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从公元223年刘备去世开始算起,一直到孙权病死为止。他在二十九的时间里面,先后熬死了曹丕、诸葛亮、蒋琬、司马懿等与他同辈的当世之英杰,也熬死了曹叡和公孙渊这些比他晚一辈的人。说他是三国时期第一能熬,实质名归。

但是在这二十九年中。孙权却几乎没有什么作为,这与他早期的锐意进取,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让人很难理解。这里就对孙权在曹操和刘备死后,他的所做所为,以及他的心里想法做一个陈述总结。说说孙权晚年的那点事。

公元219年,孙权干了一件确定了三国鼎立的大事——偷袭荆州。

这是他一辈子干的最成功的一件事,也是他一辈子干的最失败的一件事。

说他成功,是因为孙权在多次谋求淮南合肥失利后,他的清醒的认识到,自己与曹魏的实力差距是巨大的。东吴不应该跟曹魏死磕了,而是拿下荆州,徐图自保。于是,在此之后,他派兵偷袭荆州,重锤了刘备的上升势头。并且他不再以谋求曹魏的土地为自己的第一诉求,而是以劫掠人口、财货为主要目标,力图缩小自己与曹操的差距

从后来的结果来看,孙权很成功。因为东吴的地盘和人口都扩大了一倍,而刘备对东吴的压力也锐减。

但是,让孙权没想到的是。曹魏方面对刘备根本看不上。之前关羽在荆州时,魏国还派重兵防着关羽。等于关羽替孙权分担了一部分的压力。然而当关羽被孙权杀死后,魏国的压力就全部压倒东吴身上了。

夷陵大战之后,曹丕以孙权对自己不恭敬为借口,迅速调集了曹仁、张辽、张郃、曹真和曹休等一干曹魏大将征讨东吴。这一战下来,曹魏和东吴都是精锐尽出,动用的总兵力比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都要多。双方大战六个月,最终以曹魏退兵收场。

这一战,曹魏用事实证明了一件事:虽然是三足鼎立,但是魏国对蜀汉没兴趣。曹丕的眼里只有孙权这一个对手。如果蜀汉忍着不出兵,孙权只能自己单挑曹魏。

孙权瞬间傻眼了……



因此在公元223年,也就是刘备病死白帝城的那一年。孙权在打退曹魏的入侵后,他迅速与蜀汉复通了关系。双方缔结同盟,关系恢复到了吕蒙偷袭荆州之前。在此之后,一直到蜀汉灭亡前夕,孙权都没有再动过蜀汉的心思。

也就是说,不是他没想过灭蜀,而是他不敢灭蜀。他怕自己灭蜀时,曹丕会揍他。

既然攻蜀已经不可能了,孙权就只能把目光投在曹魏的身上。但是孙权打不赢曹丕,他之前已经吃过几次大亏。如果没有刘备帮他分担压力,他根本不敢挑衅魏国。

所以,孙权也就只能放弃扩张的想法。专心处理东吴的内部问题。

什么问题呢?主要是两方面。

第一,孙权自己的名分问题;

第二,东吴内部的叛乱势力;

所谓名分,就是孙权当时对自己的定位。曹丕和刘禅都是皇帝,只有他是吴王。而他的吴王还是曹丕封的,也就是说,东吴名义上是曹魏的藩属国。但是公元222年时,东吴已经与曹魏翻脸,这个藩属地位已经名存实亡了。所以孙权需要自己给自己找名分。也就是像刘备那样,自己给自己编一个称帝的理由。否则他就天然的比魏、蜀矮三分。

而东吴的不安定因素,指得是东吴内部的士族问题和反对孙权的叛乱分子。这些人的力量太强大,孙权一时半会解决不了。他需要时间来消化新占领的荆州和交州,也需要时间缓和自己与士族的关系,更需要时间去消灭江东的山越人

于是这么一拖,孙权也就有五年时间没有对外发动大规模的扩张。



到了公元228年,孙权见时机成熟,便来了一把大的。他授意周鲂诈降,引诱魏军进入他在石亭设好的伏击圈。这一战,即历史上的石亭之战,也叫“周鲂断发赚曹休”。

当时的魏国扬州都督曹休中计,率兵深入吴国境内。吴军九万,魏军十万,结果魏军被东吴打的屁滚尿流,连曹休的老命都差点丢了。所幸是后来魏军的增援赶到,魏军才没有被吴军全歼。

诸葛亮在听说孙权主动出击后,也迅速调了三万蜀军,以强行军的速度,在一月之内北上陈仓,攻打陈仓关,减轻孙权的压力(第二次北伐)。然而东吴接下来的行为却让诸葛亮失望了。孙权见魏军增援后,立即下令退兵。让诸葛亮空欢喜了一场。

一年后,孙权凭借石亭大战的威望,在建业称帝。(这是他发动石亭大战的原因)

