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图书的印制不像今天,有很多商业出版社,它分为不同的渠道。
不同种类的书籍也往往由不同的渠道流传,并且有审核机制。
正规经学典籍以及非盈利性书目,主要是官修
古代从孔子时期开始,教育就有了一定的书目,比如孔子定了“六经”,就是用来教学用的教材。
那么,在大一统朝代里,这样在文坛地位崇高、关系重大的书籍往往由官府来修撰,这是明确记载于史书之中的。
从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来说,其“焚书”事件其实就是这样的一次整治。
在《史记》中有明确言论,李斯认为该焚毁的书籍有一个限定条件,那就是:
非博士官所职。
这就意味着,烧掉的诗书百家著作其实只是民间私下流传的内容,其质量参差不齐,容易混淆,所以在焚烧之列。而由“博士”官所管理的正版书目,是不在“焚书”令管辖之内的。
而从汉代之后,因为将儒家经典作为治国要略,所以儒家经典书籍的版本就是重中之重了。
编修经典,这是贯穿了整个封建时期的大事。
这件事情关乎国本,因为学习儒家经典是用来做官的,如果看了盗版书籍,很难通过考核不说,即使侥幸为官也很可能会出问题。
所以,国家要保证民间流传的经典是正版的。
但受制于经济条件,尤其是活字印刷还没有被发明之前,靠着雕版印刷、手工抄写等等方式。其劳动量是非常大的,官府和民间都没有时间去等待。
所以,这个时候就出现了一种叫做“石经”的东西。
即官府把他们整理过后的经典雕刻在石头上,做成类似“石碑”一样的载体,供人拓印,这样一来就方便了很多。
从汉代开始到清朝结束,几乎每一代都曾经刻过石经,至今流传的还有七种:
熹平石经、正始石经、开成石经、蜀石经、北宋石经、南宋石经、清石经。
这些石经因为“十三经”是逐渐形成的,所以所刻书目数量有差异,至今都是残片。
而除了这些石经之外,一些非盈利性的大部头书目也往往由朝廷编纂,比如《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等,民间是没有这个财力、物力、人力去完成的。
小说、总集、别集等文学类作品,私修较多
民间也有一些从事书籍编纂、出版的机构,比如说一些藏书楼。
藏书楼虽然名为“藏书”,但其实也从事古籍整理的工作,它们将一些孤本、善本典籍编纂、修订,甚至加上一些注解,甄别版本,辨析源流,然后做出一个精品来。
经过这些“藏书楼”整理的书籍,质量就比较高了,也往往会付诸雕版,印刷传世。
而除了这些带有一些“理想性”目的的藏书楼之外,还有两种出版方式较为主流。
这些“书商”编书是为了卖钱,所以很多小说这类叙事性文学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传播的。
而书商们有时候也会做一些“文章”的集子,主要是科举考试的范文,有点类似今天的一些“作文集”。很多科举考生通过研究这些考场上的文章来应对考试,这也是一种非常热销的产品。
还有一些书商或收集当时名人的一些诗作,将其集结起来出版,比如南宋后期就有一个“江湖诗派”,其得名就是一本叫做《江湖集》的诗歌集子。
这样的出版物也会受到官府的审查,不是什么样的书和作品都可以流行的。
就像上文提到的那本《江湖集》,其中收录的很多都是混迹江湖中的诗人,比如刘克庄、姜夔等等,他们经常带有一种狂狷之气,批判性很重。
《江湖集》中有诗句被人认为是讽刺朝政,比如:
- 东风谬赏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 秋雨梧桐皇子府,春风杨柳相公桥;
因为这样的内容,书商陈起被捉拿,《江湖集》被禁,连刻板都被劈毁焚烧,并且诏令禁止士大夫作诗,史称“江湖诗祸”。
很多成名的文人都会在某些时间编写自己的文集,尤其在晚年的时候,会修正年轻时写得不好的作品,或者删去一些不适合收录的诗文,这样的集子一般都会在修订之后刊刻出来,用以传世。
古代文人尤为注重这些作品集,这是一件能流传甚久的大事。
而还有一些个人刊刻书籍是粉丝们自发完成的,比如李白的粉丝魏颢就是这样,李白在前面游山玩水,他听说了李白的踪迹之后就一路追赶,终于在广陵和其相遇。他也收录了不少李白的诗作。
李白诗作的流传,和魏颢这种粉丝有很大关系。
所以说,古代虽然没有现代这样的出版社,但有类似的机构来完成文学、文化的传播,其制度还是比较完善的。
未来在黑夜隐匿,于此静待晓光。
我是待晓儿,专注于文化的科普与解读,欢迎关注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