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个问题应从三个方面去看。

一是从取得政权的手段看。西晋和隋朝取得政权的手段都差不多。魏后期,司马氏家族相继执政,他们一面拉拢一批世家大族作为自己的羽翼,一面用暴力手段清除曹氏势力,积极为夺取政权作准备。司马师、司马昭、司马炎执政期间,相继废黜魏帝曹芳(齐王)、曹髦(高贵乡公)、曹奂(陈留王),自立为帝,建立晋朝。

公元581年,北周政权中总揽朝政的杨坚,从周宣帝宇文赟手中夺得政权,改元开皇,建立隋国,杨坚就成了隋文帝。

二是从施政的出发点看。西晋王朝是依靠世家大族的支持建立起来的世族地主政权,因此出台的政治上、经济上各项政策,大多是维护和满足世家大族利益。如改屯田制为占田制,保护门阀士族,不顾百姓死活;统治阶级“奢侈之费,甚于天灾",而“诸所宠给,皆生于百姓",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化。

隋文帝夺取政权后,采取了发展经济的措施,如推行均田制,这在保证封建官僚地主占有土地的前提下,也让农户多少得到一点土地,促进了当时农业生产的发展。

三是从对历史的贡献看。西晋统治集团腐巧堕落,竞相奢侈,争权夺利,矛盾激烈,先是宫廷斗争,后又发生“八王之乱",隐伏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日趋激化,使稍有生机的北方经济再遭摧残。

相较于西晋,隋文帝则采取加强中央集权和发展社会经济的措施,增强了国力,逐步打破了南北对峙局面,实现了全国统一。在政治上,隋朝改革机构,创立科举制,这对封建专制中央集团的巩固起了很大作用。特别是隋朝执政的三十多年间,利用天然河流和旧有渠道,开凿沟通大运河,使其成为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大运河的开凿,,加强了南北的经济联系,对巩固国家统一,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都起到了很大作用。

综上所述,虽然西晋和隋朝取得政权的手段都差不多,但建立政权后,隋朝的施政显然比西晋进步一些,更重要的是,隋朝对历史的贡献也更大一些。因此,两相比较,人们对隋朝的认可度更高一些。

最佳贡献者
2

两个朝代建立的方式虽然一样,也同样是结束了长期的分裂战乱,但在历史上的功绩差别太大。

隋朝和秦朝非常像,建立了很多全新的制度,创立的三省六部制基本被一直沿用到清朝而没有大的改动。科举制也是影响深远,使得万千平民出身的知识分子,得以通过相对公平的标准走上仕途,甚至连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卢梭都对此赞叹不已,“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衙门任职,人们全然不可能想到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当然到了后来,科举制走向僵化就是另一个话题了。更不用说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尽管确实给民众造成了沉重负担,但这项工程更是造福后世,更应该视其为功绩。所以,尽管最后隋朝同样是二世而亡,但毕竟留下了许多重要的历史遗产,唐朝继承其制度,并创造了辉煌,足以说明这点。

西晋则大不一样。尽管司马氏凭借曹魏政权的基础统一了全国,却在文明方面没有任何建树,晋武帝司马炎几乎是刚统一就陷入了终日享乐;上层社会只知道斗富,比着赛的奢侈;政治上黑暗压抑,大肆迫害知识分子;又大肆分封诸侯王,给八王之乱埋下祸根。虽然是新兴王朝,西晋却没有任何新政权建立后锐意进取的革新气象,而是刚一诞生就已经腐朽。此外,它的短暂统一也没维持多久,很快就因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激化而一朝覆亡,更正式开启了从十六国到南北朝这数百年的乱世。对这样的王朝,人们自然不可能有什么正面评价。

3

如果从得国正与不正来说,两家半斤八两,都是抢了别人家的皇位,但为什么评价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个人觉得跟两个国家的开国皇帝有很大关系。

