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代有图书出版机构。比如扫叶山房。

扫叶山房创始于明朝万历年间。创始人来自苏州洞庭的席氏家族。“扫叶”的意思源自古人说校书如扫落叶,随扫随落。

从明清到民国,这个出版机构刻印、出版的图书涵盖史学、文学、医书、文人笔记、通俗小说等。

席氏一开始是在苏州创业。到清末,席氏后人把扫叶山房发展到上海,以上海棋盘街北号为总店,另有四家分号。

清末民国初,扫叶山房开始采用西方传来的石印技术印行古籍。1952年,扫叶山房停业。

这个扫叶山房的创始人,是在购买到同时代藏书家、出版家毛晋(1599-1659)汲古阁大量书版的基础上开始家族事业的。

《水浒传》有个版本叫容与堂本。这个容与堂也是个书坊。

古代有民间的出版机构,同时也有官方的出版机构。比如大名鼎鼎的清代武英殿刻本古籍,这是皇家出版机构刊行的古籍。

最佳贡献者
2

古代在没有出版社、印刷厂、图书馆等等读书的基础设施时,能流传下来的文学作品其实也是有限的。

如果严格说起来,很多其实已经失传了。在印刷术发明之前,文献的流传基本都是靠手抄。

左思曾经写出《三都赋》,“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引得大家争相传抄,洛阳纸贵,连这样的名篇,大家都是靠手抄,可以想见,当时的文学传播还是依靠的是手抄。

当有印刷术开始,就有了刊印书籍的地方

出版这个词在古代是没有的,但是自从印刷术开始普及起来,刊印书籍的地方就已经有了。

古代有一种帛书,其年代可以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墨子·明鬼》有记载,“书之竹帛,传遗后世子孙”。

书籍在这之前还没有成为商品,到了西汉时,出现了书肆。

公元2世纪初,中国发明了纸张,使文字载体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书籍出版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条件。公元7世纪,中国发明了雕版印刷术,有了印本书,开创了书籍出版的新时代,正式的出版业开始出现了。

11世纪,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书籍出版业又出现了一次突破性飞跃。15世纪50年代,德国人J.谷登堡发明了以机械的方法用铅活字印刷图书,使出版业朝着工业化的方向发展。19世纪初,这种先进的印刷术逐渐传入中国,中国的现代出版业也随之逐步形成。

古代的文学作品多半还是口口相传,有些是书商为了卖钱,然后进行的刊印

据记载,我国最早的报纸始于汉唐,叫“邸报”,写在竹简和布帛上,但那个主要用于官方发布。

到了宋代才有了民间小报。而我国最早的图书出版社是出现在1897年,叫“商务印刷馆”。

古代的书商,把文人作品编集、印刻出来,卖给世人,获取收益。

不过,也不存在什么著作版权之类的,只有在民间流传了,就有人刊印出来。作者也不会追究什么责任的,而作者更是高风亮节,不会去要一分钱的。

古人重视“不朽”,其中“立德”是皇帝、孔孟等圣贤才能做成的,“立功”是达官显贵、王侯将相才有机会达到的,“立言”(留下文字文章),则是文人们都可能做到的,书商帮他们传播作品,帮助他们“不朽”,他们高兴还来不及呢。

总之,在古代能流传下来的作品,都是非常不容易的,特别是在浩瀚的文学海洋中,流传下来的也是沧海一珠。

3

亲,谁说古代没有出版社,古代有出版社,只不过叫出书人,或者叫书社罢了。而且,古代出书,只存在两个问题:

第一,古代出书,其实只要有钱,就可以了。

因为,古代出书,你需要刻版,印刷,这是非常费钱的事情,虽然不能说书就是黄金,但确实是比得上白银的。

所以,这就有一个问题,古代写文学作品的诗人、文学家们,都普通有钱,至少生活无忧。而且,最重要的是,人家都有一个专门进行出版发行工作的亲戚,或者熟人。

这个亲戚和熟人,也觉得给这个诗人和文学家出书,有利可图,至少有名可图,于是,他们出了。

为什么,很多特别有名的诗人、文学家,留世的作品不多,这个跟战乱,或者保存不当,也有关系。但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没有亲戚熟人从事出版工作。

第二,古代出书,小心出版后皇帝找你算账。

古代出书,出版前,肯定没有送审这一说。你想出,出书人,或者书社觉得好,就出了。

但是,出版后,要是有人买了看了你的书,觉得大逆不道,举报给皇帝或者皇帝身边的人,往往,诗人和文学家,结局就很差了。

孟浩然,考科举不中,就抱怨了几句,写了两句抱怨的诗,然后,被人举报给皇帝了,皇帝当时还是贤明的唐玄宗。结果,玄宗也不禁止他参加科举,但就是不让他中了。

结果,孟浩然,只能归家隐居了。

所以,古代文人的作品,还需要担心来自朝廷的打击报复。

4

古代当然有出版社,不仅官方有出版社,民间也有出版社。

在宋朝以前,图书出版主要靠手抄。比如唐朝有专门的官方抄书机构秘书省、弘文馆、集贤院等,这些机构雇用大量楷书手、拓书手、装潢工、熟纸匠等,完成图书的出版任务。民间也有坊刻,主要集中在四川、淮南等地。

