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糖尿病人的寿命大概是多少年?

糖尿病人的寿命大概是多少年?

2020-08-14 11:34阅读(75)

糖尿病人的寿命大概是多少年?能活多久?:没有人不希望自己能长寿,但如何能长寿,最根本的是对自己的身体要做好保健,就像一辆车,如果不做定期保养、不加爱惜

1

没有人不希望自己能长寿,但如何能长寿,最根本的是对自己的身体要做好保健,就像一辆车,如果不做定期保养、不加爱惜,开不了多少年就会报废一样,正常人不爱惜自己的身体并不会比得到规范治疗的糖尿病人活的更长久,相反糖尿病人获得长寿的机会会更多,为什么呢?

糖尿病是一种以血糖升高为表现的疾病,最大的危害在于对血管的损害,而血管的寿命可以说就是人的寿命,从这个角度来说,糖尿病对寿命的影响很大,但也正因如此,让糖尿病患者更加重视了对血管的保护,因为糖尿病血管病变是这样发生的:

血糖的升高,使得血管像泡在了“糖水”中一样,不断受到高糖的侵蚀而受到损伤,血液中的脂肪等就会趁机沉积在受损的血管上,随之引起炎性反应,像伤口化脓一样破坏血管的正常结构,形成斑块,这些斑块可能堵塞血管引起周围组织器官缺血,也可能使血管破裂导致血管破裂,最终引起心、脑、眼、肾等重要器官发生病变而危及生命。

由此可见,只要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就可以避免对血管的损伤,同时注重对血脂的控制,即便是有了血管的损伤,也可以大大减少脂肪的沉积,血管病变发生的风险也会降低,血管就能得到良好的保护。因此,糖尿病只要规范治疗,与正常人并无两样,现如今对糖尿病治疗的措施非常完善,只要患者重视就能获得良好控制,关键在于患者自己对糖尿病的认识和信心。

此外,糖尿病实际上是一种生活方式病,与日常饮食是否合适、运动锻炼是否坚持、生活作息是否规律等等生活细节密切相关,要想对糖尿病进行有效控制就必须从这些细节入手,而实际上这些细节对所有人来说,都关系着能否长寿,糖尿病人实际上比普通人更加注重这此细节的改变,对长寿提供了更多的保障。

综上所述,糖尿病人能活多久,不在于得了糖尿病本身,取决于对糖尿病的认知和态度,实践证明:只要规范治疗糖尿病,糖尿病人与其他人一样享有同等的寿命,甚至比起那么生活不规律、不爱惜自己身体的人更长寿。

【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欢迎点击关注并留言,一起学习交流更多健康知识】

2

我不知道别人,我父亲是得糖尿病去世的,我父亲41岁确诊为糖尿病,去世的时候62岁。


他早期确诊为糖尿病时,开始吃降糖药,因为本身比较瘦,那个年代对糖尿病的认识也不够,所以他没有很注重饮食,跟正常人过的差不多。


后来血糖一直降不下去,就开始打胰岛素,血糖控制住了,饮食就开始控制,不敢吃水果,不敢吃很多米饭,不敢碰糖的东西,可是人一旦不敢碰什么了,似乎就会强烈想吃,我爸那个时候控制的很痛苦。


到58岁的时候,突然就病危了,肾脏功能衰竭,要透析。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


从此开始了透析之路,这个时期很痛苦,每周要去透析2次。不过透析前他可以吃点甜食,这大概就是那段日子里他唯一开心的事情了。


透析一年半后,突然有病情加重住院了,又是病危,从生死线上拉回来了。透析加到一周三次。


身体越来越差,抵抗力差,每个月都要住院。没有愈合能力脚上烂了一点,很难愈合。一直上药打针都不起效,后来还是用的土方子,才愈合了。


透析的后遗症是铁超标,营养会流失,这么恶性循环下,在我父亲62岁的时候,终于没撑住,内出血,便血去世了。

在这么多年里,他离去,我们很痛苦,想他活着,但是看着父亲活得那么痛苦,那么没有尊严,又庆幸他解脱了。

糖尿病看上不去不伤人,到最后却把人折磨的那么痛苦,就是个慢性死亡一样。


所以啊,好好保养自己的身体,好好爱自己。

3

糖尿病人只要能控制好血糖,寿命与正常人无异。甚至有些人通过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生命延长。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糖尿病人很多见,控制血糖的方法也很多。最科学的方法是听从内分泌科医生的指导,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口服降糖药物或者定期注射胰岛素。

为什么有些糖尿病人会减寿?

