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假如鲁国交给孔子治理,鲁国必然成为强国。整个战国七雄争霸的局势,将会彻底改变。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01

孔子执政鲁国

鲁定公九年(公元前501年),孔子在鲁国出仕,初为中都宰,孔老先生下决心要做官啦。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鲁)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则之。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

中都,就是今山东济宁汶上县,孔子在这里做了县太爷,据说是第一任县长。中都宰虽说官不大,但孔子欣然接受,开始他的仕途。当时孔子已经五十一岁,作为一个政治家,正是成熟、稳健的年龄。

一年之后,孔子就把中都治理的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周围的执政者都来参观学习,把孔子的主张作为原则效仿。

这个故事在《孔子家语》、《论语集注》等都有记载。

鲁定公也听说了孔子这个模范县长的事迹,就专门召见孔子,询问说:“按照你这套办法,能把鲁国治理好吗?”

孔子也不客气,说:“天下都能治理好,何况是区区一个鲁国。”于是,鲁定公就委任孔子为司空,不久后又任命为大司寇。

鲁定公十年(500年),孔子以国相的身份,辅助鲁定公与齐侯在夹谷(今山东莱芜东南)相会。

孔子建议定公说:“文事必有武备。”定公就配备左右司马跟随,并安排军队陈兵鲁国边境,然后前往。

齐人欲以兵劫持鲁公,被孔子所斥责;齐景公听说鲁国大军陈列边境,就不敢有非常举动。于是,两国盟好,齐国还把侵占鲁国的郓、汶阳、龟阴等地归还了鲁国,鲁国取得了外交的胜利。

定公十三年(前497年),孔子让仲由辅佐季氏,拆毁了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的城墙,将三家的兵器军队收归国家。

定公十四年(496年),孔子代理国相,诛杀了犯上乱政的少正卯,参与治理国政。三月后,鲁国大治,政治贤明,社会安定。

短短的时间内,孔子就把鲁国治理的颇有起色,引起了齐国的警惕。齐大夫黎鉏说:“孔子在鲁国执政下去,一定会称霸,我们靠它最近,必然会首先吞并我们。我们先试着阻止他们,实在不行再送他们土地,这样也不晚。”

于是,齐国挑选了八十个美女,一百二十匹骏马,一起送给鲁国国君。

主政的季桓子偷偷换上便服前去观看,喜欢的不得了,就劝鲁公接受下来。鲁公就以外出视察的名义整天前往观看,连政事都懒得管理了。

孔子的学生子路看到这种情形,就对孔子说:“老师,我们可以离开这里啦。”

孔子说:“鲁国现在就要郊祭,如果能按照礼法把烤肉分给大夫们,我们还可以留下不走。”

季桓子终于迎来了齐国的美女和宝马,一连三天都不过问政务;郊祭之后,又违背常礼,没把烤肉分给大家。

于是,孔子就离开了鲁国。

由此可见,孔子这一套不是行不通,也不是行之无效。之所以不能坚持重用孔子,关键在于当时的鲁国国君,没有称王图霸的雄心,只贪图享乐,得过且过,令孔子失望。

在豹眼看来,如果鲁君像齐桓公那样重用孔子,鲁国称霸那是小菜一碟。即便是匡扶周室,一统天下也不是难事。

02

孔子周游列国

鲁昭公二十年(前522年),孔子三十岁。齐景公带着晏婴来到鲁国,景公问孔子说:“秦穆公国小又地处偏僻,为何能够称霸?”

孔子说:“秦国虽小,但志向远大;地处偏僻,但施政恰当。秦穆公用五张羊皮换来了百里奚,把国政交付给他。用这种精神来治理国家,就是统治整个天下也是可以的,他当个霸王还算小的呢。”景公听了很高兴。

孔子三十五岁时,来到了齐国。景公向孔子请教为政的方法,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景公说:“真对啊,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即便有许多粮食,我怎么能吃得到呢?“

改日,景公又问孔子为政的道理,孔子说:“管理国家最重要的是节约开支,杜绝浪费。”

景公听了很高兴,就打算把尼溪的土地封赏给孔子。

齐相国晏婴就用一大堆理由来劝阻,之后,景公很礼貌地接待孔子,但对孔子说:”像对待季氏那样对待您,我做不到。“于是,就用鲁国上卿季孙氏、下卿孟孙氏之间的待遇给孔子。

齐国大夫中有人想害孔子,孔子得知了这个消息。景公对孔子说:“我已经年老,不能再重用您了。”于是,孔子就离开了齐国,返回鲁国。

有说法是晏婴害怕孔子得到重用,会抢占了他的位置,就力劝景公不要重用孔子;而且派人去威胁孔子,逼迫他离开。

这个无法确切考证,总之,虽然晏婴也推崇仁政,但跟孔子在道德、行政方面存在巨大分歧。孔子上任七天就把鲁国的闻人少正卯给杀了,晏婴阻止孔子在齐国做官是事实,采取其他一些措施也不是没有可能。