在此之后,东吴与曹魏又有四年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战争。


一直到公元233年,诸葛亮决定第五次北伐魏国时(也是最后一次),孙权才再次出兵。这一次是诸葛亮挑的头,孙权认为诸葛亮的建议可行,便积极响应了蜀汉的行动。

结果,诸葛亮在渭水河畔被司马懿熬死。孙权在前期风风火火了一把,后期见战局朝着不利的方向发展,他就赶紧退兵了。

而他这次退兵,他把脸都丢光了。

当时,魏明帝曹叡对大臣说:这次蜀吴来犯我大魏,诸葛亮才是胜败的关键,渭水一战只许胜,不许败!我不管司马懿怎么打,哪怕是丢人现眼也无所谓,只要能打退诸葛亮即可。否则大魏的西部危矣。而孙权那个鼠辈,只要我亲自带兵去讨伐,孙权胆小鬼肯定要跑路。因为我已经看穿他的尿性了

然而,曹叡居然还是高看了孙权。他本以为自己到前线后,孙权就会跑。结果,魏军主力离前线还有数百里时,孙权听说曹叡亲征,连照面都不敢打,直接就望风跑路了

秋七月壬寅,帝亲御龙舟东征,权攻新城,将军张颖等拒守力战,帝军未至数百里,权遁走,议、韶等亦退。——《三国志·魏明帝本纪》

这就是孙权的德性,也难怪曹叡会笑他胆小如鼠。



可能有人会问,孙权与曹丕同辈,他被曹叡这个晚辈小儿这么欺负,他就能甘心?

答案是:孙权他不忍气吞声能怎么办?自己造的孽,只能自己还

三足鼎立的局势早已稳定,蜀汉不能打,魏国又不打蜀汉。东吴就那么大,他的实力只有魏国的一半。实力悬殊太大,他确实是打不赢。

为了绕过曹魏扩充实力,孙权还曾经派卫温和诸葛直带一万士兵去台湾抢人口,可带回来的蛮夷还没有损失的人多,气得孙权把卫温、诸葛直给砍了。

为了绕过曹魏扩充实力,孙权还曾经向辽东霸主公孙渊暗送秋波,派了一万士兵去辽东帮助公孙渊。结果使者被公孙渊斩杀,一万兵也被缴械。差点把孙权气疯了,急得他要千里奔海去征讨辽东。

扩充不了实力,孙权也没有办法。先前他与曹操打过多次,也与张辽、满宠这些魏国的大将打过多次。每一次他都打不赢,失败的教训太多了。他只能忍。


后来,诸葛亮病死。蜀汉方面的新任总经理蒋琬联络孙权,希望联合北伐。结果孙权还瞧不上蒋琬,不愿意搭理他。对合作北伐的提议一拖再拖。

再后来,辽东霸主公孙渊被司马懿斩杀,东吴彻底失去了从东北购买战马的可能。也失去了一个盟友。此时的孙权,只剩蜀汉这一个独苗伙伴了。

他瞧不起蜀汉,又没有任何的盟友,只能就这么忍气吞声,不再对曹魏动武了。

外事诸多不利,家里又祸事连连。

孙权六十岁时,太子孙登去世。孙权立了新太子孙和,但他又宠爱鲁王孙霸,导致东吴内部二宫之争。没过多久,亲密战友诸葛瑾也去世了。孙权脑神经抽疯,开始与天斗与地斗,与吴国全国斗!

为了避免自己死后士族擅权,孙权在太子孙登病死三年后,派人去骂陆逊,骂的陆逊最后忧愤而死。

又过了五年,孙权脑子又开始抽疯。他先是废了太子孙和,接着又赐死鲁王孙霸。改立年仅七岁的幼子孙亮为太子。

到他六十九岁时,他把巨能熬的司马懿也熬死了,成为汉末三国的那批群雄中,仅剩的一个独苗。但是这时孙权也已经中风,离咽气也不远了。

公元252年,孙权七十岁。驾崩。

纵观孙权这一生,他的辉煌是偷袭荆州,他的上升转折点也是偷袭荆州。当刘备被他砍掉左膀右臂之后,蜀汉就残废了。没有蜀汉的从旁牵制,光靠孙权自己的能力,他根本就撼动不了曹魏的霸主地位。

一个连合肥都打不下来的人,还能对他抱有过多的期望么?



不过,东吴的外战不利,也不能都赖到孙权一个人的头上。当时是士族社会,是一个需要九品中正制的时代。蜀汉和东吴却都不搞这一套。这就导致了吴蜀两国很严重的国内矛盾。很多的蜀人和吴人,成天都在散布亡国论,盼望“魏国鬼子”来“解放”自己

这三天两头的有人造谣,搞得人心惶惶,仗还怎么打?

