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别把诸葛瞻想得那么高尚,事实上诸葛瞻顶着诸葛亮儿子的光环,照着蜀汉朝廷给诸葛瞻设定的路径,沿着其父诸葛亮的光辉路径,却越走越难行。

诸葛瞻是诸葛亮46岁才得的儿子,老来得子的诸葛亮却在儿子出生的半年后,开始历经6年的5次北伐,终因操劳过度而死在战场,临死前诸葛亮特意修书一封,给他的儿子诸葛瞻,内容是这样的: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归结为八个字就是:淡泊名利,修身养德。

正因为诸葛亮的杰出贡献,使得蜀汉朝廷将诸葛亮没有完成的任务无情的加在诸葛瞻的身上,诸葛瞻的人生基本上是一路顺风,平步青云,17岁娶了公主为妻,拜骑都尉,18岁任羽林中郎将,不久升迁为射声校尉、侍中。



34岁的诸葛瞻担任他父亲诸葛亮同样的职务军师将军,而且诸葛亮担任军师将军的年龄也是34岁。

35岁的诸葛瞻,升任卫将军,录尚书事。这个升迁速度,要不是诸葛亮的儿子,也没有其它原因了,蜀汉朝廷把对诸葛亮的期望,基本上原封不动的加在了诸葛瞻的身上。

不过好在诸葛瞻聪慧可受、才思敏捷、为人忠诚、道德高尚,但诸葛瞻为什么会在临死前说出那句:吾内不除黄皓,外不制姜维,进不守江油,吾有三罪,何面而反?



事实上诸葛瞻主要针对的是姜维,对于黄皓,诸葛瞻并不排斥。

陈祗死后,蜀汉尚书台执政的主要有三个人:尚书令樊建、辅国大将军董厥、卫将军诸葛瞻,陈祗生前执政时,是朝廷中唯一力挺姜维北伐的人,陈祗死后,尚书台执政都反对姜维北伐,而且诸葛瞻和董厥还上表皇帝,削姜维兵权,将姜维调职。

同样希望姜维倒台的人还有宦官黄皓,而且有理由怀疑诸葛瞻与黄皓合谋拉姜维下马,尚书台中只有樊建不与黄皓来往,而诸葛瞻面对黄皓的弄权并没有制止和纠正。



黄皓为什么之前不敢弄权?

因为有诸葛亮、蒋琬、费袆、董允这样的名相来制止,来约束,从陈祗开始,不再约束制止黄皓,包括诸葛瞻,这才让黄皓有机会弄权,换句话说,蜀汉朝廷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人讲真话,或者没有正直之士来制止黄皓小人的行为,才导致这样的结果。

姜维一生最执着的事,就是北伐,这同样是诸葛亮当年的理想,身为诸葛亮儿子的诸葛瞻,理应继承诸葛亮的衣钵,何以诸葛瞻要排斥姜维呢?



唯一的解释,就是诸葛亮要求这样做的。

诸葛亮指定的接班人是蒋琬和费袆,没有姜维。而蒋琬和费袆的政策,都不是北伐,而是治理国内,休养生息。诸葛亮明白,自已去世后,如果再进行北伐,蜀汉国力就会严重透支,提前走向灭亡 。



而蒋琬和费袆的能力,治理内政绰绰有余,对外战争则心力不足,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而姜维却是另一个有理想的极端主义人物,执着北伐,毫不放弃,哪怕刘禅投降后,姜维都没有放弃复国的理想。

而诸葛瞻呢?显然继承了父亲诸葛亮的遗属,不再北伐,而安心治理国家,与姜维产生了严重的政治分歧,对于诸葛瞻来说,姜维是战略分歧,黄皓是内部问题,因此诸葛瞻没有制止黄皓,反而一力针对姜维。

最佳贡献者
2

诸葛瞻作为诸葛亮的儿子, 在面对邓艾偷渡阴平之后,率领蜀汉朝廷的3万大军前往抵抗,但是在军事策略方面诸葛瞻能力太差,没能及时占据有利地形,而让邓艾有机会进入成都平原决战,并最终被邓艾打败。在坚守绵竹的时候诸葛瞻战败,诸葛瞻对儿子说:“我们父子受了国家那么多的恩惠,内不除黄皓,外不制姜维,还有什么面目活下去呢?!”说完就冲入阵内战死。

诸葛瞻的能力一般,但是他说的“内不除黄皓,外不制姜维”是何意思呢?

黄皓是蜀汉皇宫内的一名太监,在公元246年,侍中董允去世之后,黄浩就开始专权,到公元258年,太监黄皓开始专秉朝政。而诸葛瞻在公元261年开始担任代理都护并任卫将军与辅国大将军董厥共同执掌尚书台政务,统领国事,但是诸葛瞻并没有能遏制黄皓专权,致使蜀汉朝堂一片混乱,这就是诸葛瞻所谓的“内不除黄皓”。

姜维是蜀汉后期著名的大将军,在费祎被刺杀身亡后,姜维被刘禅任命执掌军事,而姜维最喜欢干的事情就北伐。从公园247年到公园262年,15年的时间内姜维进行了9次北伐,分别如下:

  1. 公元元247年,姜维率军“出陇西、南安、金城界,与魏国大将军郭淮、夏侯霸等战于洮西”。这次战争中“凉州胡王白虎文、治无戴等率众降”,姜维“迎逆安抚,居之于繁县”。

