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中国古代史,由南方大规模北伐,成功的人只有一个半:一个是建立了大明王朝的朱元璋,另外半个就是建立刘宋政权的刘裕。“气吞万里如虎”的刘寄奴,面对北方政权的重骑兵,开创了由步兵、水师组合的却月阵,并以此实现了2000步兵,对30000北魏精锐骑兵的绝地反杀,演绎了全新的步兵克制骑兵的战争法则。那么刘裕之后,南方政权为何无人效仿刘裕的却月阵呢?
东晋缺马,却月而生
冷兵器时代,南方政权北伐往往失利,和北方盛产良马密不可分。迅捷地行进速度,强力地冲阵能力。使骑兵成为了轰鸣战场的大杀器。东晋领土大半处于淮河以南,战马数量稀少不说,质量也堪忧,军中多是瘦小、无力的贵州马。
天才军事家的传奇,在于可以将不可能化为可能,刘裕就是其中一位。他不仅是骁勇善战的将军,更是头脑冷静、心思缜密的统帅。面对无法组建成建制骑兵的难题,刘裕没有自怨自艾。那点点闪烁的油灯光亮下,一卷卷古战阵图籍平铺在桌面上,紧蹙着眉头的刘裕陷入了深深地沉思。
骑兵拥有步兵无法比拟的优点:其一,如排山倒海、气势宏伟,冲阵能力极强;其二,行动迅速,可以实现截粮道、尾随掩杀等操作。不能解决这两个问题,步兵永远无法对抗骑兵。
刘裕此人,跳出了传统的战阵理念,将水师纳入了却月阵,塑造了步兵战阵的传奇。却月阵由步兵和水师联合组成:步兵依靠战车阻挡骑兵冲击力,背靠河流布阵,利用槊、长矛、大锤等长兵器维持战阵,良弩则是却月阵的攻击手段。战车、良弩、槊等一系列专用器具,实现了全方位的防守反击,骑兵的冲阵能力面对却月阵毫无下手之处。
而水师则是针对骑兵行动迅捷,而做出的最佳选择。在刘裕主张下,东晋铸造了大批楼船,组建了当时最精锐的水师。长江、淮河、泗水、黄河、渭水,有水的地方,就是东晋水师的天堂。其一,水师运输粮草,安全快捷;其二,步兵沿河布阵,“背水一战”之余,可以快速退回战船。水师的引用,使骑兵掩杀、截粮等手段完全失去了作用。
却月之名,一战而定
刘裕借道北魏,远征后秦之际,遭到了大麻烦——北魏骑兵袭扰。长孙嵩和北魏将领阿簿干、娥清等人,驻军黄河北岸。黄河水流平缓,且东晋水师逆流而上,需要众多纤夫拉船西进。阿簿干多次率领骑兵,射杀东晋纤夫,东晋水师无法推进。
刘裕大为恼火,背靠黄河,以2000步兵布置了却月阵。北魏高层见到东晋步兵沿河布阵,不以为然。阿簿干一马当先,冲向黄河之畔,身后烟云滚滚之处,30000多北魏骑兵奔袭而来。
令阿簿干意外的是,北魏铁骑并没有摧枯拉朽的冲破却月阵。黄河之畔,这个“残月”状的步兵战阵,挑衅起了骑兵荣耀。一辆辆布置有序的战车,阻挡了铁骑冲阵的步伐,刘裕面色平静,一切就仿佛在预料之中。
随着刘裕手中令旗的挥动,战车后弩箭铺天盖地而来,人喊马嘶声响传遍了战场。战马一匹匹倒下,骑士无力地跌落在黄沙之上,用鲜血勾勒出了一幅铁血的画卷。
“北魏的勇士们,用鲜血捍卫你们的荣誉,冲阵”!阿簿干的咆哮声,使得魏军铁骑精神一振,再次冲向了却月阵。不断有人倒下,但他们骨子里的骑兵荣耀,支撑他们冲到了却月阵前。阿簿干得意地笑了,在他看来,破阵只在旦夕。
望着阿簿干肆意地笑容,刘裕再次平静地挥动了手中的令旗。战车有序地重组,缝隙间马槊、长矛、大锤,来回闪烁。一名名骁勇的北魏铁骑,倒在了血泊之中,他们前赴后继,最终却月阵前尸横遍野。
一匹战马的北返,是全军溃逃的开端,他们怕了,北魏铁骑怕了东晋步兵。小小的却月阵,成了阿簿干永远的梦魇。随着阿簿干的身死,30000北魏骑兵全线崩溃,互相践踏,晋军乘胜追击,魏军损失不计其数。
一战扬名,却月无二
刘裕的却月阵首次登上沙场,就实现了完美的反杀,2000人的步兵击溃30000精锐骑兵。听起来天方夜谭的说法,刘裕和他的却月阵做到了。单纯考虑利用运用步兵击败骑兵,却月阵是独一无二的选择,那为何刘裕之后再无却月?
其一,却月阵是纯粹的防御战阵,几乎没有主动攻击的性能。背水结阵,战车、马槊、长矛、铁锤、弓弩,组成了却月阵的全部。但却月阵发挥作用的前提是:敌方骑兵必须主动冲阵,否则却月阵没有任何攻击手段。
其二,却月阵无论布阵难度、购置器具,还是选择军士,条件都很苛刻。却月阵非常讲究战车、弓弩兵、近战兵的配合,战阵演变之间,各个军种相机而动。依靠有序的反击、阻击、攻击,实现战略打击。却月阵不仅需要指挥者高超的阵道造诣,也需要挑选精明、善战、善射的精锐士卒,以及相关军械器具,花费颇多。
其三,却月阵需要足够的布阵时间,期间很可能被骑兵攻破。这也是却月阵最大的弊端,组建困难,许多人愿意克服;只能被动防御,许多偏安一隅的南方政权求之不得。但布阵时间过长一条,极大地限制了却月阵的实用性。
种种条件约束下,却月阵由刘裕研发,也成了刘裕的绝唱。“步兵以少胜多,战胜骑兵”,刘裕赢得了“气吞万里如虎”的赞叹,却月阵成了古战阵中的绝唱。
却月阵和它的主人刘裕一样,如彗星般崛起,一闪而逝间,留下了传诵万世的光彩。自晋之后,懂阵道之人,无不研却月者;读史册之人,无不仰慕刘裕风采。
参考资料: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一十八》、《宋书.本纪第一》、《魏书.刘裕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