糖尿病人的可怕之处,在于很多人没有症状,尤其是二型糖尿病,病人并没有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的症状,所以对按时吃药不重视,也不定期检测血糖,导致血糖长期处于比较高的水平,容易产生并发症。

还有很多卖保健品的,大力宣扬西药的副作用,很多病人对口服降糖药、注射胰岛素有抵触情绪。

这类长期血糖升高的人群,免疫功能会下降,容易引发一些严重感染,还有肾功能下降,糖尿病酮症,周围神经病变等等,有些是致命的。

这位病人才30多岁,血糖20多,继发感染了肺结核,左侧肺组织大量破坏,并形成多发巨大空洞,咳嗽咳血。

糖尿病人免疫机能下降,容易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曲霉、结核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等,有些感染进展迅速,可以短时间内致命。

这个小伙子还可以,经过系统治疗一年后,病灶明显吸收了。

下图是另一位病人,才32岁,血糖30多,发生了克雷伯杆菌感染,引起肺脓肿,肝脓肿和下肢感染,差点没抢救过来,花了很多很多钱:

左腿明显肿胀,肌肉间隙里有很多黑色气泡。像这种重症感染的病人,死亡率很高!

所以总结来说,糖尿病人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听从内分泌科医生的指导,规律服药,科学膳食,适量运动。

我是影像科豪大夫,欢迎关注!

4

感谢邀请。

糖尿病人的寿命大概是多少年?小强身边有个活生生的例子,在此,分享给大家。

我大娘(我大伯的老婆)前年刚去世,从三十几岁查出有糖尿病,到去世,多少年都记不得了,只知道,她去世的时候是89岁!为什么她能活到这个年龄?我现在回头总结一下,完全归功于她那四个不孝顺的儿子!怎么这样说呢?


我大伯就很不孝顺,我大娘比他还厉害!结果,到了老了,四个大儿子陆续都结婚了,儿媳妇一个比一个猛!特别是大儿子夫妻俩,蹦着高的骂爹娘那是常事儿,所以,我大伯跟我大娘自己单独过,生活那是入不敷出,饿不着,但是,也吃不了好的。后来,我大伯去世了,就剩下我大娘自己一个人了,生活更加艰苦,说不好听的话,主食就是白开水泡杂粮煎饼!到了去世前几年,因为糖尿病并发症,眼睛也基本看不清楚了,但是腿脚还是很好,身体只要不舒服,她也不会打电话,她也没有电话。都是步行十来里路到我家来,我母亲带着她去看医生。就这样,在我大伯去世15年后,我大娘在一天熟睡中离去。

说了这么多,好像跟糖尿病没啥关系,实际,从我大娘身上,我总结了几点,大家看看有没有道理。

1、吃的不好

因为孩子不孝顺,老太太生活相对艰苦,主食主要以杂粮煎饼为主,然后,吃的最多的就是各种蔬菜,因为自己家还有一点儿自留地。什么牛奶、肉类、营养品的只是逢年过节可能才会有。

2、心态好

也许自己觉得是报应吧,孩子不孝顺正好,也没啥来往,也不要照顾孙子孙女,没事溜溜弯儿,找几个老头老太太唠唠嗑,日子也就这样过去了。

3、爱运动

对于一个农村的老太太来讲,没有广场舞,更没有什么时髦的健身,也就是散散步,唠唠嗑,经常去赶个大集,最重要的是自己还有几分地,除除草,种种菜,想想还是很闲情逸致的。

4、不信偏方,有问题找医生

老太太很倔强,只要身体不舒服,就不行到我家找我妈,然后一起去医院看医生,医生也知道老太太是低保,每次都是开最便宜的药,即使比较严重的时候,都没住过院。不过,只要是医生嘱咐不能吃、不能干的事儿,那绝对是谨遵医嘱。

说到这里,您说糖尿病能活多少年呢?只要你跟它和平相处,我大娘不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吗?

最后,我还想告诉大家的是,我大娘最不孝顺的儿子,也就是我堂哥,你猜现在怎么样了?你肯定想不到,大儿媳妇,那个村里的几大泼妇之首,竟然在十年前,跟人家大吵一架后,气死了!49岁!我那堂哥,在我大娘去世的前两年,脑瘤去世了!60岁!不可思议吧?没有一点儿瞎编,千真万确的真事儿!

