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看到这个问题,第一反应就是打开自己的微粒贷看了一眼,感觉也没什么特别之处,这几年也使用过几次,周围的朋友也有很多人使用过微粒贷,并没有题目之中所说的“无人问津”!

也许是因为微信的微粒贷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使用的吧,毕竟它是白名单邀请制,只有收到邀请的人才有机会去使用,而收到邀请的人目前为止对于整个微信用户来说还不足十分之一,也就是说10个人之中顶多有1个人会有微粒贷。

不过细心的人或许会发觉到近几年周围的人拥有微粒贷的是越来越多,这是一件好事,毕竟目前网络之中能够比肩微粒贷的除了支付宝的花呗借呗之外,几乎就没有了,多一个微粒贷,就多一个选择,也多了一份额度,在我们需要周转的时候,可以及时的获得帮助。

微信的微粒贷这几年逐步扩大了邀请力度也是有原因的,因为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微信永远都有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就是我们熟知的支付宝,支付宝这几年来可以说是十几亿的红包撒着就没有停止过,不论是花呗还是借呗的用户量均已经早早的突破了一个亿,甚至已经接近三四个亿的水平了,这对于微信来说形势是非常严峻的,为此微粒贷曾一度的大放水,众多用户享受到了福利,不过尽管如此,微信的微粒贷与支付宝的同类产品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微 粒 贷:一贯秉承白名单邀请制,收到邀请的用户才有机会使用,而这个邀请制也是很多人心中永远的痛,尽管自己的资质再好,没有被邀请,也是连入口都找不到的,

而 备 用 口 袋 属于主动出击申请制,互联网信用分559分以上才行,慢慢移动步子到微信之后的, 备用口袋 公众平台申请,最高20万,不上看征信的特性备受用户喜爱。

蚂 蚁 借 呗:芝麻分600分以上即可使用,虽然明面上门槛很低,但是实际上也是需要一定的信用记录才有机会开通的,例如花呗的使用情况,如果花呗使用良好的话,在花呗界面就会直接出现借呗申请的入口,获得额度之后,在自己的支付宝主页就会直接自动显示蚂蚁借呗的入口。

我们避过去微粒贷和蚂蚁借呗不谈,拿腾讯金融和蚂蚁金服相比,对于腾讯金融来说,踏入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时间毕竟有所短缺,不像支付宝自创立之处就深耕于此领域,专一研究十几载,不论是技术方面还是用户量的积累方面都是腾讯金融所无法匹敌的,而如今的支付宝更是摇身一变成为了蚂蚁金服的主打产品,成为了重点发展对象。

可以会所腾讯金融想要达到蚂蚁金服的水平还需要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微信想要赶超支付宝,要走的路将会更长,虽然微信现如今的微粒贷、周转以及近段时间抄的沸沸扬扬的微信版“花呗”,但是支付宝能够拿得出手的更多,不论是花呗,还是借呗,甚至网商贷、备用金等均是已经相当成熟且被众多用户认可的产品。

那么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呢?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额度是什么样子的呢?欢迎留言讨论!

最佳贡献者
2

先说说微粒贷大致情况。15年5月在QQ上线,9月在微信上线,是一款纯线上个人小额信用循环消费贷款产品。16年便将最高额度由20万提升到30万,正巧支付宝借呗也是最低500元,最高30万。

所以就很明显了,腾讯出微粒贷其实就是跟借呗杠上的。可惜不巧,阿里巴巴旗下有支付宝,一个专门用于金钱交易和理财的软件。而腾讯没有,微信和QQ都是社交软件,在社交软件上嫁接贷款功能,这是个专业人该做到的事情嘛?如果这样都行,那么借呗就该出现在淘宝首页的推荐栏,滴滴也可以出个然后捆绑在搜索下方……

其次,微粒贷里的授信额度与实际额度大相径庭,显示出来的都是高额度授信,让人觉得:哇。像我这样的人都能有这么高的额度授信,稳。结果呢,实际额度却低得要死。这一点让很多用户的前后落差之心呼之欲出,基本过后就是选择荒着了。

