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隆中对》还称不上“三国第一谋”的美誉,在同时代有很多设想都极为精彩。

《隆中对》因为本身就是一篇精彩的散文,再加上《三国演义》在社会上的影响,被很多人熟知。因为它传递出的战略远见,所以很多人认为这是三国中最为精彩的谋略。

但如果考察史实就可知道,《隆中对》中所讲述的天下格局其实是当时一流谋士的共识,并且有人早在诸葛亮之前就已经提出过这种构想了。

所以,认为《隆中对》是三国第一谋的想法有偏颇。下面就对这一天下格局的构想做一个简单的解析,并看看与诸葛亮同时代的谋士是如何来预见这一格局的。

第一,《隆中对》都讲了什么内容

《隆中对》中,诸葛亮主要给刘备讲了三件事,可以看作能让刘备统一天下的“三步走”。

首先,提出联吴抗曹的外交政策。

通过对曹操和孙权力量的分析,认为曹操“不可与争锋”,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但是,曹操的力量强大,孙权的优势在于固守,力量相对弱小。

所以,这个时候应该联合孙吴,共同抵抗曹操,作为保存自身的方法。

其次,提出荆州、益州两处根据地的建设。

诸葛亮介绍荆州的地利:

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

先取荆州,然后再图两川,做到三分天下的格局。可以说刘备的王霸之路就是从取得荆州开始的。

而“隆中对”实际上就达到了这一步,然后随着荆州的丢失而夭折了,第三步成为了构想。

最后,规划统一天下的进军路线。

由荆州北上,汉中牵制,可以让曹魏陷入两线作战;以益州为大本营,从荆州东进,可以攻取东吴。这是《隆中对》最终的战略目的。从三足鼎立变成二分天下,进而达到一统。

这种方式的可行性很高,所以曹操在汉中之战、襄樊之战都败给刘备的同时,孙吴撕毁孙刘联盟,和曹魏一起擒杀了关羽,将蜀汉势力从荆州清除。

《隆中对》的构想就此夭折。

第二、有人在诸葛亮之前就提出过这个构想

如果此种格局唯有诸葛亮一个人提出来,那《隆中对》被认为是“三国第一谋”绝不为过。但实际上,不止一个人提出过类似的构想了。

公元200年,鲁肃为孙权规划了三分天下的格局。

据《三国志·鲁肃传》记载:

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

可以看出,鲁肃也同样看出来了,曹操是不能硬碰的,只有发挥优势,固守江东,夺取荆州,然后再逆江而上,攻取两川,与曹操划江而治。

其路线也是从三足鼎立到二分天下,与《隆中对》的构想是一样的,只不过是站在东吴的角度来看格局的衍变。

《隆中对》的提出实在公元207或者公元208年,鲁肃和孙权的这次对话在公元200年,早了诸葛亮7年多的时间。

甘宁同样对孙权提出过此种规划路线。

据《三国志·甘宁传》记载:

宜先取黄祖。……一破祖军,鼓行而西,西据楚关,大势弥广,即可渐规巴、蜀。

可以看到,甘宁这种“二分天下”的路线其实是和鲁肃同样的规划,也是从“三分”变为“两分”。

可见,占据荆州,攻取两川,《隆中对》所提出来的战略规划其实是当时一流谋士的共识,并不是诸葛亮独到眼光。

第三,和《隆中对》等格局同等重要的,还有毛玠的理论

毛玠这个人在《三国演义》当中戏份不多,所以人们对他的熟悉程度也不高。但是这个人凭着他对曹操的一次谏言,足以被列为一流谋士之中。

据《三国志·崔毛徐何邢鲍司马传》中记载,毛玠向曹操规划了天下大计:

今天下分崩,国主迁移,生民废业,饥馑流亡,公家无经岁之储,百姓无安固之志,难以持久。……夫兵义者胜,守位以财,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

和《隆中对》一样,毛玠先是分析了国家现状,认为现在是诸侯割据,百姓流离,袁绍、刘表等人势力强大,但是都没有远虑。这就是曹操能崛起的良机。

毛玠根据现状,认为只要能让百姓安定下来,从事生产,就能使得自己的势力逐渐壮大。所以,他对曹操建议了三件事:

  • 修耕植。

即吸引人口来自己的根据地从事生产活动。

  • 畜军资。

即施行屯田制,军民一同生产,按比例分配,帮助百姓的同时还能积蓄粮草,兵勇闲暇时刻还可以作为生产力使用。

  • 奉天子以令不臣。

在大义上占据名分,自此之后,除了曹操之外,袁绍、刘表、刘备、孙权都不敢公然与曹操决裂。

这三条建议被曹操采纳,自此一个不怎么强盛的军阀发展成为了一个三分天下有其二的诸侯,为曹操统一北方、逐鹿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曹操阵营的角度来看,毛玠谋略的大局观并不逊色《隆中对》丝毫。

毛玠并没有提出三分天下的设想,是因为在曹操势力在施行了其建议之后,必然会成为最强的一股力量,只需要逐步扫灭诸侯,达到一统。并不像刘备、孙权等人一样,需要先壮大自己,然后再图发展。

毛玠是站在曹操势力的角度来考虑天下的格局变化,认为天下只能在曹操的不断征伐中,由“群雄割据”变成“五分天下”、“四分天下”、“三分天下”、“二分天下”、“一统天下”,“三分天下”只是其中一个过程而已,并不值得刻意讨论。

这样来说,《隆中对》还不能称得上是“三国第一谋”,起码有很多设想都不逊色于它。


未来在黑夜隐匿,于此静待晓光。我是待晓儿,专注于文化的科普与解读,欢迎关注与交流。

最佳贡献者
2

说隆中对是三国第一谋一点也不夸张。

诸葛亮从战略的角度给刘备分析了当时的天下形势,既对历史的分析,也有对当下情况的布局,还有对未来的展望。

从这一分析可以看出诸葛亮的军事家的素养,战略眼光的宏大。

他既能看出曹操势力的强大,不可以之争锋。又能看出孙权历经三世经营江东,已经站稳脚开,不可图谋。也清楚地看到西蜀地区土地肥沃,天府之土,但是刘璋这些人昏庸懦弱,不能守住。

在分析完形式之后,诸葛亮以清晰的头脑,超前的意识,明确提出了三足而立的军事构想,其战略家的眼光一览无余。

后来事情的发展和诸葛亮的分析几乎完全一致,如果不是中途出现一些意外,历史可能要重写。

纵观中国历史,有无数的军事家、战略家、名将,却没有一个人能像诸葛亮一样,对当下及未来的形式做出如此清晰准确的判断。

隆中对为天下第一谋当之无愧。


3

要说《隆中对》是三国第一谋,这是在演义中说的。

刘备屯兵新野,广招人才而不遇。求教于水镜先生,才第一次听说卧龙诸葛亮的名号。在他心里就对这个诸葛亮有了一定印象。

后来徐庶因为老母被曹操软禁,被迫里开。临行时像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刘备从此踏上了三顾茅庐的道路。

去了三次终于见到了这个连做梦都想见到的诸葛亮。二人见面相谈甚欢,诸葛亮把自己心中计划和盘托出。刘备一听顿觉茅塞顿开,心中大喜,这就是自己梦寐以求的旷世奇才啊!

诸葛亮对刘备说的这番话史称《隆中对》。具体怎么说的就不叙述了。大概意思就是,首先占领荆州,其次占领益州。然后结好孙权,待天下有变北伐中原,恢复汉室江山。

不得不说这种战略眼光是具备前瞻性的。诸葛亮确实是一位旷世奇才。在纷扰的乱局之中一眼窥透各中厉害,战略布局早已在胸中成型。这是要有什么样的眼光和大局观才能做到的啊!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对全局进行了全面分析。相对于曹魏,孙吴。都做出了具体分析,比如说,当下必须要和孙权联盟才能对抗曹操。他为什么不说要联合马腾,张鲁之辈呢。因为那些人不具备和曹操争夺天下的资本,并且也没有江东的地理优势。最重要的是那些人都在诸葛亮计划消灭的范围之内。诸葛亮早就已经预料到了三分之势。也就是说他预料到了最后天下只会剩下魏,蜀,吴三家势力。

这是对天下局势的精准分析。试问在这种乱局之中还有谁能够对天下大势掌握的如此精准呢?

