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静静的顿河》是肖洛霍夫25岁创作的。前两部出版,肖洛霍夫声名鹊起,但第三部却处处碰壁,连他的文学教父绥拉菲莫维奇,也无能为力。主要原因第三部里肖洛霍夫写哥萨克暴动及评价,在文坛及政治高层非议颇多,一向惜才的俄国文学巨匠高尔基决定向斯大林求助。

高尔基把手稿寄给了最高领袖。

不久后的一天,斯大林和肖洛霍夫应约来到了高尔基家。日理万机的斯大林这样做自有他的考虑,在克里姆林宫办公室讨论一部作品显然不合适,事务繁忙难得安静,再是他阅读了手稿持肯定态度,显然,他也为一部伟大的作品所吸引。

肖洛霍夫则是把这次会面当成作品法庭,斯大林是法官。

年轻的作家见到领袖,起先还拘谨,然而,一提到作品整个人顿时变成了申冤的苦主,一股脑儿发泄作品被封杀的愤懑,

颇为尴尬的高尔基夫妇竭力打圆场,他们理解肖洛霍夫的苦楚委屈。肖洛霍夫这部处女作面世后,就招致了社会上流言蜚语,有说他本来就是白匪,也有指小说是一个地主婆为他代笔。更多的是否定。

但是,肖洛霍夫喋喋不休大发牢骚时,据当时的描述,”斯大林双目圆睁,没有反应,他的思绪此时完全在《静静的顿河》里 ... ...

我们光荣的土地不是用犁来翻耕, 我们的土地用马蹄来播种, 光荣的土地上种的是哥萨克的头颅, 静静的顿河到处装点着年轻的寡妇, ... ... 奧咦,静静的顿河,我们的父亲

良久,斯大林才回过神来,他喃喃道:“肖洛霍夫,肖洛霍夫,多么迷人的小伙子,好吧,我们出版第三部”!

是的,肖洛霍夫笔下的葛利高里,确实很迷人,富有人格魅力。

就这样,《静静的顿河》第三部得以出版。

《静静的顿河》第三部,之所以能在斯大林亲自干预下出版,肖洛霍夫确实有运气因素,个人认为,高尔基引荐他见斯大林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其次,作品确实好够优秀,再次,斯大林慧眼识珠,要知道斯大林本人博览群书,修辞学很有造诣,文章写的好,(丘吉尔在1959年说斯大林的著作有一股磅礴无比的力量)。这几方面因素合力成就了《静静的顿河》。

2020.4.15





最佳贡献者
2

小说发表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迅速地被翻译成各国语言畅销于全世界。人们把肖洛霍夫比作“草原上突然展开翅膀的雏鹰”。然而没过多久,前苏联文学界就开始暗传肖洛霍夫并非《静静的顿河》的原作者,而且越传越厉害。显然,在某些人看来,如此优秀的小说出自这样一个年轻人之手实在是不可思议。翻开肖洛霍夫的个人档案,他在1920年15岁的时候参加了红军,进入粮食征购队,先后担任过机枪手,粮食征集员和检察员,没有特殊的机遇,没有辉煌的经历,一个不满20岁,又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和艺术熏陶的人,怎么能够掌握如此娴熟的写作技巧?况且在那个大饥荒的非常年代,环境异常的艰苦,当好一个“粮食征购员”是非常不容易的,他哪来的时间和经历进行构思与创作?他那简单而微不足道的个人经历,又何以能够产生出如此丰富的感受,写出具有如此深刻思想的作品呢?还有一点,肖洛霍夫并不是哥萨克人,而且他呆在顿河一带的时间也不长,活动的范围也非常有限,而在《静静的顿河》这部小说中,除了详细地介绍了顿河地区哥萨克人的生活习俗,地理面貌夕卜,还用了很多的方言俗语。既没有什么文化背景,又阅世不深,也没有足够的时间考察体验哥萨克族民间风情的肖洛霍夫怎么在短时间内获得、组织、整合这些素材进行创作呢?一句话,肖洛霍夫决不可能是小说的原作者。

谣传越传越厉害,以至于“俄罗斯无产阶级作家协会”都不得不出面对此谣传进行调査。他们成立了一个特别的委员会,经过调査后宣布:一切的怀疑、猜测都是谣传,都是阶级敌人企图诋毁一个无产阶级作家。风波表面上暂时平息了。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虽然对肖洛霍夫的怀疑表面上停止了,但私下的怀疑从未断过。1965年秋,诺贝尔奖评委会决定将本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肖洛霍夫,有关肖洛霍夫的流言一下子全都从私下冒出来了。在当时前苏联一份非常有影响力的报纸《锤报》上,发表了一篇署名文章,标题是《一个不应该忘却的名字》。文中讲述了十月革命前,顿河地区一个名叫克里柯夫的哥萨克作家,将自己对哥萨克族社会历史的认识,对苏维埃国内战争的感受和理解记录下来,装在一个铁皮箱里。不料,他后来客死异乡,铁皮箱也遗失了。同时,文章还特别介绍了克里柯夫的个人经历,几乎跟小说中的主人公葛利髙里完全一样。明眼人一眼就看出,该文的矛头是直指肖洛霍夫的。随后,俄罗斯共产党中央机关报即以“本报特派记者”的名义,发表了题为《一个不应该被复活的名字》,与《一个不应该忘却的名字》针锋相对。对《静静的顿河》作者的追究完全成了政治的斗争。

