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郭嘉不死,曹操能不能一举拿下江东不好说,但比较能确定的是:曹操不会赤壁战败。

《傅子》记载,曹操曾经给荀彧书信,说:

“又人多畏病,南方有疫,常言‘吾往南方,则不生还”。

就是说,郭嘉准确地预测了曹操南征会遇到疫疾,搞不好就回不来。这与后来发生的赤壁之战非常吻合。

208年,曹操南征刘表。刘表病逝,其次子刘琮继位,率众投降曹操。曹操继续追击刘备到达赤壁,被孙刘联军击败。恰遇疫疾,曹操烧掉剩余船只,撤军北还。

当时疫疾的发生,是招致曹操赤壁之战失败的重要原因。

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几次南征及孙权北伐,都因为发生疫疾而撤军。由于当时连年战乱,“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大量人口因为天灾人祸死亡,得不到及时掩埋,爆发大规模的疫疾是经常的事情。再加上北方军士不习南方水土,到达南方之后很容易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周瑜也把这一情况,看作是战胜曹操的理由之一。

由此看来,曹操赤壁之战失利,并不能仅仅归结为偶然。根本而言,还是曹操忽视了一个常识性的问题。这个问题是曹操谋士团队的责任。既然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作为谋士就应该提前想到,并提出建议,采取措施。

等到曹操败回北方,才想起郭嘉曾经的预言,岂不痛哉!

赤壁之战前,谋士贾诩认为应该安抚百姓而不应该劳师远征,讨伐江东。但曹操不听,结果大败。

贾诩劝谏曹操的理由,没有提到疫疾;而郭嘉明确预言,疫疾将会决定曹操的命运。

如果郭嘉不死,一定会以疫疾来劝阻曹操南下,或者能有有效的措施,防范疫疾。

这样一来,赤壁之战就不会发生,即便曹操与孙刘联盟决战,也不会发生在赤壁。

最大的可能是曹操稳扎稳打,经营好荆州江北地区,进而染指南四郡。稳定局势之后,也适应了南方气候,掌握了大量的水军,然后与孙权决战。

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几年的时间,但平定江东,或许是大概率事件。

最佳贡献者
2

谢谢邀请。

阿呆的回答是:可以的。

赤壁之战是曹操集团的一个转折点。由进攻转向防守。

赤壁之战,在历史上真实的规模,并没有小说上说的那么庞大。曹操的失败,也并不是因为孙刘联手的一把大火。

《三国志武帝纪》“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

《三国志诸葛亮传》“权大悦,即遣周瑜、程普、鲁肃等水军三万,随亮诣先主,并力拒曹公。曹公败于赤壁,引军归邺。”

《三国志吴主传》“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近,遇于赤壁,大破曹公军。公烧其余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

首先,战役的规模没有那么大。孙刘联军不过三万多人。

第二,打败曹操的,并不是孙刘联军,是瘟疫。

咱们往前推算。建安十三年(208年)七月,曹操挥军南下,八月,荆州刘表病死,蔡瑁、张允等就拥立刘琮继任荆州牧。曹操接受了荀彧的意见,先抄捷径轻装前进,疾趋至宛、叶。九月,曹操到达新野。刘备既惊骇又气愤,只好立即弃樊南逃。

由时间上看,曹操在江汉一带最热的季节,七八九三个月,杀到荆州,收拾了刘琮,又掉过头来追杀刘备。刘备在逃跑途中,采纳鲁肃的计策,进驻鄂县的樊口。

公元204年到219年,正是瘟疫大爆发的时代。江汉地区是当时瘟疫的重灾区,天气湿热,蚊虫密布,加上战争的死伤,饮水的污染。曹操的十多万青州兵,在湿热的江汉地区连续作战奔命三个多月,瘟疫在人口密集的军队中泛滥得更加快。

所以,曹操的军队驻扎在长江边的时候,实际已经没什么战斗力了。曹操原本想吓唬一下,孙权投降是个最好的结局。没想到孙刘居然联盟,主动打了他一下。曹操败了。主动烧毁船只,撤退了。

曹操说:“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

《三国志*郭嘉传》后太祖征荆州还,于巴丘遇疾疫,烧船,叹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曹操在撤退的时候,反省了自己的错误。为什么说:“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那是因为:曹操太聪明,霸气,又正在骄傲之际。曹魏上下,所有武将、谋士都只敢奉称,拍马屁,没有人敢直面批评曹操,指出曹操的错误。纵观曹操一生,身边的谋士,只有郭嘉一个人敢于怼曹操,敢于指出曹操的错误。

曹操知道自己操之过急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把自己给烫伤了。然而,当时身边的谋士,荀彧荀攸程昱许攸等等,都是心里明白,但不敢反对的。正是因为无人出面阻止他的错误行动,才导致了赤壁的失败。

相反,如果郭嘉在的话,绝对不会让他这么着急地进攻荆州。可能会让刘表(或刘琮)与孙权干起来,也可能直接让刘表(或刘琮)把刘备解决了。让他们互相残杀,最后渔翁得利。

所以,阿呆说:当年要是郭嘉不那么早走了,曹操可以一举拿下江东!