后来的人就对当时东吴军队有过评价:吴军不是没有战斗力,但就是没有凝聚力。东吴的豪族对开疆扩土的积极性不高,不想陪孙权去伐魏,削弱自己的力量。这个问题反过来想,也证明吴军是一支守土责任感很强的军队,对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十分看重。能够坚决的抵御侵犯之敌。

也就是说,东吴军队在保家卫国这方面表现的很出色。但是开疆扩土时,就只能用差强人意来形容了。

孙权他在位时,凭借他的威望,还能处理好东吴的三大派系的关系(淮泗将领、流亡北士和江东士族)。让东吴政权在曹魏的压力下,苟延残喘。

但是,东吴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是无法弥合的矛盾。这样,也就不可能给孙权有作为的条件和空间了。

所以,为什么孙权在刘备和曹操去世后,毫无作为呢?归根到底来说,就是当时的东吴政权不支持孙权的锐意进取。英雄人物,并不是能改变历史轨迹的人,因为历史的大方向,不是一个人无法改变的。这一点,不仅仅是针对孙权一个人,同样也适用在刘备和曹操身上。

并且,孙权也算不上是一个能打仗的人。不说跟曹操和刘备比,他跟同辈的诸葛亮和司马懿也有差距。孙权他知道自己的短板,所以在确立天下三分后,他对开疆扩土也保留了很大的克制性。

最佳贡献者
2

江东孙氏,虽说是兵圣孙武后裔,可却与江东世家大族的顾、朱、张、陆不同,是为寒族庶民,没有社会地位,为诸侯所轻。孙坚虽然人杰,号称江东猛虎,杀伐决断,颇有英雄气,却始终未能画地而治,投靠了袁术,在征伐黄祖的战斗中竟然殒命。长子孙策不得不也托庇于袁术,为其效力。在孙策21岁那年,终于得到机会南渡江东,带着从袁术处讨还的父亲旧部1000多人和自家的门客数百人从现在的安徽和县渡江,在路上得到了周瑜带领的自家部曲的支持,开始纵横江东,仅仅两年间即扫平江东六郡,开基立业。

(孙策平定江东)

孙氏虽然祖居吴郡,可是孙坚发迹却并非以江东精兵以闻。当时孙坚参加讨董联军,在江苏、安徽北部招募兵勇,是为淮泗精兵。如今孙策兵临江东,是为淮泗军阀无疑。尽管孙策在战斗中尽量保持了与世家大族的合作态度,对当时的名士表示了友好,不断抛出橄榄枝,希望他们能进入自己的江东幕府班底。然而孙策毕竟冒犯江东世家大族的前科,世家大族对孙策多抱以非暴力不合作态度。

孙策之前在袁术处打工,奉命攻打庐江郡,袁术也答应功成后任命孙策为庐江郡守,孙策因此打仗十分卖力。结果这庐江郡太守陆康,率军队固守,一直坚守了二年,城池才陷落。城池陷落后,陆康就病逝了,时年70岁。陆康宗族有百余人,逢此战乱及饥荒,死了近一半。江东世家大族彼此联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自然不会待见始作俑者的孙策。所以孙策不管做出什么样的姿态,江东世家大族都是一副混不吝的样子。

孙策年少气盛,接连几次示好没有得到积极回应,孙策的热情也就渐渐冷却了,开始了铁腕治理。既然不配合,那么就最好别犯我的令。所以,在孙策当政的4年间,江东政权一直不稳固,外来的军阀政权对世家大族保持着军事压力。在很多决策中,孙策都感受到江东世家大族无形的掣肘力量,这让孙策感到颇不耐烦,情急之下往往兵行险着,有几次孙母都不得不以投井威胁来劝谏。孙策遇刺,即与此有关。

(赤壁之战前的孙氏军阀领地)

那么孙策为什么不利用手中的兵权将江东世家大族一举铲除,一劳永逸呢?

这是因为东汉末黄巾起义和其后的军阀混战时,许多苦于战乱的农民都去请求武装的世族大姓保护,而世族大姓为聚众自保或出师作战,也需要充实武装力量。于是世家大族更多地采用军事封建制来部勒自己的宗族、宾客、佃客、门生、故吏。这样,部曲就成了世族大姓私人武装,少者数百人,多者上万人。孙策带兵路过舒城时,周瑜就带着自家的部曲1000多人来迎接。孙策感激涕零,执着周瑜的手,说“得卿之佐,大事偕矣”。

周瑜还不算当时的世家大姓,只能算是当地的一个普通的豪强家族,尚能有此武装,那么江东的顾、朱、张、陆等世家大族的武装力量就更为可观了。孙策兵强,连横者数万,这些世家部曲若单独来攻,任何一个都不会是孙策的对手。不过,如果孙策倒行逆施,让这些世家联合起来,孙策未必就能在江东立足。所以,孙策在被刺客重伤(应是破伤风)不治,死前还放心不下孙氏一族,对引为心腹的张昭说:“江东要是能待下去就努力一把,要是待不下去,就带着淮泗子弟缓步西归。”

于此就可以看出,江东政权的军制与府兵制、募兵制都有不同,是为贵族联合政治。

孙权上位后,一改孙策时期对世家大族的高压态度,采取了更为有好的姿态。孙权颇有儒者之风,与孙策的好侠任气有不同,看起来像是一个保境安民的军阀,这符合江东世家大族的利益。因此在孙权前期,江东世家大族对孙氏有了一定程度的合作态度,具体表现是有很多世家大族的子弟进入了孙权的幕府。这样,在200年至208年间,江东形成了以孙氏军阀与世家大族部曲共治的局面,孙氏作为江东最大的军事武装,成了盟主一样的存在,在当时乱糟糟的局势中,保卫江东免遭战火。

