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满人本是明朝的一部分,对中原文化相对了解。而明朝衰败的主因是内乱,也就是内部各利益集团出现了难以调和的利益冲突。自从崇祯皇帝自缢归天,中原各利益集团就群龙无首了,深谙天下形势的清朝入关后,采取各种手段,使得天下各利益集团与清朝达成协议,清朝也就成为天下各利益集团的共主。如此一来南明失去了生存的空间,也就无法支撑下去了。

宋朝崇文重商,深得天下各利益集团的认同,而女真金国不但文化素质偏低,不懂中原礼仪,而且也不懂得尊重中原各利益集团。于是天下利益集团依然追随宋室,而且由于亡国之耻的刺激,反而对宋室更忠诚,于是世家大族举家南迁,南宋君臣团结,南宋军民一心。而女真金国也因此无力灭南宋了,所以只能与南宋划江而治。

最佳贡献者
2

古代中国非常重视一个政权的“正统性”,只有正统王朝才有资格名正言顺地统治子民以及征伐异己,所以,几乎每个朝代的统治者都信奉“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以实现天下一统为己任。但是,在历史上的几个分裂时期,偏安一隅的王朝是在不在少数,而其中有些政权被后世认定为正统,比如东晋和南宋;有些就不被历史所承认,比如南明。国史君(国史通论)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区别对待的情况,其原因可能有以下五点:

第一、政治合法性上的区别

明朝末年的著名学者王夫之曾经表示, 中国的朝代更迭“可禅,可继,可革,而不可使夷类间之”,即改朝换代一般都是通过禅让、继承、暴力革命三种方式完成,禅让可以说是所有的开国之君最喜欢的一种方式,因为它最体面。前朝亡国之君禅让给后朝的新君,就意味着后朝新君可以名正言顺地全盘接受前朝的皇位、百官、土地、子民等等所有政治、军事、文化财产。禅让是后朝新君的“遮羞布”,所以,曹丕在篡汉之时表示:“尧舜之事,吾知之矣”。通过暴力革命改朝换代的典型就是刘邦在推翻秦朝之后建立了汉朝、朱元璋在推翻元朝之后建立了明朝。通过继承的方式改朝换代的典型就是南宋了——北宋在“靖康之变”中亡国之后,赵构便以康王的身份称帝,并声称继承了大宋的江山。历史上还有东汉光武帝刘秀,蜀汉昭烈帝刘备也都声称是继承了前朝。

而南明虽然在名义上也声称是继承了明朝的统治,但是其合法性上与南宋有很大的区别。南宋的开国之君赵构是北宋亡国之君宋徽宗赵佶的第九子,而在北宋宗室几乎全部被俘的情况下,赵构就是最有资格继承皇位的人。而南明的“四帝一监国”中只有弘光帝与明朝大宗有着稍近一些的血缘关系。所以,在政治合法性上,南宋要高于南明,赵构的号召力和向心力自然也要强于南明的“四帝一监国”。

第二、国祚与疆域上的区别

后世不把南明认定为正统王朝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南明的整体国祚实在是太短了。弘光政权仅存在八个月,绍武政权存在仅四十一天,这么短的国祚,是在无法被称为是一个朝代。而东晋国祚一百零四年(317年-420年),南宋国祚更是长达一百五十二年之久(1127年-1279年)且中间没有断绝。如此大的时间跨度,我们必须认定一个朝代才便于纪年。另外,在统治疆域上,南宋虽然在立国初期依然受到金国的入侵,但整体版图比较稳定地维护在淮河一线,但南明所有政权的版图都在急剧缩小,甚至逃亡到了缅甸。只有明郑时期的统治疆域相对稳定,但也局限于台湾地区。

第三、敌国的汉化程度上的区别

“靖康之变”中,北宋被金国所灭,皇帝、宗室、百官几乎全部被俘虏北上。而金国的统治民族是迅速崛起的游牧民族——女真族。在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诸部之前,女真族长期以原始部落的形式存在,它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都出于原始状态。金国建立之后女真族虽然迅速学习中原文明,但是与达到封建时期文化巅峰的宋朝(陈寅恪先生有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仍然是天壤之别。在后世认定正统王朝之时,自然将以汉文明为基础的南宋认定为正统。而清朝立国之后迅速提拔汉族官员,提倡儒家学说,继续实行科举考试,笼络了汉族士大夫阶级,逐渐受到了全国百姓的肯定。

