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老人回答这个问题:
如何评价刘备?
刘备是个毫无信义的伪君子!
社会上大多数人却认为刘备是一个至仁至义的君子,这是受《三国演义》的影响,《三国演义》是尊刘反曹的。
《三国演义》为了突出刘备仁义之君的形象,最少从三个方面下了功夫。
这三个方面孤立地看、静止地看,确实感人,但是你要将这三个方面综合起来看,联系他的一贯表现来看,进行全面分析分辨,就可以知道刘备是个伪君子,爱作秀。
《三国演义》从哪三个方面刻画了刘备仁义之君的形象呢?
概括起来,这三个方面就是拿老婆作代价,标榜兄弟情谊;拿儿子作代价,标榜仁义;拿生命作代价,标榜君王之德。
一,拿老婆作代价,标榜兄弟情谊。
这个故事记载在《三国演义》第十四回的结尾,第十五回的开头。
刘备出征,与袁术作战,让张飞守徐州。
张飞因醉酒误事,以致让吕布端了窝。
张飞不但丢了徐州,而且丢下了刘备的老婆儿子。
张飞慌慌张张的逃去盱眙,见了刘备,告诉刘备说丢了徐州。
众人皆失色,玄德叹曰:“得何足喜,失何足忧!”
关羽曰:“嫂嫂安在?”
飞曰:“皆陷于城中矣。”
玄德默然无语。
关羽顿足埋怨曰:“你当初要守城时说甚来?兄长分付你甚来?今日城池又失了,嫂嫂又陷了,如何是好!”
张飞闻言,惶恐无地,掣剑欲自刎,玄德向前抱住,夺剑掷地曰:“古人云:‘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吾三人桃园结义,不求同生,但愿同死。今虽失了城池家小,安忍教兄弟中道而亡?况城池本非吾有;家眷虽被陷,吕布必不谋害,尚可设计救之。贤弟一时之误,何至遽欲捐生耶!”
说罢大哭。关、张俱感泣。
单独听这段故事,确实很感人,为了兄弟情谊他可以不要老婆。
兄弟如手足,是不能分开的,分开了就无法再续前缘了。
老婆虽然也很重要,但相对兄弟手足之情来说,只不过是一件衣服,衣服丢了还可以再缝制。
可是比较这段话的前后心里变化,就可以看出刘备是多么会变化,会掩饰,丢了老婆他真的是无动于衷吗?不是!
他听到张飞说皆陷于城中时,其表情是默然无语。
这默然无语的表情是复杂的,最少透视两个信息。
默然,不说话的的样子。
不说话最少是触动很大,是老婆丢了对他的触动呢,还是张飞的过失对他的触动,又或两者兼而有之。
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丢了徐州,丢了家小对刘备有很大的打击。
从哪里看以看出有很大的打击呢?
那就是“无语”!
“无语”不是他没有话说,而是他此时不知说什么可好!
责备张飞吗?事情已发生了,责备有用吗?责备张飞是什么样的结果呢?
不责备张飞吗?这么大的失误就这么过去吗?
责备、不责备都不合适。
这件事在“众人失色”的状况下得有个交代。
在场的众人在等待这个交代,后见张飞要拔剑自刎,他就见机演绎苦肉计。告诉众人,告诉关、张,我们兄弟情谊比夫妻情义更重要!
这样一来,刘备就抓住了一个极好的作秀机会,不但以这件事笼络了关、张,而且笼络了众人。还以此笼络了自他以后的后人。
在刘备心里,关、张真的那么重要吗?肯定不是!
如果说拿关、张与妻子比较,那么关、张肯定比妻子重要。
因为现实环境下,他要靠这二位兄弟攻城略地。靠着兄弟二人来实现自己的理想。
如果关、张二人与刘备自己相比,就不重要了。
他那句“不求同生,但愿同死”就是一句骗骗小孩子,耍花招的话。
为什么这样说呢?《三国演义》第二十四回有交代!
刘备在徐州被曹操打败,“匹马投青州,日行三百里,奔至青州城下叫门”。
这里就可以看出刘备为了自己活命,丢下了关、张,忘记了兄弟手足情谊。
要是真的不求同生,但愿同死,就不会匹马独自逃命。就会寻找关、张,以求同死,以示兄弟手足之情分。
可是在生命受到威胁时,他比谁都跑得快,是日行三百里,这是拿自己的生命与关、张比,关、张不重要,还是自己命重要。
拿关、张与自己的事相比,关、张不重要,还是自己的事重要。
如《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有这样的内容:刘备为了防备曹操谋害,就居住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
对此,关、张二人不能理解,有怨言:“兄不留心天下大事,而学小人之事,何也?”
