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朱元璋废掉的是丞相,而非宰相。

宰相是制度,丞相是具体官职。

三公九卿(秦朝)之一是丞相,丞相加上御史、太尉便是完整的相权(宰相权力)。

秦汉(汉武帝之前)的丞相权力很大,一定程度上算是和皇帝平级,真正的百官老大,大臣是给丞相打工,而不是皇帝。

嬴政当了皇帝后就开始集权,三公九卿就是他为了搞掉春秋战国的“相国”弄出来的。以前的“相国”真正的军政一把手。

当年管仲上马管兵,下马管民,负责国内方方面面的改革,权力不是一般的大。于是秦始皇将“相国一分为三,丞相和副手御史管民政,太尉管军事。

两汉时期便是削弱三公的权柄,东汉的三公差不多就是个地位尊崇的虚职,实权跑到皇帝的内府中。

例如尚书。尚书在两汉是个管理杂物的衙门,被历代皇帝一点点加大权力,最后成为实际上的宰相。

需要注意,早年的尚书权力大,地位却不高。这是皇帝限制相权的惯用手法。包括后面的中书、门下等都类似。

不同朝代有不同的权力地方,有的权力集中在中书,有的集中在尚书,也有集中在门下的,归根结底,皇帝都是为了集权。

这一段时期很少有丞相,但却有宰相,例如领尚书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头衔的都是宰相。以前的丞相有沈参议权、决策权和行政权,遇到事,丞相自己想办法,自己决定,然后自己去办,皇帝老子能高兴了?

上面的中书、尚书、门下,无法就是把参议权、决策权、行政权分开。打个比方,中书参议商量的章程来,门下决策看看中书的章程中不中,最后交给尚书们去办。

这样,权力避免集中到一个人或一个机构中,大大加强皇帝的安全性。

明初的内阁宰辅便是如此——仅有参议权。其他大臣将军机大事上报内阁,宰辅们定下章程,朱元璋根据宰辅的章程(其实就是建议,遇到小事,朱元璋也许就听宰辅的)有了决定后,交给六部办理。

朱元璋有着极强的权力欲,恨不得亲自过问大事小情,但他的子孙可不愿意啊。人生漫漫,岂能困死在龙椅上?

于是内阁批红,东厂西厂的便出现了。

最佳贡献者
2

在这里首先要明确的两点,第一点就是,宰相和丞相的区分,宰相更侧重于是一种统称,不是具体到某个官职,宰相是对一切权力中枢者的统称,是一种比较通俗的叫法,宰相二字,本身“宰”字有主持之意,“相,助也”,也就是“辅佐”、“襄助”之意,后来慢慢引申为辅助君主管理政事者,是作为作为辅佐君王的最高执政官的泛称。而“丞相”一词,则是具体到某一种官职,可以说“丞相”所履行的功能包含于“宰相”之中,也就是说,“丞相”是“宰相”的一部分。

第二点就是,明初废掉的是丞相一职,并不是废除了宰相制度,而明初的“丞相”一职继承与前朝元朝的“丞相”称谓官职,对于为何废除,这里不多细说,只是看过《朱元璋》中的太子老师宋濂说过的一句话:自古相权和皇权就是对立的,你强他就弱,两者本质有着一定的对立性。


然后在联想到明太祖本人就是雄才大略,对于权力的集中更是十分注重,明初之时的丞相一职只是为了安抚过渡,当所有一切走上正轨,必然会对掣肘自己权力的官职动手的,而且本身明太祖本人也是勤政爱民,身体上也可以有精力承担这一切,打江山的毕竟吃过苦,挨得住。哪怕到了明成祖朱棣身上,依然可以承受这份劳动量,但是,但是对于后世子孙来说,从小生于锦衣玉食的环境,如果心智上扛不住,这本身就是一种负担了。也因此明中后期出现了六部,皇帝只需要对六部进行负责,而六部对下面的事来负责,对于六部这方面的知识不再细说,感兴趣的大家可以看一看《大明王朝1556》六部议事时的情景画面。


其实质上到了明朝中后期,六部议事中的阁老,首辅之职行驶的依然是宰相的权利,甚至相比于明初之时的丞相权利更大,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严嵩,张居正,不再出现丞相,但是宰相,宰辅之职责实际依然存在。最突出的莫过于,嘉靖皇帝30年不上大朝,但是通过六部来下达指令,六部来行驶权利,来保证天下民间日常生活。

因此,相对于明初来说,废除的只是丞相这个官职制度,但是宰相制度依然存在,宰辅称谓是依然存在,辅佐皇帝处理朝政的。

3

掌握权力并不一定和官职名称有关。

宰相起源于分封制时代封君的管家,秦汉时期宰相一般是三公,唐时中书省的长官中书令、门下省的长官侍中和尚书省的长官左、右仆射都是宰相。

宋朝参知政事是宰相

明朝内阁首辅是宰相

清中后期的军机处是宰相

可见只要统辖全国政务的职称都可以称为宰相,与实际名称是无关的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