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因为司马迁是首尊黄帝的,这个事情,在《太史公自序》《封禅书》内均有解释,并非司马迁不知三皇,而是对于资料有所取舍。我认为这是属于史家的良知。这是司马迁独立的思考,至少这跟他的史学启蒙老师,也是太史令的父亲司马谈是不同的。是司马迁的自我学术认知并慎重做出的选择。



很多学者做了解释,林伯桐说自古的制度都是黄帝开始制定的,只不过司马迁《五帝本纪》把他作为起始,另有深意而已。


《蓬庐文钞》直接说司马迁“首黄帝”,并非出自本意 。证据也很明显。司马迁是为《史记》做了自序的,《太史公自序》中说:“於是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自黄帝始。维昔黄帝,法天则地,四圣遵序,各成法度;唐尧逊位,虞舜不台;厥美帝功,万世载之。作五帝本纪第一。”


《封禅书》所说,大抵如此。


也就是说,司马迁要强调的时代是“尧以来”、“陶唐以来”。直接说明删《书》,断自唐虞。可见,以“黄帝”为首 并非出自本意。


这是司马迁的本意,也就是司马迁并非想从黄帝开始。但是,现实让他做出选择。现实的原因大概如下:

1.汉自汉高祖刘邦起,就在沛庭为黄帝建祠。

那实际上司马迁在很多地方,比如《外戚世家》中,反复说汉当时掌权的窦太后好黄老。黄老,即是黄帝、老子思想。汉代的黄帝,孝景帝、武帝,都通读黄老之书,汉武帝甚至曾经感叹:“吾诚得如黄帝,吾视去妻子如脱缢耳。”因为皇帝曾经有羽化成仙的传说,所谓羽化成仙,实际上是养生大成的说法,最终化如羽毛,飘飘升仙。汉武帝希望长生,有此感叹。


这说明,汉武帝其实是知道黄帝的,至少黄老思想他很崇拜。



2.汉武帝的做法对司马迁有很大的影响。


司马迁在《封禅书》中记载了汉武帝巡狩天下、改历等事件,所有事情的根因,都托言于黄帝,当时公孙 子为汉武帝穷兵黩武做遮掩 ,说“黄帝且战且学仙”,也就是抓住现实,打仗抓取利益跟学仙求道不冲突,因为黄帝就是这么做的。


而,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最惋惜的事情是没有跟随汉武帝封禅泰山。


司马迁开始作史,写《五帝本纪》时,恰好是太初元年,当时明堂改建,诸神都得祭祀,而汉武帝所用的计算方法是黄帝迎日推荚法。如果司马迁不首黄帝,是失了臣子将顺之道的。


综上可知,司马迁的《五帝本纪》实际上是司马迁的谏书,对照一下《封禅书》便知道了。


这是司马迁审时度势后的选择,想来太史公当时是很矛盾的了。



另外,对于自己心中如何想,为何要做《五帝本纪》为首,司马迁其实做了很多解释:


1.《五帝本纪赞》中有解释,说的很明白:

“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孔子所传《宰予问五帝德》及《帝系姓》,儒者或不传……予观《春秋》《国语》,其发明《五帝德》《帝系姓》章矣……其轶乃时时见於他说。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余并论次,择其言尤雅者,故著为本纪书首。”


意思很简单,解释一下就是,很多学者比较推崇五帝,但比较可信的《尚书》却只写“尧以来”,诸子百家 说黄帝,但动不动讨论鬼神,不甚可信,他只好从《春秋》《国语》里做一些选择,排列顺序,选择说法比较靠谱的,作《五帝本纪》为《史记》之首。


这是从史料是否可靠这一点来说的。


2.《封禅书》再做解释:

“其语不经见,缙绅者不道。”

