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谢谢小秘书的邀请。这个问题前面已经有13个作者做出了回答,目前还没有看到让我认为是讲得比较好的答案。因此,这里我谈下自己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一、在正式答问之前,我们先来谈谈《尚书·武成》中的这个“华夏”概念。

前面有几个答问者都引用了《尚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这条材料,其实,这条材料是有问题的。这里提到的所谓《武成》出自《古文尚书》,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曾用128条证据指出《古文尚书》不可信,因此有学者也将之称作“伪《尚书》”。

那么,真本《武成》存在吗?《汉书·律历志》所载《世经》引用了《武成》两段81字材料,涉及武王伐纣、归周日辰等,这些材料几乎完全与《逸周书·世俘》的记载相同,因此,大量学者指出,《逸周书·世俘》才是真正的《尚书·武成》,具体研究可参阅陈逢衡《周书补注》、陈梦家《尚书通论》、刘师培《周书补正》、庄述祖《尚书记》等。从《世俘》全篇来看,文中并无“华夏”一词。因此,我们谈“华夏”这个概念也不能从《尚书》开始。

二、《左传》是记录有“华夏”一词的唯一先秦文献

在先秦文献中,“华夏”一词实际上只出现过一次,即《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蔡声子所言:“楚失华夏,由析公之为也。”当时的历史背景是:

公元前585年(鲁成公六年),晋军用楚人析子之谋,败楚军于绕角(今河南鲁山县东南)。随后,晋军又侵入楚国的附庸国蔡国(地在今驻马店上蔡县)和沈国(地在今河南省驻马店平舆县),并俘获其君。蔡国、沈国与周人同为姬姓,而周人有自称“有夏”的文化背景。因此,这里蔡声子(蔡文公之孙)所说的楚国所失掉的“华夏”就是指姬姓的蔡、沈二国,这与后来用“华夏”来指代“古代中国”的意思是有根本差别的。

在西周时期,姬姓诸国往往被称为“诸夏”,有时也称为“诸华”(华、夏二字,古音极近),这说明华、夏在作为族群称呼时可以同义互换。比如,上面提到的《左传》“楚失华夏”一词,在《太平御览》卷294就引作“楚失诸华”。又比如,公元前500年(鲁定公十年),齐景公与鲁定公的夹谷之会,时为傧相的孔子针对齐人欲指使莱人劫持鲁公的行为而说了这样一句话:“裔不谋夏,夷不乱华。”这里的“华”与“夏”对文,用来指姬姓的鲁国,也说明华、夏二字并无区别。

三、华、夏的本义及其区别

我们知道,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夏”这个名称曾作为一个朝代出现。但是,周人也往往自称为“夏”。这是什么原因呢?根本原因就在于夏是一个文化概念,不是种族概念,也不是地理概念。比如,顾颉刚先生说:

划分“诸夏”的主要条件是文化而不是地区、氏族。……当所谓“蛮夷”国家吸收“诸夏”文化,具有了“诸夏”国家的条件时,即可进入“诸夏”的行列,正如“诸夏”国家在丧失其条件时,即被视为夷狄一样。(《“夏”和“中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一辑)

又比如宋育仁《泰西各国采风记》说:

《经》言夷夏之辩,以礼义为限,不以地界而分。《传》言降于夷则夷之,进乎中国则中国之,倘如旧说分以地域,则降于夷者必徙而之夷,既无是事;进乎中国者,必进而据地。进而据地,灭人之国,方讨之不暇,反视同中国,又无是理。”(《小方壶斋舆地丛钞》再补编)

以上这个观点是可信的。但从西周文献来看,夏的早期用法则主要是与姬姓周人有关。姬姓周人当时主要聚居于中原地区(特别是关中平原与豫西地区),这便为“夏”转化为族群和地理概念创造了条件。比如《三国志》出现的关羽“威震华夏”一词,这里的“华夏”就用来指中原地区,并在以后的史料中逐渐转化为了古代中国的代称。

需要指出的是,古代文献中的华、夏二字在作为族群意义使用时虽然相同,但二字出现的时间有早晚之别。从时间上来看,作为族群意义的“夏”字在《尚书》、《墨子》、《论语》、《诗经》中已经出现,但“华”字在这些文献中并没有族群义的用法。根据笔者的统计,作为族群义的“华”字在《左传》中出现了六次,分别为襄公四年、十一年、十四年、二十六年,昭公二十九年和定公十年。上述各例华字在表达“诸夏”意义的同时,都会同时涉及礼仪、道德、教化等方面的内容。这也再次有力地证明了一点,“夏”字是文化概念,不是种族概念和地理概念。