这是一种相生相克的政治局势,注定了孙氏政权的集权程度不会很强,什么事都要商量着来,跟曹操、刘备这样的枭雄的班底完全不能比。曹操想要东征西讨,只要拿着皇帝的印玺盖一个戳,就能够以大义的名义讨伐不臣。刘备虽然在赤壁之战前一直东奔西走,但是核心班底一直都在,也可以做到如臂使指。所以,当曹操云集大兵,写信给孙权邀请他一起打猎时,孙氏集团内部一片吵嚷声,这在诸葛亮舌战群儒中有具体反映。

孙权势孤力弱,在周瑜没有从岳阳前线赶回来之前,没有足够的实力弹压这种世家大族发起的投降风潮。在与周瑜达成一致后,孙权才以决绝的勇气对世家大族下达了一个斩钉截铁的命令:孤意已决,有言降曹者,有同此案。

(有可能开创大一统的赤壁之战)

在孙氏的军事压力下,各个世家大族选择了与孙氏合作,纷纷带领自己的部曲到周瑜部队报到,前后约集齐了5万人马。所以,赤壁之战对于曹操来说,是输了一场战争,虽然伤筋动骨,失去了统一全国的契机,尚没有性命之忧;可是对于孙氏集团来说,如果这一场仗输了,后方的政变几乎可以断定会立刻发生。

孙权和周瑜的这一次豪赌,启动了孙氏政权的本土化进程。孙氏集团表现出了能够庇护这些世家大族的能力,这些世家大族终于认可了孙氏军阀集团作为本土军事力量存在。但也仅此而已,这些世家大族一直保持着部曲武装(或大或小),而且在江东政权中的话语权越来越大。他们选择与孙氏和解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孙氏军阀集团能够保境安民——仅此就足矣,不需要再多。

当年的项羽曾经带着江东8000子弟争衡天下,结果却是无一人生还。孙策号称“小霸王”,其也有征发江东子弟与中国争雄的雄心,这对江东世家大族的利益而言绝不是好事。一旦孙策功成,必然定都中原或关中。以江东经济的残破,来实现孙氏一族的皇帝梦,这对他们来说,不是一笔划算的买卖。所以,江东世家大族一直不与孙策合作,因为他一直把江东作为兵源、物资基地,从而率十万之众与中国争雄,江东世家大族显然对这样的定位并不满意。历史上,江东世家大族的这点心思不止一次的表现出来,以至于宋太祖颇为嫉恨地说道“南人不得居吾此堂”,即“南人不可为相”,盖是因为南人志短,不能以天下为先。

到了孙权时期,赤壁之战证明了孙氏军阀集团的实力,盟主的地位越发稳固了,江东从此紧紧地团结在以孙权为首的军阀集团周围。孙权也成功地熬死了曹操,击败了刘备,并在公元223年等来了刘备病逝的消息。此时,孙权年届41岁,正是年富力强,有所作为之时。那么孙权为什么不一鼓作气,趁着刘备去世,蜀中大乱(刘备在四川横征暴敛,蜀民心不归附,因此在刘备去世后在川中各地作乱,以至于蜀汉濒临亡国),西征蜀汉,北伐中原,混一中国呢?

(18岁就当了CEO的孙权)

前面已经分析了江东政府政治势力以及军事力量的组成,可知江东政权对于恢复中原、发动大规模统一战争缺乏意愿,同时可知江东政权是一个寡头政治联合体,集权程度相对最弱,即使是大帝孙权,也做不到令行禁止。一个最明显的例子是,孙权任内发动的几次北伐,大多都草草收场,前线的将官和士兵出工不出力,战斗意愿很低。可当曹魏举大兵来袭,这些士兵却能够为了保家卫国,舍身一战。所以,江东政权的特点就注定了其防守有余,进攻不足。

其次,曹操虽然去世了,但是不代表曹魏的国势就衰弱了。自三国鼎立开始,曹魏一直是三国中实力最为强大的一方,这一点在曹操去世后,依然没有改变。虽然《吴志.诸葛瑾传》中认为“丕之于操,万不及也。今睿之不如丕,犹丕不如操也”,其言之切切,宛如其实。然而,终曹丕之世,却是曹丕主动伐吴,在位七年,无岁不征,接连三次大规模征讨江东,孙权疲于奔命,自保尚且不暇,哪儿还有余力去西征和北伐?至于曹睿,则更是得了一个烈祖的庙号,明皇帝的谥号,遍观当时的史书记载,都说这位皇帝明睿果决,诸葛亮和司马懿一代人杰,号称虎啸龙吟,也掀不翻曹魏的天下。曹操更是在曹睿小的时候就夸耀说:“我基于尔三世矣!”可见,曹睿也绝非等闲之辈。

(曹丕一直压着孙权打)

最后,蜀汉在夷陵之战时曾经濒于亡国,陆逊本可趁机伐蜀,可却担心曹魏惩其后,因此果断班师。须知蜀中道路难行,陆逊若要深入蜀地,一旦曹魏从襄阳南下,切断夷道,则东吴大军首尾不得相顾,东吴情势将陷入危急之中。刘备也是枭雄,肯定早知道江东的苦处,在永安白帝城收拢了一些散兵,加上赵云从蜀中带来援兵,约莫有2万兵马,就开始叫嚣要再次伐吴。孙权此时已经与曹丕关系破裂,即将开战,不得已孙权卑辞厚礼,前往刘备军中请和。刘备打了败仗,孙权还要对这个大舅哥好生伺候,个中难言之隐,孙权怎会不知?

