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韩信灭齐后,项羽派武涉劝韩信联合项羽三分天下。《史记》记载,信谢曰:“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故倍楚而归汉。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於此。夫人深亲信我,我倍之不祥,虽死不易。幸为信谢项王!”

这里说的很明白,韩信不原背叛刘邦是因为刘邦亲近他,信赖他,就是死也不会背叛刘邦的。

韩信在没有遇到刘邦前可以说就是个倒霉蛋,吃不饱,穿不暖,受尽了冷眼,受尽了冷眼;好不容易天下大乱,以为可以施展抱负出人头地,可项梁、项羽都不重用他。

而刘邦对他是“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这让从小就吃不饱、穿不暖的韩信找到了从来没有过亲切和温暖。不管刘邦出于什么目的,但他的这些行为抚慰了韩信的心灵上的伤口。

韩信心有壮志,但壮志难酬,乱世中他希望自己能建功立业一展平生所学。但没人信任他、欣赏他、认可他,当从刘邦那逃走时,韩信的内心应该是茫然的,因为他不知道他的平台到底在哪里,也许会从此埋没一生。

但韩信是幸运的,萧何这个伯乐让韩信这匹千里马没有被埋没,韩信终于也见到了刘邦。

刘邦直接让他挂大将军印,从此言听计从。这让漂泊半生,郁郁不得志的韩信得到了认可、信赖,更得到了可展吞云之志的平台。

所以韩信不背叛刘邦其实就是因为感恩刘邦,他认为正是刘邦亲近他,信赖他,他才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

韩信说项羽是妇人之仁,其实我认为韩信何尝又不是妇人之仁呀!感恩之心要有,忧患之心也要有啊!

最佳贡献者
2

韩信在楚汉争雄时,没有反刘邦,考虑更多的不是军事问题,而是道义问题。我们从司马迁的《史记》中可以了解到,无论是项羽派武涉去游说韩信,还是蒯通劝说韩信三分天下,韩信的回答都是一样的。韩信在楚营只是一个执戟郎中,去了汉军便受封为上将军,刘邦对他可谓有知遇之恩;刘邦把自己的衣服给他穿,把自己的食物给他吃,可谓天高地厚的恩典。韩信坚持不背叛,是不愿做背信弃义的事情。而坚定这种信念的缘由在于,他坚信自己居功至伟,汉王是绝对不会动杀他的念头。

假使韩信当时真的有自立的念头,也是不现实的。韩信是汉王筑坛拜将的大将军,世人皆知,自立就是不忠;反叛就是不义;韩信部队中大部分将领是刘邦的心腹,且不说这些将领如何选择,让汉军兄弟自相残杀就是不仁;另外,项家军起兵时是拥立怀王,竖起"亡秦复楚"的大旗,刘邦伐楚时是打着"为义帝复仇"的旗号,而韩信假使自立,什么借口?像蒯通所言“为天下请命”?显然这种说法是行不通的,天下苦战久矣,老百姓更希望早些结束战争。所以,韩信师出无名,就是无道。不忠、不义、不仁、无道,所以行不通。

不过,后来韩信谋反的真实性,我个人是持怀疑态度的。司马迁在《史记-淮阴侯列传》中,对韩信造反一事也是轻描淡写,对他的死也只用了两句话带过了。《史记》记载韩信造反,发生在汉十年。十年时间,刘邦早已经基本上稳固了他的政权。而且,韩信已经被降为淮阴侯,没有了兵权,在长安居住,实则被监视。以韩信的军事才能,会带领家丁去打皇宫吗?实在令人难以信服。《史记》毕竟是汉代的史书,涉及到高祖,司马大叔在大是大非面前也可能会有所隐晦。真正的历史我们今天已经无从知晓,略带悬疑的历史反倒更加精彩。有其他猜想的小伙伴,欢迎积极评论。

3

正所谓“敌国死,谋臣亡”。在刘邦建立了大汉王朝以后,便一步步地杀掉了大部分的开国功臣。最后,韩信也是惨死在刘邦的屠刀之下,让人很惋惜。那么手握几十万大军的韩信为什么不自立为王呢?

