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了皇帝

延康元年·十月十三日·邺城·魏王府邸

窗外,曹丕望着飘然而落的红叶,

仿佛带着轮回的宿命,无声的融入灰褐的尘土中。

无论它曾经如何的鲜艳,最终都会碾作尘泥。

就一如大汉王朝行将就木的命运......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大殿里,淡烟缭绕,木榻檀香,三十三岁的年轻魏王盘膝其上,冰冷纤薄的手指中夹着一杆光滑如玉的朱笔。

顺着朱笔的末端,一个硕大刺目的“可”字,横亘在“登坛受命表”上。

195年,弹指一挥间,如流水般逝去,能够留下什么?

它能留下光武兴起时的灿烂和辉煌

它也留下桓灵衰败时的无奈和悲凉

也留下了在曹丕心中一个未解的疑惑:

自己的父亲曹操为一代超世之杰,东汉早已行将就木,距离这无上的权位仅仅一步之遥,为什么父亲就是没有像自己一样迈出这一步呢?

这个问题不仅曹丕想不明白,当时的朝中大臣很多都有此疑惑。

据《三国志·武帝纪》记载,在曹操成为魏王后,群臣希望曹操代汉自立的呼声就开始高涨起来。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以夏侯惇为代表的一些人开始对曹操劝进。但曹操却这样回复:如果天命真的在我,我就当周文王吧。

夏侯惇谓王曰:“天下咸知汉祚已尽,异代方起。自古已来,能除民害为百姓所归者,即民主也。今殿下即戎三十馀年,功德著於黎庶,为天下所依归,应天顺民,复何疑哉!”王曰:“‘施于有政,是亦为政’。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

很多历史爱好者据此认为曹操这是效仿当年周文王死后武王克商的故事,希望自己的儿子曹丕完成这一使命。

那曹操是否真的是这样想的呢?他为什么最终没有代汉自立?曹操戎马半生他究竟想要的是什么?

魏武的道路

青年时期的曹操作为王朝的官员,亲眼目睹了东汉在外戚、宦官以及士族的内斗下不断腐化堕落、国力衰微最终导致天下大乱的过程。

这让曹操清醒的认识到:外戚的专横跋扈、宦官的祸乱朝纲和士族的腐败无能。

所以曹操的目标就是吸取东汉衰落的教训,在政治上有所革新,不再走东汉的老路。

随着东汉王朝的动荡,宦官和外戚的势力荡然无存,但士族的势力却日益壮大、蒸蒸日上。

因为士族和其他阶级不同,他们产生于周代,最早是最低等级的贵族,到了秦朝以后由于失去了土地和爵位,他们便成为最高等级的平民,所谓“士农工商”的社会阶层由此形成。

相对于其他阶层,士最特殊的在于他们以读书为业,也就是从事脑力劳动。而汉代就是这些“脑力劳动者”的春天。

在汉代,一个人要想通过正规途径做官,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必须是士人,是身份的要求;第二,必须通晓经学,这是才能的要求;第三,必须被举为孝廉,这是道德的要求。

在汉代能够满足身份条件、还要有钱读书,并且还要有关系被推举为孝廉的人可谓凤毛麟角。也就是说,这本来就是一个已经掌握读书做官权利的人,为了巩固阶级利益而制定的制度。

做官僚的子弟最有条件读书,读书之后又最有资源被选成孝廉进入官场。如此循环下去,这些读书人就可以在官僚体制下完成另类“世袭”。

读书和做官对这些人就成了家族世代可以相传的职业,而这些家族也就因此从普通平民中分化出来成了士族。

几代人之后,这些家族做官的人越来越多,几乎能遍布整个官场,他们就垄断了做官的权利,普通的士人想要“举孝廉”就必须依附他们的势力,家族和家族之间还可以互相推荐,如此恶性循环,就形成了东汉末年几个大家族门生故吏便于天下的政治生态,袁绍的的袁家、杨修的杨家、荀彧的荀家、司马懿的司马家甚至诸葛亮的诸葛家族都是这个情况。

由于士人以读书为基础,他们就有比当时大多数人更丰富的知识,他们的言论就比一般人更有价值。一个士人尚且如此,如果士人形成集团,他们就会对对整个舆论形成垄断,在学术上造成霸权。