首先说晋朝的开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他刚上位时,应该说是一个不错的皇帝,但是,等到灭了东吴,全国统一了,他的行为就发生了很大变化,变得只知道享乐,而没有一点进取精神,不想着国家怎么发展,国力怎么强盛,而是只想怎么吃喝玩乐。在他的带动下,晋朝上下一片炫富,大臣们纷纷摆出自己最好的东西互相攀比,整个社会风气一片混乱。大臣都看不下去了,说晋武帝这样下去是要亡国的节奏。

还有一个原因,是晋武帝对继承人的选择上犯了错误。晋惠帝是有名的白痴皇帝,当初,晋武帝不是不知道这个儿子不合适,但最终没有换了他,结果就有了后来的八王之乱,有了西晋的灭亡。

再说隋朝。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是历史上有名的有作为的皇帝之一,他夺了皇位后,实行了一系列措施进行改革。他的很多措施在后来一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有很大影响。他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加强中央集权,这种制度后来一直延续到清代;他颁布了开皇律,对以后的法律也有很大影响;他颁布均田令,设置粮仓,提倡节俭。隋文帝杨坚在位短23年时间,开创历史上有名的的“开皇之治”,使饱受战乱的人们得到休养生息,人口大幅增长,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在最辉煌的时期,人口都没有“开皇之治”时候多。

关于隋朝的继承人,杨广装出一副仁孝的样子,是用假象蒙蔽了父母。不过,杨广虽然算不上好皇帝,但也不是昏君,他只是太心急了,最后搞得国破身亡。

总之,晋朝被人诟病,隋朝被人吹捧,都是当事人造成的。

4

这个问题确实存在。后赵奴隶出身皇帝石勒曾说过,大丈夫行事应该光明磊落,不应像曹孟德、司马仲达那样欺负人家孤儿寡母。

司马家晋国是靠军事政变逐渐得国,这种现象有一些。典型的北宋建立不也是赵匡胤靠军事政变获得吗?司马懿政变有曹爽的逼迫因素,赵匡胤政变存在事先预谋情况。

司马家族篡权没有对蜀汉、东吴、曹魏三个政权皇权斩尽杀绝,看看刘裕、朱温等篡权对前朝皇族基本斩尽杀绝。历史上得国之正仅有刘秀东汉、李渊唐朝、蒙古族元朝、朱元璋明朝等几个王朝,刘邦西汉、努尔哈赤后金等几个王朝得国也还说得过去。

隋朝杨坚是篡夺了外孙宇文家族的皇权,杨坚女儿是皇后,杨坚有时想放弃夺权,他老婆独孤氏曾说势如骑虎不得不夺。

封建社会家天下,有时处于权力斗争旋涡就是你死我活的情况,想退都没有门。

一、部分人诟病司马家的晋国得国不过可能原因如下:

1、司马家的晋国虽然统一天下,但是存在时间短,存在感不强,值得称颂地方不多。

2、司马家的晋国建立后始终没有处理好内部各种矛盾,尤其内迁及边境异族问题没有处理好,统治阶级上层还严重昏庸腐败,关键是皇族内部争权夺势最终导致“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最严重后果是汉族之间互相残杀,导致异族乘虚而入。“五胡乱华”是汉族生存面临最严重的危机,甚至超过历史任何其它时期,包括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对我国的侵略。

西晋公元316年灭亡,隋朝公元589年才重新统一。这期间分裂长达273年。

正是由于西晋王朝统治造成的汉族生存面临危机和长期分裂恶果,也或多或少使一些人用有色眼镜看待晋国的建立,诟病司马家的晋国得国不正。

二、大力吹捧隋朝原因如下:

1、杨坚在建立隋朝过程中对宇文家族反抗坚决镇压,几乎对直系的宇文皇族斩尽杀绝。

2、杨坚是汉族,宇文家族是鲜卑化的匈奴人,杨坚隋朝建立后恢复了汉族。夷夏之别观念在古代有些人心中根深蒂固,杨坚建隋得到了广大汉族各阶层拥护。宇文家族北周算鲜卑族政权。

