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很高兴来探讨这个问题,以下一点拙见,欢迎讨论。
甲午海战是近代中国与日本于1894年在黄海大东沟海域的一场海战,此次海战以清政府战败,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而结束,所产生的影响对中日双方都是巨大的,有史学家甚至认为清政府的灭亡不是因为辛亥革命,而是亡于甲午海战。
对于清政府为什么在拥有当时亚洲数一数二的海军装备情况下还会失败,各路观史者是众说纷纭,让我们一起回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坐而论之。
一、交战双方武力值
1.北洋水师
北洋水师成立于1888年,是当时中国唯一一支近代化的军事力量,其人才配置上都是接受过新式学堂教育的近代人才,有着先进的理念和西式素养的将官团体。
同时,北洋水师的硬核装备在当时的亚洲,甚至在欧洲都是首屈一指。典型的“定远号”战舰吨位在亚洲是第一,欧洲第八。
2.日本水师
当时的日本水师经历了“明治维新”后开始了转变,甲午海战之前已拥有了一支近代化的海军,其主力舰“吉野号”可是日本天皇卖了家当建造起来的,虽然在吨位上欠缺,但是胜在速度快,发炮远。
从表面来看,中日双方水师各有千秋,看起来北洋水师更甚一筹,但这只是表面的。
对比双方,当时的北洋水师军舰大多为旧船舰,很多都是组建之初购买的,老旧且长时间没有维修,同时也缺少快炮弹;而当时的日本水师大多装备新船,配有速射炮,战争胜利的天平已不在同一水平线。
二、交战双方领导层
经过“明治维新”后的日本,从最高首脑天皇到政府幕僚,都在为日本的强盛贡献自己的力量,天皇为了强大海军,卖掉首饰买装备,政府幕僚们甚至制定了著名的“大陆政策”,将目标早早瞄向了大清朝。
而反观清政府,统治集团派系斗争,慈禧与光绪争夺最高统治权,面和心不和。下属官员贪污腐败,大臣们忙着争权夺利。
恰逢此时,即将迎来慈禧老佛爷的大寿,为了筹备大寿,将为数不多的海军军费挪用,重建圆明园,来讨取慈禧的欢心,根本没有意识到海军的重要性以及一触即发的大战。
一方积极备战,一方积极备寿,以有心算无心,清政府焉能不败。
三、交战双方进行时
甲午海战爆发后,在黄海海战上,日本挑起战事,北洋水师将官奋勇杀敌,但由于失去先机,遭到日本海军重创,只能退守。
而此时,李鸿章又出昏招,下令舰队躲进威海卫军港,不许出海迎敌,日军乘机夺取了制海权。
虽然黄海一战损失惨重,但北洋水师主力尚存,可失去制海权,只能被动挨打,最终于1895年初,日本海军进攻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纵览以上,可见甲午海战清朝战败,不在于其他,关键还是统治集团的问题。反观现当今,中国已经拥有了强大的海军实力,无论是维和行动还是保家卫国,都已不再是清末那个卑微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