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国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如下:

一、英国通过华尔街摩根财团在美釆购军火,把美国金融家与企业家的命运同协约国紧密联系在一起。

犹太有一个古老的法则一当你欠下了一百元,你是债务人;当你欠下一百亿,情况恰恰相反。说白了,一战时英国欠了美国一百亿,英国成了美国的大爷。

美国最开始门罗主义盛行,即奉行中立政策,不参战,你协约国也好,同盟国也罢,我的眼里只有美元,只有生意伙伴,没有什么正义、非正义,我两头做生意,你们双方打得越热闹,我的腰包就越鼓得厉害。

协约国快撑不下去了,法国人将征兵条款的年限一再拖延,这让法兰西快流光它的鲜血,大英帝国则不断地扩大放债规模,花光了从诺曼王朝到温莎王朝所掳掠收刮到的全部黄金储备!对协约国而言,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有能力救它们命的只有美国,把美国拖到协约国的那艘四处漏水的破船上成为当务之急。

1915年,摩根财团成为在美采购军需品的代理人。财团收到英国五亿美元的订单,佣金是一千万美元,条件是军火资金由财团在华尔衔筹集,即借美国人的钱为英国救战争之急,向交战国贷款显然违背了真正的中立精神,美国人起先群起反对,但有钱能使鬼推磨,摩根看到了商机,不愿放弃这块到嘴的肥肉,在摩根支持者的反复宣传下,美国人下水了,毕竟财富唾手可得,鲜血却横流在地球的另一面。

协约国因为战争,从美国购买农产品、工业品、军用物资,进口量日益增加,这大大刺激了美国经济,美国银行家、军火商、大多数美国国民每个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美国财长麦卡度、美国继任国务卿兰辛都认为应该向协约国贷款,摩根财团以国债的方式向美国定购了五亿美元军火,国债很快被销售一空,美国又向协约国提供了30亿美元的贷款,英国这个垂死的病人由于美国输氧缓过气来,美国担心协约国减少进口会引起美国“生产缩减、工业萧条、资金闲置、金融混乱及劳工骚乱”,只得不断贷款给协约国,让协约国拿美国钱买美国货,摩根财团成了掮客,美国与协约国生意越做越大,一战后贸易从1914年的8亿美元激增到1916年的32亿美元,相反同同盟国的贸易从1.7亿美元跌到一百多万美元,战争期间美向协约国供给物资100多亿美元,贷款100亿美元。英国是找到了美国这个输血基地,但英国的百亿贷款让美国人头疼不已,摩根财团及所有的投资者都巴望着德国人投降,从德国人的口袋里掏回投资及红利!反之,百亿贷款会打水漂。战后国会调查表明:美国1917年参战的主要原因是金融家和军火巨头的操纵!

1916年在欧洲战场占上风的德国人竟提出为了和平停战,德国人没败,不可能替敌国掏腰包,英国人连小鸡鸡凑上去才二十一个指(趾)头,掏不起腰包,也不愿掏,战只有继续打下去!而东线,俄国发生十月革命退出战争,德国从苏俄获得巨额赔款,同时也从东线抽出了更多军队,得到更多的粮食,协约国危在旦夕,1917年美国威尔逊总统决定参战,他开始绞尽脑汁找参战的借口。

二、德国在1915年5月7日击沉了英国运输船卢西塔尼亚号,船上有124名美国公民,德国人授美国参战的口实。

各位文友一定记得《狼和小羊》的寓言,狼要吃羊,找借口还不容易?即便找不到借口,狼也会吃掉羊,因为吃掉羊是狼当时最大利益所在!

1917年,被民意劫持的威尔逊总统在白宫正式签署对德宣战文件:鉴于1915年5月7日,德国潜艇在西南爱尔兰外海击沉了一艘英国运输船“卢西塔尼亚”号,随船死亡的2000名旅客中有124名美国公民,美国特此决定放弃中立立场,正式对德宣战。

“我们乐于为世界的最后和平,为世界各民族的解放,为大小各国的利益作战,我们没有任何自私自利的目的可追求,我们不想征服别人,我们不为自已索取赔款,我们不为自愿的牺牲寻求物质上的补偿。威尔逊的对德宣战演说,说得多么义正辞严,冠冕堂皇!

