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那时候走亲戚拿一样东西,比方说一斤黄沙糖(白糖是后来的事,至少我小的时候没看到),一斤糕点,一瓶灌头,能带一斤当地农场煮的酒(1.02元),算是最好的礼物,用废纸卷个塞子用作瓶盖。亲戚拿来的东西一般不能吃,留着以后走亲戚。

1968年我大哥串联到广东去了,嫂子生了侄女,要我代我大哥去嫂子娘家报喜,父亲借了20根发绿霉的油条,两斤面条,一斤黑糖,装在篓里上面盖一条毛币,请姑表姐带路,按规矩这些东西拿到娘家是不能收的,反而要加一些东西带回来,因为放了一个月以上的油条是硬的,嫂子娘家人不小心折断了一根,回来走到半路上表姐想把那根断了的油条吃掉,我也很想吃,就吃了,表姐回去了,父亲去还油条人家说少了一根,父亲很没面子,恼怒地回来把我的嘴打流血了。

过年的时候走亲戚不愁东西拿,大家都是你拿来我拿去,最怕平时来客人,虽然只用蒸一碗鸡蛋可以待客,母亲提个篓子到菜园弄菜,父亲去借两个鸡蛋,平时来客有时空手。

最佳贡献者
2

提起六七十年代,催人泪下,可怜啊,吃不饱穿不暖,说起来也好人人都贫穷,衣裤打补丁,没有偷,没有抢,为什么呵!大家都一样你去偷谁抢谁啊!穷的光荣!穷的伟大,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是无产阶级,很自豪!那时农村遇事出礼只要两元钱,直亲给五元那可是高档次了。逢年走亲戚,送点土馒头四个,红糖半斤,猪肉半斤,烧酒半斤便是主人最大面子,在城市吃完饭后钱可以免掉,但糧票要付,那时是计划供应糧,如果不付糧票主人家要饿好几天,现在听起来都是笑话,不过在当吋人们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如今,人们吃的饱,穿的好,住的好,能休闲,能旅游,可才走到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真是往事不堪回首!所以,邓公说,要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

我出生在河南中部农民家庭,是60后,70年代才记事。那时候还是人民公社、物质乏匮。在我们当地过完小年后至除夕这段时间,嫁出去的姑娘,有给自己爹娘送礼的习俗。所谓送礼,也就是去集市割1斤多猪肉,送到娘家,以示孝敬。这时,娘家会回赠一些鞭炮,让闺女家除夕、春节燃放。这一风俗,沿袭之今,仍在传承。所变化的是所送肉重量上的变化、(现在送,少则十几斤,多则几十斤)以及肉类的多样化,(有的送羊肉、牛肉)。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社会发展、经济收入的增加,有的已婚妇女,图省事或外出务工,不便回乡,时逢过年,会给爹娘,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的“孝敬”费。近几年,每年春节,我爱人都会给岳母500元。免去了一些烦琐礼节,也好让老人灵活节日生活安排。

那时候,过年,出于市面上食品单一,亲朋好友之间串门,无非就是拿些饼干、点心(当地称果子)、糖果之类的礼物。记得自己七八岁的时候,有一次,年初二,母亲带着姐姐、哥哥和我去姥姥家串门。姥姥看到我们很开心,给母亲一番寒喧后。姥姥用她粗糙、硬实的手,拉着我的小手,走到里屋打开箱子,小心翼翼拿出,用细绳子扎着、表面盖有红纸贴的一个纸盒子。知觉告诉我,这里面装的是非常好吃的果子。还没等姥姥递到我手中,我就迫不及待从她手中“抢了过来”。“你这个小馋猫、紧嘴子,给姐姐、哥哥分一点,”现在回味,姥姥那励声历气中,分明又带有万般疼爱。姐姐长我6岁、哥哥长我3岁,看着我手中拿着好吃的,一失过去对我的疼爱、迁就,把手抻到我面前,严然成了下里巴人,等待主人施舍、恩赐。当时,吃着咬一口,糖稀就会流出来的香甜果子,心里美滋滋的,吃罢还会吮吮手指残留的糖稀,生怕浪费掉。

改革开放后,中国城乡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去姥姥家,吃果子趣事,已成为人生记忆,也是一个时代的记忆!

