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被杀冤不冤?
冤!是真的冤!
岳飞该不该杀?
该!是真的该!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专门查阅了《宋史·岳飞传》。
该传对岳飞抗金及被陷害屈死,有比较详细的记载。
事情的起因是岳飞太年轻,然而战功赫赫,这令一干将领很没有面子。
韩世忠、张俊等人都感到很不爽。
之后,岳飞与韩世忠的关系得到缓和,但张俊却更加不满。
特别是张俊企图与岳飞联合吃掉韩世忠的兵力,岳飞没有答应,更加剧了二人的矛盾。
由此看来,岳飞是抗金的英雄,但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受到尊敬和爱戴。
反而是因为夺取了别人的风头,得罪了许多的人。
岳飞与臣僚的关系并不好。
秦桧为了陷害岳飞,就利用了将领之间的矛盾。
但这还不是最要命的。
根本而言,还是以岳飞为主的主战派与以秦桧为主的主和派之间的矛盾。
绍兴十一年(1141年),当金兀术大兵进攻庐州,南宋朝廷岌岌可危。
宋高宗催促岳飞策应援助,得知岳飞患风寒咳嗽,依然竭力支撑带病而行。
高宗非常高兴,此时宋高宗赵构是坚定地站在支持岳飞抗金这一边。
但金兵的危机解除后,岳飞要继续率兵直捣黄龙府,迎接会徽钦二帝,赵构就不那么爽了。
从《岳飞传》看不出,在除掉岳飞这件事上,赵构有什么具体、明确的态度。
现在史学界争论最大的也在于除掉岳飞是不是赵构的意图,秦桧是否仅仅是一个执行者。
“莫须有”是真的,的确找不到岳飞谋反的证据。
但岳飞在外带领重兵,要想谋反,谁也阻拦不住,这是高宗和秦桧最惧怕的事。
何况岳飞带领的是岳家军,几乎就是私人武装,就只听岳飞一个人调遣。
说岳飞谋反,的确是冤枉岳飞,他真没有。
岳飞的确冤枉的很。
但岳飞该不该杀哪?
何铸审讯岳飞时,岳飞笑着撕开衣服把后背给他看,上面有“尽忠报国”四个大字。
从这里就可以看明白了,岳飞尽忠是要报国,而不仅仅是忠君报君。
在岳飞心里,高宗赵构是君,徽钦二帝也是君。
岳飞立志要恢复中原,迎回二帝,报效国家。
问题是岳飞可以不管迎回徽钦二帝以后如何安排,但赵构必须要考虑迎回二帝后,谁做老大的问题。
格局决定境界,赵构就是偏安一隅的小朝廷,也就决定了他不会真心希望迎回二帝。
有人会说,那可是他的父亲和兄弟啊?
是啊,为了争这个位置,把父亲、兄弟杀死的有多少?
好端端的皇帝坐上了,还会再让给别人吗?
但这也不是赵构坚决支持秦桧除掉岳飞的原因。
赵构也害怕秦桧议和后,金朝把徽钦二帝送回来,赵构一样尴尬。
这或许就是赵构模棱两可,不公开支持秦桧的原因吧。
但是岳飞带重兵在外,每时都存在最大的威胁,除掉也就除掉了。
如果岳飞想避免这个灾祸,那他就应该坚定地站在赵构一边,并且极力主张,即便迎回二帝,也不能改变现有的体制,赵构还是你做皇帝,徽钦二帝即便回来也让他们在一边呆着。
只有这样,高宗心里才踏实。
就是赵构不想再战,力主求和也不会对岳飞不放心。
他会留着岳飞牵制秦桧,保持对金朝的威慑。
只有得到赵构的完全信任和支持,岳飞才能避免被陷害的命运。
但是,岳飞没有,他让帝王担忧,时时睡不好觉。
在封建社会,违背了皇帝的意志,那就是不忠。
从这个角度,不能与皇帝保持绝对一致,岳飞被杀也是应该的。
帝王的意志是没有对错的标准的,只有服从与违背之说。
封建社会就只有这一条规则,不按照帝王的意志行事,那就是谋反。
不需要证据,也不管是否事实。
岳飞的确死的很怨,但站在宋高宗和秦桧的立场,岳飞也就该杀。
谁做皇帝都会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