三、齐默尔曼电报事件是美国参战的导火索。

德国宣布与英国进行无限制的潜艇战(运输战)的同时,为了抗衡美国对德国的敌意,德外交官与墨西哥结成防御同盟,条件是墨西哥将重新获得失去的领土一新墨西哥州、得克萨斯州和亚利桑那州。英国决定通过谍报挑拨离间,最终诱使美国这头雄狮和德国老虎走上拳击台。这一招《说唐》里的程咬金用过,当年各路英雄给秦琼母亲拜寿,程咬金见豪杰中数罗成和单雄信了得,一挑唆,罗单还真的如程咬金所愿干了一架!英国就充当程咬金的角色,已在东西两线作战两年多战的德国就是单雄信,养精蓄锐的美国是罗成!

1917年1月17日,英军截获了一份由德国外交秘书阿瑟.齐默尔曼于16日向驻美大使发出的德最高外交密码加密的电报。英国密码破译专家后绞尽脑汁破译了这封电报。英国立马将复印件交给美驻英大使佩奇,佩奇立马转交国务院,美英约定说是美国截获并破译的,以免世人质疑是英国拉美国入水,美国通过新闻机构将它公诸于世。

如上文所述,德国建议与墨西哥结盟的电报,在发送过程中掀起了滔天巨浪。

1915年英国卢西塔尼亚被德击沉,美国死亡100多人,只要德国规范潜艇攻击行为,美可能仍然中立如旧。但这封电报,迅速激起美国大众的愤怒情绪,原先老美以为自己是远离战场的看客,现在德国人却想把战火从美国后院点着,是可忍,孰不可忍?全美担心墨西哥的举动,威尔逊决定在交战地带航行的商船将予以武装,电文破译后,美国对德宣战,英法的命运、世界的格局随之改变!




最佳贡献者
2

是德国潜艇战把美国拉入一战


作者:刘植荣


美国独立建国后,遵照华盛顿总统的规划的美国发展蓝图,一直避免参与欧洲事务,原因就在于此,因为你今天帮助一个国家打另一个国家,明天这两个国家就和好了,必然得罪一个国家甚至两个国家。华盛顿在《华盛顿总统告别演讲》(见《超级大国是怎样炼成的》)第84-99页)规划了美国未来的内政外交蓝图,他极力反对“对某些国家厌恶至极,而对另一些国家爱慕有加”,强调“要对所有国家讲信誉,主张正义;与所有国家保持和平,和睦共处”,要求美国对欧洲的战争采取中立政策。

美国确实是这么做的,除非自己受到攻击,在欧洲战争中一直保持中立,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均如此。

1915年3月27日,英国客轮“法拉巴”号被U-28潜艇击沉,104人遇难,包括一名美国公民。美国立即发出警告:如果发生某种突发事件,德国将负有责任。但德国并未理睬美国的警告,仍我行我素。

1915年5月7日,U-20号潜艇在沃尔特·施威格(1885-1917)指挥下在海上寻找攻击目标。13点20分,在爱尔兰南部海面发现了排水量3万多吨的英国“卢西塔尼亚”号豪华邮轮,该轮5月1日离开美国纽约港前往英国利物浦港,这是它第202次执行航班,航速22节,1266名乘客中有139名美国人,加上696名乘务人员,全船共有1962人。

14点10分,在700米的距离上U-20向“卢西塔尼亚”右舷发射了一枚鱼雷,邮轮被击中爆炸,接着,船上有发生了第二次剧烈爆炸,船很快沉没,1198人丧生(其中有291名妇女和94名儿童),包括128名美国人。

虽然击沉“卢西塔尼亚”遭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谴责,但德国却把它当做一大战果,辩称船上装有军火,是艘“准军事巡洋舰”,德国有权击沉它,并为潜艇长施威格授勋,举国上下热烈庆祝,甚至还发行了击沉“卢西塔尼亚”号纪念章。

不过,“卢西塔尼亚”号上确实载有420万发子弹,1250个空弹壳,和18箱导火索,这些都公开纪录在它的运输清单里。就在它被击沉的第二天,《纽约时报》刊登了“卢西塔尼亚”运输的完整的军火清单。