  2. 公元249年,姜维遣部将廖化进取洮城,结果是魏将邓艾“先自据城,得以不败”,姜维等不克而还。

  3. 公元250年,姜维“复出西平”,诱羌胡以为羽翼,又与郭准战于洮西结果是“不克而还”。

  4. 公元253年,这年费祎已死;姜维获得了更大的兵权,他亲率蜀军“数万人出石营,经董亭,围南安”,最后是“魏雍州刺史陈泰解围至洛门,维粮尽退还”。

  5. 公元254年。姜维复出陇西狄道,结果是魏“守狄道长李简举城降。进围襄武,与魏将徐质交锋,斩首破敌,魏军败退,维乘胜多所降下,拔河关、狄道、临洮三县民还”。

  6. 公元255年。姜维出狄道,结果是“大破魏雍州刺史王经于洮西,经众死者数万人。经退保狄道城,维围之。魏征西将军陈泰进兵解围,维却住钟题”。

  7. 公元256年。姜维与魏将邓艾战于段谷,由于蜀镇西大将军胡济失期不至,结果姜维大败,蜀军“星散流离,死者甚众”,姜维“谢过引负,求自贬削”。

  8. 公元257年。姜维乘魏将诸葛诞反于准南,亲率数万蜀军出骆谷。魏将邓艾、司马望合兵相拒,结果是“细数下挑战,望、艾不应”,后诸葛诞兵败,姜维引兵还成都。

  9. 公元262年,姜维率兵“出侯和”与邓艾相拒,后“为邓艾所破,还住杳中”。

姜维九次北伐,胜三次,败二次,不克而还四次,可以说是劳而无功,由于姜维频繁的进行北伐,而国内又没有得到诸葛亮时期的那种治理,所以形成了产出与输出不成比例的情况,加剧了蜀国经济困境。

姜维北伐虽然志气很高,但是从战略上将正好落入魏国的圈套,蜀国相对魏国是弱国,以弱攻强,而又不能有所得,最终伤害的还是自己。当年袁绍与曹操争夺北伐的时候,袁绍的谋士提出了疲曹之策,既依靠袁绍强大的国力,时不时的派遣一支军队骚扰曹操,逼迫曹操派遣军队设防,最终使曹操疲惫。而现在姜维进攻魏国,从魏国的角度看,正是“疲曹”之策的翻版,所以说姜维北伐,不能起到一锤定音的效果,最终只能是消耗蜀国的实力。

姜维的多次北伐效果不显著,而姜维前任费祎,就非常聪明,在自知才能不及诸葛亮的情况下,专心养民,得意保全蜀汉政权内部的稳定。所以诸葛瞻说“外不制姜维”,说的就是不能制止姜维穷兵黩武。

3

不止诸葛瞻,在蜀国内部,对姜维不满的大有人在。后世史家,也不少人把蜀国灭亡原因之一,归于姜维的穷兵赎武。下面我就分析一下:

第一,诸葛亮死后,蜀国之对外政策趋于保守

蒋琬、费祎当权时期,蜀国一改诸葛亮积极进取的政策,趋于保守。姜维是少数坚定主战的将领,主张以武力夺取陇西。蒋琬、费祎毕竟是文人出身,做事小心谨慎,三思而行;姜维则是武人,大刀阔斧,壮志凌云。费祎不认同姜维穷兵黩武的军事冒险计划,有心压制,每次姜维请战,他拨给的士卒不超过一万人。一万人能干什么,不过是小打小闹,隔靴搔痒罢了。

第二,费祎被刺后,蜀国又一次转向激进的对外战略

公元253年,费祎被刺身亡。姜维成为蜀国军队的最高统帅,都督内外军事。在接下来几年里,姜维对魏国发动急风骤雨般的进攻,原本相对宁静的蜀魏边境再次烽火迭起。蜀国对外战略趋于激进,除了有姜维性格烙印之外,还与当时瞬息万变的国际环境有很大关系。司马氏发动政变控制魏国大权后,魏国国内形势趋于动荡,内乱迭发。对蜀国来说,这无疑是天赐良机,必须赌上一赌。

从姜维上台这一年开始,蜀国几乎年年用兵,屡兴战事。对姜维来说,这是责任心的体现,是继承丞相诸葛亮收复中原的遗志。应该说,姜维的勇气与决心是值得赞扬的。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们事后对这些战争进行复盘,发现对敌人的打击甚微,对自己的损害甚大。

第三,久战无功,蜀人生怨

姜维上台后,几乎年年发动对魏之进功,多数徒劳无功。非但士气严重受挫,国内对姜维的不满情绪也与日俱增,“蜀人由是怨维”。以前诸葛亮五次北伐,久战无功,然而国内没什么怨言;同样是北伐失利,为何姜维会背上骂名呢?这其中的原因,在于情况不同。

诸葛亮时代,魏国朝廷新立,不少人视之为“伪政权”,认为是曹丕篡夺汉室江山,实为汉贼。那么谁才是汉室衣钵传人呢、当然是盘踞在西南的蜀汉政权。到了姜维时代,时间又过于二十余年,三国并立,谁也打不过谁,大家对此心安理得,不再追求高不可攀的政治理想,而是追求实实在在的幸福,什么正统不正统,没有人爱理会。

第四,得不偿失的北伐

蜀在三国中实力最弱,只是据有山川之险,得以割据西南。以弱国频频出击强国,穷兵黩武,劳民伤财,实是得不偿失。从诸葛亮到姜维,蜀国对魏国发动的进攻不下十余次,给我们的印象,战略意图十分不明确,没有一以贯之的长期计划。