意思是经典之作中不见这种记载,有身份的人也不说这些事。


3.《大宛列传》作解释。《大宛列传》中,直接说明司马迁选材料的标准,凡是比较实际的,与《尚书》相近的选择,像《禹本纪》、《山海经》里的那些怪物怪事,是不敢说的。


这三点,都说明司马迁自己的标准。也就是选材料的标准。这是司马迁为后世史家立了一个准则。


司马迁把自己的选史料的准则,做选择的理由,在他的文字里,多有遗留 。司马迁如此选择,如此做准则,是有深意的。也比较符合中国客观哲学思想。

在中国的诸子百家哲学思想中,无论是儒家、道家、墨家等等,都跟司马迁这个准则高度统一。司马迁真是博览群书、用心良苦啊。

比如:

《论语·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子是不谈鬼怪的。

《庄子·齐物论》:“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不是人间的事情,庄子推崇的圣人是当它存在,但绝不会说的,这叫存而不论。

屈原的《天问》,凡涉及到古来“传道”(传说),就是司马迁所说的“不敢言”的“轶事”。

总之,司马迁的文字恰像李贽所说的“至文出于童心”,保持着好奇认真,但绝不汰虚课实。


司马迁也绝不轻信。我们举个例子就知道了,好奇是好奇,但是绝不轻信。司马迁的单子非常大,但他追求事实,甚至在很多文字中都说,以前的记载不可尽信,传闻是必须 裁择的,似史而非“轶事”的俗说应当排除在史记之外。“野人”津津乐道的话,而“缙绅不轻言”,就必须做出谨慎选择。


他在《封禅书》中写了申公说:“黄帝且战且学仙,……百余岁然后得遇神通,……有龙 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 骑”,但这是别人说的,巴结汉武帝的人说黄帝一边打仗一边修仙,后来有龙来迎黄帝,黄帝骑龙而去。


司马迁只是记载有这种人,自己绝不说这种话,司马迁作《五帝本纪》,很谨慎地说了一句:“黄帝崩,葬桥山。”黄帝死了之后,葬于桥山。司马迁不说怪力乱神不可信的事情。



司马迁还对这种巴结的人做了很深的讽刺,《封禅书》中说汉武帝去祭奠黄帝的冢,突然醒悟,问,不是说黄帝不死吗,怎么现在还有坟墓 ?那些拍马屁的人只好说,黄帝已经升仙上天,臣子们把皇帝的衣冠葬在了这里。


《战国策》中写豫让刺杀赵襄子事件,说豫让 用剑砍赵襄子的衣服三次,衣服出血,而赵襄子回去之后,立即死了。


司马迁《刺客列传》中写豫让刺杀赵襄子事件,绝对不会说衣服出血这种怪话,唯恐自己涉及怪妄,直接写赵襄子把衣服给豫让,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就完了。


司马迁就是这么谨慎。从资料上来说,黄帝的资料太像神话,只能做如此选择。





综合以上一切原因,司马迁从现实、自己的史观、材料取舍等三个方面做出了很良心的选择。很多问题都处理的很漂亮,以《五帝本纪》为首,黄帝的内容摈弃了。

最佳贡献者
2

司马迁当时没有关于三皇的可靠资料,他想挖开黄帝陵去找,我劝他算了吧,等到若干年后,后人考古发现了再写,所以他就没写了啊。[大笑][大笑][大笑]

3

因为年代太久远了,三皇生活的时代最早说说是距今二三百万年以前,当时又没有科学的方法去判断,只能根据史籍去写,但那些古老的史籍记载的大多是传说神话,当时没技术手段得到古人骸骨,也得不到实物。并且传说又有好几个版本,比如三皇有初三皇之说,初三皇的初天皇名字是望获,初地皇是岳樫,初人皇是恺胡洮。后三皇是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韩非子》所记载的“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兽,而民悦之,而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有巢氏就是后天皇。而有巢氏后代燧人氏因发明了钻燧取火,被推举为部落首领,燧人氏为地皇。燧人氏生了伏羲氏,伏羲与女娲通婚,降伏祝融,打败共工,成为各地氏族联盟集团公认的领袖,伏羲就是人皇。

但另有说法是女娲,伏羲氏,神农氏是三皇。说法很多,无法统一,所以司马迁《史记》没写三皇本记。

4

年代久远,语焉不详,五帝也需考证,况三皇乎!

