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是林盛,很荣幸回答您的问题。

中国古代历史上,留下了很多让我们听后震惊的对话,如果要挑出一句,我想推晋明帝的一句话:

“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西晋末年,北方少数民族攻陷国都长安,晋国百姓官员大量南迁,司马睿建立东晋,定都建康(今南京)。



其子晋明帝在几岁的时候,曾坐在元帝腿上玩耍。恰逢有臣子从长安而来,晋元帝便问起洛阳城近况,言至伤心处,泪流满面。

晋明帝询问父亲为何而哭,元帝便将南渡(当时认为是东渡)之事告诉晋明帝。然后问他:“你觉得长安远还是太阳远?”晋明帝回答:“太阳远。从来没有听过有人是从太阳那里过来的,答案显而易见。”

元帝对他的回答感到很惊奇,于是在第二天宴请群臣的时候,向臣子炫耀此事,又重新问了明帝一次。然而晋明帝却回答:“太阳近。”

元帝感到非常惊愕,问道:“为什么你和昨天说的不一样了?”

明帝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抬起头,能看得到太阳,却看不到长安。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便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世说新语》


历史上不缺豪言壮语,也不缺警世良言。唯有此句,初读时脑海里尽是华夏大地生灵涂炭,国家社稷风雨飘摇,黎民百姓流离失所之景象,心中升起一股难以释怀之气,最终化为一声无奈的叹息。

最佳贡献者
2

我喜欢学习和回答问题。针对笔友提出的这个问题,我查阅了各种资料,并与同学和朋友进行了讨论,得出了以下结论,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父执而不起,何也?”

“安有巢毁而卵不破乎!”

这段经典的对话出自后汉书-孔融传原文,此时的孔融年仅只有七岁!一个七岁的小孩儿能说出这样的话可谓是惊为天人。

孔融:四岁让梨,长大后又是怎样的一个人

中国古代四大最具才气的少年,非甘罗,孔融,曹冲,司马光四人莫属。

甘罗十二岁拜相,孔融四岁让梨,曹冲六岁称象,司马光砸缸救人。可是孔融让梨,这个我们所耳熟能详的故事。是否值得我们探究一二呢?

孔融本身有问题这一点,实际从孔融让梨这故事中就有体现,某种程度上对梨的分配权是归属于其兄长的,让梨行为实际是越过其兄长实行分配权的表现,另外无论他是否有意也从事实上破坏兄长形象来给自己树立乖巧的人设。

孔融本身也是一个不孝之人

又前与白衣祢衡跌荡放言,云"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缶中,出则离矣"。既而与衡更相赞扬。

翻译就是:孩子就是父亲泄欲的产物,和母亲的关系就像倒出水壶的水——孔融

充分说明了一件事情,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曹操:云长公,别来无恙

关羽大意失荆州后,吕蒙斩下了关羽的首级后,孙权想祸水东移,便将关羽头颅送给了曹操,希望能让他们斗个两败俱伤。而不记恨于东吴。

曹操收到关羽首级后,苦笑道“云长公,别来无恙”,表现了曹操对关羽又爱又恨的心情,毕竟爱了一个不属于自己的人;

这是关羽的头颅忽的睁开了双眼,吓得曹操猛地一把那装着头颅的盒子扔了出去。

“。。可怕。。可怕。。死了还活更可怕”,刚开始曹操确实被吓到了,但是接下来就是曹操个人无缝衔接般的表演,曹操顺势以受到惊吓为借口封关羽为荆王,实则把东吴的嫁祸之计破解了,把害死关羽的皮球又踢回给了东吴,告诉刘备关羽之死和我无关。

短短一个小片段就体现了曹操作为一个政治家的狡诈,以及作为一名实实在在的普通人的爱恨常情,细节用心如此者无出其右。

3

董卓:吾为天下计,岂惜小民哉。

谢灵运: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分一斗。

4

我稍微读过一点点明史,所以尝试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朱元璋让刘伯温举荐宰相的对话,事情的经过是怎样的呢?开始之前,咱先看看当时的历史背景。