3

曹操是否能拿下江东,关健就在于赤壁之战的胜负,郭嘉如果不死,是否能助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取胜,或者郭嘉能劝住曹操压根就不要发动赤壁,是曹操能否一举平定江东的重要原因。

都说性格决定命运,曹操是一个极其自律的人,意识到自已犯了错误,就会马上更改过来,当年曹操因为一个女人导致张绣发生叛乱,杀死了曹操的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将典韦,曹操立即就意识到自已的错误,立即改正,而这种错误从那之后再也没有犯过。



人有时不能得意,一得意就会忘形,就连曹操也是这样,在公元208年曹操统一整个北方后开始南下时,他的目标就是荆州,这个南方战略位置最为重要的地方。

荆州北据司隶,南通交州,东连益州,西达江东,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原本曹操以为荆州是一场硬仗,有刘备作先锋,又有荆州数万大军,肯定是一番苦战,结果出乎所有人意料。



第一个意外,刘表病死,刘表一死,他的次子刘琮即位。第二个意外刘琮率众投降,将整个荆州拱手相让;第三个意外,刘备南逃江陵,结果被曹操追上一顿猛打,逃到江夏去了。

如此一来,曹操几乎是兵不血刃拿下荆州除江夏郡外的所有地盘,胜利来得如此容易,让曹老板意气风发,开始指点江山,头脑发热,在江陵城停留两个月后,就发动了赤壁之战。



曹操在赤壁之战失败的主要原因就是时机不对

曹操在长坂击败刘备两个月后就发动了赤壁之战,这个时候的荆州连人心都没有安稳,曹操所占据的除江夏郡之外的荆州六郡还没有完全消化,变贸然发动了赤壁之战,当时贾诩曾经劝谏过曹操,不要急于发动战争,先安抚荆州之后,江东就不攻自破。



可惜曹操不听 ,最终导致赤壁大败,曹操如果早一点发动赤壁之战,趁孙刘两家都没有结盟,刘备刚刚逃到江夏时,东吴都没有做好准备之时,就发动战争,急攻刘备,那样的话,曹操也能拿下江夏郡,再进一步攻打孙权,也比那样做好。

或者干脆晚一点或者暂时不打,就像曹操放走袁家兄弟到公孙康那样,让刘备与孙权结盟,但是曹操不出战,安心经营荆州发展水军,等个一年或两个之后再发动战争,结局肯定也比现在好得多。



如果郭嘉活着,能否说服曹操实行有益的意见至关重要,如果郭嘉的正确建议能让曹操采纳的话,就能影响赤壁之战的胜负,如果曹操在赤壁之战取胜,那么一举拿下江东则是顺水推舟的事情,毫无悬念

郭嘉的特点是什么?敢于冒险,出人意料,迎合曹操,算无遗策,善于人物性格分析,善于敏锐捕捉战机,善于说服曹操,深得曹操喜欢。



在曹操的谋士中,郭嘉不是能力最强的,但却是曹操最喜欢的,赤壁之战失败,曹操却哭郭嘉,虽然有嘲讽其他谋士的意思,但曹操无疑对郭嘉非常器重。

如果郭嘉还活着,并且参与了赤壁之战,郭嘉有很大的可能性发现曹操在赤壁之战的风险,同时会说服曹操采取正确的策略,在赤壁之战中,击败孙刘联军,只要击败孙刘联军,那么拿下江东只是时间问题了。



以郭嘉的性格,应该早就算到刘备会与孙权联合,曹操打刘备就是打孙权,就必须做好全面战争准备,不仅仅只从江陵一路攻打,而且也不能操之过急,要等到从襄樊出发的另一路曹军一起攻打刘备,两路大军同时攻击。

