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韶关历史底蕴深厚,人杰地灵,出过不少的历史名人,比如薛岳、张九龄、张发奎等等。

1、薛岳:薛岳是国民党抗日十大名将,是广东韶关市乐昌县九峰镇小坪石村客家人,生于1896年12月27日,因为诞生的时候恰逢甲午战争期间,而且,因为他的父亲敬仰南宋的抗金民族英雄岳飞而起名薛仰岳,在抗日战争时期有着战神的称号,战功非凡,参加许多著名的会战。

2、张九龄:张九龄是广东的古八贤,南粤先贤,唐朝的著名宰相,唐朝著名诗人,他还是一位非常有胆识和远见的政治家,他秉公守则,直言敢谏,忠耿尽职,在当时的唐朝做下了不好的对广大百姓的好事,扫除了不少的六朝绮靡诗风,使得诗风环境变得更好。

3、张发奎:张发奎是一个有着军功显赫的将领。是广东始兴人,在1912年参加讨袁之役和驱逐踞粤旧桂系之战,在孙中山1921年到1922年的北伐期前担任警卫团营长,然后开始一路升职带兵,参加过多次战争,立下了很多的功劳,是一个难得的抗日将领。

4、李韶石:李韶石是一个为人非常正直的,严格办事的古代官员,李韶石又叫做李林,9岁就能够写文章,14岁中来秀才,在丁丑年授翰林院庶吉士。

最佳贡献者
2

广东韶关的名人有很多,中国近现代史上,韶关更是人才辈出。

我们比较熟知的将军,韶关也有很多个,尤其是日本入侵中国的时候,正是这些将军为保家卫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下面我们说一下韶关名人中,众所周知的将军们。

谭甫仁(1910-1970年)开国中将

谭甫仁广东省仁化县人,1927年参加了周恩来领导的南昌起义,成为了为人民而战的一名工农红军。

1928年谭甫仁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启了一生的革命生涯。

土地革命时期,谭甫仁参加了中央苏区领导的历次反围剿战争,为早期工农红军革命运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红军长征时谭甫仁参与了所有的对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的战役,为保存工农红军的有生力量,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抗日战争爆发之后,谭甫仁立刻投入到全民的抗日战争当中去。林彪指挥的平型关大捷谭甫仁就有参加,并且取得了全面抗战以来的第一次伟大的胜利。

之后,谭甫仁率部参加开辟、发展冀鲁豫边抗日根据地,坚持艰苦的敌后游击战争。并多次打退日本组织的“合围”与“扫荡”,为中国抗日战争最后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解放战争事情,谭甫仁参加了著名的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广东等战役。谭甫仁为中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之后,谭甫仁被授予中将军衔。

薛岳(1896-1998年)抗日名将

说到薛岳大家肯定十分熟悉,他就是广东韶关人。当然了我们熟悉薛岳就是因为抗日战争,他几乎参与了抗战时期日军发动的所有大战。

薛岳打的最为经典的战役当属万家岭大捷,这一次战役薛岳的对手是日军臭名昭著的106师团。

战争打的激烈到日军的中下级军官,几乎全部被击毙的程度。为了不至于全军覆没,日军不得不从空中,补充军官来暂时指挥战役。

当然了即使这样,他们也是徒劳的。最终,万家岭大战薛岳取得了胜利,给予日军以沉重的打击。

薛岳在和日军作战的过程中,长沙保卫战也是最为经典的战役之一。在长沙对抗日军的时候,薛岳发明的天炉战法,更是给日军以重创,消灭了日军有生力量。薛岳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张发奎(1896-1980年)著名爱国将领。

张发奎于1912年考入广东陆军小学,参加了孙中山建立的中国同盟会。

1926年开始参加北伐战争,因在攻占汀泗桥、武昌城等作战中,屡立奇功而被提升为第四军军长。

抗日战争期间,张发奎率部参加过淞沪、武汉、昆仑关等战役,被授予中国国民党军陆军二级上将。

他是早期国民党众多将领中,最具影响力的一位。

3





谢谢邀请,我就知道我们乐昌市九峰镇民国时候出了一个大将军(薛岳)那是个抗日大英雄,提起薛岳在我们家乡哪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哇,知点历史的人应该都会知道点,当年湖南长沙会战,打死多少鬼子,鬼子听到薛岳的名字啊,都闻风丧胆,是我国难得的抗日大英雄。听老人家说,薛岳当年出生的时候,他父亲早上出门去割牛草看见有个穿龙袍的人进了他们村子,等他割完草回家的时候,在村大门口就问别人说,我们村里今早上是不是来了一个穿龙袍的先生,村民说没有哇!没有人看见过呀,后来他也没多问,就直接回家了,回到家里,他老婆就生了一个男孩,后起名薛岳。听老人家还说薛岳还有一个哥哥,少年的薛岳是特别懂事,从小就有一颗报国之心,长大后就被家人送到广州黄埔军校,从此就走上军旅生涯,后面还有关于他很多的故事,我就难废口舌了……

4

韶关抗日名将:有的歼敌最多,有的光复省会,有的坚持敌后抗战

韶关是广州的南大门,自古以来出了很多名人,比如唐朝著名的丞相张九龄。我本人比较喜欢近现代史,因此简要介绍一些近现代史上韶关的名人。

歼敌最多的名将薛岳。韶关老家的人都亲切地称呼薛岳为“抗日大英雄”,他出生于广东省韶关市乐昌县,毕业于河北保定陆军学校。全面抗战爆发后,薛岳先是被任命为第19集团军总司令,率部参加淞沪会战。薛岳指挥军队先是坚守蕴藻浜南岸,后又转战至竹园村。在竹园村一战中,薛岳将军指挥军队死死守住阵地,期间阵地得而复失。为了竹园村阵地,中日双方军队反复激战,薛岳指挥军队连续向阵地猛烈进攻五次,终于将阵地再次得回。此一战中日双方都投入了大量兵力,战况异常激烈,中国守军为了夺回阵地牺牲了众多将领,伤亡者达十之七八,也重创了日军。

此后,薛岳又担任第一战区第一兵团总司令、第一战区前敌总司令等职务,指挥中国军队在开封、南昌等地与日军精锐部队土肥圆等部队进行战斗。从1939年9月开始,薛岳将军指挥中国军队进行了著名的三次长沙会战,会战中薛岳将军用“天炉战法”打得日军溃不成军,重创了日军。虽然消灭日军的具体数字有待考证,但是很多人认为薛岳将军是当时消灭日军最多的将领。因为在抗日战争中的优秀表现,薛岳先后获得国民政府颁发的青天白日勋章一枚以及美国政府颁发的自由勋章一枚。

光复省会城市的张发奎。张发奎出生于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北伐战争中,张发奎是北伐军著名的铁军第四军独立旅旅长,在北伐和东征等历次战役中功勋卓著。在担任十二师师长期间,指挥军队与吴佩孚对战,当时叶挺独立团便是在张发奎的直接领导下占领了汀泗桥,此后张发奎乘胜追击,继续率部占领南昌,而后又大败孙传芳的军阀部队。

抗日战争中,张发奎积极投身抗日救国运动中。淞沪会战,张发奎任第八集团军司令,面对日本海陆空三位一体的猛烈进攻,张发奎指挥军队连续打退了日军十次进攻。更让人提气的是,张发奎以攻代守,他亲自上阵,指挥第八集团军的炮火瞄向日军进攻上海的司令部,让日军大为震惊。武汉会战中,张发奎以第二兵团总司令的身份指挥军队与日军激战,但是因为日军兵力众多、武器先进,张发奎多次败退。

1939年,张发奎被任命为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在第一次粤北会战中,张发奎指挥军队勇敢作战,大败日军,一雪前耻。此后又光复了广西首府南宁和战略要地钦州等地,在日军攻陷南宁后,张发奎于1945年再次夺回南宁。在当时的抗日战争形势下,能够像张发奎将军这样光复省会城市的极少。

坚持敌后抗战的谭甫仁。谭甫仁是广东省韶关市仁化人,17岁时便参加了南昌起义,红军时期担任过12军团的政委,积极参加井冈山地区的斗争,为根据地的壮大献策献计,流血流汗,并指挥部队参加了多次反“围剿”斗争,后跟随部队参加了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爆发后,谭甫仁隶属于八路军115师,任687团政委等职务,在平型关战斗中指挥团部与日军激战并取得胜利。在正面战场一路溃败的形势下,谭甫仁奉命深入到斗争形势复杂的敌后,担任旅政委以及晋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等职务。在敌后艰苦的环境中,谭甫仁灵活运用游击战术,坚决同日寇进行斗争,巩固和扩大了抗日革命根据地,为抗战的胜利立下不少功劳。

由于篇幅所限,仅介绍以上三位我比较熟悉的韶关人,欢迎读者朋友们在留言区继续补充。我是冰哥聊史论古今,期待您的关注和点评!