所以,此时三国鼎立态势已成,天时已定,地利已分,唯待人和可取。可是,孙权在世时,不管是曹魏还是西蜀,在人和方面都没有发生特别重大的失误。曹魏虽有高平陵政变,但是上台的司马懿家族能够安然掌控局势。蜀汉虽诸葛亮去世,但是蒋琬、费祎、姜维等人也能勉力维持朝局。天下大势已成,孙权虽有搏击苍天之心,却无缚龙之缨,唯待后人徐徐图之。他能做的,是在他有生之年,把江东的世家大族的武装力量尽力剪除,以确保孙氏的中央集权。因此,我们才看到了大帝孙权晚年的刚愎自用,残酷嗜杀。

3

在魏蜀吴三国中,东吴的领导者显然比其他两位要小很多,孙权的父亲孙坚和曹操同一年出生,孙权整整比曹操刘备小一辈,在曹操、刘备相继去世后,孙权为什么没能乘机统一呢?

孙权比曹操年纪小到什么程度?在曹操和刘备相继逝世后,孙权一直活到了公元252年才去世,而这时候距离曹操和刘备去世已经间隔了30年多的时间,就连蜀汉的诸葛亮也已经去世了18年。但是奇怪的是,孙权在后来的这么多年的时间里面,几乎没有多少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虽然也和魏国打了几仗,但都没有取得大的成果,而和蜀汉方面则是一直相安无事。

其实孙权在当时并不是没有想过一统天下,孙权是一个有野心的人,为了自己的野心不惜出卖同盟,从这一点就能看出来,孙权绝对有过一统天下的想法。孙权从称帝到去世多次试探性进攻曹魏,但是大部分都失败了,就算是偶尔成功也没能扩大战果,反而不如蜀汉打的更加漂亮。

孙权最大的一次胜利是石亭之战,这一战击败了曹休的主力,导致了曹休羞愧而死。之后东吴的军事活动主要围绕着合肥,合肥就像是东吴绕不过去的坎,一直都没能打下来。这一时期的东吴在外交活动上非常的活跃,甚至和蜀汉订立了平分天下的盟约,当然这个盟约最后没有用到。孙权还曾经派遣使者去辽东地区联合辽东的公孙渊,不过这个做法最后也以失败告终。

伴随着军事上的失败,孙权在政治上也慢慢的昏庸起来。年老的孙权在继承人问题上没妥善的能解决儿子们的矛盾,当孙权的长子孙登去世后孙权就让三儿子孙和做了太子,而鲁王孙霸对于太子之位一直耿耿于怀。这样就导致了太子孙和的对手鲁王孙霸的权力之争,当时东吴的大臣很多都卷入了争斗。内部斗争的紧张环境下,对外的征战也就缓慢下来,一直到了公元250年,孙权才动手解决这个问题。

当时的孙权已经没有年轻时期的英明果断了,他的做法非常的简单粗暴,废除了孙和的太子,杀死了鲁王孙霸,并且连累逼死了一大批重臣。孙权的晚年行事暴虐昏庸,造成了后期人才的大量亏空,并且给东吴后来的持续内乱埋下了隐患。孙权的这些行为也导致了东吴最后的衰落,到了公元252年71岁的孙权去世时,东吴已经出现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再也没有一统天下的实力了。

综上所诉,孙权并不是没有过统一天下的想法,而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孙权的江山都是他父亲和哥哥打下来的,他自己唯一一次开疆拓土还是偷袭盟友的荆州。

4

应该有很多朋友都和题主一样有此疑问,为何孙权不在曹操,刘备死后北伐中原呢。

原因也很简单,孙权的朝廷他无法完全做主。先不说孙权有没有北伐的志向,单说孙权在他朝堂的影响力有多少。

孙策当初攻略江东,是得到了江东顾、朱、张、陆四大世家士族的支持的。所以孙权接手孙策的班子,满堂皆是世家士族的代言人。如张昭、顾雍、朱桓及后来的陆逊。

这些世家士族,只想维持自己的利益甚至占领更多的利益。当自己的利益受到威胁时,他们会毫不犹豫的选择自己的利益而放弃自己的效忠对象

曹操欲统一全国,大军南下之时,写了封招降信给东吴朝廷。此信引得东吴群臣蠢蠢欲动,个个心思思准备投降,可惜当权人孙权心知如果投降,地头蛇的群臣利益肯定会得到保障的,换个主公还一样要他们治理东吴。只不过他自己的政治生涯就要走到尽头了,甚至于有可能性命不保。于是坚决不降,并将跟他一样心思的周瑜招来商量对策。忧于投降后利益分配问题,和周瑜有兵权,被兵权强压的江东群臣同意一致对付曹操。并最终打赢了赤壁之战。

