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众所周知,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于南京。公元1421年,明成祖朱棣却把都城迁到了北京。那么朱棣为什么要劳师动众,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兴建北京,而将纸醉金迷的南京定为陪都呢?

迁都背景

朱元璋虽然将元朝赶出中原,却并没有将他们彻底消灭,元朝退出大都后,其残余势力在历史上称之为北元。北元在退出中原以后,依然拥有广阔的领土和强大的兵力,虽然朱元璋在位期间发动8次北征,大将军蓝玉击败北元,俘获元帝脱古思帖木儿次子地保奴及妃嫔多人,但北元又分裂成鞑靼、瓦剌和朵颜三部,仍然时常南下抢掠。

天子守国门

朱元璋将儿子分封到全国各地做藩王,除了让子孙享受富贵之外,还有让他们镇守一方的职责。燕王朱棣和宁王朱权就是朱北璋用于镇守北方,防范蒙古袭扰的重要军事力量,他们各自都有拥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这也是后来朱棣能夺取皇位的重要基础。

公元1399年,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绑架宁王朱权,成功夺取了侄儿建文帝的皇位,在南京登基称帝,称为永乐皇帝。这样一来,北方兵力空虚,鞑靼趁机而入,进兵辽东,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为了加强北方的军事力量,阻挡蒙古兵南下所带来的危害,朱棣下令迁都北京,这也是明朝“天子守国门”的开始。

迁都的历史意义

从个人情感上来说,朱棣迁都北京还有一个私人原因,他虽然在南京出生和长大,但却镇守北京二十年之久,早已习惯了北方的气候和饮食。迁都向来不是一件小事,除了要大兴土木,营建宫室外,更重要的是要解决粮食运输的难题。北京附近不是粮食主产区,要把南方的粮食运到北方首先要解决交通问题。

当时隋朝修建的大运河已经多处淤塞,朱棣命工部尚书宋礼治理会通河,又让漕运总督陈瑄疏通河道,这才使得南北漕运畅通无阻,漕船可以从杭州直达通州。与此同时,营建宫室的任务自1409年开始有条不紊的进行,一直到迁都以后还在不断完善。朱棣下令修建的紫禁城,占地72万平方米,居住过明清两朝共计24位皇帝,成为中国宫廷建筑的精华留存至今。公元1421年,朱棣正式下令迁都,原来的京师称为南京,做为陪都。

从此,北京成为明清两朝都城,前后共计500多年历史。新中国建立以后,北京被定为首都,成为全世界中华儿女向往的地方。今天,当我们在天安门城楼前合影留念,在故宫里品味历史的时候,不应该忘记600多年前,有一个名叫朱棣的人,奠定了今天这一切的基础。他身上还有另一个响亮的称号:永乐大帝!

文/历史茶坊 点击关注,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原创首发!请动动手指在下方点个赞,欢迎转发和留言!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最佳贡献者
2

明成祖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翻开他的历史,恐怕最令人震惊的就是倾力修建北京紫禁城。从来没有人像他这样为皇宫的修建付出如此多的精力,耗费十几年的时间和无数钱财来修这座城。据说在此期间单单一座宫殿所需的石料,就需要近两万人花费一个月从北京郊区运送到位,整个工程在材料的准备过程就长达十一年。朱棣可以说是倾尽全力来建造这座宫殿,这多少有点蹊跷。

说到原因,最直观的一个观点就是,北京乃是朱棣的封地,在自己的地盘上过得舒服一点总没错吧?朱棣最初是被封为燕王的,北京是燕王所管辖的核心区域。在朱棣还没有成为明朝皇帝之前,他的权力范围多集中在北方,北方的各种军事事务、民政事务等多由朱棣插手管理。多年过去,朱棣在北方尤其是以北京为中心的地区树立了很强的影响力。可以说北京是朱棣的老巢,在自己的老巢里建设一座宏伟的宫殿,是符合常理的。就如当年秦始皇在关中为自己建立阿房宫,大致相似。

我们再来看一下朱棣修北京紫禁城的这个时间点,朱棣已经入主南京,但朝廷内外不安定因素仍然不见减少。修建北京紫禁城一方面是为了迁都方便,一方面也是为了摆脱朱元璋、朱允炆的影响。利用迁都彻底把朝廷内外清洗一次,让效忠“先皇”的都留在南京,自己带着自己的新一代朝廷搬迁到全新的皇宫。

还有一种观点是,朱棣害怕不稳而加固了城防。当年为了争夺王位,朱棣是跟自己的侄儿建文帝闹翻了,这种辈分上的差别本来就令朱棣感觉万分惭愧。在南京交战的时候,建文帝身入火海,失踪不见。这也另朱棣感觉到惶恐不安,于是有人猜测朱棣倾力修复紫禁城,是为了加固自己的心防,减除自己的忧虑。而且紫禁城层层包围的结构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但在建造紫禁城时还是以南京紫禁城为模板,现在看来可能另有文章,这个模板的选择也值得深思,读者们对此怎么看呢?

