多人都帮联军带路、抬梯子或者运送物资。
这些底层百姓大多是温饱线上下徘徊的穷苦人,平时被官府欺压,这时候见到洋鬼子把官府赶跑了,从心里层面来讲,他们是抱着“饶有兴致”的心态围观的,属于看热闹的吃瓜群众,因为在他们心中,大清国和他们无关。
事实上,除了一部分旗人外,绝大多数京城百姓都对清政府没有好感,洋鬼子大清政府,他们乐得提供支援。
更重要的是,联军入侵北京之前,途中需要补充粮草和给养,他们和沿途的百姓做交易非常公平,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慈禧太后“西狩”的逃亡途中,却是对地方上肆意骚扰搜刮让人民苦不堪言。
有一个段子说当时来不及逃走的同仁堂和全聚德,两位老板为防止联军侵扰,专程送上许多烤鸭和熟食,联军愿意接受,但在给钱的时候两位老板“坚辞不受”,结果联军司务长詹姆士大怒,连烤鸭和熟食都不要了,让两位老板带回去。
两位老板权衡再三,与詹姆士商量,留下一半熟食,费用等联军撤退后再收取,詹姆士这才勉强同意。
结果在回去的路上,他们遇到了一伙清兵,剩余的一半熟食被清兵抢走,所带的银两也“被悉数收缴”。
由此可见,大清国是肯定要玩儿完的!
谢邀。说起八国联军攻打北京那可惨了。那正是清朝末年,腐败无能的清朝政府,朝廷乱套不为人民。贪官污吏掌权搜刮民财,民不聊生。朝廷叛国投敌,英国大量运往中国鸦片,朝廷人人染上烟毒,不理朝政,吸毒大量白银流入国外。这时的国外看到清朝腐败一定程度,个个眼红八国攻打北京开始了。这时民众生活不下去,只有造反。正好八国联军进京掠夺,当时的人民没有觉悟一起和侵略军攻打清政府,清政府就这样完蛋了。
贫富差距太大。
有时候许多人偷换概念,百姓是个大命题,百姓是一个是大范畴,发生某一件事件肯定有人坚决反对,有的人坚定支持,有的人摇摆不定。
满清末年,由于统治者腐败无能。中国百姓受到封建官僚,地主阶级,加上外国殖民者及走狗的压榨,人民生活在苦难之中。穷人的比例相当大。有许多穷苦百姓食不果腹,衣不遮体。人民没有受到教育的比例相当高,对于爱国还是爱家多数人会毫不犹豫选择爱家。当新的外部势力进来以后,给百姓已好处。给钱让他们干活在当时不能说他们不爱国,只是他们没有那样的觉悟罢了。
所以只有近代毛泽东主席才做到要教育人民,提高百姓的文化素质,要把人民组织起来,人民才能自觉的都愿意为国家做贡献。当然也只是大多数人罢了,也有极少数人坏人是无法教育的。要不是这样,监狱和法院就没必要存在了。
因此不能把穷苦百姓为了自己生存的权力,所做的一些在现在人看来不适的行为,当作是不爱国的行为。满清统治者内部许多人都烂到根,无药可救了。他们不懂得爱护百姓,给百姓基本的生活保障,百姓又能怎样?当有革命的力量出现,并领导他们,也就是守旧和反动势力灭亡之时!
杨州十日,嘉定三屠。
极少数人的“国”,爱新觉罗家族的“家”,绝大多数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你却还想要百姓爱你的“国”?可能吗?告诉你,不但不爱,不害你的“国”就已经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