由此可见,江东世家士族把控东吴朝廷是何等的根深蒂固,他们满足于自身所得的利益,不会付出没有回报的结果。比如北伐中原,出兵就要后勤粮草装备,这些保障是谁提供的呢?还不是由东吴各大世家士族牵头提供。这些人精也清楚,凭江东兵,擅水战山地战的素质,想去北方跟骑兵硬碰,犹如鸡蛋撞石头。而且曹魏军强国盛,又有司马懿坐镇,根本不会傻得去打曹魏。

即使是攻伐刘备也是蜀道难行,天险难过。蜀国又民心归附,届时有可能陷入全蜀皆兵的后果。且蜀吴俩弱相争,曹魏得利。断不是孙权希望看到的。

所以,孙权不管有没有争霸天下的雄心都不重要,江东世家士族们不支持他,他就是一个随时后院起火,粮草后勤供应有忧随时失败的下场。不如好好享受荣华富贵,所以他有什么理由去冒险呢?大家说是吧。

喜欢历史的朋友,欢迎关注点赞,并深入讨论一下。

5

首先在战略上东吴就是以据守东南为目标 此外军队临江据险的战斗模式已经长期形成 要弃船登岸与中原骑兵作战恐怕是凶多吉少吧

6

曹操是220年去世的,刘备是223年去世的,孙权直到252年才去世,曹操与刘备都死了以后,孙权还活了30年,孙权不仅熬死了曹操和刘备,还熬死了诸葛亮和司马懿,甚至还熬死了自已的两个儿子,孙权确实有大把青春。

孙权19岁执掌江东,内荐贤臣,平定叛乱、安抚士族,外阻强敌,开疆拓土。27岁力败曹操于赤壁,引得曹操力赞:生子当如孙仲谋。想当初是何等的英雄!

孙权38岁偷袭荆州,力挫刘备的复仇,随后又大败曹丕的讨伐,在魏、蜀之间左右逢源,力保江东利益不失,是何等的世故与老练。



既然如此,孙权为什么不在曹操和刘备都去世后,进一步扩大地盘,进而统一天下?

孙权也想啊,只可惜能力有限,北边张辽断了孙权北进的梦想,南边和东边大海阻止了孙权前进的脚步,西边唇亡齿寒的危机感和崇山峻岭的超难度让孙权放弃的西进的战略。

215年的逍遥津一战,张辽率800勇士让孙权10万大军毫无脸面可言,张辽两进两出,无人可挡,此战差一点就赔上了孙权的性命,让孙权对张辽,对曹魏,对北伐平生第一次产生恐惧心理。

自从孙权偷袭荆州后,全据长江中游,暂时解除了自荆州顺江东下对江东之地的威胁,而对于益州之地,恐怕就不是孙权所能图谋的呢。



刘备死的那一年,孙权42岁,我们来看看孙权这30年都干了些什么?

223年,孙权与蜀汉互派使者议和;

225年,孙权平定鄱阳山越叛乱;

226年,孙权乘曹丕病逝,派兵攻江夏,无功而返;

228年,吴魏两国暴发石亭之战,孙权大胜魏军,斩杀俘虏魏军一万余人,大败曹休。

229年,48岁的孙权登基为帝。

231年,讨伐叛乱的五溪蛮夷;

232年,企图外结辽东的公孙渊,失败;

241年,孙权令三路大军北伐魏国,无功而返;同时这一年孙权的太子孙登去世。

251年,孙权得了风疾,召大将军诸葛恪辅政,次年便去世,享年71岁。



可以看到,这30年来,孙权并没有放弃北伐魏国的雄心壮志,至少有三次大规模北伐魏国,无奈难有建树,即使如石亭之战大胜,却也止步并未扩大战果,实在是进取心不足。

而且这30年,对孙权来说,有一个明显的时间过渡点,就是241年太子孙登的去世。241前孙权还有些雄心壮志,偶有北伐,并未放弃。241年后,孙权明显没有大的动作,基本上三国处于各扫门前雪的阶段,一直到去世再没有什么动作。

孙权为什么进一步扩大地盘,进而统一天下?总结如下:

1、名将调零,实力有限。

到了后期,吴国的名将基本上调零,缺少能征惯战、锐意进取型的大将,如周瑜、吕蒙、甘宁等人,仅仅靠孙权一人进取,实属无奈。而吴国的实力又不如魏国,后期三次北伐,两次失败,唯一的一次胜利,还因为谨小慎微,而放弃扩大战果。



2、守土有责,进取无力。

吴国的利益集团,也就是四大家族,对于统一天下兴趣不大,而对于外敌入侵守备家园是非常上心的,所以数次北伐皆无果而终。而孙权本人,也由于老对手曹操和刘备的去世,造成压力的骤减,有句话说的好:压力越大,动力越大。而一旦没有压力,也就失去了动力,孙权这个时候基本上就失去上进的动力,尤如魏国皇帝曹睿在诸葛亮死后,如释重负、纵情享乐一般。

3、老来昏庸,薄情嗜杀。

这个人上了年纪,难免判断事情就会失误,就连英明如曹操也有得陇望蜀的退意,和关羽威震华夏欲迁都的昏招,孙权晚年因为太子去世,而另立太子而宠鲁王,导致两宫之争,逼死陆逊,杀死亲儿子,最终为吴国的灭亡埋下诱因。

7

曹操死的时候,孙权38岁。刘备死的时候,孙权41岁。孙权一生活了70岁,三四十岁的年纪,对于他来说,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当时三国鼎立,孙权把曹操和刘备都熬死了,正该他大展宏图的时候。可是,为什么孙权却始终按兵不动,又那样碌碌无为地生活了30年,最终寿终正寝呢?