姜维与诸葛亮一样,一会儿攻击陇西,一会儿攻击关中,在战术上或有一二小胜利,在战略上着实乏善可陈。蜀军的战斗力不弱,但有短板,长于野战,短于攻坚。无论是诸葛亮或是姜维,倘若遇到敌人坚守不出,几乎没辙,粮食一吃完,必定退兵。攻城战的短板问题没解决,北伐毫无意义可言,敌人只要玩乌龟战术,你就寸步难行。




作为蜀国的军事一把手,姜维继承诸葛亮遗志,矢志北伐,出发点是不错的。然而,彼一时,此一时。北伐最终导致蜀国更加衰微,包括诸葛瞻、张翼等蜀国将领,都对姜维激进的对外政策是持反对意见的,是不满的。诸葛瞻在临死前,吐槽姜维一番,正是这种不满的表现。

4

谢谢邀请!诸葛瞻临死说,内不能除黄皓,外不能制姜维。进不能守江油,有何面而返! 黄皓是刘禅宠信的宦官,黄皓当权,是朝廷上下,各自猜疑,人心涣散。姜维听说钟会邓艾等领兵攻打蜀汉,上书给刘禅,刘禅听信黄浩的谗言,没有在意,姜维要求杀了黄皓,刘禅不同意,姜维只得离开成都去大沓屯粮避难了。这直接是邓艾偷渡阴平逼近成都。所以诸葛瞻怒骂黄浩误国。 外不能制姜维,是说他管制不了姜维,使姜维没有好好的部署,抵抗魏国军队的进攻! 蜀国上下主要是刘禅听信黄皓,使得人心涣散,事实上,如果是刘禅令姜维领兵,相信姜维,积极部署,依靠艰险,蜀汉不至于灭亡的那么快。诸葛瞻死的尽管很英勇,可是如果好好守城,即使不出战,也能将邓艾等人饿死在城下。据说邓艾度阴平,路难走死人无数,进入川地腹地的只有两千人左右! 可叹刘禅,昏庸无能,使刘备打下来的江山,很快就断送了。

5

邓艾带着两万军队偷渡进蜀国境内,刘禅派诸葛瞻率军前往抵抗。

从《三国志》记下来的情况来看,诸葛瞻打这场仗,打得非常奇怪。有哪些奇怪的地方呢?

(诸葛瞻剧照)

一是当诸葛瞻带着军队来到涪县时,他就呆在那里,不做任何战前准备。当时黄崇让他分兵把守险要的地方,但是他竟然什么也不做。

二是邓艾虽然有两万人,但军队翻山越岭,士兵疲倦,粮草匮乏。对付这样的军队,只需要以逸待劳,固守不出,可能就把他拖死了。但是诸葛瞻却一定要出去和邓艾硬拼。

三是仗还没开打,诸葛瞻就说丧气话,说自己有三罪:内不能除黄皓,外不能制姜维,进不能守国土。这话既不团结人,又灭自己威风。

就算是一个平常人也不会这样做,何况是大家都认为是聪明人的诸葛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举动的?

这个问题,其实不只是我们不解,历史上也有人表示过怀疑。比如写《华阳国志》的西晋末年的史学家常璩曾说,他曾向当地一些年老的人考证过,当年陈寿与诸葛瞻有很深的矛盾,陈寿在诸葛瞻手下当官的时候,曾受过侮辱。因此,陈寿在写《三国志》的时候,故意黑诸葛瞻。

不过,就算陈寿故意黑诸葛瞻,他毕竟是个史官。中国古代的史官,其基本品质是能够保证的。也就是说,别人没做过的事情,他不可能乱写;别人没说过的话,他不可能乱说。只不过史官在写在说的时候,是想表达一种“微言大义”而已。

(邓艾剧照)

那么,陈寿写诸葛瞻说的那“三罪”,是想表达什么“微言大义”呢?

我认为,陈寿是想说,诸葛瞻打仗不行,却把责任推在别人身上。他说“三罪”,其实就是说,灭国的责任,首先是黄皓,其次是姜维,接着才是自己。

为什么说诸葛瞻把责任推在黄皓身上,是“微言大义”呢?

照理说,黄皓讨好刘禅,让刘禅耽于享乐。诸葛瞻把责任推到他身上,不管他是不是真该负责,在道义上,倒是没有问题的。因为毕竟黄皓是宦官,在古代,宦官几乎就没有好形象。国家有什么问题,都会把责任推在宦官身上。但是,把责任推在宦官身上,其实是个借口,是因为不敢直接说皇帝的不是,因此才说宦官。也就是说,陈寿在这里想要表达的是,诸葛瞻是想把责任推在刘禅身上。

为什么又说把责任推在姜维身上,也是“微言大义”呢?

因为姜维持续不断地发动北伐,这是诸葛瞻他爹诸葛亮在世的时候就制定的国策,姜维只不过是执行而已。而诸葛瞻却说“外不制姜维”,意思就是姜维持续不断地北伐这件事,是不对的。

(黄皓剧照)

连姜维北伐这一项基本国策都要否定,诸葛瞻心里的阴暗面积有多大?