这明显表现关、张对刘备种菜不满和不理解,希望刘备给予正面回答。
刘备却说:“此非二弟所知也。”
刘备回避了关、张正面问话,明确肯定不会告诉你们。
“此非二弟所知也。”是什么意思呢?
是说这不是你们二人所能理解的呢?还是说这不是你们二人应该知道的呢?
如若是前者,表现刘备瞧不上关、张,认为他们只会冲锋陷阵。
如果是后者,明显表现刘备对二人不那么放心,不是什么事都可以告诉你们的。
对于这一点还可以列出证据。
《三国志.关羽》传,裴松之注《蜀记》有这样的内容:曹操追到当阳长坂,刘备很狼狈。
对此,关羽有情绪,对刘备说:“当年在许昌,与曹操一起狩猎,我劝你处死曹操,你不听。要是那时将曹操处死了,我们还会像今天这样被曹操追杀得满天下跑吗?”
刘备说:“当时是为了天下,觉得杀了他可惜。”
对于这样解释,裴松之就不相信!
裴松之说:“你若真是替国家着想,认为曹操当时对国家很重要,杀了可惜,为什么当时又想和董承一起企图谋害曹操呢?只不过是事情已过去了,说说好听的话来作为借口。真实的目的是当时即使杀了曹操,自己也跑不了。当时在场有很多曹操的亲信。”
对于这一点《三国演义》还是说了半句老实话,见《三国演义》第二十回。
云长问玄德曰:“操贼欺君罔上,我欲杀之,为国除害,兄何止我?”
玄德曰:“投鼠忌器。操与帝相离只一马头,其心腹之人,周围拥侍;吾弟若逞一时之怒,轻有举动,倘事不成,有伤天子,罪反坐我等矣。”
这里尽管有粉饰,表明是怕伤了天子,然后连累杀了自己。
虽与裴松之引用《蜀记》中说法不同,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证明刘备没有对关羽说真话。
从以上两件事可以看出,刘备不是什么话都可以说给关、张二人听的。
因为有些涉及自己理想、事业的机密的话,他是不会说与关、张二人听的。
不说给关、张二人听的实质是不信任关、张二人,担心二人因不慎而造成麻烦或更坏的结果。
由此,可以看出关、张与刘备的理想、事业相比,关、张不重要,还是自己的理想和事业最重要。
二,拿孩子作赌注,笼络君臣之义。
赵云救阿斗,这是家喻户晓的故事。
这个故事的感人不是赵云三番五次、匹马冲进曹营,在千军万马中救出阿斗的英雄形象,而是刘备从赵云手中接过阿斗,掷之于地,并说“为汝这孺子,几损折我一员大将”这一举动。
赵云对刘备这一举动尤为感动,赵云忙向地下抱起阿斗,泣拜曰:“云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
由此,《三国演义》的作者其后还有四句诗:“曹操军中飞虎出,赵云怀内小龙眠,无由抚慰忠臣意,故把亲儿掷马前。”
从这首诗的后两句可以看出刘备在作秀:“无由抚慰忠臣意,故把亲儿掷马前。”
在那么一种困境之中,生命都朝不保夕,拿什么来安抚如此忠诚的将军呢?
所以只有以儿子作代价,将之掷于马前,以此安慰忠臣。
刘备之于赵云,是相信赵云的忠臣的。
《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有这样的交代:正凄惶时,忽见糜芳面带数箭,踉跄而来,口言:“赵子龙反投曹操去了也!”
玄德叱曰:“子龙是我故交,安肯反乎?”
张飞曰:“他今见我等势穷力尽,或者反投曹操,以图富贵耳!”