4

先讲个笑话。

我小的时候(六五年生人,七八岁,就是七十年初期),每到正月里,从初二开始,就和五六个小伙伴,早早吃完午饭,去村头的那条“交通要道”上“玩耍“。

玩耍为什么加上引号?

实际上,玩耍是假的,我们在做一件事儿。等着拾饽饽(馒头)吃。

什么意思?怎么还在路上等着拾饽饽吃?真有天上掉饽饽的吗?

当然不是。

原因就是曾经有人拾到过。

农村从正月初二开始,人们都在走亲戚,你来我往,路上走亲访友的人多的是。

那年头,骑自行车的人都挺少,大部分是步行走路串门的。

这些走亲访友的人里,总有人喜酒贪酒恋酒,去亲戚家喝大了,喝高了。

他们走路的时候,就不稳当了。晃悠的,晃荡的,一不小心跌倒的……

那时候,人们走亲戚,都是手里提一个包儿,包里就装六个或者八个饽饽。去亲戚家出完门,包里的饽饽,亲戚家是不能全留的,正常都是留下两个,其余再放回包里。也有狠的,留四个。

但无论怎样,包里总是还有饽饽的。

这样就发生状况了。

有些实在喝高了,跌倒的时候,把包里的饽饽甩出来了还不知道,爬起来,跌跌撞撞的走了。

那饽饽就让人拾了去了。

很多人都啦这样的呱,当成一个笑话啦。但有人是言之凿凿的声明,他就拾到过饽饽。

所以,我们几个小伙伴儿,才有了这样的行动。

可惜的是,我们从没拾到过饽饽。

醉汉子倒见过不少,也有跌倒了又爬起来走了的,但饽饽是没掉出来,因为他们都是把包儿抱得死紧死紧的。好象里面盛了金子一样。

我说这个故事,就是在说明,当年那个时候,我们农村老家人出门走亲戚的时候,拿的礼物,就是几个饽饽。

可别觉得礼物太轻。

那时候,种地产量低,麦子收获少,能吃顿大白面饽饽,是我们梦寐以求的事儿。

反正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吃几顿饽饽,是有数的。哪象现在,看着白面大饽饽,没有好菜还懒得下口呀!

想想那个时候,看看现在的日子,其实是应该知足的了。

5

在农村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走亲戚家,在春节的重要节日又是走至亲的亲戚家,送的礼物有一升即六斤糯米蒸做成的彩红糍粑大块,用小背篓背着去。也可以送三五斤猪腿腊肉用手提着去。如果走一般的亲友家礼物轻一些,如三五斤面条或十个二十个鸡蛋的都有。如果是亲戚家有红白大事送的礼多一些也很讲究,例如一大块豆腐九大碗未煮熟的荤菜一百斤稻谷一个新鲜猪头,请人分几个大木盒抬着去,还有锣鼓匠吹鼓手一路吹打前往。

6

六七十年代物质匮乏,生活贫困。每到春节农村供销社按人头每人一斤果子棍发放到社员手中过新年,走亲戚。那是文革前的一个春节,我叔兄第几个每人两包糕点(果子棍),于大年初三顶着凛冽的朔风,踏着皑皑白雪,步行十五里路,去给姑娘姑父磕头拜年。姑娘见到娘家侄,亲情难却,又是抱柴禾烤火,又是杀鸡做饭,还叫表哥托人打酒。我清楚记的姑娘做了六盘凉菜,两大碗热菜(按当时条件算是丰盛),一馍框子馒头(上边白馒头,下边黄团子)。我们兄第在两位老表及表侄陪同下,同姑娘姑父共同用餐,其乐融融。馍干菜淨后还没觉得十分肚饱。饭后果子棍姑娘留了一包,回一包。临走时也许是姑娘看我最小,硬塞给我五角压岁,这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打下深刻的烙印!五角线对当时的我来说可起大作用,因为寒假开学我要买铅笔.橡皮.纸张....