U-20在一战期间共击沉37艘船只,总吨位15万吨。U-20水面排水量640吨,潜水排水量824吨,续航1.8万公里,潜水深度50米。

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当时犹豫是否要对德宣战,但要求德国政府针对此事件道歉,并对遇难的美国公民给予赔偿。当然,德国并不买账。

1915年8月16日,就在“卢西塔尼亚”沉没不远的海域,U-24又击沉了英国一艘排水量1.6万吨的客轮“阿拉比克”号,船上429人大多数获救,在遇难的44人中有3名美国公民。这次事件后,威尔逊总统严厉照会德国,几乎接近宣战的边缘。德国担心把美国卷入战争,威廉二世皇帝9月20日签发了停止攻击客轮的命令。

1916年3月24日,德国UB-29潜艇袭击了法国“苏塞克斯”号客轮,遇难人员中有3名美国人,威尔逊总统再次照会德国,并威胁与德国断交。但美国还是保持克制,避免卷入欧洲战争。

德国也担心美国真的卷入战争,不得不于1916年5月10日宣布终止潜艇对商船的攻击。从一战爆发至此,德国潜艇每月击沉的商船总吨位约为16万吨,给英国的物资供应带来极大的困难。

1917年4月1日,美国“阿兹特克”号客轮被德国U-46潜艇击沉,船上28人遇难。4月2日,美国总统威尔逊请求国会对德国宣战;4月6日,美国国会正式对德国宣战。

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作用远不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当时,连一个装备齐全的整建制的师都没有!宣战后,美国动员起来的参战军力大都来自国民警卫队。

美国对德国宣战初期,投入的战争资源并不多。1917年4月,英国周边海域被德国潜艇击沉的船只达到458艘,总吨位84万吨,从而创下战争史上潜艇单月击沉船只最多的纪录,第二次世界期间都未被打破这一纪录。

3

一战的起因: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国庆),奥匈帝国皇储费迪南大公夫妇(下图)在萨拉热窝视察时,被塞尔维亚青年加夫里若·普林西普枪杀。成为第一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主要参战国:协约国、塞尔维亚王国、俄罗斯帝国、法国、比利时、大英帝国与其殖民地、日本、黑山、意大利王国

同盟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间:(1914年8月—1918年11月)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

战争背景:三对矛盾,即法德矛盾、俄奥矛盾和英德矛盾.三国同盟及三国协约。

美国参战的原因:齐默曼事件。

1917年1月17日,当时的英国海军情报机构截获了一份以德国最高外交密码0075加密的电报,密电来自德国外交部长亚瑟-齐默曼,传送给德国驻华盛顿的大使,再转发给德国驻墨西哥大使,最后交给墨西哥总统。

密件从柏林经海底电缆送到了华盛顿,经过加密后转发到墨西哥。在这个过程中,英军截获并破译了德国的密码系统。

1915年5月7日路西塔尼亚号邮轮被德国潜艇击沉,船上128名美国人丧生,美国民众表现出了对德国的无比憎恨,这为美国参战创造了舆论基础。

1917年齐默曼事件的发生则变成了美国参战的导火索。

美国卷入一战的原因有很多,归根究底其中的利益是最深层的原因。不论是谋求世界霸权,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的实施,或是经济实力增强后寻求与相配的国际地位,都是为了捍卫国家的利益。总体上,一战是世界性的灾难,可唯独美国在宣布中立到参战的四年中,充分利用这场战争,大大推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当欧洲国家因战争不得不削减市场规模的同时,美国却大幅度增加对外贸易额,迅速成为世界市场的主要工厂。







4

三大原因,深入解读:美国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始末

01 一战的爆发

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普林西普在波斯尼亚的萨拉热窝,枪杀了奥匈帝国的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妇,一举点燃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在随后的一周内,俄罗斯、法国、英国支持塞尔维亚,而德国支持奥匈帝国。两大阵营相互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

▲ 斐迪南大公夫妇遇刺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02 参战伏笔:美国对协约国提供巨额贷款

一战爆发时,时任美国总统托马斯·威尔逊宣布美国保持中立,这一立场受到了绝大多数美国人的支持。他宣称,美国从行动到思想上都将保持公正性,交战各方应充分尊重美国作为中立国的权利。他认为,如果美国介入了这场战争,肯定会破坏正在进行的渐进式改革。1916年,威尔逊提出了谋求连任总统的竞选口号——“他让我们脱离战争”,并籍此险胜。

