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感谢分享回答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粗浅的认识。


汉高祖刘邦平民出身,文不能书,武不能战,“智不比张良、勇不如韩信、才不敌萧何”。但他善用人才,能够把天下人才都集结在自己的周围,利用秦末暴乱之机,兴汉灭秦,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平民皇帝。

刘邦创作的《大风歌》是在他在得胜还军途中,顺路回到自己的故乡--沛县(今属江苏省),与家乡的朋友亲人共同欢饮庆功酒数十日时,一天酒酣后刘邦边击筑,边唱着即兴创作的《大风歌》,这首旋律高昂、节奏明快、风格独异的短歌就是一时激情所赋,虽然诗写得气势轩昂,笔力雄健,但是也隐隐显示出胜利者的矛盾的心理。这对当时的英雄来说应了那个场景也许都能写出一首比他还流传甚广的诗吧,如果这个场景是别的英雄也就另当别论了。


不能说单凭一首诗就说他是一个有文化的流氓,但是从他的成功夺取天下来看,他绝对是一个特别聪明有心计的人,不能算是流氓吧。只是出身草根,身上闪光的地方不多,但是他却能将那么多的能人聚集到自己的帐下,也不能不说他的能耐还是非常人所能比的。

他只是出身地位太低很多不看好他而已,他的地位导致他接触的人层次也不会太高,刘邦能够取得天下,偶然和幸运的因素是有, 但必然的因素更多。

刘邦的人品其实也还算不上不好,粗陋无赖只是表象,他为人很宽容,在遇到尖锐的批评时,往往只是默不作声罢了,能忍且形势不利于自己时忍辱负重,善于保存自己。最著名的就是在“鸿门宴”装孙子,无论历史上评价高不高,但是他认准一点“保存自己就能消灭敌人”。

刘邦则善于采纳意见,集思广益,能随机应变。汉初三杰(张良、韩信、萧何)是楚汉战争期到处被争抢的高素质人才,且三高人就服刘邦,刘邦就能将三人团结起来,共图大业。为了夺取最后的胜利,刘邦礼贤下士的名声也吸引了项羽属下的许多人才纷纷投奔刘邦,刘邦均将投奔人才被委以重任。他使用人才就是:知人善任、不拘一格、坦诚相待、用人不疑、论功行赏,正是因为他善于用比他强的人且把那么多强人组合起来成为一个强大的力量,建立了汉王朝最终成就了帝业。


结合现在的企业经济发展来说,企业要想发展也必须实施人才战略,企业的发展成败就在于人,只要吸引到高科技人才就能赢得发展的先机,就能使企业发展呈现良好的态势。管理学上有一个“奥格尔维定律”,说的是一种人才现象,大致意思是说“每个企业家都雇用比自己更强的人,企业就能发展成为巨人公司;如果你所用的人都比你还差,那么他们就只能做出比你更差的事情。”

欢迎朋友们分享不同的观点,谢谢朋友关注支持我!

我是@静静听浅浅笑。

最佳贡献者
2

你评先人《大风歌》够格吗?隐喻我大汉开国之君为流氓,你狂妄到了极点,可见,你想在当今当流氓都不够格。劝你,闲来无事多读下二十四史吧!

3

我怀疑的是,这《大风歌》有可能不是刘邦吟诵出来的原文。刘邦发迹靠的就是一股流氓劲,几乎从没怎么表现过文学水平,这《大风歌》虽然浅显直白,但也不见得就是刘邦所作,极有可能是被加工过的。

他有可能是这样喊的:

啊,起风了,吹得白云飞扬而去

天地如此广阔,我也终于威震四海了

可以荣归故里咯

但想想,天下还有没有更多的猛士

愿意来替我固守这个天下哟!

