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974年秦兵马俑出土之前,我们了解古代军事战争只能去翻书本。然而书本上的记载挂一漏万,无法给人清晰直观的具体印象。秦俑出土后,古代军事诸多谜团随之而解。

方面太多,简略概括几点。


一、先秦古代如何排兵布阵、多兵种结合,得到了精确的解答。


秦俑坑展示的就是多兵种协同的步军方阵,包括指挥系统、骑兵、战车、弩箭兵、步兵。

之前只知道作战方阵的组成、结构,不知道他们具体的位置和在军阵间的关系。

兵马俑的出土,让人一目了然、清析明白。

虽然兵俑手中的武器木质都已朽烂,但他们手持武器的姿势,让人一看就知是什么武器。

每名战士都有精确的战斗位置,军官也有明确的指挥位置。

让我们得以窥见先秦方阵制度具体细节。


比如1号坑方阵四周都有面朝外的“外哨警卫”,以前是不清楚防守时方阵的队形。

只知道进攻时的方阵队形是面朝前方的敌人。

现在明白这才是一个方阵“进可攻、退可守”的关键所在,

他们的职责任务不是正面进攻,而是防止敌人从左、右、后突袭的“方阵警卫”。



二、武器制造、管理、使用“物勒工名”制度,得到了文物证实。


出土文物有很多铜戟、箭簇等常规兵器,上面的铭文解答了古代对武器的严苛管控程度。

史书只说“物勒工名”,具体勒上谁的名字不清楚。

出土文物清晰告诉我们,武器上不仅刻有工匠的名字,还有车间主任、生产厂长、甚至丞相的名字都在其中。


这种极具管理科学的分工明确、责任具体到个人的管理制度,让今天的我们钦佩不已。

原来,早在先秦时期,早就有了这种管理制度。

才可能把统一的武器按照同一尺寸、标准、质量严格生产出来。

也从一个面解释了“书同文车同轨”可以全国推行实施,绝非秦始皇拍脑袋的想当然。

而是多年实践经验、社会基础的底气结果。



三、军服标识军衔意识,不是现在开始的专利。


今天各国军队普遍采用军衔制,来区分级别、明确关系,便于内部高效识别认知。

兵马俑的出土,让我们看到近万件兵俑的着装、头饰、花结都是有区别的。

这些鲜明的区别,可以迅速让人知道你在军队中的具体信息,

作用相当于今天的兵种服饰、职务资历、臂章军衔。


比如一号坑最前3排,气势最恢宏没有穿铠甲的弩箭兵(他们左右手统一是持弓弩姿势)。

这种轻快服装便于他们引弓搭箭、轮番速射,是弩箭兵标志(相当兵种服饰 )。

他们头上只有盘起的发辫,没有冠饰、身上没有花结,说明他们不是指挥军官,只是普通的战士(相当军衔)。

但在东西最边角都有一名身穿铠甲的军官,他负责指挥弩箭兵,并不需要亲自射箭。

所以,他穿上了铠甲,但他的战斗位置仍属于弩箭兵序列(相当于职务资历)。

这些细节,以前是不可能在史书中找到的。


兵马俑已经解开的秘密只是冰山一角,还有很多未知的秘密考古学家正在努力。

希望有更多秘密被破解,便于我们更好地学习、理解古代军事史!


最佳贡献者
2

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进程中,他手下的一支神秘骑兵,可谓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秦始皇的骑兵,虽屡见史料记载,但却从未有任何的实物证明,因此也让专家们疑惑不解。不过幸运的是,专家们在秦兵马俑中,找到了秦始皇的地下骑兵,从而破解了秦始皇骑兵的3个秘密。

秦始皇兵马俑,作为世界级的人类文化遗产,想必很多读者都曾参观过。在秦兵马俑中,除了数以万计的士兵俑之外,还有与之相配套的兵器和马俑,共同组成了秦始皇的地下兵团。专家们在清理兵马俑时,对其中的马俑尤为好奇,因为一直以来,学术界对秦始皇的骑兵都十分关注。从史料记载来看,秦始皇骑兵神出鬼没,所向无敌。比如,司马迁在《史记》中多次提到,秦军和赵军对抗时,秦军曾以5000骑兵,在一夜之间断了赵军的粮道,使之彻底陷入困境,最后为长平之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但遗憾的是,司马迁惜于笔墨,没有对秦军骑兵做详细的记载,因此就给专家们留下一个大大的疑惑,究竟秦军的骑兵是什么马匹,他们使用什么武器呢?又是如何作战的呢?好在秦兵马俑中的马俑,给出了问题的答案。