▲ 美国第28任总统托马斯·威尔逊


威尔逊坚信战时贸易是推动美国贸易增长的必要条件,因此拒绝对交战国实行贸易禁运。在战争初期,美国与交战国的贸易增长了两倍。巨大的贸易量很快耗尽了交战国的现金储备,迫使它们要求美国提供信贷。1915年10月,威尔逊允许向交战国提供贷款,这一决定大大有利于英国和法国。到1917年,美国向协约国提供的贷款飙升至22.5亿美元。而对德国的贷款仅为2700万美元。

美国对向协约国提供的巨额贷款,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因为,如果协约国一旦战败,这些贷款的归还就会变得遥遥无期,甚至很可能会竹篮打水一场空。这为美国最终选择加入协约国的一方埋下了伏笔。

03 参战直接原因:德国发动无限制海底战争

随着战争的深入,英国开始对德国海岸线实施海上封锁,这阻碍了美德之间的贸易。作为回应,德国人以不受限制的海底战进行报复,在没有任何警告的情况下用鱼雷袭击盟军贸易路线上的武装商船。1915年5月7日,德国在爱尔兰海岸附近击沉了英国的卢西塔尼亚号远洋客轮。在1959名乘客中,有1198人丧生,其中包括128名美国人。此次事件在美国引起了广泛愤慨。

▲ 英国的卢西塔尼亚号远洋客轮


在随后的两年中,威尔逊一再警告德国人不要实行无限制的海底战争政策,他认为这是违反国际法的行为。1916年3月24日,德国潜艇又击沉了法国客轮萨塞克斯号,威尔逊气愤至极,扬言要与德国人断绝外交关系,除非德国政府不再攻击所有客船,并允许敌对商船的船员在任何攻击前进行弃船。5月4日,德国政府接受了这些条款和条件,史称“苏塞克斯承诺”。

▲ 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参战国地图


到了1917年1月,德国海军将领在一次军事会议上向德国皇帝威廉二世承诺,如果恢复不受限制的潜艇战,将会在五个月内打赢这场战争。德国决策者认为,他们此举的确违反了之前许下的“苏塞克斯承诺”,但美国在向协约国提供弹药和财政援助后,就不应再被视为是中立国。美国还默认了协约国对德国的封锁,也损害了其中立性。虽然这一决定有可能促使美国参战,但他们宁愿冒这个风险与威尔逊相抗衡。他们认为即使美国对其宣战,也无法迅速动员起来改变战争的进程。

▲ 美国兵工厂生产的炮弹,战争说到底打的是军工实力。


于是,1917年1月31日,德国驻美国大使约翰·冯·伯恩斯托夫伯爵夫人向美国国务卿罗伯特·兰辛递交了一份声明,宣布德国打算在第二天重新开始无限制的海战。三天后,美国中断了与德国的外交关系。仅在那几个小时之后,美国客轮胡萨托尼号就被德国一艘U型潜艇击沉。2月22日,美国国会通过了一项2.5亿美元的军备法案,旨在促使美国为战争做好准备。到了3月下旬,德国又击沉了四艘美国商船,造成了许多美国人遇难。

04 参战导火索:德国外交大臣的秘密电报被曝光

如果说,德国恢复无限制海底战是促使美国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直接原因,那么,德国外交大臣亚瑟·齐默尔曼的秘密电报的曝光,则成了美国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换句话说,这就是“压死骆驼的那最后一根稻草”。

▲ 德国外交大臣齐默尔曼发给墨西哥的绝密电报。


1917年1月19日,英国海军情报部门截获并解密了德国外交大臣亚瑟·齐默尔曼发送给墨西哥城德国大使的绝密电报。电报中称,如果美国对德国发动战争,希望墨西哥能够与德国结盟。作为回报,德国承诺帮助墨西哥恢复在1840年代输给美国的领土,包括得克萨斯州,新墨西哥州,加利福尼亚州和亚利桑那州。