(孙权剧照)

要研究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看看历史上在江南建立过的政权中,究竟有没有发展壮大,变成全国性政权的?

春秋战国时期的吴越,一度争霸天下,问鼎中原,但是并没有成功。

东晋政权,数次试图北伐,还是没有成功。

后来刘裕取代东晋,雄心勃勃北伐,依然没有成功。此后经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都没有一个能够实现统一北方的。最终,结束南北朝乱世局面的,是杨坚建立的北方政权。

五代时期,江南也出现过多个国家,南唐强盛一时,但是,也没有成功,最后被北方政权的北宋被灭掉。

南宋政权,也有多次北伐的经历,发动了数次统一战争。可是最终,却被从北方打下来的蒙元实现了统一。

再后来,清朝末年的太平天国,一度气势如虹,但是最终依然落得一个失败的结局。

实际上,从南方政权出发,建成全国性政权的,朱元璋似乎算唯一的一个。

但是朱元璋只能算是农民起义军,当时元朝衰败,各路诸侯崛起,朱元璋最终打败众多诸侯,实现建国。他其实并不完全算南方政权,他是融合了包括韩林儿在内的北方农民起义军的一个复合政权。当时的北方,除了衰败的元朝外,也没有其它更厉害的政权。包括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军事实力,都主要在南方。因此,朱元璋也只能在南方打仗。如果北方有更厉害的力量,朱元璋也就在北方打仗了。总之,朱元璋不能算是从南方出发实现全国统一的的例证。

(曹操剧照)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实际上,中国古代两千年,在江南建立的政权,最终实现了全国统一的,几乎是没有的。孙权作为一个在江南建立的政权,就算曹操和刘备都死了,他要想由此发展成全国政权,也是很困难的。

那么,为什么江南的政权很难发展成全国政权呢?主要还是地域的原因。江南地势比较平坦,没有蜀地那样的山川之险。身后又是大海,没有中原那样的腾挪空间。江南唯一可以依凭的,就是有长江天险,有充足的粮草。但是,没人理它也就罢了,它可以勉强立足。若是北方政权真正和江南政权较劲,江南政权显然是无法立足的。

如果说东吴政权有可能发展壮大的话,就是在孙策时期。因为那时候北方有多股势力,袁绍、袁术、公孙瓒、曹操等,大家打成一团,力量分散。南方的刘表、刘璋、张鲁等政权,力量也不强大,比较分散。

如果在这时候放手一搏,或许是有机会的。

(刘备剧照)

不过,对于孙策的东吴来说,也不能说这时候就有机会,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时孙策其实遇到一个非常麻烦的问题,就是东吴内部不稳。毕竟孙策是外来户,他打下东吴,实际上损伤了东吴内部世家大族的利益,内部的反抗很激烈。如果孙策在这时候猛烈地发动征伐战争,也许他能够获得更多的地盘,但是内部可能就闹起来了。实际上,最终孙策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被刺杀而死。

孙策在临死前,是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他选择孙权为接班人,就是对这个问题的补救。他对孙权说,打江山你不如我,守江山我不如你。这意思就是要孙权无论如何,先要想办法把江山守住。

孙权自然也明白孙策的意思,所以他上台后,并不急于四处征伐,而是努力搞好内部关系,最终使得东吴内部团结一致,四方太平。

不过,这样一来,孙权也就失去扩大疆域最好的时机。在这个时间段里,曹操实现了北方的统一,而且还率领大军南下。虽然后来经过赤壁大战,曹操败北。但是曹操也只是军事上的一次失利,赤壁大战并没有改变北方的形势,内部依然是相当稳定的。而一场赤壁大战,让刘备获得了最大的红利,夺益州,取汉中,在西边成立了一个强大的政权。

也就是说,当三国形成的时候,孙权就和历史上的那些江南政权一样,彻底失去争夺天下的机会了。而无论是曹操去世,还是刘备去世,都没有改变这样一种态势。因此,孙权是不可能征伐做大的。

(参考资料:《三国志》等)

8

不是孙权不努力,实在是各方面条件不具备,他无法觊觎中原。

兵者,天时地利人和,能完备者,天下无与其争锋。江东政权没有天时的优势(魏国没有内部出现问题,而且实力远强于吴蜀),没有地利(南方政权少有北进中原能够成功的,没有人和的优势(孙吴属于外来势力,能在东吴扎根,很大程度上是安抚并依赖联合江东地方势力,如果北进出兵,会有后方叛乱的忧患))。

