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不管现在处于哪个年龄段,总有一天,会老之将至。
只要生而为人,老之将至,是每个人不可避免的话题,是不得不即将面对的现实。
青春年华和身体力壮的日子总是那么快,快得让我们来不及反应,就突然发现,已至暮年。
老了,倘若能身体健康,有退休金,子女在旁,儿孙绕膝,还有老伴能服伺前后,当然最好不过,可称为“最美不过夕阳红”。
美好的晚年生活,是每一个人对暮年生活质量的一种期望。
我的母亲,于三年前离世。母亲离世后,父亲孑然一身。我的两个哥哥又在外地。
七十多年的父亲,已不习惯在外的水土,和不熟悉的左邻右舍。所以,不论两位哥哥如何极力盛邀,他都非常固执地仍然住在自己家里。
怕父亲孤独,也为了照顾方便,身边的我自然挑起了照顾父亲的责任。如今,我们一家三口,搬到父亲家,和父亲一起住。
不论从衣食住行上,还是从思想交流方面,都力争让父亲吃好穿好,不陷于孤独。
有时候父亲身体有什么不适时,两位哥哥就会从异地及时归来,在医院服伺父亲。
所以,虽然母亲离世得早,但是,在我们兄妺们的相互配合下,父亲的晚年还是过得比较安宁。
我属于七零后。我们这一辈人,家里兄弟姐妺多。老人有身体上的不适,或者失偶,或者有病住院,子女们大都能适当协调,相互配合,照顾周到。
但是,对于我们七零后或是八零后,这个年龄段的人,大多数都只养有一个子女。
那么,我们老了,又将何去何从?相信,这个问题,是年过四十多的七零后,所常常要思考的问题。
如果老之将至,又因身体不好,而生活不能自理。我想,如果发生了这样的不幸,唯一生养的子女又能敬孝,那么,最好的生活方式,还是应该和子女生活在一起。
因为,身体上本来就已经不方便,如果将自己置身于养老院,或是独自一人生活,那么,身体又加心理上的痛苦和孤独,更会让人觉得生不如死。
如果唯一的子女靠不住,或是子女在外地工作,实在无法生活在一起,那么,退而其次的办法,我想还是去养老机构。
用自己的退休金,给自己不堪的晚年一个交代,和生命做最后的垂死挣扎。
其实,我最向往的,是现如今流行的一种提法:即兴趣志向相同的好朋友,一起居住,一起养老。
能走到老的好朋友,大多是一起经过了世事的风雨,因着共同的爱好,共同的雅趣,共同的相扶相携,才走到了人生的黄昏。
这时候,倘若大家有条件,在同一个大的居所,一起养老,便最好不过。
因为好朋友之间,有着对生命的相同记忆,经过一生的磨合,对各自的性格或是脾气,也大多了然于胸。生活在一起,不会有太多的摩擦,和性格的不合。
即便生活不能自理,会有相对身体好的朋友,也会能给予力所能及的帮扶。
好朋友在一起养老,会心情愉快,相互间,也有共同的话题,回忆以往的生活经历,也会有很多的共鸣。
想象,若能如此,自然最好,既不为儿女增添烦累,也会让自己身心愉悦。
如今,年过四十的七零后,这种养老方式,只能算是一种美好的假设。但愿天公能作美,让老了的我们,能健康又幸福地安度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