70年代,对谁才是《静静的顿河》作者的争论再掀髙潮,重新挑起争论的是前苏联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索尔仁尼琴,参与发难的还有斯大林的女儿斯维特兰娜和前苏联知识界持不同政见者的领袖麦得维杰夫。麦得维杰夫在他出版的一部专著中说:“一个23岁的作家,他的生活经历只限于征集粮食和写一些拙劣的作品,他的创作经验也只限于写一些故事,他怎么能够勾画出这幅时代的图画,勾画出这场战争和革命时代顿河人民的悲剧呢?”至于斯大林那已定居美国的女儿斯维特兰娜则说:“人人都知道,他是把从一名死去的白军军官那里偷去的那些稿子,放进了这部书里。”

而索尔仁尼琴之所以要那样做,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因为他与肖洛霍夫之间有着个人的恩怨。肖洛霍夫与索尔仁尼琴是在1962年12月赫鲁晓夫会见知识分子的集会上认识的。当时索尔仁尼琴刚登上文坛,很想结识肖洛霍夫,索尔仁尼琴就主动向肖洛霍夫打了个招呼,两人握了握手。见面会后索尔仁尼琴给肖洛霍夫写了封信,“由于在见到您之前我被介绍给了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因此未能向您表达我的不可改变的感情,我是多么敬仰不朽的《静静的顿河》的作者。”从这封信来看,当时的索尔仁尼琴毫不怀疑肖洛霍夫是《静静的顿河》的作者。肖洛霍夫收到信后并没有给他回信,不过肖洛霍夫对索尔仁尼琴的《伊万·杰尼索维奇的一天》的评价还是不错的。

几年后肖洛霍夫读了索尔仁尼琴的剧本《胜利者的盛宴》和小说《在第一圈里》后非常生气,于是在1967年9月8日给前苏联作协书记处写了封信,信中对这两部作品进行了严厉的批判:“我有一段时间对索尔仁尼琴形成这样的印象,觉得他是一个患夸大狂的精神病人。是不是他过去坐过牢,没有经受住严酷的考验,精神失常了。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不能信任这个人,把笔杆子交给他。因为一个对思维活动失去控制、对1937年和以后的年份的悲剧事件病态地感兴趣的凶狠疯子,将会给所有读者、尤其是给青年带来巨大的危险。而如果索尔仁尼琴精神正常,那么他就是公开的和凶狠的反苏分子。在这两种情况下,索尔仁尼琴都不应呆在苏维埃作家协会的队伍里。我无条件地赞成把索尔仁尼琴开除出作家协会。”索尔仁尼琴知道这封信的内容后,便怀恨在心,对他所“敬仰”的“不朽的《静静的顿河》的作者”发起了攻击。从此之后,索尔仁尼琴一生都在抨击着肖洛霍夫,他不断地质疑《静静的顿河》的作者究竟是谁,以至于历史给了很多有力的证据后仍不罢休。而肖洛霍夫本人则从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就对此一直保持沉默,任由世人对己评说,直至肖洛霍夫去世,人们依然对此争论不休。

3

它得了诺奖,却少有人看完全书——《静静的顿河》(书评)

由于他在描绘顿河的史诗式的作品中,以艺术家的力量和正直,表现了俄国人民生活中的具有历史意义的面貌——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在1965年给肖洛霍夫颁奖词。

这是一部史诗,作者的野心非常大,似乎写的时候就奔着不朽而来的。人们是这样评价它的——乡村版的《战争与和平》,事实也确实如此,它一点也不逊色于《战争与和平》,但是它却始终没有得到与后者同样的垂青,毕竟时代不同了。

我相信很多文艺青年对俄罗斯(这里不认真考究是俄国、苏联等等其他)黄金一代的大师都有很高的评价,人们几乎可以在任何一个领域里看到俄罗斯黄金一代的身影,有些甚至是无法超越的存在。文学作品上就有普希金、果戈里、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契科夫等等,随便拎出一个就是世界级的,在音乐方面又有柴可夫斯基、肖斯塔科维奇……在科学上有门捷列夫、巴普洛夫、罗门诺索夫,在绘画上有列宾、克拉姆斯科依。可以说俄罗斯黄金一代对世界文化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可是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俄罗斯文化就像是天上的烟花一样,突然冒了出来,又突然消失不见了。事实上,一直到十九世纪,整个俄罗斯都还没有用俄文写作的文学作品出现,掌握了俄罗斯最精致文化的贵族阶级都还以使用法语为光荣,直到普希金的出现,俄罗斯才有了所谓的文学,而在上世纪70年代之后,俄罗斯的文化就山河日落,至今都非常难找出什么特别突出的大师。而肖洛霍夫和索尔仁尼琴(197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几乎就是俄罗斯文化的最后的一批大师级人物。