所以要论东汉第一祸国殃民的群体,不是五体不全的宦官,也不是裙带上得富贵的外戚,恰恰就是那些自喻饱读圣贤书的官僚集团。除了皇帝有时无法控制,这些由读书人组成的官僚集团垄断了中国古代社会的一切资源,立法、司法、行政、舆论等等,谁忤逆他们谁就不仅要在当世被唾骂,更要在史书上遗臭万年。(得罪了士人的历史人物,历史形象、文学形象都不是很好)

曹操自然知道他们的厉害,知道他们一旦垄断了政治界、文化界、思想界之后会有怎样的后果。到时候就算是皇帝也要成为他们的傀儡。孤身一人看似处于权力机构的顶层,又怎么能以一人之力与已经垄断整个朝廷的士人集团对立?

但曹操也很清楚,士族们向往的垄断官场的权利自己给不了也不会给,曹操在统一北方后奉行的就是不计较出身、不苛求道德,而看重实际能力的唯才是举。这是与士族阶级根本利益相矛盾的。只要这个矛盾存在,那些士族就不会真正支持自己。

所以从曹操走向起兵统一中国道路的那一刻起,他就一直被士人集团所针对。早期出征徐州,后方的兖州郡县在吕布的号召下居然一呼百应、从者入流;官渡之战时,孔融为代表的官僚公开在朝中支持袁绍;袁绍战败后,朝中大臣又搞出衣带诏事件企图颠覆曹操。

曹操不是不想在晋位称王的道路上走下去,他的野心也是在逐步统一中国的道路上慢慢扩大的。西征马超韩遂归来,他得到的是“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如萧何故事”;南征孙权归来,他得到的是封魏公,加九锡,建社稷;征张鲁归来,他得到的是“进公爵为魏王”。此时的曹操距离称帝只有一步之遥。

但是此时他面对的是一群虎视眈眈的士族,不用他们想要的权利作为交换,他们就不可能继续支持自己取代东汉的旧秩序。但反过来,如果士族一步步壮大,自己就会成为他们手中的提线木偶,他们在东汉末年买官卖官,腐化能力之惊人,曹操是亲眼见识过的。把权利交给他们,同样是亡国不远。

为了掌握最高权力曹操奋斗一生,但在最后的底线前,他灵台最后的一丝清明告诉他,不能再走下去,不能将灵魂出卖给魔鬼!即使是,为了皇帝。

所以曹操不能满足士族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就是他最终不能走向皇帝名位的根本原因。

但曹操管得了自己管不了儿子,管得了生前管不了死后。曹操死了,他的理想也就死了,他的担忧很快就会变成现实。

曹丕的选择

到了曹丕的时代,情况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我看来如果理解了曹操的顾虑,就不难理解曹丕的选择。我认为曹丕称帝有以下三个原因:

  • 名正言顺:无政治包袱

曹操起家,是接受了毛阶“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以畜军资”的建议,才将汉献帝作为自己政治正确的大旗。许多人才能够到曹操帐下效力、许多势力能够归降曹操都是因为曹操手中有汉献帝这张牌。

但到了后期,这也成为了曹操不能自立的政治包袱。南方还有刘备、孙权未灭,如果曹操篡汉,就会失去政治优势,等于把政治正确的大旗拱手送给孙刘。

但到了曹丕成为魏王时,情况已经发生了改变,相比于赤壁之战后,此时三国鼎立的形势已经巩固,三个国家谁也吃不掉谁,此时汉献帝也就失去了政治名片的作用。一张曹丕用不着的名片自然会被弃之敝履。

  • 形势不同:无后顾之忧

东汉王朝其实已经名存实亡多年,早在董卓入京时,他就已经可以废立皇帝;后来的袁术在得到传国玉玺时干脆直接称帝。但他们都失败了。

关键原因就在于当时的形势是诸侯争霸、群雄并起,每一个诸侯都想自己称王称霸,自己还没有做成的事被哪一个抢先,哪一个就会成为被群起而攻之的出头鸟。

但此时早已不是当年群雄逐鹿的时代,魏国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一统北方,此时孙权因为偷袭荆州而时时刻刻需要防备刘备的报复,孙刘联盟已经破裂,曹丕称帝已经没有外患。

  • 众望所归:无反对声音

曹丕即位后,一改曹操时代的“唯才是举”的政策,接受陈群的建议,全面推行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其本质是对汉代察举制的继承和改造。