5

韶关英才辈出地灵人杰还看今朝!韶关人民齐努力加油!

6

南朝名将侯安都

候安都(519-563),字成师,曲江人。工隶书,能诗文,兼善骑射,文武双全。举兵跟随陈霸先平"侯景之乱",同镇京口,任半陵太守;他定计擒拿对手王僧辨,以功授南徐州刺史,佐陈霸先建立起陈王朝(南朝)。又奉命率军败北齐徐嗣微,督水师南破余顷与肖孜,晋号平南将军,改封西江县公,享受开府仪同三司的待遇。当陈武帝(陈霸先)卒,安都按剑上殿,拥立临川王陈茜为文帝,从而进官为司空。随后,以征北将军、南徐州刺史之职会同大都督侯瑛平定王琳。后又因杀文帝的竞争者衡阳王陈昌,进爵为清远郡公。从此,安都威名甚重,郡官无出其左右。后加封为侍中、征北大将军,朝廷并立碑颂扬他的功绩。但侯安都自恃功高过人,日渐骄者,行为越轨,包庇部属。天嘉四年(公元563年)春,文帝坐收安都于嘉德殿,翌日赐死。享年四十四岁。葬以士礼(墓在今乳源县桂头镇,文化大革命期间遭毁)。韶关风烈路就是因候安都的风烈可钦就留传下来的。

唐朝名相张九龄

张九龄(678~740),唐代诗人。初唐诗坛大家,和张说并称"二张",二人均位至宰相之尊,均有著名诗篇传世。张九龄子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曲江)人,世称张曲江。张九龄早年得张说赏识并推荐,唐中宗年间中进士,唐玄宗二十二年官至中书令。后受李林甫排挤,贬为荆州长史。张九龄的诗作前期温婉淡雅,后期质朴遒劲,雄浑刚健。其诗作《感遇》十二首及《望月怀远》传诵久远。

宋朝名臣余靖

余靖(公元1000-1064年):字安道,号武溪,曲江人。自小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史记杂家小说、阴阳律历以及佛道之书,无所不通。以尤以文才拨萃,著称乡里。宋仁宗天圣二年(公元1024年)中进士,初为赣县尉,后到京任秘书监,负责掌管典籍文书,入崇文馆主持校勘《史记》、《汉书》、《后汉书》,并写出了《三史勘误》四十卷。景右二年(公元1035年),余靖因谏留范仲淹,与尹洙、欧阳修一同被贬。他们被天下称为四贤。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余靖、欧阳修、王素、蔡襄一起被擢为谏官,时论重之。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西夏向宋朝请和,辽国不许,余靖以谏议大夫的名义出使辽国,持正雄辩,挫败了辽国的外交恐吓,使宋北境消除了紧张气氛,西边也没有战事。余靖曾先后三次出使辽国,积极学习外国语言,写作外文诗,但被认为有失大国尊严,出贬吉州,又受中伤,返居故里。皇佑四年(公元1052年),由于侬智高造反,朝庭起用余靖,任广南四路(即今广西)经略安抚史负责镇压,并解决了交趾(今越南北部)入侵事件,授尚书左丞知广州。余靖在南海做官十年,离任时不带走南海一物,因此以"风采清华"称颂于世。广州有八贤堂,余靖当其一,晚年官至工部尚书。余靖于宋英宗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病逝,享年六十五岁。英宗念其辅先皇有功,谥号"襄",后人称他为余襄公,有《武溪集》二十卷遗世。他是岭南继张九龄之后的又一扬名之士,是北宋时期的一位政治家、外交家。后人建风采楼、以风采为路名纪念他。

明朝清官谭太初

谭太初(公元1504-1588年),字宗元,号次川,始兴人。历任江西按察副使、广西参政、工部右侍郎、户部左侍郎、南京户部尚书等职,是明代的一位享有盛誉的清官。据《明史》和《南雄州志》记载,谭太初任江西按察副使期间,对于劳民伤财的驿传制度痛加裁革。当时大*臣严嵩权倾天下,其亲友宗属在他的故乡江西仗势侵夺农民的良田,民怨鼎沸。江西的地方行政长官因惧怕严嵩的势力,无人敢出面处置。独谭毫无惧色,坚决依法惩办,毫不通融,故人称为"谭青天"。

明朝大将陈璘

陈璘(1543-1607),字朝爵,号龙崖,翁源县龙田铺人(今周陂龙田村)。遴少怀大志,身材魁梧,膂力过人,结交多贤豪,相与谈剑术,讲韬略,尽得其秘。在国家民族内外患之际,璘决心从军报国。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潮州、连江等地区数万人起事,粤中大震,总督下令熟兵法者爵万户。此时,璘献策军门,总督大为赏识,即署把总军衔,命璘领兵前往平息,升为指挥佥事。平息英德起事,升广东守备。

民国著名茶商池秉德

池秉德(1877~不详) ,原名池阅龙,祖籍韶州府翁源县(今韶关市翁源县),其祖上世代制作乌龙茶,其祖上世代制作乌龙茶,14岁便已到美珍茶庄担任制茶师,17岁时随父南下来到广州,21岁时已成为茶行业内闻名遐迩的制茶大师傅。1898年,池秉德在广州创办"德记茶庄",后迁至香港后改名"龙德记茶庄",主要经营乌龙茶生意,一度发展成为近代比肩立顿的中国茶叶公司。池秉德掌舵着这家有"乌龙世家"之称的龙德记茶庄以香港为跳板把乌龙茶贸易拓展到世界各地,打破了北美市场乌龙茶的空白,被誉为中国近代茶业复兴的先行者。