四、在中国历史上,夏朝之前还有华朝吗?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华夏二字等义,这实际上已经否定了在夏朝之前还有华朝的这种看法。从先秦文献来看,在夏崛起之前,还存在一个叫“虞”的强大政权,这一点已经有不少学者提及。当然,这个问题与本文无关,我们可以不谈。需要说明的是,我国有极少一部分学者认为中国历史上除了夏族之外还存在一个“华”族。但是,这种看法在先秦文献中是找不到证据来支持的,因此并不可信。

我是头条作者古史微,专注于研究先秦史已有多年。以上回答,希望能让题主满意,也希望各位读者朋友提出意见,并欢迎评论、点赞、转发,谢谢大家。

最佳贡献者
2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一:“华夏”的由来

①我们中国人常常自称为华夏族的后裔,那么“华夏”是什么意思呢?

我国古书中对“华”和“夏”的解释可不算少,但一般都是分开来说的。如《左传》中有“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的话,而且《书经》疏注中也说:“冕服彩装曰华,大国曰夏。”可见,古人是以服饰华彩之美为华;以疆界广阔与文化繁荣、文明道德兴盛为夏。

“华”和“夏”到后来才被人合称为“华夏”,是古人对祖国的一种美称,盛赞祖国疆土的广袤和颂扬文明、讲道德、讲礼貌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②五六千年前,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

相传在当时的黄河流域有炎帝、黄帝、蚩尤等几个较大部落,部落间不断攻伐合并,进而结成部落联盟。

黄帝部落与炎帝部落在阪泉大战,炎部部落战败,归顺黄帝,结成炎黄部落联盟,后又与蚩尤部落在涿鹿激战打败蚩尤。黄帝部落势力和声望大增,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这一部落逐渐形成为华夏族。

此后,后世之人尊奉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也经常以“炎黄子孙”自称。

二:根据我国的“历史断代”工程描述,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也就没有厦之前还有一个华朝这一说。

①公元前2070年至约170万年前为原始社会。

②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标志着进入奴隶社会,包括夏、商、周三朝。

③公元前秦朝的统一,标志着进入封建社会,包括秦、汉、唐、宋、元、明、江、清等统一王朝。

第三,1840年以前为古代史,1840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近代史,1949年至今为现代史。

3

我是儿童故事撰稿人王叔,我来回答。

一,何谓华夏?

华夏,也称“华”,也称“夏”、“诸夏”等。“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尚书·周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左传》定公十年载孔子语云:“裔不谋夏,夷不乱华。”这里的“华”亦即“夏”。

孔子视“夏”与“华”为同义词。大约从编著《尚书》起,我国古籍上开始将“华”与“夏”连用,合称“华夏”。

唐朝经学家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意即因中国是礼仪之邦,故称“夏”,“夏”有高雅的意思;中国人的服饰很美,故作“华”。华夏亦即:衣服华美的礼仪之邦!华夏一词,不仅是地理层面的,更深一层的价值在文化沉积方面。因为我们的先人认为,人与蛮人野人最大的区别在于知羞耻,懂礼仪,有尊卑!

二,夏朝前有华朝吗?

夏朝在中国历史上是有争议的朝代。直到今天,仍然没有发现确定是夏朝的文物和文字资料,国际上普遍认为中国古文明自商朝开始,大约3000-4000年历史。

目前,最有力的证据是司马迁《史记》中夏朝的帝王世系年表。但《史记》对夏朝的记载过于简略,其中五分之四的篇幅都在说大禹,剩下五分之一只说了夏朝3件大事:太康失国、少康中兴和夏桀亡国。

很多人认为,夏朝并非像商朝一样,是一个统一的强大王朝,而很可能是一个部落的联盟。夏朝和商朝也没有继承关系,早期夏、商、巴蜀等都是并立存在的强大部落联盟,时间是重叠的。

既然夏朝都是存疑的,华朝就更加无从谈起!另外,华夏中的‘’华‘’,其实与‘’夏‘’为同义词,并非一个朝代。

综上,希望对朋友们有所启发,谢谢!

【如有疏漏,敬请斧正!