所谓中正,就是掌管对某一地区人物进行品评的负责人,也就是中正官。中正官又有大小之分,州设大中正官,掌管州中数郡人物之品评,各郡则另设小中正官。

中正官的职责即:根据对象的家世、行状来确定相应的品级,将这一结果回报中央,中央根据中正官的建议,将这个考察对象分配相应的官职

有了这个政策,士族对选官的垄断相当于有了法律基础,从此士族成为中国政治的主导再无障碍。

作为交换条件,他们自然也不会继续阻挡曹丕的道路。

总结:当曹丕有了能力、有了资源、有了支持、有了条件、有了环境,现在又没了阻碍,篡汉就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

尾声

洛阳·汉皇宫

听着着丹墀下百官肉麻的山呼万岁,

看着跪在自己身前瑟瑟发抖,手捧传国玉玺的山阳公,

此时坐在龙椅上的魏文帝脸上却看不出如愿以偿的欢喜,

双眼空洞,两耳迷茫,嘴唇微张,似有一声叹息。

他已经明白山阳公颤抖的身躯下,是一个得以解脱的灵魂

他依稀感到禅让台下的百官以及千里之外的刘备、孙权比他还要兴奋

他仿佛看到到,邺城红色的枫树上有一颗露珠滴下,

那是谁在哭泣吗?

“父亲,古时尧舜之事,原来是这种感觉,我今天,也感受到了......”

曹家最辉煌的顶点,却也是曹操悲剧的开始。

他的理想化为泡影,他的担忧化为现实。

曹丕称帝后,刘备、孙权紧随其后相继称帝,

士族中最强大的司马家逐渐潜移默化的垄断了一切,

两代人之后,曹魏亡于士族,

而士族后来在一本叫《三国演义》的小说中将这一结局称之为:魏家果报

新一代的政权国号为:晋

从三家分晋又回到三家归晋,好大的一个圈。

后来的一切就和曹操预料的一样:

这个阶级堕落的速度果然举世无双,半个世纪后,

皇帝白痴、大臣斗富、皇后乱政、王爷夺权。

和春秋战国一样,又一次的三百年动荡浩劫

千古兴亡何限错,百年生死本来齐。

“为了皇帝”值得吗?

最佳贡献者
2

曹操无疑是前三国的风云人物,非他莫属。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威震逍遥津,官渡之战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军事战例,平定北方。当时朝廷拥曹派已据上风,有人劝他取而代之,他一笑了之:学周文王。意下就是让儿子这一代称王称帝。

孙权有一回上书让曹操称王,曹操一掷于炉中:居心不良,想让我在火炉上烤啊!面对天下大势,他还保持着冷静,不贪图虚名。就因为如此,他才能笑纳关云长降汉不降曹的主张。

但事实上,曹操替汉的步骤从无停止,欲让汉帝封魏公,直逼汉室。遭到荀彧等人抵制,恼羞成怒,逼死了荀彧。

曹操病故后,其子曹丕就按捺不住逼帝禅让,建立了曹魏政权。

3

曹操是靠着拥戴汉献帝的招牌而取得天下的,所以他为了自己的名节,况且,既是身为汉臣而实际上已经完全掌控了天下,称帝不称帝无所谓,所以他终生为汉臣。曹丕则不然,曹丕如果不篡汉称帝,万一有人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讨伐他,那也是很危险的。所以他干脆篡汉称帝。再者,如果他的势力万一发生了变化,都是不可设想的,倒不如乘势称帝。

4

自秦始皇统一天下,到曹操所在的东汉末年,四百多年的时间中,只有西汉末年的王莽篡位成功,王莽虽然篡位成功当上了皇帝,但是王莽的下场却是非常悲惨,因为得不到上至皇室成员,中至地主豪强,下至普通百姓的支持,王莽只当了15年皇帝,就因为天下反对而败亡。

对于王莽的遭遇,曹操显然心知肚明,曹操比王莽高明的是:他一直在做篡位的准备工作,却从来没有在名义上篡位,或者简单地说,曹操做着篡位之实的事,却在嘴巴上一直不承认自己的篡位行为,甚至还写了一篇《让县自明本志令》诏告天下,以证明自己是忠臣。