玄德曰:“子龙从我于患难,心如铁石,非富贵所能动摇也。”
由此可以看出刘备对赵云的理解与信任。
赵云呢?对于刘家真可谓做到了肝脑涂地在所不惜。
两次救阿斗,一次是前面所述,在百万军中冒着生命危险救出阿斗。一次是孙夫人要带上阿斗回东吴,赵云与张飞在长江之中救回阿斗。
对于刘备,也是多次将其从生死存亡当中解救出来。
不说早年赵云在公孙瓒处为了刘备的仁义,也愿助其征战曹操,解徐州陶谦之危。
就说那次刘备与龚都、刘辟一起准备趁曹操与袁绍在官渡作战,许都空虚之机,袭击许都。
后来曹操知道,行到穰山地面,正遇曹操带兵杀来,刘备被曹兵四面包围。
寨外又有许褚搦战,刘备不敢出战,候至天明。
刘备离寨,行约数里,刘备就遇上曹兵。
在慌张之中,赵云赶到。
赵云挺枪跃马,杀开血路,刘备紧随其后。
正战间,许褚从后面追来,与赵云力战。
于禁、李典又从后面追来了,刘备见势危险,落荒而走,望深山僻路,单马逃生。
后来又被张颌、高览围住,前后夹击,两头无路。
刘备仰天大呼曰:“天何使我受此窘极耶!事势至此,不如就死!”欲拔剑自刎,后来刘辟赶到,制止了刘备的自刎行为。
刘辟说“容某死战,夺路救君。”言讫,便来与高览交锋。
战不三合,刘辟被高览一刀砍于马下。
在如此危急时刻,赵云赶到,杀高览,打败了张颌,救了刘备的性命。
在这次战斗当中,赵云前后两次将刘备从生死存亡中解救出来(见《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这是赵云对刘备的忠。
所以刘备对赵云是十分相信的,不管在任何环境下,赵云都不会离开他刘备。
赵云武艺高强,作战勇敢。
刘备也是十分了解的,在刘备征战汉中的战役中,赵云跟随黄忠一同前去抢劫张颌粮草,在这次战斗中,赵云两次带兵杀入曹军阵地,先后救出围困中的黄忠、张著。
在自己被曹军包围的危机之中,且战且退,回到军营。曹军蜂拥而至,副将张翼见此,想关闭寨门拒敌,赵云制止了张翼。
赵云敞开寨门,匹马单枪,立于营门之外,吓退了曹军。
当刘备听说了这些后,无限感慨,欣然谓孔明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见《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
对这样一位忠勇双全的将军,刘备对其是不公平的。一没有让赵云像魏延那样独当一面成为封疆大吏。二没有让其如黄忠那样单独领兵作为先锋冲锋陷阵。
虽然有个单独行动,计取桂阳。
后来在进军益州时,也虽做过先锋,但这仅有的两次先锋,单独行动都是诸葛亮的惠顾。
更没有关、张、马超、黄忠一起被刘备授为五虎大将的显赫。
刘备为汉中王时,给了关羽前将军,张飞右将军,马超左将军,黄忠后将军的显赫地位。
赵云仅给了一个翊军将军,这个翊军将军与前面的关、张、马、黄的前、右、左、后将军的含金量相比是相差甚远的。
只是后人看了《三国演义》,被赵云的忠与勇感动,才以为赵云应是五虎将之一。
连《三国志》的作者也认为赵云应该与关、张、马、黄同列。所以将其放在一个系列里,但是还是放在末尾的。
为什么刘备没有给赵云的显赫身份,没有让赵云单枪匹马作为先锋攻城略地呢?
这与军师诸葛亮是有关的。
刘备担心其会与诸葛亮结盟,危及或削弱刘备的统治地位。
对于这一点,我会在后面的章节中单独分析。
我这里只是列举这些,让诸位知道赵云对刘备的忠心耿耿,刘备对赵云确实表里不一。说明刘备将襁褓中的阿斗掷于马前,只是以阿斗作为赌注,以此感激赵云对阿斗的救命之恩。借此笼络部属,但他真实的想法谁也不知道。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他作秀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不但骗了赵云等部属对其肝脑涂地的忠诚,也骗取了很多三国迷对其至仁至义情节的佩服,以此赢得的是生前死后的仁义之君的美名。
三,以生命做赌注,标榜君王之义。
《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不惜重墨作了大量的描写。现择三处于此,以让诸君再一次感动。
第一处:刘备在曹军追来,离开新野,于船上看见新野百姓号泣而行,扶老携幼,将男带女,滚滚渡河,两岸哭声不绝,玄德见此,大恸曰:“为吾一人,而使百姓遭此大难,吾何生哉!”欲投江而死,左右急救止。
第二处:当曹兵即将追至时,有人建议“暂弃百姓,先行为上”时,刘备又哭着说:“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百姓闻玄德此言,莫不伤感。
第三处:曹兵掩至,势不可挡,且战且走,奔至天明,闻喊声渐渐远去。手下随行八百,只有百骑,百姓老小,糜竺、糜芳、简雍、赵云等一干人,皆不知下落。玄德见此,大哭曰:“十数万生灵,皆因恋我,遭此大难。诸将及老小皆不知存亡。虽土木之人,宁不悲乎!”