另外北京作为国都并不是只在明朝。北京在元朝的时候就做过都城,那里的风水位置比较好。北边紧紧靠着燕山,而东南方向靠海,可遥望渤海。龙脉、水脉都有,适合建立都城。明成祖似乎也想把握这个战略地位,咽喉地带。把都城建得更加牢固,至少从风水上有利于自己的统治。单把北京的地理位置拿出来分析,这种风水位置上的优势也足以让一个帝王付出如此心血。再加上天子守国门的口号就再合适不过来,既然要搬家,建个新家也很正常。

朱棣这个人性格上趋于完美,能够从整体格局着眼。他在位时候能够统筹发展明朝的事业暂且不必说,从修《永乐大典》这个事情足见他内心无比宏大。《永乐大典》是中国集大成的一部巨典,收集了大量的文献作品。这个工程很大,在书籍编纂这个层面来看,它的整合性可能超越了之前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永乐大典》的编辑从一个侧面映射了朱棣这个人求全之心。而北京紫禁城规格严密,也说明他有这样的性格特质。倾力建造宫殿,恐是人性所趋。

关于朱棣为何倾力修建,虽然有各种不同的说法,但是最为可信的无非有两个方面。一是北京这个地方位置很好,有足够的魅力,值得在这里修建豪华的宫殿;二是朱棣本人的价值观念,他希望自己的老巢能够更加辉煌,就如同当下有的人想要买一套别墅,耗费巨资来装修一样。

3

朱元璋于1368年建立了大明王朝,将都城定于南京,但是南京真是一个定都的好地方吗?这一点连朱元璋都不敢认同,但是他可能具有对元的一种仇恨,不想将以前敌人的都城作为新王朝的都城,加上朱元璋生在淮右,所以就暂时将都城定在了南京,但是一旦定都南京,那辽阔的北方形势将会必然严峻,定都南方其实也并非一个明智之举。所以朱元璋也一直都有迁都的念头,并且从未打消过,所以朱元璋曾下诏书要定两个都城,一南一北,南就定在南京,北有一说是定在西安,一说是定于北京。

但是朱元璋也年事已高,迁都是一件大事情,自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寄希望于自己的后来人,也就是他的孙子,建文帝朱允炆。也因为自己没有定都于北方,为了北方的安定,所以朱元璋才让自己的儿子分别在北方封王,为的就是出现了紧急情况,自己的儿子可以抵抗异族,其中朱棣被封为燕王,在朱元璋的这个战略中,朱棣在抵抗侵略方面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自朱允炆继位以后,朱棣对他这个侄子颇为不满,早有造反的念头,因为他生性比较懦弱,身边的人也大都是儒生,书生治国无异于纸上谈兵,大明王朝也恐怕难有出头之日,所以朱棣早就有谋反的念头,后夺位成功改年号为永乐,在朱棣在位期间编纂了著名的《永乐大典》,派郑和下西洋,还有就是举行了一场盛大的搬迁,那就是将首都从南京迁往了北京。

其实在之前都城一直在北方,却并非在北京,从元开始,忽必烈改名燕京将都城定为此,并命名为元大都,北京正式成为都城。

虽然元代国祚一百余年,虽然很短,但是对于都城的建设却半点没有马虎,元的灭亡也留下了这个宝贵的城市,为将来朱棣的迁都打下了一个基础。自元灭亡后,徐达改元大都为北平,后朱棣又改为北京,。

那为什么朱棣要将都城定于北京,而不是西安等地?

可能北京是朱棣的第二故乡,有感情了,因为他自被封为燕王,在北京这个地方居住了二十余年,这里的地方风物,都比较熟悉,加上这里之前是元大都,建设方面也比较完善。其次迁都北京还有地理位置上的优势,对于抵抗来自北方的侵略者来说,北京更加方便。加上他的皇帝之位是夺来的,南京是原来的都城,在南京作都城恐怕坐着皇位也不踏实。

所以在永乐四年,朱棣就开始迁都事宜,而这个都城的负责人就是姚广孝,而迁都的事情整整花了十五年的时间,究其原因,一是因为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再有就是这么大的工程,朝廷当中不乏反对意见,朱棣为此甚至杀过人,那些反对的言官不惜下着雨,跪在门外等待皇帝的接见并希望他能收回成命,可能也因为这件事对迁都的事情有所耽搁。

永乐十九年,迁都完成,自此,明代,清代,新中国至今,北京都是政治中心,明成祖的迁都可以说影响重大。

4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瞅着这题目,俺觉得,咱不提一下朱棣的老爹,话说不透,您就算就事论事,说完了这都缺点东西。

所以咱先提一鼻子朱元璋。

朱元璋

话说朱棣的老爹——朱元璋,您就算是搁地球这小村子里边,就这一身的经历哪堪称传奇啊。

就论出身,老朱连布衣都算不上,葬爹妈的坟头都是别人施舍的,为了口吃食,乞丐当过,和尚也当过。当年做和尚的时候,饱饭没吃几天,就被人给轰了出去化缘,这一化可就是三年啊。

咱就说了,化缘这差事,不好弄。那会人们都饿,你敲开一扇门,也许会有一个馊馒头,也许就是大白眼子,可老朱愣是抗过来了。

人情冷暖算是尝了够,多年努力之后,这回头就黄袍加身啊,这就是励志的典范,这顶得上好几个小目标不是!

说道这里,有人老是笑话老朱丑,要俺说他丑也是皇帝,不服不成啊。

出生又不好,长的还不咋地,愣是打下一个偌大的江山,成就一番事业,当了皇帝,多少英雄男儿搁人家手底下效命,您不服不成啊!

