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非凡成就的人都有非凡的才能,或者是非凡的特长。
韩信会打仗,张良会出主意,萧何会后勤保障,刘邦的特长就是会当皇帝。
不要以为做皇帝这个工作好干,打天下难,守天下更难。
不是专业人才,还干不了这个活。
好多人也想当皇帝,但大多都失败。
原因就是不适合这个工种。
不适合做这个工作,勉强去做,不仅自己干得很累,而且弄得大家都累。
现在不是许多人都在叫喊,专业人来做专业事吗?
足球是这样,篮球也是这样。
但已经确知,国奥主教练下课了。
荷兰名教头希丁克不是专业足球教练吗?
看来有些事还不是这么简单。
刘邦造反,不,起义以前,也没干过皇帝啊!
没有工作经验,但起码要具备适合这个工作的潜力。
是不是具备这个潜力,很难判断。
由此可知,做皇帝不仅是一个特殊工种,而且是一个高危职业。
从事高危工作的人有一定的特权,也是可以理解的。
风险、责任、权益、义务都是想对应的,这才合理公平。
做皇帝这个工作具有特殊性,虽说“天下不可一日无主”,就是说一天也不能缺少人来主持这个工作,但岗位编制非常严格,正常情况下,就编制一人。
特殊情况下才可以一人以上,这也只有在乱套的时候,才会出现超编的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
没有编制,即便再有能力,也得等待机会。
出现空缺,才能竞争上岗。
能不能被录用,不仅看竞争者的能力、特长,还要看竞争对手的实力,面试官的价值取向等等。
说了半天,就是想说,刘邦适合做皇帝,但别的工作不太擅长。
但这个岗位一直没有出现空缺,刘邦就只有等待。
工作机会来得迟,一等再等,刘邦他老人家就等到四十多了。
幸运的是,机会还是被他等到了。
先看一下,刘邦的前任工作者,始皇老哥哥的工作经历和荣誉称号: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秦庄襄王之子。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十三岁继承王位,三十九岁称皇帝,在位三十七年。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建立首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曾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始皇老大哥仅仅比刘邦大三岁。
秦始皇十三岁就继承了王位,开始了从政工作。
此时的刘邦十岁,家庭困难一些,还穿着开裆裤呢。
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公元前256年冬月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沛县丰邑中阳里人,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
刘太公想叫他继承祖业,安心种植事业。
可刘邦不擅长这个工作,有别的想法,希望换个工作。
尽管刘太公给他施加了很大的压力,但刘邦不改初心。
刘邦也做了很大的努力,比如希望投靠信陵君,与其门客张耳结交等等,但还是在泗水亭长这个岗位上混饭吃,没有很大的建树。
刘邦到咸阳服徭役的时候,看见秦始皇出游,羡慕得很,发出:“欧塞,很酷嗳,大丈夫就该这个样哦。”
秦始皇是三十九岁成皇帝的,这时候,刘邦至少三十六岁了。
哥俩人生的差距,远远超过三岁那么大。
可令世人想不到的是秦始皇突然挂掉了,而刘邦的人生却因此而起步。
秦二世而亡,刘邦经过七年打拼成就了帝业。
由此看来,刘邦四十岁还一事无成,并不等于他没有能力。
具备了能力,还需要等待合适的机会。
幸运的人即便是八十岁等来机会也不迟。
不幸的人一生或许都等不来这个机会。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用一颗平常心去面对生活,面对人生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