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赵国在长平之战后一年的时间又经历了邯郸之战,在这两场战争中,赵国元气大伤,轻壮几乎一空,赵国岌岌可危,但在这种时候,赵国仍然将图谋不轨的燕国打的满地找牙。

战争过程

邯郸之战结束五年后赵孝成王过寿,燕国派出丞相栗腹前来祝贺,实际上是来打探赵国虚实,毕竟赵国虚弱,不止燕国,大家都想咬一口。栗腹回国后,向燕王喜说赵国虚弱,国中几乎都是半大孩子,可以攻打,燕国朝堂一片赞同之声,除了乐间反对,但被燕王无视,燕国发兵六十万攻打赵国。

燕国军队分为两路,一路由丞相栗腹带领,攻打镐邑,一路由燕国将军卿秦带领攻打代邑。赵国派出了廉颇、乐乘组合,廉颇守镐邑,乐乘守代邑,就这样两方对上了,战争形势最先在代邑发生改变,乐乘击败并俘虏卿秦,紧接着廉颇就在镐邑打败并杀了栗腹,廉颇乘势进兵,包围燕国都城,燕国割让五城赵军才作罢退走。

作战意识不同

对于赵燕两国来说,双方对于此次战争的态度不同,赵国作为一次卫国战,而燕国是当做一次痛打落水狗的机会,而态度的不同对战争双方的意志也有着重大影响。

赵国自长平之战失败后,全国上下陷入一片悲痛之中,毕竟长平之战失去的四十万几乎涉及到赵国全国的每一户家庭,所以当秦军再度攻击邯郸城时,赵国虽然此时国力衰微,但全国百姓众志成城,反秦意志极其坚决,最终才能坚守邯郸城,等来了魏、楚两国的援军。当燕国来袭时,赵国明白这是燕国趁人之危,邯郸之战刚刚过去不久,赵国上下坚定一战的情形刚去不远,对于燕国的侵略,赵国自然会坚定意志,奋勇杀敌。

燕国对于此次战争的态度并不坚决,可以说只是想趁着赵国虚弱捞上一笔。燕国朝堂上定议攻赵时,燕国就有不同声音。在战争过程中,燕军在代邑失败,廉颇偷袭栗腹,虽然栗腹稳住了阵脚,但燕军内部还是不很稳定,以至于栗腹谋划好了攻击方案却被叛徒出卖,廉颇将计就计,诱敌深入,一举杀了栗腹。

主帅的能力不足

燕国的丞相栗腹其实并不是一个草包,他少年时曾经在齐国的稷下学宫学习,和赵国最后的名将庞暖是朋友,他还曾经辅佐燕王打败胡人,拓地千里。

栗腹在和赵国的战争中,栗腹一开始也并没有什么重大失误,但他的队友卿秦在对上乐乘却是个猪队友。卿秦兵败被俘,燕军士气受到打击,当天夜里廉颇就突袭燕军,栗腹带兵撤退,收拢残兵后和廉颇连战三次,竟然士气大振,这其中固然有赵军军力下降,战斗力已经大不如之前的原因,毕竟曾经的赵军能够和秦军作战不落下风,但栗腹的才华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虽然栗腹有才华,但是他对比身为战国四大将的廉颇又差得远。廉颇最擅防守,栗腹攻不下廉颇,在队友兵败后,自己军心大乱之时被廉颇找准机会打败,虽然后来收拢了败兵,有了谋划,但还是被久经战事的廉颇轻松拿下。一头狮子带领一群羊也能击败一头羊带领的一群狮子,况且燕军还不是狮子。

战争开始前燕国对于此次战争的意识就不足,燕国只是觉得赵国国中兵力不足,有机可乘,准备并不充分,赵国在经历过邯郸之战后基本人人都经历过战火洗礼不能小瞧,燕国虽然有人看出问题,但无奈燕王不听。到了真正面对赵军的时候,栗腹卿秦又根本不是廉颇乐乘的对手,所以燕国才会在赵国虚弱之时进攻却仍然落得个惨败的下场。

最佳贡献者
2

鄗代之战是在长平之战九年后才开打的,当时赵国实力有所恢复,并非奄奄一息。或者换句话说,赵国打不赢秦国,打燕国还是绰绰有余的。

一、背景

长平之战后,赵国元气大伤,邯郸城内无人不戴孝。但是赵国没有向秦国妥协,为了应对秦国下一步的军事行动(攻打邯郸),赵国整军备战,动员所有人力参军,准备与秦军决一死战。

公元前259年,秦昭襄王以赵国拒绝割地为借口,发兵五十万攻赵,邯郸之战爆发。

此战打了一年,秦军死伤惨重,赵军也死伤惨重,但是秦军没拿下邯郸,反被魏、楚联军抄了后路,全军崩溃。赵军趁秦军崩盘之际,也收复了一些失地。

由此可见,赵国自长平之战后,虽然昔日荣光不在,元气大伤,但是谁要敢欺负它,它就敢跟谁玩命。其动员能力是杠杠的

这是赵国,再说燕国。其实,当时燕国的情况也没比赵国好哪去。

燕国最牛掰的时候,是带着五国伐齐,差点灭了田齐。但是由于燕昭王在灭齐的关键阶段病死,新继位的燕惠王又跟燕军统帅乐毅的关系不好。因此,燕惠王便挤走乐毅,改换毫无军事才能的骑劫为统帅。

其后,齐国反攻,以火牛阵大败燕军,骑劫为齐军所杀,燕军望风而逃,齐军很快就收复了失陷的所有城池,趁势复国。

燕军此次大败后,元气大伤,其实也没有什么实力了。(最关键的是燕国没有名将,燕惠王挤走乐毅,让燕国声誉扫地。最搞笑的是,乐毅流亡后,还是赵国收留了他)



二、战争起因

公元前259年,即邯郸之战当年,燕国趁赵国专心对付秦国,无暇北顾之际,诱使赵北部的武垣令傅豹、王容、苏射率其众投入燕国。赵国虽然没有因此事跟燕国翻脸,但是赵人对燕国的仇恨种子算是埋下了。

八年后(公元前251年),秦昭王去世,燕王派国相栗腹和赵国订立友好盟约,并送上五百镒黄金给赵王置酒祝寿。

栗腹在赵国期间,刺探情报,回国后就跟燕王说:“赵国青壮年在长平之战均被秦将白起坑杀,国内尽是孤儿寡妇,无力再战,乘此良机攻赵必胜。”