同时曹操要命令在淮南及合肥的军队向孙权进攻,当时孙权的主力是集中的九江地区,再前方就是周瑜与刘备的5万联军,而淮南及合肥等地兵力空虚,曹操的赤壁之战本来是冲着刘备去的,没有想到孙权主动参与进来,同时也没有对孙权形成战略威慑。



换句话说,郭嘉建议曹操:

1、不要急着发动战争,等上四五个月或半年,等到第二年开春,再发动战争,最好在盛夏时节发动;

2、江东的兵力加上刘备的兵力不到十万,曹操有的兵力优势,而且曹操还有实力优势,人才优势,现在又占据荆州,长江天险东吴等于破了一半,曹操可以发动大军从各个方向向东吴发动战争。



除了从长江和汉水两个方向外,还要从合肥及淮南两个方向攻击,另外还有一支从陆路,也就是荆南四郡出发,可以派出一支军队游渡过湘水,在荆州降军的配合下,从陆路绕到孙权背后攻击孙权。

3、对付东吴水军的办法,就是以水军对水军,以荆州水军为班底,水军有优点也有劣势,比如水军行动慢,改变部署慢等特点,用小船+弓箭+火箭对付孙权的大船,烧掉孙权的大船,东吴就难赢了。



个人觉得,郭嘉在的话,曹操有很大概率能拿下江东。

4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这八个字道尽了郭嘉的过人智谋,似乎连诸葛亮也比不上,可惜的是郭嘉在三十几岁时便去世了,他的死对于曹操而言肯定是难过的,以至于在赤壁之战落败后发出:若奉孝在,不使孤至此的感慨,那么郭嘉如果没有英年早逝,曹操还可以一举拿下江东吗?笔者以为:拿不下江东!为什么怎么说?不妨分三个大部分分析,那就是从其背景,曹操的失败原因郭嘉存在依旧改变不了现状说开去。

首先,赤壁之战产生的背景

赤壁之战在三国中是比较有影响力的战争,对战的双方是刘备孙权联盟对战曹操,为什么出现二对一的情况?不妨简单了解下其发生的历史背景,曹操在平定北方后,便把版图的推进延伸到了南方,此时荆州牧刘表病逝,其子刘琮承袭其官职,在蔡瑁张允的游说下,投降了曹操,而在刘表势力下的樊城,刘备却对此一无所知,得知消息后果断逃跑。

是时,曹操遗权书曰:“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这时曹操写信给孙权,“会猎”两个字尤为扎眼,想与孙权一起在东吴猎物,谁是猎物?他曹操又会有这样的好心?鲁肃为其分析后,孙权果断采纳其建议,并且说道:今卿廓开大计,正与孤同。在鲁肃的作用下,势力相对薄弱的孙权与刘备形成联盟,以对抗势头正盛的曹操。

其次,曹操失败的原因之一-----天时

曹操从北方想南方延伸带上了骑兵,东吴以长江为天堑,有着独天得厚的优势,曹操则觉得东吴水师是水上的王者,但是陆战则会落于下风,那么如果将战马引得江去,那么战争的天平势必会有所倾斜,曹操则采取了战船互联为一体,战马在上面犹如平地,这样的战略构想确实很美好,但是他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周瑜指出曹操此举的弊端,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一把火来个火烧连营,你的骑兵是方便了,但是人家的火趁势而下,其摧毁力远远不是曹操所能想象得到的,曹操败的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忽略了天气的因素,结果大败而逃。

再次,曹操失败的又一因素-----地利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

从北方匆忙赶来的曹操,败在了粮草,败在了瘟疫,所以曹操对此次失败也说了一句客观的话,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就是说不是自己的士兵染上疾病,加上战船被烧,怎么会有周瑜借箭?(注意:笔者没有笔误,草船借箭的是周瑜,而非诸葛亮),生了病是一方面,关键是曹操的粮草供应成了大问题,于是才有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大半的局面,这样的战斗力其士气必然会有很大的影响,曹操能从赤壁战场顺利脱身已经很不容易。

最后,说说郭嘉为什么若在,依然不会扭转乾坤?

前面都在分析赤壁之战的背景及曹操会失败的原因,那么一直被曹操视为国士无双的谋士郭嘉,如果在曹操赤壁之战时还在,胜利的天平为什么照样不会倾向于曹操?