有,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是鲁肃。当然这就不是演义中的描写了。演义中只有诸葛亮的《隆中对》

鲁肃的战略史称《榻上对》。这是三国志中的描写。鲁肃初见孙权,就表达了自己对天下局势的分析。和诸葛亮的《隆中对》如出一辙。而且鲁肃的战略思想是要早于诸葛亮的。

也就是说演义中的隆中对,是罗老先生移花接木给了诸葛亮的。正史上是没有记载的。可我们还是愿意相信这旷世奇谋出自诸葛亮之口。这种思想在百姓心中已经根深蒂固,不会轻易改变了。

对于这种回答您怎么看呢?欢迎指正评论。

4

#头条辟谣#《草庐对》还是《隆中对》?

2019~2020年度部颁统编教材课文《三顾茅庐》“阅读提示”,把刘备和诸葛亮见面后对天下局势的分析描述为“史称隆中对”,有违历史事实。

清代学者张澍在编辑《诸葛忠武侯集》时,根据东晋史学家常璩的《华阳国志》,作了详尽的说明。常璩《华阳国志》云:“《草庐对》、《上先帝书》、《上事表》、《与步骘书》、《汉嘉金书》等文,宜在《计算》篇……”据此可以看出,当初陈寿撰《诸葛亮集》时,就把刘备三顾草庐时与诸葛亮的对话节录下来,定名为《草庐对》而列二十四篇内的《计算》篇中。

我们今天看到的《诸葛亮集》将《草庐对》列为卷首,是中华书局编辑部于1960年8月出版时,依据张澍的《诸葛忠武侯集》和陈寿的原著《诸葛亮集》而整理点校的,而《隆中对》之名最早见于清代学者汪基的《古文喈风》。

由此可见,《草庐对》之名问世早于《隆中对》上千年,部颁教材“史称《隆中对》”的说法遮蔽了历史真相,是非常不严谨和不负责任的。

5

三国与《隆中对》同样伟大的战略还有《榻上策》和《挟天子以令诸侯》。

诸葛亮的《隆中对》无人不知,这个宏伟的战略构想一举改变了整个天下局势,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上的最强战略,体现了诸葛亮超卓的智慧,不愧为“两汉以来无双士,三代而后第一人”。但三国时期除了《隆中对》外,曹魏、东吴和袁绍势力都曾经有远大的战略构想,那么哪个更厉害?为什么?

1、沮授《挟天子以令诸侯》

“挟天子以令诸侯”是很多三国迷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不过很多人都以为这是曹操阵营的人先提出的。这并不对,先提出这一说法的是毒士贾诩,他提出这一计划时还不是曹操的人,贾诩是个为求自保不择手段的人,董卓被杀后他向李傕献策“奉国家以征天下”,鼓动这些西凉将士攻打长安以挟持天子自保。但这仅仅只是一个自保的计策而已,还上升不到战略构想的程度,也没有远大的目标。他的原话是:“闻长安中议欲尽诛凉州人,而诸君弃众单行,即一亭长能束君矣。不如率众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长安,为董公报仇,幸而事济,奉国家以征天下,若不济,走未后也。”


真正提出详尽战略构想的是沮授,沮授先是韩馥手下,袁绍占领冀州后才成为他的谋士。他向袁绍提出了许多计策,如果袁绍真能听他的就没曹操什么事了,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公元191年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沮授的完整策略是消化冀州后以冀州强大的人力物力向东剿灭黄巾吞并青州,然后掉头攻打张燕灭黑山取并州,取并州后北向擒公孙瓒得幽州。占领四州之地后就可以清除周围蛮夷对中原的威胁平定匈奴,迎接汉献帝号令天下群雄,凡是不服从的人就攻打,这样天下很快就可以平定了。可惜优柔寡断的袁绍并没有听从他的计划,沮授苦心孤诣构想出来的战略根本没有施展。



反而是曹操在毛玠的提议下果断在公元196年迎献帝到许县,然后利用汉天子的大义名分讨伐不臣并逐渐统一了天下,不过毛玠的战略和沮授的有一个字不同,他的叫“奉天子以令不臣”。因为毛玠提出这个战略时曹操的势力还不够强,对汉天子还是要保持必要的尊重的。沮授除了“挟天子而令诸侯”外,在袁绍攻打许都时提出稳扎稳打的持久战,官渡之战时劝阻袁绍不要让颜良独自领兵,再次提出和曹操打持久战,建议派蒋奇带兵护送粮草到乌巢,每一次袁绍都没有听。结果我们都知道了,袁绍的粮草被曹操奇袭乌巢烧掉导致战败,此后沮授被曹操捉住后曹操百般相劝也没有投降,最终密谋逃走失败后被杀。