5

作为一个中国人都知道,我们华夏文明始于三皇五帝,其中后面的五帝司马迁在《史记》中有记载,而三皇并没有进入《史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不是司马迁不想写,而是司马迁不敢写,当时司马迁手中资料有关三皇的资料比较杂乱,并且有的相互矛盾,而且无法判断真伪,所以司马迁谨慎的没有采纳这些有关三皇的资料,而是从五帝开始写《史记》。

实际上历史上三皇都是谁争议也很大,直到现在也没有完全确定。不过从史料出现或者记录,我们可以看到有以下几种说法。

①燧人、伏羲、神农(《尚书大传》);

②伏羲、女娲、神农(《风俗通义》);

③伏羲、祝融、神农(同上);

④伏羲、神农、黄帝(《古微书》)

从这里可以看出,三皇有中伏羲与神农是肯定的,剩下的一个燧人、祝融、女娲和黄帝,目前学术界并没有达成共识,所以三皇到底是哪三皇还是有待确定。

这样看来司马迁没有把三皇编入《史记》,似乎也不难理解,毕竟三皇时期多是神话传说阶段,根本无法取舍定义,没有进入《史记》正常。

6

为什么将五帝本纪放在开头,太史公已经有过解释了,在五帝本纪的最后,我们把他用白话的形式来进行说明:

学者们很多人都称述五帝,五帝的年代已经很久远了。《尚书》只记载着尧以来的史实;而各家叙说黄帝,文字粗疏而不典范,士大夫们也很难说得清楚。孔子传下来的《宰予问五帝德》及《帝系姓》,读书人有的也不传习。

我曾经往西到过空桐,往北路过涿鹿,往东到过大海,往南渡过长江、淮水,所到过的地方,那里的老前辈们都往往谈到他们各自所听说的黄帝、尧、舜的事迹,风俗教化都有不同,总起来说,我认为那些与古文经籍记载相符的说法,接近正确。我研读了《春秋》、《国语》,它们对《五帝德》、《帝系姓》的阐发都很明了,只是人们不曾深入考求,其实它们的记述都不是虚妄之说。《尚书》残缺已经有好长时间了,但散轶的记载却常常可以从其他书中找到。如果不是好学深思,真正在心里领会了它们的意思,想要向那些学识浅薄,见闻不广的人说明白,肯定是困难的。我把这些材料加以评议编次,选择了那些言辞特别雅正的,著录下来,写成这篇本纪,列于全书的开头。

内容比较长,没看完也没关系,总结来说就是太史公认为根据他的考证和相关资料的佐证,五帝的故事至少在他看来是真实的。

至于三皇:

我们印象当中就是这三个人: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当然还有其他版本传说,我这里呢就说这个版本。

从太史公的角度来说,由于都是上古传说,口口相传,资料更加少,所以也就没有采用三皇作为开头,这点在《货殖列传》中他就明言:神农氏之前的事情他不了解。

而在开篇的五帝本纪中,他提到“轩辕时代,神农氏的后代已经衰败,各诸侯混战,而神农氏没有力量去讨伐他们,于是轩辕黄帝趁势崛起。”,看到这里,是不是有一种浓浓的春秋时代即视感?