各位老铁,我是小强,糖尿病虽然是不治之症,但是糖尿病不可怕,我大娘,一个农村的穷老太太,不是差点儿就活到了90岁?看到这里,给我点个赞吧,如果您觉得我的回答还可以,再帮忙转发一下吧。

5

有人说糖尿病是“不死的癌症”,不过这里说的“不死”只是相对于癌症而言,并非真正的长生不死。那有朋友可能就会问,如果真得了糖尿病,那还能活多久呢?今天笔者就以数据说话,给大家看一看糖尿病人的大概寿命。

得了糖尿病还能活多久?

首先,值得提醒的是,下列数据分析只是一个总体概况,具体到个人,情况又引人而异,可以说,糖尿病人只要能遵守医嘱规范用药,好好管理饮食,运动,血糖控制,寿命其实和常人无异。

依据我国最新版《内科学》对糖尿病的定义,糖尿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可导致眼、肾、血管等组织器官慢性进行性病变、功能减退及衰竭。

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今天笔者给大家分析两类最常见的糖尿病类型: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

对于1型糖尿病:美国一项跨度达40年的研究纳入了1075名1型糖尿病患者,截止至2008年,这1075例1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已有202例死亡(死亡率高出正常对照人群7倍)。通过历史统计数据发现,这1075名患者的10年累计生存率为98%,20年累计生存率为93%,30年累计生存率为81%,40年累计生存率为68%(意味着大约 1/3 会在确诊后 40 年内死亡)。2015年《美国医学会杂志》也有报道称1型糖尿病可使男性预期寿命缩短约11.1年(1型糖尿病患者预期寿命20+46.2岁,正常人群预期寿命20+57.3岁),使女性患者预期寿命缩短12.9年(1型糖尿病患者预期寿命20+48.1岁,正常人群预期寿命20+61.0岁)。

对于2型糖尿病:2018年英国爱登堡大学的学者在《Diabetologia》发表的研究报告称2型糖尿病或会缩短预期寿命,2型糖尿病患者和正常人群预期寿命之间的差距在40-44岁的女性群体中约为5.4年(40-44岁的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预期寿命(40-44)+37.2岁,正常人群预期寿命(40-44)+42.6岁),在40-44岁的男性群体中约为4.1年(40-44岁的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预期寿命(40-44)+35.3岁,正常人群预期寿命(40-44)+39.4岁)。

由上可知,虽然1型糖尿病患者寿命较正常人群缩短较多,但平均水平仍接近70岁。而2型糖尿病患者的寿命较正常人群差距较小,预期平均寿命可超过70岁。故对于单纯的糖尿病患者而言,只要接受正规的治疗,仍可获得较长的寿命。

6

我妈妈糖尿病十几年了,一直口服药物配合胰岛素控制,每天坚持锻炼,控制饮食。我奶奶糖尿病半辈子,马上就90岁了,同样口服药物控制得很好,不用打胰岛素。

糖尿病不是说一得上立马就会挂掉,真正危害到患者生命的,是糖尿病的并发症。随着时间的推移,血糖控制不好,糖尿病患者会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周围神经病变,心脑血管疾病,眼底病变,肾脏病变等等。

得了糖尿病,并不会立马就被判了死刑。看你怎么做,才是决定你能活多久的关键。如果你不好好治疗,不控制饮食,不遵医嘱,不锻炼不降糖,明明有病就是不治疗,那就算本来是能活50年,也会被折腾的说不准几年就去马克思那里报到了。

很多糖尿病患者,都是在诊断了以后,好好吃药,坚持药物治疗和生活干预的。所以糖尿病患者长寿的也大有人在。我们科室另外一位女医生的老母亲,40岁诊断糖尿病,现在都80多了,照样身体硬朗,血糖控制达标,老太太天天早晨起来公园锻炼,一点也不像有病的人!

所以,糖尿病人的寿命,没有大概,在自己的做法,只要做得对,就可以控制好病情,最大程度延缓并发症的出现,向天再借50年!