抗日名将张发奎

张发奎,又名逸斌,字向华,始兴县隘子镇采岭村人,民国陆军上将。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九月二日出生于县城,祖辈务农,父名居之,字竹溪,充县衙小吏。8岁入私塾,光绪三十三年就读县立高等小学堂。宣统三年(1911年)夏,与同学李君外出游泳,李不慎溺死,发奎惧牵连出走广州,先当学徒习染织,后从军当兵。民国元年(1912年),考入广东陆军小学并加入同盟会。他聪敏好学,于民国2年在3000同学中以《吴起将兵与士卒同甘苦论》一文名列前茅,升入武昌第三陆军中学。民国4年毕业返粤参加第二次反袁之役,曾一度为孙中山随身侍卫。翌年派在广东士敏土厂任事。民国9年奔赴漳州"援闽粤军"任中尉副官。8月,与桂系军阀战,发奎,只身于敌群中夺获新式步枪两枝,晋升上尉副官。惠州攻坚战,任敢死队督战长。民国11年任总统府大本营警卫团第三营营长。6月陈炯明叛变,张发奎率部与叛军战于翁源。陈炯明遣前陆军小学校长翁式亮致函发奎称:"师生之情,爱护之心始终如一,希迅速来归,免贻后悔"。发奎旋以"师恩难忘,恕难从命"。回绝,毅然率部退入始兴仙人洞据山相抗,为时半年。故以后有"大王"绰号。后来粤军第一师师长梁鸿楷函张许以相机驱陈,张遂出山任第一师二团三营营长。民国12年(1923年)2月,孙中山重返广州,张发奎举兵驱陈,升任团长。民国13年该团参加第一次东征及平定刘震寰、杨希闵之乱,屡立战功。东征之役,其弟张贵斌阵亡。民国土4年(1925年)。7月,粤军第一师扩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师,张发奎任独立旅旅长。在南征中歼邓本殷部,升任十二师师长。民国15年7月,国民政府誓师北伐,张发奎率部进军湖南与第十师担任湘江东岸作战,连克醴陵、平江,迫吴佩孚部退守汀泗桥。汀泗桥三面环水,后枕高山,除西南铁路桥可通外,悉为崎岖山路。吴佩孚屡败后,集北军两万,任宋大霈为指挥,欲凭天险待四军而歼之,并亲由长辛店率嫡系部队倾巢南援。8月26日,四军发起攻击,宋大霈率大刀队督阵,双方激战甚烈;至夜,张发奎令三十六团渡水偷袭敌后、占领中央阵地。翌日拂晓,张亲率三十五团及叶挺独立团从正面奋勇冲杀。独立团多共产党员,前仆后继,视死如归,血战数小时冲过铁桥。吴军腹背受敌被包围缴械,十二师占领汀泗桥,30日,四军再攻克贺胜桥,直逼武昌。四军北伐入湘,战无不胜,汀泅桥、贺胜桥之战,重创北军,写下了北伐战争最光辉的一页,赢得了"铁军"称誉。民国土5年(1926年)10月10日,北伐军攻克武昌后,张发奎率十二师援赣,首战马回岭,全歼孙传芳谢鸿勋部,继又协同第七军克九江取南昌,旋回师武汉。民国16年1月,张发奎晋升第四军军长。武汉粤侨联欢会赠"铁军"盾牌一块,纪念四军功绩。3月"张发奎兼任十一军军长,中旬,国民党召开二届三中全会,张发奎当选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任第四方面军第一纵队司令官。"四·一二"政变后,武汉国民政府明令讨蒋。但因张学良率.奉军与吴佩孚残部联合进窥武汉,遂决定先继续北伐。4月下旬,张发奎率四军、十一军出师河南,于上蔡;逍遥镇等地击败东北军四个军,进击临颍。张学良集中主力25万人与北伐军决战。双方血战,十一军七十七团团长蒋先云(共产党员)战死,张顽强指挥,终将奉军主力击溃,占临颍,克许昌取开封。第二期北伐,铁军逐鹿中原,威震中外。6月13日,北伐军班师武昌,张发奎升任第二方面军总指挥。7月15日,汪精卫叛变,宁、汉合流实行清共,张发奎因部下有不少共产党员且多为骨干,并不热心**,反而接纳郭沫若、张云逸、叶剑英等一批共产党员到二方面军任职。南昌起义后,张发奎采纳叶剑英的意见不去追击叶挺、贺龙,而令第四军南下广东与李济深争地盘。9月下旬,第四军进入广州。11月17日,张发奎、黄琪翔发动广州政变,拥护汪精卫反对南京特别委员会,驱逐黄绍桂系部队。12月11日,共产党领导广州起义,张发奎于肇庆回师镇压。国民党反汪各派乘机指责张有异动,张被迫离开四军赴日本。第四军退出广州。民国18年(1929年)3月,蒋桂战争爆发,张发奎回国,被任为讨桂军右翼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整编第四师师长(原第四军)。张部于鄂西击败桂军。9月,蒋介石存心消灭异己,下令张部移防陇海路,计划第四师途经浦口时包围缴械。于是张发奎再次反蒋,率部取道湘西直下广西,复与桂系联合进攻广东。12月,张、桂联军于花县被何应钦军击败,返回广西。四军缩编为第四师。民国19年(1930年)蒋、冯、阎爆发中原大战。张发奎、李宗仁举兵策应,恢复第四军,进攻湖南,占领长沙。蒋介石调粤军乘虚夺取衡阳,两军激战,张、桂军大败复退回广西。第四军仅剩两团。张发奎心灰意冷,仅任军事委员会委员,广西省政府委员。"九·一八"事变后,张发奎电请南京政府允其率部开往东北抗日,蒋介石不予理睬。12月国民党召开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张当选为中央监察委员。民国21年3月,他再次要求率部援黑龙江,蒋又不允,反将其调往江西"剿共"。张发奎痛感国事危急而报国无门,于10月只身出国游历欧美。张在国外宣传抗日救国受各地华侨欢迎。,在伦敦他发表谈话说:"如有机会,余愿率一旅之孤军奋起抗敌,期有抱国仇于万一也。"在美国,一位医生名叫雅仑,用一个传家之宝的酒杯盛满白兰地对张说:"在我有生之年,如你能打败日本,情愿把这杯子送给你"。张发奎毫不犹豫一饮而尽(抗战胜利后,雅仑找到张的弟弟勇斌果然把酒杯交其带回)。民国24年春张回国到南京见蒋介石,提出;"今后中国之出路,唯有抗战之一途"。蒋许他日后为抗日先锋。民国25年张任皖、赣、浙、闽四省边区总指挥及苏浙边区绥靖主任,专事督办抗日防御工事。"七·七"事变后,张发奎表示;"如果这次再不能对日作战,我决定入山为僧,今后永不问世事"。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张任第八集团军兼右翼军总司令;在浦东击败日军数十次进攻并亲自指挥炮兵轰击日军司令部和日军旗舰"出云号"给敌以重大威胁,被誉为神炮。10月30日·,左翼军开始败退,蒋改任张指挥左翼及中央军。面对残局,他仍表示:"尽最后一分力,流最后一滴血"。u月5日,日军于杭州湾登陆,张部腹背受敌,奉命放弃上海。民国27年(1938年),张发奎任第二兵团总司令兼第八集团军总司令,参加武汉保卫战。民国28年春任第四战区司令长官,负责两广军事。冬,张指挥第一次粤北会战获胜。民国29年1月,四战区迁往广西,他乘隙回家乡住了十天,然后到广西任职,相继收复南宁、龙州、钦州。民国33年10月,日军进攻广西,桂林、柳州、南宁失陷。张部败退至百色。冬,张发奎改任第二方面军司令长官。民国34年5月,二方面军夺回南宁,7月攻克龙州、凭祥,进军梧州。抗日战争胜利后,张发奎任广州地区受降官,主张严惩日酋田中久一。民国35年任广州行营主任,不承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华南抗日游击队并计划清剿。民国36年改任广州行辕主任,冬调任战略顾问委员会委员。民国38年1月任海南特区行政长官兼海南建省筹备委员会主任。3月任陆军总司令。7月辞职到香港定居,直至1980年3日10日病逝,终年85岁。张发奎一生戎马,但颇重视文化教育,曾在家乡创办风度小学,于四战区创办志锐中学,培养了不少热血青年。任四军长时曾赠始兴中山图书馆《万有文库》、《四部丛刊》各一套。他死后,叶剑英委员长致电其家属:"惊悉向华将军逝世,不胜哀悼。乡情旧谊,时所萦怀。特电致信,尚希节哀"台湾始兴同乡会曾开会追悼并献一挽联:"望出曲江,绪承风度,千载道范,先后献身邦国,古今辉映;声扬咸宁,威镇华夏,一代名将,从此撒手人寰,中外同哀。"

抗日名将薛岳

薛岳(1896年12月27日-1998年5月3日),字伯陵,广东韶关乐昌人。抗日名将,国民党一级上将。原名薛仰岳,因生于中日甲午战争期间,乃父起名仰岳以求能效法岳飞成为民族英雄。薛仰岳后改名薛岳,以示不仅仰慕岳飞更将身体力行。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回粤后曾任孙中山警卫团第一营营长。1922年陈炯明叛乱期间,薛岳曾保护宋庆龄脱险。北伐初期任第一军第一师师长。

薛岳,抗日名将,时有抗日"战神"之称,陆军一级上将。曾参与围剿红军,抗日战争期间,参加淞沪会战,指挥了武汉会战、徐州会战、长沙会战等著名会战;以其著名的天炉战法,消灭了大量日军,荣膺美国总统杜鲁门所授自由勋章。