我是儿童故事撰稿人王叔,敬请点赞,关注。谢谢!】

4

历史学家一般将“华夏”与“中国”并称,著名史学家范文澜对其释义为:文化高的地区即“周礼”地区为夏,文化高的人及种族称为华,合起来便是“华夏”。左传记载:“裔不谋夏,夷不乱华”,“裔”与“夷”同义,“夏”与“华”同义,更证“夏”即“华”,可佐证范文澜先生所言。另外《左传》又云:“夏,华夏也。”《汉书.安帝纪》也有记载:“夏,华夏也!”

从以上可以得出一个明显的结论,“”、“”、“华夏”三者并无区别。

“华夏”一词具备的基本概念

华夏”一词尽管在史书上有着诸多的解释,但究其实质而言,其承载着国家、民族、文化、地理、时代等多方面的含义和概念。

  • “华夏”一词的民族国家概念。

我国秦汉时期的中原人便将华夏族看作自己的祖先,故而周边民族将中原人称之为“华族”,《左传》记载戎子驹支云:“我诸戎不与华同”,这里的“”说的就是中原人,因而就有了“守周礼尚赤色”的人和族群是为华人和华族一说,也被统称为“诸华”。

若将“华夏”看作国家概念,也在《左传》中可以找到答案。如《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载:“郑于是不敢南面,楚失华夏。”再如襄公四年载:“弃陈也,诸华必叛。”这里的“”指的是中原各诸侯国。还有僖公二十一年载:“以服事诸夏”,“诸夏”也指的是中原诸侯国,因而“”、“”二字实无区别。

  • “华夏”一词含有文化概念。

在先秦和秦汉对华夷之分主要区别在文化上,所谓“唐虞国界,吴为荒服,越在九夷,罽衣贯头,今皆服夏”,将自己列为中央之国的华夏,而将其他不尊周礼之地皆列为四夷,这其实是一种文化上的区别。

  • “华夏”一词含有区域概念。

在《左传》中记载:“鲁君用周礼,杞又得称为诸夏”,又如《诗经》曰:“惠此中国,以绥中国”,这表明中原诸侯多自诩为中国,在其他四夷的口中则称之位“诸夏”,带有明显的区域概念。《尚书》有“华夏蛮貊”一词,“华夏”自然不必说,蛮指的是南方少数民族,貊指的是北方少数民族,这更显得“华夏”二字带有区域的概念。

  • “华夏”一次带有时代和朝代的概念。

中国信史,从炎黄之际开始。而黄帝的年代至夏禹,纵向关系相隔有两千多年,如果以黄帝为人文始祖,则大禹建立的夏朝便具有了时代和朝代的双重特征。

那么,如果上溯夏禹至黄帝之间,既然是华族所建之政权,那么是否代表夏朝之前还有一个“华朝”呢?

夏朝之前是否有华朝的存在的可能性?

我们依照现今所存以“”为名的地理单元来看,有“华山”、“华水”、“华谷”等,以此类推,大禹建夏之前,是否有华族所建立的政权为“华国”呢?

关于“华国”之名,在古代典籍中确有出现,但基于历史的局限性,往往语焉不详而多泛举。例如《国语》载:“若前华后河,左洛右济”,韦昭注:“华,华国也。”这里指的是周朝曾活跃于今晋南临汾、运城盆地之间的小诸侯国,但现有的历史典籍,均无“华国”的记载,这个只有国名不见史迹的古国,像“”、“”之类的诸侯国,仅仅是被历史淹没的一个方国而已,而并非代表一个时代的朝代国。

根据“”字的发展历史,“”作为“”的变迁,从山东大汶口文化背壶的“”字陶文,到殷墟甲骨文中的“”代表花,再到金文篆字,“”清晰的反映出其实为“”的写真,结合《山海经》所记得“丹木”的树木形态和果实特征,“”的本义应为黄帝时代先人们食之果腹的“柿子树”。再结合华夏民族发源地为晋陕豫交汇地区,而这种植物刚好是该地区特产,因而不难推断出,在上古时代有着图腾崇拜习惯的先人们将养活他们的柿子树作为民族的象征,这正是“华夏族”最原始的名字由来。

因为周朝小诸侯国“虞”、“唐”极有可能在夏之前建立国王朝,由此,结合“华国”曾出现在周朝的历史之中,又因现今还留有“华山”、“华水”之名,我们可以大胆推测一下,在黄帝到夏禹之间的两千多年内,极有可能有一个华族创建的王朝存在过,由于当时缺乏文字记载,恐怕即便是有,我们也无法进行考证了。

结语

在没有实证的前提下,妄自推测历史是不严谨的,因而我们在尊重历史的大前提下应该以典籍为重,在目前看来,范文澜先生所讲论点才是有证可考的史实。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在晋陕豫三省交汇处,氏族聚集形态比比皆是,曾经形成联盟或者王朝也不是没有可能,在考古技术的不断进步下,夏商周断代工程说不定在什么时候就变成“华”、“虞唐”、“夏”、“商”、“周”断代工程也未可知,未来可期,文化可期!