当然,有很多人都在思考为什么俄罗斯的文化衰落得那样快速,有一种说法是,俄罗斯人擅长的批判现实主义题材过时了。这种说法没有办法用来解释一代人甚至好几代人的衰落,因为之前以批判现实主义为主要题材的国家,像是美国、英国都在开始转向了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没有道理说俄罗斯的艺术家就没有办法实现转变。哪怕就是现实主义走下去也还是会出现很多好作品的,就比如说中国,几乎所有作家都把注意力放在先锋文学的时候,陈忠实和路遥写的《白鹿原》和《平凡的世界》依旧是中国文学的高峰。另外非常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日本作家(日本艺术家几乎都保持了日本所特有的文化因素。)不过以上的那种说法似乎可以解释为什么《静静的顿河》的影响力始终都比不上《战争与和平》。

《静静的顿河》与《战争与和平》的一个非常强烈对比就是说我几乎没能在百度上找到有关于前者的人物图谱,而《战争与和平》却有一大堆,与此同时且令人难过的是百度百科关于《静静的顿河》的故事梗概也是错误的。所以为了介绍这本书,我只好自己整理一个人物简介和故事梗概。写书评我一般不会去做图谱和写故事梗概的,无奈不能让人去看错误的东西。为了照顾已经读过这本书的读者,我将这一部分先放到第二部分去,如果你没看过或者还不太熟悉可以先翻倒第二部分去看看。

在介绍这本书之前我想先向大家说明下这本书的体量,全书总共是四册一百四十万字,什么概念?《三国演义》是64万字,所以在面对这样一本书的时候我心里是有些害怕的,毕竟我比较能接受的书本页数范围是40万以内,这样的大部头,我想对任何一个人都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而且名著本身阅读难度就会比较大,所以一旦读了就最好一口气读下去,要不然中间一断掉就非常难续上去,另外,这样的作品最好就不能和其他作品一起读,因为那样会非常容易产生重影,这意味着,我在一段长时间内就必须只读这一部作品,这会显得更加枯燥。所以大部头作品要是本身不够精彩我一般就不会去翻动。那么是什么促使我去阅读这个作品的?

首先我们来看下文章的开头:麦列霍夫家的院子在村子的尽头。牲口圈的两扇小门朝着北面的顿河。在长满青苔的灰绿色白垩巨石之间有一条八沙绳长的坡道,下去就是河岸:遍地是珠母贝壳,河边被水浪冲击的鹅卵石形成了一条灰色的曲岸。再过去,就是微风吹皱的青光粼粼的顿河急流。东面,在用红柳树编成的场院篱笆外面。是黑特曼大道,一丛丛的白艾,马蹄践踏过的、生命力顽强的褐色车前草;岔道口上有一座小教堂;教堂后面,是飘忽的蜃气笼罩着的草原。南面,是白垩的山脊。西面,是一条穿过广场、直通到河边草地去的街道。

对了,就是这个开头,不用看了,这本书应该就不会差到哪里去。为什么,首先就是这文字非常顺,读起来口齿生香。另外你看下文章的描写语言,一开始就采用拉镜头的手法,远近结合当中的味道非常足。这种在空间上选取跳脱的能力就不是一般作家能够控制的。另外,作家毕竟是要写一部史诗一样的作品,所以注意下他选取的景物,基本都是比较大气的东西。在这段之后文章才开始走向关于人物的。但是文章没有直接就进入到主人公的描写当中,而是描写了一段长远的历史,这非常有趣,因为这段事情根本就和文章没有关系,甚至说你就把这段文字给删掉也不会影响读者对文章的理解。可是作者为什么花费苦心去写这样的一段历史,而且放在开头?要知道这样的文字放在开头是比较危险的,毕竟读者一开始读的就是这一章节。作者写的顿河,作为哺育哥萨克的一条河流,它就不能只是在空间上广阔,它在时间长流上也必须具有魅力。换句话说,这么一段文字是给这本书奠定基础的。给人的感觉是,在静静的顿河上,作者所描写的只不过是长流当中的一段。

后来文章就开始慢慢进入了主要人物的叙述,这边就不多说了,要详细说起来就非常啰嗦。有一点我是要说明的,其实文章当中的结构并不是非常完美,因为前半段的重心几乎都放在了葛利高里和阿克西妮娅、娜塔莉亚之间的感情上面了,后来作者在读者还没太多准备的时候就将文章拉到了战场,甚至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小说的女主角阿克西妮娅几乎就消失了一样。当然,小说的行文这样一个非常大的原因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再推动阿克西妮娅和葛利高里的感情继续往下发展了,只能在那个地方画上一个休止符,可是,如果小说在比较前面的时候不花这么多的时间来写感情,或者花更多的精力去写写彼得罗在军队的生活大概会比较好一点。这一点来说,《战争与和平》就显得更加错落有致,不至于在结构上有点偏颇。