3、杨坚隋朝重新统一祖国,仅这一祖国统一重要贡献,再加杨坚的开皇之治使杨坚成为历史上伟大有作为的君王之一。隋朝之后唐朝一定程度上说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最好阶段之一。隋唐被后人称为盛世。正是杨坚恢复了汉族政权,重新统一祖国,隋唐盛世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高峰。也导致隋朝也被后人大力吹捧。

5



1.概况



晋朝(266年-420年),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其中西晋为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之一,东晋则属于六朝之一,两晋共传十五帝,共一百五十五年。



公元266年司马炎篡魏,建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公元280年灭吴,完成统一。后经历八王之乱和永嘉之祸,国势渐衰,316年西晋被北方蛮族灭亡,北方陷于混乱,史称五胡乱华。317年,晋室南渡,司马睿在建邺建立东晋,东晋曾多次北伐。383年东晋与前秦淝水之战后得到暂时巩固。420年,刘裕建立刘宋,东晋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了南北朝时期。



2.成就

①封建制度方面

晋朝最早实行中书、门下、尚书三省行政的管理方式,在封建社会历史上首先设立了门下省,把侍中提升到执政地位,新设立中书侍郎、中书舍人职位以增强中书省地位。

还首次设立了督护的职位,这是同时具有军事指挥、行政监督性质的官员,在性质上已经类似现代的政治委员。



在民族政策方面是执行了广泛的优待少数民族的政策,也是最早实行赋税依远近逐步降低,以及按照人口年龄划分税赋,对妇女和儿童等次丁也进行优待的政策,这些都是在封建社会有利于人民的政策。



②生产经济方面

土地政策实行的占田、限田制度是古代均田体制的早期尝试。由于农业技术提升等因素,在侨姓世族与吴姓世族密集开发下,江南获得全面发展而繁荣兴盛,中国的经济中心也逐渐南移,后来才有大运河的出现。

晋朝的造船技术已经达到了能建造乘坐两千人的大型船只的能力,东晋时期实现的每亩税二升、三升的赋税也是中国古代最低的赋税之一。



③文化科技方面

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最早设立国子学的朝代,与政府的太学不同,是更高一级的国家学府,以政府官员和贵族子弟为教育对象。隋朝时改称国子监,以后一直延续到清朝。清朝设立宗学,教育皇族,也是在国子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晋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早把书法作为教育课程普及的朝代,并且最早设立了书博士传授书法。文化方面的辞赋、诗歌、绘画以及相关理论方面都有可以称道的之处。



④科学技术方面

晋朝是古代最早发现岁差的朝代,虞喜发现的岁差为后来测量、计算更精确的历法打下基础。后来祖冲之编订新历法时首次把岁差的理论付诸实践。在制图学上,裴秀也首次制定了六法制图的标准,为绘制更精确的地图打下基础。

晋武帝时期太史令陈卓编订的星图汇集了二百八十三宫,总计一千四百六十四颗星,是古代重要的天文资料,建立的天宫体系长期作为天文学基础。



3.负面影响

晋朝社会风气倡导奢侈,君臣赛富。皇帝卖官,并且从全国挑选美女,充实后宫。百官上行下效。这种风气自晋武帝司马炎开始就盛行,贯穿整个晋朝。再加上晋武帝大肆分封王公诸侯,终于爆发了“八王之乱”,死伤大量平民百姓。



从八王之乱到永嘉之乱,继而导致后来的“五胡乱华”,带给中华民族300年灾难,使得汉人做了300年的亡国奴。东晋明知北方的汉人陷入了水深火热当中却不愿意北上解救同胞,一直到了隋朝的杨坚出现后才结束了这个悲剧。正是因为如此,现在的人才对晋朝深深的厌恶,一个连老百姓都能轻易抛弃的朝代又怎么能让人爱起来呢?