7

六七十年代过年走亲戚都拿什么礼物?只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才有发言权。我是六三年生人,在七十年代已经是个小小少年了,因此,对于那个时代的生活是有亲身体会的。

在我的记忆里,我生活的云南镇雄,六七十年代的农村是一个吃不饱穿不暖的时代。一般来说,大多数人家一年到头,也就是过年能吃上一两顿肉,很多人家连肉都吃不上。而身上穿的衣服,一年四季就那么一两件,洗了又洗,补了又补的旧衣服。冬天也是两三件破旧衣服同时穿在一起,一个村子能有两三家人穿得起绒衣,那就是生产队的队长、会计和保管员或有工作的人家的孩子。

这么穷拿什么礼物走亲戚啊?哎!咱中国不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吗?再穷,礼数总是不能丢的啊!所以,过年总是要相互串门拜年的。镇雄人有个约定俗成的规矩,只要是正月间,走到哪家都等于拜年,主人家必须拿出最好的美食招待客人,虽然所谓美食,最多也就是腊肉而已,可是,在那个一穷二白的岁月能吃上腊肉也算是上等生活了。因此,在正月间去到谁家,手里一定要拎一点礼物。

在我的记忆里,七十年代初期,咱们镇雄一些农村拜年的主要礼物就是两斤挂面或一斤挂面加一斤白糖。挂面用课本纸包裹,白糖也是学生课本纸包裹成一个三角体,有的人家往往在白糖上缺斤少两,甚至包裹半斤白糖,那也是穷得没办法才不得不这样的。

不过,镇雄人拜年有很多讲究,特别是女婿去岳父家拜年,由于岳父家家族大,给女婿拜年带来很大负担,一个村子都是一个姓,一个老祖宗的后裔,二三十户人家,都要走到。普通平辈或三代以内近亲的,也就是两把挂面就不错了,老丈人家或岳父家族中上了年岁的长辈,必须送上腊肉和酒,酒可能是散酒自己装瓶的,收到礼物的老辈人家的回礼则是一件衣服,实际上已经超出了腊肉和酒水的价值。而为了给拜年的女婿做衣服,有老年人的人家,哥几个要合伙凑布票去买布,把一家人为难得不行。不过,农村人比较质朴,最终都会在大家的支持下把该行的礼数做到,因为这是一个家族面子的事情。

回想几十年前的事情,真是难以置信,我们竟然曾经那么穷,但都挺过来了。今天的时代,不但经济发达,物质丰富,而且人们走亲戚也比较随意了,因为大家都不缺吃穿,实在买不好礼物,直接送上红包就万事大吉了。

8

农村拜年,母亲是长辈,女婿,外甥,外侄,拜年,时间在初四前,最迟初六,平辈,不超过十五。

给长輩拜年,不能空手,意思就是必须带礼物,给母亲礼物,一斤红糖,0.59元,后涨到0.7元,一盒糕点,同价,糖要票,糕点也要糖票,只收三两至半斤糖票。总价为1.5元,一天半至两天劳动收入。

吃住玩几天,消费远超礼品价。

农村习俗,家庭财产都是儿子的,女儿出嫁,一次性支出,“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财产沒有女儿的份,父母养老也无义务,来娘家吃点也是常理,解放后,土地公有,房产价值也不大,上輩留下家产不多,父母养老负担重,儿子担着。一直到九十年代,母亲借二姐一百元钱,我还给二姐,大儿媳看见了二姐收钱,问我,女儿给母亲钱还要你还?

平辈,朋友礼物很少,有小孩,带点糖果,家有长輩带一斤红耱。

婚丧大事,都要送礼,女儿必须为父母送饭,即六盘菜,鸡鱼肉豆制豆品,总值半月至一月工分钱。其他本族全到,带两卷纸,价一元,吃饭档次可不低,烟酒饭,每桌10~15元,一个月工分收入。

七十年代,同事嫁女,儿结婚,礼金5元,宴席档次很高,每人消费不少干5元。.煤矿高工资,50~80元。

9

六七十年代走亲串友据传说用大箢子蒙着花毛巾,里面装着小纸盒子,共六盒。盒子里装有桃酥四块,盒子顶上再放二十根油条,这就是大礼。

10

风霜岁月从容度,

苦难春秋镇定熬!

泪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苦难的童年与少年。高唱“语录”咽糠菜,狂呼“万岁”喝稀汤。无礼孝奶奶,泪心敬外婆。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