另外,很多人在看这部作品的时候一定也会觉得第一部和最后一部更加有趣,而第二第三部好像并没有那么精彩,我当时读的时候也是这样的一个感觉,但是在读完之后就发现完全不是这样,正是因为有了第二第三部,整个文章才有了气势,作者的用心也在第二第三部当中凸显出来了。各色人物的登场让顿河成了一个大舞台,虽然看的时候显得有些乱,而且因为信息量比较大,所以读的时候比较容易失去焦点(很多时候我们读书是会下一个锚的,我们更加愿意把握住主人公和与主人公相关的事情,但是这两部分却是多人物中心的,就容易导致读起来比较混乱。)可是,经过两个部分之后,我们对全书就会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知,再回过头去看的时候就会发现其中的奥妙。

另外,我觉得全书最为精彩的地方就在第六卷第九章,这里作者描写的是哥萨克抢劫红军家属战利品的场景。要说这样的情节很难写出精彩,而且很容易写出一股子人道主义精神,很多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不但造成和全文的气息不调,而且让整个文章充斥了一种廉价酸腐味。但是,来看肖洛霍夫是怎么写的。肖洛霍夫安排了一个人去强抢红军家属的财物,这个人是不是别人,而是潘苔莱·普罗科菲耶维奇,这看上去好像没有怎么样,但是你要知道,潘苔莱在这之前是个什么人,地地道道,老老实实的传统的哥萨克,在这个画面之前肖洛霍夫在写道这个人物的时候几乎就从来都是正面的形象(哪怕不是正面的形象,也从来都没有任何的批判)就是在这个画面里潘苔莱这个人物突然就变坏了,整个形象突然坍塌,又突然立了起来,圆满了起来。这个很出人意料,但是一部伟大的小说就必须要有出人意料之外的东西,要不然读者看到了开头就看到了结尾那还有什么意思?当然,所有的突然都必须要有一个逻辑支撑着(这边的逻辑就是潘苔莱是一个把家业看得比较重的人,事实上任何一个哥萨克农民都是这样,潘苔莱根本就是其中一个最普通的一员。当然写到这边我还不会说这一部分是全文最为精彩的地方,这边就起了一个冲突,这种行为被男主人公葛利高里给看见了,这既是描写潘苔莱也是描写葛利高里更是描写两个人身处乱世处世的不同哲学。这还不是最精彩的,最精彩的是文章出来一个人物和潘苔莱对话,这个人是达利亚。要说达利亚抢东西我一点也不奇怪,但是她却扮演了一个责备的角色。文章是这样写的:车尾的东西上又装了一个浴室热水器,是潘苔莱·普罗科菲耶维奇从洗澡间的炉灶上拆下来的,他刚刚拿到马车边,达利亚就责备说:“爸爸,您连大粪都不放过!……”我不太清楚原文是怎么样的,但是这个翻译是非常到位的,必须是“责备”,必须是“您”,必须是感叹号和省略号连用。

另外非常非常难得的是文章的结尾处理得很精彩,非常干净利落,很多下三滥的作家到了文章结尾的时候总是拖泥带水,要是给他们写,女主人公死后男主人公就必须要沉沦,会有大段大段伤心的描写。而《静静的顿河》没有,阿克西妮娅甚至连遗言都没有说,根本就不需要说,她要是说了反而是多余,因为一切的一切读者心里都明白得很。整体来说,《静静的顿河》的结尾精妙,而且文气没有一丝一毫地松懈,反而是在加强的,这对于长篇小说来说处理起来并不容易,毕竟,每一个人物都要处理干净。相比起来《战争与和平》的结尾就显得中规中矩了,属于那种不拖后腿,但也谈不上精彩的那种类型。《战争与和平》的结局作者写得有些太过于完整了。

不过,似乎两者在结尾的时候都还有一些人物没能完完全全考虑进去(大概一旦完全考虑,事情就会变得非常复杂,很容易会有罗列(不自然)的感觉。)比如说在这部作品当中司捷潘就没有考虑进去,毕竟这也算得上是文章当中的男主角之一了。另外,米吉卡也没有具体交代,这两个人到底如何,战死还是归顺了,还是去当土匪了,都完全没有交代。

另外,真的要感谢这本书的翻译家,金人先生。他的翻译炉火纯青,王小波就说中国好的文学奖都去做翻译了,这句话放在金人先生身上也是适合的。我可以说,我已经很久没有看见这么流畅的汉语文学作品了。而且,金人先生的翻译很干净,没有太多花招,读起来清冽。

最后,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这本书我到底是要推荐大家去看还是不要推荐。我始终在很矛盾,我推荐了,这么多会有人去读吗?哪怕是《战争与和平》也不会有太多人去阅读,更何况知名度远远不如它的《静静的顿河》。有时候,我是想读者还是不要去读吧,毕竟很耗时间,我前前后后就花了两个多月(下班时间),但是想想看,有些东西还是不要太求意义的好,是好的作品我就推荐,毕竟我做的事本身也不太有意义。希望读者还是能去对这部作品品读一番。