曹操

曹操在这篇文章中说自己最初的梦想是做一个太守,后来又想做大汉的征西将军,还向天下发出要是没有我曹操,大汉天下不知道有几人称王,几人称帝?曹操还说自己没有夺取帝位的野心,他之所以挟天子以令诸侯,只是为了自保,最后曹操说自己只想当个周文王。

以个人的意见来看,曹操说的没有错,句句属实,字字真情,他甚至都没有隐藏自己想当周文王的野心,周文王是谁啊?周武王的父亲,周武王是周朝的开国君主,那么周文王就是周朝开国君主的父亲,周朝虽然是周武王开创的,但基础却是周文王打下的,曹操此举不就是向天下人表明了他曹操想留给下一代改朝换代吗

曹操与汉献帝

曹操就是这样一个复杂的人。从他的行为来看,他就是篡位,这从曹操的官职、地位、权力一步一步走上巅峰就能看出,从东郡太守到兖州刺史,从兖州刺史到大汉司空,从司空到丞相,从丞相到魏公,从魏公到魏王,最终曹操的官职和爵位定格在魏王。

非功不能封侯,非刘不能称王。这是汉朝开国老祖宗刘邦定下的规矩,目的就是为了保证刘氏江山代代相传,永享富贵,上一个自立为王的王莽已经用实际行动表达了篡位,那么曹操作为王莽之后的第二个王,他能不篡位吗?

曹丕

有句俗话说得好:黄泥巴掉到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曹操都走到了那一步了,即使他不想篡位,背后的利益集团也由不得他不篡位了,但曹操的做法非常高明,他把篡位的恶名留给了下一代,毕竟汉朝可是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明,我们民族的名字就来自于汉,汉朝在历史上的影响力非常大,却毁在曹家手上,曹操不想背这个锅。

即使曹操没有篡位,他已经背上了历史的骂名,周瑜就说过: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尤其是刘备建立的以汉朝为延续的蜀汉政权,更是对曹操恨之入骨,甚至这都成了刘备北伐的旗号。一个还没有篡位的曹操,就已经被天下人骂作汉贼了,要是曹操在世时篡了位,还不得被天下指着脊梁骨骂。

刘备、孙权、曹操三国鼎立

最后,不得不为曹操正名,曹操虽然没有在他在世时篡位,但是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篡位做基础的,他为他的继承人承担了所有的骂名,铺平了所有篡位的道路,即使如此,一生身为汉朝臣民的曹操始终在内心深处对汉朝有一种怀念和敬畏,即使汉朝已经如此衰败不堪。

相对于曹操来说,曹丕的改朝换代则显得顺理成章多了,曹操去世后,曹丕接任魏王,仅仅几个月后,曹丕就逼迫汉献帝禅让帝位给他,曹丕出生的年代已经是东汉末年乱世的开始,从黄巾起义到董卓之乱,再到天下大乱各自为战,曹丕对汉朝基本上没有认同感,他出生于乱世,成长于乱世,亲眼目睹乱世之中是如何活下来的。

曹操与曹丕

如果当年周武王灭亡商纣王建立大周王朝一样,曹丕用和平的手段取得帝位,当年曹操已经为曹丕打通所有篡位路上的困难,这就天下所有父亲希望自己儿子少吃一点苦,能够更好地生存下去是一样的道理,曹丕只是按照曹操铺好的路,继续向前走而已。

从历史上,曹丕的称帝似乎有些迫不及待,确实如此,当老一辈打天下的雄主去世之后,第二代的领导人只需要守住祖上流传下来的这份基业就已经算是对得起曹操了,对于改朝换代,如果曹操心中还有些不舍的话,曹丕则完全没有任何不舍,表现出来更多的是顺理成章和迫不及待。

魏文帝曹丕

曹操终身没有篡位,是因为他一直在做准备,从来没想过自己享受胜利果实,或者来不及享受胜利果实,曹丕一接班就篡位,是因为篡位是曹丕建立合法政权的第一步,曹丕对于打天下没有任何功勋,他只能通过改朝换代去建立属于自己的政绩,毕竟重新开创一个全新的王朝,作一个开国之君,也是有着无上荣耀的事,同时换取那些随曹操一起打天下的利益集团的支持,稳定统治,这就是曹操与曹丕两人对改朝换代的不同做法。

