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全是编造的,我是四川眉山的,有直接证据证明张献忠屠川。

大家应该知道眉山江口镇,张献忠宝藏把,去年开始的时候挖出来很多金银珠宝。但是除了这些外还有一些农民家用的农具也在里面,比如砍柴的砍刀,说明当时他连普通百姓也抢劫。

根据史料记载在献忠在成都屠杀过平民百姓, 2002年4月,成都市新南门立交桥施工现场发掘出“万人坑”,人骨数量之多难以统计。经成都考古所专家勘察,估计这与宋末元初以及明末清初的两次成都大屠杀有关。当时直接证据证明了是张献忠杀的人。哪个惨啊!

当然说张献忠一个人屠川的话是不符合实际的,清军入川后也杀人,他们和南明的残余势力相互拼杀,还有当地地主豪强也杀人。这样经过三方势力的绞杀川人所剩无几了。当然这个还不算完,当时四川刚安定不久,吴三桂又闹起了三番之乱,原四川人在一次受到了战火的波及基本十不存一。这个也是有证据的。

因为我的祖先来自广东梅县,我们当地这个村方圆十里都是广东人的后代。还有其他地方的来自湖北的。到现在四川有些地方叫自己祖父母,爷爷奶奶,有的叫阿公,啊婆。父母叫,阿米,阿巴。

所以我说张献忠即使没有屠全川,他也在川屠杀过人,这个人也不是啥好人,他的宝藏要挖十年都是抢的,去年挖了一年,今年又挖了一年,金银珠宝有很多。




最佳贡献者
2

张献忠不需要大清栽赃,他实在是不干净。开头声明一下,我不会站在君主专制王朝的角度去指责张献忠,我只是揭示真相。

当然,很多民族主义蛋白质喜欢把明末清初的人口损失算到清朝头上,尤其是四川地区,进来为张贼献忠洗白的逆流喧嚣尘上。

清朝没有抹黑张献忠的动机

首先,四川不是清军的主战场。清军取天下的战略是先华北,再东南,之后才是西南,也就是个顺时针的大迂回。
原因很简单,华北地区由于战争的破坏,社会秩序被破坏,清朝可以很容易重建社会秩序。而江南地区是鱼米之乡,富庶之地,清朝需要吸江南的血来获得维持国家运转以及重建社会秩序的经费。至于东南沿海地区,主要是因为清军当时都是旱鸭子,没有过硬的水师,因此清军选择扬长避短,先征服沿海封锁出海口,尽可能将敌人歼灭在大陆上。

类似的战略共和国也用过,因为共和国早期和清军一样,都有水面力量薄弱的问题,所以才有这种顺时针大迂回。

其次,因为四川不是清军的主战场,所以清军在四川采取了收缩防御的姿态。清军在斩杀张献忠之后,虽然进入了成都但是很快又选择了退守川北保宁,因为只有保宁受战争的破坏较小,清朝方便建立秩序。

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成都平原快被张献忠给杀绝了,已经不仅仅是十室九空,而是人迹罕至了。成都城内都有老虎出没,成了野生动物园。当时四川全境被战争破坏严重,所以清军只能暂时在保宁维持其存在,即便如此,清朝在保宁的行政活动经费也不能自给自足,需要国家支援。
而且保宁还多次被南明和农民军围攻,危急时刻李国英、吴三桂都打算放弃保宁,撤退至汉中。直到顺治十八年清军消灭了农民军大堡之后才占领全川,所以我很纳闷清军是如何屠川的,说话要讲证据。

当然,清军不是圣母,不可能不杀人,但是清军杀人都是建立在抵抗激烈以及降而复叛这两个条件基础上。毕竟清朝是政府,需要建立统治,人都杀光了如何收税。而且,清朝也从不忌讳自己干的那点破事。

畿南郡邑,曾经戊寅之惨,惊魂未定,兼以五载荒瘟,民亡十之九。

明朝官员李永茂对清军崇德年间破关后造成的破坏的记录,在清朝均被各种刻本所收录,对清军干的好事并无删改。

张献忠为何要杀人?