5


古代周人以夏文化继承者自居,认为其先人文明发源的西方为“有夏”“区夏”“时夏”,而原商朝统治地域为 “东夏”,所封诸侯号为“诸夏”,由此形成了民族的称谓——“华夏”。

“华夏”最早出现在商周交替的时候,周人以“华夏族”自称。这点可以从《尚书》:我国最早的传世文献的中可以查到周人自称为“有夏”的情形。如《康诰》:

“惟乃丕显考文王……用肇造我区夏,越我一二邦,以修我西土。”《君奭》:“惟文王尚克修和我有夏。”

这些文献都出自周官方文献中,由此可知“区夏”、“有夏”都是周人的自称。


从字义上看“华”是华美,“夏”是伟大—华美而伟大的文化,就是“华夏”。

“华夏”词最早见于《尚书·周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还见于《左传》:“楚失华夏”,唐孔颖达疏:“华夏为中国也”。

傅斯年先生傅斯年先生提出“夷夏东西”的理论,认为“夏”代表的是西方的夏后氏,是我国第一个世袭王朝――夏朝的氏称,夏朝王族以国为氏,为夏后氏,简称夏。

那么周人并非夏后氏的后裔,为什么要自称为“夏”?,傅斯年先生认为周统治者是为了政治需要极力攀附夏侯氏而自称为“夏”的。

周王室又把“夏”的名称冠在自己分封出去的诸侯国的头上,这些诸侯被称作“诸夏”。

周王室为了巩固统治,把诸侯国都冠以“夏”,时间久了,但凡“夏”的东西才是正

统的意味。

《诗经》中的《大雅》或《小雅》被视作华夏正声,“雅”就是“夏”,“雅言”即“夏言”。


由于诗经等文化类的宣导,“夏”不仅仅是单纯的政治联盟了,而且带有共同文化的意

味了。从“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的训释可以看出来在此背景下,产生了“华夏”的称呼。

《左传》、《国语》中或称“诸夏”为“诸华”,说明华、夏二字是通用的,然而华与夏两个字的重叠使用,显然更加强了文化上的意蕴,因为“华”字还具有“华美”、“有文采”的意思,是华夏民族对自己文化的满怀信心和赞美之词。所谓“中国有服章之美,谓之华”也是由此而来。

目前是夏商周断代工程“无法用考古证实夏朝存在”,国外史学界还不承认我们“夏”的存在,但中国的文献记载明确有夏的存在。

目前最符合夏王朝文化考古的是二里头遗址。遗憾的是二里头遗址没有留下文字相关的记录,虽然时期和夏朝吻合,但考古界承认的只是这个古代王朝雏形,没有有力证据来证明二里头就是传说中的“夏朝”。二里头文化有可能是夏朝,也可能是同一时期的另一个古文明。

回答完毕,我是@花拾间文化,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探讨古文化精粹,谢谢大家。

6

看到这个问题,一口茶水差点喷到屏幕上。不带这么硬从字面上解释的。

华夏是汉族之前的名称,即华夏族。不过,不论是汉族,还是华夏族,都是后来的学者给取的名。

民族的概念只是近代的产物。以前的人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民族。但知道老祖宗是炎黄。所以,我们一直自称炎黄子孙。




炎帝和黄帝,可以被理解成两个具体的人,也可以看做两个王朝,或者是两个部族。不过,看似是两个群体,实际上炎帝与黄帝有一个共同的祖先——华胥。

如果说华胥还比较陌生。那就再介绍两位大神:伏羲、女娲。这两位是兄妹,而他们的母亲便是华胥。华胥是女人,结合上古时期的母系氏族社会“只知有母不知有父”这一点来考量,上古社会也都是以女子作为部族首领。

华胥,正是华夏族的老祖母。比炎黄还古老。所以,当人们自称为炎黄子孙之前,炎帝黄帝是自称华胥子孙的。


可有人会说,不是还有开天辟地的盘古吗?实际上,盘古的传说在很晚才出现,甚至有可能并不是汉族原生的传说,而与苗族的盘瓠有关。在汉族传说中,盘古最初的形象是高辛氏的一条狗。后来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盘古,可能是之后汉族传说合并了苗族传说的产物。