第一个原因便是韩信觉得自立为王有点对不起刘邦。在他的谋士劝他自立为王的时候,他自己觉得有点对不起刘邦,毕竟是刘邦给了他一个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还有尊享的荣华富贵。所以,在这方面来说,韩信是感激刘邦才没自立为王。第二个原因便是他对刘邦还抱有幻想,这是政治上的极为不成熟。在刘邦和项羽大战的时候,刘邦和项羽两方都想得到韩信的帮助,都派出了说客,但是最后韩信还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刘邦。所以,韩信认为自己帮助刘邦建立了大功业,刘邦念及旧情是不会杀他的。但是,政治上向来都是不会讲什么旧情的。

所以,韩信在被刘邦去除兵权之后,被骗到长乐宫被吕后和刘邦所杀。一代战神就这样死在了一个女人的手里,不可谓不悲。

4

士兵都是次要的,毕竟,士兵没什么话语权,都是跟着老兵走,老兵跟着百夫长走,百夫长跟着副将走。

如果副将都是你提拔的,都是你的嫡系,就算韩信不想造反,这些副将也会怂恿他造反,甚至逼他造反,黄袍加身,

而皇帝是不可能把军队的安危寄托于一个武将的“忠诚度”上的,而在于权力的制衡。

也就是说,武将的副将,都是皇帝提拔的,这样武将在想造反的时候,就会掂量掂量,谁会跟着他造反,

韩信手底下有哪些人呢?曹参、灌婴、傅宽、张耳,没有一个是韩信提拔的人,都是刘邦的嫡系,这些人会跟着韩信造反吗?显然是不会的。

所以,韩信不造反,并不是因为他多么忠诚,而是刘邦根本就没有给他造反的机会。

做皇帝的人,老婆孩子都不可能相信,何况武将呢?

