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确实每朝每代都不一样的。
一、周到汉,王号即封地,各王皆在封地
周代实行分封制,各国君主被分封到各地,世袭为当地国君(当然最初不叫王,而是公侯伯子男,除了楚国以外,都是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各国国君才开始逐步称王)。我们现在各地的地名许多都是源自周代的封国名。秦代废分封实行郡县,一度没有诸侯王。秦末十八路诸侯,又恢复了各封国,汉代郡国并行,一部分实行秦代郡县,一部分实行分封,最初是七个异姓诸侯王,后来为同姓诸侯王,各王都在封国中。如汉景帝时吴楚七国之乱,就是以吴楚为代表的七个诸侯国起兵对抗朝廷。那时候的人还比较“实在”,即使不是皇帝亲封的王,而是自立的,也基本是得到了那块地方才做什么王。比如东汉末年刘备自立为汉中王,还要等夺下汉中之后。
二、三国两晋南北朝,“遥封”现象增多
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是大分裂,许多政权明明偏安一隅,却要宣扬自己对其他地方拥有主权,就会封一些那些地方的王,当然,这些王肯定去不了封地,只是享受一定的待遇。举个例子,那个很认真地获得汉中后才自立为汉中王的刘备,在称帝后封两个儿子刘永、刘理为鲁王、梁王,刘禅即位后改封甘陵王、安平王。鲁、梁是山东、河南,甘陵、安平都在河北。全都在曹魏管辖地,蜀汉封这些王,就是要表现自己对中原的主权。所以,这些王肯定去不了封地,也享受不了那地方的赋税,只是有王的待遇,与那块地方没啥关系。
三、隋唐时该地部分赋税,不一定去封地
隋唐时候的王,分亲王、嗣王、郡王三种。封号也都是地名。但是,封地去不去,视情况而定。举个例子,江西滕王阁那个滕王,是唐高祖李渊最小的儿子李元婴。他之所以叫滕王,因为最初封地就是山东滕州,之后他就去滕州就封了。但是后来又多次迁为苏州刺史、洪州都督(都是官职,不是爵位),到别的地方赴任去了,不再继续待在封地(江西南昌滕王阁就是他在洪州任都督时所建)。还有一种是封你什么王,就让你到哪里当官。比如李世民是秦王,他就做了陕东道行台尚书令;再比如李世民第三子李恪,曾封蜀王,随即授益州大都督官职,这就是官职与封地基本一致。按理说应该到四川赴任,但是他因为年纪小暂时没去。此后就开了亲王遥领各地官职的先例。此后的王爷们,许多就开始都不到各地赴任。唐朝有了实封、虚封之分。虚封没有实际封地,但王爵都是实封,都有确定封地。但是食邑究竟多少户各有不同,也就是说某个王是享受某地某些户的赋税,而非该地全部都属于这个王。四、宋代王爵多为实封,有封地食邑,不去封地
五代十国比较混乱,和三国两晋南北朝一样,有遥封现象。宋元时期,王爵也都是实封,必在该地有一定食邑,或多或少,但是基本都不用去封地。比如宋太宗赵光义,继位前封晋王,在山西有一定的食邑,享受赋税,但是他的官职是行开封府尹、东都留守。一直就在开封任职,没有去山西。后来的王爵们,在各地有食邑,但也大多留在京城,所以靖康时金人能掳走一群王爷。五、元代宗王出镇,食邑和封地分离,王爷到各地负责军事镇守,与食邑无关
到了元代,区别出现了。大多数王爷们都有食邑,但是不去那里,不干涉食邑事务。同时又有一种宗王出镇的制度。 从忽必烈开始,会封一些皇子到一些军事重点区域,到了这些地方,藩王们负责军事镇守,但食邑却不在那里。举个例子,忽必烈封第四子那木罕为北平王,出镇漠北,统领军队负责那里的军事。但是那木罕的食邑却不在漠北,而是临江路(在今江西)六万五千户。也就是说,镇守漠北,享受江西的赋税。在漠北工作,拿江西的工资。五、明代王爵必须去封地,收到严加看管,不能留京
到了明朝,王爷们都有各自封地。到了一定年纪,就到封地就封。但是,由于朱棣自己从燕王位子上起兵推翻侄子朱允炆,后来又有朱棣儿子汉王朱高煦叛乱,所以为了防止各地王爷作乱,防止皇子夺嫡。除了嫡长子封太子留在宫中,其他皇子都发分封各地,虽为封王,却不能有什么作为,要受到地方官严加看管,出城不能过夜,出城打个猎都要找地方官报备。几个藩王之间更是绝不能见面。如果皇帝特别偏爱某个儿子,不让他出京就封,还会被文官们无休止地劝谏。所以,明朝王爷们有封地但毫无自主权。待遇非常好,封地有大有小,但绝对都是衣食无忧,不过就是高级软禁的感觉。六、清代王爷没有封地,封号都是美称不再是地名,全都留京
清朝与别朝都不一样,再也没有晋王、齐王、吴王、淮南王、江夏王这些以地名为封号的王爷了。王爵的封号有亲王、郡王之分,但封号都是美称,比如廉亲王、恭亲王、雍亲王、直郡王、循郡王等等。都是美誉,没有封地。而清朝王爷也确实没有封地。他们全都留在京城,有自己的府邸(早期的藩王是个例外,康熙平三藩后彻底取消)。他们也不再享受食邑的赋税,而是统一发放俸禄,跟地方彻底脱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