有人用七杀碑来污蔑清朝,说清军屠川之后把屎盆子扣到张献忠头上。好吧,那就看看清朝有没有这个七杀碑。

所以说哪来的什么七杀碑,用市井传言来污蔑清朝很好玩不。

实际上清朝根本没有栽赃张献忠的必要,先不管明朝遗民对张献忠屠川的记录,传教士利思类等人撰写的《圣教入川记》也对张献忠屠川记录的非常详细,而且也能和明朝遗民的记录互相对照。而且,前先年的江口沉银也证实了张献忠确实没干过啥好事。
但是,张献忠没那么大的本事,他不可能杀的四川十室九空,他只不过把成都周边祸害了一通。那么四川的人口损失是如何造成的?这就要看一下《蜀龟鉴》里对四川人口损失给出的数据。

川南死于张献忠部者十分之三四,死于瘟疫、虎灾者十分之二三,而所遗之民百不存一矣。川北死于献者十三四,死于摇黄者十四五,死于瘟、虎者十一二,而遗民千不存一矣。川东死于献者十二三,死于摇黄者十四五,死于瘟、虎者十二三,而遗民万不遗一矣。川西死于献者十七八,死于瘟、虎者十二三,而遗民十万不存一矣。

自古以来,兵荒马乱都要伴随饥荒、瘟疫以及匪患,所以相当数量的人口是死于饥荒以及匪患。另外兵匪一家,清军、南明残部也绝非是田径,但是要清军来承担主要责任,那就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为何张献忠会性情大变?

实际上张献忠和四川人还有一段蜜月期,这段时间内,张献忠还开了科举,像各地派遣官吏以及驻军,一切都在向局势安定的方向发展。

但是随着小福王在南京坐了龙椅,四川局势就越发不稳,原本已经臣服于张献忠的州县开始倒向小福王,张献忠派去的官员、驻军不断被杀戮、驱逐。所以张献忠开始认为四川人和他不是一条心,再者清军大军压境,张献忠需要迅速转移,最终导致张献忠向老百姓举起了屠刀。

全文完

3

就事件本身而言,是确切存在的,张献忠的确在四川地区展开过屠杀行为,但不是整个四川范围内的大屠杀数据。而且史书上记载的被杀人数非常扯淡,《明史》记载张献忠屠了六万万人,到现在四川都没有这个人口。

张献忠出身农民,本身并无多少才学,你要指望他胸怀天下、待人温和,那是妄想。事实上能够达到他这个位置,有几个是真正温和的,大多都是装的,到了某些时候,就装不下去了。

张献忠是否屠杀

关于张献忠屠杀一事,《明史》是靠不住了,我们来看看其他记载。与张献忠同时代的四川广安人欧阳直著有《蜀警录》一书,对张献忠的破坏行为写的非常详细。此外《客滇述》、沈荀蔚的《蜀难叙略》也对张献忠屠杀有详细记述。还有南明方面的记载,俞忠良的《流贼张献忠祸蜀记》、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云南方舆纪要序》、西方传教士的记载《圣教入川记》都对屠杀作了记载。

不过,连正史都靠不住,这些记载可信吗?

众所周知,清朝文字狱盛行,所以欧阳直、沈荀蔚等私人记载暂且排除,但《客滇述》却明文写到:“清将梁一训驱残民数千,北走至绵州,又尽杀之,成都人殆尽。”

如果《客滇述》被清朝当局修改过,他们没理由不删去这明显对清朝不利的文字,如果满清想完全把责任推给张献忠,显然也不会容许《客滇述》留存,所以《客滇述》的真实性还是比较高的,里面记载的张献忠屠杀绝不能完全否定。

而南明方面的记述是否遭到满清修改不得而知,所以不作评论。《圣教入川记》是1900年法国传教士古洛东根据明末清初利类思及安文思两位在川传教士的记录所撰写的,同样记载了清军的暴行,真实性也较高。