燕王和燕国的众卿大夫没去过赵国,也不知道赵国的基本情况。听了栗腹的话,便想当然的认为赵国好欺负,可以一战灭之。

当时,乐毅的儿子乐间反对。他认为赵国连年与秦作战,百姓骁勇,若兴兵攻赵,燕军一定会败。潜台词就是——不要挑战赵国的战争潜力

燕王见乐间反对,便问乐间,要多少兵力才能伐赵?乐间不说话,意思就是多少兵力都不能伐赵。燕王的自尊心受到严重打击,外加燕国群臣都认为可行,于是他拍板了这次对赵国的军事行动。发兵六十万,战车两千乘,以国相栗腹为将,进攻赵国。


三、战争过程

燕军攻入赵国境内后,兵分两路,一路由栗腹率领,以四十万大军进攻鄗城;另一支由卿秦率领,以二十万大军进攻代郡。

面对气势汹汹的燕军,赵国群情激奋,集结了25万大军,由廉颇为帅,率军应战。廉颇分析燕军的来势后,认为燕军虽然人多势众,但骄傲轻敌,加之长途跋涉,必然人马困乏,遂决定采用各个击破的方略。令乐乘率军五万坚守代,吸引攻代的燕军不能南下援助。而他自己则自率20万主力迎击燕军主力于鄗。

当赵军和燕军交上手后,立马让燕军知道了马王爷有几条腿,打的燕军抱头鼠窜,斩杀其主将栗腹。

攻代的燕军闻听攻鄗军大败,主帅被杀,军心动摇,瞬间失去战斗力。乐乘率赵军趁机发起攻击,迅速取胜,俘卿秦。



两路燕军皆败退后,赵军发动反击。当时燕王还率领了一支偏军,在燕赵的国界线附近随军督战。他听闻前线大败,赵军反击,遂掉头就跑,逃回了国都蓟城。

廉颇在率军追击的过程中,听说燕王居然在前面逃命,就率军在后面猛追,一连追杀了五百多里,直接杀到了燕都蓟城下,并把蓟城给围了。燕王害怕的要死,就提出割让五座城邑求和,赵军当时没有能力破城,便撤军退围。

此战后,赵王封廉颇为信平君,假相国。燕国的乐间由于愤恨燕王不听自己的劝谏,因而向赵国投降,也成为赵国的一代名将。

四、胜负因素

第一、燕赵鄗代之战是在长平之战九年后才开打的,当时赵国虽然持续的高强度战争导致大量青壮战死,但是赵国的动员能力毕竟强,经过几年恢复,也积攒了一些实力,并非处于亡国之际。

第二、赵国常年与秦军交战,老百姓都有很好的战争素养,即便是小孩子,那也比没跟秦军交过手的羸弱燕军强上不少。

第三、燕国出师无名,激怒赵军。鄗代之战前夕,燕国刚刚跟赵国结好,还派国相栗腹到赵国祝贺。这先结好又动兵,毫无信义可言的行为,明显会激怒赵人。

第四、燕军骄兵必败。出征前,燕国群臣都认为赵国虚弱,支持伐燕,燕王更是率军在前线督战。并且燕军规模又高达六十万,占据兵力优势。这样一来,燕军从将到兵,从上到下难免产生一种骄纵轻敌的情绪,这对燕军而言当然也是一种不利因素。



五、后续

鄗代之战后,赵国认为燕国羸弱,便屡屡欺负燕国。如名将李牧就曾攻燕,夺取燕国的武遂和方城。

燕国被打的急眼了,就决心反击。当时廉颇就被赵王逼走,投奔魏国,燕王认为赵国没有廉颇了,应该会不堪一击,便典齐兵马向赵国发动反击。

结果燕军统帅剧辛轻敌,率军冒进,被赵军统帅庞煖击败,剧辛被俘杀,燕军损失二万多人马。

公元前236年,秦攻赵,赵军不敌,赵王遂决定从燕国身上把损失找回来。此战,赵军打得燕军再次丢盔弃甲,连取狸、阳城,燕国被迫割地求和。

不过,赵国打燕国虽然取得了一些战绩,但就大形势而言,燕赵内耗,其实便宜的对象只是秦国而已。

3

长平一战,赵国有将近50万将士长埋黄土,赵国经历如此巨变,接下来能再参战的军队已经寥寥无几,以至于后来秦国大军开到邯郸,赵国老弱病残羸弱之兵仅仅凑齐了20万人马。

这都亏了廉颇坚壁清野,才得以凑齐。

廉颇凭借20万老弱残兵能够抵挡45万秦军精锐之师的连番攻击,除了廉颇战略得当,赵国人破釜沉舟、众志成城外,魏国、楚国的支援也很重要。

赵国人上下舍生忘死,显示了他们别具一格的人文气质,他们的血气方刚,他们的精神昂扬都表现出来了。

如果不是大势所趋,加上秦国在制度上已经远远走在东方六国前面,赵国凭借其尚武的精神、百姓的坚强,不说一统天下,也定然能够长期立于不败之地。

可是燕国偏偏不信这个邪,长平之战后,燕王急忙命令丞相栗腹为大将,要趁火打劫。

公元前251年,燕国大举攻伐赵国。

乐间是名将乐毅的儿子,他劝说道:“虽然赵国与秦国连年征战,国力耗损,军民大伤,但无可厚非的是这样的做法让赵国百姓熟悉了军事,全民皆兵,而且燕国伐赵,名不正言不顺,势必士气大损,而赵国军民皆哀,哀兵必胜。”

可是燕国君王见到如此千载难逢的机会,他怎么能放弃做一回渔翁呢?