第一:马匹高度之谜。在秦兵马俑中,马俑的数量虽远不及人俑,但专家们经过数年的清理,一共出土完整的马俑有100多匹,另外还有不少支离破碎马俑亟待专家们修复。从完整的100多匹战马俑来看,它们的大小和真马完全一致,其高度也都完全相同,经专家们测量为1.33米。由此可以断定,秦军骑兵的战马高度,应该也在1.33米。因为从史料文献和考古发现来看,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很多东西都有了严格统一的标准,而且从不轻易更改,所以挑选战马的高度也一定是统一的。

第二:马匹特点之谜。史料记载,秦国的战马品种优良,那究竟好在哪里呢?专家们通过对马俑的研究,发现了其中的奥秘,即“探前撅后”。因为专家们测量发现,马俑前蹄到后蹄的长度将近2米,而且马俑的小腿看起来十分粗壮有力。因此秦马前蹄往前一拨,就能探前并立马窜出去,然后后蹄一蹬,就能撅后并立马站起来,所以既有爆发力,又有灵活性。其实,从秦人靠游牧起家的这一点看来,他们对马匹的驯养方面,都有着几百年的经验。

第三:马匹作战之谜。在对马俑的发掘过程中,专家们并没有发现马镫,即悬挂在马匹两侧,用于上马和骑马时固定脚的铁环。因此,在马匹高速奔驰的过程中,人在马上很不容易固定,也就无法使用长兵器作战,那秦军骑兵用的是什么武器呢?后来专家们在马俑身边,发现了一些箭簇和弓弩,因此推断秦骑兵用的是远距离射击武器。既然知道了用什么武器,也就能知道作战方式。对于射击武器来说,可选择的作战方式只有突袭,在一通乱箭之下让敌人措手不及,放完箭后再迅速撤退。

马俑是珍贵的,不仅还原了秦始皇骑兵的模样,还给我们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让我们对秦国的历史也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但其实,兵马俑只是整个秦始皇陵微不足道的一部分,希望将来考古的技术条件成熟了,经过对秦始皇陵墓的发掘,能破解更多的秦代历史谜团。

3

兵马俑是什么?