综上所述,张献忠显然是进行过屠杀的,时间大概在他统治四川的末期。

清朝是否屠杀

这是毫无疑问的,清朝在进攻四川的过程中进行过不少屠杀。

张献忠死后不久,清军当即宣布平定四川,但只是说说而已,知道十三年后的1659年,清军方才占领整个四川。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张献忠的屠杀并没有波及整个四川,不然哪来的人抵抗清军这么多年。

不过,四川后来人口的确锐减,引发湖广填四川,显然清军在占领过程中对四川进行过屠杀,而且为数不在小。最后还把锅全甩给了张献忠,搞出个“七杀碑”的问题。

但广汉挖出来的圣谕碑碑文与七杀碑不符,而《客滇述》的记载是“献忠自言亲见天神与语曰:天以万物与人,人无一物与天。遂刊行各州县,再续二语云:鬼神明明,自思自量”,与广汉圣谕碑碑文高度相似。

再次说明张献忠有屠杀,但没那么狠,清朝也远没有那么干净。

四川人口锐减的罪魁祸首——战争

不论张献忠还是清军,和平年代显然不会没事去屠杀,四川人口锐减主要是因为明末清初的连年战乱,张献忠与明军的征战、张献忠与清军的征战、清军与吴三桂的征战以及伴随始终的土匪、瘟疫、饥荒,最终使得四川人口十不存一。

《明会要》记载,万历六年(1578年)四川人口有3102073人,据《四川通志》记载,到顺治十八年(1661年),仅剩51923口,当然,顺治年间南明与满清仍然在拉锯状态,大量难民潜入山中,不能被统计,人口统计很不精确,估计剩余人口为50万左右

这是经过张献忠和清军之后的四川人口,接下来还有吴三桂和清军的拉锯,使得四川人口进一步锐减。

所以,把四川人口锐减的帽子扣在张献忠是不对的,把所有责任都推给满清,同样违背事实,真正的原因是战争,是张献忠、清军、吴三桂、土匪各方的拉锯绞杀才使得四川人口凋零。

4

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最擅长篡改历史的满清统治者,从臭名昭著的努尔哈赤“七大恨”,改来改去,官方的就有几个不同版本,修个《明史》,从雍正修到乾隆,花了一百多年,兴了几百年的文字狱,一批批的无辜百姓携家带口驱往宁古塔,编本《四库全书》又来个文化大扫荡,各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疑案也是清朝最多,这种背景下修出的官书有多少公信力?

图为1644年的形势。

特别是有过屡次屠杀汉人先例的,也是满清统治者,咱们现在知道的仅仅只有“嘉定三屠”和“扬州十日”,还是在《弘光实录钞》、《甲乙事案》、《嘉定屠城略》这样的民间史料中保留的历史真迹,原本早被销毁,都是后人记忆的手抄本,但在清史中,官修史料中,看到关于这些记载吗?试问一句,清军入关染完鲜血的仅有这两处吗?翻一翻民间史料,太多了,仅在济南地区就留下了10万具汉人尸体,“广州大屠杀”还是西方传教士记载的,《江变纪略》记载的南昌男性全杀、女性沦娼,仅有手抄本留下来,还有太多太多的地方志和史料都有记载满清八旗军对汉人的屠杀,又有多少人知道呢?

图为《大西骁骑营都督府刘禁约碑》,此碑为张献忠部下到了四川梓潼后,严令部队不许扰民,不许擅娶纳本地女性为妻妾等条令。

对于张献忠屠四川,明清史都大书特书,《明史》直接说张献忠杀了四川六万万,那时候整个中国都没一亿,这个数字能信吗?清史又说明末四川有纳税300万户,按一户3个人计算,四川最起码有一千多万人口,清军进蜀时只剩下8万,意思是四川一千多万人基本被张献忠杀完了?要知道张献忠1646年就兵败被鳌拜杀死了,大西军也分崩离析了,按理说这时清军就平定了,但是真正答案是清军直到1665年才正式平定四川,用脚指头想想,如果张献忠把四川都屠完了,清军直接来接手就行了,为什么又花了20年才征服这片土地,以清军在江南的手段,是不是清军用了20年在四川扫来扫去呢,真正屠四川的主谋是谁不言而喻了吧!