第二部分人物简介:

葛利高里·潘苔莱·麦列霍夫(爱称:葛利什卡、葛利沙):小说的男主人公,参加过对德战争,之后投入红军阵营,回乡之后参加了顿河志愿军并指挥了一个师反对苏维埃政权进入顿河地区,后来顿河志愿军失败之后开始逃亡生活。

潘苔莱·普罗科菲耶维奇·麦列霍夫:小说的男主人公,葛利高里的父亲,地地道道的哥萨克农民,带有土耳其人血统,并且腿部有些瘸。当选过顿河军会议代表。

阿克西妮娅:小说的女主人公,是个强壮的哥萨克女人,嫁给了司捷潘·阿斯塔霍夫,但是夫妻两人并没有太多感情,后来爱上了邻居葛利高里。

娜塔莉亚·科尔舒诺夫:一个出生地主家庭的漂亮的哥萨克女人,从第一次见面开始就深爱葛利高里,后来嫁给了葛利高里并为其生下一对双胞胎。她虽然得到了葛利高里一家人的认可,但却唯独没有得到葛利高里完全的爱,后来因葛利高里多次出轨而不再愿意为其生下小孩而堕胎,不幸的是,因堕胎后流血过多而亡。

彼得罗·普罗科菲耶维奇·麦列霍夫:小说男主人公,参加过对德战争,后来加入了顿河志愿军,指挥顿河军哥萨克连,在与红军作战中被包围枪杀了。

达利亚:彼得罗的妻子,小说的女主人公,是个懒散,放荡的哥萨克女人,是小说中个性最为鲜明的人物,在丈夫去世之后因放荡染上梅毒,后来在跳进顿河自杀了。

伊莉妮奇娜:葛利高里和彼得罗的母亲,勤快的哥萨克女人。

杜妮亚什卡(全名:叶芙多基亚·潘苔莱芙娜·麦列霍夫)葛利高里的妹妹,爱上了打死亲哥哥彼得罗的红军米哈伊尔·科舍沃伊,并最后嫁给了他。

司捷潘·阿斯塔霍夫:阿克西妮亚的丈夫,在对德战争中身负重伤被德国人救了起来,后来到了德国并赚了一笔钱,回国后重新找回阿克西妮亚准备重建家园,后来加入了顿河志愿军。

米哈伊尔·科舍沃伊(昵称:米什卡):在顿河军会议时期试图逃离战争,加入红军队伍后枪决了彼得罗,在战争时期全家被杀害,后来成为狂热的革命分子,迫使葛利高里流亡。

米伦·格里戈里耶维奇·科尔舒诺夫:娜塔莉亚的父亲,是个地主家庭,顿河军会议时期被选为维申斯克镇的镇长。其妻子为卢吉妮奇娜。

米吉卡·科尔舒诺夫:娜塔莉亚的哥哥,性格冷酷,后来成为顿河军后方的判决执行人,杀害了米什卡一家人。

约瑟夫·达维多维奇·施托克曼:最先开始在鞑靼村进行红色宣传的人,被发现后流放,后来又回到红军队伍当中,因阻止红军叛变而被枪杀。

本丘克·伊利亚·米特里奇:非常典型的红军战士,是小说时代背景从帝制开始转向混乱(红军,顿河军,志愿军)的人物,在爱人安娜被射杀后没多久就被俘虏并被枪杀了。

叶甫盖尼·利斯特利尼茨基:对德战争时期的中尉,是个贵族,非常传统保守的哥萨克,是坚定的保皇党。

谢尔盖·普拉托诺维奇·莫霍夫:资本家,后来家产在战争中全部损失了。

普罗霍尔·济科夫:葛利高里的传令兵,是葛利高里的老同伴,性格爽快,在全书的后半段扮演比较重要的角色。

福明·雅科夫:彼得罗的好友,投靠红军之后得势,又在红军基本控制顿河区时因好友叛变且因红军苛刻的余粮征集制度而叛变,成为流亡匪军,最终在雪地里被射杀。

库伦斯基:沙皇统治结束后俄国临时政府的统治者,后来被推翻。

科尔尼洛夫:俄军最高统帅,后来向彼得格勒进军时失败而囚禁,因政治势力相互妥协而被放出。进入南方地区组建白军,死后继任者为邓尼金。

波乔尔科夫:顿河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属于红军,后来因不得人心而被逮捕,与本丘克等人一起被枪决。

克拉斯诺夫:顿河军的统帅。

另外一些在小说中一些经常出现的人物:格里沙卡爷爷(娜塔莉亚的爷爷,保皇党的坚定支持者)、伊万·阿列克谢耶维奇(红军战士,和米什卡一起包围了彼得罗,后来被抓当俘虏的时候被达利亚枪杀)哥萨克同村且属于顿河志愿军的有:阿廖什卡·沙米利、沙马利·阿列克谢、托米林·伊万、马掌雅科夫、阿库尼什卡、安季普(牛皮小王)、阿夫杰伊奇(牛皮大王)阿列克谢·乌留平(外号锅圈,与米什卡一起逃亡,后来被枪杀。注,他在志愿军组成就去世了。)