最初,英国人并没有与美国官员分享齐默尔曼电报的消息,因为他们不希望德国人发现英国已经成功破解了德国的绝密电报。但是,在德国于2月恢复无限制的海底战争之后,英国决定将电报内容告知美国,说服其不要再举棋不定,并争取美国舆论的支持,最终促成美国加入战争。最终,英国人于2月24日将截获的电报转发给了威尔逊总统。美国媒体在第二周对此事进行了公开报道。

▲ 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国会要求对德宣战。


在此期间,威尔逊依然对避免加入战争心存幻想。但是,在此之前,他已经命令将美国海军人员部署在民用舰艇上,以保护他们免受德国潜艇的侵害。但根据国际法的相关规定,此举已经构成对德国的战争行为。而德国人则通过持续不断地对美国商船和客轮进行攻击的行动表明,他们对寻求和平结束冲突没有兴趣。4月2日,威尔逊召开国会会议,要求国会对德国宣战。4月6日,威尔逊的请求被批准。至此,美国终于卷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文/世界历史那点儿事)

5

1914年7月28日一战在欧洲爆发:英、法、俄为首的协约国同德、奥为首的同盟国开展了瓜分世界的大战。此时远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国却选择坐山观虎斗并积极和交战双方同时进行军火贸易,大发战争横财。为什么美国会选择置身欧洲战争之外呢?

首先是因为大西洋天然的地缘屏障作用将美国和欧洲分隔开,这使美国具有保持中立的客观地理条件。但具有这种地理条件的美国一定要保持中立吗?如果美国铁了心加入战争,大西洋又怎么阻隔得了呢?所以美国保持中立的背后还有主观选择上的原因。

事实上美国在独立建国之初国力并不强大——周围是英、法、西班牙等欧洲国家的殖民地,美国实际处于欧洲列强的战略封锁和包围之中。后来通过向西扩张领土,美国成长为横跨大西洋和太平洋,疆域面积辽阔的大国。这时美国已具备置身欧洲事务之外的地缘条件,而且美国的现实处境也迫使美国必须如此。

19世纪的美国集中精力在西部领土的扩张和国内的经济的发展上,根本无心参与欧洲列强的争霸竞赛,这一既定国策导致美国虽然领土扩张迅速、经济发展迅猛,但军事实力一直不强:1898年的美军只有不到3万人,这一数字甚至低于保加利亚。这意味着如果美国贸然介入欧洲事务会被揍得很惨。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欧洲是美国移民的主要来源地,过度介入欧洲事务会令美国国内来自欧洲不同国家的族裔因效忠自己原来的来源国而陷入分裂。保持中立进而坐收渔利,待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斗得两败俱伤之后再出面收拾残局对美国而言最为有利。

然而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经历了飞跃式的发展:美国已是横跨大西洋和太平洋疆域面积900多万的庞大国家,人口也已发展到9800万,在世界工业生产的相对份额中已超越原来的世界工厂大英帝国,跃居世界第一,军队人数也已增长到100000人并打败了老牌殖民帝国西班牙,获得了古巴和菲律宾等殖民地。应该说这时的美国已不满足于仅仅扮演美洲老大的角色,美国正积极希望介入世界事务。当然美国并不希望在一战一开始就介入这场战争,因为这将极大削弱美国的国力,可如果是在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斗得两败俱伤之后出来摘桃子对美国是很有利的。

德国的做法又从外部进一步推动了美国加入战争的进程:美国在一战前虽然长期保持中立政策,但前提是”美国对欧洲保持中立,但欧洲列强不得干涉美洲事务“,也就是说美国是执意要扮演美洲老大的角色的。偏偏德国又和墨西哥眉来眼去,要知道美国国土的扩张过程中侵占了墨西哥23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德国希望以此作为应对美国介入战争的反制手段。事与愿违的是:这令美国加快了参战步伐。

美国在一战前的中立政策除了有不许欧洲列强干涉美洲事务这一底线之外,还有一道底线就是欧洲列强必须在其殖民地实行门户开放政策,不得干涉美国和欧洲各国的殖民地之间自由贸易。由于德国的盟友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和保加利亚太不给力,德国实际处于协约国的长期封锁状态——协约国凭借自己的海军优势将德国和其海外殖民地完全隔绝开,德国难以获得外部战略物资,于是德国开始使用无限制潜艇战——对驶入协约国港口的任何船只不加警告一律击沉,这令美国对欧洲贸易遭受损失,也造成了美国人员的伤亡。

