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姓,中华姓氏之一,得姓于周朝初年的陈胡公满。相传,胡公满是三皇五帝之一的虞舜的后代。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周武王灭纣建立周朝以后,找到舜的后人胡公满,封他在陈(今河南省淮阳县)建立了"陈国"。 子孙有以国为姓的,即成为陈姓的由来。
陈字的含义之一是阵列。陈字在古代与阵字相通,故古代陈字意义之一为阵列,即旌旗之下,战车、士兵列阵以待。史载:轩辕黄帝发明了高轮车,高轮车遂成为黄帝部落的象征,故黄帝又称轩辕氏。而陈氏是黄帝后裔,自然与车有关;加之陈国建国初期,陈胡公是周武王乘龙快婿,陈国与周王朝关系甚密,陈国军队常被周天子征召,抗击入侵的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和周王朝内部反叛的诸候国,旌旗猎猎,车马干戈,征战不息。旌旗、战车、戈戟、三军,成了陈国的象征。陈姓图腾也就此产生:两侧旌旗招展,中央山丘前是列队待发的战车,战车上有手持戈戟严阵以待的三军。
陈字左边的“阝”是旌旗的形状,右边的“东”字是战车车轮,上面载着戈矛,下面则是土字的会意。 陈字的含义就是边界上,旌旗猎猎,战车列阵,保卫国土。
名人,即知名人士,杰出的或引人注目的人物。名人的名气大小通常与其所从事的职业有较大的关系,如政治人物、军人、科学家、企业家、艺术家等。
历史上最有影响力或著名人物评判标准不一,见仁见智,难以形成共识。陈氏也是如此,没有严谨科学的评价标准。在中国,陈姓为中华大姓,七千万的人口位居第五位,历史上名人辈出,数不胜数。
陈完(前705-?) ,田姓始祖。陈国(今河南周口淮阳)人,春秋时陈国陈厉公之子,字敬仲(一说敬是谥号);陈国灭亡后逃到齐国,为避姓改为田氏。其后裔中有中国古代著名军事家田穰苴,孟尝君田文,新朝皇帝王莽等。其后裔王莽称帝后,追尊为齐敬王,庙号世祖。
陈平(?-公元前178年),阳武户牖乡(今河南原阳)人。西汉开国功臣之一,西汉著名丞相、谋士,封爵户牖侯、曲逆侯。先后参加楚汉战争和平定异姓王侯叛乱诸役,成为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谋士;六出奇计,协助刘邦统一天下,与周勃平定诸吕,迎立刘恒为帝;施反间计、解荥阳围、智擒韩信、智释樊哙。吕后死后与周勃一起平定诸吕之乱,匡扶汉室。去世谥号献侯。
陈琳(?-217),字孔璋,广陵射阳(今江苏宝应)人。
东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其诗、文、赋皆能。诗歌代表作为《饮马长城窟行》,散文除《为袁绍檄豫州文》外,尚有《为曹洪与世子书》等,辞赋代表作有《武军赋》。与“七子”其他人相比,他的诗、赋在表现“立德垂功名”一类内容上是较突出的。
陈寿(233年-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汉县(今四川南充)人。三国时蜀汉及西晋时著名史学家。历经十年艰辛,完成了纪传体史学巨著《三国志》。此书完整地记叙了自汉末至晋初近百年间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全貌,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前四史"。
陈霸先(503年—559年),吴兴(今浙江长兴)人,南北朝时期陈朝开国皇帝。
早年通过平定“侯景之乱”,渐渐控制了梁朝的政权,太平二年(557年)废梁敬帝,自立为帝,建立大陈,改元永定,是为陈武帝。掌权后平叛之战主要有三:平王僧辩余部之战、平萧勃之战、平王琳之战。在位三年,于559年驾崩,谥曰武皇帝,庙号高祖。
玄奘(602年-664年),俗名陈袆,洛川缑氏(今河南偃师)人,唐代高僧,著名的三藏法师,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创始人。玄奘13岁出家,629年从长安西游,历尽千辛万苦,到达印度,645年回到长安,带回经书657部,十年间与弟子共译出75部1335卷,还著有《大唐西域记》十二卷,他是中国著名古典小说《西游记》中心人物唐僧的原型。
陈子昂(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有《陈伯玉集》传世。
陈独秀(1879-1942年),字仲甫。安徽怀宁(今安庆市)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15年,创办《新青年》杂志,举起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曾当选为中央局书记,中共第二、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第四、第五届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等。1922年,当选为共产国际执行委员。1927年7月,中共中央改组,陈独秀停职。1932年,陈独秀被捕。1942年5月在贫病交加中逝世,享年63岁。
陈寅恪(1890-1969),字鹤寿,他的祖父是陈宝葴,清末封疆大吏,曾任湖南巡抚,他的父亲是陈三立,清末四公子之一。他的妻子唐筼是台湾巡抚唐景崧的孙女,所以他出生的家庭决定了他的幼年教育十分优越,为他以后的学问打下了基础。他是著名的历史学家、语言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他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并称为清华百年四大哲人,他与吕思勉、钱穆、陈垣并称为四大史学家。
陈毅(1901年-1972年),名世俊,字仲弘,四川乐至人,中国共产党员。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诗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新四军老战士,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十大元帅之一),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第一至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全国政协第三、四届副主席。中共第七、九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陈赓(1903年-1961年),湖南湘乡人。中国工农红军及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领导人之一,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
陈赓早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进入黄埔军校第一期,随后参加东征。之后赴苏联学习间谍技术,回国后参加南昌起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为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汗马功劳。1951年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参与指挥朝鲜战争。回国后担任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中国国防部副部长等职位。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陈云(1905-1995年),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党和国家久经考验的卓越领导人,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经历了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几乎所有重大事件,参与了党中央在不同历史时期一系列重大决策的制定和实施,多次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关键时刻、在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陈云同志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开展和成功,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巩固,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开创和发展,奉献了毕生精力,建立了不朽功勋,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威望,深受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尊敬和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