第四、前朝被灭后的国内形势上的区别

在之前文章中,国史君(国史通论)曾经分析过,金国在迅速攻克汴京,消灭北宋之后,没有继续南下统一中国,就是因为金国的实力不允许啊,北方中原古地尚有此起彼伏的复国运动,南方赵构迅速组织军队抵挡金军。在这种情况下,金国无法过多得在军事上干预南宋的建立。

而明朝是亡于李自成的农民起义,李自成倒台之后后金(即清朝)迅速打起了替明朝复仇的大旗,驱逐农民起义军。但是此时,明朝的勤王君已经支离破碎,也缺乏强有力的朱明宗室能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抵抗后金,所以南明虽然有多个政权,但没有一个能够成气候。

第五、领导班子上的区别

宋高宗赵构即位之后虽然长期与金国议和,甚至为了求和而冤杀了岳飞、解除了韩世忠等人的兵权,但是相形之下,赵构的政治能力还是远远强于南明的“四帝一监国”。并且,赵构即位之初虽然经历了“苗刘兵变”而退位,但这个事件持续的时间只有不到一个月,而赵构的在位时间长达三十六年(随后又当了二十五年的太上皇),大家知道,在动乱时期,一个国家能够长君,能有稳定的政局是非常重要的。与此同时,南宋虽然在军事上长期处于被动状态,但是它有岳飞、韩世忠、刘光世、张俊这“中兴四将”,同时又有李纲、赵鼎、李光、胡铨这“四大名臣”,这些人都给南宋立国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但是反观南明,能拿得出手的似乎只有左良玉,但他却是飞扬跋扈不听指挥之人。

综合上述原因,我们后世承认东晋、南宋等政权,却始终没有承认南明的正统性。

3

可以说,北宋南迁为南宋。可以立国一百余年。而且曾有机会恢复故土,只不过是丧失机会而已。而南明无论时机。实力,都远远胜于东晋和南宋,但之所以十几年覆灭就是德行不修,换言之就是自己作死,咎由自取。在事关国家战略问题上,做出了决策性错误,没有集中力量对付满清,而是对付李自成,再就是原本就想化划江而治。可以这样做,但绝对不能这样说,再士绅官商集团对南明并无好敢感。原本就想投降,以及宗室的争帝位。财政体系崩溃,汉奸太多。都是重要原因。就算是南明以对付李自成为主,也没有贯彻到底,而是摇摆不定。没有一个准确的目标方向。

以南明这样衰败的状况坚持十几年已经难得了,首先就是帝位之争,宗室太多。谁都想当皇帝。而各个实力派都各拥护自己的人的当皇帝。而明朝嫡系宗室崇祯一脉。但已经不存在,嫡系既然不在,南明各个宗室争位不大断。导致各自为政。马士英拥立弘光为皇帝。左良玉此时此刻居然要''清君侧''。南明历经这五个政权覆灭的过程让人惋惜。他们的失败首先就是互斗。以及为此而产生的党派之争的内耗。对比之下,满清在皇太极暴死之后,各方面迅速妥协。让福临登基。一切为进攻大明而行动。南明在政治上的短见和无知可见一斑。而当年的南宋就幸运多了。只剩下赵构这一脉嫡亲宗室。但显然南明没有这样的“福气”。用现在的话说,南明没有团结一切可以团结力量对付满清,统战工作没有做好。再就是满清和以前的金朝相比。满清无论是在军事力量上,还是政策方向上都比金朝强了许多。能够在政策上迅速和北方的地主和阶层融合在一起,按帝王之礼安葬崇祯,满清的的胸怀和气度可见一般,而且公开宣布,满清的最大的敌人是流寇李自成而大明。当时的南宋的实力和环境远强于南明,当然金朝在各个方面都不如满清。崇祯本人一再错过南迁的良机,使得南明政权在皇位的不稳定。这就导致了南明内部的党争和政治分化。而满清政权最高原则就是问鼎中原一统天下。这就需要汉族士大夫和士绅的协作。满清政权入关后立即与明朝的官僚士绅结合到一起。并且他他们南下对付南明。汉人打汉人。金国则一开始以破坏掠夺为主。没有迅速汉化。没有和北宋的官僚阶层结合在一起。就此招致了南方士绅官僚阶层的顽强抵。所以金朝没有迅速灭掉南宋。等到金朝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南宋已经站稳脚跟了。