顺治时期,川东活跃着抗清武装夔东十三家,直到1662年10万清军才剿灭干净,战事异常惨烈,图为夔东十三家抗清遗址。

在《清代通史》里还能找到点只字片语,比如有官员向朝廷上奏,说入川的清军要不就屠城,要不就杀男的留女的。当年清军灭了大西军后,就往陕西镇压起义去了,马上四川开始对抗满清,于是有的1648年、1652年、1659年、1662年、1664,五次大型的清军进剿四川的用兵行动,《夔州府志》、《当阳县志》、《雅安县志》等记载是都是生灵涂炭、空前绝后,而《清圣祖实录》记载的是数十万巨寇,无一漏网!

明末,已经罢官归乡的南京吏部员外郎范文光听闻大明倾覆,在内江号集兵勇复明,数次拒绝满清招降,1652年去世,图为范文光当年修缮唐昭陵时题写的《上昭陵绝处》拓片。

当然张献忠占四川后肯定杀了不少人,一个是看不惯官僚剥削百姓,占重庆和成都时杀了很多官僚,一次是大西政权建立后,准备开科取仕,但遭到了文人和地方武装的反抗,于是一包袱将反抗他的人包括文人血洗了一遍,《怀陵流寇始终录》记载这次杀了2万人,所以张献忠肯定杀过几波人,但杀的都是地主官僚和反对他的人。按我说,张献忠是一个农民军领袖,靠的是农民建立的队伍,他所反对的是昏暗的明朝廷和腐败的官僚,怎会对无辜的农民下手,找不到任何理由,张献忠真在四川屠城,那怎还有加入他大西军的几十万众?

图为张献忠家庙,当年清政府绵阳知府捣毁此庙,并立碑《除毁贼像碑记》,后改为寺庙才得以保存。

所以真正屠蜀的是满清政府,只是为了政治宣传,清政府把这顶杀人帽子扣在了张献忠的头上,再经过几百年的传播,假的也能成真的了,后来的湖广填四川、江西填湖广,罪魁祸首都是满清统治者,屠蜀的罪名就是张献忠替清政举背的黑锅。

5

栽赃谈不上,只是有很大的夸大成分在里面。

夸大的成分,也就是《明史》上的屠川民六万万有余。这么折合过来,张献忠在四川杀了六个亿也是很夸张了。当然先前有网友给我指出,明清时期六万万指的是六百万,但即使是这么看来也并不合理。因为当时四川的人口一共才六七百万,如果都让张献忠杀了,那么后来清军在四川的战争总不能是和鬼打的吧。

那四川人口锐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大西军的屠杀

张献忠的罪行是没法洗白的,他对四川人民的血腥屠杀在当时成都平原的很多县志以及当时的地方史料上都有记载。

时四川广安人欧阳直撰写的《蜀警录》中写道:

“屠城三日,贵贱同尽。惟少艾妇女为营伍密藏者暂得免。纵兵肆掠,招各乡之绅士军民入城。凡在村寨中者,尽捉赴城剁其手。发兵旁掠各郡,分设有司。各路有护解官兵到即立斩。仍查蜀宗室妇女充院。”

在《客滇述》中,也有关于张献忠屠川的文字描述:

“献忠遣使四出,趣地方官员及乡绅朝见;百姓藏匿官员者凌迟,乡绅不来朝见者亦如是。其求朱姓更急。蜀府宗支多在灌县,乃发兵围之,不论宗室细民皆杀之······不数日,仍见杀。某县令朱某亦归顺,愿就教职,冀以免祸。及就职未期月,而全家被戮。乡绅朝见者,并拘其家属,使同行。至则尽杀之,不留种。又命各教官率生员来试,并命教官之妇率生员之妇同来点验;至亦尽杀之。其大家妇女皆发娼院,复尽杀之;并杀优人。贼将有先知此令者,尽召优娼,恣行欢乐;方淫媾流连,而身首已异处矣。献忠尝临操场阅兵,呼官兵为毛贼。有擒至者,即加捆缚,丢一人于沸水大镬中,仿古鼎烹法也;余皆凌迟。所获官吏,皆指为贪官,叱令剥皮;顷刻而全皮俱下,与肉不相黏,稍有黏者,谓不如法,即以剥皮之人令善剥者剥之。”