  • 郭嘉会劝诫曹操。赤壁之战之所以如此精彩,在于他是一个完整的计谋套餐,苦肉计,连环计,反间计,再加上天时地利,孙刘联盟的“人和”,似乎都让被攻击方东吴给占了,反过来推测下,如果郭嘉在,他会看不出黄盖的苦肉计?他不会将计就计?再有蔡瑁张允被杀,曹操是盛怒之下的匆忙决定,郭嘉为人比较冷静,极有可能会建议先关再查,那样的话的反间计与苦肉计就失去效用。那是不是说郭嘉在,曹操就会是另外一种局面,客观地来讲,是!那为什么又说依然不会扭转乾坤?

  • 瘟疫。这才是重点。郭嘉的计谋确实是出类拔萃,但是北方士兵其生活习惯,显然是不适应的,更何况还要乘船对战东吴,明显不具备优势,在征战过程中产生的瘟疫会以倍增的速度蔓延,这是郭嘉没法控制的,借用裴松之的话:“赤壁之败,盖有运数。实由疾疫大兴,以损凌厉之锋,凯风自南,用成焚如之势。天实为之,岂人事哉?然则魏武之东下,非失算也。”就是说曹操败在了军队的疾病瘟疫上,不是人所能控制,所以即使郭嘉存在,其结果依然如此,那就是曹操会以惨败收场。


相关史料:

1.《三国志·吴书·吴主传》

2.《资治通鉴》

3.《三国志·魏书·荀彧荀攸贾诩传第十》

5

我是青史回声,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题主过于高看郭嘉郭奉孝的作用了。有时候大家往往过于将一个历史事件过分取决于一个人身上,其实这太片面了。诚然,一个人能够影响到一个历史事件,但是这不代表他就能够决定这个历史事件的发展走向。

回到这个问题,如果郭嘉没有早逝,曹操可以一举拿下江东吗?按照题主所言,我可以这样理解:郭嘉死,曹操在赤壁就败;若郭嘉生,曹操就在赤壁就胜。你的意思应该就是这样。虽然历史不容假设,但是可以分析分析。

很多人认为郭嘉不死,曹操在赤壁一战不可能大败,甚至可能胜利。只因为曹操在战后,对他的一干属下说过这样一番话:若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其是你们理解错了,曹操说出这番话,并不是说郭嘉能够决定赤壁之战的胜败。用现在的话来说,曹操就是给自己的惨败找个理由,另外让他手底下一干文武大臣感到羞愧。事实上,即使郭嘉在赤壁一战中,也很难扭转曹操惨败的局面。

原因很简单,曹操太急切了。本来占据了荆州,就应该先稳固刚占来的地盘,而不是匆匆忙忙地集合大军,准备攻江东。曹操手中的北军虽然厉害,但那只是平原地区,水上作战,还远不如江东。即使有了荆州水军,可是那只是刚降不久的降军,还没有整合,就拉上战场了,而且论水上作战,还是江东水军厉害些。打仗,靠的不是人多就能胜利,否则历史上也不会出现那么多以少胜多的战役。

所以看问题,不要这么片面。

6

答:也不行。

曹操说:“其人见时事兵事,过绝于人。又以人多畏病,南方有疫,常言吾往南方,则不生还。然与共论计,云当先定荆。此为不但见计之忠厚,必欲立功分,弃命定。事人心乃尔,何得使人忘之!”

根据曹操的这段话,分明就是郭嘉已经预料到,如果打南方,可能就会死在那里?概率很大。但是,论起国事,又坚决主张先打南方,曹操没有其他选择,直指南方,兵进荆州,去完成郭嘉的论计!

后果不堪设想!《先主传》时又疾疫,北军多死,曹公引归。

这是一场大灾难,郭嘉已经预料到了,却回避不了,必须要打南方!不得不说,这确实是带有赌博的性质。郭嘉就是这样,往往在别人都认为不行的时候,他仍然坚持?到底,打吕布、打乌丸都这样!打南方似乎也是一样……

这么说吧,郭嘉不死在讨伐乌丸的路上,就一定会死在赤壁。结果不会有什么改变,不过可能因为郭嘉之死,使得曹操后悔南下而已。

7

谢谢邀请,这里是小青春,一个热爱历史的小青年!

如果郭嘉没有中年去世的话,能不能帮助曹操拿下江东呢?我感觉是不可能的!

在我看来,天下大势不会因为一个人而发生改变的,就算有郭嘉存在,曹操也不一定一举拿下江东!曹操手下的谋臣良将非常非常多,荀彧,贾诩,荀攸等等,都是三国时期的顶级谋士,如果说仅仅缺少了郭嘉一个人,就导致了曹操统一天下的大势破灭了,这是不可能的!

郭嘉的确是三国时期曹操的左膀右臂,但却没有重要到没有他不可的地步!