不过,我这里想说的是,陈寿虽然在这里表达“微言大义”,其实,或许实际情况并不是陈寿想的那样。诸葛瞻的话中,其实表达着当时真实的现状和他的困惑,诸葛瞻或许并没有那么不堪。

当时的蜀国,已经和刘备时期的蜀国,以及和诸葛亮时期的蜀国都很不一样了。刘备时期的蜀国,是蜀国最强盛的时候。若不是夷陵大战失败,刘备又病死,蜀国肯定会一直强盛下去。诸葛亮时期的蜀国,虽然修好了与东吴的关系,不用分精力对抗东吴。但是,诸葛亮发动的连年不断的战争,已经让蜀国呈现一种衰败之势。到姜维时期的蜀国,国内更是被战争拖得一穷二白,已经打不起仗了。所以,当时包括谯周等很多人都反对姜维北伐。

对于诸葛瞻来说,心理是矛盾的。一方面也觉得姜维北伐不对,另一方面,姜维又是执行他爹诸葛亮的政策,他不好说。不过,诸葛瞻权衡利弊,还是反对了姜维继续北伐。而姜维不听,一意孤行地北伐。所以诸葛瞻才说了那样的话,表达了那样的忧虑和困惑。

当然了,诸葛瞻心中虽然并没有那么阴暗,但他确实能力不足,又是一个失败者,他被史官贬低,也是很正常的。

(参考资料:《三国志》《华阳国志》)

6

诸葛瞻的这段话,道出了他必须出战的理由,也道出了蜀汉灭亡的原因。

悲壮的豪言壮语后,出战身死

263年11月,邓艾偷渡阴平,蜀汉令诸葛瞻率军进驻涪城,前往抵抗。

黄权之子黄崇,认为邓艾远途而来,粮草困难,利在速战,建议分守险要,诸葛瞻不听。

邓艾先锋猛冲,诸葛瞻失利,退守绵竹。绵竹,诸葛瞻激励三军,慷慨激昂地说出了“我内不除制黄浩,外不能制姜维,出战又不能守护国土,有此三罪,还有什么理由回去呢?”

说完,诸葛瞻率军决战,兵败身死。

莽撞的出战背后,是深深的无奈

诸葛瞻不凭绵竹而守,莽撞出击,历来被后人指摘。

其实,诸葛瞻已经没有资本选择死守绵竹了。

1、机遇已失,困不死邓艾。

邓艾奇袭江油时,粮草不济,人困马乏。当时,诸葛瞻如采纳黄崇的建议,分守险要,是有可能困死邓艾的。

江油,是涪城的北大门。其下,山高水险。如果诸葛瞻抢占险要,邓艾军将面临困境!

但当诸葛瞻退守绵竹,邓艾占据涪城后,涪城物产已经完全可以供应邓艾军了。

2、守绵竹,姜维危。

在邓艾早先的计划中,偷渡阴平的目的,就是威胁涪城。他断言,一旦涪城受到威胁,姜维将不得不率剑阁军西援,钟会就可以两车并行,进入坦道了!


因为:涪城一旦被魏军控制,成都到剑阁前线的大道就会被切断。姜维不但将面临两面夹击的困境,还将陷入粮草困难的窘境!

3、诸葛瞻已经没有资本死守绵竹。

蜀汉灭亡时,国库中,只有米四十万斛,金银各二千斤,锦绮彩绢各二十万匹。

邓艾在《河济论》中,曾做过测算。他认为,米三千万斛,供十万大军五年的军粮。

三千万斛,够十万大军吃五年。那么,四十万斛,只够十万大军吃一个月了!

阳安关丢失后,姜维、诸葛瞻都要依赖四川盆地的补给。

诸葛瞻,有什么资本“坚守不出”呢?

诸葛瞻之所以落到这般窘境,其原因,正在他所总结的“内不能除黄皓,外不能制姜维”。

不能制姜维,致使国库空虚

国库里就只剩下这么点家当,正是因为诸葛瞻这个尚书令不能制约姜维,使经济建设与军事攻伐失去平衡的缘故。

诸葛亮时期,军事、经济、政治都是他一把抓,他能协调好经济和军事的关系。

诸葛亮死后,蒋琬、费祎也能控制姜维北伐的规模,保证国家经济的良性发展。

费祎死后,姜维掌握军权,北伐的规模越打越大,连年征伐,民有菜色!

诸葛瞻等人,曾经试图改变这种局面。

262年,诸葛瞻牵头,蜀汉大臣联名建议:试图撤掉姜维大将军、凉州刺史的职务,改任姜维为益州刺史。

但是,刘禅未采纳!

如此,连番征伐,到了蜀汉危急时,堂堂蜀汉,就只有那么点家当了!

对黄皓与姜维矛盾的处理不当,致汉中空虚

虽然姜维北伐耗损国力,但是,姜维毕竟善战,如果不是政治斗争的威胁,以秦岭之险,未必不能守住蜀汉。

诸葛瞻等人在“除黄皓、制姜维”上的举措不当,使形势恶化。

在诸葛瞻等人联名要求更换姜维时,黄皓也参和了进来,建议改用阎宇为大将军。

姜维遭遇排挤,立刻入宫见刘禅,要求除掉黄皓。(诸葛瞻说他后悔内不能除黄皓,但我们从未见过他要除黄皓之举)

刘禅说黄皓不过一个服侍自己的小儿,拒绝了姜维的建议。

无奈之下,遭到大臣与宦官联合压制的姜维,被迫远驻沓中,避难屯田!


姜维,你们可以换,也可以不换。但是,没有什么比让大将即领军又遭排挤更糟的事情了!

由此,本就兵力紧张的汉中更为空虚,给了魏国大举攻伐的机会!

可以说,这个结果,比“不制姜维”更危险!

黄皓、姜维、诸葛瞻,他们分别代表了宦官、朝臣、大将,他们都有自己不同的立场。

如果诸葛瞻不能除掉黄皓、姜维,那么,他的职责应当是协调好三方的关系。

可是,诸葛瞻等人,却对黄皓纵容结交,在调整姜维的动议中,与黄皓联合行动!