此外还有南明建昌卫掌印都司俞忠良所写的《流贼张献忠祸蜀记》:

“蜀中自献忠屠戮后,白骨成聚如丘陇,田地荒芜,千里绝烟,人迹罕见,虎豹豺狼行。昔之城郭宫室,今为荆棘铜驼。昔之天府之国,今为罗刹异域......时中原多故,诸将无暇西望,蜀中被祸之惨旷古未有也。”

《圣教入川记》:

“计是日所杀妇女之数,按玛尔定历史家记载,已有四十万人之多!......残杀之后,成都为之一空。除少数官员外,别无居民。荒凉惨象,不忍瞩目。献忠剿灭成都后,命令各乡镇村民移居成都。······各州县城边皆有大坟名万人坟者,其中所葬尸骨不知凡几。后献忠令将尸骨堆集,作为百骨坟。其近江河之城,命将尸体抛入水中,亦不知凡几。而逃避他省者,亦不乏人。”

有了这些文献作证,我们可以肯定,张献忠在四川尤其是成都平原地区,进行过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清军的屠杀

除了张献忠,清军在进入四川时,也是进行过惨无人道的屠杀,究其原因是因为四川当时是南明和大清之间的拉锯地段,双方反复往来,故而这里的义军数量庞大。因此清军的为了彻底控制四川,也发动了一系列的屠杀。

《客滇述》中有说道:

“清将梁一训驱残民数千,北走至绵州,又尽杀之,成都人殆尽。”

《圣教入川记》也记述了:

“献忠灭后,旗兵在川一时未能设官治理。彼时川人不甘服旗人权下者,逃往他处聚集人马,抵抗旗兵,如此约有十载。”

此外还有说到两位传教士险些被逢人便杀的满洲兵杀死。

而抗清的义军中,数夔东十三家最为活跃和顽强,一直到康熙元年,他们才被清军平定。而在清军的战功报告上,也是赫然写明了攻破刘体纯等部后杀光所有男丁、轮奸所有女性的事实。

瘟疫、干旱和明军的反复

根据现在历史学者的研究和考证,发现在明末1633年至1645年期间,中国先后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鼠疫共三次,原本只是在华北地区爆发,后来蔓延至了江南和川蜀地区。

此外,小冰期所带来的干旱,对于丰沛的成都平原来说也是一次劫难,川蜀地区的经济在张献忠尚未入川时便已经开始下滑,到处是吃不饱饭的流民,小规模的农民起义也是接二连三。

再就是明军和清军的拉锯战,时而明军会夺回部分川蜀地区,而这期间的战乱,也是人口下滑的重要因素。

总而言之,经历了这20几年的战争加灾害,四川的总人口已经从万历后期的600多万下降到1万,再加上三方投入的兵力,总共伤亡大概在700多万。

6

张献忠在四川“妄杀”是真的,但“屠蜀”却是清廷编造的。在直视张献忠妄杀蜀人的时侯,我们须要探究其后的背景。张献忠在入蜀之初,开科取士,广揽贤才,严肃军纪,与民生息,确实做了一些有利于蜀人的举措,史载“军民守分相安”。但由于张献忠本人缺少文化,又刚愎自用,无治国之才,对部下的建议又不能从谏如流,因此,随着局势的恶化,张献忠的大西政权在四川的处境越发艰难,史载“开基立国,而群盗之习毫无悛改”。显然,张献忠的表现是令蜀地士绅百姓失望的。也这在此时,南明政权加紧了对张献忠政权的颠覆步伐,随着重庆和宜宾的失守,张献忠的处境越发凶险。也就在这个时侯,他对蜀人的态度从不信任上升到了极端的“妄杀”。他在四川的妄杀主要有两次,第一次是借“特科”之名杀了五千多士子;另一次是在成都展开的“除城尽剿”。史载“锦绣蓉城顿成旷野,无人居住,一片荒凉惨象,非笔舌所能形容”。