再则,更让网友表示无语的是,微粒贷的评估标准是腾讯多年来积累的社交数据及央行的个人征信数据算出来的。也就是说,在用户授信时,平台后自动评估该用户在整个腾讯体系产品内的数据!对,是全部,因此问题也就很明显了,不同渠道的评估标准是不尽相同的,而且微粒贷并没有给出明确的标准。导致大批用户一直都是在跟微粒贷公众号作斗争,最后被“综合评定不通过”……那授信额度是为了做什么,赠我空欢喜嘛。

因此,无人问津还是有原因的,从上线的位置和体验情况都充分的反映了,腾讯开启微粒贷钱是准备好了,技术还没完善。

更多优质内容,请持续关注镁客网~~

3

并不是不想开通而是想开通又开通不了,腾讯给出的白名单邀请制限制住了大部分用户,把大部分用户拒之门外,看看身边的朋友有几个开通 了微粒贷的,我是找不出几个,之前我也没有,我是一个平时很依赖微信支付的人,也许是这个原因吧,去年开通了微粒贷。


据统计微信用户每天活跃量都达到了10亿多人,可偏偏微粒贷不温不火,1亿多人的开通,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这完全拜邀请制所赐。

微粒贷自2015年推出以来就一直采用白名单邀请制,开通看运气,很多用户都说腾讯不公平,跟中彩票一样。还好微信里 千汇周转 的强势介入,婉转了微粒贷因邀请制带来的不利局面,人人都可申请,也是微信里最先利用(公-众)平台开发的产品,跟微粒贷一样30万的额度也是很具有吸引力,长期用微信的网友都知道。


很多想开通微粒贷的网友表示:那难道就这样等待下去?在这里我想说等待那肯定是必须的,运气很重要,我们要做的是尽量提高几率,至于开不开通反正不是我们自己说了算,怎样提高几率?我说出我自己的一些经验;

1.微信支付,我们出门购物可以用微信支付,买菜,买早餐、日常消费都可以用到微信支付,现在线下实体大部分都提供二维码,只要微信扫一扫就可以了,很方便。

2.订购微信第三方服务,我们外出有时候要用到滴滴打车,有时候还会用到美团外卖,购买飞机火车票都可以用微信来完成,就在微信支付页面里的第三方服务。

3.买腾讯理财,这个很简单,微信零钱是我们平时消费的主要支出途径,现在微信推出零钱通,我们可以把零钱存到里面,可以赚取利息,付款消费的时候也可以直接扣。

4.生活缴费,微信里的生活缴费我们可别忘了,可以绑定水电的户号,油卡的卡号,绑定之后,以后我们就可以直接在里面进行缴费充值了,非常方便。


对于开通微粒贷而言,我们做的最多的也就是增加几率了,其他都得听天意,微信用户十几亿,微粒贷却只有1亿多的用户,怪只怪开通太难啊,不是不想走进大门,而是这大门打不开啊,网友们觉得是不是这样的道理呢?欢迎留言讨论。

4

微粒贷无人问津,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微粒贷采取邀请制,部分人想开通却被拒之门外。

第二、微粒贷授信额度与实际使用额度不对等,比如说你有五万额度,但是你可借额度可能只有四万。

第三、微粒贷是上央行征信系统的,借一笔上报一笔,这点是好多人不用的最主要原因!

第四、支付宝的借呗比较受大家欢迎!

其实,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微粒贷会影响征信,这就导致好多人不敢轻易用!

5

这都啥说法,太扯了。微粒贷我上次听说的用户也有九千万了,属于民营银行里做得最扎眼的明星业务。

逻辑上大概就是优选了十分之一用户,提供给对方贷款额,根据个人的各种信用值、使用记录频次等,提供不同的贷款利率。这搁哪个银行的信用卡中心不得眼气到哭啊。

资金来源怎么办?自筹的少,否则自有资本金根本扛不住飞速增加的业务。一般是走联合贷款模式。早期好像只选了一家城商行。虽然大家所知的联合贷款普遍都是针对某家大公司,大家为了集体抵御风险才采取了联合贷款。但从联合贷款的条款中抠,即使是小额贷款,也不是不可以联合。