古人相信,死后墓里的东西,可以带到阴间继续享用。

比如秦始皇,死后还想做一统六国的皇帝,所以带上了他的军队—兵马俑。

通过这些等身手办,可以看到秦军出战时的军阵、士兵、武器和车马,这是参观兵马俑的意义所在。

以下内容参考《复活的军团》

1 军阵

兵马俑目前开放了3个坑。1号坑前三排是弩兵,弩的有效杀伤距离为150米,远高于弓,是秦军远程攻击的有效武器。


第一排射击完毕后退,第二排向前补上,从而实现连续射击,这是2000年后欧洲火枪手才发明的射击方式。


1号坑左右翼和后卫均向外站立呈防御姿态,而中间则为一道车队、一道步兵相间排列。


因为战车是木制的,早已腐坏消失,所以看到有马,有士兵双手向前做驾驭状的就可以判断是车队了。

由于盗墓焚毁坍塌,如今已很难还原每个步兵所持何种武器。


不过我们依然可以看出整个军阵特点:进可攻,无坚不摧;退可守,固若金汤。

2号坑还未大量修复,但专家通过扫描得出结论:这是一个车、步、骑3个兵种的独立阵营和车步骑混合营垒,更具灵活机动性。

3号坑则类似军事指挥部,有祷战的地方,也有休息的地方。


2 士兵

秦国男子17岁成年,要上报国家做登记,此后国家只要打仗,可以随时征召他们。部队里只管饭,不管穿衣和日常花销。

即便如此,秦人听闻打仗就如饿狼碰见食物。

两眼发光。

这大概是源于商鞅制定的军功授爵制度。斩获敌人首级一个,能进爵一级,得田宅一座,仆人数个。

斩获两个,囚犯父母可无罪释放,奴隶妻子可转为平民。如果战死沙场,还能传给儿子,算是一人进爵,全家受益。

他们战前战后都要大量饮酒,在酒精催发下奔赴战场抢人头,因此我们能看到士兵俑的肚子都微微鼓起。


秦兵军工爵位,由低到高整整有20级。


一号坑中,前三排弩兵梳着丸子头,没穿盔甲,是最低的一级爵位。

3 兵器

兵马俑出土的4万多件青铜兵器,同类误差仅在毫米以内,如此精确全要依靠秦国以法治国的理念。

始皇将优选兵器的技术标准固定,再通过法令发给所有兵工厂,形成标准化生产,这是进入工业革命后的欧洲才拥有的制造思路。

同时,工人、车间主任、兵工厂厂长和丞相吕不韦都要将名字刻在兵器上,形成层层负责,责任到人的管理制度。


秦国兵器除了制造体系化,设计也充满智慧。

比如铸剑关键在于铜里锡的含量,锡多剑硬,锡少剑软,而秦剑完美的铜锡比将硬度韧性结合得恰到好处。

4 车马

在陈列厅中,展示着从兵马俑坑发现的两座青铜车马。


除了车子设计精妙,秦朝系架方式也很超前。西方8世纪,皮带都勒在马的喉部,马常因窒息而死。而秦朝的马依靠胸肌和肩胛力量奔跑,没有损伤还更能承重。

战车部队浩浩荡荡,配合远射骑兵,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而来。

他们战死沙场,消灭六国,实现了大一统的梦。

然后在2200多年后的今天,以另一种方式变为永恒。

4

关于秦人作战的情形,史籍记载寥寥无几,而秦始皇兵马俑的发掘,为今人提供了一些有迹可循的战争样貌。

秦始皇兵马俑123号军坑,坐西向东,是密切相关的一组大型军阵兵列系统。

兵马俑1号军坑是面积14260平方米的军阵,2号坑是面积6000平方米的兵列,3号坑是520平方米幕军方队。

根据考古专家们的研究,兵马俑,尤其是2号坑,能够反映秦国军队具有联合作战、协同作战的明显特征。

首先1号坑阵列是由两大兵种组成的主力部队,主要由车兵和步兵组成一个大型方阵,2号坑是骑兵为主构成的机动部队,建筑形制特殊的3号坑则是古代军事指挥机构,指挥调动各个部队的联合作战。

公元前225年,李信和蒙恬率领了两支秦军,发起了灭楚之战,楚国大将项燕(项羽的祖父)作为迎战主帅。

起初,秦军所向披靡,很快占领了平舆和寝丘等地,但因为战线太长,兵力和后勤补给不足,所以,李信决定与蒙恬回军会师于城父一带。

就是在李信回军之际,项燕率领楚军主力部队发起反击,一举击溃李信的部署,李信率领残部仓皇逃回秦国。

战报传来,秦始皇深感用人失策,亲自前往告老还乡的王翦家中,请他出山。

因为在发动灭楚之前,秦始皇曾经问过王翦,如果要发动灭楚之战,需要多少兵力。

王翦回答,需要60万兵力。

秦始皇再问李信,李信回答,只要20万。

所以秦始皇认为王翦太过保守落后,于是派遣李信出战。

这次,王翦依然要求60万兵力才能出战,秦始皇答应了他。

过了一年,王翦带领60万秦军进攻楚国,屯兵于平舆,与楚军对峙。

秦楚两军对峙了一年,项燕见秦军防线固若金汤,只好退兵东去,王翦趁势追击,楚军死伤惨重。

由此可见,秦军的防守固若金汤,而进攻又势不可挡。

而这从现存的史书中,历史学家们并不能窥见当时秦军的作战方式。

而自从1974年3月29日,在西安临潼发现了秦始皇兵马俑后,考古学家从挖掘出的兵马俑中找到了秦军具备强大战斗力的原因。

在1号坑中,步兵分为重装和轻装,三列轻装步兵作为前锋,他们行动敏捷,能够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前锋之后,是以身穿铠甲的重装部队为主的方阵。