燕王没有听,派出60万大军,主将栗腹率领40万攻打鄗城,副将卿秦率领20万攻打代城。

廉颇、乐乘遂和赵王商议决定主动出击、各个击破。赵国刚刚遭遇大战,损兵折将,能够正面抗击燕军的兵马真的不多。

但是廉颇认为这剩下的军队只要略加调教就一定能成为一只视死如归的军队,无往不胜。

燕军骄傲之兵,加之落井下石的做法为人所不齿,士气大受影响,还有长途跋涉,人困马乏,赵国以逸待劳,可以一战。

赵孝成王紧急派出25万大军,由廉颇和乐乘分别阻击栗腹和卿秦。

纵观当时赵国和燕国的形势,他俩关系一向不错,两国在军事上还有过合作,将领们都能够互相帮助御敌,此次伐赵,燕国军队中许多将士都不能理解这种做法而心生懈怠。

同时栗腹用兵不善,赵国此时最怕60万大军铁板一块,但栗腹却将大军分兵几处,希望能同时出击,全面攻取赵国。

从赵国方面来看,廉颇等将领都是从连年战争中滚爬出来的,邯郸一战就很好的见证了赵国军力的强势和将领的才华,这一点燕国都难以企及。

果然,燕军大举进攻时,廉颇率领大军以逸待劳,迅速出击,全军上下同仇敌忾,人人奋勇冲杀,赵军很快就将燕军打败,主将栗腹被斩杀。

副将卿秦听说主将被杀,顿时军心大乱,乐乘当机立断全力出击,就像已经排练好了似的,燕军兵败如山倒,几乎没悬念,卿秦被俘。

燕国两路大军败亡,对于赵国来讲影响力巨大,为了扩大战果,廉颇率领大军乘胜追击500里,甚至一度围困燕国都城,最后燕国割让15座城池求和才算了事。

此次战役使得赵国内外交困的情况得到了喘息的机会,让其他国家重新认识到了赵国,国际地位有所回升。

经历长平之战,赵国军队视战争如梦靥,这次大胜一定程度上恢复了赵国的自信。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此役,赵国中一大批优秀将领得以脱颖而出,如,李牧,乐乘,庞煖等人,赵国不至于在军事上出现断层。

赵国在廉颇的带领下,多次击退各国进攻,国力得到复数,终于从内外交困中走出来了,经受住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挑战,出现了短暂的辉煌。



4

了解一个国家,就如同了解一个人,需要考察他的来龙去脉,弄清楚前因后果。赵国虽有长平之战之耻,但赵国之前的国力,可是让六国都甚为忌惮的,并不在秦国之下。

谋兵之胜,在于良将,在于明主,也在于全国人们的精神风貌。可惜良将难得,明主更难得。

赵国出现了一个旷世明君——赵武灵王。当时赵国国力孱弱,又受到中山之败的耻辱,全国上下一片沮丧。此时赵武灵王开始了影响深远的“胡服骑射”——赵国放弃了中原人宽衣博带的装束,改用金身窄袖,皮带束身的轻便服装,让士兵在战争中更加灵活。以前是以步兵为主,改制后以担任骑兵战术为主,配合弓驽兵。

这场改革让赵国建立起中国第一支制式骑兵部队,让其他诸侯国大为惊骇,而赵国更是一跃成为关东六国之首。

搞笑的是,赵武灵王还亲自乔装改变,去查看秦国地形,可见其人的野心与谋略。

赵国最大的优势在于将相和,有很多大将,良相对赵国忠心耿耿,比如肥义、楼缓、蔺相如、虞卿、赵胜、赵奢、廉颇、李牧等。

赵国还有一个优势,赵国人剽悍,人人都是死士,战斗力是很可怕的,不亚于后来的秦兵。

当时赵国和秦国实力抗衡,或者秦国还稍逊一筹,秦王曾经派人偷袭赵国但没成功,秦国越发觉得必须除掉赵国这个隐患,才能让秦国脱颖而出。

如果不是悲剧般的长平之战,让战神白起与纸上谈兵的赵括对上,秦国能不能战胜赵国还真不一定。赵括不能算是一个名将,因为他缺乏实践,而白起绝对是战神级别的——这说明良将对各国局势对比起着最关键的作用。

燕国曾经有乐毅,也是个很厉害的人物,燕昭王时期为了复仇,也跟赵武灵王一样励精图治,他的办法不是改革,而是招揽人才,在人才库里就有一个叫乐毅的——诸葛亮时常自比管仲、乐毅。

乐毅帮燕国刷新了名次,让弱小的燕国北起河北宣化,南至今天韩国首尔,达到历史最大的疆域,可惜燕昭王死后,他的儿子燕惠王什么也不懂,让纸上谈兵的骑劫代替乐毅,中了田氏代齐里“田单”之计策,乐毅害怕被杀,逃亡赵国。

而齐国趁机收复了七十余座城池,燕国的实力大减。

燕国攻打赵国,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进行的,当时燕国内部混乱,外无良将,全凭君臣在朝廷上一拍脑瓜,异想天开,说干就干。

乐间是乐毅的儿子,他试图劝阻燕王,他说:“现在攻伐赵国,是趁人之危,名不正则言不顺,何况现在赵国军民皆哀,哀兵必胜。”

燕王根本不听他那一套,因为他早就让丞相栗腹去赵国,趁着赵王做寿送礼了——实则探听虚实。

栗腹回来后说,赵国没人了,除了老人就是半大的孩子,廉颇老了,国内无良将,此时攻伐必然对燕国大有好处。(赵氏壮者皆死长平,其孤未壮,可伐也)。

长平之战四十万年轻男子都被埋了,剩下的老人(古代40岁就是老人了)和孩子(13岁到18之间的),由他们临时组建的军队驻守赵国,简直是不堪一击,这不是送上门来的点心吗?

乐间再三劝阻,说不行,燕王也是没脑子的,居然大怒说:“你就是因为你父母的坟在赵国,怕我掘了你家祖坟。”乐间也不好再劝。

老臣将渠抱住燕王的腿哭着说:“不信不义,出兵必败,大王燕国有祸事了,我这样留住你是我对燕国的忠心。”燕王怒了,下令把将渠囚禁。

于是从全国竭力搜集了60万军队,还有临时组成的杂牌军,凑够了数目,给栗腹四十万,给卿秦二十万,兵分两路,势在必得。

赵国这边得到消息,廉颇对赵王说,我只向你举荐一人,只要他能率兵,我们必胜。赵王问,谁?廉颇说,雁门守将李牧。

栗腹虽然有点本事,但他个性贪婪,好占小便宜,从他建议燕王进攻赵国一事就可看出。卿秦才能平庸,不是廉颇、李牧的对手——再次说明名将对正常战役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廉颇率五万军队驻守镐邑,也就是栗腹驻守的地方,李牧在代邑对抗卿秦,卿秦才能平庸根本不是李牧对手,很快被活捉了,至于栗腹,虽然有点才能,但架不住廉颇有勇有谋,而赵国的士兵也真的如同乐间预言的那样——哀兵必胜。

他们因为战争,都失去了自己最重要的亲人,其心情可想而知——恐怕跟着去死的心都有了,一支不怕死的军队,加上明将运筹帷幄,必然能激发出人最大的潜能,这样的军队战斗力是可怕的。

栗腹和卿秦被解决后,廉颇、李牧乘胜追击,追击到燕国国都,吓得燕王赶紧割地求和,燕国惨败。这次不义之战以燕国惨败,而齐国国际地位和军事实力回升为最后的结局,而这次战争的种种前因后果,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

5

前251年,燕国试图趁赵国长平之战元气大伤的时机灭赵,结果,被对手轻松击败,连自己的都城都遭到围困,丢人丢到家了。

回顾这次战役,燕国君臣在此战中的失误、赵军名将在此战中的沉着,都值得我们借鉴!