总结起来:美国参加一战是其随着国力增长之后萌发的世界争霸意识和德国干涉美洲事务、实行无限制潜艇战的综合作用导致的。

6

根本原因:为了有资格参与战后瓜分世界,划分势力范围,获取殖民地,谋求构建新的世界格局,争夺世界霸主地位。

直接原因:1917年1月17日,德国密报德驻墨西哥公使,称支持墨西哥收回19世纪中期与美战争中失去的土地,密报被英国情报局破译并传给美国政府,威尔逊认为这是对美国的侮辱和挑衅。

扩展资料:

美国政府曾和英国几度交战,所以在一战之初,美国政府对英法与德国之间的战争抱着事不关己的观望态度。美国政府显得冷静和正常得多,严守中立。

美国新闻界将德国暗中支持墨西哥反美消息公布后,全国一片哗然,反德风浪席卷美国。随后,德国毫不避讳地击沉了美国大批的船只,致使大批美国人民死亡,以致美国人民反德情绪日益高涨。

1917年4月16日,美国正式向德国等同盟国宣战。为此,美国向欧洲战场派去了200万的远征部队,总指挥自然非潘兴将军莫属了。在欧洲战场上,美军奋勇作战,沉重打击了德军。

美国还通过向对战争双方提供军事武装设备,大发横财。同时,美国也为战争双方提供了巨额的贷款,其中,英国和法国的数额最大。

战后,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债权国以及拥有资本最多的国家。协约国欠美国债款多达100亿美元,仅英国的债额就高达40亿。

而美国的黄金储备也大量增长,从战前的7亿美元增加到25亿,到1930年再增加到45亿,全球超过40%的黄金储备被美国掌控。


7

世界上国家林立,分布着许多个大小不同的国家。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国家同样也是,数量多了自然会有争端。仅是世界性的战事就发生过两次,其中一个就是发生在20世纪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在那个时期世界上的几个主要国家如法国、英国、德国等都进入了帝国主义时期,后起之秀德国发展的特别的快,在经济方面已经超过了英国和法国等老牌帝国主义国家。众所周知,对帝国主义国家来说,殖民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在德国崛起之前,英国和法国等国家早就将世界上的殖民地瓜分完了,由此德国和英国、法国的矛盾也渐渐显现。

他们的矛盾越来越深,在军事上也形成了两个团体,分别是英国、法国和俄国组成的联盟,以及德国、奥地利、意大利组成的团体。他们争端不断,到1914年引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战期间,当任的美国总统采取的是不参与战争,“中立”的政策,虽然他宣布美国不参加战争,但是在这一期间美国却大发横财,向两大军事团队出售武器等商品获得了巨大的利益,仅从1914年到1916年两年间,美国的出口额就增加了20亿美元,如此大幅度的增长,使美国的经济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各个行业都有了很大的提升。由此可以想象最后的局面,参加一战的各国由于战争的消耗会越来越弱,而美国则因为经济的发展会越来越强大。

同时,美国除了向参战国家输送军火和商品之外,还实行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政策——就是向这些参战国放高利贷。美国向这些国家提供了额度非常大的贷款,除了英国和法国借了很多钱之外,还有20多个国家均背负着来自于美国的债务。我们以下一笔账就可以看出美国在一战期间经济的飞速增长,黄金、是世界上的通用货币,黄金的储量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在战争之前,美国只有7亿美元黄金储备,而到了1930年却迅速增长到了45亿,当时世界上40%以上的黄金储备都是美国的。

美国虽然没有进行战争,但这并不代表着他不愿意战争。前期的不参与,不只是因为战火还没有波及到美国领土和公民,同时也是因为美国在等待最正确的时机。

在战争后期,长期的征战使各个国家的国力都被削弱,这就是美国认为参战的好时机。此时加入战争不仅胜利的希望特别大,而且还能够作为获胜者参加谈判,从而不仅能谋取更大的利益同时还可以在国际上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地位。