别一天老是给老朱脸上抹黑,人无完人啊,各方面都能做好了,哪是神仙和圣人才能办的到的。

好了,咱不扯了,在扯就扯的远了。

南京建都

话说老朱建立了大明朝,他的根据地就是搁南方建立的,所以这没话说,都城就搁在了南京这地。毕竟这地号称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不是。咱也知道一个人说好这不算,但从古至今各个都说南京是个好地方,条件当然是没得说。

其实老朱打心里想把都城搁他老家凤阳,可凤阳这地他就不是整都成的地。

意气用事这是不成了,所以这城都建了起来,愣是没去,还是搁南京当了都城。凤阳也只能作为一个陪都的身份出现在了大明朝,也了却了老朱的小心思。

后来老朱就开始培养自己的接班人——朱标。

话说这朱标不死,整句不好听的,这历史上也就没有朱棣啥事了,该干嘛干嘛去吧。

但架不住朱标死的早,老朱匆匆忙忙的把长孙朱允炆给抬了上来。

咋说呢?朱允炆这人您说有没有帝王的本事,咱说还真有,但架不住一个字——嫩!没经历过啥阵仗,有些事想的有点子天真了。

老朱也看出这孙子需要磨练,但磨练这事他需要时间啊,但老天爷给老朱的日子不多了。

所以啊,老朱不得不替自己这个大孙子着想,死后也要给他留个太平的天下。

这刀子就杀向了帮自己打天下的老哥们。

说道这里,估计有人说:“老朱这么干不地道啊!人家陪着你出生入死的打天下,您这是干嘛呀?”

干嘛?如果一个王朝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头压着,您觉得那些个自以为劳苦功高的人,心思不会翻点小浪花?你瞅瞅五代十国,那就是典型的例子。所以这事谁对谁错还真不好说,至少老百姓能得到一个安全的环境不是。

咱在这里插一句,这要是朱标不死,后边这些事很可能就没有了!

好了,咱接着说,而老朱这么干的结果就是,大明朝似乎就找不到领大兵的将领了?这事弄的,这要是搁一般人身上,这就抓瞎了。

毕竟那会虽然把元朝干趴下了,但人家溜达回大草原上,建了个北元,回头老朱用蓝玉一家伙又把北元干翻了。

瞅着大草原似乎安静了不少,但其实北元又分裂成了三个小家伙,鞑靼,瓦剌和朵颜三部。

话说游牧民族就不事生产,他就喜欢时不时的南下骚扰你一下,每年不骚扰你个十七八次的,他都不甘心。

所以大明朝的周边其实是不安稳的。

但您别忘了,老朱是干嘛的?几百上千年才出的一主,能不留后手吗?

老朱的儿子可不少啊,所以老朱就把主意打到了儿子们的身上。而且有些儿子打小就在军营里混,就人家的军事才能没有半斤他也有个八两不是。

所以老朱把能力强的儿子们就往北边搁,让他们帮自己的大孙子护卫天下。

但封封天下这事,他缺点多多,这日子一长,势必在造成尾大不掉的局面。

最终接手的大孙子要面临一个削藩的问题。

后来的事

其实这事朱允炆在老朱活的时候,商量过这事。

但老朱瞅着朱允炆,而且听了朱允炆的回答,感觉他削藩的时候,会温和一点,这就放心的去了。

好吧,让老朱没有想到的是,这朱允炆削藩,削的太过激烈了。一家伙就把朱棣给逼急眼了。

朱棣这就造反了。

话说老朱给朱允炆留下的大将,虽然不是啥名将,但揍一个朱棣那是手拿把掐的。

但架不住朱允炆仗着自己的身子骨好,给出征的将领下达了一道特别不靠谱的命令:“勿要伤他性命!”

得咧,这朱棣有好多次,被陷入了阵中,愣是浑身无伤的冲杀出来,您要是光瞅表面,朱棣哪绝对是战神附体啊!

其实还不是朱允炆这道命令整的,要知道大明朝那会啥热武器还是有的。

朱棣得便宜还卖乖,就仗着这身护甲,也不稳扎稳打的和朱允炆死磕了,直取空虚的南京,一家伙就把朱允炆给掀翻了。

朱棣黄袍加身,这就取代了朱允炆成了皇帝。

那么这就是整个问题的大背景。

大背景下的结果

这场争夺皇位之战,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北方这地兵力空虚,基本就是一个真空状态。

这鞑靼一瞅,开心坏了,带着大兵时不时的进入辽东,来个烧杀抢掠满载而归。

就这局势可不成啊,长此以往下去,鞑靼势必有坐大的趋势,毕竟每次掠夺都是对大明朝的一次伤害,对他自己是一种有益的补充。

那么为了阻挡这帮子掠夺成瘾的家伙,咱就就得派兵去镇守。

朱棣瞅着自己个手底下的人,他用惯了的大将在靖难之役的时候,死的差不多了,毕竟其他人没有朱棣那样的护身符不是,而用其他人他也不放心。

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朱棣自己去守,所以朱棣就下令迁都了。

这也是咱大明朝天子守国门,君王社稷死的开始,而老朱家的子孙确实都做到了。

说原因,鞑靼的南下入侵这只是一个原因而已,当然还有其他的原因。

你比方说,朱棣的根基就是北京城,他就是打这里起家的,而南京这地,虽然是国都,但朱棣这辈子大部分时间里,要不就搁军营里呆着,要不就蹲在了北京城,而北京城他已经呆了有二十年了。

南京对他来说相对陌生,而且朱允炆虽然不见了,但他的影响力还是有的。

最终南京就成为了大明朝的陪都。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5

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北京紫禁城无疑是世界的一大奇迹,它是明清时期的皇宫,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宫殿群。其实在中国古代的宫殿中,紫禁城不见得是最好的,比如之前大明宫这些宫殿,规模都要比它大得多,不过真正保存下来的宫殿群就只有紫禁城。它常常与清朝皇族联系在一起,不过紫禁城本身是明朝时期才开始修建的,最初这里是元朝的大都,在这里的基础上,朱棣修筑紫禁城,从永乐4年开始,前后修筑14年。