2、鲁肃《榻上策》

鲁肃和沮授都是三国时期被低估的一流谋士,他的《榻上策》一开始是二分天下,而且比诸葛亮的《隆中对》早了7年,是公元200年提出的。《榻上策》简单来说就是鲁肃认为汉室不可能再复兴了,咱们先把江东全部占下来,然后消灭黄祖,攻打刘表占领荆州,将长江防线弄到手和北方争夺天下。刘表死后他又劝孙权联合刘备抵挡曹操,变成了三分天下。其实《榻上策》远不如沮授的《挟天子以令诸侯》高明,没有预测到天下的变化,曹操的南下,而且对长江上游的巴蜀也没有考虑,自古以来面对统一了北方有占据巴蜀的政权江南根本抵挡不了。更何况仅仅灭黄祖夺取江夏东吴就花了8年时间,鲁肃死之前都没有夺取荆州。

3、诸葛亮《隆中对》

毫无疑问《隆中对》是最厉害的,要知道《隆中对》提出的时候曹操正率领大军南下,而刘备当时不过寄居荆州的小人物而已,兵将不过数千,这个时候不想着怎么保命就算了,居然想着三分天下有其一!这是何等荒谬的事情?这是何等远大的抱负和气魄?隆中对简单说就是先联合东吴抵挡曹操的进攻,然后在曹魏和东吴两头老虎打架的时候刘备这只猫虎口夺食占领荆州,然后西进巴蜀占领益州。此后和东吴交好,剿灭南方的蛮夷,在北方曹魏内部出问题时捉住机会从荆州和汉中两路北伐夺取中原。事实上前几步都完美达成了,公元218年刘备斩杀夏侯渊,曹操亲率大军和刘备争夺汉中失败退走。公元219年关羽在荆州北伐大胜曹军,擒拿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天下,吓得曹操甚至要迁都。如果不是东吴二五仔从背后偷袭和曹魏联手攻打导致关羽死亡,关羽能做到什么程度难以想象。

事实上《隆中对》和上面两个最大的区别是提出时的形势,当时刘备连个独立的势力都算不上,在曹操大军南下时可以说九死一生,这个时候诸葛亮却想着瓜分天下,一般人这么说大概会被当做神经病吧?而鲁肃和沮授提出战略时袁绍和东吴已经拥有很大的势力了,能想出这些战略并不奇怪,难度和《隆中对》根本不是一个层次的。论战略能力全世界历史上能比诸葛亮强的我还没听过。