早年经历

薛岳,1896年(清光绪二十二年)12月27日生于广东乐昌县。时为中日甲午战后,他的父亲因仰慕岳飞,取名薛仰岳,后来自己改名为薛岳。1907 年,薛岳进入黄埔陆军校学习军事,1910年毕业。

1914年,二次革命后薛岳加入中华革命党,不久,恢复学生生涯,投入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第二期,受训两年。

1918年6月,加入孙中山所组的革命军援闽粤军,任总司令部上尉参谋,随军入福建,攻占以漳州为中心的20多个县。1920年9月,随军回粤,讨伐岑春煊所率的桂军。当时粤军参谋长邓铿(仲元)兼第一师师长,任薛岳为机枪连少校连长,第二年,机枪连扩充为营,薛岳升任营长。

1921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邓铿奉令成立大-警卫团,由第一师参谋长陈可钰任团长,薛岳、叶挺及张发奎分任第一、二、三营营长。是年8月,孙中山溯西江至桂林,设置北伐军大本营,薛岳任孙文-警卫任务。

1922年3月,粤军总司令陈炯明破坏革命,将邓铿刺死,叛象渐明。4月,薛岳护送孙中山回粤,设大本营于韶关,6月初,又护送孙中山及夫人宋庆龄由韶关回广州。6月16日凌晨,陈炯明公然叛变,令所部叶炬、洪兆麟等部队围攻粤秀楼和-。警卫团叶挺营坚守-前门,薛岳所部固守后门,多次击退叛军的进攻。叛军便断水断电,企图困死革命卫士。战斗持续了10多个小时,警卫团保护宋庆龄突围。叶挺全营在前面开路,薛岳率领机枪营殿后,冒着枪林弹雨,将孙夫人送到岭南大学校长钟荣光所住石屋。孙中山则在事变即将发生前登上了永丰舰。

警卫团被冲散后,薛岳带着部分警卫团战士到珠江永丰军舰,继续守卫在孙中山身边。不久,奉孙中山之命,同林直勉等人秘密潜往广西梧州请兵平叛,正值粤军许崇智部回师受阻-开往福州,军事行动暂停。薛岳秘密地乘搭"大明号"轮船赴香港,转往上海,向孙中山汇报广西请兵情况。

1924年,蒋介石率部东征讨伐陈炯明,薛岳任粤军第一师少将副官兼师参谋长。次年2月,任第一军第十四师副师长兼第十四团团长,在第二次东征中,常常以少胜多。由于战果显著,受到蒋介石的通电表扬。

战争生涯

北伐战争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薛岳所属的第一、二两师为总预备队,随西路军行动,执行攻占江西的作战任务,为北伐军的主力,随总司令蒋介石行动。9月初,自长沙趋浏阳,展开对江西境内孙传芳部的攻击。而南昌城的攻守战,是北伐军与孙军搏斗最惨烈的一役,城垣两次失而复得,革命军多有败退,大受挫折,唯薛岳兼领的第一师第三团始终勇敢奋战。1926年10月3日,蒋介石召集全师官兵训话,慰勉以第三团做模范。蒋介石检讨作战挫败原因,地图不准确是主因。这对于薛岳是一大教训。其后20余年,薛岳行军作战以及公余,更注意研究实际地理环境和地图。

江西全境肃清,革命军做东下沪杭的准备,战斗序列重行部署,第一军第一师划归东路军总指挥何应钦,前敌总指挥是白崇禧。12月中,薛岳升代第一师师长,率部东进。

由于浙江军政人员的倾向国民政府,故而革命军进展顺利迅速,1926年2月18日克复杭州,各军随即分途合击,攻取上海、南京。薛岳率第一师由杭州进至嘉兴,为使大军在这一湖沼河汉错纵地区运动容易,薛岳获得青红帮头目的合作,通知徒众同时分别架设便桥以利行军,因之,在短时间内即直冲至闵行,与友军合围攻击上海,3月20日克复上海。

土地革命战争

"八一"南昌起义失败后,贺龙、朱德、叶挺等率起义军南下广东,进驻潮梅一带地区。薛岳奉李济深命令率新编第二师迅速开往揭阳、普宁地区,协同陈济棠、徐景唐部,在汤坑与起义军展开激战。所部四个团都被击败,师部也被包围,全师覆灭在即。这时,叶挺部营长欧震叛变,阵前倒戈。他便抓住这个时机,在赶来增援的邓龙光部协同下进行-。红军寡不敌众,弹药将尽,-撤退。

汤坑会战一结束,薛岳立即率领特务连轻装前进,迅速地占领汕头市,不准其他部队开进汕头。凡是各部要津、各种肥缺,都分别安排自己的亲友掌管。

1926年11月16日,张发奎、黄琪翔在广州发动政变,夺取李济深在广东的军政大权。薛岳也公开叛变李济深,投靠张发奎。所率新编第二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教导第一师,他任师长,除将第四团驻扎于广州西村陈家祠外,其余全部调往江门驻防。

1927年12月11日,张太雷,叶挺等共产党人领导和发动广州起义。薛岳奉张发奎电令,调所部两个团于12日晨从江门到达河南。3时半,从士敏士厂渡河进攻东堤一带,并沿永汉路搜索而上,进攻财政厅。这时,其师驻在广州的第四团正进攻观音山。上午8时,占领该山后,第四团连续五次向广州起义总指挥部(原市-),进攻均被击退。但到晚上10时,在李福林的国民革命军第五军和右派广州工人"敢死队"增援下,才占领了起义军总指挥部。随即-笼罩广州城。

张发奎、黄琪翔等-广州革命群众的野蛮行为,不仅受到人民群众及舆论界的谴责,也遭到桂系军阀的攻击和国民党内部其他派系的非议,-离穗赴港。缪培南和薛岳分别担任第四军正副军长,将部队迅速撤往东江一带准备离开广东。在企岭、潭下遭到陈铭枢和黄绍竑部的东西夹击,先胜后败,-撤退,经老隆,转和平,进入赣南。余下二万人,损失近半。

1928年1月24日,薛岳和缪培南率部取道赣东北,北上投靠蒋介石。1928年4月6日,到达运河车站。第二天受到蒋介石的接见,并被编入第一集团军战斗序列,于31日进驻山东德州。7月,他和缪培南率先响应蒋介石发表的裁军通电,鼓动上校以上官佐-,要求裁撤第四军。9月中旬,第四军缩编为第四师,缪培南任师长,朱晖日为副师长。薛岳不能见容于蒋介石,-离队南下,到九龙闲居。不久,便参加汪精卫、陈公博等人的反蒋活动。

1929年初,俞作柏因策划倒桂有功,被蒋介石任命为广西省府主席。薛岳与俞是武昌陆军第二期预备学校和保定军校的同期同学。5月,他和李朗如等,奉汪精卫陈公博之命,乘俞作柏率部从上海南下就职,经广州之时,劝俞赶走陈济棠,统一两广,作为反蒋基地。俞感突然,未同意。7月,他又以递送委任状为名,前往南宁,劝俞早日出兵。待俞同意后,才回香港复命。10月1日,俞在广西南宁通电反蒋,因部下吕焕炎叛变倒戈,反蒋失败。

12月,张发奎南下广西,联合李宗仁反蒋。在此之前与朱晖日等也在香港设立机关,分头联络各地武装团体,并于1928年12月3日,策应第四军,举兵反蒋。次年2月,第四军在花县讨蒋失败不久,薛岳和吴奇伟等在广东廉江归队。6月中旬,参加北流战斗。第四军与粤军蒋光鼐、蔡廷锴部激战两昼夜,损失惨重,缩编为三个团,他担任第三十五团团长。