7

门诊上经常遇到这样的糖尿病患者,他们很忧虑,总是有一种患了\"绝症\"想法,甚至有人说糖尿病就是\"慢性癌症\"、\"活受罪偏又死不了\",某种意义上来说,这话也不是没有道理,毕竟很多糖尿病患者后期的时候真的很痛苦;

大家其实都知道,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其并发症,比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等等,这些并发症的发生和血糖水平的异常密切相关,所以,降低并稳定血糖水平对于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是非常重要的;

医学发展到现在的程度,即使不能治愈糖尿病,也可以很好的控制病情,虽然不能避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但却可以推迟并发症出现的时间,延缓并发症的进展速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张医生的病人里就有数位患病30年以上的病人,最大的一位已经86岁了,他们目前的身体状况并不比同龄的健康人差,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要更好一些,其原因并不仅仅在于药物的应用,而是良好的生活方式——不吸烟、少喝酒、管住嘴、迈开腿、睡眠足、情绪乐观等等!

总之,如果糖尿病患者能够在规律服药的基础上重视日常生活方式的管理,积极控制血糖水平,糖尿病并不会成为患者生存的障碍,寿命自然也不会比正常人少!

8

得了糖尿病能活过10年吗?并不一定,如果这个病人确诊时已经90岁的话。

好吧,先开个玩笑。这是知乎上一个糖友的问题。稍微有点常识的糖友应该都知道答案:得了糖尿病,当然能活过10年。

但是如果就这么一句话回答,会显得有点心灵鸡汤。而且现实也不是我们想它好它就真的会好。

患2型糖尿病16年,越来越健康

先看回答这个帖子的第一个回答者自述:

我22岁得二型糖尿病,当时刚参加工作,现在38岁,16年来坚持饮食控制,运动,药物治疗。目前无任何并发症,身体状态和身材都比同龄人好。

在职场从穷二代毕业生混到央企中层,有家庭,有孩子。去年辞职开始创业。我想说的是糖尿病人也可以和正常人一样工作生活。

这十几年来,除了正规的治疗,严格控制饮食,坚持运动锻炼,不抽烟喝酒,不熬夜,不发脾气,无任何不良嗜好,哈哈,这也是糖尿病为什么被称为君子病的原因(还有一点,不传染)。

因为长期锻炼(慢跑+器械),我现在是标准身材(174cm,66kg)胸肌腹肌倒三角都炼出来了。我想如果我没有糖尿病,现在的我会不会是大腹便便,抽烟喝酒熬夜打牌,有高血压高血脂或者其他的毛病呢?

从这一点来说,是不是因祸得福?

十几年的国企工作,我从实习生做到高管,获得高级会计师职称,中途还回母校学习拿到了硕士学位,36岁辞职做自由职业,目前别墅宝马都有了。有温柔体贴的妻子,有一个可爱的儿子,现在正在准备要二孩。也喜欢旅游,国内国外都去过好多地方。

我说这些绝不是吹嘘自己有多厉害,而是想和糖友们分享糖尿病人控制好了是完完全全可以和正常人一样享受生活追求幸福的,也应该追求幸福和快乐!人生不能因为糖尿病而灰暗!

患1型糖尿病32年,没有任何并发症

天津老大,9岁被确诊为1型糖尿病,如今32年过去了(呀,一不小心暴露他的年龄了),没有任何并发症,每次去线下办各种活动,都被人质疑,说他是假冒伪劣的糖友。

因为他长得白白嫩嫩的,血糖一直控制得很好,糖化血红蛋白常年在6%左右徘徊。如果不是他每天要注射胰岛素、监测血糖,很多人都不相信他已经患病30多年了。

当然你也不要有什么心理负担,在一开始,天津老大也走过很多弯路,各种民间偏方、祖传药方等都试过,最后发现各种偏路走完后并没什么效果了,才走上正道的。

所以,如果你还在偏道上走,不要在控糖达人光辉的形象前自惭形秽。谁没有过尴尬的经历啊?只要醒悟过来,随时走上正道,任何时候都不迟。

除了这两个还有吗?

看了这两个案例,你可能会短暂激动一下,但理智过来你立马会想起:你这不跟卖假药的一样吗?弄两个独特的案例来忽悠我,有没有普遍意义呢?

当然有!

2型糖尿病活过10年的数不胜数,20年的依然数不过来,30年的遍布中国各个地区……100岁以上的也有好几个(具体请阅读:3名百岁糖友总结出来的控糖经验,总结为5点)

那1型糖尿病呢?我所知道的活过30年以上的就有近100个。

那有没有数据统计:中国糖尿病患者平均寿命是多少?