现在就更容易拓展了,合作伙伴遍及全国城商行,对于城商行来说微粒贷用户是极其优质的贷款资源。只需要提供资金,剩下的解决方案微粒贷自己就可以搞定。

6

为什么没人用?因为微信连我都没推送啊,你别笑,我说的是事实,我以前在微信理财通理财最高接近10万元,(后来没存上10万,因为感觉在理财通搞这么多钱,自身价值得不到体现,还有就是重要一点理财产品没有蚂蚁财富多)我在理财通近10万的资产,微信都没给我来个邀请开通微粒贷,是的,我是不需要贷款,但是这也是对老客户的尊重吧!我2012年就从QQ转移到微信,可以说看微信一路成长的

而我在支付宝才投资几万就邀请我开通了花呗和蚂蚁借款,你说微信和支付宝是不是有区别,个人感觉还是支付宝靠谱些,毕竟是做移动支付出身,微信定位还是社交领域,

就说支付宝开通花呗以后,我很长时间没用,我还是用原来的信用卡消费,因为我原以为花呗只是网购用的,直到有一次出门忘带信用卡,钱包里没多少现金,店铺老板提醒我可以用花呗支付,抱着试试看态度,没想到付款成功,而且和信用卡还款方式一样,从此出去逛街爱上了花呗,信用卡嘛买大件商品才用到,

你看原来我从不懂花呗到使用花呗,这才多久,这说明什么,说明用户体验过程不是一直僵化不变,而是随时都有变化,我们作产品绝不能死搬硬套,你面对的是人,而不是机器,是人都会改变!所以产品设计要根随用户思维

回到这个话题,微信最开始定位是社交,而不是理财投资,所以产品设计上就没有专业理财app做的好,用户体验感觉很重要,像我对微信感觉就是看公司公告和同事交流用,至于理财嘛,还是支付宝习惯些!




7

我是信贷从业者,也接触了不少客户,能开通微粒贷的确实少之又少,网上很多人说如何如何理财可以比较容易受到邀请的,我相信肯定也有很多人试过,不过我觉得最后能开的肯定也只是少部分,大数据时代,要是你的信用及人脉,能达到系统受邀请的条件的话,不至于你理财才会给你开通,,腾讯拥有的我们个人的数据太完全,你每天去哪?做什么?接触怎么样的人,个人消费能力多高,收入水平多高,做什么工作,信用如何,我觉得这些腾讯完全可以依靠大数据评估到比较精确的。对于腾讯微粒贷的要求我个人觉得,我们普通人很难达到受邀请的机会,比较容易受邀开通的基本上都达到收入比较稳定,征信良好,信用卡不属于常年空卡,没有消费陋习之类的,才会比较容易受到邀请开通,因为之前接触的几个客户几乎都是这种类型的,而且额度相对比较高一些。我有的朋友也有开通不过额度都是八千一万五这样的,没什么用。

在这里提醒下哦网上骗子说有方法开通微粒贷或者支付宝借呗的,都是骗子,没那么简单,朋友们不要贪小便宜,容易上当受骗!

小编不是专家,回答不好,请各位网友多多指教!如果我回答的对你有用处帮忙点个赞哦!谢谢??

8


从用户数来说,微信用户确实多于和支付宝用户数,但实际上差距没有想象中那么大。根据腾讯2017年的财报,微信用户数在9.3亿左右,其中有5亿以上的用户使用过微信支付。而支付宝最新的用户数,大约是8亿,其中国内用户6亿,国际用户2亿。(这个数量级确实让我惊讶,但数据来源绝对准确。之前印象一直都还停留在2016年的5亿国内用户,但想不到过去一年支付宝用户数在已经具有庞大体量的基础上依然有如此巨大的增长。) 所以,当前支付宝的用户数不见得比使用微信支付的用户数少,甚至还有反超的可能性。

在用户数基本相同数量级的情况下,我们再来比较借呗和微粒贷这两款产品目前的规模。有据可查的,根据2017年微众银行公布的年报数据,微粒贷成立一年的贷款规模大约在1900亿左右,授信用户超3000万。而同期,蚂蚁借呗成立十个月的放贷规模突破3000亿,授信用户超过4000万。相比之下,借呗无论从授信用户数、贷款规模和发展速度上确实都要高于微粒贷。