老铁

燕、赵,是一对老铁。

早年齐国伐燕时,三晋就联合救燕,后来乐毅伐齐,赵国也积极参与;而在合纵抗秦的战争中,赵燕也曾多次并肩作战。这样的关系,在互相攻伐不休的战果时代,是十分难得的。

可是,到了燕王喜的时代,燕国就开始打起了自己的算盘。

阴险的祝贺

长平之战后,赵国被秦国打得几乎亡国,赵国四处求援时,燕国老铁见死不救。到了赵国活下来后,燕王才派大臣前往慰问,赠五百金为赵王抬酒祝寿!两国算是消除误会。

朝堂之争

燕国使臣粟腹回国后,却表示:“赵国的成年人在长平之战都打光了,现在赵国境内全部都是小屁孩!咱们不能错过机遇呀”!

燕国自从牛逼哄哄的乐毅伐齐后,就没有出个风头了,此时遇到这样的机遇,燕王十分心动,于是,召集群臣商议。

乐间表示:“赵国在四战之地,一天到晚在打仗,民风尚武,不能打”!

可是,燕国君臣都认为:我们以五倍于敌的力量进攻赵国,没有道理打不过呀!整个朝堂只有大夫将渠支持乐间的意见。

少数服从多数,燕王决议伐赵。

片面的判断

诚然,长平之战中,赵军损失惨重,但却绝非毫无战力。

长平之战后的邯郸之战中,面对强秦,赵国军民齐心协力,取得了邯郸之战的胜利。

值得注意的是,邯郸之战的胜利,固然是在魏、楚盟友的支持下取胜的。但赵国军民却独立抵抗了秦军很长时间(自前259年10月邯郸之战打响,到前257年12月魏楚联军参战),给予秦军重创(先是五校阵亡,后是增兵后死伤过半,仍不能下)。

而此时,长平之战已经过去9年,赵国逐渐成年的能战之人只会比邯郸之战时更多!

燕王只看到了赵国在长平之战中的损失惨重,却没有详细勘察赵国此时的军力和民心,仅仅以使者一面之辞决议攻伐,是十分片面的!

奇葩的选将

燕国不是没有良将。

乐毅留下的乐家人,仍是名将。

乐间和乐乘就是良将。前256年,乐乘就曾经击败了秦国王齕军,而乐乘后来投赵后,又一度被委任取代廉颇,他当时的能力、威望可见一斑。

可是,大约由于乐间喋喋不休地反对。燕王以粟腹、卿秦为将,乐乘、乐间只做副将。

分兵

燕王伐赵,胃口很大,想一口吃掉赵国。

兵分三路,粟腹率东路军攻鄗,卿秦率西路军攻代,燕王自率中军,随时策应两路。

燕国固然有兵力优势,可是,把摊子扑得这么大,东、西两路军间隔巨大,让早已胡服骑射,具有机动力优势的赵军有机会各个击破。

良将的策略

久经战阵的廉颇,此时显示出了其老辣的军事眼光。

他建议赵王征掉国内十五岁以上的壮丁,定计先东后西,先击破东路军粟腹,再破卿秦。

廉颇的策略,可以充分发挥赵军的机动力优势,各个击破。

而先东后西的顺序也是很老辣的。

一方面,东路军对邯郸威胁最大,必须先行解除该方面的威胁。

同时,代地由于靠近匈奴,长期保持着较强的常备军,战力较强。即使东路作战一时不能取胜,代地的赵军也有能力与燕军相持。毕竟,本来是要打匈奴的部队,现在打燕国,自守应该是有把握的。

简单的套路,破东路军

燕东路军围攻鄗,廉颇前往救援。

胡服骑射后,赵军拥有了强大的机动优势,利于内线机动,各个击破。

粟腹见赵军援军来了,立刻下令副将乐乘继续守城,自己带军前往迎击赵军援军。

果然不出粟腹所料,赵军尽是小屁孩,一触即溃!粟腹喜出望外,下令全军追击,刷人头的时候到了!

燕军追得正起劲,突然遭到赵军伏击,名将廉颇亲自率军自后路杀出,燕军大败!

原来,廉颇利用燕军主将粟腹既不知兵,又轻视赵军的特点,定下了诱敌之计。

他将主力埋伏在隐蔽处,派少量部队前去诱敌。不成想,这么一个简单的套路,就干掉了粟腹!

粟腹充分发挥了草包将军的本色,此时慌乱无比,不通知正在围城的乐乘,自率军队败退到了宋子城!

廉颇可不是个容易放手的主,继续追击,猛追猛打,粟腹被俘,全军溃败!

而良将乐乘,此时才反应过来,得知主力被歼,后路被断。廉颇以书信安抚,乐乘本就不爽燕王不听自己的建议,于是率军投降。

东路军二十万,全军覆没!

冷静对待胜利,见好就收

击破东路军,招降乐乘后,廉颇合军西进。

乐间见乐乘投赵,也投赵。各军合击西路军。卿秦被俘,西路军也全军覆没。

本来坐镇中军的燕王见状,连忙撤退。赵军连续追击,直追五百里,到达燕国都城蓟。赵军即可开始围城,筑长围,决断其对外联系,燕都危急!燕王无奈求和。

此时,赵军虽然取胜,但却十分冷静。

赵国此时依然收到强秦的威胁,大军长期停留在北方十分危险!而且,以此时赵国的国力,即使能攻破燕都,也很难征服燕国全境。

因此,赵军见好就收,令燕国割地换相,胜利凯旋。

总论

战前,燕王只看到赵国长平之战的伤亡惨重,却没有看到赵国的实际战力尚存、良将尚在以及邯郸之战前后赵国上下一心的团结氛围。

长平之战后,平原君等安抚人心,赵国上下一度空前团结,同仇敌忔。

在用将上,又不放手使用乐乘这样已经证明过自己的良将,所任用的主将,多是庸才,被廉颇略施小计就被打败。

而他的进攻方略,又想一口吃掉赵国,把大军分布在两个彼此难以互相支持的战场,结果,原本强大的兵力优势大打折扣,给了赵军各个击破的良机。最终一败涂地,自取其辱。

而廉颇在此战中,充分把握了对手轻敌、无谋的弱点,诈败诱敌,快速击败对手。在取得胜利后,又充分发挥赵军的机动优势,果断追击,使燕军难以进行调整,一路退到都城,彻底扭转战局。在围困敌都后,又把握主要矛盾,见好就收。整个过程,可谓沉着冷静、收放自如。

历史,恰如陈年老酒,细细品味,回味无穷。

愿君如良将一般,保持冷静,收获胜利!