最终,大将遭到孤立,与大臣互不信任,导致国防决策混乱,给敌可趁之机。

自己被架空,无所作为,导致国家灭亡

姜维在得知魏军即将大举北伐时,曾建议调张翼、董厥率军到阳安关加强防务,廖化到阴平桥头确保沓中与汉中的联系。

可是黄皓相信巫师的话,认为敌不会来攻,启奏后主扣住提议,群臣无人获知这一情况。

后来,魏军进攻时,攻汉、乐两城都不能克,直到阳安关协防的蒋舒投降,魏军才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阳安关,魏军取得了大量的粮草、物资。

可见:如果张翼早些进入阳安关,蜀军有足够的粮草、兵力防御魏军,魏未必能攻取汉中!

遗憾的是:在整个过程中,都是姜维、黄皓在说话、办事。而诸葛瞻为代表的大臣集团,居然屁都没有一个,甚至还不知情!

看来:诸葛瞻不但“内不能除黄皓,外不能制姜维”,自己也在权力斗争中被架空了!

此时的蜀汉,完全失衡,在内斗中,只剩下一个又一个不可思议的昏招了!

诸葛瞻“内不能除黄皓,外不能制姜维”,正是反省自己的失误。

身为尚书令,他未能协调好国内关系,致使蜀汉无可避免地走向了覆亡。而他自己,也除了“一死报国恩”,也已别无选择了!

7

据唐宪宗年间的《元和郡县志》中记载:初,瞻在涪而艾已入江油,瞻曰:‘吾内不除黄皓,外不制姜维,进不守江油,吾有三罪,何面而反。’遂就绵竹埋入脚而战,父子死焉。

在这一段记载中,诸葛瞻认为自己有三个罪责,内不能除黄皓,外不能制姜维,在这次阻击邓艾的战役中,没有打仗就丢失了江油。这三个罪责使得自己没有脸面回去见后主,因此和儿子诸葛尚一起战死沙场。

但是,在正史《三国志》中并没有记载诸葛瞻的这一段话。在《三国志》中的注释里只有诸葛尚的话,那就是诸葛尚临死前说,“父子荷国重恩,不早斩黄皓,以致倾败,用生何为!”只是提到了黄皓误国,并没有说到姜维。

但是,我们从《三国志》的一些只言片语间,还是能够看到诸葛瞻和姜维直接的分歧。其中就有诸葛瞻和董厥一起上表要求罢免姜维军权的记载。那么,黄皓作为刘禅身边的宦官,扰乱国政,除之有名。可是姜维作为诸葛亮的学生,一直继承诸葛亮的遗志,致力北伐,诸葛瞻为什么要制约他呢?

一、生不逢时的诸葛瞻。

诸葛亮为了蜀汉政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是,他的家庭生活有着欠缺,他在结婚以后一直没有儿子。在那个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年代,为了延续子嗣,他特意过继了哥哥诸葛瑾的二儿子诸葛乔作为自己的继承人。

不过,诸葛乔英年早逝。后来诸葛亮有了自己的孩子,加上诸葛瑾一族因为诸葛恪之难而被灭族。诸葛亮将诸葛乔的后代送回了东吴,继承诸葛瑾的家业。

而诸葛瞻是诸葛亮唯一的亲生儿子,但是生不逢时。由于是老来得子,在诸葛亮去世的时候,诸葛瞻才年方八岁。因此,诸葛瞻没有得到多少诸葛亮的亲身栽培。这对诸葛亮父子来说,都不能说不是一个遗憾。

因此,缺乏父亲教导的诸葛瞻,虽然长大成人之后,也有了一定的声望,娶了公主为妻。但是,如果说起真实能力,确实是有缺陷的。他的长处在书画上,博闻强识,完全是个文人,而非政治家或者军事家。后人评价他说,诸葛瞻智不足以扶危,勇不足以拒敌。

如果诸葛瞻在诸葛亮身边长大,受到诸葛亮的言传身教,他的性格养成和才干成长,会有很大的不同。可惜的是他生不逢时,这也是无可奈何的。

二、诸葛瞻成年后面临的蜀汉情况。

在诸葛亮死后初期,整个蜀汉的政权格局没有大的改变。按照诸葛亮活着的时候制定的格局,也就是“宫中府中,俱为一体”。这使得蜀汉政权实际的权力依然掌握在诸葛亮选定的接班人蒋琬和费祎的手中。

蒋琬和费祎遵照诸葛亮的预定国策,采取修生养息的政策,对外防御,对内发展经济。这样,蜀汉平安的度过了一段和平的时光。

在这段时期里,逐渐成长起来的姜维开始掌握军权。他以诸葛亮的遗志为理想,要求北伐曹魏。但是遭到了蒋琬和费祎的拒绝。尤其是费祎,他对姜维说,“我们的能力远远比不上诸葛亮,连诸葛亮都不能北定中原,何况是我们呢?不如暂且保守国家,治理民众,保住社稷,等待有能力的人来建功立业。不要总想着凭侥幸成功,万一失败,后悔不及。”

这个看法是诸葛亮和他的老部下的一致的看法。姜维虽然有一定的文武才干,但是,大家并不认为他能够完成诸葛亮的遗志。当然,诸葛瞻也抱有同样的看法。

但是,诸葛瞻没有象诸葛亮那样把握蜀汉政权的全局。在费祎死后,军权落入了姜维的手中。姜维马上就开始了向曹魏的进攻,他的进攻被后人称为“九伐中原”。可惜,由于姜维的能力有限,最终也没有能够成功。