宋朝时,雕版印刷术得以普及,又出现了活字印刷术,图书出版业更加兴盛。中央官刻最出名的是国子监,地方政府也争相印书。民间书坊林立,南宋陪都临安最多,有名可考的大型书坊就有20多家,成为宋朝全国最大的坊刻业中心。

明清两朝出现了新的趋势,就是私人刻书。明朝的私刻大多集中在江浙,而清朝自乾隆中叶以后,随着社会逐渐稳定繁荣,私刻亦急剧发展。明清两朝,民间的坊刻也十分兴盛,像南京、苏州、北京都出现了大量出版和经销图书的坊肆、书肆等,而且其中已经有了商业化和内部分工的趋势。

当然,在古代,文学和文化的传播除了靠官私各类图书出版机构,还有很多其他途径。

比如前面提到的手抄,就是一种被广泛采用的办法。因为即便是在官私出版印刷极其繁荣的明清,限于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局限,书籍以及书籍的刻印仍然是很高大上的存在,所以想要读到书,就得抄,而且越是优秀的文学作品,越会被大众广泛传抄,比如《红楼梦》就出现了很多种手抄本。可以说,直到改革开放前,手抄本一直是书籍传播的重要载体。

除了手抄,口口相传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古代识字率低,大多数老百姓会说不会写,没法手抄,但他们也有阅读的需要。怎么办?就靠口口相传。比如,古代的传奇故事、小说、话本,其实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靠说书艺人去传播的,就跟今天我们听故事、听评书一样。不仅如此,佛经的传播也主要是靠口口相传,寺院里的老和尚每天都要聚众讲经,他们基本不是靠经书,而是靠口传心授。

还有就是针对诗词的传播,通过书籍其实并非是最好的手段,而传唱才是最好的手段。因为在古代,无论是诗、词、曲,剧,最初都不是纯粹的文人产物,也从不靠文字传播,它们都会由专门的音乐人谱写成歌曲,然后通过街边的孩童、美丽的大姑娘小媳妇、商业化的勾栏瓦肆和青楼妓院的传唱,才得到广泛传播,进而被刻印成文字,传之后世。像宋朝柳永的婉约词,几乎是每出一首,都会引得大量歌女和艺伎的疯抢,因为柳永的词太出名了,谁先唱到他的新词,谁就会在当时的娱乐圈大火。

5

古代图书的印制不像今天,有很多商业出版社,它分为不同的渠道。

不同种类的书籍也往往由不同的渠道流传,并且有审核机制。


正规经学典籍以及非盈利性书目,主要是官修

古代从孔子时期开始,教育就有了一定的书目,比如孔子定了“六经”,就是用来教学用的教材。

那么,在大一统朝代里,这样在文坛地位崇高、关系重大的书籍往往由官府来修撰,这是明确记载于史书之中的。

从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来说,其“焚书”事件其实就是这样的一次整治。

在《史记》中有明确言论,李斯认为该焚毁的书籍有一个限定条件,那就是:

非博士官所职。

这就意味着,烧掉的诗书百家著作其实只是民间私下流传的内容,其质量参差不齐,容易混淆,所以在焚烧之列。而由“博士”官所管理的正版书目,是不在“焚书”令管辖之内的。


而从汉代之后,因为将儒家经典作为治国要略,所以儒家经典书籍的版本就是重中之重了。

编修经典,这是贯穿了整个封建时期的大事。

这件事情关乎国本,因为学习儒家经典是用来做官的,如果看了盗版书籍,很难通过考核不说,即使侥幸为官也很可能会出问题。

所以,国家要保证民间流传的经典是正版的。

但受制于经济条件,尤其是活字印刷还没有被发明之前,靠着雕版印刷、手工抄写等等方式。其劳动量是非常大的,官府和民间都没有时间去等待。

所以,这个时候就出现了一种叫做“石经”的东西。

即官府把他们整理过后的经典雕刻在石头上,做成类似“石碑”一样的载体,供人拓印,这样一来就方便了很多。


从汉代开始到清朝结束,几乎每一代都曾经刻过石经,至今流传的还有七种:

熹平石经、正始石经、开成石经、蜀石经、北宋石经、南宋石经、清石经。

这些石经因为“十三经”是逐渐形成的,所以所刻书目数量有差异,至今都是残片。

而除了这些石经之外,一些非盈利性的大部头书目也往往由朝廷编纂,比如《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等,民间是没有这个财力、物力、人力去完成的。