6

燕赵实力大比拼,赵国完胜!

从实力上来讲,无论何时赵国应该都是碾压燕国的,这就像一线明星即使再被打压,流量也是狂甩十八线艺人几百条街。

赵国虽然不属于中原国家,但还是有一部分地区挨着中原,经济上较为富庶,虽然比不上其他强国。

在经历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改革后,赵国成为军政国家,军事实力明显提升,成为在战国中后期唯一可以叫板秦国的国家。

反观燕国,从战国开启以来就没有什么存在感,之所以称为战国七雄,大概就是因为燕国在战国时期陪跑全程吧!

战国七雄各有千秋,魏国前期称霸,齐、楚中期称霸,秦国中后期一直称霸,赵国后期崛起,韩国也曾昙花一现,就是燕国始终没有崛起。齐国曾两次灭燕,可见燕国的实力。

春秋战国时期燕国地处荒凉,人烟稀少,虽然在土地面积上不是各国中最少的,但是人口绝对是最少的。

我从网上找到的一份数据来看:秦国面积30万平方千米,人口300万;燕国面积20万平方千米,人口150万;赵国面积20万平方千米,人口350万;齐国面积15万平方千米,人口300万;韩国面积9万平方千米,人口300万;楚国面积50万平方千米,人口300万;魏国面积10万平方千米,人口500万。

战国时期各国领土和人口是不断变化的,这份资料应该是推断出的各国在某一时间节点的人口和地盘,权威性上肯定是不够的,但是完全能够提供一些参考,燕国人口相比其他国家就是少。

关于燕赵实力的对比,苏秦曾说:“燕地2000里,兵甲数十万,车600乘,骑6000匹 ,赵地2000余里,甲数十万,车千乘,骑万匹。”可见,燕国在骑兵数量上就不足赵国。

更为要命的是,相对于赵国,燕国需要面对的游牧民族的冲击更强力,燕国周边强势的游牧民族并不少,更加牵制了燕国的兵力,使得燕国成为齐、赵的屏障,而不是威胁。

燕国统治的弊病早已注定了失败的命运

除了这种客观条件上的先天不足之外,在统治上燕国也存在很多问题,燕国从立国以来政治体制就较为松散,君主并不是强权式的君主。因此经常发展内乱,内耗特别严重,并不适合群雄争霸的战国环境。

在不和燕国发生战争的国家眼里,燕国就是个卖胭脂的;在赵国的眼里,每当西边战场被秦国打败或者占了城池,就到东线的燕国去找回来;在齐国的眼里,燕国就是自己的小弟,不听话就要打屁屁的哦!

燕国也曾有过短暂的爆发,那还是在燕昭王即位后发动的变法。

燕昭王即位后,筑黄金台招贤纳士,积极改革内政,整顿军队,改变了燕国过去松散的统治方式,加强了君主的权威,随后牵头发动了乐毅伐齐的战役,成功的将当时的二强之一齐国给打的一蹶不振。

燕国燕昭王变法后对于燕国来说,也是一次改头换面,走向崛起的过程,虽然起步晚,但是也发挥了自己的余热。

通过乐毅伐齐,我们也能够看出,即使是巅峰时期的燕国,实力也不过如此嘛。

乐毅伐齐并不是燕国单独出兵攻打齐国,而是燕国联合赵、魏、韩、秦四国一同攻打齐国,齐国主力溃败后,各国开始撤兵。

当其他国家都撤兵的时候,燕国继续攻打齐国,只剩两城没有攻下,结果竟然是被齐国反扑了,可见燕国的力量实在是太弱小,这也是各国允许燕国独自霸占齐国的原因!因为大家都想看看蛇吞象的结果是啥样!

从根本上来说,长平之战和邯郸之战后,实力受损的赵国依然能打败燕国,还是燕国实力不行。

在具体作战当中,燕国的攻赵计划也是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是时机的选择上出现很大的问题

燕国攻打赵国发生在邯郸之战后,这个时间并不是很好,最好的时间其实应该在长平之战和邯郸之战之间,秦国和赵国打得难舍难分的时候,这个时候燕国如果能够联合秦国,一块针对赵国,不用付出全力,只要施压就可以了。

秦燕之间本来就是传统盟友,在长平和邯郸之战中,燕国都没有出头,反而在邯郸之战后,赵国已经腾出手来并且和楚、魏、韩三国达成同盟的情况下,再发动攻赵是十分不明智的,这时候别说是赵国能够打过燕国,即使是打不过,跟赵国反秦的盟友也不会坐视不管。

其次是在出兵上不具备正义之师的旗号

战国时期兼并战争虽然很多,而且大多不讲究旗号,但是大多时候也要象征性一下,毕竟那个时候还是很在乎这些的。

此次燕国攻打赵国的行为本身就有点背信弃义,燕赵之间本来就是死对头,互相看对方不顺眼是长期间以来就存在的事情,双方之间的冲突不断,但是当时双方是交好的国家。

燕国发动如此大规模的入侵,难免让赵国上上下下愤怒,在同仇敌忾的情况下,赵国还占有一定的地理优势以及军队组织形势,想要打败燕国也并不是很难。

最后是在燕国获取的情报存在问题

燕国之所以想要攻打赵国,是因为邯郸之战后,燕王喜派丞相栗腹同赵国交好,栗腹回国后向燕王提议:“赵国的壮丁都死在了长平,遗孤还没长大,可乘机进攻。”

大概燕国就是根据这份情报下定对赵国的进攻的,这句话显然是没有毛病的,长平之战赵国的确死了很多人,但是有一点是要清楚的,那就是长平之战后,秦兵再次来攻打邯郸,几乎是发动举国之力都没能攻打下邯郸,说明赵国的实力还是有的。