明末党争和阉货干政十分严重,这样的政治动乱一直延续到了南明,这些倒了也罢了,南明宗室发“皇帝”虽多,当没有一个成事的,而赵构能够单枪匹马杀出一片江山,能力水平不错。南明宗室不是为了维护大明江山,而是当皇帝选秀女,窝里反自己打自己,在两年内在南方已经出现在四个南明皇帝。四个皇帝互相攻击。都希望满清把对消灭,只剩下自己才好,然后再出来收拾残局。其实南明政权初期的时候,形势一片大好,有翻盘的大好机会。造成的人才分流还有一点就是南明的政权体系已经崩溃。完全是地方军阀统治了,无论是南明皇帝以及文官系统已经无法控制军队。南明地方各自为政。这样就造成无法统一指挥和协调。做一个比方,如果说北宋是意外车祸,截肢可以存活的话。那么南明就是癌症。只有死亡了。财政系统崩溃,让南明的皇帝无法得到有效的收入。这样就造成南明不能有效地分配和控制地方军阀。而这一点赵构做的就很好。始终控制着南宋几大''军阀''。总之,南明是一手好牌打的细碎。

在军事上,金灭北宋是个大偶然事件。金国一路长驱直入打到首都,北宋是猝然而亡的,金国没有灭北宋的意图,纵让劫掠以后和两个皇帝之后就撤军了,所以才立了两个傀儡政权,北宋在南方行政和军事体体系还在,军力,财力没有大的消耗,所谓百足之虫,必定死而不僵就在于此。南明则不然。虽然南方架构还在,但基本上已经糜烂了,早在清兵入关之前,整个、中部、西南。包括洛阳都已经让李自成、张献忠折腾坏了,外壳尚在但内壤已经空了。南明好比病入膏肓人此时不过是回光返照罢了,清朝不过是来补刀的。换言之,即便没有满清南明也坚持不了几年。强敌环伺,而南明内政不修,只知道争权夺利、对 自己人则刀剑相向排除异己,对满清则是一味求和卑躬屈膝,为君无德,为将无勇,为臣无能。白白坐拥江南富庶之地。一朝破灭归为臣虏。可叹万里江山山河破碎,汉家千载文化一脉绝嗣。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4

划江而治?南宋君臣怕是要锤死你哟!

1141年《绍兴和议》规定宋金边界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与今天的秦岭淮河一线大致重合,这里距离划江而治的长江尚有一段距离,如何称得上“划江而治

而相比于划淮水而治的南宋,南明连划江而治都达不到。在清军大举进攻下,南明各政权纷纷灰飞烟灭。

那么,同样是中原王朝社稷南迁,面对北方少数民族的冲击,为何南明不能复制南宋的奇迹呢?静夜史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1、南明朽木难雕

南明和南宋,除了“南”字,便再无共同点,而这个共同点还是后人加的。

两者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南宋建国距离北宋立国167年,而南明距离明朝开国276年。

小农经济支撑的专制皇朝,受制于土地兼并的速度、气候的周期性变化以及官僚阶层的更新速度,王朝享国时间不可能超过300年。这意味着脱胎于北宋的南宋精神矍铄,而延续自明朝的南明已经垂垂老矣。

立国时间长至少带来两个后果:

统治阶级素质滑坡;

地主阶级离心离德。

这是南明相比于南宋最大的劣势。

因为靖康之变的浩劫,宋朝地主士绅阶层对皇室遭遇深表同情,这种同情最终表现为对幸存者赵构的鼎力支持上,帮助南宋稳住了局面。

而明朝在崇祯时期就已经离心离德了,专制皇权时代,“得民心”的本质是“得官心”。地主阶级不支持,再牛的皇族也成不了大事。而地主阶级对明朝皇室的失望随着崇祯自缢转嫁到南明的诸王身上,虽然有李定国等少数地主阶级支持,但终归独木难支。再加上素质滑坡的南明统治者内讧不止,导致南明在清军的打击下纷纷被消灭。