一些重要的地点:鞑靼村(男主人公所在村庄)维申斯克镇(男主人公所在镇)亚戈德诺耶(葛利高里和阿克西妮娅私奔的地方)叶兰斯克镇、梅德维季河口(顿河下游)卡缅斯克。

故事梗概:哥萨克麦列霍夫家是一个殷实的家庭,一家人生活在顿河岸边,勤勤恳恳。这家的主人潘苔莱·普罗科菲耶维奇生下两个儿子,一个女儿(杜妮亚什卡)。长子彼得罗娶了妻子达利亚,葛利高里爱上了邻居阿克西妮娅,但是因为家人反对和阿克西妮娅的丈夫的介入而没能在一起。阿克西妮娅从来就没有爱过她的丈夫,事实上她嫁给司捷潘的第二天就遭到了一顿毒打,后来的生活也基本如此。葛利高里的父亲给他介绍了地主家庭的女儿娜塔莉亚,虽然娜塔莉亚的父亲米伦·格里戈里耶维奇因为潘苔莱拿不出足够的聘礼而反对这一门亲事,但因为娜塔莉亚的坚持,最终两个人成了亲。婚后,葛利高里发现自己并没能爱上这个(性格冷淡的)女人并逐渐思念起热情的阿克西妮娅。在一个黑夜里两个人又偷偷私会起来,并最终离开家庭走到了亚戈德诺耶在利斯特利尼茨基家当上了马车夫。阿克西妮娅在这段时间里生下了一个女儿。而因为丈夫出走,娜塔莉亚回到了娘家并试图用镰刀自杀,但并没有成功,只不过脖子变歪了。后来潘苔莱又将其接回了家中,受到了全家人的欢迎。之后第一次世界战争爆发,葛利高里和服过兵役的彼得罗被征往战场。娜塔莉亚回到葛利高里家里之后内心痛苦万分,并最终跑到了亚戈德诺耶请求阿克西妮娅放弃丈夫葛利高里。阿克西妮娅将娜塔莉亚痛骂了一顿后不久,女儿就因为患上了猩红热而死去。在战场上,葛利高里目睹了一次次血腥场景(士兵强奸女人,相互殴打,战场上相互射杀),后来葛利高里因为在战争中救下了中校军官而获得了乔治十字勋章。潘苔莱在得到这个消息之后便开始在村子里炫耀起来,这是鞑靼村第一个获得乔治十字勋章的人。后来战场上的葛利高里变得越来越冷血,因为其表现优异又获得了四次乔治十字勋章。在阿克西妮亚的女儿死去之后,利斯特利尼茨基家回家养伤的少爷乘虚而入和阿克西妮娅发生了关系。回家后的葛利高里在知道这件事情之后抽了阿克西妮娅一鞭子就离开了庄园。虽然阿克西妮亚请求其原谅,但葛利高里无动于衷。葛利高里回到家庭之后成了村里人的崇拜对象,没多久娜塔莉亚就生下了一对龙凤胎。葛利高里又再次投入到了战争中,他加入了波乔尔科夫的红军阵营,但是因为目睹了波乔尔科夫对待俘虏的残忍之后逐渐脱离了红军队伍,并最终目睹了波乔尔科夫被枪杀的场景。此时整个俄国上下都弥漫着一股和平的诉求,哥萨克们都不想打仗,期间因为政见不合,米哈伊尔·科舍沃伊和锅圈逃离了哥萨克队伍。锅圈被射杀之后米哈伊尔·科舍沃伊也被逮捕并流放到草场上。