燕国只看到长平之战赵国的大败,却没有看到邯郸之战时赵国的奋力抵抗,最终让自己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五国伐齐和长平之战,是让燕国周边的齐国和赵国都陨落的两场战役,如果在这个时候燕国能够把握机会,励精图治,不说成为超级强国,至少可以混成一个小强,奈何燕国外交战略太差。

燕国在攻打赵国失利后,廉颇率领赵军又反攻燕国,燕国在割让了五座城后,赵国才退兵,由此可见,燕国不仅拿了一手破牌,牌技更烂。

7

著名的长平之战一举打垮了赵国的脊梁骨,足足四十万的青壮年(虽然是账面数据,但实际上这个青壮年呢,确实损失极大,保守估计也得有十万之上)。赵国自此之后,青壮年的大量损失,直接造就了兵员素质的大规模下滑,以及国防力量的直接衰退,这种情况下的赵国,正是最为脆弱的时刻,当时的白起正在提议抓住这次机会一举攻灭赵国,但是秦王选择了拒绝。深层次的理由很简单,因为此时秦国的国力也遭到了大损伤,都需要修养。

那么赵国也就因此得到了一丝苟延残喘的机会,但是北边上的燕国却开始动歪心思了,燕国在战国七雄里面存在感一向薄弱,属于战五渣的类型,但偏偏还特别爱搞事,当年带头搞事情差点没把齐国搞掉,这也成了燕国的一个骄傲,虽然我燕国国力不佳,但是当年可是差点灭亡强齐。


总而言之,燕国打算乘者赵国刚刚元气大伤,搞一次乘虚而入,反正赵国距离自己实在是太近了,不打白不打啊(这次不抓住机会把平日里凶巴巴的赵国打个半死,燕国上下肯定后悔不已),所以燕国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进攻正陷入全民痛苦的赵国。

按照燕国的想法,这种乘虚而入必然大有斩获,说不定能一举把赵国这个大国给一口吞掉也未可知,按如果这样的话,长平之战最大的收益者就该是燕国了,这种好事情想想就让燕国兴奋。可是后来现实发生的过程大大出乎了燕国的原本预料——燕国不但没能在赵国空虚的时候取得什么像样的战果,反而被已经被秦国揍的半死的赵国摁在地上一顿暴打,几乎被打得生活不能自理。


我们来看当时的具体的过程——燕国军队非常得意的宣称自己出兵六十万,然后自信无比的兵分两路,一路去攻打镐邑,一路去攻打代邑。


赵国得知后,义愤填膺,派出了老将廉颇、乐乘,赵国与燕国刚一交手,燕国就虚了,这哪里像什么虚弱的国家啊,打起来怎么这么不要命呢,本意是跑过来捡便宜的燕国军队一下子就被赵国给打崩了。

在代邑,乐乘活捉燕国大将,燕国军队几乎全军覆没。在镐邑,廉颇直接阵斩燕国大将,不但全歼燕国军队,而且还得寸进尺杀进了燕国本土,所到之处片甲不留,把一肚子火都撒在了一心一意想要讨便宜的燕国头上。


燕国直接接是像土鸡瓦狗一样被廉颇杀得鬼哭狼嚎,廉颇杀得人头滚滚之后还不过瘾,于是又开始在燕国境内攻城略地,势如破竹之下,居然一口气包围了燕国都城,燕王瑟瑟发抖,乞求廉颇放过,廉颇最后逼迫燕国国君签订城下之盟,明确割让燕国五城,廉颇才心满意足的离去了。

事情的发展为什么会变成这种情况呢?个人归纳了这么五条主要原因。


  • 第一条,赵国虽然在长平之战之后青壮年元气大伤,但还不至于全国上下都凑不齐一支军队,燕国虽然以逸待劳,但是面对曾经能够与秦国虎狼之势一战的赵国军队,那未免还是有点不够看。众所周知,赵国自打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之后,战斗力的增长水平有目共睹,而燕国的战斗水平自打齐国反推之后,则是有目共睹的一代不如一代,况且由于燕国所处地方人口本就不多,能凑的的军队数量实在有限,而赵国尽管遭受了大量青壮年的死亡,但是那些存活下来的老兵和孩子以及庞大的人口数量,会飞速的补充赵国能拉起来的军队。一正一负之下,赵国自然可以轻松压制住不怀好意的燕国。


  • 第二条,燕国与赵国领袖魄力差太多,燕国的统治者比起赵国的统治者就会发现,燕国的统治者很难出几个像点样子的君主。反倒是赵国这边,出一些贤明的君主的概率还算挺高的,一个诸侯国要是很难出一些比较靠谱的君主,那么会对这种诸侯国的成长带来许多负面和不利的因素。

  • 第三条,燕国统治者选择的时机看似是在乘虚而入,实际上实在是在顶风作案,要知道,当时的赵国上下都因为长平之战而憋了一肚子的气,所谓的哀兵必胜的典故应该很多人都知道,对于这些个燕国军队乘虚而入的贼寇行为,必然会激发赵国士兵的血性,给燕国的进攻事业带来无穷的麻烦。带来麻烦也就算了,还会让燕国上下品尝到原本是给秦国虎狼之师准备好的防范准备,要知道,赵国可是曾经可以和秦国虎狼四六开的大国,这样的大国实力自然不能小觑,而且非要在人家憋了一肚子火,准备开大招的时候撞上去讨便宜,不输那是不现实的。


  • 第四条,当时赵国还有大将廉颇这种当时名将坐镇。在长平战败后,赵国深知主将重要性,重新重用廉颇。要知道廉颇这个人就算是虎狼秦国里面的人屠白起,都没有绝对把握可以正面击败,只能退而求其次,利用阴谋反间之计,让赵王临战换将,换成年轻气盛的赵括,这才敢堂堂正正的击溃赵军(就这种纸上谈兵的废物率领的赵军照样重创了秦国),燕国何德何能有可以堂堂正正的派遣军队击败廉颇这样的著名老将的自信和资本呢?只是跑过来触霉头罢了。

  • 第五条,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条,那就是双方的目的完全不一样,就可以拿猫捉老鼠的例子作比较,猫捉不到老鼠无非是少吃了一顿,因此捉不到也就捉不到吧,没什么丢人的,可是如果老鼠面对猫咪的虎视眈眈而选择游戏人生,不够搏命,那么,他付出的可就是死亡的代价了——相对的就是赵国当时的状态,如果不拿出搏命的态度,御敌于国门之外,试想一下,赵国在长平之战之后,短时间还禁得起一次两次的国内动荡吗?当然经不起了,所以,赵国在面对这种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爆发出来的搏命能力,自然要远胜于从一开始就只是打定主意占占便宜的燕国上下君臣。