因为距离北宋立国时间短,特别是靖康之变的席卷一空,使地主士绅阶层未能形成尾大不掉并威胁皇权的局面,而南明君主就不得不面临被地主军阀挟持的局面,所以失败是历史的必然。

2、清朝无所顾忌

南北朝局面的形成,除了南朝的拼死抵抗,北朝的有心无力也是重要原因。

某种程度上说,没有北朝的“妥协”,这种对峙局面不可能形成。而导致北朝难以继续南下的原因,除了自身原因还有外部势力的影响。

金朝的最大特点就是来得快去得也快,从1115年在会宁建国到1127年消灭北宋,金朝膨胀的速度太过迅速,迅速到根本就没有时间得到当地地主阶级的拥护。

再加上金朝一贯以来的野蛮政策,使得北方很多地主阶级直到金朝末年始终不和金朝站到一起,张弘范父亲张柔就是典型代表。

金朝长驱直入占领开封后,扶持的张邦昌伪楚政权不与金朝合作,扶持的刘豫伪齐政权虽然听话但镇不住场子。金朝面对山东红巾军、太行山八字军等抗金势力疲于奔命,难以招架。

更要命的是,金朝的外围,蒙古虽不成气候但多次表示不服,西夏虽在北宋打击下奄奄一息但实力迅速恢复,万里西征建立西辽的耶律大石一心想要东征金朝。金朝想要南下灭宋,除了北方抗金势力的掣肘,外围的政权也让金朝力不从心。

而清朝前身后金在1635年击败察哈尔部林丹汗,迫使漠南蒙古内附,漠北和漠西蒙古臣服,侧后不存在顾虑。入关中原后,通过迅速击败李自成,将整个北方纳入势力范围,外围不存在威胁势力。

最重要的是,此时的北方地主阶级,纷纷改换门庭,成为清朝走狗,清朝以数万人迅速扩张实力,具备了横扫中原的可怕势力,这种力量南明绝对无法抵挡的。

所以,自崇祯自缢的那一刻开始,南明的悲剧就已经注定。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5

为什么南宋可以和金国划江而治,南明就不行呢?回答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求证南宋、南明,这两者文化和综合国力PK后的结果。

下面从几个方面来对比论证,南宋为何可以和金国划江而治,而南明则国运坍塌,仅偷安旦夕。

一,正统性之分析

南宋和南明,虽然都有个“南”字,但在正统性、国家实力之上却相差悬殊,这是世所公认的。

南宋是史家公认的正统王朝,它承继于北宋。同样是前朝遗族,由于崇祯朝的太子无踪,从宋高宗赵构所承继的皇权血缘上看,赵构要比弘光帝朱由崧要近了许多。

而血缘的远近,却是封建社会皇位继承法则中的灵魂所在。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就是这个道理。而南明既不被过往史家所堪认,又不被彼时孱弱、尚缺南方半壁江山的大清所顺承。

尽管立足未稳,清廷却欲急修明史。并以修明史之虚姿,将南明与大明做切割,以达到“顺天应人,号令中原”的政治效果。

为此,满清摆出了一付“一统中华、吾为正统”的架势。同时,结合满清入关前曾号云,“天下取于贼,而非明”。“剑雄品评”觉得此言颇值得玩味。当然,事后看来,不得不承认“天下取于贼,而非明”之语,是句大实话。

综合来看,除了急于标榜自己顺势替朝正统性的饕鬄之心态以外。今时细细品味之,大清所指之“贼”,非仅明指李闯之乱,恐怕彼时之国政指针,早已暗地里将未来所有的“以明立朝”之各种南明小朝庭,影射为“贼”了。

满清此举,不免令我大汉子民,为本族常喜内讧、攻讦之害,致被外族所侵、所替,而悲从中来、潸然泪下。

如此,方有不几年之后,在大清官方来往的文件中,南明皆被冠以“伪朝、伪王”等定性之蔑称。

顺治17年11月初九日(1660),吴三桂兵抵木邦。吴三桂、爱星阿致书缅甸国王,要求交出永历君臣。

史料有载,“伪晋王李定国先奔景线,伪巩昌王白文选遁据锡波,凭江为险。官兵自木邦昼夜行三百余里,临江造筏将渡。白文选复奔茶山。吴三桂、爱星阿遣总兵官马宁等率偏师追之,自领大军直趋缅城。先遣人传谕缅酋,令执送伪永历朱由榔,否则兵临城下,后悔无及。”