5

韩信不反刘邦和项羽在鸿门宴上不杀刘邦其实是一样的道理,因为两人都是封建霸权的拥护者。

刘邦和此二人不一样,他是和秦始皇一样的专制皇权的拥护者。


也即是说项羽和韩信想当的是齐桓晋文一样的霸主,而秦始皇和刘邦的目的是做天下唯一的皇帝。

从制度上来讲就是项羽和韩信是封建制度的拥护者,而秦始皇和刘邦是专制制度的拥护者。

项羽和韩信的区别在于前者有实力成为号令天下的霸主,而后者没有实力成为霸主。

秦始皇和刘邦的区别在于前者有能力完全废除封建制度,而后者没有能力完全废除封建制度。

于是韩信彭越等有功之人纷纷封王,这是刘邦不得已之举,因为刘邦在当时并没有绝对的实力掌控韩信、彭越等有功之人,再行封建就是不得不做的事情了。

后来的七王之乱便是封建的遗祸,虽然被平定了,而封建遗祸直到汉武帝时期通过推恩令的实行才算是彻底解决了。


秦灭以后,六国之后和亡秦有功的诸侯在楚怀王为义帝的背景下通过公议的方式分封称王。

楚怀王以空名尊为义帝,实际的霸权则在西楚霸王项羽手中,这便是模仿东周以后天子只存虚名,霸主享有实权的崩坏的封建体系。

在专制制度已经建立起来的情况下,再行封建是行不通的,项羽做不到,韩信就更加做不到了。

虽然封建制度已经被秦始皇所灭,但封建观念依然存在,项羽和韩信就是封建霸权的有力拥护者。

当时楚汉相争时,有一个叫蒯彻的策士劝韩信同彭越和刘邦三分天下,这就说明刘邦对韩信并非绝对的掌控,而后来的分封也是不得不做的事情了。

刘邦最后攻打项羽的时候,与韩信、彭越相约合力攻打,然而韩信和彭越都未赴约。

所谓的汉灭楚,根据当时的封建观念来看,实则是各路诸侯在以汉为领袖的情况下消灭了楚。

后来刘邦不得已把齐地封给韩信,梁地封给彭越,两人才引兵赴约。


很明显这并非是专制帝王对臣下的封赏,而是以对等的资格要求封建分封。

如同东周时期,诸侯强权胁迫天子对其封赏。

在韩信眼中,刘邦就是那徒具虚名的东周天子和义帝楚怀王。

韩信以为在灭楚之后就即将回到春秋诸侯争霸的时期,然而他想错了。

刘邦虽然不得已对功臣进行分封,但后来又一一进行清算,韩信也未能逃过此劫。

由于汉初刘邦没有绝对的实力,就不得不行封建,异姓之王就有楚王韩信、梁王彭越、赵王张敖、韩王信、淮南王英布、燕王臧荼、长沙王吴芮。

对于刘邦这样拥护专制统一的帝制的人,所想成为的自然是秦始皇一般的专制帝王,但实力不允许啊。

要想当好统一天下的皇帝,还得将封建诸王一一铲除才行。

异姓诸王铲除之后,同姓诸王也是专制皇权的威胁。

总之封建制度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了,专制统一的帝制国家绝对不允许封建贵族的存在。

项羽和韩信都是拥护封建霸权的复古主义者,他们的失败是也是封建观念的失败。

此二人都没能在封建分封到专制集权的历史潮流下泛起波澜。

6

韩信不反刘邦不是兵的问题,一是韩信没想反,二是在将的方面有所顾虑。

刘邦从成皋溜出后,带着夏侯婴等十几个亲随,不声不响的渡过黄河来到了修武。当晚刘邦与众人冒充客商,下榻在修武的一个客栈中。天未亮,一行人便扮成汉王的使者,直闯韩信的帐中,乘韩信还在熟睡当中,乘机夺取了韩信的上将军印授。

然后刘邦鸣鼓擂金,点将升帐。韩信、张耳、曹参、灌婴等人,一脸懵逼的来到大帐,才知道汉王大驾光临。

刘邦见众将都已到齐,便宣布韩信、张耳所辖之军,皆归自己统率,不日赶往成皋、荥阳前线。攻打齐国所需之兵,由赵王张耳立即回到赵地重新招募,迅速攻打齐国,不的有误。张耳见刘邦如此举动,诺诺称是,众将皆默不作声。

韩信见状连忙向刘邦奏请,请求留下一部分兵马给自己。刘邦于是留下3000兵马,并将上将军印授重新颁给韩信,让他立即率军向齐国边境开拔,同时调归附于韩信的李左车,到关中任太子少傅,辅佐、教导太子刘盈。

刘邦此举,让韩信是敢怒不敢言,同时也让他清醒的认识到,张耳、曹参、灌婴等人,皆是刘邦的哥们和乡党,自己恐怕难以让他们臣服于自己。

张耳从赵国重新募集来兵马后,韩信与他重新合兵一处,准备攻打齐国。此时却听闻汉王已派郦食其前往齐国劝说齐王,齐王已准备归附刘邦之事。

韩信原本准备静观其变,再做决定,结果蒯通劝说他乘机突袭齐国。韩信便突然发兵齐国,打了齐军一个冷不防。可怜的郦食其,被田横煮成了“排骨汤”。

韩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清剿,平定了齐地,声誉日隆。蒯通,这位巧言如簧的纵横家,从天时地利人和等几个方面,几次三番的劝说韩信拥兵自立,而且还从韩信的相貌、骨骼来形容他今后贵不可言。

你要说韩信此时没一点动心,那确实是说瞎话。但韩信经过几天的深思熟虑,还是毅然决然的回绝了蒯通的游说。

蒯通见韩信不听自己的劝说,大失所望。为了今后着想,蒯通在营中装疯卖傻,甚至吃起了自己的“便便”,方才逃出了韩信的大营。

综上所述,韩信不反刘邦,一是感念刘邦对自己的知遇之恩,二是觉得自己军中的主力干将曹参、灌婴等人,皆是刘邦丰沛集团的核心力量,自己确实不好掌控,再说韩信的人生目标也就是做个“王”足矣。可是“人算不如天算”,韩信想做个王,可人家刘皇上、吕皇后不答应啊,于是夫妻俩一商议,韩信最终落得个“上不见天,下不着地”的死法,还搭上了整个家族的性命。