而正是这以上五条原因,使得赵国躲避了一次最接近亡国的危机,让居心不良的燕国沦为了列国的笑料之余也警告了其他列国,杜绝了他国曾和燕国一样有过的不良用心。

8

导语:赵国在长平之战后一年的时间又经历了邯郸之战,在这两场战争中,赵国元气大伤,轻壮几乎一空,赵国岌岌可危,但在这种时候,赵国仍然将图谋不轨的燕国打的满地找牙。

公元前251年,也就是长平之战,邯郸保卫战之后九年左右,赵国发生了三件事情,后来影响深远。

第一:赵孝成王任命名将廉颇做了相国,并封信平君,也就是说幼稚的赵孝成王,终于明白了廉颇的重要性,这是后期打败燕国的关键。

第二:燕国派栗腹访邯郸,献五百金做赵王的酒资,假意达成燕赵盟约,为背后一刀做准备。

第三件:燕国背信弃义,派出两路大军合计约50万人大举攻击赵国。

燕国为什么要攻打赵国?

战国七雄之中,燕国一直是最弱小的那一批,常年和韩国争倒数第一。而且其地理位置比较尴尬,被齐国和赵国这两大强国给堵在了蓟辽一带,还经常被欺负。虽然当年五国伐齐硬气了一把,但也只是昙花一现,一直是弟弟。

燕国曾经有乐毅,也是个很厉害的人物,乐毅帮弱小的燕国北起河北宣化,南至今天韩国首尔,达到历史最大的疆域,可惜燕昭王死后,他的儿子燕惠王什么也不懂,让纸上谈兵的骑劫代替乐毅,中了田氏代齐里“田单”之计策,乐毅害怕被杀,逃亡赵国。

而齐国趁机收复了七十余座城池,燕国的实力大减。

燕国攻打赵国,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进行的,当时燕国内部混乱,外无良将,全凭君臣在朝廷上一拍脑瓜,异想天开,说干就干。

乐间是乐毅的儿子,他试图劝阻燕王,他说:

“现在攻伐赵国,是趁人之危,名不正则言不顺,何况现在赵国军民皆哀,哀兵必胜。”

燕王根本不听他那一套,因为他早就让丞相栗腹去赵国,趁着赵王做寿送礼了——实则探听虚实。栗腹回来后说,赵国没人了,除了老人就是半大的孩子,廉颇老了,国内无良将,此时攻伐必然对燕国大有好处。

赵氏壮者皆死长平,其孤未壮,可伐也。

乐间再三劝阻,说不行,燕王一意孤行于是从全国竭力搜集了60万军队,还有临时组成的杂牌军,凑够了数目,给栗腹四十万,给卿秦二十万,兵分两路,势在必得。

燕赵实力大比拼

从实力上来讲,无论何时赵国应该都是碾压燕国的,赵国虽然不属于中原国家,但还是有一部分地区挨着中原,经济上较为富庶,虽然比不上其他强国。

在经历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改革后,赵国成为军政国家,军事实力明显提升,成为在战国中后期唯一可以叫板秦国的国家。

反观燕国,从战国开启以来就没有什么存在感,之所以称为战国七雄,大概就是因为燕国在战国时期陪跑全程吧!

战国七雄各有千秋,魏国前期称霸,齐、楚中期称霸,秦国中后期一直称霸,赵国后期崛起,韩国也曾昙花一现,就是燕国始终没有崛起。齐国曾两次灭燕,可见燕国的实力。

春秋战国时期燕国地处荒凉,人烟稀少,虽然在土地面积上不是各国中最少的,但是人口绝对是最少的。一份数据来看:

秦国面积30万平方千米,人口300万;

燕国面积20万平方千米,人口150万;

赵国面积20万平方千米,人口350万;

齐国面积15万平方千米,人口300万;

韩国面积9万平方千米,人口300万;

楚国面积50万平方千米,人口300万;

魏国面积10万平方千米,人口500万。

战国时期各国领土和人口是不断变化的,这份资料应该是推断出的各国在某一时间节点的人口和地盘,权威性上肯定是不够的,但是完全能够提供一些参考,燕国人口相比其他国家就是少。

关于燕赵实力的对比,苏秦曾说:

“燕地2000里,兵甲数十万,车600乘,骑6000匹 ,赵地2000余里,甲数十万,车千乘,骑万匹。”

可见,燕国在骑兵数量上就不足赵国。

长平之战后,奄奄一息的赵国,为何还能把燕国打得无还手之力?

一、燕国没有抓住好时机。

秦国虽然在长平之战上杀掉赵国45万大军,但是自身的损失也相当惨重。这使得他们不敢继续发动进攻。同时,刚获得的上党也人心不稳。因此,秦国把军队撤回去,休养生息。这样延续了整整一年的时候。

这一段时间,正该是燕国进攻赵国的好机会。可是他们并没有在这时候发动最赵国的进攻。一年以后,秦军重整旗鼓,重新发动对赵国的进攻,围攻邯郸一年之久。这时候,也正该是燕国进攻赵国的时候。可是燕国并没有这样做。

燕国真正进攻赵国,是在长平之战近10年之后的公元前251年。都经过了10,年,那些在邯郸之战上都上过战场的孩子,早就已经成长起来了,而且正是勇猛善战的年纪,怎么还说赵国的孩子没长起来呢?