正因为不清楚、不了解,所以太史公才没有以三皇开篇。

但是,人类统治秩序的建立总要有个头吧?而五德理论在武帝时期官方确认汉朝为土德,那么“黄帝有土德之瑞”,他的位置自然而然水涨船高(这里太史公给刘彻面子)。

于是五帝本纪新鲜出炉了……

7

对于三皇究竟是谁,历来都是说法不一,其中燧人氏、伏羲氏和神农氏应该是比较有说服力的!而之所以史记中没有他们的本纪,有可能是以下原因:

燧人氏

传说,有一个圣人,在不经意间发现钻木取火,经过反复试验,继而发现燧石也可以取火。惊喜之余,他就把这项技能教会了同部落的人,从此人们在野外用火来抵御猛兽,并用火来烤熟一些不适合生吃的虾蟹,人们有感于他的功绩,尊称他为“燧人氏”。

伏羲氏

后来,又有一个牛人,他教会了人们制作弓箭和渔网,人们可以利用这两样强大的工具捕捉大型野兽、飞鸟以及游鱼,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据说,此人还发明了八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适应自然,人们同样感其功绩,尊称其为“伏羲氏”。

神农氏

再后来,又有一个圣人,他教会了人们适应天时种植各种植物。并亲自品尝各种草药,发明了中医。让人们可以摆脱疾病带来的困苦,生命得以延长。所做的种种,都极大的提升了当时人的生活水平。据说,此人还发明了茶。人们感其功绩,尊称其为“神农氏”。



通过称呼上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名字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后面都有一个“氏”字。而氏字在当时是“一族”的意思,就是指一群人,有可能是指一个部落。这样说来,燧人氏、伏羲氏和神农氏的原型可能是某一个部落最先开始使用某项技术,并毫无保留的推广给其他部落,鉴于此,这三个部落就可能被推为当时的第一氏族。那么本纪是专门记述一个帝王的传记,并不能以部落中的一群人作为对象。所以,三皇没有出现在本纪的开篇三章,而是先以五帝为始,因为他们是独立个体。


再者说,《史记》成书于西汉年间,距离黄帝已经三千多年,从逻辑上来讲,能描述五帝的真实境况已经很难了。要描述三皇,那内容的真实性就大打折扣。司马迁估计也不想凭借什么子虚乌有的传说来撰写开篇,所以我认为没有三皇是正常情况。



拓展:如果褪去传说的外衣,从历史角度看。关于三皇的传说,反应古代中国人民对文明不断的探索。要知道,从原始人类,到刀耕火种,每一次的技术突破,都给人们带来无限光明,足以被人们称颂,即使不知道是谁带着人们不断向前,每次技术突破这件事,就值得人们景仰并纪念。

8

《史记》中只有五帝本纪,为什么没有三皇本纪?笔者认为,大家知道写历史,越近越清楚,越远越模糊。五帝历史约在公元前30到21世纪,司马迁写五帝,己经相距1000多年,而三皇还在五帝之前的1000多年。五帝是原始社会后期五位部落联盟的领袖。那时没有文字,夏朝也没有文字,到商朝才有甲骨文记载非常有限的历史。司马迁只能依据西周的《周礼》及春秋战国的史书,加上传说来写,也是梗概。三皇是上古三位传说中的人物,是原始社会从蒙昧时代从中级向高级发展中的有特别贡献的英雄人物,带有神话色彩的传说人物。马克思说过:最好的神话有永久的魅力。现代人归纳,司马迁之前及之后的古书上对三皇说法不一。有六种说法:一、天皇,地皇,泰皇。二、天皇,地皇,人皇。三、伏羲,女娲,神农。四、伏羲,神农,祝融。五、伏羲,神农,共工。六、燧人,伏羲,神农。司马迁在《秦始皇本纪》中就采用第一种说法。而现代史学家依据古籍和考古挖掘的文物,一般采用第六种说法。科学发达的现当代史学家尚且对三皇的历史,虽有主流说法,但也存在不同说法。可以推定科学不发达的司马迁当时,资料又很匮乏,对三皇更有不同说法,他也无法完全判断正确。因此,严谨的司马迁无法单独去写三皇本纪,只能在《秦始皇本纪》中,写到立名皇帝时,以有限的文字写三皇。

9

三皇离司马迁生活的汗武帝朝代太长时间了,无法写。

10

资料不足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