故,晋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无功掌权,弑君篡位,骄奢淫逸,毫无建树,第一个被外族灭国的国家,晋朝开启了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这个是历史学界给晋朝的统一论调。



4.总体上说

晋朝在中国历史上也是一个有贡献的历史时期,那些为中华民族发展作出的成就和杰出人物也永远值得我们纪念。

6

得民心者得天下是古今的唯一真理,因为司马懿的仁义统一大业,受到了三家道法治天下的妒忌,所以三霸后翼不服,认为是司马懿捡到的江山。网上的人都是哲学家,全是歌颂短暂的霸主败冦者,仇恨长治久安的执政者。

7

其实这是个心里问题,晋朝治理的很差,八王之乱,五胡乱华都发生在晋朝,所以人们向来摸黑,秦朝隋朝虽然短暂,到时创造的辉煌使国人有脸面,主要的是日本等西方国家推崇。还有唐朝更是辉煌无比,更受国人赞许,以至于李世民杀兄夺取皇位的人伦惨剧都可以轻描淡写。我觉得每段历史时期都有他的特点,关键是我们学到了什么,而不是我们得到了什么,秦汉隋唐使我们拿出去可以吹好久,晋宋使我们感到羞辱,但读晋宋历史,能更好的使我们了解人性,看清人类历史。

8

这两个朝代的建立,都是终结了长期的乱世,政权的交替方式也相对和平。为什么后世对两个朝代褒贬不一呢,我觉得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造成的。

一、政治方面

西晋建立时,正是门阀大家的兴盛之时。九品中正制在晋时已经完全沦为只重门第,不问行状的选材制度。最终成为门阀大族的选举工具。导致当时社会高层被门阀世家把持,政风腐败、党派乱起、宗室与门阀相勾结,导致权力扩张。反观隋朝建立后,在政治、经济等制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修定刑律和制度,实行三省六部制,优化地方行政体制,巩固了中央集权。多次减税,减轻人民负担,促进国家农业生产,稳定经济发展。尤为重要的是发明了科举制度。

二、社会经济方面

西晋为了补充人口,大量的游牧民族内迁,关中和凉州一带的外族已占当地人口一半。为后来八王之乱的永嘉之祸埋下祸根。同时底层人民生活困苦,饱受宗室,门阀剥削。社会动荡。士族却好清淡之风,铺张浪费之风盛行,如石崇斗富。反观隋朝建立之初,政治清明,实行均田制并改定赋役,减轻农民生产压力,又采取大索貌阅和输籍定样等清查户口措施增加财政收入。倡导节俭,节省了一定政府开支、废除了一些不必要的苛捐杂税并设置谷仓储存食粮。

三、后世影响方面

西晋经历了历史上著名的八王之乱,永嘉之祸。又重新开始了长达169年的南北分裂。造成汉族人口大量衰减,差点导致汉族灭族。但积极意义也就是所谓进一步促进了族大融合。隋朝大力提倡文教,广求图书。恢复华夏文化之正统,下诏制订礼乐,以提升国家的文化素质。开凿广通渠,自大兴引渭水至潼关,以利关东漕运。攻打突厥,后来更采用离间分化策略,促使突厥分为东西两部,彼此交战不已,隋则得以消除北顾之忧。开凿以洛阳为中心沟通中国南北的隋唐大运河,修驰道与筑长城,带动中原与南北各地区经济社会文化交流与商贸发展,并对四周展开征讨,扩大了隋朝版图。

综上,引用一句网络红语“爱也好,恨也好,都是有缘由的。”

9

其实历史上得国不正的多的去了,为什么偏偏黑晋朝,就是因为他丢下几百万子民自个儿跑到江南享乐去了。孙皓当年说,我在南方也给你设了个座,才过了几十年,他就屁颠屁颠跑了过去。太美骨气了吧!

另外也跟隋朝的贡献有关。毕竟隋朝开创了科举制,到了现代还在某种程度上借用。开凿的大运河,至今还在流淌。

10

司马氏把江山丢给胡人,杨坚光复汉家山河,能比吗?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