朱棣原本就是在北京做藩王,这里本身就是他的燕王府,由于之前元朝在这里建都,他的王府也是国内最气派的,继承元朝之前的皇宫。可明朝的都城当时是在南京,后来朱棣靠着靖难成功夺取皇位,他自己也在南京继位。不过朱棣一直没有放弃迁都的事情,毕竟北京才是他的大本营,于是他把各地的富户都迁到北京,并且上位之后就开始大力修建紫禁城,不过当时还没有紫禁城的称呼,人们更多是称呼它为皇城,紫禁城是以明朝南京的紫禁城为模板修建的。

可想要在北京修筑这么大的宫殿,也确实是很不容易,现在我们去故宫游览,都会非常吃惊,到底古人是怎么修建出这么大的宫殿群。

朱棣为修筑紫禁城也是倾尽国内的财力和民力,首先要想修筑宫殿就需要大量的石料和木料,而皇宫的木料肯定是非常珍贵的,都需要去现成开采一些名贵的木料,然后再千里运送到北京来。光是木料的开采运送工作就要耗费无数的钱财,很多民工还死在山里,“入山一千,出山五百,”这是当时人们对于木料开采环境的评价。

而修筑宫殿还需要大量名贵的石料,我们都知道古代皇帝的宫殿是需要大量的金砖,这些金砖都是要专门烧制,民间还不能有人私自制造,故宫所用的金砖都是从苏州这些地方烧制的,这么庞大的工程,也需要使用大量的人力,当时的明朝正处在战后重建的工作中。朱棣靖难让明朝陷入到内乱中,以北京为核心直到南京,大明大部分的地区都处在动荡中,在战争刚刚结束之后就开展这么大的工程,这也是有很大风险的。

那么朱棣为何要倾尽国内的财力来打造紫禁城呢?

其实朱棣这么做还是由于他自己心虚,单单从对国家的影响中,修筑紫禁城无疑是错误的选择,首先这么大的工程对于国家的消耗非常严重,况且北京明显不太适合作为明的都城,这里虽然是有运河的便利,但明显是不如南京更加合适。明朝的赋税和粮食大部分都是来自东南地区,史书记载“南北供亿之劳,军民俱困,四方仰咸南京,斯也吾之素心。”同样的粮食要供应到南京,无疑消耗要更少一些。

明朝从迁都之后,就必须要耗费大量的钱财来维护河道,明孝宗时期黄河水患,为防止漕运的中断,养活北京,朝廷就选择把黄河水引入到河南等地,结果在河南造成大面积的黄泛区,这一切都是为保障北京的供应不出问题。可水淹河南多个地区,也造成大量的流民问题,这是明朝一生都无法解决的问题。

此外,迁都之后北京重新修筑,大量的森林遭到砍伐,这就给明朝的边防带来巨大的隐患,一旦北方民族的骑兵南下,很容易就可以到达北京城下。

况且朱棣他当初营造紫禁城,以及后来迁都,都遭到朝内大部分人的反对,要不是他靠着强权压制,估计还真做不到迁都。他这么做主要是因为东南地区是建文统治的核心地带,这里并不属于他的大本营,像建文身边的这些臣子,方孝孺他们都是在东南地区有着非常大的名望,可这些人都不怎么支持朱棣,他继位之后,朝内还发生多次建文旧臣刺杀自己的事情,在南京他这个皇帝还真的是做不安稳,迁都无疑是最好的选择,既然要迁都的话就必然要先营造好紫禁城。

否则他们迁过去根本没有地方住,那就很尴尬了,还有一点也非常关键,朱棣在位时候主要的敌人是北方的外族,当初朱元璋没有真正打败蒙古人,在北方他们的势力仍然是非常强大,于是我们看洪武年间设立的这几个藩王,大部分都是在北部以及辽东地区,就是为防备蒙古人。那么朱棣在这里留守多年,他对蒙古人的威胁非常了解,他上位之后也是多次发动北伐,希望能够彻底解除北方的祸患,可离着国都那么远,朝廷很难真正重视北部边防。

把都城迁过去的话,就算大家不重视北部边防,也必须要重视都城的防御。因此他所打造的北京城,也在一定程度上把明朝的军事重心移到北部。不过我认为,朱棣应该没有那么长远的考虑,毕竟迁都北京之后的很多问题都没解决,迁都之后还留下不少的麻烦给自己的儿子。

他更多还是为自己的统治,希望能够让自己的统治变得更加稳固,他在迁都的过程中,还把不少东南地区的富户以及官员权贵都给迁过来,这些人根基都在南京等地,有着不小的势力。

迁都之后他们的实力也被大大削弱,很难在朝中对自己产生什么威胁。还有一点,对于战后重建的明朝来说,修筑紫禁城也算是拉动南北联系的过程,自打北宋灭亡之后,由于南北长期对立,已经产生巨大的隔阂。之后蒙古统一中国,但却在南北执行不同的民族政策,等朱元璋上台之后,北方的发展已经非常落后,与南方相比差异巨大,甚至朝廷连举办科举都必须要南北分开来办,这种差异对朝廷的统治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紫禁城的修筑,是集中全国力量的大工程,从南到北各个地方都必须要来支援,这种沟通也算是让南北迎来一次重要交流。况且在大工程开始的时候,必然会给很多民众创造出就业的机会,很多商人也借此赚了一笔。而这些南部的富户们来到这里,也必然会带动起北京的经济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南北差距不断被拉大,可总得来看,修筑紫禁城对于国家的消耗明显要更大一些,而更糟糕的是,在紫禁城建好之后第二年就遭遇大火,三大殿被烧毁,不得不重新修筑,这就又耗费众多的钱财,现在来看明朝有力量把紫禁城建好,当时他们的国力也真的是非常强大。

