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料记载,曹雪芹的生卒年代(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而乾隆登基是1736年登基,就是说,乾隆登基那年,曹雪芹大概21岁左右。
雍正五年(1727年),在曹雪芹13岁的时候,曹家被炒。曹雪芹随全家迁往北京,此时的曹家在北京还有十七间半老宅,勉强度日。十几岁的孩子,目睹家族巨变,其实是很惨的。这段经历,对他以后的文学创作应该有着巨大的影响。
根据很多红学专家的考证,乾隆九年(1744年),在曹雪芹三十左右岁写成的《红楼梦》的初稿《风月宝鉴》。所以我认为曹公应该很早就开始文学创作的,此时的《风月宝鉴》应该是一本未成形的作品,类似于作者的练笔之作。
乾隆十二年(1747年),在曹雪芹三十三岁的时候,搬到北京西郊。此后数年四处搬家,生活撂倒,过着挥毫作画、赋词吟诗、醉酒狂歌的隐居生活。
到了晚年,常常感叹一事无成,心情抑郁,但是依然心怀大志,梦想不辍。这时候,友人敦诚《寄怀曹雪芹(沾)》给他写过一首诗,鼓励他不要放弃,努力创作,原诗是这么写的。
劝君莫弹食客铗,
劝君莫叩富儿门。
残羹冷炙有德色,
不如著书黄叶村。
曹雪芹深受启发,发奋创作,在《风月宝鉴》的基础上,“批阅十载,增删五次。”专心创作鸿篇巨著《红楼梦》。关于《风月宝鉴》和《红楼梦》的关系,目前有几种说法。一种说法是《红楼梦》是在《风月宝鉴》的基础上改写的。这是“改旧说”;另一种说法“嵌入说”,就是说把《风月宝鉴》的内容掰开揉碎了,有些摘抄加工,然后镶嵌到《红楼梦》的情节中;还有一种说法比较不可信,是说这两本书之间没有什么关系,我觉得这种说法是没什么根据的。
有时候苦难真的是一笔财富,从幼年的锦衣玉食钟鸣鼎食之家的贵族公子,沦落到至今,屡遭磨难,家徒四壁,儿子也病死了,妻子也亡故了。自己身体也不好,顿顿连粥都吃不饱,心情也应该非常寥落。可是却依然不改初心,每晚借着微弱的烛光,佝偻着羸弱的身躯,笔耕不辍。
每次看到这些,感觉真的是很震撼,一个连基本生活都无法保障的人,到底是一种什么精神在支持着他呢?雄心壮志?生活的磨难?家族的巨变?妻儿的早逝?或许都不是,或许都是。更多的我觉得是一种精神,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锲而不舍的精神,正是这种高贵的坚韧的精神在一直支撑着他。一生的苦难不仅没有把他压倒,反而把这种精神磨炼的异常强大,成为了他创作的巨大力量源泉。
关于曹雪芹死亡时间,至今还存在争议,大致在乾隆二十七年壬午除夕除夕。根据脂砚斋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中的眉批“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根据周汝昌先生考证,在乾隆二十八年病逝,根据眉批,我觉得脂砚斋的记叙应该是正确的,因为毕竟曹雪芹和脂砚斋是同时代的,可信性还是比较高的。
一代文学巨匠就这么默默的死去了,此时《红楼梦》的第五次修订还没有完成,他曾经说“批阅十载,增删五次”,这么推算的话,大概在乾隆十七年(1753年)开始正式写作。虽然历经十年,却依然没有写完。所以说《红楼梦》是一本未完成的巨著,但是这丝毫不妨碍它的伟大。正如断臂的维纳斯一样,这种缺憾美正是它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