7

韩信不反刘邦,原因如下:

第一,韩信政治理想是封侯拜相,而不是称王称霸,韩信没有谋反之心。

第二,韩信有感恩之心。韩信成功后,一直都是感恩人生路上帮助过他的人,对于韩信来说,刘邦是他的大恩人,不能反,不能恩将仇报。

第三,韩信军事才能出色,但缺乏政治才能。韩信直属部队庞大,但却没有建立自己的政治势力,也没有足够的材料证明韩信行政才能出色。

第四,韩信的抱负就是证明自己的军事才能高超,始终没有图谋不轨之心。

总之,韩信这个人,很讲义气的,是一个有着感恩之心和比较健康人性的人,懂得知恩图报,不会恩将仇报。




8

一、忠诚是因为背叛的本钱不够?

有人说忠诚只是背叛的本钱不够,这句话固然过于绝对,但作为千百年后的后人,想当然的给历史上的人物贴上忠诚和奸佞的标签,还是太过武断了。

韩信背叛的砝码到底够不够,答案当然是不够的了。

二、韩信的本钱——兵

许多人认为韩信在占领齐国后,是最有本钱造反的时期,还认为韩信当时手下的兵都是自己招募的,不是刘邦给的兵,当时韩信以少胜多占领了齐国,韩信要兵有兵,要地盘有地盘,造反那是轻而易举。呵呵了。

我不知道大家深信的说法,有没有考据过来源到底是什么?电视剧?小说?事实上传世的说法,大部分都可以在一本明朝的小说中找到,这本小说叫《西汉演义》,可能大家都没有看过,但基本上都受这本书影响,因为它是集民间传说的大成者,它并不是源头,它是小说,不是史书。

韩信的兵真的是自己招募的吗?答案是否定的。

没有任何证据表明韩信的兵是自行招募的,相反有很多证据表明刘邦派遣了大量军队支援韩信。

《史记淮阴侯列传》:六月,汉王出成皋,东渡河,独与滕公俱,从张耳军脩武。至,宿传舍。晨自称汉使,驰入赵壁。张耳、韩信未起,即其卧内上夺其印符,以麾召诸将,易置之。信、耳起,乃知汉王来,大惊。汉王夺两人军,即令张耳备守赵地。拜韩信为相国,收赵兵未发者击齐。

刘邦拿回印符后,将北方大部分军队拉到荥阳,还置换了剩余的高级将领的职务,刘邦让韩信收集未征发的赵国兵丁击齐,这就是韩信募兵传说的源头,然而韩信是募兵了,但击齐的士兵都是韩信招募的吗?答案是否定的。

汉灭赵之后,到击齐之前,实际上有一年的空窗期,这一年曹参、灌婴等一大批高级军官都被刘邦拉走,到击齐前又重新配属到北方战场,他们不可能是空手去的,必然带了大量军队过去,换句话说汉灭齐是汉军出动最强阵容的一次半决战,汉军是以优势兵力获胜的,并不是韩信的计谋以少胜多,韩信招募的军队也不是灭齐汉军的全部,只是一小部分而已。

三年,(灌婴)以列侯食邑杜平乡。以御史大夫受诏将郎中骑兵东属相国韩信,击破齐军於历下,所将卒虏车骑将军华毋伤及将吏四十六人。降下临菑,得齐守相田光。追齐相田横至嬴、博,破其骑,所将卒斩骑将一人,生得骑将四人。攻下嬴、博,破齐将军田吸於千乘,所将卒斩吸。东从韩信攻龙且、留公旋於高密,卒斩龙且,生得右司马、连尹各一人,楼烦将十人,身生得亚将周兰。

上文中,灌婴在灭齐时,以御史大夫将郎中骑兵助韩信攻齐,这是灌婴第一次属韩信,而且还带来了京索之战大胜楚军的郎中骑兵,看到这里你还认为韩信攻齐的士兵是自己招募的吗?