这个就不多说了,主要还是最高当政者景公,没有雄心大志,孔子也就没啥作为。

孔子周游列国,来到了陈、蔡之间,楚昭王慕名就派人去聘请孔子。由于战事影响受阻,楚王派遣军队迎接孔子。

楚昭王准备把有户籍登记的七百里地方封给孔子,楚令尹子西阻止说:“大王的使臣有子贡这样的吗?”昭王说:“没有。”

子西又问:“大王左右辅臣有像颜回这样的吗?”昭王说:“没有。”

子西又问:“大王的将帅有像子路这样的吗?”昭王说:“没有。“

子西又问:“大王的各部主事官员有像宰与这样的吗?”昭王说:“没有。”

子西接着说:“我们楚国的祖先受周天子分封时,只是子爵,土地方圆五十里。现在孔丘讲述三皇五帝的治国方法,申明周公、召公辅佐周天子的事业。大王如果任用了他,楚国还能世世代代保有方圆五千里的土地吗?当初,文王在丰邑、武王在镐京,只是百里之地的国主,最终能统治天下。现在如果让孔丘拥有七百里土地,再加上那些有才能的弟子辅佐,这不是楚国的福音啊。“

楚昭王听了以后,就打消了原来的想法。

楚昭王就是个守财奴,他也不想想晋文公是如何称霸的,不就是平定子带之乱,匡扶周室,得到周天子赏赐才得到的吗?既然能封你子爵,为何就不能封你公爵呢?

究其原因,孔子的到来,还是动了楚国士族大夫们的奶酪。

在豹眼看来,楚昭王没有接纳孔子,并不说明孔子没有执政能力。恰恰相反,从子西的议论中看出,楚昭王是害怕孔子超凡的能力。

孔子的能力,绝对没有问题,就如他在卫国时说过的话。当时,卫灵公老了,懒得处理政务,也不起用孔子。

孔子长叹一声,说:“如果有人起用我,一年时间就差不多,三年就会大见成效。”

豹眼认为,孔子没有吹牛,孔子从不说过头的话,他说到做到。

只可惜,孔子没有遇到想称王称霸的主;孔子又过于拘泥于礼法,不依靠阴谋或者强暴的手段取得高位,这是孔子一直没有机会一展拳脚的根本原因。

鲁国当时能让孔子一直执政下去,不说图霸,就是称王,也易如反掌。不要说战国七雄的局面,就是整个中国历史也要改写。

最佳贡献者
2



要想知道把鲁国交给孔子治理能不能成为强国,我们不妨先来看一看孔孟两位大圣人的主张有多么的荒诞不堪,就知道孔孟两位先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遭遇就是必然的了。

孔子曾经到洛阳去拜访过大学问家老子,老子曾经告诉他了许多道理。孔子曾经这样形容老子,像一头不见首尾的龙,思想深邃,一眼望不到底。

孔子和老子一样认为,春秋时期的社会动荡不安,其根源就在于社会秩序遭到了破坏。孔子认为应该回到周朝初年周公执政时期的礼制阶段,人人都按周公制定的礼去办事,作为最高的行为准则,就能够实现天下大治。

老子的思想更为极端,因为应该回到远古时期,退到小国寡民的状态,实现“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传统梦想。在这里我们不讨论老子的思想,主要来看一下孔孟之道。



公元前499年,这是孔子第一次当官,他担任的是鲁国的大司寇。满口仁义道德的孔子一上任就诛杀了少正卯,并且曝尸三日,俨然没有一点心怀慈悲的样子。

接下来孔子企图打压三桓势力,让他们尊重鲁国的国王。实际上当时这三家势力早已坐大,这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大难题,没有哪个国家的君主可以解决,更不是一个小小的孔子所能解决的问题。

最后55岁的孔子不得不像一只流浪犬,走上了四处流浪的道路。孔子一路上去了很多国家,甚至还遭遇到了多次羞辱,但结局都一样,根本就没有人重用他。

孔子为什么会落得这样一个下场呢?因为孔子本身就是一个教育家,而不是一个政治家。他的思想空洞而无用,他却把自己幻想成为政治家,思想和时代错位,这就是他的悲剧。

此后的孔子就回到了鲁国,放下了自己强烈无比的做官梦,把自己的全部副心思都放在整理自己的思想和教育上。直到公元前479年73岁那年病逝,后来经过孔子学生的包装和宣传,儒家思想和孔子开始成为战国时期非常有影响力的学说。