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讨论,记得加个关注呗,谢谢您的鼓励!

8

赤壁之战是中原地区由诸侯争霸进入三国时代的决定性战役。曹操会输掉赤壁战争,不是实力不济,而是决策失误导致的。我们今天就设想一下,如果被后世称为“奉孝不死,卧龙不出”的谋士郭嘉尚在,曹操能打得赢赤壁之战彻底收复整个江东吗?

我们就来分析一下曹操为什么会败。赤壁交战双方是曹操与孙刘联军,当时曹操的兵力号称百万,但实际上,曹操人数最多的部队是青州兵,约有三十万,可青州兵并未参加赤壁之战,曹操南下的主要兵力是从北方带来的十五万杂牌军,算上荆州十万降兵,总兵力至多不超过三十万。

我们再来说刘备,刘备从樊城离开时所率领的军队不过数千,在襄阳之时,刘表次子刘琮的部下及许多荆州士人主动投靠刘备,在到当阳之时,随行的百姓超过十万之多,辎重数千,我们如此计算一番,此时刘备的兵力大约为两万。而在长坂坡一战之后,刘备可谓是损失惨重,后来和刘琦率领的一万江夏士兵汇合后,这个时候的总兵力约为两万。

我们在说说东吴,在赤壁之时,周瑜请兵五万,而孙权却说道:五万兵难卒合,已选三万人,船粮战具俱办,卿与子敬、程公便在前发,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为卿后援。可见,以江东的实力,还是很弱的。所以孙刘联军的兵力大约只有五万。

好嘛,孙刘联军五万兵力对战曹军三十万兵力,曹操用人海战术都能把他们填死。但是我们要知道战争不是儿戏,《孙膑兵法》有云:“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天时指的是气候,地利指的是环境,人和指的是人心,战场上这三者缺一不可。

在天时和地利上孙刘联军占了优势,赤壁之战的主战场是在东吴。而江东三万水军与刘备的一万江夏水军习惯水战,自然也不会有水土不服。而曹操的北方军队不但不擅水战,大多还水土不服。在这一点上就已然失去了优势。

我们再说说人和,在这一点上孙刘联军占了优势,孙家父子三代死伤无数拼死拼活才打下了江东这片基业。身边的这些臣子可以投降,只有孙权不可以。所以必须战。而刘备军方面就更好说了,刘备奋斗了大半辈子了还是一事无成,毫无根基,到了现在还连一块地盘都没有。被曹操撵的到处跑,如今的曹操已然一统北方大地,刘备都被撵到了江东还能往哪跑,已经无处可去了。所以孙刘联军已经是走投无路,准备背水一战了,这也是他们的优势,人心一齐。

而曹军方面呢,曹操所率领的军队有一半是荆州降兵,荆州的降兵熟悉水战,如果运用得当,自然是再好不过,可若是使用不好有临阵叛逃者,那就必然会造成军心不稳,士气低落。所以曹操必然不敢用他们当主力先锋,打头阵。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曹操的军队,是从北方一路长途跋涉赶来的,已经是疲惫不堪了。所以军心已然有些不稳。曹操在人心方面已然是输了一筹。

天时,地利,人和我们说完了,那么我们就在说说曹操赤壁兵败的最主要的因素吧。

《三国志 魏书 武帝纪》记载: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

这是晋朝的史官陈寿所记载的。当然这是好听的说法,而在《三国志吴书 周瑜传》中是这样写的

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

所以说曹军在开战之前就已经开始爆发疫情了。

我们再来说说流传千古的火烧赤壁,其实据正史记载根本没有火攻一事,而是曹操主动撤退。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 

所以那把火应该是曹军自己放的,曹操在战后曾写信给孙权,烧船退兵是因为士兵感染了疫情,所以才撤兵北归。

所以说这场战争不论是天时、地利、人和还是疫情都是郭嘉无法左右的,就算郭嘉还活着也可能只是劝说曹操,不要把刘备逼到绝路和东吴联盟。我们只要等着孙权和刘备为了争夺地盘自相残杀,顺便挑拨离间他们的关系,而我们只要隔岸观火斗,到时自然可以坐收整个江东了。

9

郭嘉不死,大概率赤壁不会惨败,会是贾诩说的那种情况既稳住荆州暂时不攻打东吴;其二刘备丢四川,曹操会在取汉中之后接受郭嘉建议接着取四川,要知道曹操取汉中之后四川人心不稳一日三变;会提前结束三国或者三国还没建立就统一了!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