大家都知道朱元璋彻底废除了相制,但这是后来的事,明朝刚建立的时候,还是有宰相的。

朝廷宰相分为左相和右相,其中左丞相主管政治工作,由开国元勋李善长同志担任;右丞相基本就是个摆设,由徐达同志担任。(此人虽是一介武夫,但是跟朱元璋是穿同一条裤子长大的,对他是非常了解的,所以一直戍边在外,不问朝事。)

很显然,左丞相就是百官之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但偏偏朱元璋是出了名的劳模和小心眼。随着以李善长为首的淮泗集团在朝政中话语权越来越大,朱元璋逐渐觉得再这么下去自己的位置可能就不稳了,得找个机会压压这帮人了。

其实李善长也不傻,感觉再这么下去自己挺危险,于是很懂事得告病回家避避风头,这下左宰相的位置空了出来,于是才有了朱元璋找刘伯温举荐宰相的事情。

其实朱元璋那点小心思,刘伯温还是拿捏得住的,举荐新的宰相,不就为了扶持一下新势力(浙东集团)制衡一下淮泗集团么。

朱元璋首先问刘伯温:你觉得杨宪这个人怎么样?

杨宪何许人也,和刘伯温一样属于浙东集团,和淮泗集团那帮人本来就是死对头。

刘伯温答:杨宪有宰相之才,无宰相之量,不可大用。

刘伯温的意思是杨宪这人长期从事特务工作 为人尖酸刻薄,心胸狭窄,扶他上台恐怕会引发剧烈的朝堂斗争,不妥。

朱元璋又问:那你觉得汪广洋怎样?

刘伯温的回答也很简单明了,汪广洋比杨宪还心胸狭窄,不能用,其实主要是汪广洋这人没什么背景,上去肯定也斗不过淮泗帮。

朱元璋再问,那胡惟庸呢?

刘伯温的评价很精辟:譬之驾,惧其愤辕也。意思是胡惟庸才干不怎样,太幼稚,他上台这宰相制度估计要玩完。

说了三个刘伯温都觉得不行,朱元璋使出了最后的杀招:那宰相职位非先生不可了。

你听听这话,透着屏幕都能感受到杀气。

刘伯温连忙说:我这人嫉恶如仇,你还是另外找个处事稳重一点的人担任吧。其实他暗地里早就明白朱元璋废除相制的想法,这时候谁去当宰相不是明摆着找死嘛。

问了半天,啥主意都没有,朱元璋显然很不开心,此后慢慢疏远冷落了刘伯温,刘伯温也就回家疗养去了。

后来宰相谁当了呢?结果是刘伯温提议的三个人都轮流当了一遍,但当宰相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惨死!

首先上台的是杨宪,果不出所料,上台后充当了皇帝打手的角色,做事风风火火,睚眦必报,但他显然选错了对手—强大的淮泗集团,最后引发众怒,不明不白被杀了。

第二个上台的汪广洋可不傻,自己没背景没靠山,前面杨同学的惨痛教训已经告诉他淮泗集团是不好惹的,那索性就啥都不干好了, 来个“无为而治”。但朱元璋就不高兴了,光领钱不干事,就把他给流放了,最后汪同学也不得善终。

最后上台的胡惟庸,本来就是淮泗集团的,借着原本的势力就更霸道嚣张了,于是开始不断作死,不断培植势力,拉帮结派,最后胡惟庸案发,胡惟庸跟着淮泗集团一同被铲除了。

最可怜的是刘伯温,因为得罪了胡惟庸,被架空被迫害,最后被毒死了(正史上对这个问题还有争议,但是本人觉得基本就是这么一回事了)。

这就是朱元璋找刘伯温荐相的前因后果。

这段对话看似随意但背地里暗流汹涌,暗藏杀机,所以有很多人认为,这次谈话让朱元璋对刘伯温彻底失去了信任,也因为这次对话,刘伯温给自己引来了杀身之祸。

5

1.谭嗣同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

有之,请自嗣同始。

2.主父偃

大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耳。

3.《宋书 卷七 本纪第七 前废帝》:

妾与陛下,虽男女有殊,俱托体先帝。陛下六宫万数,而妾唯驸马一人。事不均平,一何至此!