而刘禅这个时候也没有了制约,开始亲近任用黄皓这样的小人宦官。由于内有黄皓乱政,使得蜀汉政局更是雪上加霜。

三、诸葛瞻要制约姜维的原因。

姜维不顾蜀汉国小民贫的现实情况,凭着他的军事能力,强行北伐。虽然他曾经取得过一定的胜利,但是改变不了魏强蜀弱的局面。尤其是到了后期,姜维和邓艾棋逢对手。姜维想尽办法,也不能击败邓艾。

可越是这样,姜维越是不服气,屡屡出兵。结果姜维不但屡屡失利,还使得国家民穷财尽。当时的吴国的使者评论蜀国现状时就说,“入其朝,不闻正言。经其野,民皆菜色。”“不闻正言”是因为黄皓这样的小人专权,而这“民皆菜色”就是姜维北伐造成的后果。

诸葛瞻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心里明白姜维的能力,是无力完成诸葛亮的志愿的。如果让姜维无限制的这样下去,会给国家带来灾难。他一心想按照诸葛亮临死前的遗策,让国家修生养息,以待能者。

可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首先要制约姜维的行动。因此,诸葛瞻曾经想和董厥一起上表,以姜维好战无功,国内疲敝的理由夺其兵权,但是没有能够成功。这也就是诸葛瞻说的外不能制姜维的含义。

结语:

诸葛瞻是诸葛亮的儿子,但是他来到世上太晚了,以至于诸葛亮没有时间对他悉心培养。这使得他的才华主要表现在书画方面,而政治与军事才能明显不足。

虽然这样,受诸葛亮鞠躬尽瘁的精神影响,诸葛瞻对蜀汉政权忠心耿耿。他虽然看出了蜀汉政权的症结是内有黄皓专权,外有姜维黩武,可是虽有匡正之心,没有匡正之力。

但是,在蜀汉即将灭亡的时刻,他依然能够对外不负国家,对内不改父志,做到了忠孝两全。虽然心有遗憾,但是他和儿子一起战死沙场,为蜀汉政权流尽最后一滴血,也无愧于诸葛亮的家声了。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8

简单说几点。

第一,诸葛瞻所谓的“吾内不除黄皓,外不制姜维”这句话,出自《元和郡县志》,而不是大家熟知的《三国志》正史。

由于《元和郡县志》是唐朝人撰写的,距离三国时代隔了五百多年,有马后炮嫌疑,所以后世的三国史学研究者通常不认可这段史料的真实性。即认为诸葛瞻没说过这种话。

第二,东晋史书《华阳国志》中有类似“吾内不除黄皓,外不制姜维”的记载。

但原话是“父子荷国重恩,不早斩黄皓,以致倾败,用生何为!"

尚叹曰:"父子荷国重恩,不早斩黄皓,以致倾败,用生何为!"乃驰赴魏军而死。——《华阳国志》

《华阳国志》中的记载,只提到了黄皓,没提到姜维。而且,这段话是诸葛瞻儿子诸葛尚说的,也不是诸葛瞻说的



第三,虽说正史上找不到诸葛瞻在临死前说要制约姜维的遗言,但历史上的诸葛瞻和姜维确实有很大矛盾,诸葛瞻确实有制衡姜维权力的想法

解释这一点,要从诸葛亮的遗嘱说起。

诸葛亮生前,有两次指定继承人,第一次指定的继承人是蒋琬、费祎、董允。证据出自诸葛亮的《出师表》。

至於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三国志·诸葛亮传》

第二次指定的继承人是蒋琬,证据出自《三国志·蒋琬传》。

表后主曰:“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三国志·蒋琬传》

从这两次指定继承人可以看出,诸葛亮其实并没有指定姜维接班,所谓姜维接班,实际上只是《三国演义》杜撰的而已。

但是我们知道,姜维后来在费祎死后,他还是间接接班了,掌管了蜀汉的军权。于是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

蜀汉政权内部的派系本来就很多,陈祗、阎宇和黄皓等人各成一派,相互争权夺利。而姜维既不是益州人,也不是荆州人,他是陇西天水人,他和蜀汉内部势力的关系,实在谈不上有多融洽。大家瞧他的时候,多多少少会带着有色眼镜和降将身份看他,觉得他一个凉州人没资格坐在大将军的高位上。

并且姜维拥兵屡次北伐,都是徒劳无功,极大消耗了蜀汉的元气,所以蜀汉内部的派系看姜维,就更不顺眼了。尽管说,姜维对诸葛亮非常尊重,对刘禅也非常忠诚。但他的身份和他的战绩,确实拿不出手,所以大家就更想把他挤下去了。

可是挤下姜维,谈何容易,最直接的一个问题就是让谁去挤呢?谁又有足够的能力和威望取代姜维呢?这个时候大家就想到了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



诸葛瞻生于公元227年,他出生时,父亲诸葛亮已经46岁了。大家应该知道,诸葛亮一生只活了54岁,所以诸葛亮病死时,诸葛瞻其实只是个孩子,他从父亲那里,没有得到太多的真传。

诸葛瞻17岁时,迎娶了刘禅的女儿,被封为骑都尉,做了刘禅的女婿,被岳父刘禅寄予了很大的希望。

18岁时,诸葛瞻出任左羽林中郎将,掌管禁卫军,挂侍中头衔,相当于是蜀汉政府的秘书长。因为蜀汉官民都怀念诸葛亮,诸葛瞻又精通书法绘画,记忆力强,才思敏捷,因而他当时很受欢迎。每当朝廷颁布一项好的政令,尽管这跟诸葛瞻没关系,但百姓们仍然会互相转告说:“这都是老丞相诸葛武侯的主意!”

