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内蒙范围很大,明朝在这里大多数时候是羁縻统治,这种羁縻统治随着明帝国的衰落,逐渐变得不从心。

首先没法有效统治

朱元璋时期,在现在的内蒙地区设置了开平卫、东胜卫、大宁卫和兴和卫几个据点,这些据点更多是军事性质的,而不是类似于内地实行的行省统治,虽然也是一种统治,但是对地区的控制力有限。


在这些地方的蒙古人有很大的自主性,部落的首领也还是首领,蒙古人一直过着游牧的生活,茫茫草原那么大,就算想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实际这种统治更多是象征性的。



其次是实力的衰退

明朝初期,大明的骑兵部队久经阵战,能够跟蒙古骑兵对阵。但是随着早期的军队的凋零,再加上朱元璋清洗了很多军中将领,这让明军的实力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耗,对关外地区慢慢有心无力。


朱棣造反上位时,很多蒙古人成了他的帮手,朱棣登基以后自然要回馈他们。蒙古虽然退到了关外,但是战斗力一直还在的,明军和蒙古军事实力的此消彼长,让朱棣也不得不放弃一些关外的据点,内迁关内。



再次是经济价值低

至少在农业社会,可耕种的土地一直是中原王朝统治阶级渴望的,凡是能占有的,一定不会轻易放弃。北方的草原地区,基本上不适合南方的农耕发展,这导致这些地方无法大规模的移民屯田,创造效益。


没有了足够的人在哪里守卫,就无法长期进行有效的统治,那里还是游牧民族的天下。驻守的卫所也都要靠内地输血,才能够持续下去,时间长了就会发现,这是一项赔本的买卖,统治者就会考虑进行战略收缩。



综上可知,明朝的统治者放弃关外的这些地区,撤到关内,是形势所迫,这种随着王朝的衰落,必然会发生的事情。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除)

最佳贡献者
2

元末明初,明太祖朱元璋经过八次北伐,终于击败了北元残余势力,使得蒙古高原陷入内乱之中,大大减轻了蒙古对中原的威胁。

在多次北伐过程中,朱元璋在外蒙古边境一带设置了四十余个卫所为边防前线,包括东胜卫(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境内)、斡难河卫(在今俄罗斯赤塔州涅尔琴斯克 ——即尼布楚——西南鄂嫩河流域)、开平卫(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及多伦县附近的上都城)、大宁卫(今内蒙古宁城西)等,皆为明朝边防重地,其走向大致为阴山、大青山、西拉木伦河一线。

永乐时期,朱棣又五次北伐,进一步削弱了蒙古势力,解决了明朝前期的北方问题,明朝成了分裂后的瓦剌和鞑靼的宗主国,从此,明朝不再承认蒙元政权。同时在东北地区设立奴儿干都指挥使司(位于黑龙江下游恒衮河口汇合口东岸的特林地区),直接管理东北和内蒙古东部地区。

这时候,蒙古鞑靼部很多部落成了明朝子民,内蒙古地区无可争辩的是明朝疆域。

朱棣死后,明仁宗朱高炽和明宣宗朱瞻基面对北方民族,改变了朱元璋和朱棣的进攻策略,开始收缩防守,致使边境逐渐南移。

例如宣德五年(1430年),朱瞻基将防务集中在战略要地开平卫之南新建的工事内,而将开平卫之北几百公里暴露在了蒙古人面前。

明中期,随着蒙古复振,边境再次内迁,并修建长城以防御蒙古,在长城沿线设九边重镇加强防御,长城也成为当时农耕区与游牧区的界线。

3

你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打过蒙古,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朱元璋派蓝玉做为主帅领兵十五万出征北元,在捕鱼儿大败北元军队,将蒙古人赶回了草原,注意并不是消灭蒙古军队,只是把他们赶走了。

到了明成祖时期,朱棣还曾对蒙古进行了五次大规模征讨,甚至到达了贝加尔湖, 似乎都将蒙古逼到了绝路。

那么,明朝为什么没有一鼓作气,将蒙古政权彻底灭亡,那样哪里还有后来的土木之变和庚戊之变,也没有了耻辱的隆庆和议了。

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1、蒙古是游牧名族,他们不会守在城里宁死不走,你看下地图,中国之外的土地,西伯利亚,外蒙古,中亚地区都是活动范围,用战略术语叫战略纵深比较长,打不过就往后跑,等明朝撤军再回来继续兴风作浪,反正蒙古是游牧民族,走到哪在哪生活,所以说消灭蒙古是很难做到的。明朝也懒得跟他们耗着,干脆修了长城,只要他们不跨过长城,就任由他们吧。

2、性价比太低,为了消灭少数残余,需要在民生凋敝的战后筹集大量人员,粮食,马匹, 需要消耗大量的国力。当时,明朝的主流社会都是中原或南方人,他们认为就是抢来了这些土地,都是苦寒之地,和消耗的国力相比,性价比太低。况且草原荒凉贫瘠之地,对农耕民族也没太大诱惑力。

3、最重要一点,1388年,北元军队往北方逃窜,当时沙俄没有兴起。蒙古国可以逃窜到今天俄罗斯的位置,而俄罗斯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因此,当明朝来打他们的时候,可以逃到俄罗斯的腹地。但是,公元15世纪末,大公伊凡三世建立了莫斯科大公国。1547年伊凡四世自称沙皇,成为俄罗斯历史上第一位沙皇。1721年沙皇彼得一世建立俄罗斯帝国,对外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曾吞并欧亚多个国家,领土不断扩张。也就是说之所以努尔哈赤能够让蒙古投降,也要感谢俄罗斯,俄罗斯兴起后,已经将蒙古地盘侵占许多,面对新的侵袭者,已经无路可逃,最后选择了投降。