大家读了以上几处文字,一定会被刘备的仁义之心所感动,认为刘备真是一个难得的仁义君王。
如果仅以此三处文字论是非,那么刘备应是一个难得的仁义君王。
你要将刘备一生的所作所为加以分析比较就知道刘备是一个作秀的高手。
这里的三处文字有一个特点就是见到百姓跟随自己受苦受难受罪,自己无法解救,一是泪流不止,二是要跳河寻死,以死向新野百姓谢罪。
实际上这一切都是做给在场的老百姓与部属看的,难道他真的想跳河求死,以此向新野百姓谢罪吗?不是!
他只是演演戏,演得越真,效果越好。
他心里明镜似的,他身旁有那么多手下,谁会让他去死。谁会敢见他跳江而不出手相救?
之所以他越要跳,众人就越要想法制止。
这样,众人越是想法制止,他就越发想要跳。
这样众人就越发感动,戏剧效果就越发显著。
你要是真的让他跳,他决不会跳。
因为他怕死,他的理想还没还有实现,他是真心实意的想死吗?他决不想死,这是有人在场的时候,如果没有人在场,为了逃命,他比谁都跑得快。不说顾不上老百姓,连老婆、孩子都顾不上,连关、张这样的手足兄弟都顾不上。
在徐州被曹操打败后,他单枪匹马,一日一夜跑了三百多里,谁比他跑得快?
他顾恋了老婆、孩子、关、张兄弟吗?
在穰地与曹操作战时,他被曹军围困时,赵云赶来相救,他见情势危急,让赵云单独与曹军拼杀,他慌张地丢下赵云独个儿逃命去了。
赵云为了他刘备是拼死相救,他是为了自己逃命见死不救。
如在《三国演义》第六十四回里有这样的叙述:玄德军中大乱。黄忠、魏延又被吴兰、雷铜敌住。两下不能相顾。
玄德敌不住张任,拨马往山僻小路而走。
张任从背后追来,看看赶上。
玄德独自一人一马。张任引数骑赶来。
玄德正望前尽力加鞭而行,忽山路一军冲来。
玄德马上叫苦曰:“前有伏兵,后有追兵,天亡我也!”
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刘备是怕死的,在生死关头,他丢下黄忠、魏延独自逃命。
在后有追兵,前有伏兵,逃生无望时,绝望地叫苦“天亡我也”。
后来幸亏张飞赶来,刘备才逃过一劫。
在此时,刘备的英雄气概哪里去了。刘备的仁义道德哪里去了。
以上三处说明刘备是怕死的。
刘备是自私的。
刘备是虚伪的。
有人的时候,有观众的时候,他会以自己的生命做赌注,拿仁义作秀,以此标榜君王的仁义道德。
没有人的时候,真的是有生命危险的时候,他会谁都不顾,只顾自己逃命!
现在再说这件事的戏剧效果。
刘备说过:“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
刘备嘴里说的以人为本,但心里不一定有人,有百姓。
如他在夺取益州后,欲将成都有名田宅分赐给诸官。
赵云谏曰:“益州百姓屡遭兵火,田宅皆空。今当归还百姓,令安居复业,民心方服,不宜夺之为私赏也。”
尽管刘备采纳了赵云的建议,但若没有赵云的建议,他会怎么做呢?应该视成都有名田宅以他个人私有财产,然后再以他私人的名义赏赐诸官。以此笼络部属,从这个角度看,他的“以人为本”实际上只是一句台词,念给台下听众听的,他心里并不一定真有“以人为本”这个理念。
这段内容《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有叙述,《三国志.赵云》传中裴松之注引用《赵云别传》中也有交代。
另外,为了凸显刘备的仁义形象,《三国演义》借刘备推让徐州一事也大肆铺张。
《三国演义》为了突出刘备的仁义,还借刘表托管荆州于刘备,刘备不接手这件事大做文章,表现刘备的仁义道德。
后来诸葛亮也劝刘备取荆州以安身,刘备以刘表对他太好不忍心这样做为托辞,没有采纳诸葛亮的建议。
刘备到了益州后,《三国演义》也不惜笔墨来歌颂刘备的仁义道德。
这一切到底真与假,大家只要翻阅《三国演义》,前后联系起来看就可以知道了,不必花费精力查看其它史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