1918年开始政局形式开始朝有利于红军的方向发展,不过此时的顿河地区开始组织了大规模的志愿军,哥萨克们想要建立自己的政权。彼得罗当选了鞑靼村哥萨克连的连长,葛利高里也成为了其中的一员。但是因为兄弟两人的意见不合,最终分了开来。彼得罗在后来的战争中被从草场上出来并投入红军的米哈伊尔给包围并射杀了。此时的顿河地区一片混乱,各方势力都在这个地区角力。利斯特利尼茨基将阿克西妮娅给抛弃了,而她的丈夫司捷潘原本所有人都以为战死的人却突然回来了,并打算重整家业,将阿克西妮娅给接了回来。在顿河军、顿河志愿军、红军的多次战争中,双方各有损失。期间葛利高里当上了顿河志愿军的师长,但是又因为禁止哥萨克抢劫而遭到贬职。这期间施托克曼和伊万·阿列克谢耶维奇、米哈伊尔·科舍沃伊的队伍因为叛变,施托克曼被枪杀,伊万·阿列克谢耶维奇也被俘虏最终在鞑靼村被达利亚给射杀了。逃跑之后的米哈伊尔变得更加冷血残酷并在鞑靼村烧毁了多家商铺杀死了格里沙卡爷爷。在彼得罗去世之后,达利亚因为生活放荡而染上梅毒,并最终跳水而亡。这段时间葛利高里又和阿克西妮娅复合了,娜塔莉亚因为葛利高里和阿克西妮娅扯扯不清的关系决定不再为麦列霍夫家生孩子,最终在堕胎后因流血过多而死亡。因为哥萨克没有意愿离开顿河地区打仗而错失良机并且最终被击溃,这样,葛利高里和阿克西妮娅与普罗霍尔开始了长时间的逃亡,在途中阿克西妮娅患上伤寒,两人不得不将她交付给路上遇见的一户人家,两个人继续往南逃到了亚速海,因为没能逃上船,两人后来又到了红军部队为红军卖命企图洗脱罪名。在逃亡过程中,葛利高里得知父亲潘苔莱在路上染上了风寒去世了。普罗霍尔因胳膊被砍掉而回乡。阿克西妮娅在病好之后就回乡了。葛利高里却始终没能得到红军的信任,最终也回乡了。米哈伊尔·科舍沃伊在红军胜利之后娶了杜妮亚什卡,没多久,葛利高里的母亲伊莉妮奇娜因为思念葛利高里过度而死亡。葛利高里回乡之后就发现米哈伊尔对其抱有很大成见,后来杜妮亚什卡告诉自己将要被清算的时候,他又开始逃亡了,并且最终加入了福民的匪军,在多次被追捕的过程当中,因为福民指挥不当队伍人数越来越少。葛利高里明白这个队伍待不了,就准备回乡带着阿克西妮娅一起逃亡,想过田园生活。但是,不幸的是,在逃亡的路上,阿克西妮娅被射杀了。葛利高里又逃亡了一段时间,但是终究因为思念家乡,回到了鞑靼村。回到家看见儿子米沙特卡之后全书便结束了。“这就是他生活中剩下的一切,这就是暂时还使他和大地,和整个这个在太阳的寒光照耀下,光辉灿烂的大千世界相联系的一切。”

4

这部小说里以主角葛利高里为代表的的顿河哥萨克,对家乡、对如同他们父亲般的顿河有着无限的热爱和眷恋。每当载着回乡哥萨克的火车经过顿河时,“顿河爸爸”的优秀子孙们总会将身上的一切物品毫无犹豫地扔进奔腾的顿河中,以回馈“父亲”对他们的养育之恩。生于斯长于斯的哥萨克们坚信,这片由他们祖辈们汗水和血水浇灌的顿河土地只能由他们来守护和耕种。他们并不关心今天彼得格勒的主人又换成了谁,对革命的意义也并不十分理解,但当外来的红军踏进顿河流域,四处奸淫掳掠,杀害无辜,为“庄稼佬”(顿河哥萨克对外来无地农户的蔑称)从哥萨克手中夺取土地,打破他们原有的生活秩序时,他们当中的很多人毫不犹豫地选择揭竿而起,和邓尼金他们一道将布尔什维克驱逐出去。

但对哥萨克而言,以邓尼金、科尔尼洛夫为首的、同样是外来者的白卫军也未必是福音。白卫军的高层多出身于上流阶级,极度注重礼仪和等级,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价值观,充满泥腿子气息的哥萨克和他们一比反而更像布尔什维克。白卫军将领们除了驱使哥萨克们为“祖国”献身外,并没有为他们带来什么实质性的好处,对哥萨克们的自治要求更是不屑一顾(很有意思的是,小说里不少哥萨克人都认为“哥萨克”和俄罗斯还有乌克兰是属于不同的民族,包括葛利高里)。所以,当哥萨克骑兵一踏出顿河疆土,战意就急剧下降,他们不愿继续为除了自己家乡以外的其他东西流血,不愿为“复兴俄罗斯”的“伟大事业”做炮灰。这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后来一度强盛的南俄白卫军走向败亡。

《顿》诞生于斯大林时代,基本以哥萨克们的视角展开情节,但肖洛霍夫在书里对各个势力却很难得地保持一种公允的态度,不去过分批判或赞扬任何一方:布尔什维克们拥有崇高的理想,不过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逐渐被暴力、权力还有仇恨侵蚀,将哥萨克们一次又一次地逼向暴动;之前有在苏俄文宣中以大反派形象登场的科尔尼洛夫、邓尼金和卡列金等高级白卫军将领在书中则是有理想、有担当的领头人形象,只是和布尔什维克处于不同立场。至于作者倾注了最多感情和心血的去描绘的哥萨克群体,既有虔诚、淳朴、乐天的一面,有也中世纪式的愚昧、贪婪和嗜血。肖洛霍夫用自己的笔忠实地记录了红白双方还有夹在中间的哥萨克们在那个大变革年代里的选择和挣扎。


5

你好,我是喜欢奇思妙想的老黑的胸肌。我来解答您小小的疑问

这个问题很简单。因为肖洛霍夫上面有人啊

那位可是斯大林的挚友,苏联的鲁迅,《海燕》的创造者,高尔基。

《静静的顿河》是肖洛霍夫的处女作。仗着绥拉菲莫维奇的支持出版。到第三卷时却出版不了了。因为第三部写了哥萨克的暴动,并且立场是站在哥萨克一边,苏联红军成了反面。这在当时的苏联,谁敢给他出版?小命不想要了吗?