然后被身边有文学素养的人稍稍一加工,就变得大气而又文采飞扬了,于是流氓也多了一项优点——偶尔还是能吟个诗的。

4

首先这个命题便是充满了偏见,第一,说的是刘邦是流氓,第二,怀疑刘邦没有文化,不是我过于辩驳这个问题,实在是您的这个问题过于偏见,

对于刘邦是流氓这个说法,很多人持这个观点,尤其是将其与项羽对比,那更加是一个英雄,一个狗熊,可是,事实真是如此吗?当然不是。

说刘邦是流氓的最初说法,来源于《史记》原文里的“无赖”,所谓的无赖,不是今天理解的流氓的意思,这是一个典型的古今异义,它正确的意思是,生活没有凭借,怎么就因为某些人自己知识的匮乏,衍生出了流氓无赖的含义?

说刘邦是流氓,史学家历来是不承认的,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谁的做法,使得堂堂汉高祖演变成了这样的形象?很大程度,来源于那些无良文人们的自我包装与利用。

李清照大名鼎鼎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项羽的英雄形象,一下子跃然纸上,可是你知道她的这首诗写作目的是干什么吗?是为了讽刺她的丈夫赵明诚丢下自己独自逃跑!

对刘邦黑的最多的,是元杂剧,也是在元杂剧中,刘邦的称呼成了所谓的刘三,人们放大他在《史记》中往儒生的帽子里撒尿,骂人骂的比较多等因素,开始大肆的贬低他是流氓,更有人诟病他的出身,出身地下,游手好闲,且同乡都是流氓,这不是太可笑了吗?

秦始皇尚且杀害儒生,怎么没人说他是流氓?天下谁人不骂人?骂人就是流氓了吗?项羽在《史记》中最是残忍弑杀,光是烹杀就有三次,屠城就有两次,活埋秦军二十万,这是多大的罪过,垓下之战更是丢弃八万楚军自己逃跑,被后世文学家演绎一段所谓的霸王别姬,这就是英雄形象了吗?

《史记》中,天下到处可见的是百姓对于刘邦“仁”的高兴与拥戴,而项羽则是“暴虐”的代表,刘邦为什么取得天下,是人心!百姓不归附,人心不依附,他打得过项羽吗?

项羽四年成为天下霸主,可又为什么四年不到,自刎乌江?这样的道理,当时的百姓都认可了,怎么到后代人的眼里,就变成了对于项羽的可怜,刘邦的污蔑了呢?

樊哙、屠户,周勃、是丧葬公司的工作人员,曹参、是典狱长,萧何、是办公室秘书 ,夏侯婴、是领导司机,哪一个人的职业是不正经的营生?这是流氓团体吗?

所以,一个历史人物,他的好坏与否,是要你自己多读书,多去看的,不是人云亦云,有人说刘邦没文化,刘邦小时候便是和卢绾一起去读书,这叫没文化?

他前期不重视儒生,后期依靠儒家来制定礼仪,他没有接纳之心?没有文化,能说出评价汉初三杰那句话,能够击败贵族出身,有私人教师的项羽?

一首《大风歌》,我们在文学史上称之为歌,是诗歌的一种,诗歌从上古时期的民歌到春秋时期的《诗经》到秦汉时期延续四言诗、糅合楚地离骚体,而出现了新的五言、杂言类的诗歌。不要用初唐以后五言七言律诗绝句这类新体诗的角度去看乐府类、歌行体类的古体诗歌,这在文学史上是有明确区分的。

所以,《大风歌》在文学史上看来,属于诗歌的一种,你如果多读文学史就会发现,上古时期的歌,还有四个字的呢,那在我们看来,叫早期诗歌,不要认为刘邦是没有文化的,写不出来所谓的《大风歌》,《诗经》当中还有很多篇目作者是当时的各地百姓,有的也没有经过采诗的文学加工,难道这些也不可信吗?推翻文学史吗?所以,这个问题,我的回答,可能充满辩驳,但也是没有恶意,希望大家商榷。