小说、总集、别集等文学类作品,私修较多

民间也有一些从事书籍编纂、出版的机构,比如说一些藏书楼


藏书楼虽然名为“藏书”,但其实也从事古籍整理的工作,它们将一些孤本、善本典籍编纂、修订,甚至加上一些注解,甄别版本,辨析源流,然后做出一个精品来。

经过这些“藏书楼”整理的书籍,质量就比较高了,也往往会付诸雕版,印刷传世。

而除了这些带有一些“理想性”目的的藏书楼之外,还有两种出版方式较为主流。

  • 一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书商”。

这些“书商”编书是为了卖钱,所以很多小说这类叙事性文学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传播的。

而书商们有时候也会做一些“文章”的集子,主要是科举考试的范文,有点类似今天的一些“作文集”。很多科举考生通过研究这些考场上的文章来应对考试,这也是一种非常热销的产品。


还有一些书商或收集当时名人的一些诗作,将其集结起来出版,比如南宋后期就有一个“江湖诗派”,其得名就是一本叫做《江湖集》的诗歌集子。

这样的出版物也会受到官府的审查,不是什么样的书和作品都可以流行的。

就像上文提到的那本《江湖集》,其中收录的很多都是混迹江湖中的诗人,比如刘克庄、姜夔等等,他们经常带有一种狂狷之气,批判性很重。

《江湖集》中有诗句被人认为是讽刺朝政,比如:

  • 东风谬赏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 秋雨梧桐皇子府,春风杨柳相公桥;

因为这样的内容,书商陈起被捉拿,《江湖集》被禁,连刻板都被劈毁焚烧,并且诏令禁止士大夫作诗,史称“江湖诗祸”。


  • 另一种是一些作者或者粉丝的个人行为

很多成名的文人都会在某些时间编写自己的文集,尤其在晚年的时候,会修正年轻时写得不好的作品,或者删去一些不适合收录的诗文,这样的集子一般都会在修订之后刊刻出来,用以传世。

古代文人尤为注重这些作品集,这是一件能流传甚久的大事。

而还有一些个人刊刻书籍是粉丝们自发完成的,比如李白的粉丝魏颢就是这样,李白在前面游山玩水,他听说了李白的踪迹之后就一路追赶,终于在广陵和其相遇。他也收录了不少李白的诗作。

李白诗作的流传,和魏颢这种粉丝有很大关系。


所以说,古代虽然没有现代这样的出版社,但有类似的机构来完成文学、文化的传播,其制度还是比较完善的。


未来在黑夜隐匿,于此静待晓光。

我是待晓儿,专注于文化的科普与解读,欢迎关注与交流。

6

古代有关出版图书的事,我们看看《儒林外史》是如何描写的,下面这段是匡超人的:

再看看另一位作家:王玉辉老先生

说明当时出版书籍是很方便快捷的。想当年“洛阳纸贵”是何等的辉煌岁月?

7

没有正规的出版社,但是有类似的,好像称作“书肆”。

在活字印刷出来前,都是手抄本,石刻临摹本……。民间自有爱好者收藏,大部分在宫中后院藏书阁。另外,文人喜欢四处游玩,走哪儿就留下印记(多数刻在山亭楼阁等)。

明清时期,有了刻经处,和出版社差不多吧。清末,才有书社。

大概如此,因为不是专家。

8

有的。只是不称"出版社″而已,汉以前为誊抄,多用骨、竹、木、绢等。汉时有了纸,就有了雕板(版)印刷,就有了″书坊"。宋有了活字印刷,文人自己出钱委托书坊把作品印刷卖,一是传播名声,二是印多了还挣钱!卷帙浩繁的四库全书也是誊抄的。即使到了民国还有抄书这一行当。如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就是替人抄书挣口饭吃!今人已体会不到抄书的意义了。

9

宋朝以后,中国就拥有了“出版社”——书局。

当时是科举制,天下的读书人特别多。书籍需求量极大。

唐宋时期以前的中国古代,读书人想要获得一本书很难,只能手抄,誊录。这就造成了文化流传的局限性。也造成了很多抄录的错误,不便学习。

印刷术发明后,特别是活字印刷得到广泛使用之后。书籍刊印的需求量大增。这样就应生出了相关产业——书局。

书局分为官办和民办。官办为朝廷设立的印刷部门。他们的任务是印刷统一的教课书籍,这样有利于天下学习的统一。

民办书局,就是大商人自己办的印刷公司,主要出版民间读物。清朝的“明史案”起因就和民办书局有关。

书局一直伴随着宋元明清四朝,历经千年。这就是现在出版社的行业祖先。

10

传抄、借阅、口口相传。

以为当时读书人不多,书也不多,就圈子里这些人,唐宋也才出了八大家。

搁现在一天出版多少种图书,经典好书也还是大家通过网络口口相传吧,时代变了,形式大抵还是那个形式。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