二,国家实力之分析

南明在很多方面,与南宋是很像的,内有农民起义的威胁打击,以及官僚在政治上地勾心斗角;外因有外族入侵,而时刻剑悬额前。做为政权运转之血液,国家财政收入的能力,也应纳入实力分析的视野。我们一个个来分析。

1.先说外族之剑,谁更锋利一些。无疑满清之剑,要更为锋利。同样为少民,由于面对地缘政治的不同,金国要面临更为艰难的境地。

首先,女真族原为辽属。在北宋的权宜之助下,于1125年灭了辽国。在1127年,金国兵指开封,灭了北宋。尽管宋朝付出了徽、钦二帝受掳之耻,各种不平等条约相继加身,但金国就死活灭不了,看似奄奄一息的南宋政权。

不过,由成吉思汗建立的大蒙古国,此时锐气正猛、风头正劲。再加上金国与西夏、吐蕃等邻国的貌合神离,成吉思汗通过征服西夏、西辽,逐渐壮大了力量。最后与南宋合围,一举灭了金国。

而由女真后裔组成的后金,在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领导下,经过萨尔浒之战,宁远战役。逐惭松动了大明对其约束。

在这个中间,通过长期对汉人的改编,使汉人在以少民为主的后金,地位仅次于满蒙八旗,而高于披甲人和奴隶。

由于地位实实在在的提升,这些庞大数量的伪军,在大清日后的入治中原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即便入关时收编时日不长,如吴三桂之流,战力也凶悍无比。实际上,携十万之众的满八旗,则相对是不足为虑的。

通过军政改编和整合,后金两攻朝鲜,迫其转为后金之属国。同时,后金也面临着与金国一样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对付蒙古?最终后金通过分而治之的方法,专攻蒙古强硬的林丹汗部落,另用怀柔之策,收服了蒙古其它部落。

以林丹汗之子额哲,归顺后金为信号,宣布了漠南蒙古,整体与后金弥为一体。而大明在此期间,战略感觉迟纯、战术应对无措,则更为放大了后金成功的战略效应。

2.国家财政能力强弱。按说北宋在南渡之后,赵构先在南京建都称帝,再趋扬州,次趋杭州,随着金兵地屡屡南侵,他几乎被迫跑遍了整个东南中国。

不过,由于金国在动兵上的颇多牵扯,只能使用劫掠式入侵,这与大清入治式入侵的战略目标和期望,是完全不同的。

此时,南宋的整个财政盘子,依然是相当强悍的。而且不得不说,南宋对战时经济摧残的适应,是相当有弹性和有效的。

其在矿冶业疲软,和丝绸之路被外邦,所阻绝的情景之下,通过发展海洋经济和做大造船业,加上北人南渡,对畜牧业的促进,几乎抚平了因战争损害,而造成的经济下滑,并相对于北宋时期还有所增益。

这种财政上的增益,显然离不开合法正统的皇权领衔,和卓有成效的文官系统的襄助。从某种角度上说,赵构似乎称得上,另类的“中兴之主”之美誉。

美国学者、纽约州立大学历史学教授贾志扬,用近乎黑色幽默之笔法写道,“南宋的复兴,是赵构跑出来的”。此言与《宋史》誉称赵构为“中兴之主”,堪与汉光武帝刘秀试剑的评价,不谋而合。

这些相距千年的赞誉,大大突破了世人的价值观,我们可以置之不理。但南宋隔江而治,而南明却旦夕即亡。只能说明赵构,不仅仅是个投降派那么的简单。个中蹊跷,不得不令后人深思。

3.文官系统的比较。南宋的文官系统,对皇权是俯首听命的。即便是面对一个逃跑而落魄的皇权,它依然是不敢撄其锋芒。

原因是南宋并没有象隋朝那样,有强大的豪门世家,去做文官系统的支撑。它必须依附在中央政权之上,才可摄取到充足自给的养份。显然,除了百般顺从皇权之外,是不可能有任何出路的。