同时,美国与德国、奥地利、意大利之间的关系的日益恶化也是他参战的重要原因。前文我们提到过,德国作为新兴的国家其发展十分迅速,而美国同样也是新兴国家,德国的崛起对于他来说是有潜在威胁的。所以美国参战不仅是为了发自己国家的实力,同时也是为了打击德国。总而言之,美国参战的原因就是:发展和强大自己,从而占据世界霸主的地位。

8

谢谢邀请。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根本原因就是为了谋取和维护本国利益。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作为世界八大列强之一的美国最初中立旁观,到了1917年则加入协约国,并最终成为压垮德国的最后一大捆原木。那么,美国为何参加一战呢?原因是有多方面的。

从最根本的原因看,美国参加一战,乃是他实力强大之后,从美洲门罗主义开始争夺世界霸权的必然一步。

作为一个殖民者建立的国家,美国天然具备有很强的扩张性。建国之初只有80万平方公里的13州,用了短短不到100年就扩张到900多万平方公里的庞大领土。在整个19世纪,由于国力尚不够强,美国不具备跨洋与欧洲传统强国争霸的实力,就大搞“门罗主义”,在美洲称王称霸,且遏制欧洲列强(主要是全球霸主英国)对美洲的扩张。等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依靠辽阔的领土、丰富的资源和得天独厚的美洲后院,已经跃居为全球工业第一、贸易第二。这时候他们开始向美洲之外伸足。先是在美西战争中打败了西班牙,将势力扩张到亚洲的菲律宾。而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传统强国英、法、德、俄等纷纷打得精疲力尽,恰好给美国提供了“取而代之”的机会,美国当然会抓住。他们试图通过参加战争,成为决定战争胜败的关键砝码,进而谋取战后的地位。

只不过最后,第一个目的达到了,第二个目的却失算了。在战后的巴黎和会上,美国总统威尔逊不敌老奸巨猾的劳合乔治和克列孟梭,一战后的凡尔赛体系依然是英法主导世界格局。美国又等了几乎半个世纪,直到二战中再次让英法流血殆尽,又在冷战前期暗中联手苏联,将英法殖民体系彻底摧毁,美国才真正从英法手中夺取世界霸权。

从短期利害原因看,美国参加一战,是因为协约国如果战败,会对美国利益造成严重损害。

我们过去的历史课本,写美国在一战时期“利用中立地位和交战双方做生意,大发战争财”。这个说法其实有问题。美国确实在“利用中立地位大发战争财”,隔着大西洋全副马力开动生产机器,呼呼地向欧洲出军需产品,哗哗地赚欧洲国家的钱。但是美国并没有“赚两家钱”,它基本只是在赚协约国一边的钱。因为战前美国和英法贸易就比德国要多,而且英国海军控制了大西洋航线,美国想卖德国东西也运不过去。1914年美国和协约国贸易8亿美元,和同盟国1.7亿。到1916年,前者增加到32亿,后者下降到100多万。

美国哗哗地赚英法的钱,英法也没那么多现金啊。于是英法直接跟美国借钱,然后在美国买他们生产的军需品,再运过大西洋去在战场上烧掉。这么一来,美国企业和股民就成了英法的债主。美国赚了上百亿美元,但都变成英国欠美国的债了。

美国的有钱人几乎全成了英国的债主,尤其摩根财团更是拿了英国政府一大堆欠条。这样,美国经济其实已经跟英国绑在一起了,美国人也就自然站在协约国立场上,只有打败德国,才能等着英国还钱。若是协约国战败,美国的债权就会打水漂。为此,在国际事务上,美国也明显开始拉偏架。等到1917年,德国节节致胜,已经打得协约国的沙皇俄国发生了革命(1917年3月),罗马尼亚投降了(1916年12月),意大利也差一口气被干掉。这时候美国再不出手,协约国就完了。所以威尔逊才迫不及待的在1917年4月宣战。

当然,这个过程中德国人的愚蠢也帮了英法的忙。德国也知道美国一旦参战会对自己构成威胁,所以想法设法给美国找麻烦,比如派出间谍在美国煽动罢工,搞破坏,以及蛊惑墨西哥向美国宣战等。这些行为没有达到任何实质目的,反而频繁暴露,进一步刺激了美国对德国的敌意。