关于张献忠在四川杀人过多的问题,我们应当看到主要原因是官绅地主的疯狂反扑所引起的。但是把张献忠描述成一个天生好杀,嗜杀的人间魔鬼绝对是满清统治者的诬蔑。他们之所以这样做一是为了自己出兵四川找借口,二是维护自己统治的合法性。其实清兵在四川杀的人远远超过了张献忠,清初文人毛奇龄所著《后鉴录》声称,张献忠仅在公元1646年正月到五月期间,“命四将军分路草杀”,就杀了蜀人六亿九千九百余万人,此外尚未计算在内的不计其数。通过上面的数字我们就可以得知毛奇龄撒了个弥天大谎。因为明朝后期的全国人口仅为六千多万,而张献忠仅在蜀地就杀了超过全国总人口的十倍以上,这种无耻的栽赃陷害只不过是为满清的焚掠中华寻找合法性。后来这个数字竟然被清朝统治者修撰的《钦定明史》所沿用,在该书的《张献忠传》里,赫然写着张献忠“共杀男女六万万有奇”的狂话。这种胡编乱造的粗弊之词显然是经不起历史的考验。

7

应该是,满清在四川大屠杀,为了掩盖自己的兽行,正好推在大西政权头上。另外,根据张献忠和满清在全国各地的表现,就能知道谁擅长屠杀,四川被谁屠戮了。遗憾的是大西没了张献忠死了,满清的史官们可以无所顾忌信口开河了。

8

谢谢邀请,回答如下:

的确是满清编造的谎言

张献忠于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占领四川,在成都建立大西革命政权,以成都为西京,以蜀王府为宫,改用大顺年号,称西王。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东望少城花满烟,黄四娘家花满蹊。

(杜甫)

明未清初前的四川,尤其是成都,堪称花海和人泿??的世界,引得诗人们纷纷入蜀作点诗才走。

然而,清朝取得四川之后的二.三十年,四川巡抚大院还设在阆中,不能,也不敢进驻成都,(我后面要谈原因)

四川老革命家张秀熟接着说,为什么?因为没有人烟。

我要加一句:还有瘟疫!而且在成都市区出现了虎豹。嚇人听闻,老一辈的人说,成都康公庙,现在的康庄街,我曾在那里生活了几十年,曾经有一立碑,上面清楚记载了成都虎豹出没的惊天新闻。可惜庙毁碑失。

清朝到民国,再到现在,四川人有几个是真正的蜀人,没有!举个例,《说文》中的蜀语,现在没有了,只有一个"肖"字,与现在的"像"字同,但这是楚语,也许是湖广填四川带来的,比如巜说文》说:"蜀谓母曰姐"。今天你在街上喊妈为姐,恐怕大家要喊你吃得药了。

但是,据说在外省有这种喊法,那可能是逃避出川的蜀人后代。
为什么现在没有一个真正的蜀人?

"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当地人依然存在,而四川何以一个不留?

关于大规模死人的事,我认为"水火不如兵灾、兵灾不如瘟疫"。

四川明未战乱纷纷,人口大减,清兵大肆进剿,在这种情况下,四川人与清兵属于民族矛盾,而张献忠成立政权后不可能大规模杀死蜀民,没有动机和因果关系,对其初立政权有百害无一例。

相反,人民拥护大西政权,从民族文化,人心向背,因果关系成立。面对如此局面,清兵使用"扬州十日"等屠杀手段是不奇怪的。但是,四川地盘大,山高林深,蜀人可以躲嘛,我的看法是遇到更为凶险的瘟疫了。所以清政府久停阆中,不敢入蓉即是不敢进去。

另一个原因是:逃!