抱歉!这个真没有。

国家统计局透露,2015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请记住是“预期”)寿命达到76.34岁,其中男性为73.64岁,女性为79.43岁。

女性平均预期寿命明显高于男性,果然应了两首歌唱的那样:做男人真命苦!做女人挺好!

中国成人患糖尿病平均寿命缩短9年

不好的一个消息是,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李立明教授课题组与牛津大学课题组合作的研究论文发表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揭示“中国成人糖尿病患者的平均寿命将缩短9年”

在既往已诊断的糖尿病患者中,虽有超过四分之三的患者使用各类降糖药,但其平均血糖水平仍显著超出正常值范围。此外,只有极少数患者使用心血管保护药物。和本项研究发现一致,近20多年来中国的糖尿病性肾病死亡率增加了两倍多。

该项研究估算,与其他情况类似但未患糖尿病的成人相比,如在50 岁时罹患糖尿病,其随后25 年(即到75岁时)的累积死亡概率将由38%增加到69%,相当于大约折寿9年的生命。

所以,要想健康长寿,需要控制好血糖、血压、血脂,要使用心血管保护药物,预防糖尿病肾病和各种并发症,争取把这短缺的9年补上。

9

据世界卫生组织2016年的统计数据显示,糖尿病共导致160万例患者的死亡,另有220万死亡患者与高血糖密切相关,这些死亡的人群中,近半数以上的死亡发生在70岁以前。听到这样的消息后,是不是感觉后背一凉?我国卫健委发布的《2018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居民预期寿命已达77岁。换言之,至少五成以上罹患高血糖或者饱受糖尿病折磨的朋友没有实现这一目标。这是由于我国有大量的糖尿病患者未被诊断,接受治疗的人群,糖尿病控制状况不理想所导致的。

众所周知,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吃得多还不会胖,是不是许多吃货们梦想中的“完美状态”?因此,出现症状时,许多朋友们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加上有的朋友没有任何症状,只是在体检或者是由于其他疾病进行化验时才发现自己的血糖偏高,因此,许多朋友发现的时候已经出现糖耐量减低,甚至有的到达糖尿病并发症阶段。

如果发现血糖升高,积极的采取措施控制血糖很有必要。胡吃海塞肯定是不利于血糖的控制的,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控制营养的摄入,膳食中的脂肪供能不应超过总热量的30%,其中饱和脂肪酸不应超过总热量的7%。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能够降低餐后血糖高峰,有利于改善糖、脂代谢紊乱。建议每天的膳食纤维摄入量至少达到14克/kcal。每天摄入的食盐应控制在6克以下。同时戒烟戒酒,适当运动。

恩铭的外祖母也是罹患了糖尿病,除了有白内障还出现了糖尿病足。但是一直没有放弃治疗。驾鹤西去的时候已有83岁。因此,朋友们不要过多担心糖尿病会影响寿命的长度,关注生命的宽度,让生活变得更有质量才更重要。您觉得呢?希望您活的每一天都精彩绝伦,面对疾病时,换一种心态,对身体更有好处。祝天天开心,愉快的活到一百岁。

10

最近收治的三个有糖尿病的高龄患者里,年纪最大的已经88岁了,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能活到88岁已算是达到心里预期了吧?

糖尿病不是绝症,对个体寿命的长短不起决定性因素。

之所以说个体,是因为这里涉及一个统计学问题。糖尿病有微血管病变、脑中风、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对糖尿病人群来说,对寿命必定会有一定影响的。

中国疾控中心曾进行统计学分析过,男性糖尿病病人因为糖尿病会损失0.7岁,女性糖尿病病人会损失0.8岁。但是,这是针对糖尿病人群而言,对于某一个人来说,糖尿病对寿命的影响无法预知。

糖尿病不可以根治,但可以控制。

糖尿病可以通过饮食、运动、药物等控制其血糖值,可以延缓或阻止其并发症发生,只要能控制血糖值,糖尿病就不会对身体有明显的伤害,从而也不会影响寿命。

相反,如果不重视血糖的控制,无节制地饮食,造成各种并发症,特别是酮症酸中毒,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丢了性命。

因此,特别告诫有糖尿病的患者一定要遵从医嘱,将血糖控制好并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