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立场的问题,简单概括就是有儿子的为了儿子反对,没儿子的为了丈夫反对,就算不为了丈夫和儿子,篡位成功她们要和家族一起背负千古骂名,篡位不成功面临的就是满门抄斩。
一来,古代女子后冠夫姓,出嫁从夫,夫死从子。二来,一旦权臣亲爹登基,自己从皇后变公主地位下降,而且尴尬,如有子女,估计都很难活命。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这些抗议家族权臣谋逆篡位的女子都是封建社会深明大义,忠贞节烈的典范。
这里简单说两个例子,一个是王莽的女儿王嬿,一个是曹操的女儿曹节。
篡位乱臣王莽之女是汉平帝的红颜知己,至死忠于汉王朝
公元前1年,汉平帝登基的时候才9岁,朝政被王莽把持,等他十二岁那年(公元4年),王氏被立为皇后。),王莽就让自己的十三岁的年幼的女儿王嬿当皇后,以便自己统揽朝政大权。
王嬿早就对于父亲王莽所作所为不满,尤其是她的哥哥都被父亲活活杀死,使得她既悲伤又恐惧。
父亲让她小小年纪去做皇后,她不敢违抗,但是心地善良忠厚、忠贞不渝的王嬿很快与丈夫平帝相处的很融洽。
平帝身体不好,原来平帝生下来以后,便患有“肝厥症”, 说不定哪一天就会逝去,王嬿为此十分愁苦。
随着平帝与王莽的冲突越来越激烈,王莽不许平帝的母亲卫姬与他团聚,还杀害了平帝的舅舅一家,以防止他们成为新一派的外戚,平帝怀恨在心。王莽一不做二不休,索性毒死了原本就病弱的平帝,立两岁的刘婴为帝。
王嬿年仅十五岁就当上了太后。
公元8年,王莽篡位自立为帝,王莽篡位之时,太皇太后王嬿怒将玉玺摔在地上,传国玉玺会从此就缺了一角,后来只能用黄金镶上。
王莽登基后,王嬿被封为“黄皇室主”,她一直哀悼怀念丈夫平帝,并且对父亲的行为痛斥不已,多次强烈屡次拒绝了父亲安排给她的相亲计划。
公元23年,绿林军攻入长安,杀死王莽,点燃了宫殿,王嬿不肯逃走,怀着对平帝的思念和对汉室的忠烈,走进火海。
后来晋长安县令潘岳在《西征赋》中是这样评价她的:瞰康陵之孤坟,悲平后之专杰,央厥父之篡逆,蒙汉耻而不雪,激义成而引决,赴丹焰以明节,投宫火而焦糜,从灰熛而俱灭。
奸雄曹操之女对刘协死心塌地,坚贞不屈
据《三国志》记载,“五月丙申,天子使御史大夫郗虑持节策命公为魏公……秋七月,始建魏社稷宗庙。天子聘公三女为贵人,少者待年于国。”
没错,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进位为魏公的曹操权势达到巅峰,他一下子把三个闺女曹宪、曹节、曹华都一起送进了皇宫,嫁与汉献帝刘协为贵人。
曹操此举看似迷惑,其实就是安排闺女们去宫里监视刘协的,顺便还能表表姿态安抚一下皇帝和朝臣。
曹氏三姐妹进宫不久之后,皇宫中发生了一件大事,伏皇后参与叛曹事件被诛杀,曹节一步登天当上了东汉王朝的新一任皇后。
但是曹操万万没想到,曹节倒戈了,她与汉献帝刘协这个末路天子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曹操有几次针对汉献帝的动作,都被曹节不动声色地化解掉,她保护了汉献帝。
因为曹节的行为也没有影响曹操在前朝的动作,所以曹操也没有计较。知道曹操临死前他已经为接班人曹丕扫清了登基前的所有障碍。
野心勃勃的曹丕效仿昔日王莽禅让旧事,多次威逼汉献帝写下禅位诏书。在“三让三辞”之后,曹丕“无奈”同意献帝退位,当他去找妹妹曹皇后索要玉玺的时候遭到了曹节的激烈反抗。
据《后汉书》记载,“魏受禅,遣使求玺绶,后怒不与。如此数辈,后乃呼使者入,亲数让之,以玺抵轩下,抵,掷也。轩,阑板也。因涕泣横流曰:‘天不祚尔!’左右皆莫能仰视。”
但是大局已定,曹节最终的反抗就是和王氏一样将玉玺狠狠摔在地上,大骂曹丕,诅咒曹丕的政权不得长久。
曹丕篡位称帝之后,汉献帝刘协降封山阳公,皇后曹节封山阳公夫人,把他们赶到河内郡山阳县生活。就这样,曹节和刘协在自己的领地内,做回了一对寻常夫妻,他们开办医馆和学校,过的还算不错,很受当地人爱戴。
曹丕总算对妹妹还不错,曹节和刘协平淡地度过了自己的后半生。
“自后四十一年,魏景元元年薨,合葬禅陵,车服礼仪皆依汉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曹节虽然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但她却坚持住了自己的立场。对于曹节之气节,毛宗岗曾赞道:“曹后之贤,殆将与伏后、董妃并列为三云。”
综上所述,能让精明的权臣送进皇宫的女儿,都是出类拔萃的好女儿,她们不仅聪明,而且也受封建礼法教育约束,站在她们的角度来看权臣篡位根本一点好处都没有,她们反对的才是正常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