尽管在这个软弱的宋代,有秦桧这种奸相,其实离开了赵构,秦桧是做不成奸相的。

由于掌控了至关重要的文官系统,赵构又利用文官系统和财政系统的“双杠杆”,将出身于“各将摇篮”——北宋西北军之名将吴阶、岳飞、韩世忠,压得死死的。

由此,使南宋最为骁勇善战的军队,不得不对赵构忠心耿耿,令行禁止。“十二道金牌”,召岳飞止战,回京述职。你不会真的以会,岳飞不知好歹,就贸然回京,实际上,岳飞明知是死,也是一点办法也沒有,不回不行。

后勤财力一卡,文官弹赅一奏,一代名将就这样,不得不因抗旨,死在了皇权、奸臣的刀下。

而南明则不然,其文官系统承继于大明,以“东林党”为主流,东林党是臣党经二千多年的发育,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强大的大臣集团。

而大明文官既有下克上的传统,又有下克上的实力。更惨的是,大明又历来重文抑武,遇到皇权有事,武官也是眼睁睁地帮不上忙了。

大明的内阁,自朱元璋废除宰相制起,虽已无中书省(宰相衙门)之力,但仍易与六部及地方官结党。

结党后,文官力量以内阁为支点,与皇权博弈,它的力臂,就是大明整个的文官系统,相当的长而有力。皇权非借助于宦官系统,或锦衣卫及各厂卫,不足与之抗衡。很多大明的皇帝由此不务正业,或许与此不无关系。

举个例子吧,福王朱由崧就因“东林党”,对皇权承继上的干预,而差点当不了弘光帝。从血统上来说,朱由崧虽不如赵构似的,与前帝是亲子血缘。

但福王朱由崧为朱常洵长子,万历帝之孙,在崇祯太子及定、永二王,无法至南京继位之时,朱由崧作为第一顺位继承皇权,虽然远了些,继位也是理所当然的。

然而东林党人却持相反意见,以钱谦益、史可法为首,以立贤为名,主张立万历帝之侄——潞王朱常淓。史可法由此,还弹赅朱由崧"在藩不忠不孝,恐难主天下"

而潞王朱常淓的血统,则更为旁支偏远,自然缺乏继立的理由。本文当然还是赞美,史可法抗清之伟绩。但仅就臣党之强大和撍越皇权,任何朝代之臣党,都难出“东林党”之右。

当然,朱由崧在原总督京营太监卢九德的帮助下,由四镇总兵襄助。 才让强大的东林党人功亏一篑。

4.农民起义军对南明、南宋的威胁分析。这部分虽然也重要,但限于篇幅,将予以略写。整个宋朝最著名的农民起义,属北宋末的方腊、宋江最为有名。但方腊在宣和3年,即告身死,宋江同期接受了朝庭的招安。

而明末的李自成、张献忠起义,却直接干倒了大明的崇祯政权,沉重地打击大明朝的国力基础,并让南明皇权即便是续命成功,也不过是弱不禁风之残朝败国。两相对比,谁的环境更为恶劣,就不用多说赘言了。

综上所述,为什么南宋可以和金国划江而治,而南明却不行的原因。在于南明是集文化上的正统性、国力上的外族威胁,财政能力的强弱,农民起义的打击程度,文官系统的强力与否,各方面与南宋,在综合项目中PK中的,全面失败所造成的。南明要是连这,都能活上一百年,那上天一定是在醉醺醺之中。给你讲笑话呢。

本文所有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穿越历史的迷雾,检视历史的足迹,仰望历史的辉煌,感怀历史的沧桑。“剑雄品评文史经济”与您同学同行,同喜同叹。您的关注,是我奋笔疾书的动力,您的阅读,是我剖析探幽的初衷。

6

谢邀。南宋和南明都想划江而治,他们主要对手都是满族(女真)建立的政权。为什么南宋可以存活,南明却不能?我认为有三方面原因:

一、北宋末年的积弊不如明末多,明末还发生了大规模农民起义,内忧外患严重撕裂了明朝,北宋一直比较稳定,使得人们怀念宋朝而厌弃明朝,这是南宋存活的民意基础。

二、清朝笼络了大批汉臣汉军,这批人在灭南明时充当了急先锋,金国没有做到这一点。

三、南宋有唯一合法的继承人宋高宗,南明却有几个人想当皇帝,内部不和,甚至内讧,被清朝各个击破。

四、不可否认宋高宗还是有能力的皇帝,他任用大批优秀人才,既有名臣,也有良将,正是这些支撑了危局,保住了半壁江山。而南明却没有这样的人物。

7

在我国历史上,被北方少数民族侵犯而南下偏安的朝代不在少数,其中南宋可以说是偏安朝中的“佼佼者”,北宋被金国灭亡之后,宋高宗赵构在临安建立小朝廷史称南宋,按理说这样的小朝廷是不会长久的。但是,南宋却存在了150多年,而同样是渡江南下的南明小朝廷却不到20年就垮台了,为什么南宋可以和金国划江而治,而南明就不行?

这其中首先是政治上的合法性问题。

很多偏安小朝廷都是前任强大王朝的延续,宋高宗赵构以康王的身份继承大统,在临安称帝,他所继承的是大宋的江山,但是南明小朝廷却没有一个合法的继承人。众所周知,崇祯皇帝在吊死煤山之前,后宫几乎都杀了,而自己的儿女,也让他们都乔装打扮,隐姓埋名跑出去躲避战乱了。

可以说,崇祯皇帝没有留下后人。康熙王朝中所谓的朱三太子朱慈炯也不过是一介平民杨起隆所假扮的,在皇位合法继承人这一点上,南宋拥有比南明更加名正言顺的继承人,在封建朝廷时代,正统继承人这一点很重要。

第二点,南宋和南明的人民支持率不同

北宋的失败在于北宋军队的软弱,主要是缺少有军事领导能力的将领才被金国所打败。而明朝不一样,明朝的忧患不在于外,而在于内,早在崇祯皇帝的时候,天下就已经大乱,由于明朝贪官污吏横行,宦官专政,早就人心不满,再加上天灾连年,各地都有起义军造反,就连崇祯皇帝的倒台也是由于李自成攻入北京所导致的。

在这一点上,南宋比南明多了人心所向。众所周知,宋朝是中国历朝历代最为富裕的朝代,人民生活水平很高,这也正是宋朝人不愿意打仗的一点原因。在南宋的统治下,基本上可以延续北宋的繁华。所以,南宋比南明活的时间长也在意料之中。

第三点,敌人的政治需求不同

在南宋时期,我国历史背景复杂,除了宋这个正统政权,周边同时还有金国、蒙古、西夏、吐蕃和大理五个少数民族割据政权存在,而金国正好处在蒙古和南宋之间,金国需要南宋大批的物资来对抗北方的新崛起的蒙古,而南宋可以通过大量的物资来换取和平,既然南宋并不缺少这点钱,何乐而不为呢?

第四点,敌人的军事实力不同

金国虽然迅速地灭了北宋,但是胜在出其不意,要说当时女真的军事实力并不是很强大,如果北宋认真和女真开战,鹿死谁手还真不一定。而金国还要分出大部分的兵力对抗西夏和蒙古,这就导致了他们不能全力的南下进攻南宋,再加上长江天险,南宋还有岳飞,韩世忠这样的抗金将领,真要完全打败南宋似乎是不可能的事。

但是清朝不一样,早在努尔哈赤时期清朝就和蒙古联合,基本上在北方没有任何威胁,而且在收编了吴三桂,尚可喜等人的部队之后清军战斗力大大提升,尽可以一举歼灭南明小朝廷。

第五点,敌我双方领导能力的不同

首先金国没有出现过杰出的领导人,而南宋方面,虽然赵构偏安一隅,但是领导才能还是有一点的,再加上岳飞,韩世忠等中兴四将的辅佐,可以说即使国力稍弱也可以和金国对抗。但是反过来看清朝和南明,清朝的前几任土司都是狼子野心,多尔衮苦大仇深肯定不会容许南明小朝廷划江而治,而南明小朝廷却没有一个领导核心,朝中分为四派,只称四帝监国,在动乱之时,没有一个统一的领导核心,就注定了要失败。