6

永乐大帝朱棣,在位二十二年,期间,干了许多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最著名的,要数下西洋、五征漠北、迁都北平、编纂永乐大典这四件事了。

今天,就说一下迁都北平这件事。

这是一件对于朱棣以及整个明王朝,甚至中国来说,都是相当重要的一件事情。

对于朱棣而言,他是在北京城长大的,而且他的封地也在北京。虽然在很长时间,幽燕之地被中原认为是蛮荒之地,但到了元朝建立之后,北京城的地位可以说一飞冲天,成了名副其实的大都会,也是少有的国际化大都市。

可见,那时候的北京,已经不是蛮荒之地,而是已经有足够的底蕴而成为都城。

但在元朝灭亡后,北京城一度荒废,虽然朱棣也修复过一些建筑物,让自己住的更好一些。但因为身份的原因,他不可能大张旗鼓的修复,只是暗自积累相当深厚的政治资源,也拥有一支,兵力虽然不多,但战斗力强悍,直接听命于朱棣的军队。这是朱棣争夺最高权力的根本。

而对于南京城的感觉,朱棣就不那么深了,朱棣并不太喜欢江南,虽然那里面比北平更富有,风景也非常秀丽,生活相当安逸。

但对于朱棣这个驰骋沙场的马上皇帝而言,他不喜欢这种氛围,他的很多老部下,也觉得北平更好。所以,朱棣很想迁都。

迁都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朱棣虽然很早就有了这种想法,但他做的第一件事,还是稳定人心和稳定朝中局势。并且等待一个机会。

这个机会,在永乐七年的时候,终于出现了,但朱棣忙于处理内政,无心御驾亲征。于是派了大将邱福领兵十万,进攻漠北,但全军覆没,邱福也战死了。

这次失败,让朱棣恼羞成怒。于是,在永乐八年的时候,带兵五十万,开始北伐。这次北伐,大获全胜。

随后,朱棣又在十二年,再次进攻漠北,同样带了五十万大军,而动用的民夫更是不计其数,两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每一次都动用百万军民,大量的物资,源源不断涌入北方。

除了让鞑靼受到重创,也奇迹般完成了两次人口大迁徙和大搬家。这是很多反对迁都的人,没有想到的。

两次北伐,战果并不大,却使得北平的地位大幅提高。第二次北伐结束后,朱棣也如愿以偿的完成了一次人口迁移以及大搬家。

有了这种底气,朱棣在永乐十四年的时候,把迁都提上日程,虽然立刻就有了反对的声音。但是,朱棣当机立断,直接把反对的人贬了。于是,没有人再敢反对。

这次迁都,历时长达四年之久,才于永乐十八年,完成迁都。

在迁都过程中,朱棣捎带的修缮疏浚了运河,并且开始耗费重金修筑扩建宫殿。

朱棣这个行为,从公家角度来说,迁都带来了大量人口。有人,就要有住的地方,就得有房子,原来的元大都,显然已经满足不了使用条件,朱棣必须重新扩建。

而从私人角度来说,朱棣必须要让北京城成为无法撼动的国都,而最主要的,就是要让所有人感受到,大都城的气度和尊严。也要展现出大明王朝的国力。只有这样,北平城才具有无可撼动的地位。

朱棣的确做到了,虽然他的儿子一度再次迁都南京,但天子守国门还是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直到崇祯皇帝宁愿自杀,也不愿迁都,而这个根,就起源于这次留名史册的迁都。

但这次迁都的代价也是明显的。朱元璋三十年积累的国力,被严重损耗,而在迁都完成的那一年,山东终于不堪繁重的徭役,开始大规模起义。

虽然这次起义被很快扑灭,但国力的衰退以及民力衰竭,也体现出来。

历史有些时候,会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里,很多事情会影响整个历史发展进程,却不被当时所理解。就好像这次迁都,被后世称赞,但在当时,却并没有这么多赞许之声。

7

永历十九年四月某一日的深夜,刚刚被定为都城不足数月的北京城风雨大作,雷声轰鸣,突然数道雷击接连轰向了北京皇宫方向,不久新修建的奉天、华盖、谨身三大殿就因雷击起火,化为灰烬。



在那科学不发达,又极其迷信的封建时代,皇宫的大殿被雷击而毁,这在当时人们的眼里就是上天在告诫王朝的统治者,就是不满现如今的当朝皇帝。如此,当时的大明皇帝朱棣顿时就升起一股不详的预感,他认为自己的执政已经出现了问题,以至于“天怒人怨”,所以为了赶紧找到自己所存在的问题,他向全国颁布诏书,希望能告诉他上天到底想告诫他什么?

