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稿》没办法成为一本真正的史书,为什么?历朝历代的史书,都是由下一代王朝的文臣来编纂的,比如说《宋史》是元朝人编的,《元史》是明朝人编的,《明史》则是清朝人编的。
而《清史稿》还是清朝人编的,这不就是在闹笑话嘛?虽然赵尔巽组织编写《清史稿》的时候,武昌起义已经成功了,清王朝也覆灭了。
但是编写《清史稿》的这一百多个人,全部都是清朝人,他们不是翰林就是进士,再次也得是个举人。这帮人都在给清朝锦上添花,这玩意儿能看吗?
再说了,组织编订《清史稿》的政府,那是北洋政府。赵尔巽是在袁世凯点头同意之下,才开始编纂的,而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政府,为了自己统治的正统性,自然是要在诸多方面肯定清朝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清史稿》也没办法成为一本真正的史书,偏袒性太强。
《清史稿》成书仓促,来不及修订。
1914年开始,清史馆的馆长赵尔巽便请示了袁世凯,开始编纂清史。赵尔巽是什么人?他是清朝的翰林学士,曾经多次阻挠过辛亥革命,所以他是心向清朝的。
历时14年时间,在1927年《清史稿》的雏形就这么出现了,期间参与人员多达100多号,这只是第一版,还没来得及修订,就急匆匆出版了。
虽然这本书里也是按照纪、志、表、传的正统史书写法来编写的,可是写的人太多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搜集资料的渠道,所以导致书里面各种矛盾频频出现。
甚至连时间、人物、地点都存在差异,一经发布以后,立刻引起了各种指责。赵尔巽也在同年去世,因此取代赵尔巽的柯劭忞表示,这个只是稿子,算不上什么正史。
就这么一句话,立刻将《清史稿》给定性了。为什么《清史稿》能够成为正史当中字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本呢?就是因为这本书根本就没删减过。
工作人员直接把自己的草稿随手交了上去,上面的人也不核验,大致看了看就编入了书中。因此很多细节问题都被暴露了出来。
《清史稿》等于是未删减版的原著。
其实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清史稿》也是弥足珍贵的。为什么呢?因为这本书是最原汁原味的史书。
我们看其他朝代的史书,基本上是没有错漏的,因为他们反反复复修订了很多次,把一些存在矛盾的地方、不利于本朝的地方都给删掉了。
这就好比是一部好片子,因为种种原因,各种删减,最后不成人形了才给播出来一样,已经变了味道了,不是导演和编辑最初想要的那种效果了。
但是没办法啊,规矩就是规矩。可是《清史稿》就完全来不及遵守这种规矩。如果北洋政府还能再坚持个三五十年,那么这帮人或许有时间慢慢删减内容,可惜北洋政府眼看着就要垮台了。
这本书如果不早点公诸于世,那么对不起,这本书可能就要从头再来编纂了。因为过去北洋政府也是清朝的余孽,他们也是站在清朝这一边的,所以这本书才能这么编写。
如果完全改朝换代以后,那么史书可就不是这么写的。至少应该像张廷玉写《明史》一样,把明朝皇帝个个都写成奇葩才行。
当然了,《清史稿》还是根据清实录等权威性的材料作为编纂的主材料的,所以这本书相对来说,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
但是正是因为不是删减版,所以它始终无法登上大雅之堂。再给他们三十年时间,这本书或许就会成为二十五史之一。
编写史书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
其实你不管怎么编写史书,总归是有人会骂你。比如说张廷玉编写的《明史》,基本上是个人都要骂两句,因为他们觉得张廷玉写得不客观。
可是我们要知道,春秋笔法是自古就传下来的,谁敢说自己百分之百客观写历史呢?根本就不可能,尤其是正史。
因为前朝的历史,一定是本朝来编写。既然张廷玉是清朝人,那他总不能把明朝给吹上天吧?恐怕他的脑袋是不想要了。
可是如果不按照事实来写的话,又会遭到人家的臭骂。所以说编写史书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前朝人编写会遭人骂,那么本朝人编写呢?一样还是会遭人骂。
这本《清史稿》名义上是北洋政府编写的,其实全部都是清朝的遗老遗少们合伙编写的,所以基本可以认定这是清朝人自己编写的历史。
这样一来事情又麻烦了,更多人跑出来骂他们,说他们写历史不客观,什么好就写什么,简直就是在捧清朝的臭脚。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人家是清朝人,承认清朝就等于是承认自己。你不能拿你的价值观来要求人家的价值观。因此《清史稿》依旧是遭到万人唾弃。
总结:成不了二十五史也好,算是史家绝唱了。
这本《清史稿》算得上是官方修订的最后一本文言文体的正史了,这也标志着封建王朝的彻底终结。
我认为它成不了二十五史,是一件好事,没有必要往上贴金。毕竟二十五史里又有几本是真正凭良心来写的呢?
再说了史书都是成功者彪炳自己功绩的一种工具,他们需要通过史书来肯定本朝,否定前朝。所以说这么多史书当中,唯独《清史稿》不是这么干的,也算是史家绝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