要想知道孔子和孟子为什么不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君主所重用,来看一个细节就知道了。有一次有一个小国的公子,前来拜访孟子,希望向他请教强国之道,以便争霸于天下。

他为什么会来拜访孟子呢?因为孟子在自己的书中这样吹牛道:周武王之所以能够以百里之地击败纣王,就是因为行仁政得民心的结果。正是如此,周武王虽然只有百里之地,最终也战胜了强大的商纣王,得到了天下。

接下来我们看一看这是不是一个事实。根据古书的记载,商朝东边的东夷势力不断挑衅纣王,商纣王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讨伐东夷上。这时的周文王不断的吞并西方小国,成为一股不容小觑的政治势力。

但他依然不是商纣王的对手,在战斗中被活捉,然后死在了监狱里。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利用商朝大军在外作战的机会,偷袭了朝歌,才建立了周朝。根据史书记载,周文王和周武王并不得人心,他们治下的老百姓纷纷逃亡到商纣王的地盘,从远古的奇书《诗经》中就可以看到类似的情况。



那么孟子面对这位公子的求教,他是怎么回答的呢?孟子也知道,再推行仁政一个小国也吞并不了一个大国,这原本就是骗人的。他只有老老实实的回答:推行仁政,可以让你这个国家不至于被消灭,想统一天下还是算了吧。

这个故事出自于《孟子》的,基本上是可信的。这本身也宣告了仁义政治的破产,以仁义得天下本身就是鬼话,不过是孟子为了能够做官,而吹出来的治世之道。

那些古代的君主和大夫们并不是傻子,他们一眼就能看出孔孟之道多么不靠谱,虽然表面上也会给他们很高的荣耀,但根本就不敢重用。孔子和孟子曾经想到秦国去,但推行实用主义的秦君根本就不愿意见他们,他们都吃了闭门羹。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这不是哪一个人所能改变的?更不是开历史倒车就能解决的,孔孟之道,不过是一个空想。后世的君主都是表面上重视孔孟之道,但从来都是为了糊弄那些天下人。表面上的孔孟之道下边深藏着法家思想。

历史上的皇帝从来都是你听话,我就给你讲孔孟之道,你不听话,我就给你动刀子,从精神和肉体上消灭你。孔孟之道不过是一张画皮,姣美的面容背后隐藏着一个残酷的事实。

3

如果把鲁国交给孔子治理,也不一定会治理好的。原因是:1.春秋末期,周王朝覆灭各地诸侯争夺底盘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不是谁能阻挡了的。何况鲁国不是什么强国。孔子也没有什么比较好的治国理论和实践。2.孔子宣扬的“仁”的思想,希望各地诸侯克制自己,恢复周礼,这个思想比较好,可是不如法家思想容易让一些统治者接受。孔子在当时是个讲学的,社会地位极低,他的社会地位提高是在他死后一百多年,到了汉朝的时候,董仲舒提出尊孔读经,人们才重视他的思想,从此,他的社会地位才提高。3.能治理国家的人,必须有民众的支持和拥护,当时不少老百姓说孔子“四肢不勤,五谷不分”,孔子游学,有时还要他的学生给他去讨饭吃,他要治理国家,肯定有难度。

4

孔子那一套,是教化,适合守天下。

对于创天下的秦始皇来说,连鸡肋都不是。

孔子,那五字,等人学会掌握了,早过四十了,就别说三十而立了。他的东西,适合老人人,时间一大把,拿来学学怎么玩人行。

他也玩掌权理政,不咋样。说到底他是守旧的。巩固天下,就是守成守旧,需要人老实听话,学会自我克制修行。

学问家不一定是践行者。弄邦人骗吃骗喝还行,打天下是肯定不行。

孔子,是关于人学问的大家。也止步于学问。用现在的话,就是教你当个服从的好公民,修身治学忙活半天混个一官半职。大体就是这些事,

秦始皇比孔子进步的多。他才是实际的,勇于实践的政治家。孔子不够格。

孔子不是死了吗,干麻老拿他说事!一百个孔子不顶一下秦始皇,秦奠基了中国!

5

如果把鲁国交给孔子治理,在我认为是不妥的。

第一,孔子在我认为是一个学者,智者,教育家,思想家,不管是任何一个国家交给他治理,在没人攻打的情况下,这个国家会变成一个礼仪之邦,文明之国,国民素质一定空前的高,文化程度都得到很大提升,毕竟这是孔子的专业。他也有一定的政治生涯,但也一直没得到当政者的重用,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没有看到他有非常出色的军事才能,在当时的社会,各国最关心的还是军队,经济。

第二,孔子的思想在当时来讲,感觉是穿越过去的,太前卫,又处于各国战乱,大家在战场要互相厮杀了,总不会想论语一番吧,如果他出现在秦统一各国后来治理国家,他的思想,教育应该会得到更好的推广。