因此可以看出,不光是刘禅对他很重视,就连老百姓对诸葛瞻也是寄予了很大希望,觉得蒋琬、费祎只不过是给诸葛瞻过渡的,蜀汉未来的宰相,非得诸葛瞻来当不可。

所以说,诸葛瞻从小就因为父亲的关系,受到了过分的渲染,有些名过其实,变成了蜀汉的政治图腾。当大家想反对政敌时,最好的办法就是搬出诸葛瞻,借用他的威望打击政敌。当然其实也就是借用诸葛亮的威望。

好,既然大家如此看重诸葛瞻,那他又有什么作为呢?

关于诸葛瞻的作为,六个字可以总结——没有任何作为。

诸葛瞻33时,官至尚书左仆射、军师中郎将。相当于副宰相兼总参谋长。第二年,又执掌尚书台,统领国事,相当于宰相。但是由于当时刘禅宠信的宦官黄皓只手遮天,朝中大臣都不敢招惹他,所以诸葛瞻所谓的统领国事,只是徒有虚名而已。而诸葛瞻压根不敢招惹黄皓。

诸葛瞻35岁那一年,姜维最后一次北伐无功而返,蜀汉举朝皆喷姜维,诸葛瞻在此时此刻也指责姜维好战无功,致使国内疲敝,上表给刘禅,要求罢免姜维的兵权,但没有成功。他的这一行为很显然就是挑柿子捡软的捏,他惹不起黄皓,就欺负姜维。

不过由于黄皓想杀姜维,把事闹大了,刘禅为了维稳,就保了姜维,诸葛瞻想捏姜维获取军权的想法,最后落空了。

到了第二年,诸葛瞻36岁,魏国征西将军邓艾甘冒奇险,率领军队从山地翻滚而下,绕开蜀国守军,攻入蜀汉腹地。诸葛瞻率部前往抵抗。临阵犹豫不决,错失先机,未能占领战略要地,致使邓艾长驱直入进入平原击败先头部队,诸葛瞻退守锦竹。

之后,诸葛瞻在绵竹力战而亡。而蜀汉在不久后也灭亡了。

综上所述,诸葛瞻这个人,确实是有点名过其实了。他或许有些才华,但远远不如父亲诸葛亮。然而,由于诸葛亮的关系,大家对他都寄予了厚望,觉得他就应该接班,把他捧得太高了。而诸葛瞻又没有主见,容易被别人的想法主张带跑偏,所以当大家都在喷姜维时,诸葛瞻就难免随大流的也跟着一起喷姜维

一来,姜维屡次北伐无功而返,他也确实该被喷。不仅朝内文官喷他,前线的武将廖化等人也在喷他。

二来,诸葛瞻背负重托,他心里面也想把姜维的兵权收回来。毕竟蜀汉的相权和兵权是一体的,兵权长时间捏在姜维手上,诸葛瞻的相权难免有被架空的嫌疑。或许诸葛瞻想的是,先收回姜维的兵权,再制约黄皓。亦或许,这就是刘禅授意的。(诸葛瞻不敢惹黄皓的原因就是刘禅支持黄皓,诸葛瞻其实也只是在秉承刘禅的意向)

最后做个总结。

①:诸葛瞻掌管相权后,“除黄皓”和“制姜维”是他的两大政治目标。但是除黄皓和制姜维的目的不同。诸葛瞻针对姜维,只是他觉得兵权就应该在自己手上,他只是想拿回本该属于自己的东西而已。并且当时姜维的风评不好,这也给了诸葛瞻“制姜维”机会。如不然,诸葛瞻不会“制姜维”。他自己到底有几斤几两,他心里没数?

②:所谓“吾内不除黄皓,外不制姜维”,这只是唐朝人李吉甫对蜀汉当时的矛盾,做的一个马后炮总结而已。诸葛瞻并没有说过这种话,在诸葛瞻眼里,姜维的问题和黄皓的问题,不是一码事。黄皓是要杀掉的(“不早斩黄皓”),而姜维,诸葛瞻单纯只是夺其兵权而已

9


诸葛瞻,字思远,蜀汉丞相诸葛亮独子。公元263年,邓艾偷渡阴平,攻陷江油,向成都进发。诸葛瞻父子为保护成都,率领五万御林军在绵竹和邓艾进行决战,发出了蜀汉最后的呐喊声。他在决战前,曾悲愤地说:“我于内不能除掉黄皓,于外不能制衡姜维,率军不能守卫国土”。

黄皓是蜀汉晚期宦官,其人阴险狡诈,媚上欺下,祸乱朝纲,除掉他是可以理解的。而姜维继承诸葛亮遗志,以“匡扶汉室”为己任,北伐中原,为什么诸葛瞻还要制衡他呢?归纳为三个原因,依据演义,简要分析如下。


其一,姜维穷兵黩武,连年北伐徒劳无功,白白消耗蜀汉国力。诸葛亮去世后,继任者蒋琬和费祎倾向于休养生息,恢复生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并将其定为基本国策。这时,姜维不安分,偏偏要北伐,还美其名曰,继承丞相遗志,匡扶汉室。演义中是这样描述的:

臣愿领王师,即以霸为乡导官,进取中原,重兴汉室,以报陛下之恩,以终丞相之志。

然而,姜维北伐劳师动众,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即使是完胜,也会损失有生力量。何况姜维大多惨胜,还有大败,还是进攻方,损失比防御方曹魏大。

蜀汉就那么点人,那么点军队,都被其葬送了。姜维连年北伐,消耗了蜀汉仅有的人力、物力。在钟会和邓艾两路大军夹击之下,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最终亡国。