那么究其原因。个人有三点分析可以分享。

首先,借呗依托蚂蚁金服,拥有自己的信用体系——芝麻信用。芝麻信用的商业应用,为互联网用户的经济行为提供了完善的记录和参考。再加上来自阿里系的海量交易数据和支付宝的资金往来记录,以及通过支付宝小程序应用授权获得的用户职业、社保、房产等其他信息,可以将用户形象、消费能力,收入水平等重要数据等塑造成完整且健全的授信模型。任何支付宝的用户都可以通过这套模型获得对应的芝麻信用分,并综合信用分和其它信息,得到对应的借呗额度和利率水平。正因如此,得益于阿里在消费、金融领域相对完善的生态建设,借呗在用户的获取上显然要比微粒贷容易得多。微信虽然背靠9亿用户,但在具有金融价值的用户信息获取和整合上,却明显处于劣势,主要还是依赖人行征信系统等传统的第三方征信体系,与互联网行业和用户的契合程度相对较差。

其次,相比支付宝金融起家的背景,社交起家的微信,在用户信任层面要弱于前者。微信的金融产品主要还是依附于微信的流量入口,过于简单的支付流程和产品设计,虽然能够大大提升用户使用的便利性;但对于金融产品来说,却同时也丢失了最重要的安全性。纵使微粒贷在实际风控中采取了大量措施规避盗用等风险,但是直观的使用认知产生的错觉,让用户产生自然的心理屏障。因此,用户在使用微粒贷的谨慎程度上要高于借呗。不仅如此,微信支付在规模性支付(可以产生收益的大额支付)的市场份额远小于支付宝,和微信的社交产品属性也不无关系。

除此之外,对两款产品放贷资金的来源进行比较也能看到不同点。相同点很明显,不论微粒贷还是借呗,都采用了自有资金开展出借业务+银行合作放贷的模式。但自有资金出借规模受监管控制,最高大约只有资本金的2.3倍,显然都不能满足这两款产品的放贷需求。因此,还必须借助与银行合作,共同开展贷款业务,由银行向用户发放贷款,借呗和微粒贷为银行提供通道和用户,双方共担风险,共享收益。从过去一两年的表现来看,借呗和微粒贷在不良率上的表现甚至比银行更加优秀,这也让这种合作模式目前呈现越来越深化的趋势。

不同点是,借呗为了进一步提高贷款规模,还以蚂蚁金服为背书发行了大规模的ABS以获取低成本资金。借呗ABS主要是以小额分散的“债权”为基础资产,打包并进行资产证券化,由于资产的债权分散、金额较小,违约概率符合大数定理,所以实际上是一款较为安全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在场外市场交易时深受机构的青睐。据估计,借呗的ABS保有量大致在1200亿左右。但这相当于是抵押借据向机构借款,并用于放款,实际上就是资金加杠杆的行为,存在一定金融风险,因此近期也受到了监管关注。最后的结果是,借呗ABS不会暂停,但规模肯定会有所缩小。而在ABS市场上,目前还暂没有看到财付通或微信支付大举铺开的身影。

另外还需说明的是:以ABS募集放贷资金作为容易受监管控制,并且是需要支付资金利息的融资手段,存在一定经营风险,同时也是三种放贷资金中风险最高的一种。在前两种资金充足的情况下企业一般不会选择采用发行ABS进行融资。这说明借呗贷款规模的迅速扩张,已超过了自有资金和合作银行资金的资金规模,蚂蚁金服不得不采用发行证券化资产包的模式向金融机构借款以发展业务。这也从侧面反应出,借呗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可能都要好于微粒贷。

以上三点,就是个人认为借呗比微粒贷发展更好的原因。简单地说,就是,一,以芝麻信用为主的信用体系让借呗获取用户和评估授信更加容易;二,支付宝的金融属性比微信的社交属性更容易获取用户对于金融产品的信任;三,蚂蚁金服通过发行ABS让借呗获取了更多的金融机构借款用于发展贷款规模。