4.《魏书·孝静帝纪》

文襄怒曰:「朕!朕!狗脚朕!」

文襄使季舒殴帝三拳,奋衣而出。

5.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

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

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

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

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

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便重问之。

乃答曰:“日近。”

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

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6.李鸿章

戊戌变法失败之后,李鸿章被任命为两广总督,临行之前照例得面见老佛爷谢恩。

慈禧太后见到李鸿章之后拿出一个折子,说有人弹劾你,说你是康党,然后把折子给他看。

这要是别人早磕头谢罪了,但李鸿章拿过来看完之后,一点害怕神情都没有,从容说道:若旧法能强国 ,吾国早已强矣,何待今日?即变法则为康党,臣罪无可逃,臣实是康党。

戊戌变法失败之后,六君子被杀,康梁外逃,人人自危,只要被认为是康党,丢官其次,脑袋可能都保不住,但李鸿章在这个时候说出了五个字——臣实是康党。

慈禧太后听完惊骇不已,但也没治罪,毕竟就算是傻子也知道如果这位李中堂要是康党,这大清国早完了。

可从此之后,李鸿章便时不时说自己是康党,无奈之情╮(╯_╰)╭溢于言表。

7.曹刿

曹刿论战中,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对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6

胜者王侯,败者寇。最早那位著作人的学说不曾知晓,反正历代帝王大多如此践行,取得天下后,奉行对前朝和对手全面否定,一无是处,把自身描述完美无缺,象鲜花一样纯洁高尚,历史的假象,都是代表正义和进步的力量才可胜出,成功者都是功德无量于人民,然而,历史就没有被倒退的时段,胜之不光彩者没有?

不可否认,推动人类大改变大转折的风云人物,离不开对人民群众呼声的精确把握,是从民声顺民意开始的,秦始皇一统六国,结束了纷乱战国时代,顺应民求稳生息的需求,大汉王朝则拨乱了贵贱世袭体系,开启民生愫求的先河,这些都有资格为自己歌功颂德的历史名人,可为什么不能再大度一些,给对手和陪练一个合适的评定,毕竟胜利者也可能曾用过不显高尚或不道德的手段,这样做可给善一个出路,给己增加一份转角内功。象日本明治维新后,还是给了反判者高官要职,人家是唯才不唯私,因而王朝经久不换。反观大华,潮起潮落,多少王侯将相被拍落滩岸。

胜者王侯,败者寇,明显是忠于权威,不崇信真理的逻辑,这文化得改,胜者不是八面光彩,败者也有可取之处。

7

对话不记得了,曾经第一次看的一本书名让我很震惊,虽然里面都是教仁义礼智信的,但君主与被统治者的态度上,让我感受到了什么是真正的阶级,我震惊的是,看到书名,会想到原来先贤们只把治理百姓当养畜生,那本书叫《管子·牧民》

8

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江小白问管仲富民强国有什么好办法,管仲说开设“馆驿”,让各国的商人来齐国做生意,晚上到馆驿去消费。

后来我才理解“馆驿”是青楼的意思。管仲堂堂的治国大才,富民强国的方法竟然是这个。

虽然我知道ji女的祖师爷是管仲,看到这一段还是挺震撼的

9

“手滑”。宋仁宗朝有不杀大夫的不成文规矩,某日一中等级别官员犯死罪,范仲淹与同聊商量定罪,范说:杀!同僚否:万一你我哪天“手滑”,咋整?

10

三国的曹操与手下说: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准天下人负我。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