清政府对川人拥张极为恼怒,蜀人外逃绝对不敢说是川人而隐秘藉贯,以求生存。

另一个原因,明未张献忠屯兵湖北,曾攻入麻城,得城中降卒5万7千人,简称"楚營",碾转入川,大部归农落业为民。

这就是四川人现在爱说自己是湖北麻城孝感乡人的原因之一。

(完)

9

欢迎打开历史宝藏。


张献忠屠蜀确有此事,并不是清朝人泼脏水。

一、杀士子。

1645年,张献忠以招“特科”为名,在成都召集了五千名士子,并残忍地杀害了这些人。

二、杀僧人。

当是成都有僧人两千余人,均被张献忠残杀。

三、杀川人。

张献忠在占领四川的过程中,并不顺利,因此深恶四川人,觉得他在汉中等地的失败,都是川人造成的,因此大加杀戮,不多时日就杀了十几万川人。

张献忠金印

屠城之惨景:

1645年冬十一月二十二日,献忠欲剿洗全城居民……各军分队把守城门,余军驱百姓至南门就刑。时利司铎在南门,安司铎在东门,见无辜百姓男女被杀,呼号之声,惨绝心目,血流成渠,心如刀绝,欲救不能。急向刑官救赦,均属枉然。……此时,被拘百姓无数,集于南门外沙坝桥外,一见献忠到来,众皆跪伏地下,云:“大王万岁,大王为我等之王,我等为大王之民。我等未犯国法,何故杀耶?我等无兵器,非兵非敌,乃守法良民,乞大王救命,赦我等无辜小民。”云云。张献忠随即纵马跃入人中,任马乱跳乱踢,并高声狂吼:“该杀该死之反叛!”随令众将士急速动刑,冤乎痛哉!无罪百姓齐遭惨杀,息静无声……锦绣蓉城,顿成旷野,无人居住,一片荒凉惨像,非笔舌所能形容。

上文的记述,来源于被张献忠封为“天学国师”的西方传教士,比较可信。

由此可知:张献忠屠蜀之说,并非虚妄,而是确有此事。张献忠真是个杀人不眨眼的恶魔。

江口沉银

参考文献:喜马拉雅音频课——侯杨方清史精讲之“张献忠之死”(讲的很精彩,值得推荐)

更多历史类原创内容,欢迎关注@历史宝藏。

10

说张献忠屠城应该是可信的。张献忠是明末农民起义军首领,大西政权的建立者,他权力欲很强且贪财,性格暴燥,在攻城时对于久攻不下的城一旦攻陷必定展开报复进行屠城。这些在史书上都有记载。有关张献忠宝藏的传说由来已久,后来随着江口沉银的发现,这批宝藏终于水落石出。可见张献忠爱财如命,所到之处必谋财害命,大肆图杀百姓收刮民财。但要说张献忠屠川就显得有些言过其实了。的确在明末清初四川人口急据下降,缩减到了九万人,真是骇人听闻。后来清政府急调湖北,江西,福建等地的人口迁往四川来填补人口不足。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结果呢?原因就是四川战争不断,你唱罢我登场,当时在四川境内,不仅有张献忠的队伍,李自成的部队也转战四川,还有南明的军队,以及追杀起义军和南明军的清军,多股势力同时在四川打仗。而且清军的残暴并不输于张献忠的起义军,所到之处也是尸横遍野,屠城更是不在话下,最典型的“扬州十日”和“嘉定三屠”两次杀人无数。还有就是当时四川境内暴发瘟疫,也死了好多人。也发生了饥荒,许多人流离失所,也造成大量死亡,还发生人吃人事件。因此四川人口据减的原因是几方面综合造成的。至于说“张献忠屠川”,以及所谓张献忠的“七杀碑”,我想这些谣言可能都是清政府散布出来的,目的就是将四川人口剧减的责任都推给张献忠,让张献忠背这个黑锅,反正起义军也被镇压了,张献忠也死了。这也应了那句话“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所以张献忠虽说也是个杀人魔,但所有的责任都由他来负这也说不过去。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