对于一个历史人物、对于一个文学体裁,我们应该合理、正确的去认识,才不会有失偏颇,谢谢。

5

刘邦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此诗可以说是真情流露,一气呵成,活脱脱地表现了刘邦功名成就、傲视天下的心情。

此诗恰恰印证了“诗由心生”的道理,只要有基本的文化修养,在特定氛围之中,都可以自吟自唱几句,有时候文化水平不高的人也可以冒出“金句”的。


6

一半是一半不是,有文化但不是流氓。

这首诗歌,主要是歌,以歌唱为本,短短三句,唱出了心声。刘邦是一代枭雄,能成为皇帝,自有其过人之处。我们现在看到的有关刘邦年轻时候的描述,大多是像流氓,或直接称其无赖,其实不正确。

刘邦有一定文化基础,只是不好读书。据考证,其爷爷是一大官,肯定有文化,且不低,其父也有文化,只是好种菜,所以被后人在小说里塑造成一个农民,当然也是为了彰显刘邦的草根身份。其实刘邦自其爷爷开始,因遭遇政治变故,才脱离了贵族生活。但他们家是很有钱的。

再者,真实的刘邦其实很有心计,野心很大,有远大的理想。年轻时好游历,不是旅游哈??是游学历炼,拜访的多是名人。试想想,虽只当个小官,但也不错,刘邦却在四十岁前没结婚,在那个年代,一般人做不到的,现代人也不容易做到吧??

还有,刘邦好交友,实际上在那个年代流行的是有钱有权的人多会广纳贤士能人,聚为门客。有的小说称刘邦这样做是混混儿干法,真实不然,这也是礼贤下士,因为打江山需要各种人才,相当于招兵买马,因人而异。

正是这样,初创业的刘邦,所处环境多在市井乡村,才故意显得粗犷庸俗,不过,说话做事算是随大流吧,也是有利于开展工作啦??所以才有了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的《大风歌》,这应该是他们饮酒爱唱的歌,但也显示了刘邦的雄心壮志,太大气了,太有韵味了。刘邦交友杂,其中也有流氓,但其自身行得正,刘邦还是刘邦,没有成为流氓,却成了一代皇帝。留下多少故事,传唱千秋万代。

综上所述,刘邦有文化但肯定不是流氓。

7

刘邦肯定不能以流氓定义之。用以衡量常人的道德习惯,在伟人身上不适用。没有大气魄,大情怀,大格局,无法取得刘邦那样的成就。能写出大风歌的人,肯定不是俗人。

8

可算是比较有文化的了,是不是文化流氓另说。

首先从当时的大环境来说,秦建立了大一统的国家,有一举措,“书同文”,这就给,读的起书的人,想读书的人有了机会。

刘邦的家境一般,但是很想出人头地,所以选择了读书,而且是学霸。智商高,情商更高。不然的话,在没有任何背景的情况下,能做官“亭长”吗?并且还能结交一大批志同道合的朋友。

刘邦的为人处世或许有不完美,但能写出《大风歌》这么霸气的诗句,足见他的胸怀天下的气慨,以及对未来时局的忧虑。

而同时代的项羽,出生贵族,文化高,但贵族气息太严重,带到战场上,不合时宜,兵败亥下,演义了千古绝唱《霸王别姬》。也写出了霸王内心的无奈和绝望。

所以,刘邦和项羽都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英雄人物,只是境遇不同,写出的诗句的意境不一样而已。

无所谓“文化流氓和君子”

