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国治作为大清云南巡抚,奉诏暗中监督吴三桂,发现吴三桂明里向康熙要农具要安家费,暗地里反象毕露,他让钦差莫洛化装成马帮逃往京城报信,为何自己不带一双儿女一起逃走,而是返回巡抚衙门,杀死一双儿女,然后平静去见吴三桂,自寻死路呢?
一、朱国治作为康熙在云南的最大眼线,一举一动全在老奸巨猾的吴三桂监督之下,逃无可逃。
“三藩"中数吴三桂地位最高,封为“和硕"亲王、平西大将军,辖云贵,是标准的土皇帝。两省官员由他任免、税收供他使用,朝廷每年还要从其他各省拨给二千万两,相当于国家总收入的一半。吴三桂采买大批军械马匹,给手下将校的儿子和地方权贵讲授兵法,培养年轻军官。还经常在少数民族地区挑起战争,以示吴家军的存在价值。
康熙十二年,平南王尚可喜请旨回辽东老家,想让儿子尚之信袭爵,康熙同意他回家,但不允他儿子袭爵。吴三桂的儿子、大清驸马吴应熊把在京城得到的情报火速送到昆明,吴三桂给康熙送来请求撤藩的奏折,投石问路,耿精忠也来凑热闹。
康熙力排众议,三藩撤藩要反,不撤他们也要反,既然迟早要谋反,不如我们先发制人。朱国治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到云南的,明为巡抚,实为监督。现在吴三桂要造反了,必然也要先发制人,绝不可能让朱国治去京城通风报信。
朱国治如和钦差莫洛一起逃跑,必然的后果是被时刻监视自己的吴三桂一起捉住,最终两人手牵手,共赴黄泉!这样朝廷就不能在第一时间作好平叛的准备。
二、剧中的朱国治既然食清君俸禄,必忠清君之事。作为封疆大吏,国治深知自己守土有责,如弃官逃跑,一是成了贪生怕死之徒,有负儒家教诲,二是定会受到清廷《律法》制裁。
三、朱国治不杀一双小儿女,这一双儿女定会落入吴三桂之手,成为人质。吴三桂定会折磨他们,以逼降朱国治。
吴三桂一旦扣下朱国治这双儿女,定会以他们为“奇货",威逼朱国治投降。如投降,朱国治失节;如不降,吴三桂这等无父无君之人,定会绞尽脑汁折磨孩子,这是朱国治不愿看到的!既然朱国治毅然决定“捐躯赴国难",儿女难逃敌手,与其让自己的小双小儿女被吴贼当着自己的面百般折磨,还不如自己下手,免得自己万一心太软、心太软,两腿一软,一失足成千古恨。
四、朱国治杀一双儿女,体现了朱国治对清廷的孤忠。
在封建王朝,既然做了清的大臣,相当于处子嫁人,当从一而终,朱国治既食了清的俸禄,打算一家老小以性命相报,这本是忠臣的表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