以上五点,就是南宋和南明的区别,也正是南宋可以生存152年之久,而南明不到40年就被灭的原因。

8

核心是南明小朝廷的内部权臣斗得比外患都凶……

9

1644年,明朝福王朱由崧站在南京城的钟鼓楼上,双目遥望北边京师方向,崇祯帝在煤山吊死的噩耗传到南京后,他在这里整整站了一天。南京是大明的发祥地,太祖在这里登基的时候还叫应天,岁月轮回,转眼已经过了276年。福王叹了口气:“崇祯太意气用事了,满清鞑子不过占领了北京一带地区,全国大半疆土还在朱家手里,更何况有富庶的江南做支撑,只要划江对峙,何愁不能东南再起,自己说不定还能像康王赵构一样再续大明伟业。

福王的乐观并不是没道理,毕竟前有南宋偏安东南延续了百年之久,两者情况比较类似,都是面临北方少数民族的侵略、皇帝都是被俘虏或自杀,国家都还有大量领土和军队存在。而且,明朝从开国就在南京另设立了一套与京师完全一样的行政机构,完全可以马上行署办公。但现实是残酷的,福王虽然在南京成立了弘光政权,但他心中南明王朝不久就土崩瓦解,他本人也被清廷俘虏杀害。南宋的成功为何不能在南明身上成功复制,说明他们二者还是存在根本性的区别。

一、宋朝和明朝相比气数未尽

北宋发生靖康之变时,宋朝国内风调雨顺,经济蒸蒸日上,国民安居乐业,生活过得都很滋润,在全国也没什么像样的农民起义。虽说,都城被占、皇帝被俘,但还是存在一定偶然性,整个国家民心向背没有改变,可以说南宋是在宋朝兴盛时期被拦腰截断而分出的南宋。而明朝呢,上下离心离德,百姓不堪重负,连年大旱,穷饿致死的人不计其数,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义更是势不可挡,北方的后金政权不仅实力远超当年的老祖宗,而且这次吞并华夏是志在必得,明朝的气数可以说真的所剩无几。

二、崇祯心灰意冷连个继承人都没制定。

靖康之变中,南宋皇子被一网打尽,唯独跑了赵构。而南明是皇家被一网打尽,留下各地好几个旁支藩王。崇祯死后,几个明朝藩王都在为谁是正统而争执不休,各集团势力也纷纷推出自己的代言人,先后出现“弘光、永历、隆武”三个争权,直接导致南明残存仅有的力量四分五裂,人家满清都达到家门口了,内部还在争谁是大哥,只能被各个击破。

三、福王怎能和根正苗红的康王赵构相比

同样是争夺接班人,那就看谁的身份过硬啦。先说康王赵构,人家是宋微宗的儿子,宋钦宗的亲弟弟,还是天下兵马大元帅,有身份有兵权,文臣武将无不为他马首是瞻。反观明朝,正派皇室嫡系不知所踪,而福王等明朝藩王又历来都被圈在封地作威作福,不得与地方政府接触,说白了就是个有钱的大地主,在威望和能力上和康王赵构根本就不能比。

四、两者军事力量不可同日而语

南宋建立政权后,可以说前期武装力量并没有受到多大损失,而且还有岳飞、韩世忠等一大批名将,经过重新整合,形成了甚至超越北宋的强大军力。在后来与金国的对峙中,打出了“朱仙镇大捷、郾城大捷、采石矶大捷”等一系列胜仗,包括岳飞在内一批武将还有收复实地,接回微钦二帝的打算,其实力可见一斑。再看明朝,经过与李自成、张献忠这十几年的战争,军事主力基本上已经被拼光。南明政权即使短暂存在,那也是因为满清和李自成互殴,给他们留下了一个喘息之机。

10

宋朝能够和金国划江尔治南明缺不能是有许多原因。首要的是经济原因北宋被金国打败可是国家经济当时并没有停滞倒退反而在发展。反观明朝在灭亡之初农民起义经济崩塌。明朝灭亡是有严重的经济原因。宋朝灭亡可是有大量的军队在南方同样国家还有经济实力和财力同金国对抗。那么宋朝的统治并没有被百姓反感反而人心思宋这样就有复兴宋朝的政治基础。南明一边是清朝的铁骑的入侵一边是越来越多的汉族人加入到了清军阵营那么和来取胜的机会。灭亡就是必然。这样有了南宋没了南明。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