不过,既然都是传说,必然虚构的、想象的居多,真实的却越传越神。

毕竟用于记载中国历史的甲骨文,最早也要等到商朝才出现。但如果我们把这种传说当作一种参考,华胥算是最早的汉族部族首领。

而华胥所处的时间是距今八千年前,而夏朝的出现是在距今的四千年前。

什么概念呢?现在的我们还在研究,四千年前的夏朝是不是存在。而夏朝的人也可能在问,距离他们四千年的华胥是不是存在。


华胥部族生活在华山,华山的形状类似于一朵花,上古“花”“华”相通。而胥,又与夏相通。华胥就是华夏。所以,华夏的意思就是夏日盛开的繁花。

知道这个意思了,也就不难理解,华夏、华胥,本来就不是并列的两个字。夏是华的修饰语,定语。不是华与夏,而是夏的华。

所以,夏之前,并没有华这个朝代。华夏族被简化称作华人,也是很久之后的事情了。实际上,应该简化称作夏人才合理。

但,夏人这个简化,早在四千年前就被夏朝所用了。

至于华夏与夏朝的关系,可以说没什么关系。因为华夏,本来就是这个民族的名称,夏朝建立后将这个族称改成了朝代名称而已。


夏朝之前是大禹,大禹之前是尧舜,再往前是炎黄,再往前是伏羲,最终追溯到华胥。

但,不论是大禹还是尧舜,也都不算是一个朝代。只能算是部落联盟。所以,只有夏朝才是中国第一个朝代。

7

华夏不是指的朝代,而是最早中原地区的部落联盟的称谓。

根据一些古籍的记载,最早生活在中原地区的先民自称为华族和夏族,而华与花在金文中的写法是很相似的,所以有可能最早这个部落是以花作为图腾,后来演化为族名。


而夏,一般指诸夏,也是中原地区的各个部落,可能与华族是同一族群,或者是同一地区共同演化和融合的族群。

所以,华夏指的是中原地区早期生活的先民。而在当时,除了中原地区的华夏族,还生活着众多其他族群,这些族群在不断的融合中最后形成了我们的主体。



由于我们以中原地区作为最早的文明发源地和主脉血统,所以我们称自己为华夏族。而到汉朝之后才有了汉人的说法。

所以,华夏并非指的夏朝和华朝,目前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存在这两个朝代。华夏指的是我们先民的称谓,也可以看做是对中原地区的所指。

8

首先,商是三千年前的事,受那个时代发展水平限制,广东浙江貌似都不是商朝范围,更不可能是“华夏”子孙。

第二,商朝也不过就是三五百公里半径,千八百万人的故事,而这个范围之外,每个区域都有同等级同重量的文化存在。包括后来渐行渐远的匈奴,包括巴蜀,包括百越。

往远了说,印度次大陆也有人活动啊。世界上不是只有现在的中国。

现在的中国非要教条一个祖先出来,说中国960万平方公里土地已经传承了五千年,这个人脑子一定不怎么聪明。

第三,夏朝如果存在,大概很有可能不如朝鲜人的祖先部落强大,只不过山高路远没有交锋。也可能不如彝族人的祖先部落强大,也许,就是一个几万人群落联盟,也许是当时最弱鸡的小透明。

当然,也可能相对很大,但控制范围不包括现在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也不包括绝大多数二线城市。

第四,目前所有国境海岸省市自治区,可能都不是夏朝统治范围。

那么,只是一个正面人物替另一个正面人物抱不平,但因为被割了小弟弟所以名声很大的人提了一嘴这个部落,当然,这个名人生活的时代,北上广深还都不是他的国家范围。然后我们现在却要把一个子集当全集,那广东人怎么想?有独立文化的巴蜀怎么想?有独立民族文化的藏疆蒙怎么想,有文化中心地位的北京怎么想?

换个角度,岳飞就是个封建统治阶级走狗了,但为什么两千多年前就是燕赵故地的冀(包括京津)辽一代,大唐也曾经是重臣家乡的辽西地区(虽然后来重臣造反了),为什么到了儿孙朝代,这地方就成了外国番邦了呢?