此后,很快礼部主事萧仪就上奏于朱棣,他说都“三大殿遭受雷击是因为迁都的关系,把国都从南京迁到北京,不但诸事不便,就连大明的龙脉也被落在了南京,这是大不敬的事情”,朱棣在看到这个奏章后,顿时震怒无比,迁都一事本就有很多人反对,现在居然有人把三大殿被雷击一事与迁都一事联系起来,这不就是说朱棣执意迁都是一件错误的事情吗?所以不久,萧仪就被朱棣以“谤君之罪”处以极刑。



但是萧仪虽被处死,可还是抵挡不住其他的一部分官员,尤其是言官,他们借三大殿雷击一事来反对朱棣的迁都,并希望朱棣将都城迁回南京。可是此时的朱棣却丝毫不接受那些言官的建议,即使是当时的人们都认为三大殿被雷击是因为朱棣迁都的缘故,朱棣也丝毫不为所动,他依然是固执己见,不妥协半分。

那这里很多人都不明白,为何朱棣宁愿背负着被上天惩罚的厄运,宁愿杀掉那些反对他迁都的忠臣,他也不愿意迁回南京,而是始终固执要将都城定在北京呢?



其实早在朱元璋立国之时,他就觉得南京始终不适合定位一个王朝的都城,因为南京处于江南,要想控制辽阔的北方似乎有些鞭长莫及。如此,洪武元年,朱元璋就曾经下过一道诏书:“江左开基,立四海水清之本;中原图治,广一视同仁之心。其以金陵、大梁为南、北京”,就是当时朱元璋曾想过建立南、北两个都城,以南京为南都,开封为北都,以此来巩固明朝对于南北疆土的控制。

但是因当时明朝才刚开国,且刚从战乱中走过来,正是百废待兴之时,所以此时不宜大动干戈,花费巨资去再建都城。于是,在朱元璋时期,明朝始终未完成建立南、北两京的设想。而到了明惠帝时期,因惠帝着重于“削藩”,所以无暇他顾建新都一事。



直到朱棣登基后,建新都一事才被重新提上日程,而朱棣之所以会将新都一事提上日常,主要基于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朱棣在南方已失去“统治基础”。因“靖难”的缘故,朱棣在占领南京后,为了坐稳皇帝宝座,他对建文旧臣大开杀戒,诛杀了大量的前朝百官,而在当时支持建文的多数都为江南士族,也就是说朱棣诛杀了大量的江南士族中人。我们要知道,当时掌控南方的不是百姓,而是那些士族,如此朱棣这般大开杀戒,自然就得罪了整个江南,在江南朱棣自然也就待不下去了,也就是失去了统治的基础。



第二、北京是朱棣的“龙兴之地”。刚才也说了,朱棣在南京的大开杀戒,已经是逐渐失去了南方士族的支持,如此他在南方自然是待不下去了,那南方不能待,他还能去哪里呢?显然处于北方要地,又是朱棣的老巢,北京就是最合适的选择啦!朱棣21岁就在北京镇守一方,直到“靖难”夺得帝位后,朱棣在北京已经营了20余年的时间,北京早已被他打造的如铁桶一般,民心、军心皆向着他,在这里定都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第三、北京能支撑朱棣“镇压四夷”的雄心。朱棣自登基后就有“欲威制万方”、“君主华夷”、“控四夷创天下”的雄心,而若想完成这一雄心,则势必是不能带着南京这个偏安江南的地方,显然在当时只有北京能够完成朱棣的雄心。如《谏北幸》所言:“燕都地处雄要,北依山险,南压区夏,若坐堂隍,俯视庭宇,本地所生,人马勇劲,亡辽虽小,止以得燕故能控制南北,坐致宋币”,清初孙承泽也说“幽燕自昔称雄。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南襟河济,北枕居庸。苏秦所谓天府百二之国,杜牧所谓王不得不可为王之地”,可以说北京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只要控制住北京,再加上强大的军事力量,任何一个人都能掌控住北方,并对北方的游牧民族形成绝对的压制 ,正所谓“内略中原,外控蒴漠”。



第四、迁都北京能强有力的压制北元。明初,明朝虽将元朝赶出中原,但是逃亡漠北的元朝依然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顺帝北出渔阳,旋舆大漠,整复故都,不失旧物,元亡实未始亡耳。于时忽答一军驻云州,王保保一军驻沈儿塔,纳哈出一军驻金山,失喇罕一军驻西凉。引军之士,不下百万众也;归附之部落,不下数千里也;资装铠仗,尚赖而用也;驼马牛羊,尚全而有也”(《明末纪事本末》),他们拥兵扼寒,养精蓄锐,时刻准备着再次南下,伺机光复元朝曾经的荣耀,可以说以他们的实力依然是拥有复辟的可能。

而到朱棣时期,虽然北元已分裂为鞑靼、瓦刺和兀良哈三部,但他们也仍然对明朝有着严重的威胁,且他们也时不时的会骚扰明朝的北方边界,所以说如果这个时候明朝还将都城设在南京,明朝将很难控制出北方之地,因此迁都北方无疑是最为稳妥的做法,这样既能控制北方之地,又能对北元形成强有力的压制,实在是一举两得之事。



可以说正是基于以上四点原因,才让朱棣始终固执己见的要迁都北京,即使是在被认为“天怒人怨”的时候,他也依然坚持要把都城设在北京的原因。总得说朱棣迁都北京就是为了自己的帝位,就是为了明朝的将来,就是为了雄霸四夷。

8

明成祖朱棣是大明朝第三任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本受藩于北平(北京),后受建文帝削藩所迫。以“靖难”为由起兵反抗,并最终打败建文帝,占领南京,随后称帝。

可是朱棣称帝没多久,就开始大肆修建北京城,为移都北京做准备,那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南京作为十朝古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以南京做都城的政权包括东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南唐、明朝、太平天国和中华民国。长期以来,南京都是华夏文明的代表性城市,就算到现代,南京也是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

南京地处长江中下流地区,物产丰富,交通便利,且四周环山,易守难攻,是建都的不二之选。朱元璋灭亡元朝,建都南京,汉民族再一次成为东亚大陆的主宰,然而到了朱棣靖难成功后,却迁都北京,为何朱棣要以举国之力迁都北京?