9

用户习惯

很正常,支付宝是支付工具,微信是社交工具,从属性上,用户也更愿意把钱放在支付宝里。虽然微信支付也有支付场景,但用户惯性还是喜欢把大多数钱放在支付宝里。

所以支付宝的支付场景更丰富,理财渠道也多,用户也愿意去挖掘它的一些平台新产品。余额宝,余利宝,包括支付宝上很多理财产品,保险产品,都是用户自发安利的,口耳相传,我妈就是被我姨安利的,此前无论我怎么跟她说,支付宝很安全,让她使用,她都不肯,但是我姨告诉她怎么用,她立刻往里面存了些钱,每天打开看收益。

而微信,则更多是承载了社交和娱乐场景。最多在里面放个几百块,发发红包。至于微信里的理财产品,入口隐藏太深,普通用户根本难以发现。微粒贷我还是偶尔听朋友说起才知道的,也没有看见它的推广,身边也没有像余额宝一样有大量用户使用。


微粒贷使用门槛高

微粒贷使用是有一定门槛的,不像花呗、借呗,保持一定的蚂蚁信用积分就能开通,微粒贷需要有白名单用户邀请,也就是平台认可的优质用户邀请你,你才能开通。

而要获得这个白名单,不那么容易,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信用良好

就是微信、QQ用户贷款、信用卡等正常还款,没有不良记录。

2、实名认证

财付通、微信、QQ已经通过实名认证。

3、购买腾讯理财产品

就是通过财付通、微信支付,购买过腾讯系的理财产品。

4、在腾讯旗下软件消费

微信红包、微信支付、QQ红包、QQ转账、QQ会员购以及和腾讯系产品,比如京东的消费记录。

别小看这些条件,能满足的别说微粒贷了,放到银行贷款领域,也算优质客户了。所以说,微粒贷它是自身有意识地进行筛选,为平台筛选优质客户。毕竟腾讯不像阿里,要为电商业务服务,将平台门槛放低。对腾讯来说,一个优质客户产生的收益,抵得上十个普通客户,毕竟坏账风险也算成本损耗。


不过,金融这块蛋糕,互联网企业都不想放过,京东、苏宁都在做自己的金融平台和支付工具,银行等传统金融企业也不肯轻易将这块市场拱手让人。腾讯已经拿到了一张船票,凭借腾讯系产品潜移默化中发展用户,也不失为一种方式。

毕竟整体经济不好,地主家也没余粮,良性发展才是王道。


我是吴怼怼,虎嗅、36氪、钛媒体、产品经理等专栏作者、前澎湃新闻记者,专注互联网科技文娱解读,更多深度解读,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

10

首席投资官评论员王天天:

微信确实有着极多的用户,据最新统计微信用户已经达到了9亿,但为什么微粒贷竞争不多蚂蚁花呗/借呗,其实原因有下列几条:


用户习惯

大家已经习惯了微信的社交功能,支付功能,也习惯了支付宝的金融功能,因为两者并没有很大的差距,一般一个人习惯了用蚂蚁花呗,蚂蚁借呗,就代表着已经大部分的个人负债已经在里面了,个人负债是一个循环,不是说想换一个借贷平台就换的。

而且支付宝在人们心中金融,借贷,理财地位更加稳固,大家更加愿意相信熟悉的支付宝,而不是不熟悉的微粒贷



微粒贷开放方式限制

微粒贷开放的方式限制太多,为邀请制,短期内根本无法普及,芝麻信用的评级标准并无法提供给微信来进行用户评估,相比之下,支付宝有芝麻信用,只要是没有不良记录的人,基本上每个人都可以用上蚂蚁花呗和蚂蚁借呗,只是额度不同,这一种方式把大多数用户拒之门外。



蚂蚁金服的强大

阿里巴巴的金融服务已经远远领先于腾讯,蚂蚁金服的强势,已经让马云和阿里的实力提升了一个大层次,所以无论是在金融圈,还是在普通民众心里,蚂蚁金融服务的地位不可动摇,所以微信与蚂蚁金服的竞争会在长期处于劣势。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