中原大战

1930年4月,中原大战爆发。张桂联军从广西分途北上配合冯、阎对蒋作战。6月,其后续部队在衡阳受到蒋光鼐、蔡廷锴部阻截,后路被断。在这紧急关头,薛岳主张移兵东南,直捣南京,吸引蒋介石的主力,以达到"围魏救赵"之目的。但未被张发奎等采纳。后张、桂联军在衡阳遭到蒋、蔡部的围攻,伤亡惨重。突围至广西时,第四军仅剩千余人。他因自己主张被否定,造成大败,便灰心丧气,牢骚满腹,向部下公开宣布他和张发奎决不再干下去,同意官兵自行处置所带武器,致使军心更加涣散。7月4日,第四军退至桂林时,只剩下五六百支枪。可是,部分官兵要求坚持再干。后来,李宗仁将桂军一部分部队充实第四军的编制,任命薛岳为该军第十师师长。10月,薛岳受白崇禧指挥,率部参与解南宁之围,在对滇军作战中,脚部负伤。战后,他向总司令部请求调动工作,呈称:"平马之役负伤后,复染疟疾","尚未复原,恳准暂调工作,俾资调养"。12月,第四军进行缩编,总司令李宗仁批准薛岳的请求,第十师并入十二师,他被调任柳州军校校长。1932年1月,他看到国民党内部政局复杂,便辞职回九龙闲居。

第五次围剿红军战役

1933年5月,薛岳被蒋介石起用为第五军军长,参加对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五次"围剿"。10月,到达南昌。先任北路军之第三路军副总指挥兼第七纵队司令,后任第一路军代总指挥兼第七纵队司令。次年1月,任北路军之第六路军总指挥,负责赣南"剿共"任务。

从这年4月开始,薛岳指挥第六路军先后占领了韶源、上冈、寿华山、兴国和赣南重镇古龙冈。10月,又占领石城,威胁红都瑞金。

中央红军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后,薛岳奉蒋介石命令,指挥第六路军和第八纵队跟踪追击。红军入湘后,何键任追剿军总司令,他为前敌总指挥。11月,蒋介石调集中央和湘桂军四十万,企图将红军包围和消灭于湘桂之边。薛岳即奉命率部沿湘桂公路实施侧击,与红军战斗七天七夜。1935年1月,当中央红军进占遵义时,他指挥所部急行军开进贵州省会贵阳市及其周围,不久被蒋介石任命为龙云总司令的第二路军前敌总指挥兼贵阳"绥署"主任。

1935年1月中旬,中央红军一渡赤水河,准备从川南北渡长江。蒋介石急调三十六个团进行包围。薛岳奉命急调周浑元部渡过乌江,进入黔西,实施侧击,企图将红军压至长江以南,横江以东,乌江以北、以西地区消灭之。

1935年3月上旬,红军三渡赤水河,进入川南。薛岳立即指挥各纵队进行尾追,并大筑碉堡进行包围。4月,蒋介石也赶到贵阳督战。就在这时,毛泽东挥师东向,四渡赤水,再过乌江,指向贵阳。这使蒋介石感到意外的威胁,便亲自布置贵阳防卫。同时,急令云南孙渡率部日夜兼程前往"救驾"。这时,红军便乘虚转入滇境,从昆明西北方向渡过金沙江,围攻会理。薛岳又率部渡江向会理尾追。当他到达目的地时,红军已向大渡河挺进(1863年5月,石达开就是在大渡河遭到覆灭的)。这时,蒋介石立即调集薛岳的中央军及其他地方军队,二十余万人,组织大渡河会战,企图歼灭红军。可是,薛岳等正忙于调兵遣将之时,红军即分兵两路,迅速地打破刘文辉部的防线,分别从安顺场和泸定桥抢渡了大渡河。

薛岳率部从江西至大西南,行程两万余里,转战西南数省,与红军作战,虽未取得胜利,但为蒋介石统治西南各省扩充了势力。西南战事结束后,薛岳受到蒋介石的嘉奖。

1935年4月5日,薛岳晋升为陆军中将。

抗日战争

1937年8月13日,"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薛岳离开西南到达南京,被蒋介石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十九集团军总司令,加入左翼军战斗序列,驻节安亭。

1937年9月下旬,日军进攻刘行、罗店,失守后,日军分路进犯蕴藻浜、杨泾等地。10月8日,薛岳担任左翼军中央作战区总指挥,在蕴藻浜南岸一带坚守半个多月。10月28日,战斗移至江桥镇、小南翔、陈家行、广福镇地区。他指挥第十九集团军在竹园村与日军展开争夺战,猛攻五次,失而复得,给敌重创。其部也损失严重,生存者不足十分之二三。11月1日,日军绕到杭州湾在金山卫登陆。左翼军侧背受到威胁,-撤离上海,退保吴福线。

1937年11月13日,薛岳上任左翼军总司令,奉蒋介石的命令进行吴福线军事部署。他将国民革命军第十五集团军、国民革命军第十九集团军、国民革命军二十三集团军、国民革命军第九集团军,划分为左翼和右翼防军。可是布局尚未就绪,日军便从长江茆口、徐六泾口、浒浦口等处登陆,情势危急。不久,-向锡澄防线撤退。

1937年12月12日,南京陷落。

薛岳从锡澄线撤退后,升任抗日战争第三战区前敌总司令,驻节屯溪,收容整顿队伍,深入杭、嘉、京、芜一带敌后,切断水陆交通,以策应抗日战争第五战区对敌作战。他根据当时"于战略守势中取战术之攻势"及"以正规军防御,以游击队攻之"的作战方针,首先从第十九集团军中抽调部分官兵组织游击队,以孔荷宠为游击队总指挥,建立机构,制定方针,授予"两大任务"和"三大战法",即:打倒活的敌人,摧毁死的地物和绕袭、埋伏、扰乱。

1938年5月,薛岳被调任抗日战争第一战区第一兵团总司令,驻节河南开封,指挥国民革命军第七十四军、国民革命军第七十一军、国民革命军第六十四军、国民革命军第八军诸军,以及国民革命军第三集团军、新编第三十五、八十八师的和二0旅进行兰封会战。他确定首先在兰封及其附近,消灭从菏泽南犯之日军第13师团;然后移兵歼灭鲁西、豫东之其他敌军,以达到保卫京汉铁路,阻止日军西进之目的。

1938年5月14日,土肥原的第十三师团,分乘数百辆战车、汽车和大炮牵引车从菏泽南窜。几天之内,连陷内黄、仪封、野鸡岗、楚庄砦等地,企图消灭兰封地区守军主力,进而占领京汉铁路,包围武汉。薛岳先后收复了内黄、野鸡岗等地。但因国民革命军第27军军长桂永清擅自弃守要地兰封,使整个作战计划遭到破坏。他向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控告,将桂革职后,重新调整布置,夺回兰封,并将日军压至三义砦、兴集和罗王砦三个据点,进行围攻。就在歼灭在望的时刻,负责阻击从鲁西南下增援之敌的第八军,违令退出归德,使鲁西日军继续西犯,支援被围困之敌。

1938年5月30日,薛岳升任第一战区前敌总司令,指挥第一兵团和第二兵团的汤恩伯、商震、孙桐萱、曹福林等部。6月1日,日军兵分两路,一路从归德等地西犯,占领了睢县,迫近兰封、杞县,一路向太康进犯,以解被困在三义砦、曲兴集、罗王砦土肥原部之围,进而攻击开封、兰封等地。蒋介石怕主力被消灭,令薛岳将部队撤往京汉铁路以西山地,前敌总司令部迁往洛阳。

1938年6月9日,蒋介石颁布武汉卫戍区战斗序列。薛岳任该卫戍区第一兵团总司令。7月,日军侵占九江之后,以第一O一、一O六、第九师团和近卫师团一部,分别由湖口、九江南犯,企图占领南昌,进而占据湖南长沙和粤汉铁路,从南面包围武汉。8月1日,薛岳奉命指挥南浔铁路沿线和鄱阳湖沿岸的防卫,以粉碎日军从南面包围武汉的企图。9月中旬,薛岳迅速地从南浔线正面调集主力部队,以优势兵力向敌进攻,在麒麟峰全歼铃木联队。同时,第一六O师也在三角尖、金轮峰、南康尖歼敌七八百名。10月7日,薛岳指挥各路部队发起总攻。至10日,第六十六军击溃万家岭、茅坪聂、老虎尖、石堡山之敌后,又击敌于田步苏;第四军攻占扁担山,第七十四军攻占张古山。这时,敌一0六师团除逃脱千余人外,其第一二三(木岛)联队、一四五(池田)联队和一0一师团的一四九(津田)联队以及配属部队,计一万余人,全部被消灭,并有三百余人被俘。

