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废掉的是丞相,而非宰相。
宰相是制度,丞相是具体官职。
三公九卿(秦朝)之一是丞相,丞相加上御史、太尉便是完整的相权(宰相权力)。
秦汉(汉武帝之前)的丞相权力很大,一定程度上算是和皇帝平级,真正的百官老大,大臣是给丞相打工,而不是皇帝。
嬴政当了皇帝后就开始集权,三公九卿就是他为了搞掉春秋战国的“相国”弄出来的。以前的“相国”真正的军政一把手。
当年管仲上马管兵,下马管民,负责国内方方面面的改革,权力不是一般的大。于是秦始皇将“相国一分为三,丞相和副手御史管民政,太尉管军事。
两汉时期便是削弱三公的权柄,东汉的三公差不多就是个地位尊崇的虚职,实权跑到皇帝的内府中。
例如尚书。尚书在两汉是个管理杂物的衙门,被历代皇帝一点点加大权力,最后成为实际上的宰相。
需要注意,早年的尚书权力大,地位却不高。这是皇帝限制相权的惯用手法。包括后面的中书、门下等都类似。
不同朝代有不同的权力地方,有的权力集中在中书,有的集中在尚书,也有集中在门下的,归根结底,皇帝都是为了集权。
这一段时期很少有丞相,但却有宰相,例如领尚书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头衔的都是宰相。以前的丞相有沈参议权、决策权和行政权,遇到事,丞相自己想办法,自己决定,然后自己去办,皇帝老子能高兴了?
上面的中书、尚书、门下,无法就是把参议权、决策权、行政权分开。打个比方,中书参议商量的章程来,门下决策看看中书的章程中不中,最后交给尚书们去办。
这样,权力避免集中到一个人或一个机构中,大大加强皇帝的安全性。
明初的内阁宰辅便是如此——仅有参议权。其他大臣将军机大事上报内阁,宰辅们定下章程,朱元璋根据宰辅的章程(其实就是建议,遇到小事,朱元璋也许就听宰辅的)有了决定后,交给六部办理。
朱元璋有着极强的权力欲,恨不得亲自过问大事小情,但他的子孙可不愿意啊。人生漫漫,岂能困死在龙椅上?
于是内阁批红,东厂西厂的便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