6

希望对你有帮助《隆中对》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的开头部分。标题为后人所加,有的选本亦题为《草庐对》。本文写的是刘备第三次到草庐时与诸葛亮的谈话。“对”,是下对上的回答,这里有“对策”的意思,指诸葛亮对刘备提出兴复大业这一问题作出的回答。诸葛亮的对策,为刘备规划了分三步走的切实可行的策略,是指导刘备今后若干年行动的纲领,后来成为刘备的国策。 二、 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对诸葛亮隆中对策的叙述,表现了诸葛亮能从客观实际出发,从错综复杂的现象中分析各方面的力量,估计未来形势的发展并据此以确定蜀汉建国的政策、策略的远见,赞扬了诸葛亮非凡的政治才能。 三、结构内容 全文共六个自然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概述诸葛亮的远大抱负,使人们对他有初步的认识。 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叙述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从侧面进一步写诸葛亮是个很有才能的人物。 第三部分(第三至第五自然段),写诸葛亮隆中对策。诸葛亮扼要地分析了当时天下的形势,并推测了未来形势的发展。 第四部分(第六自然段)写刘备非常重视诸葛亮的才能。 课文中诸葛亮的规划和策略部分完全可以看作是严密的说理论事:首先他先分析曹操战胜袁绍,以弱制胜,指出曹操具有卓越才能,且已经“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国险而民附”,“以为援而不可图也”。然后基于对形势的分析,他规划了“三步走”的策略:第一步主攻地理位置重要“其主不能守”的荆州;第二步夺取“刘璋暗弱”的益州,以荆、益两州作根据地;最后, “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实现消灭曹操进而统一全国的第三步计划。整个规划严密合理,这是非常值得学习的说理方法。 四、课文中心与人物性格特征 本文一开始简单地交代诸葛亮隐居隆中,继而点出他“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此句乃本文的“文眼”,全文围绕此句,安排悬念,引人人胜。文章先将“躬耕陇亩”与自比管、乐对比,设置悬念,而后以徐庶推荐,刘备“遂诣亮,凡三往”强化悬念。再引出俩人对答,通过诸葛亮提出的策略显示诸葛亮的高瞻远瞩和雄才大略,完成对诸葛亮形象的塑造。文章在起伏中推进,在矛盾中展开,刘备和诸葛亮的一问一答是本文中心,对话中提示两个人物的思想性格,更使文章生动严密。 五、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从各方面描写诸葛亮这个中心人物,是本文最主要的写作特点。开头一段写诸葛亮隐居,从正面写他的不凡抱负;徐庶向刘备推荐,则是从侧面表现。刘备与诸葛亮问答的过程是从正面通过人物自己的行动和语言塑造形象,而刘备三顾茅庐,密谈后“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不悦后,刘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的回答,都从侧面表现诸葛亮的非凡才能。全文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互相照应,使诸葛亮人物形象亲切可感,这是文章的成功之处。 六、简洁生动的语言 课文语言简洁流畅,生动准确,朴素自然。 如刘备对诸葛亮隆中决策的反应只用一个字“善!”便将刘备的感动,敬佩、赞叹之情充分表达了出来,真可以说是惜默如金。又如,在《三国演义》中用了那么多篇幅描述三顾草庐,而在《三国志》中仅用了五个字:“凡三往,乃见。”刘备的思贤如渴,虔敬、殷勤,诸葛亮的自尊自重,清高自许,谨慎持重的心理、神态、身份特点都概括天遗地表达出来了,真是言简意赅,一字不可增删。此外,文章中不少字句如“天府之土”、“挟天子以令诸侯”、“犹鱼之有水也”等富有生命力的语汇一直流传至今,脍炙人口 教学设计示例 一、备读,内引激趣 1.以中国古代智者谋士的故事引出诸葛亮,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2.学生交流自己从文学作品、民间传说、影视戏剧中了解的诸葛形象,可讲故事,可说成语,可谈典故,为下一步自读做好充分准备。 二、初读,感知课文 1.对照注释疏通词句,了解文章大意。 2.通过自读,基本熟悉文章的内容。 3.师生同读,通过范读、齐读,规范字音、句读、语气。 三、诵读,思考问题 1.根据课后习题一,明确自读要求。 2.学生诵读,全面理解文章内容,并用原文回答问题。 四、品读,探究交流 1.以小组为单位,质疑解难,鼓励学生对一些重点语句进行探究,品味,通过自主学习、自主发现、自主交流,为进一步探究做好准备。 2.设置问题,进一步交流:你如何评价诸葛亮,请说出自己的理由。 五、研读,比较延伸 参考问题: 1.诸葛亮是如何分析形势的,他怎样一步步通过说理提出策略的? 明确:天下形势——对曹操,不可与之争锋;对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对荆、益二州,可夺之。三步走战略——主攻荆州;夺取益州;联吴灭曹,统一全国。 2.既然是写诸葛亮,为什么要花笔墨写徐庶、张飞、关羽等人? 明确:对诸葛亮言行的描写,既有正面的,又有侧面的,使人物形象丰满。徐庶有引出情节的作用,关、张二人又埋下伏笔。 3.本文对我们写作文有何启发?自由发表看法。 4.鼓励课后通过图书馆、网络等多种渠道,对文中涉及人物进行了解;阅读《三国演义》,研究“三步走”战略在小说中是如何演绎的。 (解说:若想达到“缩小距离,贴近学生”的文言文教学目的,则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对三国故事和已有的文言文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使学生产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必须充分尊重学生在诵读认知、体会感悟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体验;必须充分引导学生在自我解读、产生认同感基础上对文章写作方法的掌握。为此,以上“自读程序”的设计力求突出学生参与、探究、发现的自读会读能力,力求达到师生平等、合作、和谐的教学效果。)《隆中对》教学设计示例 2 设计思路: 1.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发现问题,疑难字、词、句意的理解,可以放手让学生在自学中发现问题,互相讨论后,教师精要讲解的方法学习。 2.诸葛亮提出的策略是学习本文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教师应通过设计带有启发性问题的形式,让学生讨论分析来解决。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1.疏通文意,准确翻译课文,解决书后练习二。 2.深刻体会诸葛亮在课文中表现出来的性格特点。 二、整体感知 这篇传记,记叙了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生平事迹片段,反映了诸葛亮 的雄才大略和高度的预见性,以及刘备渴求贤才的谦逊风度。 介绍作者,初步了解陈寿的创作风格。 接着教师范读课文,注意正音、正字。 然后学生跟读课文,掌握句读。 下面借助工具书和课文下面解释,学生边读边译,教师点拨重点词句。 三、讨论分析 教师设计问题学生讨论。 (1)文章每部分的内容。 (2)三节之间的关系,详写了哪一内容。 (3)分析诸葛亮的人物形象。 归纳得出答案: (l)第一部分(l)写诸葛亮隐居隆中和不平凡的政治抱负。 第二部分(2)写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 第三部分(3-5)叙述诸葛亮在隆中向刘备提出的对策。 第四部分(6)写“隆中对”的余波一一关、张不悦。 (2)第三部分写得最详,因为第一、二、四从侧面烘托诸葛亮,而第三部分隆中对是正面描写。 (3)诸葛亮是为了使刘备能欲信大义于天下提出了联吴抗魏的策略,可见他是历史上的一位杰出卓越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7