5

曹操生前说过,\"吾事汉多年,虽有功德及民,然位至于王,名爵己极。苟天命在孤,孤为周文王矣\"很清楚明白,让曹丕为帝。在曹操看来,顺理成章。

6

曹操是因为之前已经立誓当汉臣,所以不好意思当皇帝。同时,曹操始终没有完成国家统一,在法统大义上缺一个名份。所以曹操肯定对曹丕有交代,我死之后你可以当周武王(曹操自然得到名份追封)。

最重要的就是,北方世家在待价而沽。

本来,曹操占领北方大部分领土,自称皇帝或者逼迫汉献帝禅让也不是问题,可惜曹操要最后那点名份,改朝换代自然就是曹丕来完成了,而且还不能等太久。

曹操军团自191年以来已等待30年,谁还能保证自己再活十年?

所以,曹丕当年就推动陈群创造的九品官人法与北方世家做交换,得到垄断仕途保证的北方世家就此默认曹丕代汉。

是不是感觉场景很熟悉?

高平陵政变之后,司马懿立即改进九品官人法推出大中正制度,北方世家就立即支持默认司马家族的地位。

7

曹操实现了匡扶汉室的理想,在实现的过程中,各路诸侯听其调遣与各宗族势力构筑了和谐的关系,在各阶层广泛收纳贤能的有识之士,使得广大布衣之人得以步入仕途。军纪严明不能马踏青苗百姓能够安生。

作为匡扶汉室的汉臣曹操做到登峰造极了。理想是被用来尊重的,曹孟德不能在道德观上失了颜面。

曹丕与曹操不同没有爹爹的思想负担,各方面的拥护势力有希望变革的要求,有更上层楼的政治、经济追求。这种压力就是推动力,迫使刘协只有选择禅让,曹丕顺势而为在温和中取代汉室乘继天命。

8

谢邀。

个人认为,曹操始终不废汉献帝,有几方面考虑。

第一,曹操始终以大汉丞相自居。“挟天子以令诸侯”,如果篡位岂不是自己打脸了?

第二,曹操死之前都没有平定天下,对个人来说,这是不完美的,仍然需要这个大汉丞相的身份来“讨贼”。

第三,曹操有意让自己的儿子“完成篡位”,曹操一死,曹丕就篡位了,是不是曹操安排的不好说。

第四,曹丕此人对汉没有太多敬畏,不像曹操当了大半辈子汉臣,始终有感情。

此外,曹操把自己几个女儿都嫁给汉献帝了,估计当初,他就没想过要篡位,只是把这种机会想让给后人完成吧。

9

曹操是靠着拥戴汉献帝的招牌而取得天下的,此时,人心向汉,谁也不敢叛汉自立,袁术就是榜样,所以他终生为汉臣。

曹丕则不然,比时人心背汉,汉献帝留之无用。况且,曹丕如果不篡汉称帝,万一有人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讨伐他,那也是很危险的。所以他干脆篡汉称帝。

另外,曹操是打着匡复汉室的旗号起兵的,如果取而代之则名不正。

曹操阵营中,忠于汉室的人还大有人在,且身居上位,废汉自立势必会引起内部矛盾。

经过曹操最后几年替儿子去刺,忠于汉室的老臣在曹操去世后也大多离世或退出权力中心,曹丕以魏代汉所受的阻力就小了许多。

10

清山雅舍,畅谈历史。

前言

曹操在世时止步于魏王,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并没有选择称帝,而曹丕甫一继位便废汉称帝,这其中的考量一直是为众人议论的话题。那么今天我们也来唠一唠,为何父子两的选择截然不同。

以曹操的角度分析

△曹操剧照,张丰毅饰

1、恩威已极,多此一举。

曹操并非是不想当皇帝,只是他是个务实的人,觉得已经没必要在形式上多此一举了。曹操在建安二十一年,被封为魏王。为了达成这个目的,曹操不断地在朝中树立威信,排除异己,甚至连多年的合伙人兼挚友荀彧也给清除了。建安二十二年,曹操王冕被加至十二旒,乘金根车,驾六马,设五时副车。好嘛,这可是全套的皇帝标配,古人最讲礼法,曹操以魏王身行皇帝礼制,这就明摆着告诉天下人老子虽然是魏王,但是权威已经和天子一样了。曹操此时的威望和权利已经到达了顶点,无非就差一个名义上的皇帝称呼而已。他是一个务实的人,好处都拿尽了,这个称帝的事就不用急了,因为这个机会留给儿子还有用。