二、赵国有廉颇、李牧这样的名将。

赵国虽然经历了长平之战,元气大伤,军队的战斗能力大大减弱。但是因为有廉颇、李牧、庞煖这样的大将,因此,赵军的战斗能力其实一直不弱。

当燕国在公元前251年第一次攻打赵国的时候,就是廉颇率军和燕军对抗。这一战,廉颇打败并斩杀栗腹,又一直打到燕国的都城,把燕国的都城包围起来。最后还是燕王派使者求和,廉颇才取消了对燕国都城的包围。

第二次是在公元前243年,由于廉颇遭猜忌被逼走,燕王认为有利可图,于是又一次进攻赵国。这时候,庞煖接过了赵军统帅的重担,打败了燕国轻敌的剧辛。接着,李牧又参与夹攻燕军,因此燕军惨败,前后损失了两万人,从此,再也没有能力再和赵国对抗了。

三、赵国军队的精神强大。

赵军无疑是战国末期,除秦国以外,最为强大坚韧的军队。虽然他们在长平之战上败给了秦军,元气大伤。但是,新的一代赵军,在经历了邯郸之战的磨砺后,虽然人数上比不过之前的赵军,但是在精神力量上,丝毫不亚于之前的赵军。

而正是因为有这样强大的精神力量,他们在长平之战后,竟然出现了短暂的中兴。他们不但两次打败燕国,还在廉颇的带领下,夺取了魏国的繁阳。接着蒙骜率十万大军攻赵,赵国庞煖率军抵抗。这一战,赵军打败秦军,射死蒙骜,斩杀秦军三万人。再接着,秦国的桓齮又率大军攻打赵国。李牧率军与秦国一战,全歼秦军十万人。

赵军连续两次打败秦军,由此可见,赵军有多么强大的精神力量。

总结:战争开始前燕国对于此次战争的意识就不足,燕国只是觉得赵国国中兵力不足,有机可乘,准备并不充分,赵国在经历过邯郸之战后基本人人都经历过战火洗礼不能小瞧,燕国虽然有人看出问题,但无奈燕王不听。到了真正面对赵军的时候,栗腹卿秦又根本不是廉颇乐乘的对手,所以燕国才会在赵国虚弱之时进攻却仍然落得个惨败的下场。

9

长平之战,赵国损失了45万主力大军。燕国看到这种情况后,落井下石,趁火打劫。可是遗憾的是,他们连续发动了两次对赵国的进攻,最后都失败了。

(长平之战)

既然赵国已经不堪一击了,燕国为什么还打不赢赵国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

一、燕国没有抓住好时机。

秦国虽然在长平之战上杀掉赵国45万大军,但是自身的损失也相当惨重。这使得他们不敢继续发动进攻。同时,刚获得的上党也人心不稳。因此,秦国把军队撤回去,休养生息。这样延续了整整一年的时候。

这一段时间,正该是燕国进攻赵国的好机会。可是他们并没有在这时候发动最赵国的进攻。

一年以后,秦军重整旗鼓,重新发动对赵国的进攻,围攻邯郸一年之久。这时候,也正该是燕国进攻赵国的时候。可是燕国并没有这样做。

燕国真正进攻赵国,是在长平之战近10年之后的公元前251年。那时候,燕王派宰相栗腹去赵国,和赵国订立友好谋略。栗腹回国后,就对燕王说,赵国经过长平之战后,青壮都战死了,孩子还没有长起来,正是攻打赵国的好机会。于是燕王发动了对赵国的战争。

不知道这个栗腹是通过什么做出这样的判断。如果在长平之战后立刻发动进攻,这个话还是有道理的。都经过了10,年,那些在邯郸之战上都上过战场的孩子,早就已经成长起来了,而且正是勇猛善战的年纪,怎么还说赵国的孩子没长起来呢?

(廉颇剧照)

二、赵国有廉颇、李牧这样的名将。

赵国虽然经历了长平之战,元气大伤,军队的战斗能力大大减弱。但是因为有廉颇、李牧、庞煖这样的大将,因此,赵军的战斗能力其实一直不弱。

当燕国在公元前251年第一次攻打赵国的时候,就是廉颇率军和燕军对抗。这一战,廉颇打败并斩杀栗腹,又一直打到燕国的都城,把燕国的都城包围起来。最后还是燕王派使者求和,廉颇才取消了对燕国都城的包围。

第二次是在公元前243年,由于廉颇遭猜忌被逼走,燕王认为有利可图,于是又一次进攻赵国。这时候,庞煖接过了赵军统帅的重担,打败了燕国轻敌的剧辛。接着,李牧又参与夹攻燕军,因此燕军惨败,前后损失了两万人,从此,再也没有能力再和赵国对抗了。

三、赵国军队的精神强大。

赵军无疑是战国末期,除秦国以外,最为强大坚韧的军队。虽然他们在长平之战上败给了秦军,元气大伤。但是,新的一代赵军,在经历了邯郸之战的磨砺后,虽然人数上比不过之前的赵军,但是在精神力量上,丝毫不亚于之前的赵军。

而正是因为有这样强大的精神力量,他们在长平之战后,竟然出现了短暂的中兴。他们不但两次打败燕国,还在廉颇的带领下,夺取了魏国的繁阳。接着蒙骜率十万大军攻赵,赵国庞煖率军抵抗。这一战,赵军打败秦军,射死蒙骜,斩杀秦军三万人。再接着,秦国的桓齮又率大军攻打赵国。李牧率军与秦国一战,全歼秦军十万人。

赵军连续两次打败秦军,由此可见,赵军有多么强大的精神力量。

(李牧剧照)

四、燕国后期政治刀法混乱。

说燕国后期政治的刀法混乱,除了两次在不恰当的时期发动与赵国的战争外,还有就是他们对待秦国的做法。特别是燕太子丹派荆轲刺秦王,不但没有成功,而且还把燕国推到了火线上。话说回来,就算荆轲刺秦王成功了,其实也没有什么用。秦国从秦孝公开始后的历代君王,都一直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就算秦王嬴政被杀,还有其他人站出来,对秦国整体也没有什么影响。

燕国的统治者也显得很平庸。从前面栗腹在不恰当的时候发动对赵国的战争,以及剧辛率领燕军打赵军的时候,骄傲自满,就可以看出,燕国无论君臣,都不出色。由此可见,他们打不过赵国,也是情理之中的。

(参考资料:《史记》)

10

这件事情让燕国也是很没有面子。

燕国和赵国的关系很特殊,就像是老一辈和年轻人的较量。其中燕国是老牌贵族,自西周开始就偏安北方一隅,赵国是年轻翘楚,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居然可以与大秦抗衡而不落下风,也是难能可贵了。

燕赵两国既然接壤,势必在领土方面有所纠纷。一般时期燕国打不过赵国,然而长平之战,赵国国力大损,青壮男子几乎死绝,燕王觉得时机到了,侵全国之力挥师伐赵,企图建立不世功勋。

结果大家都知道了,赵国以残废之身把燕国打成了残废,这其中的缘由值得探究

在古代,兵不在多在于精,秦国退兵是有条件的,作为代价,赵国必须割让六个城池给秦国,此时赵王深知这样的行为不过是以身饲虎,于是联络魏国齐国楚国共同抵抗秦国,全国人民同仇敌忾,士气旺盛,自然不是搂草打兔子的燕国可以对抗的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