9

对刘邦的评价来自今天的学者,这样评价刘邦有失公平。仅比秦始皇小三岁的刘邦能建立大汉王朝,其胸怀志向非常人可比,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刘邦的母亲王氏,乃鬼谷子王禅的亲妹,刘邦从小受到二舅鬼谷子的熏陶,五岁让花生,比孔融让梨早了几百年。刘邦之所以被称没文化,就是经常不按常理出牌。他年轻时,正赶上一帮文化骗子被秦始皇活埋,也影响了刘邦学习的积极性,他本来准备通过考试走入仕途,【文闹】事件让秦国开始注重品德教育。刘邦找到二舅鬼谷子,鬼谷子说【不成功便成仁,为了目的要不择手段,人品能值多少钱?】刘邦问舅舅自己以后怎么办?鬼谷子说【切,这孩子,读书读脑残了,怕死嘛?】刘邦说不怕。鬼谷子道【不怕死就造反,死了列熊】。于是刘邦辞别舅舅,在鬼谷子门上写下一首【刘邦别鬼】【老鬼头兮没好心,劝造反兮祸害人。祸害人兮可奈何,舅兮舅兮奈若何】。

刘邦学富五车,不过一生痛恨酸儒,他曾经做过亭长,刘邦酒后写下的【白亭序】,冠绝古今。坊间传说,刘邦写完【白亭序】,其中一字掉在河水之中,后来成了【白蛇传】中的白素贞。李斯的孙子李太不远千里投奔刘邦,就是为了和刘邦学【白亭序】,后来成了李太白。在古代,长辈之言是不可违背的,刘邦只能听二舅的话造反。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里,刘邦写下【大雨歌】,【大雨淋兮湿衣裳,听舅煽动兮反了吧。谁我与共兮闯天下】。刘邦初恋情人本是表妹王语涵,鬼谷子看到外甥刘邦真造了反,害怕失败了连累自己,就偷偷把女儿王语涵嫁给了孙瘸子。刘邦成为汉王带兵路过【孙家庄】,表兄妹泪眼相望,王语涵含情脉脉【表哥,你今天成了盖世英雄,妹高攀不起了,当初你为什么信你二舅的话,不来娶妹?不可江山与美人兼得嘛?你二舅心术不正,如今已和他断绝父女关系。邦哥,俺恨你……】。刘邦欲把表妹拥在怀中,王语涵满脸羞涩说【敢耍流氓,死给你看,不能给你最美的那一朵,妹情愿凋谢……】。

刘邦在马背上看着王语涵渐渐远去的背影,仰天吟出一首【汉王别妹】【心有余兮力不足,表妹恨兮难重圆。难重圆兮可奈何,妹兮妹兮奈若何】。刘邦走出五十里,后面一匹快马飞驰而至,一封信交到刘邦面前。刘邦打开书信【表哥 : 你匆匆别去,留下妹怎般活着?还记得拉过的勾发过的誓嘛?哥不娶,妹不嫁,要生就生咱俩的娃。你变了,变得朝三暮四了,你还爱妹嘛?我和吕雉同时掉河里你先救谁……】刘邦看完,折马而回,看着表妹站在院内的牡丹花下惺目含泪,刘邦奔过去,紧紧抱住说,别管先救谁,先救哥可好?二人牡丹花下,哪管他青天白日。孙瘸子在屋内大骂【刘痞子,你对得起我师父嘛?】刘邦拔出宝剑指向孙瘸子【少提我二舅,今日便带语涵离开这里】,刘邦与表妹,两人一马,立刻飞入红尘都不见。刘邦才高八斗,且怜香惜玉,并非谣传的目不识丁的流氓,刘邦的八步成诗,连萧何都自愧不如。张良曾经说【皇上真可谓一代文祖】。

10

刘邦虽然小吏出身,但是要说一点文化都没有,也是不现实的。而且刘邦悟性超高,张良说的话只有他能听得懂,可以说是一等一的天才。后天学习也应该比常人快很多。三国时有吕蒙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所以刘邦没文化只是斩白蛇起义之前,为沛公后文化水平应该是一日千里。

另外说刘邦是流氓这个,只是太史公一家之言。如果一直是流氓作风,能得天下?那天下的士大夫岂不都是傻子?萧何,张良,韩信之流能甘为刘邦之下?刘邦心胸开阔,不拘小节倒是真性情。所以作出大风歌这样意境高远的诗一点也不意外。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