一、南京对北方大部分地区控制力较弱,而来自北方的敌人正是大明的最大威胁

从1370年到1396年,朱元璋发动八次对蒙古残余势力的讨伐,成效显著,蒙古几乎被打残。这期间也让朱元璋意识北方防守的重要性,所以他分封多个亲王,尤其是燕王、宁王手握重兵,是明朝边界的中坚力量。

在那科技不甚发达的明代,传达命令只能用人力传达,南京到北京的距离大概1000公里左右,骑马来回一趟最少也得十几天,哪怕速度再快也可能会贻误军情。战争可不会等着传令兵,时刻瞬息万变,而中央鞭长莫及,无法全盘掌控。

想要时刻掌控边境动态,预防蒙古人的袭击,最好的办法就是迁都北京,于此之后,北方军事力量就会变得空前强大,对蒙古部落有着极强的威慑力。这对于帝国的安危至关重要。

二、朱棣靖难杀掉太多建文旧臣,皇宫阴气森森令其比较忌讳

新旧政权交替之季,很容易发生杀戮事件,建文帝正统继位,全天下都认可。朱棣则是藩王起兵造反,虽然打着靖难的名义,但所有人都知道那是糊弄小孩儿的。要想权力稳固,杀戮不可避免,尤其针对那几个建文重臣。

史料记载:

“孝孺投笔于地,且哭且骂曰:“死即死耳,诏不可草。”成祖怒,命磔诸市。”

朱棣让方孝孺写即位诏书,方孝孺坚决不写,最后死于车裂,因其株连致死的达870人。

史书记载:

“子澄至,成祖亲诘之。抗辩不屈,磔死。族人无少长皆斩,姻党悉戍边。”

黄子澄同样宁死不屈,也是被五马分尸,族人几乎全部被斩首,女眷被发配戍边。黄子澄推荐李景隆作为大将军,这才导致了这场失败,也是黄子澄急于削藩,令朱棣提前起兵。虽然黄子澄没有起到什么好作用,但他仍是建文帝的忠臣,誓死效忠建文帝。

杨任,原袁州知府,因藏匿黄子澄被抓,死于车裂,儿子都被杀掉,亲人充军。练子宁,曾担任工部左侍郎,由于对朱棣出言不逊,被诛杀,家人皆死,女眷充军。

不知朱棣杀掉了多少,只要反对他称帝的几乎没有活口,朱棣以反叛者继位,在这其中也杀掉了很多名臣良将,这些人的家属也都被冤杀。另一个问题是建文帝朱允炆的失踪,更让朱棣坐立不安,时刻担心朱允炆会来夺他的皇位。

看似金碧辉煌的皇宫,因朱棣杀伐太重,也变得阴气森森、鬼气环绕。有一位名叫景清的御史,曾经带刀准备刺杀朱棣,朱棣发现后大怒,不仅杀掉了景清的全族,还屠光了景清家乡的整个村子。

据说,为了达到杀一儆百的作用,景清的人皮被挂到城门上。一次,朱棣出门路过此城门,一阵邪风吹过,把人皮吹起,直接落到了朱棣的面前,雄主朱棣差点被吓晕。朱棣迁都北京后,还特意铸造两顶巨钟,就是为了镇压怨鬼。

在怨气极中的皇宫内,朱棣辗转反侧,经常梦到被他杀死的人,来找他索命。这便成为朱棣迁都的理由之一。

三、北京是朱棣的大本营,经营多年有较好的群主基础

公元1380年,朱棣就藩北平(北京),1399年发动靖难之役,19年的时间朱棣积累了足够的实力。

史料记载:

“拔居庸关,破怀来,执宋忠,取密云,克遵化,降永平。二旬众至数万。 ”

朱棣起兵靖难,很快攻克怀来、密云、遵化、永平,二十天内,军队数量增长到数万人。从此可见朱棣在就藩期间一直在为此做准备,训练士兵准备粮草,他一天也没有懈怠过。要想大家听你的命令,那就得封官许愿,把大把钞票散出来,这才能招揽人心。

朱元璋对藩王有过限制,但约束力不强,使得以朱棣为首的藩王做强做大,其手下军兵也成为其私人武装,不再听从中央的命令。

朱棣在北京埋好了种子,培好了土,浇完水,就等着结果了。朱棣最后离开了北京,跑到南京摘了个桃子,后来发现还是自家北京的水果好吃,于是乎他再次回到了北京,并把都城迁到此处。在根基深厚的北京,朱棣能更好地发挥它的能量,把帝国带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四、朱元璋杀功臣太彻底,朱棣靖难成功后,北京无人镇守

朱元璋杀戮功臣,是为了子孙后代能安心做皇帝,除了郭英、耿炳文,几乎所有老臣都被杀掉了,而朱允炆也没有人可以用了,于是才启用了李景隆。对于朱元璋杀戮功臣,朱棣应该是表示感谢的,否则哪怕只有一个蓝玉,朱棣也是打不过的。

而朱棣登基之后,发现全天下能打仗会打仗的都没有了,他老爹都给他杀干净了,他自己也无人可用。朱棣称帝之后曾让丘福率兵北伐,却惨败而回,这说明实在是无人可能用了,于是之后全部由朱棣自己亲征,让朱高炽监国。