而且地利这个条件,对于古代用兵争天下是非常关键的。自古以来,中国历史上征战天下,最后夺取了江山的政权,除了明朝的朱元璋之外,没有一个是从南方起家后搞定华夏的。这里面主要的原因和地理位置(是否险要可守,是否占据绝佳出兵的地形条件)相关,再有和兵员的储备以及日常战备相关。从舒适的地方向寒冷的地方地方出兵,大概率是出力占不到便宜。古时候,南方充其量有水上的优势,但在陆地山林中,北方的阵列和骑兵就更加不可抵挡。所以对于南方政权来说最多是可以做到自保,很难做到进击扩张。

而且再说到东吴自己的政权稳定性,其实也是有问题的。地方豪强,大致上是倾向于北方宗主“汉”,对其内部权力斗争影响严重,所以也无法形成一致有效的扩张策略,更别说争天下了,想做到自身发展壮大都是有难度的。进而东吴是相对蜀而言,扩张需求还要弱的一方政权了。

9

曹操、刘备这些大佬去世后,孙权正值青春年华,为什么没有趁此机会统一中国?这个问题问得很好,曹操、刘备这样的乱世枭雄去世后,孙权的确有更好的机会实现人生抱负!但是为什么没有实现?这得从孙权这个人说起。

俗话说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话是曹操评价孙权的。其实其完整的语句是“生子当如孙仲谋,若刘景升儿子,豚犬耳!”意思就是说,生儿子就该像孙权这样能够守得住父兄基业的,而刘表的那些个儿子,却都如猪狗一般,既不能守住家业,也不能保全性命。这话当然是曹操发自内心表演孙权的,但在不经意间却揭露了孙权的致命软肋——守成之君!即,一方面孙权很好地守住了家业,另一方面也说明孙权这辈子最大的功业是守成,而非创业。我们知道,江东人口众多?富庶肥沃,一条大江成为天然屏卫,拥有成就王霸之业的雄厚基础。但这个基础却不是孙权创造的,而是其父孙坚和其兄两代豪杰艰苦奋斗而来。如果没有父兄的努力,凭孙权儒雅文弱的风格,恐很难有江东的基础。换句话说,孙权虽然也很有能力,也有韬略,但在曹操、刘备这样的江湖大佬面前,还是算晚字辈,就开拓基业的能力来说也很难有与他们掰手腕的势力。

此外,赤壁之战后,孙权也并非没有为拓展基业付出努力,但效果并不理想。诸葛亮评价孙权:“权之不能越江,犹魏贼之不能渡汉,非力有余而利不取也。”孙策评价孙权说:“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使各尽力以保江东,我不如卿。”综合起来讲就是孙权虽然抱负很大,治国能力也很强,却短于临阵突敌,战功不著,直接影响他争天下的进程,孙权亲临战阵所指挥的战役,多次失败。有的是在绝对优势情况下失败,比如赤壁之战后的合肥之役,孙权携赤壁大胜之余威,亲率大军北上合肥。当时合肥并非曹魏集团的重心,守将不是核心人物,而是张辽。但是,就是在这样一个势力不太对等的地方,孙权不仅没有拿下战略目标,而且还因为冲动而折损了大将太史慈,极大地打击了东吴的士气!说明孙权应变将略,不是他的长处。这也是帝业不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个人观点,欢迎关注一下!


10

从公元223年刘备去世到252年孙权去世这些年里,东吴集团再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战事,也许有的人会认为孙权没有趁机西取蜀汉北伐魏国这是因为他不思进取,满足于偏安一隅,但其实仔细地分析一下,其实东吴也有不得已的苦衷,原因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公元221年爆发的夷陵之战严重地削弱了东吴的军事实力。众所周知,夷陵之战是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而对东吴发动的一场战争。虽然东吴在陆逊的带领下,历时一年最终彻底地打败了刘备,但是这场战争对东吴造成的损失也是巨大的,光是在战争中阵亡的高级将领就有甘宁 潘璋 朱然 马忠等人,据记载这场战争让东吴至少付出了数万青壮,至少有三年国力恢复不上来,可见东吴在战后的军事实力也是受到了严重削弱,短期内根本无力去北伐和西进。

其次,东吴在之前的合肥之战中被曹魏打怕了。公元215年,曹操率大军攻汉中。孙权趁曹操主力陷在汉中之机,带领10万大军围攻合肥,引发了著名的逍遥津之战。孙权围城十余日不拔,又闻曹操主力已从汉中回师,便引军撤走。曹操合肥守将张辽纵兵追击,在逍遥津大破吴军,杀得东吴军队全线溃败、望风而退、闻风丧胆 ,就连孙权也险些被活捉。此战杀得东吴人人惊惧,据说战后东吴的小孩听到张辽的名字都不敢啼哭,可见这场战役对东吴的影响有多么巨大。

最后,孙权在夷陵之战后也重新看清了东吴的实力和蜀汉不相上下,只有两方联合才能对抗强大的曹魏,于是在诸葛亮的倡导下两国又重新结盟。其实孙权在刘备死后也并不是没有对魏国展开军事行动,公元229年和232年,孙权曾两次集结大军攻打合肥,结果两次都大败而回,至此,东吴集团再也无力进行北伐。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