4

很简单,朱棣造反成功,害怕其他蕃王效仿他,在内蒙的大宁都司,宁王内迁至南昌,从此北京被暴露在前线,蒙古频烦侵拢,朱棣有责任。

5

我猜想是这样的,元末时期诸侯割据,导致内战爆发,说白了就是元朝的蒙古士族们狗咬狗,给了朱元璋由南向北一统天下的机会。蒙古人被赶回草原后,势必又会由纷争变成联合,明军要想彻底击败蒙古人是很困难的,也不敢赶尽杀绝,狗急了也是会跳墙的。这也是后来朱棣迁都北方的原因,因为威胁一直就来自北方,兵力又不方便从南方调动到北方,所以迁都北方是无奈之举。

蓝玉只是把蒙古人赶回了草原

6

前言

大明洪武大帝在与蒙古的较量中,是着实有几次完美的歼灭战的。

与汉匈战争中的击溃战不同,歼灭战更能消耗对手的实力。对此毛教员有过很精辟的总结:“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洪武三年(1370年),沈儿峪之役,徐达歼灭元最后一支主力骑兵军团王保保部,俘获元兵九万人,王保保抱着木头渡黄河,仅以身免;洪武二十年(1387年),金山之役,逼降元太尉纳哈出二十万众;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蓝玉捕鱼儿海之战几乎将北元朝廷一网打尽。

至此,不像汉匈之战打了两百多年,只短短的洪武朝,不到三十年,北元军队及朝廷被歼灭,剩下的就是相对弱小的、且远离长城的其他蒙古部落了。

这个时候蒙古人基本退出漠南,内蒙古是完全控制在大明王朝手里的!

各卫、所的设立

洪武帝对内蒙的控制,是通过军事占领来实现的,具体体现在很少设置州、府等政府机构(有,但很少,或者旋即废府置卫),大部都是直接设立卫、所,进行军事殖民。(明代的卫5600人,相当于现在的加强团。)

比如:

东胜卫,今内蒙古托克托,1371年设立,置左右两卫。

宁夏卫,今宁夏银川,1393年设立,置前左右后四卫。

宣德卫,今内蒙古凉城,1394年设立。

开平卫,今内蒙古多伦县,1369年设立。

大宁卫,今内蒙古宁城县,1387年设立。置左右前后中共五卫。

应昌卫,今内蒙古达来诺尔湖,1388年设。

此外,还设置了大量的羁縻卫所,如朵颜三卫、斡难河卫(位置见图)。

这些卫所构成了一套完整庞大的防御体系。《明史》记载:“自辽以西,数千里声势联络。”

卫、所的困境

但是,到永乐八年(1410年),永乐帝第一次北征时,才出长城,就斥候四出,如入敌境。很明显,这个时候的内蒙古已经不在大明帝国掌控之下了。

发生了什么?

其实,所有的中原王朝,面对北方的游牧民族时,都面临着相同的困境。

击败他们不难,甚至于清空土地也并不难。汉匈之战武帝是这么做的,明初洪武帝也是这么做的:清空土地,然后军事殖民!汉武移民十万建朔方城,洪武广开卫所,一样的雄心,一样的目的。

洪武帝曾吹嘘说:“吾养百万兵,不费百姓一粒米!”事实确实如此,大明洪武年间的粮食产量已经大于两宋,远远高于元。更得益于卫所屯田制度,粮食充裕,这也是屡次大兴兵北伐残元的基础。

但是在内地屡试不爽的卫所屯田,在长城以北却遇到了困难。

一条农牧分界线横亘在中国北方,不服不行。以当时的生产力和科技水平,想越过这条分界线,还做不到!

现在的东北是粮仓,河套是小江南,那是因为我们有各种各样的农业技术,种子改良技术,但那时的他们没有,粮食产量极低!

屯田不行,于是只能依靠从关内大量转输。

举个例子。

洪武二十年(1387年),设置大宁卫。明朝动员山东、北平、河南、山西四省农夫运粮前往大宁。至七月,大宁储粮31万石,松亭关58万石,会州25万石,三地加起来是114万石。但是只过了两年,到洪武二十二年,大宁粮食就已告罄!“军需不济。”后来改用盐引政策,情况略有好转,但是运输的压力仍然可想而知。

这还只是一个卫!

长距离大规模转输,如果没有水路可走,只走陆路,是古代任何一个王朝都无法长期承担的。

所以,靖难以后,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调整北方卫所,将61个卫,三个千户所,全部隶属于新成立的北京留守行后军都督府管辖,并内迁北京、保定。

除辽东方向外,正北方,大明朝的北方防线再次收缩到长城。

于是,长城以北,形成了一块巨大的无人区。

永乐帝的补救措施

土地是宝贵的,你走了,别人肯定会来!

短短几年,游牧民族又回来了。

长期驻守北平,深谙边疆防务的永乐帝肯定知道麻烦又回来了!

于是就有了短短二十几年内的五次大规模北伐。

于是就有了制度,要求各驻防卫所定期巡逻,定期“清沙漠”。

于是就有了永乐中后期,不得不再次重开卫所,再建长城以北防线。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