1939年2月,兼任国民党湖南省主任委员和省主席。2月27日,南昌失守。9月,薛岳指挥第一次长沙会战。9月下旬,日军六个师团在百多架飞机和三百多只舰船配合下,从赣北、鄂南、湘北分兵六路向长沙进犯。薛岳调集二十一个军、五十二个师的兵力,分别部署在赣北、鄂南和洞庭湖畔,以阻止日军从侧面进攻。10月初,经过二十多天的战斗,日军遭到惨败,伤亡四万多人,其中包括少佐以上军官四十余人。受到蒋介石嘉勉电,并犒赏参战将士十五万元。

1941年9月下旬,日军以十一军为主,派遣四个师团及两个独立旅团,共约十五万人,在一百多架飞机、两百多只舰船支援下,分兵两路,第二次进犯长沙。薛岳调集了十七个军共二十万兵力,在正面进行"后退决战"的同时,将七个军部署于东侧山地,实施侧击,牵制敌人。经过逐次抵抗后,诱敌深入汨罗河、捞刀河伏击地带予以重创。最后,日军-逃回新墙河以北原据点。国民党军队取得了第二次长沙会战的胜利。

1941年12月,日军又以十二万兵力对长沙发动第三次侵犯。日军向新墙河阵地发起猛攻。薛岳命守军逐次抵抗后,将敌诱致捞刀河、浏阳河决战地区。次年1月1日,日军从东南方向进攻长沙。1942年1月4日,各部先后攻至第二次攻击线,完成了对日军的反包围。随即,从东、西、南、北方向球心攻击,将敌击溃。薛岳见残敌突围北逃立即命令各部追击、侧击和截击。这次会战,历经半个多月,使南犯之敌伤亡五万多人。第三次长沙会战后,他获青天白日勋章一枚。

1944年5月,日军任命板垣为华中派遣军总司令,移关东军南下,加上赣北、鄂南和湘北日军,共二十余万之众,在六百余架飞机、三十辆汽车配合下,分兵三路第四次进犯长沙。1944年6月19日,长沙失守。第四次长沙会战失利。长沙失守,蒋介石震怒,下令处以第4军军长张德能死刑。

日军侵占长沙后,立即分兵南下进犯衡阳。早在日军进犯长沙之前,薛岳已令战斗力较强的第十军防守衡阳。

1944年7月30日,日军在冈村宁次亲自指挥下,对衡阳发动第三次攻势。薛岳命令各部进行反包围,并发出求援电十三件。这时,驻守衡阳城的第十军和暂编第五十四师,兵员已减半,战斗力大损,增援部队又受阻挡。1944年8月,日军占领衡阳后,他将部队撤至湘、赣、粤边区,阻止日军打通粤汉铁路。

日本投降后,薛岳任南浔线受降司令官,1945年9月14日,在南昌举行受降仪式。1945年10月10日,美国总统杜鲁门给他颁发一枚自由勋章,表彰其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

内战时期

1946年5月,薛岳就担任国民党徐州"绥署"主任,根据国民-防部"南北会师,占领山东,打通津浦线"的方针,发动了进犯鲁南解放区之战役,企图打通临(城)徐(州)和台(儿庄)枣(庄)间的两条铁路支线,迅速占领枣庄煤矿,以维持军运和解决南京等地冬季燃料的供应。

1946年10月6日,薛岳令王长海为师长的整编第七十七师和马励武的整编第二十六师,在空军支援下,分别向峄县和枣庄进犯。因鲁南新四军采取避实就虚的战略方针,早已撤离,未经多大战斗,于8日便相继占领了峄县城和枣庄一带。11月初,又令各部从东、北、西、南向解放区大举"清剿",威胁临沂人民政府和沂蒙革0据地。中旬,驻防台儿庄的王长海部突然受到叶飞所率新四军进攻,旅长戴之奇因兵败畏罪自杀。

12月上旬,薛岳又命令装备精良的整编第二十六师,从峄县东面进犯解放区。1947年元旦,该师离开峄县百余里,被新四军诱入卞庄、向城等地。随后,在向城被新四军从苏北、鲁中迂回来的八个师包围。他又立即从徐州调两个整编师前往支援,其中一个师刚进抵古林村就受到新四军的围攻。5日,困于向城的马励武部突围,伤亡惨重。其旅长蒋修仁被击毙。10日,峄县城被新四军攻破,马励武及其参谋长被生俘,整编第二十六师覆没。

薛岳任国民党徐州"绥署"主任半年多时间,-连败,引起国民党内部众多非议。3月3日,蒋介石见他"指挥无力,名声低落",将其"绥署"主任撤销。

5月10月,薛岳任南京政府参军长。次年5月,转任蒋介石"-"参军长。在这期间,他常与陆军总司令余汉谋、闲居上海的原第四军军长张发奎等粤籍要人,议论时政和自己出路问题。

1948年4月,国大在南京召开。薛岳与张发奎等成立竞选小组为孙科竞选副总统筹经费,拉选票。还非正式地内定了一个孙科的影子内阁:张发奎为-部长,薛岳为参谋总长,余汉谋为军政部长,陈策为海军部长,李汉魂为内政部长,钟天心为教育部长。但是不久,粤人为孙科拉票的丑态被南京"救国日报"披露,并涉及孙科的私生活。薛岳等感到难堪,率领百余人前往该报社问罪。上海一家报纸以"三帅夺大炮,表演全武打"之显著标题,登载了此则新闻。

淮海战役后,薛岳与张发奎等粤籍要人提出以"粤人治粤"的口号,反对宋子文继续主粤。蒋介石为笼络广东地方要人,批准了宋子文的辞职请求,并任命余汉谋为广州"绥署"主任,薛岳为广东省府主席,张发奎接任余汉谋的陆军总司令职务。

1949年2月,薛岳前往广州上任,决心在广东与共产党继续较量。他首先亮出"广东人民大团结"的旗号,大力收罗广东旧军政人员,安插亲信,排除异己。各厅、局、处、科级干部的任免,都由自己说了算。同时,将原来十五个保安团,扩充为二十个团,编成五个师。由其亲信分任师长。为了适应大兵团作战,还在各师配备重型大炮、战车,并把部队从各地调集到广州附近和省内各重要铁路沿线,企图阻止人民解放军向广东进军。

1949年5月14日,薛岳的老部下吴奇伟在粤东起义,广东省内政局大乱。10月11月,他来到海南岛。1949年12月1日,任海南防卫总司令,统一指挥海南陆、海、空三军。为了阻止解放军解放海南,在全岛设立三道防线:从文昌县的铜鼓岭起,中经抱虎岭、木兰头、七星岭、铺前、塔市、海口市、白莲、花场、天尾、马枭、临高角、新盈、新英、定城等沿海地带为第一道防线;由琼山县在长坡、烟矿、黄竹、定城、新英,瑞溪、金:江、红石岭、加莱、那大、白马井等为二道防线;以海口市,白莲,花场、天星、马枭一线为核心防线。其部署兵力达十万之众。薛岳认为这三道防线坚如"铜墙铁壁",自称为"伯陵防线"。

1950年4月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邓华兵团在琼崖纵队和海南人民支持下,渡过琼州海峡。薛岳部,兵无斗志,一击即溃,被歼五、六万之众。

主政湖南

1939年1月,薛岳在任第九战区司令长官期间,还进行了一系列湘政建设,他临危受命就任湖南省主席。上任后,根据湖南的实际情况和抗战需要,提出了"安、便、足"的施政方针。所谓"安",就是力图使湖南人民安居、安业、安心,"便",即便民、便国、便战;"足",即足食、足兵、足智。并依此实施所谓"六政"建设。