其二,姜维作为魏国降将的代表,威胁蜀汉朝政。姜维本来是魏国天水中郎将,于公元228年投奔蜀汉,此后,受到诸葛亮的器重,一路扶摇直上。蜀汉政权的魏国降将主要是姜维、王平、夏侯霸三人,其中姜维成就最高,俨然是魏国降将首领。

虽然姜维矢志北伐,对蜀汉也是忠心耿耿,那也改变不了他曾是魏国将军的事实。一个外来者,无论怎么努力,都和本土势力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一个小村庄,有一天突然来了一个外来户,他无论再怎么努力融入这个村庄,村民总会感觉他是外来者,与他有一层隔膜。只有这个外来者的第二代,在那个村庄出生,才可能彻底融入这个小集体。


因此,在蜀汉本土势力如诸葛瞻、董厥、谯周等人的眼里,姜维都是一个外来户,可以使用,却不可以重用。万一哪一天,姜维重归曹魏或者倒打一耙,对蜀汉反咬一口,诸葛瞻他们都不知道去哪哭。演义中是这样描述的:

众视之,乃天水冀人也,姓姜名维,字伯约。父名冏,昔日曾为天水郡功曹,因羌人乱,没于王事。维自幼博览群书,兵法武艺,无所不通;奉母至孝,郡人敬之。后为中郎将,就参本郡军事。


其三,姜维拥兵自重,已打破蜀汉政治平衡。古代任何一个朝廷,皇帝要想稳坐帝位,最重要的是要平衡各派政治势力。如刘备时期,有关羽张飞元老派、诸葛亮荆州派、法正益州派、马超新附派,刘备作为纽带将各派系有机结合起来,拧成一股绳子。

这样的朝廷才是最稳定的。而汉献帝朝廷,丞相曹操大权在握,魏国后期,司马懿、司马师和司马昭相继掌权,这些人都是走的“自己架空皇帝,子孙改朝换代”的模式。


因此,不管姜维拥兵自重的出发点是啥,他都犯了大忌。蜀汉百分之九十的军队都在姜维手上,如果他有不臣之心,谁能和姜维抗衡。即使他再忠心,再值得信任,皇帝也不能将自己的身家性命交给他。

人心是会变的,把姜维放在那个位置,时间久了,他会想更进一步。即使本人忠心耿耿,那他的儿子呢,很有可能李代桃僵的。如曹操之子曹丕以魏代汉,司马昭之子司马懿以晋代魏,这些都是活生生的例子。


黄皓是宦官,是后主刘禅的代言人,是秉承皇帝旨意的,翻不起多大的浪花,而姜维是统兵在外的大将,很有可能打着“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幌子,私自扩张自己的势力,架空皇帝。因此,诸葛瞻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对于黄皓和姜维,他更想制衡的是姜维。他是大忠臣诸葛亮的独子,也是蜀汉驸马,有义务为蜀汉的朝廷健康发展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你是如何看待姜维的?

欢迎关注,讲述三国故事,了解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10

诸葛瞻是诸葛亮的长子,此子少年成名,聪明好学,在诸葛亮死后,蜀汉政权就将对诸葛亮期望全部转移到诸葛瞻身上。奈何诸葛瞻志大才疏,名过其实,他主政国事后,对内不能铲除奸佞宦官黄皓;对外又无法调动大将军姜维。因此诸葛瞻虽然名义上担任蜀汉丞相,实际上他权力小得可怜;尽管诸葛瞻名声如雷贯耳,但是跟他父亲比起来差得太远了。诸葛瞻遗言“吾内不除黄皓,外不制姜维”反应了诸葛瞻的“丞相”职位名不副实,同时也反应了他执政水平差。

诸葛瞻有一位好父亲,因此他成为官二代,且升官速度十分的快。17岁时诸葛瞻迎娶公主,官拜骑都尉;18岁时诸葛瞻官拜羽林中郎将,35岁时与辅国大将军董厥共同执掌尚书台政务,统领国事。诸葛亮死后蜀汉政权就再没有设置丞相一职了,诸葛瞻执掌尚书台政务实际上就是当上了丞相,全国军政统归他节制。当时宦官黄皓十分得宠,皇帝刘禅对他言听计从,黄皓玩弄权术,弄得蜀汉官场一片乌烟瘴气,人心涣散。统领国事的诸葛瞻对黄皓一点办法没有,只能任由黄皓弄权献媚,国家情况每况愈下。姜维作为大将军,一心要收复中原失地,因此他先后六次北伐,每次都兴师动众,结果都是小胜小捷,长此以往,蜀汉国力越来越虚弱。对于姜维支持北伐,诸葛瞻也是一点办法没有,他无法让姜维听他号令行事。

诸葛亮当丞相时,全国军政皆他说了算,没有人敢反对诸葛亮,包括皇帝刘禅,因此诸葛亮能成就北伐的大功业。诸葛瞻总领国事后,没有人听他的,大家都把他当成摆设,按理说大将军姜维应该听诸葛瞻的调令;宦官黄皓更不应该干政,干政就应该处死他。诸葛瞻权谋手段、威望能力皆不及父亲远矣,在其位却无法谋其政,不亦悲乎!邓艾领兵进入蜀地后,诸葛瞻亲自统兵迎敌,他或许想通过军功增加自己的威望,却不想第一次领兵出战就兵败身死了。死前诸葛瞻总结自己的一生:吾内不除黄皓,外不制姜维,进不守江油,吾有三罪,何面目返。他说的这三罪其实就是证明了他父亲对他的评价: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