但这个时候高尔基出来了,他和斯大林可是挚友。高尔基把斯大林和肖洛霍夫请到家里。让斯大林现场看书,评判。

肖洛霍夫拿出120万字哥萨克暴动的史料给斯大林看。斯大林根本看不完,只是瞅了几眼就扔一边了。

然后肖洛霍夫开始慷慨陈词,具体说了什么呢?

具我猜测,可能是,伟大的苏联共产党没有错,错的是党内的一些人……奥咦,静静的顿河,我们的父亲!

斯大林被震撼了,“多么迷人的小伙子,好吧,我们出版第三部。”

可以说《静静的顿河》能够出版一靠高尔基,二靠作者的个人魅力,才成功出版的。

6

《静静地顿河》是俄国文学巨匠肖洛霍夫的巨作,肖洛霍夫也因此书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小说构思于1926年,四部分别于1928年、1929年、1933年和1940年出版,前后历时14年。作者用写实主义手法和悲剧手段,塑造了一个个性鲜明的男子汉形象,从格里高利身上,读者能感觉出作者对人的尊重。r

因为在第三部书中写了哥萨克的暴动,并且立场是完全站在哥萨克的一边,苏维埃红军成了负面,这个写法谁也不敢肯定,就连斯大林的挚友高尔基也感觉不妥当,所以情急之下高尔基直接把第三部的手稿推荐给了斯大林。而《静静的顿河》却偏偏得到了斯大林的青睐,得以出版的一方面作品本身好,而肖洛霍夫得到了高尔基的帮助,并引导他和斯大林见面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才是主要的。r

我是抱着无限痛苦读完的,只能说大概名著都要带着无限痛苦的心情去读。但是那些庞大的故事构思是值得钦佩的,由心地说。每个细小的情节都是巧妙的伏笔和设计,看似无意的一句话,等你读到后面才发现它的精妙;这就是成熟的作家吧。




7

首先,俄罗斯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学传统,从罗蒙诺索夫、普希金、果戈里到后来的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产生了无数的文学大师,这样丰厚的土壤为肖洛霍夫这样的优秀作家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其次,斯大林的慧眼识珠也是《静静的顿河》大获成功很重要的原因。因为小说的第三部主人公参加了白匪军,而且描写到了红军过度征粮的史实——后来苏联党史也明确提出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在出版时屡遭拒绝,是高尔基将肖洛霍夫介绍给斯大林,在斯大林的支持下,小说第三部才最终顺利出版,成为文学史上不朽的名著。

斯大林是一位有非常高的文学修养的领导人。我们都知道斯大林出生在格鲁吉亚,但早在少年时代他就同时掌握俄语和格鲁吉亚语,能用俄语和格鲁吉亚语两种语言写诗,而且在发表后获得了不错的反响。后来读的东正教神学学校,准备毕业后成为神父。东正教神父必须精通古希腊语,斯大林的古希腊语水平很不错,可以直接阅读柏拉图原文。在加入革命后,出于革命需要,斯大林一生都坚持学习德语和英语。由于具有很高的文学鉴赏能力,所以斯大林对优秀的作家确实多有提拔。静静的顿河的成功确实和他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8

《静静的顿河》属于整个俄罗斯战斗种族

虽然《静静的顿河》主角有过白军生涯,让此作品的最后完整出版历尽了坎坷,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它巨大的文学价值和文学魅力。

我的记得它是小时候最令我沉迷的一本小说之一,书中对于俄罗斯乡村生活的描写,尤其是对于哥萨克骑兵的刻画,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很难想象,作者肖洛霍夫在写作这部伟大作品的时候,只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我想这就是文学天才吧!

也就是说,前苏联的审核机制之所以会对《静静的顿河》网开一面,也是意识到它将属于整个俄罗斯战斗种族,所以,才能够使其得以出版!

时至今日,如果让我给年轻人推荐一本小说看的话,我要推荐的也是这本《静静的顿河》!

9

我读过这本书,也看过所拍的电影,如果没记错的话,应该是肖洛霍夫的作品,书中男主人公为葛利高丽、潘芝诺维奇,他宗爱的女人叫婀克西尼雅,他可怜的妻子叫娜达利娅。故事除了写爰情之外,主要是描写哥萨克这个名族,为独立而进行的不是屈服的斗争,以及最后归宿于苏维埃的过程,?面宏伟,它至所以能在苏维埃时期发表,我个人理解在于它的文学性,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苏维埃的成长史!

10

肖洛霍夫还有一部非常优秀的小说,“未开垦的处女地\",上中学时就看过。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