重装方阵是为了弥补轻装部队防御不足的缺点,两者结合发挥出巨大的防守力量。

这是王翦能够长时间坚守,抵御项燕猛烈进攻的原因。

公元前223年,秦楚之战的第二年,楚军主帅项燕在多次发起进攻无果后,无奈退兵。

而王翦则以骑兵为主的机动部队进行追击,展现出骑兵和步兵协同作战的强大能力。

而骑兵就位于秦始皇兵马俑的2号坑,2号坑是由车兵、步兵和骑兵组成的方阵。

2号坑出土的骑兵,一手牵缰绳,一手持箭努,头戴小冒,冒上带扣,紧紧系在颔下,身穿长及膝部的上衣,身披短小的铠甲,便于骑马行动,灵活完成各种战术动作。

王翦借助骑兵和步兵协同作战的强大力量,一路追击楚军,直追到楚国蕲县南部,双方展开一场激战。

从秦始皇兵马俑的兵器配备上,我们还可以了解到各兵种是怎么协同作战的。

在1号坑,考古人员挖掘出158件青铜弩机,而1号坑的前锋士兵配备的兵器就是弓弩,也是说他们都是弓箭手。

而弓弩与弓箭不同,弓弩有一个发射开关,它的特点是射程远、穿透力强、命中率高。

因此,在秦楚的蕲南之战中,楚军面临的是秦军密如暴雨般的箭努攻击。

在箭努之后,由车兵和步兵手持长兵器开展近距离的白刃格斗。

在兵马俑中先后发现5种长兵器,包括铍、矛、戈、殳、戟。

而在1号坑中,出土了大量的短兵器,包括短剑、弯刀、金钩等,因此可知,长短兵器相接使用是秦国军队的一个装备特征。

根据《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中记载,公元前223年,在楚国蕲南县,秦军击溃楚军主力,项燕兵败自杀,秦军征服了最强大的对手楚国,两年后秦国又吞并了齐国,最终一统天下。

从秦始皇兵马俑,我们可以窥见古代的作战模式和军事智慧,揣摩秦国一统天下的过程,了解秦国一统天下的必然性。

当然,秦国的胜利并不是单单靠强大的军事力量,而是秦国的综合国力上升,经济和政治都能够给前方的战争提供源源不断的补给和兵力,这才是秦国逐鹿中原并取得胜利果实的真正原因。

5

1、兵马俑的来历:

秦始皇兵马俑是秦始皇帝陵的陪葬俑坑,我国奴隶社会时期有君主死后奴隶活人殉葬的制度,秦始皇在建立自己的陵墓是丞相李斯认为活人殉葬过于残酷,劝其改为陶俑殉葬,这表示了我国古代人们“视死如视生的”观念!

秦人有好勇尚武之风,而秦国正是用武力征服了六国,所以秦始皇希望自己死后仍然能拥有强大的“秦之锐士”,这就是这些秦始皇兵马俑的由来

2、军事未解之谜

兵马俑从身份上区分,主要有士兵与军吏两大类,军吏又有低级、中级、高级之别。一般士兵不戴冠,而军吏戴冠,普通军吏的冠与将军的冠又不相同,甚至铠甲也有区别。其中的兵俑包括步兵、骑兵、车兵三类。根据实战需要,不同兵种的武士装备各异。

俑坑中最多的是武士俑,大部分手执青铜兵器,有弓、弩、箭镞、铍、矛、戈、殳、剑、弯刀和钺,身穿甲片细密的铠甲,胸前有彩线挽成的结穗。军吏头戴长冠,数量比武将多。秦俑的脸型、身材、表情、眉毛、眼睛和年龄都有不同之处。

综上所述,兵马俑为我们解开了秦朝的活人奴隶为君主殉葬制度,同时也解开了秦朝时期军事制度的完善,同时也告诉了我们他们当时的武器先进及雕刻技术精湛!

6

关于秦军战力的绝大部分网上争论,都是源自对秦始皇兵马俑研究工作的再解读。但实际上,大多数人所不知道的是,关于秦始皇兵马俑的考古研究工作远未结束,甚至从军事学研究角度,其才刚刚开始!