2、留予新皇,施恩天下

大家知道古之明君往往思虑深远,为后世子孙筹划。前面说过曹操已然不需要再用称帝来巩固自己的地位,没人敢反对他了,但是他的儿子曹丕需要啊。新帝登基,势必众臣加官进爵,天下赏食宽赦,是君主增加恩威的好机会,而英明神武如曹操势必会将这个施恩天下的机会留给他的继任者。虽然曹操不太喜欢曹丕,但是公私分明,在考虑江山社稷之时,曹操又岂会掺杂私人感情。

3、效法文王,清史雅事

曹操饱读诗书,文武双全,欲效法周文王,博个清史雅名。周文王可是西周的创始人,古之贤君典范。周文王在商朝时实际的称谓是西伯侯姬昌,这“文王“的称号是他的儿子周武王姬发灭商建周后追谥的。虽然这不是主要原因,但是曹操作为文学大家,自然对于史书上的名声不会真的毫不在乎,换句话说但凡有条件谁又能真的不在乎呢?

4、感念汉朝,怀念旧友

汉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的巅峰之一,有着大汉的雄称。像曹操这些大汉旧臣对于汉朝是有骄傲和感情的。挟天子,争天下,都是时势所逼;称魏王也是水到渠成,鹿已到手,没有不取之理。但是还是要给汉朝最后一丝尊重,以示自己不忘曾为汉家之臣。何况,为了建魏代汉,他还亲手逼死了最好的事业伙伴荀彧,也算是给予荀彧的最后一丝怀念和酬谢了。

以曹丕的角度分析

1、子承父业,更上一层

其实,从曹操部分的分析不难看出,这身后事都是曹操已经安排好的。曹丕无非是照做就好,毕竟本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一方面本身对曹丕就是有好处,另一方面曹操感念汉臣的身份,不想做得太绝,但是曹丕却没有这层感情,因为他成年以后,天下早就乱了。

△曹丕剧照

2、夺嫡艰辛,压抑太久

曹丕其实一直不受曹操喜爱,选他做继承人完全是因为曹昂战死、曹植放荡、曹冲早夭,此时让曹丕上位对于政权的稳固是最适宜的。也正是如此,曹丕既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幸运在最终能得登帝位,不幸的是夺嫡太苦,把他搞得太压抑了。所以,一继魏王位就没啥好拖的,很快就在同年称帝代汉。可怜曹丕,定是再也不愿意被如此压制折磨了。

3、群臣劝进,众心所望

如果问你追随英主打天下是为了什么?大多数的真实答案一定避不开功名利禄。君主每上一个台阶,追随的臣子也会水涨船高。比如,如果主公只是个司马,那属下也只能做个军侯,管个几十上百士卒;如果主公是一任太守,那属下就能做到都尉、长史,协助治理一郡;如果主公是魏王,那么属下就能做到太守,独镇一方;以此类推,如果主公做了皇帝,那么就是三公九卿亦是做得。所以,就算曹丕想拖延,群臣也不能让。开什么玩笑,老子磨磨叽叽地耽误大家升迁,大家碍于威严不敢多说。好不容易老子死了,你一个小子就不要那么惺惺作态了。

结语

其实从曹操而言,他完全是可以称帝的,且实际上他也只是差个称号罢了。只是他还有着诸多考量,才打消了完全坐实的念头。而曹丕不用多说,他称帝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事情。最后,有人认为曹操不敢称帝是因为天下大势不明,蜀汉强盛,想让蜀吴互斗。这个我不敢苟同,曹操死前天下大势不明,蜀汉强盛不假,但是曹操其实已经有称帝之实了,只是缺个虚号罢了,汉朝名存实亡这么多年了,他曹孟德还有什么不敢的?只是如前文说的,觉得多此一举,还是交给曹丕更稳妥而已。更何况,蜀吴的争端在于刘备借荆州不还,这种非常现实的利益岂是曹操多一个虚名就会缓解的?就算联合攻魏,吴也势必要先拿回荆州不可,不会再被刘备忽悠第二遭。所以这一点只能算是曹操的一个考量,还不至于令曹操不敢称帝。

大家如有任何看法,欢迎一起讨论。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