辽金乃至后金,也就是大清,统治阶级都是所谓华夏子孙啊,倒是很多盲目认祖宗的人,加入华夏版图的时间要晚的多。

所以说,有没有华?可能有,但就像炎黄一样,两个部落而已,只留其名,不见其实,华的部落故事可能在二百里之外,司马老先生没怎么听过而已。

毕竟,那个年代的部落比现在的省份应该多很多吧。

9

(比围棋盘,由一个大九州,再分九个中九州,再分成36个小九州构成,中间的星点是中州的中点。即以此星点构一小九宫格,从而可构出其它八个小九宫格,共为一个中九宫格。所以围棋盘就是洪范九筹图。秦始皇36郡县出此图划出。)

黄帝的黄字,是黄种人种的黄意,所以不写成皇帝的皇字。

黄帝没入中国时,当时由炎帝带共工.刑天.蚩尤.祝融,构成一个三老四少管理团队,协调整体黄种人群。

这时的中国名中塬。

炎帝人群居于中间,其他四部族分居东西南北处,围住中间。因此得辞中字。

黄帝入中塬,开始不受待见,从而战争暴发。

黄帝与炎帝约盟后,弃四少部族,黄帝任首长,炎帝任族长,巫师以自人群巫师为大巫师。不再是炎帝是族长,四少各兼首长又兼少,巫师用自人群巫师为大巫师式了。

黄帝人群是木匠,同驯兽人群的饲蚕部族嫘祖人群通婚。

因此,黄帝人群居地前立有轩辕门,穿丝绸,得辞华字。

从而,有了中华一词。

大禹治水成功,被禅位成大族长。

大禹的儿子,杀被受禅人,自承父职,成大族长,立号夏。

由是,有了华夏一词。自此炎帝渐淡,重黄帝了。

夏,才真称王朝的。

因为夏前,都是整体黄种人的人群观念。大禹受禅成总族长后,把居地划成九个九州。中华人居中州,其它八州围绕中州于八方位上。


并且居中州者凭鼎居之,无鼎者不得驻中州。

从而,夏朝仅拥中州地盘了。其它各州为伯廊。

伯廓,在商朝改称诸侯列国,意是同华夏一字并肩王的王国。

周朝后,封各后代居于各地,从而形成王族下的,各诸侯列国。周朝未期,各诸侯列国兼并,终仅显五个,才入春秋五霸时期。

秦始统一各诸侯列国,并不涉一字并肩王的中州外列国,自此再曰国仅中州范围内的概念了。用现代词述成外国了。

刘邦与项羽出现后,刘邦坚持秦始皇传下的统一国家式,项羽要恢复周朝列国割剧式。

终刘邦胜,立号汉,自此有了汉朝及汉族。

以炎帝为轴线,其前为三皇期,自及黄帝至大禹为五帝期,大禹儿子启以后为王期,秦始皇及以后为皇帝期,也称皇尚或皇上或帝王。

大禹前,不同人群居于五洲内。

大禹时,把五洲的中洲划分出来,再在中洲内划分出九个九州,中塬人居中州。自此后中国就仅在中州内折腾了。且以夏.商.周.春秋战国.汉.三国.唐.宋.元.明.清等体现了。

这是王历史,不是人群及民历史。

王史历程的地域名是:中塬,中华,华夏,汉,唐,宋,元,明,清等。此统一地域无分争王朝之列。

汉朝期有过中塬被中原替代称词出现,唐朝有过将陕地整体人称为河洛的称词出现。

陕地周朝时,因周公辅幼主,而由一块分成两块,周公居陕东,幼主居陕西,后世陕东划入河南的洛阳三门峡一带,从此陕东一词消失,仅存陕西于至今。

这里单述一下元朝,其控地域是大禹前五洲的中洲地盘范围。

夏朝的夏字,不是夏天的夏意,而是大禹儿子启,执政前其族群发明出夏屋,而得辞名。夏屋如图:

(半边房当地人称夏屋,此式兴用于甘肃山西陕西。)

问看后咱也在其上留上点啥。

10

华夏是后代对祖先所建国家的名称,有褒扬的意思。当时的夏是很伟大的,就象赫连勃勃说他是夏的后裔一样。远古的夏最先是部落,进而部落联盟的盟主,逐步向国家形态过度。夏是周人对祖先的尊称,也许虞夏二千年,应是黄帝部落的存在时间。最先的母系氏族社会称黄啻,其意为黄土地上健在的祖母,为最高统治者。到了轩辕时代,开始进入父系氏族时代。后人为了追思几千年的过程中祖先的丰功伟绩,故称华夏。读下巜统万碑文》,就会明白。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