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谋士们可谓多如牛毛,提出的谋略不说成千上万,至少有名的起码成百上千。既然题主提到的是这三位大佬的策略,就以此说一下豹眼的看法,没有更高明,只有都很高明。
理由是这些策略仅仅是一种战略设想,并没有具体的实施措施。根本而言,都没有按照预定的设想实现,就是部分实现了战略目标也是非常具有偶然性,并不是依据战略规划而取得。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都是一样的,称不上谁最高明。
01
榻上策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与袁绍正在进行官渡之战,胜负未分。孙权与鲁肃合榻对饮,就曹操与袁绍对战的结果进行了交流,鲁肃提出了自己的治国对策。
由于是在榻(一种狭长而较矮的床形坐具)上进行的对话,因此得名榻上策。
尽管袁绍当时占有优势,但鲁肃认为曹操必将获胜,北方的敌人将只有曹操。鲁肃建议必须尽快占据荆州,与曹操抗衡。
依此计略,孙权连续征讨黄祖,尽管在建安十三年(208年),第三次征伐黄祖时消灭了他,但也仅仅占领了江夏太守黄祖控制的江南部分,对于刘表控制的荆州没有多少实质性的动摇。当时荆州牧刘表的长子,为了避免迫害,采纳诸葛亮的建议,出镇江夏,控制着江夏郡的江北部分。
这也是诸葛亮、刘备提前做下的一个眼,预先做好的布局,这一点说明诸葛亮很有远见和深思熟虑。
夺取荆州是很高明的战略眼光,曹操、刘备都垂涎三尺,但问题是能够实施才是完美的策略。不管因为何种原因,不能达到战略目的,就称不上高明的谋略。
02
二分计
官渡之战,曹操打败了袁绍,气势更盛。建安七年(202年),曹操借此余威,下书责令孙权,让孙权把儿子送到许都作为人质。
孙权极不情愿,不想受制于人,便召集群臣会商。大臣们众说纷纭,孙权犹豫再三,不能决断。
此时,周瑜给孙权讲了一大番道理,最后建议:“如果曹操遵守道义,拯救天下,那我们再归附也不晚;如果曹操骄纵,图谋生乱,玩火自焚,将军您只要静待天命即可,为何要送质与人呢?”
这里的“静待天下之变”就是与曹操二分天下,如诸葛亮的隆中对有相同之处。
周瑜的这段话,说到孙权和他母亲吴夫人的心里去了,吴夫人要求孙权以兄长之礼对待周瑜。
赤壁之战后,周瑜建议孙权软禁刘备,直接接管刘备的军队,但孙权没有同意。
后来周瑜提出了征伐益州的方案,开始孙权也没有同意。后来同意了,但不久周瑜就病逝。
周瑜二分计的核心就是扫除一切障碍,最后与曹操作对,看看情况再说。
看似很有道理,其实很愚蠢。
孙权对自己的儿子们那么残忍,为何不把他们交给曹操去折腾?
如果曹操对他们不利,孙权就有借口,号令天下讨伐曹操的不仁不义;如果曹操愿意合作,孙权就可以趁机谋营江南,把根据地做牢固。
这种鼠首两端的计谋,最可恨,很容易两面不讨好。
孙权没有杀掉刘备,从结果看,三分鼎立比周瑜的二分计要好得多。如果没有刘备在掺和,孙权直接面对曹操,可能会更困难。
再就是,周瑜年仅三十六岁就病逝。如果周瑜活着,真的能够取得西川,或者早一些占据荆州,局势就是另一个情形。
但公平而论,没有周瑜的二分计,就不会有三国鼎立。
孙权早一些倒向了曹操,也就不会与刘备联合在赤壁大败曹操。刘备恐怕就跑到交州去了,也就无所作为,诸葛亮的三分天下也就成了一句空谈。
03
诸葛亮三分天下之计
隆中对,诸葛亮慷慨激昂,为刘备制定了夺取荆州、西取益州,三分天下,静待天下之变的战略规划,最终也实现了三足鼎立的局势。
但仔细分析一下,刘备纯粹是依靠运气得到了这个结果。
诸葛亮说先夺取荆州,的确也得到了部分荆州。可刘备是如何得到的呢?
诸葛亮没有说如何谋取,但经过分析可以认为:刘表不行了,他两个儿子又不争气,你是他叔叔,荆州早晚还不是你的吗?
没想到,曹操南征刘表,刘表病逝,次子刘琮就率领全荆州投降了曹操。
刘备傻眼了,就一路南逃,要去交州找老同学苍梧太守吴巨,再次寄人篱下。
不曾想鲁肃来了,要联合刘备抗曹,这才有了赤壁之战,刘备在荆州站稳了脚跟。
但这个结果是诸葛亮预料到的吗?是事先设计好的吗?没有吧。
即便刘备占据了南四郡,就凭刘备的势力攻占益州也很困难。周瑜在惦记益州,曹操也在惦记益州。
可益州牧刘璋就偏偏把刘备请进了益州,这个不是诸葛亮事先设计好的吧。
但不管咋说,刘备还是得到了荆州、益州,诸葛亮的三分天下还是实现了。
话说回来,即便刘璋不邀请,刘备也可能有别的办法得到益州,这就不好说了。
总之,实现了目标,就是高明的谋略。就结果而言,鲁肃、周瑜、诸葛亮的计谋都不同程度得到了实现。但就影响而言,还是诸葛亮的谋略影响最大。但就实施的过程,都差不多,就看各自的运气罢啦。
真正具有实质性的计略,还是周瑜的二分计,主张与曹操对抗。这是硬货,但赤壁之战也是很侥幸,没有那一场瘟疫,啥榻上策、二分计、三分天下都将是一句空谈,不说毫无意义,但意义的确不大。
历史只相信结果,正如官渡之战,没有那些偶然性因素,曹操不可能获胜。但曹操最终胜了,所有其他的一切都没有实质意义了。这就是历史,这就是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