薛岳把提高国民的健康水平作为湘政建设的第一要政,称之为"生民之政"。他指出,唯有每个国民身体健康,乃能救国,唯有整个民族的健康,乃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平等。除了增加经费改善原有医院医疗设备外,还各拨款四百万元,新建了省立第三、六、七、八医院。后来,又筹建了省立第九、十医院。抗战胜利前还电令省建、教两处拨款建设南岳体育馆和开辟中山公园。与此同时,严令禁止鸦片和限制娼伎活动。

在施政中,薛岳重视发展农业、林业、兴建水利,以及交通运输和工矿企业,称之为"养民之政"。他鼓励湖滨农民开垦湖田,扩大耕作面积。准许基层干部和文职人员,租种田地,以改善自己的生活。要求各地做到"一县一农林场,一分镇一农林场,一保一农林场"。

国民教育,即所谓"教民之政",是薛岳湘政建设中的一个重点。他一方面发展中小学的文化教育,提高民智,一方面发展中等师范和职业教育,以适应工农业生产和中小学教育的需要,同时,反对学校商品化,责令各区专员对本区内之省立师范学校、职业中学及私立国立中等以上党校进行督导,"严整学风,改善教法,如有违背现代教育方法,以学校为商品化者,均应报府严办"。

薛岳还重视强化警察组织,肃清汉奸土匪,安定后方,称之为"卫民之政"。他要求对那些被敌伪收买,"操纵市场,高抬物价,积极破坏社会经济,进而怨恶战争发生反战行动"者,进行"切实防范";凡"参加伪组织,替敌人带路、作侦探、作便衣队、修筑公路、运输粮弹伤兵者一经捕获,讯明确实,准予就地枪决,以正国法"。

为了唤起民众力行抗战,薛岳推行所谓"管民之政",整顿和健全政治组织和社会组织。他规定:凡属于社会组织之人民团体、经济团体合作事业团体,均有绝对服自命令,力行抗战建国之责,否则依法解散,重新改组;凡属社会组织之文化团体,均有宣传法令,唤起民众力行抗战建国工作之责,否则依法解散,重新改组。

薛岳实施的第六政就是所谓"用民之政"。他很重视粮政建设,指令有关部门合理地规定米谷价格,防止奸商、宫商高价图利,以图"谷主粮商,食米之人,皆得共生共存,而不背民生主旨。同时,还要求各县市、各有关部门,要把评定、核正、检查物价;作为"当前最重大之任务。指出:"高抬物价固不准,压抑物价也不行,力求'中正'二字,使商民卖得出,买得入;则物畅其流,价安于市。"如"奸商操纵,官商居奇,而县府纵任不理,对民生漠不关心,物价反而高涨。

三次长沙会战,薛岳所指挥的部队共歼灭日军11.75万人(三战歼敌人数分别为2万、4.15万和5.6万)。虽然中国军队在1944年的长衡会战中失利,长沙和衡阳相继失守,但仍给日军造成了伤亡惨重的代价,而且其因主要在于部分军队抽调南下造成的军队战斗力不足所致。

退守台湾

1949年,12月10日蒋介石兵败退逃往台湾,薛岳的部队直到1950年才从海南岛撤退。到台湾后,蒋介石对他非常尊重。

1952年薛岳晋升为陆军一级上将,"-"战略顾问。

蒋介石、蒋经国父子相继亡故后,-当政。有着"-代表"身份的薛岳,拒绝签署国民党提出的"宪法"修改方案使得他在台北的房舍编列经费被取消。1991年,-把委员会裁撤,薛岳自付租金。台湾银行欲索高额房租,薛岳不接受,便于1993年把薛岳告上法院。

1992年11月,世界客属总会访问团访问乐昌,把薛岳所赠的一份珍贵礼物"铜镜"带到乐昌,上刻他的题词"桑梓情深",再次表明了薛岳对故里的牵挂思念之情。

1998年5月3日,薛岳逝世,享年103岁。

革命烈士李任予

李任予(1903-1932),曾用李力一、李德山、李之道、黎亚克等名,新丰县丰城镇城东车田围人。少年丧母,家庭贫穷,得其舅父和亲友资助先后就读韶关开明中学、广东工业专科学校。读书期间,组织学潮。大革命时期,受广东工运领袖苏兆征等教育引导,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被广州市教导团团长蒋光鼎任命为政治指导员。1927年12月参加广州起义,后辗转到福建闽西,为创建闽西苏区作出杰出贡献,1929年4月,被任命为中央闽西特委军委主席;6月转任红四军四纵队党代表。1929年11月,红四军调整领导机构,出任红四军政治部主任。12月28日,中共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上坑古田召开(即古田会议),当选为前政委员会委员,排名在毛泽东、朱德、陈毅之后的第四位。此后,先后改任红二十一军政治部主任、政委兼军长、闽西军事委员会主席等职,参加了粉碎闽、粤、赣三省国民党军"会剿"的作战,指挥了闽西苏区的龙岩、万安、永福等地打击团匪,巩固边境的斗争,以及攻打东江的各次战斗。1930年12月29日,离开闽西到上海找党中央。在上海通过蒋光第结织了冯玉祥、蔡廷等一些国民党爱国将领;组织领导了工人反蒋抗日的爱国运动。1931年11月,受党中央派遣,化名李德山出任中共北平市委组织部长、代理书记。组织领导了北平大学、清华大学等数千名大学生反蒋抗日运动,开展南下南京请愿的卧轨斗争,并取得胜利。1932年5月,受中共河北省委委派,化名李之道(又称黎亚克)前往保定任保属特委书记。期间,改组了保属特委,组织领导了省立第二师范的反蒋抗日的护校斗争及著名的高蠡暴动。暴动失败后,因叛徒出卖,于9月30日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在狱中,坚贞不倔,视死如归,于1932年11月27日壮烈牺牲,牺牲时年仅29岁。由于李任予参加革命时化名较多,至2000年5月才被广东省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革命英雄余贵

余贵,广东省韶关市人,一九二八年出生,一九五一年参加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团员,志愿军第十五军第二十九师第八十六团侦察排战士。一九五二年十一月二日,敌向上甘岭597.9高地猛攻。他和另外两个战士坚守在一个阵地上,击退敌人在飞机、火炮掩护下的数次进攻。战斗持续到下午,他一条腿被炸断,其余两个战士先后牺牲。他孤胆奋战,又用手榴弹打退敌人一次进攻。在这个阵地上,他们共毙伤敌300多人。在增援部队赶到时,他因失血过多,光荣牺牲,立特等功,获二级英雄称号。

数学专家朱熹平

朱熹平,男,1962年6月生,广东始兴人,汉族。1982年毕业于中山大学数学系,1984年在中山大学数学系取得硕士学位,1989年在中国科学院武汉数学物理研究所取得博士学位。现任中山大学数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院长,兼任广东省数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晨兴数学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浙江大学数学科学研究中心顾问。1991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1997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1998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列入1999年度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第二层次人选,2001年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4年获得全球华人数学家大会颁发的晨兴数学银奖。朱熹平长期从事数学科学的教学与研究和国际前沿核心数学中几何分析领域的研究,在几何热流研究方面作出重要贡献。

美籍油画家涂志伟

涂志伟,1951年出生于韶关翁源县,曾在翁源文化馆工作两年,韶师执教三年,1987年赴美留学,现任美国油画家协会主席、大师级会员,北美中华艺术家协会会员。他擅长创作历史文化题材的油画,闻名中外。其中有《七步诗》、《敦煌乐舞》、《昭群叙汉》、《唐代乐舞》、《醉酒长河》等百多幅场面壮观的作品。这批画在国际上备受称赞。前任美国油画协会主席露丝·夏拉可姆认为:"涂志伟的习作艺术,更体现了画家大师的手笔,笔触流畅而洒脱,色彩丰富而强烈,艺术高超而有魅力。"美国油画家协会大师级会员评选委员会主任乔伊丝·派克认为:"涂志伟是一位在国际上相当杰出、备受赞誉的艺术家。"