韩信招募之兵不仅只是一小部分,而且招募的时间短,不见得忠诚于韩信,更何况兵源地的赵国还在刘邦老伙计赵王张耳手里,可以说兵的层面,韩信不占优势。

三、韩信的本钱——将

四、韩信的本钱——地盘

结论、韩信不具备造反的能力

9

我是文庸我来回答。

韩信不反刘邦,我认为有以下原因:

1、刘邦威望很高,足以震慑下属:刘邦和项羽是推翻清朝的两支主力,刘邦率先领军攻入关中,灭亡秦朝,绝不逊色于项羽在巨鹿破釜沉舟击败秦军主力之功。后等汉中,夺取巴蜀,出关后,天下诸侯也响应,认刘邦为老大,可见刘邦威望之高。

2、刘邦对韩信恩重如山,士为知己者死。韩信是从一个小兵直接提拔为统帅天下兵马的大元帅,纵观历史也仅此一例。韩信此前长期郁郁不得志,是刘邦力排众议,让韩信可以一展抱负,名满天下。士为知己者死,知遇之恩,韩信没有理由背叛刘邦。

3、刘邦仁义,赢得天下服从。相对项羽,刘邦显分仁义,对下属好。以至于不少下属愿意为刘邦而死,比如纪信。韩信不相信刘邦会杀了他,事实上,刘邦到最后也没杀韩信,听到吕后设计杀韩信后,刘邦一边意外一边欣喜,对韩信又爱又怕。

4、韩信能打仗,不一定能治国。一个人功成名就,平台很重要,失去了大汉这个平台,韩信不一定可以继续辉煌。多少位高权重的人没认准这个道理,贸然造反最后身死名裂。刘邦没有韩信,一样与项羽对峙多年,韩信齐地造反不一定能控制齐地,毕竟手下忠于汉王的人太多。如果韩信造反,即不忠不义,如何服众?如何抵挡田横等人反扑。

韩信没有反刘邦的理由,他错就错在他本是刘邦的下属,不是合伙人怎能做诸侯王,而做了诸侯王后又放松一个国王该有的警惕,居然在朝拜时被擒。殊不知此时已是两国相争,只有你死我活,哪有温情脉脉。

10

韩信不反刘邦有多个原因,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韩信所统帅的将领、士兵都是刘邦的。

简述一下韩信不反刘邦的几个原因。

第一:军功不足,威信不够。

韩信的军功很一般,远远不足以和曹参、靳歙、郦商等人相提并论。这也就导致军中的很多将领并不敬服韩信,没有威信又用什么造反呢?这也是为什么韩信每次独自带兵都不能取胜,只有等到援军到达后才能取胜的原因之一。

第二,军官、士兵都是刘邦的人。

在张良的下邑画策之后,随何出使九江国,争取到了名将英布的支持。英布拖住了楚国项声的大军,给汉军争取了几个月的时间。刘邦因此北上亲征灭赵。张耳、韩信领军作战于井陉口,在张苍的援军到达后,俘虏了陈馀。韩信给张耳请封赵王,因此引起了刘邦的不满。后来荥阳、成皋相继被围,韩信拒不发兵支援。刘邦因此闯帐夺印,夺了韩信的兵权,更换了张耳、韩信手下所有军官,士兵。从这一刻起,韩信手下都是刘邦的人,韩信已经没有了造反的能力。

第三,曹参、灌婴等就在军中。

曹参、灌婴等人在军中战功赫赫,威信很高。尤其曹参,是大汉的左丞相,一路所向披靡,堪称刘邦手下第一战将。有曹参、灌婴的存在,韩信根本不敢造反。

第四,齐地有多支汉军部队,一同监视韩信。

灭齐的过程中,陈涓、冷耳、陈武、王周等都参加了,他们都不属于淮阴侯韩信的领导。这些人都是刘邦手下能征惯战的人,韩信想造反,首先要摆脱这几路人马的监视。

第五,刘邦的能力太强。

刘邦的军事能力,政治能力都是楚汉战争中巅峰的存在。韩信面对刘邦,心有余悸。恐惧弥漫在韩信的心中,所以韩信根本不敢造反。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