所以那些关于秦军战力的决定性言论,其实都是外行人的管中窥豹,甚至是刻意歪曲。仅通过兵马俑出土的秦代盾牌研究成果,对秦军军阵、武器与战力大致情况就有不少收获。

众所周知,盾是一种重要的战斗护体装备。我国古代称干、橹,后来又称盾牌、彭排、旁排等。先秦文献中有许多关于盾的记载。《左传·昭公二十六年》:“齐师及鲁师战于炊鼻、齐子渊捷从泄声子射之,中循(盾)瓦……匕入者三寸。”(盾瓦是盾背拱起如覆瓦的部分)。《七国考订补·赵兵制》:“赵简子围卫郭部,犀循犀橹,立于矢石之所不及。”王先慎集解:“犀,坚也。”也应该指牛皮或犀牛皮制造的盾牌。盾、橹分开描述,可能表明了当时的两种不同盾牌。《战国策·韩一》:“坚甲、盾、鍪、铁幕、革抉、夭芮,无不毕具。”这里是介绍了一个士兵完善配备,盾牌处于坚甲之后,地位一目了然

至于《史记·项羽本纪》:“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扑地, 哙遂入”。从侧面反应了用盾撞人是世界通行的做法。

考古学家在考古发掘中,也发现了许多盾。 比如河南安阳殷墟侯家庄一墓葬中曾出土一盾, 其形状是上底略窄于下底的梯形,上面绘有龙虎纹图案;此外还有持戈盾战士殉葬的情况。 到了东周,也有不少盾牌的实物和形象出土。由于土壤环境等原因,湖南湖北保存了更多的木器和漆器。在长沙楚墓中发现一木盾,高 61 厘米,背面附有把手,呈对称双弧形。还有楚墓出土的长方大盾,高95厘米,宽50厘米,包山楚墓也出土了双弧彩绘龙凤纹漆盾。之前,秦军曾经被认为是不重视防护。但考古发现改变了这种陈旧的观念:兵马俑坑和石盔甲坑中出土的陶制塑像与石质盔甲模型,都表明了秦军拥有着在当时防护面积不小,且相对灵活的盔甲。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兵马俑坑考古队对一号坑局部进行了再次发掘。在挖掘中,惊喜出现了。发掘报告中的原文如下:“盾 1 件面朝下,首向西北。皮胎,髹漆,局部绘彩,可见细腻青灰色漆灰。流云状外形,齐首,弧肩,曲腰,平底。正面外缘包边,依照盾缘造型勾勒纹饰带,带宽约 4.6 厘米……通高66厘米,首高 2~2.5、宽 8.4 厘米,肩宽 39.8 厘米,西半部分至中部纵梁的腰宽 15、底宽18.5 厘米,东侧残。背有贯通木梁,梁中部握手鼓起。纵梁通高 65 厘米,握手长15、宽2、高 3.5 厘米。”从测绘图来看,这个盾牌被右服马陶俑压住上半部,下面堆积着淤泥。在兵马俑坑遭遇火烧水淹之厄的情况下,保存了这样一个相对完整的髹漆皮盾,真是幸运。可能就是淤泥和倒下的陶俑很快地覆盖了这个盾牌,才避免了它和俑坑中其余的大多数盾牌一样化为乌有的命运。此盾的大小与形制,和铜车马上的铜盾放大后相比很接近。虽然漆层之间的皮质早已腐朽,但其厚度约为0.8厘米,与双层牛皮制成的合甲接近,可能是同样的工艺产物。其与铜车马上的盾牌一样,彩绘流云纹简洁而又雄浑。与时代相近,样式相近均为双弧盾的楚国彩绘龙凤纹漆盾进行对比,很明显属于同类器物,与一直流行在汉代的双弧盾,也是一脉相承。
简单说,中国商代到西周,主要流行长方形或者梯形盾,很多时候会装有铜制的盾饰。春秋战国时期,梯形盾继续使用,同时出现了新的双弧盾。这种盾一直延续使用到魏晋时期。

这一发掘,证实了秦军确实使用盾牌。但还有没能解决的问题:秦军盾牌装备率如何?步兵是否使用不同于双弧盾的长方形盾?而要揭开真相,还得依靠考古发现的进展。毕竟兵马俑没有完全清理发掘的位置还很多,并不像很多人以为的那样已经全部挖掘。

不过幸运的是,发掘工作依然在进行着,所以等待还是有希望的。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