演员张颂文

张颂文,广东韶关新丰人,曾任韶关市中国旅行社专业导游,1999年,从小喜欢电影的他只身来到了北京,以当年全国专业第一名的优越成绩考上亚洲最高等的电影学府: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成为粤北地区建国以来,一位正式考入该所名校的高才生。张颂文毕业后,因在校期间的优越表现被留校任职,成为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研究所的表演老师。在校期间,由他自编自导自演的《霸王别姬》参赛"全国大学生戏剧节",他被评委会评选为该年度"最佳表演"一等奖。主演的电影《火锅》荣获香港第三届大中华地区大学生影视作品奖评委会特别奖。03年:张颂文主演了20集电视连续剧《爱的代价》,开始在演艺圈崭露头角。改片曾经因为众多观众要求而在韶关电视台重播3次。04年:在南方电视台年度大戏120集《乘龙怪婿I》中,他以绝对的实力在成为该戏灵魂人物:贾发,从第一集贯穿结尾,为该剧所有演员中集数最多,在戏中,他把贾发这个人物从20岁演绎到60岁,成为该剧演员年龄跨度最大一个。在国内外,演员饰演的角色和本身年龄反差很大的人并不少见,但是像他这样持续集数之多的实为罕见。在南方电视台为《乘龙怪婿》举办的"评出您最喜爱的演员"评选中,他的票数一直名列前茅遥遥领先。由他饰演的贾老爷得到了整个广东省乃至东南亚地区观众的喜爱,从此他有了一大票忠实的"粉丝团。05年:张颂文在影视圈演技派的地位逐渐确立,中国第六代导演孙周邀请张颂文主演中国电信A+升级服务广告,张颂文在广告中的招牌笑容和现场一句即兴对白"早该了"使该广告迅速火爆全国,成为05年度中国本土广告播放次数之最。随后,亚洲第一广告导演彭文淳先生也发出合作邀请,两人合作的"威士忌酒"广告产生....同年,韶关市长朱金雄先生带队组团参加了"北京国际旅游博览会",张颂文被朱市长亲自点名要求会见。06年,拍摄加拿大籍香港导演魏翰涛执导的中国首部北魏时期电视连续剧《大漠朝阳》,张颂文以独特的表演方式演绎了北魏时期"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宦官首领,突破了以往大家对宦官形象的认识。同年,香港重金翻拍当年万人空巷的电视连续剧《霍元甲》,郑伊健和陈小春分别饰演霍元甲和陈真,张颂文应港方邀请加盟该剧,饰演霍元甲一生最重要的挚友,精神领衔农劲荪。07年:台湾本土大戏《乱世豪门》在内地开机,该戏是一部借台湾王氏大家族的兴衰故事,反映甲午战争后台湾历史的影视剧。由台湾著名导演万仁执导,制作班底和主演全部是台湾人,张颂文的表演在试镜中脱颖而出,在剧中扮演光绪皇帝。同年,曾执导过《黑洞》《冬至》《七日》三部热播大戏的新锐导演管虎再度出击新戏《第二面》,张颂文出演戏中灵魂人物马明心,该戏在中国许多地区播出创下收视第一,张颂文在影视圈被一致看好。08年:中国著名导演张纪中首次将中国古典兵学著作《孙子兵法》以人物传记形式搬上荧屏,开拍大型电视连续剧《兵圣》,张颂文受邀出演戏中举足轻重的人物:吴王夫差。张纪中对其演技大加赞赏。

运动员侯晓兰

侯晓兰,广东省曲棍球运动员,1981年6月生,女,广东省韶关市人。1992年进入韶关市业余体校,1995年进入广东省曲棍球队。1999年参加全国曲棍球联赛获得冠军。2000年参加第二十七届奥运会曲棍球比赛获第五名,同年参加亚洲青年曲棍球锦标赛获第二名。2001年参加第九届全运会曲棍球比赛获第三名。2002年8月24日至9月1日参加第十届世界冠军杯女子曲棍球比赛获得冠军,9月29日至10月14日参加第十四届亚洲运动会女子曲棍球比赛获得冠军,11月参加第十届世界杯女子曲棍球比赛获第三名。2000年获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

生态专家潘晓玲

潘晓玲,女,1963年8月生,广东韶关人。中共党员,理学博士,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博士后。新疆大学干旱生态环境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新疆植物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景观生态学会理事、中国植物学会系统与分类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植物学、植物生态学、生态环境与区域发展等领域的研究及教学工作。主持国家级研究项目8项,获奖成果多项,近年来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3部。现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中国西部干旱区生态环境演变与调控研究"项目(G199990435)首席科学家;1999年当选为"新疆十大杰出青年"。

7

一、右屯卫大将军麦铁杖:广东韶关市南雄市百顺镇(亦说始兴江口或重庆潼南)人。起初因贫而被迫做贼。被俘后当了陈后主撑伞的卫士。但恶习依然不改,白天打伞,晚上窜至南徐州打劫偷盗。事败后陈后主因爱惜麦铁杖勇猛敏捷,不深究此事。

隋灭陈后,麦铁杖到了大将军杨素的军中,屡立战功,被隋炀帝升于右屯卫大将军。征讨高句丽时,麦铁杖自请先锋。后英勇战死。被隋炀帝赠光禄大夫之职,追封宿国公,谥号武烈。

二、唐朝宰相张九龄:唐朝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人称”张曲江“或”文献公“的他,是唐代著名的宰相。最重要的是举止优雅、出口成章、嫉恶如仇、直言敢谏、不结党营私、深得当时唐玄宗的喜爱。以至于张九龄亡故后,每当有人推荐宰相之选时,唐玄宗李隆基第一句话就是:风度得如九龄否?

三、国民党抗日名将薛岳将军:广东韶关市乐昌县九峰镇小坪石村人。人称”老虎仔“。薛岳将军经过长期的与日作战经验与研究,推出了”天炉战法“、”八字口袋战法“等对日战法理论。

在万家岭战役中、薛岳将军所部共击毙击伤日军8000多人。击毙日军联队长两名、大队长3名、重伤日军联队长一名、大队长2人,联队副官1人,中队长和小队长死伤过半。

在三次长沙会战中,薛岳将军所指挥的部队共歼灭日军11.75万人。虽然中国军队在1944年的长衡会战(第四次长沙会战)中失利,但仍击毙击伤日军6.8万余人。

四、抗日名将张发奎将军: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人。人称”大王“。曾经担任过第四军(人称铁军)军长的张发奎将军,被中国现代史学会会长胡志伟先生评价为:“张发奎是在国民党军队中一个异数,一个他不贪污,一个他自己勇敢打仗!

不仅这样,张发奎将军还重视教育事业,曾在家乡创办风度小学、在四战区创办过志锐中学......培养出一大批爱国有志青年。

五、孔子第41代裔孙孔闰:浈昌县(今南雄市)平林村人。孔闰19岁时,就已乡试中举。唐昭宗李晔景福二年,连捷进士及第,为南雄科举第一个进士。

宋太祖赵匡胤景福三年。出资在平林村建起孔林书院。这间书院是岭南创办最早的一所书院。对岭南文化有着深远的意义。

六、南粤先贤余靖:韶州曲江人。以文学称著乡里。由县蔚、知县、秘书丞、集贤院校里、酒税监、税监、集贤院校理,同知太常礼院、谏院右正言、卫尉卿知虔州、吏部侍郎、户部侍郎、工部尚书。

不久病故于金陵(南京)。英宗罢朝一日以示哀悼,特赠刑部尚书衔,谥襄公。后人为了纪念余靖,在韶州曲江建有风采楼(在今韶关市区)、在广州建有八贤堂、五贤祠,在赣州建有张、余二公合祠。

8

钟桐盛,曲江区樟市镇新中村人,1928年出生,黄埔.军校毕业,曾任蒋经国战车团后勤补给车队队长,解放后历任广东省交通厅厅长直至离体,卒于2014年。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