朱棣做了皇帝,北京成了三不管地,这可不是开玩笑,一旦蒙古部落南下,后果同样很危险。那让谁去守卫北京这座要塞城市?想来想去,朱棣都不放心,最好的办法举国迁都,还是由他自己来守卫北京,“天子守国门”也是从这来的。

朱棣迁都北京,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正是由于国力强盛,迁都才能圆满完成。蒙古部落再也不敢挑衅,还分裂成了鞑靼、瓦剌、兀良哈,和平盛世到来。

大明国祚能达到276年,跟迁都密不可分,如果朱棣泉下有知,也应该感到欣慰了。

9

现在我们在参观紫禁城时,都会被紫禁城的规模所震慑,紫禁城不仅占地面积大,而且设计十分精巧,紫禁城的修建可谓一绝,而主张修建紫禁城的皇帝就是明成祖朱棣。紫禁城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劳力,当年在修建期间所需要的石料就是由两万多人完成运送的,而且经过了一个月的时间才完成,整个工程从开始到竣工一共持续了十一年,那么为什么朱棣要倾尽财力修建紫禁城呢?

首先北京原本就是朱棣的势力范围。朱元璋在位时,朱棣被封燕王,在北京驻军,抵抗蒙古残余势力南侵。所以朱棣的势力集中在北方,他对于北方的军务和治理都驾轻就熟,作为燕王也一直将这片地区管理的井井有条。如果朱棣不在这里建造紫禁城,那么他就要迁都到南京去治理朝政,那是朱元璋建立的明朝政权,回到南京一切都需要重新熟悉和了解,对于朱棣来说,当然会选择在自己的老巢当皇帝,而不是去南京一切从头开始,这一点其实是比较合情合理的。

其次朱棣可以趁建造紫禁城来清洗一下朝臣。朱棣的登基属于藩王造反,虽起兵时打着清君侧的口号,但明白事理的人都知道他不是通过正常渠道登上皇位的,而是篡夺了朱允炆的政权,虽然他成功了,但是相信在朝堂上依然有很多大臣都是想着旧主的,对于朱棣的统治还是有些许持反对意见的。人心隔肚皮,有些大臣表面上可能会尽忠朱棣,但碍于朱棣当权,不敢当面造次,这些人对于朱棣的统治地位十分不利,所以在北京修建紫禁城之后,朱允炆效忠的臣子自然就被过滤掉,对于刚登基的朱棣来说,不需要屠杀这些不忠的大臣,朱棣想到的这个方法还是比较聪明的。

第三点,在明朝建立之初,对明朝威胁最大的便是北元,朱棣迁都北京,可以有效地控制北元势力,一旦北元来袭,可以有效地就地调兵遣将进行打击,保全大明江山领土完整,朱棣迁都北京可谓是一箭三雕。

实际上朱棣虽然对于篡位这件事并没有任何惭愧,但是他心中难免会对朱允炆有所忌惮,毕竟朱允炆的下落不明,不知道他是真的被大火烧死了还是已经逃走了,如果逃走了将来如果他集结了党羽,可能会对朱棣不利,所以朱棣为了确保江山的稳固,他打造了紫禁城,希望用紫禁城的铠甲保护自己的安全。另外在北京修建紫禁城风水也比较好,在元朝时北京就是都城,因此很适合在北京设立政权,实际上朱棣选择在北京建造紫禁城应该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也是综合了多方面因素的结果。

10

众所周知,太祖朱元璋创建大明朝时,最初的都城定在了南京。

朱元璋死后,皇太孙朱允炆继承了爷爷的皇位,都城当然也是在南京。

后来,因为建文帝削藩削得太急太愣,逼反了燕王朱棣。朱棣起兵,打到了南京城,灭了建文帝。朱棣鸠占鹊巢,坐上了大明朝的龙椅。当时的都城,依然是南京。

但是,作为一个外来的征服者,朱棣在南京一直过得不太舒服。他一直谋划着迁都。迁到哪儿呢?

正是北京。

朱棣把大明朝的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有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北京曾是燕王朱棣的封地,是朱棣的大本营,他在那里经营多年,根基深厚;而南京,不管是普通百姓还是许多旧朝的朝廷命官,都是十分同情建文帝的,对于朱棣并不太友好,有时候甚至充满敌意,不过是摄于朱棣的皇威,敢怒而不敢言。对于这一点,朱棣是有深刻感受的。

第二,在当时,北京地处北方边塞,直接面对北部的游牧民族,是国门。而朱棣身为武将出身,不惧安危,偏偏要“天子守国门”。这是朱棣性格中豪迈的一面。

第三,北京曾是元朝的都城,有元大都这个基础,建造起来更加方便。

第四,从风水上来讲,北京似乎比南京更适合做都城。看一下历史就会知道,建都于北京的,都是长命的王朝,动辄二三百年;而建都于南京的,要么是短命王朝,要么就是偏安一隅的小朝廷。所以,为了大明朝的国祚绵长,朱棣决心迁都。

第四,从朱棣自己的个人性格和喜好来说,他已经习惯了北方凛冽的气候,他喜欢这种粗放。而江南的温软,显然不符合朱棣的个性,让他心中不爽。

各方面原因,最终促成了朱棣迁都北京。

迁都北京后,大明朝享国近300年,成为长长久久的王朝,似乎再次验证了北京作为都城的绝佳风水。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