第三,事实上,鲁定公十一年,公元前499年,孔子升为鲁国大司寇,摄相事,出了一些治国之道,但两年后,季恒子就不信任他了,孔子被逼周游列国。

所以说,鲁国他治理,结局一样,改变不了战国的争霸形式,有可能由于孔子的思想,不会外扩,鲁国会是个文明之邦,但不是个强大之国。当然,当时的战乱,很多国家都是因为个别人的存在而使国家强大,所以,任何事都没有绝对。

6

孔子不会也不能统一中国,他的儒家学说,是恢复周礼,恢复西周的旧有秩序。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恢复那种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状态,而不是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无道状态。

孔子一生都致力于恢复周礼,孔子在鲁国执政时期,

杀少正卯,堕三都,目的就是强干弱枝,遭到了三桓的强烈反对,而被迫离开鲁国,周游列国。

而秦始皇为代表的法家,目的就是富国强兵,统一中国,最后秦始皇完成了这一目标,这是法家思想的重大胜利,但大秦很快就灭亡了,原因是法家能进取,但不能守成。恰恰相反,儒家不能进取,但可以守成。所以以后的历代王朝都实行外儒而内法的政策。请加关注互粉交流谢谢

7

我认为不能。

战国时代是弱肉强食的年代,实际上比的是那个国家的动员能力最强,那个国家就能逐步吞并其他国家,继而成为强国,然后再吞并更多的土地,变得更强,最后统一六国。

当时能够通过变法强国的都是施行法家思想的国家

法家思想,说白了就是施行的霸道,与孔子的王道是相对的,法家的法是王法,君王是全国最高的领袖,所有的事情都要掌握在君王手里,所有人都要听从王法。比如说最成功的商鞅变法,就是施行的这一套,其结果就是国家变成了一部机器,全民基本变成了战士和农业两种职业,再配以少量的官吏进行管理。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国家的战争动员能力达到了最大化,从而保障了战争的需要,使得秦国在历次战争中逐步占优,最终统一六国。其次是魏国的李悝变法,实质也是加强王权,提升国家动员能力,其他的还有吴起的楚国变法、申不害的韩国变法等等都是这个思路。

当时的战争规模越来越大,需要国家有很强的动员能力才能适应当时的战争环境

如果细心的话大家会发现春秋时期不管多大的国家,一次战争很少能够动员10万人以上参战,因为春秋时期参战的战士基本都是贵族,平民没有资格成为战士。这种体制下国家动员能力非常有限——只能动员贵族参战,而广大平民则不能成为国家的战争力量。进入到战国之后,战争规模已经发生了质的改变,动不动就是十几万、几十万人规模的大规模会战,比如伊阙之战,白起斩杀韩魏联军24万人,长平之战,赵国秦国两国集结了超过百万军队,秦国灭楚之战,秦国动员了60万人,楚国也至少在30万人以上。所以,当时的战争,如果你是一个大国,你动员人数不能超过10万人就去和对方作战,基本就只有被对方大兵团碾压的份了。

儒家思想实际上是治理国家的一套思维,不适合于当时的战争环境

儒家思想更多的是建立人伦结构,治理社会,用在和平年代非常有效——后来我国2000多年的帝国时代就是用的儒家思想对社会实行了有效治理,但是在当时的春秋战国时代,就根本没有发挥的可能。

儒家思想的核心在于“仁爱”,主张施行仁政,也就是一个尊卑有序,长幼有别的秩序性的社会,这样的社会或许会很和谐,但是政府的动员能力相对于法家思想治理下的国家来说,就差的太多了。

所以当时的孔子就算能够在路过施行自己的理想,结果也是鲁国仍然受其他国家的攻击,国力逐渐衰退,最后还是会灭亡。

综合以上来说,孔子治理鲁国,鲁国也不会变强,只会更弱。

8

孔子并非没有治理过鲁国,不过他也没能将鲁国衰落的趋势扭转过来,反而是压根不理孔老二的秦国灭了六国一统天下。

孔子活着的时候自己都没本事治国,死后就能半部《论语》治天下了?

靠礼义教化就能让周边的国家臣服?日军来了,你给他背一段《论语》试试日军退不?

如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是积极与时俱进,而是一味恪守旧制,从故纸堆里找霉变文化,那么就会被时代的大潮所抛弃,落后、挨打!

孔子所在的时代,正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进步的时候,可他不但不顺应时代潮流,推行变法,反而顽固的“克已复礼”,最终国都没了。

后来也是一样,历朝历代,谁打天下用的是无缚鸡之力的儒家?!连出谋划策也用不着儒家无能之辈!

9

可能会很糟糕!

10

假设历史?开玩笑了,而且有点大啊?!历史永远不可能假设成立!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