因为他真的实现了,如果不实现,那叫纸上谈兵。

而且战略上,几乎是面面俱到,所有细节都注意到了,也有应对之策。

另外就是前瞻性,给人一种思路,一种可行的办法。而大部分人,还在频于奔命,局中所困。

最后起到下决心的作用,就是鸡血篇。就是说遇到问题不怕,长远看来困难是暂时的,这么走,一定会成功。

8

诸葛亮乃英雄造时势之不世之才也,曹操为英雄时势造!看低诸葛亮的世人都看不清事物本真!

隆中对是诸葛亮开山之作,奠定了未来三国格局,他以一己之力对抗历史趋势,是具有悲剧性的超级雄才,古往今来做到此点的英雄人物可谓凤毛麟角,所以注定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人物,犹如逆水行舟,力挽狂澜于既倒,难度系数远超魏、吴,曹魏顺流而下,自然更容易水到渠成。

抛开历史背景来单看个人能力和成就,诸葛亮真算千古风流人物也!但历史不可以抛弃,所以我们更会看到伟大人物的悲剧性!

9

为什么说《隆中对》是第一谋?因为诸葛亮帮着刘备成功了。如果没有成功呢?当然是默默无闻,其实和《隆中对》相似的计策还有几个。

其中包括鲁肃为孙权定的政策,郭嘉也曾为曹操定过计谋,尤其是东吴的甘宁,他曾经向孙权献过《隆中对》相近的对策。甘宁把孙权说的抚掌大笑,说得了一位文武双全的大将。

《隆中对》其实是天下大计,应该很多人都知道,也不可能是一个人想出来的,应该是大家讨论出来的。最关键的是在于实施,执行力是最重要的,主意好想,成功很难,需要一步步的去做,而且往往功败垂成。

诸葛亮自己在出师表中也说了,诸葛亮做事很谨慎,刘备很放心。因为做事谨慎没问题,诸葛亮谨慎了一辈子,所以成了大事。什么叫谨慎?就是想的比较全面,不留死角,就是思想缜密,就是现在的做题不容易出错。

所以《隆中对》被称作第一谋没问题,只不过诸葛亮提出的最有名,而且实现了,而其他人没有实现。提出意见和实施意见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就像现在的制造业的重要程度一样。

10

隆中对不仅是三分天下的概念而已,而是一整套复杂的战略。就凭当初刘备的破实力,能出此奇谋并全部得以实施,孔明惊为天人。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