至于宣战的直接原因,仅仅是一个借口而已。

美国向德国宣战的直接原因,是因为英国客轮卢西塔尼亚号被德国潜艇击沉,导致1000多旅客丧生,其中100多个美国人。问题在于,这艘船是在两年前的1915年5月7日被击沉的,而且调查表明,这艘船上确实有5000箱给英军的弹药,并不是纯粹的民船,德国潜艇的攻击其实是符合逻辑的。此外德国在此事之后为了不激怒美国,早就停止攻击客轮了。

但是美国只需要一个借口而已。一年以后,源源不断的美军使德国力不能支,节节败退,终于在1918年末崩溃。

9

美国参加一战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经济上的原因。1917年4月以前美国以中立国的身份同时与交战双方进行贸易并提供贷款。但是因为英国拥有制海权并控制着海上贸易航线,导致英法与美国的贸易额数量巨大,而与德国的贸易额很少:截止1917年美国和英法的贸易额为32亿美元,与德国的从1914年的1.69亿美元跌为115万美元。

在提供贷款方面至1917年美国向协约国提供了23亿美元,而向德国提供的贷款总额仅为2700万美元。

在美国参加一战前英法已经和美国在经济方面捆绑在一起了。

2,由于美国向英法提供了大量的物资,德国为了截断英法海外运输而在1917年2月发动了“无限制潜水艇战”,这损害了美国的贸易利益。而且还击沉了美国的商船,造成美国的人员伤亡。

3,1917年3月8日俄国爆发二月革命,沙皇尼古拉二世下台,罗曼诺夫王朝灭亡,俄罗斯帝国政权瓦解。俄国在东线摇摇欲坠。

4,1917年1月17日德国人目光短浅:为了报复美国对协约国的贸易与提供贷款,妄图策动墨西哥军事进攻美国收复美国占领的领土,此次事件被英国人发现并曝光。4月4日在美国总统威尔逊的策动下美国参议院以82票支持,6票反对批准了《战争法案》,6日美国众议院以373票对50票的结果通过了相似的表决,美国正式对德国宣战。

5,美国在1917年参战也可以看成座收“渔人之利”,抢夺胜利果实。

10

美国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蓄谋已久的,“待机参战”是当时美国政府的既定方针。至于何时参战能保证利益最大化,则有着十分现实的国家利益考量。

随着19世纪前十年工业的快速发展,国内市场已经没有办法满足工业机器不断增长的胃口了,向外扩张成为美国的迫切需求。

然而全世界势力范围已然划定,这就决定了美国想要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必然无法置身事外。只有在双方斗的元气大伤的时候及时出手。像救世主一样,以战胜国的身份出现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才能获得最大的利益。

1941年美国驻英大使说:几乎所有的政府都将破产,多年以后没人会记起十年前欧洲的盛况,那时,整个世界将比过去任何时期更多的掌握在我们手中。

为什么1917年以前美国没有参战

首先,美国自成立起就有不与欧洲国家结盟的传统。因为欧洲移民占美国大多数人口,卷入欧洲的争端势必引起国内不同种族的分裂。

另外就早期情况来看,不管谁获胜对美国都是不利的。1914年豪斯说:如果协约国战胜,俄国将从中捞取大量好处。如果德国战胜,势必会强大到无法控制。

前途不甚明朗,国内孤立主义盛行,舆论和现实都不允许美国早期参战。不如先暂时隔岸观火,利用各国源源不断的军火订单喂饱自己。在双方人力物力财力耗尽之后,再坐收渔利。几年时间,美国工业总产值由242亿美元增加到624亿美元,一举债务国变而成债权国。

1917年发生了什么导致美国参战

1917年,双方都已民穷财尽,此时参战,既可轻易获胜、捞取战利品,又有利于战后夺取世界霸权。

1917年2月,德国恢复无限制潜艇战,美国同德断绝外交关系。

1917年3月,俄国发生二月革命,美国害怕俄国退出战争导致协约国战败。

1917年4月6日,美国对德宣战。


PS:也有很多人认为卢西塔尼亚号被击沉导致美国对德宣战。但个人认为,一个国家是否加入战争是多方面利益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非简简单单一两件事情能够决定的。况且卢西塔尼亚号1915年被击沉,距离1917年美国参战未免时间太过久远。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